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邓丽君接受天津记者访问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邓丽君接受天津记者访问

发布时间: 2022-10-06 13:05:09

A. 思嘉的评价

王洁实:思嘉的歌曲处理得很细致,很到位,很有她的味道。

吴颂今:思嘉的演唱一直进步都很大,很有潜力。
朱明瑛:我和思嘉同台演出,我觉得她很不错,唱的也很好。 点评一

邓丽君的形象和歌声,一直留在很多人的心里。每年,全世界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怀念这位已故天后,全国各地也掀起了“小邓丽君”的模仿热潮,思嘉就是其中之一。12月8日,思嘉将为苏城观众献上多首邓丽君小姐耳熟能详的金曲,并将身着旗袍、礼服等邓氏华服,原音重现邓丽君当年的风采。昨日,思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次偶然的探亲机会,让当时年仅8岁的思嘉遇到了自己的偶像歌后邓丽君。当时,邓丽君正在为自己的香港个唱做准备,思嘉则恰好在香港探望亲友,而这位经营皮鞋生意的亲戚在听闻小思嘉很崇拜邓丽君后,便通过朋友关系为她争取到了与偶像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就是那一次,思嘉被邓丽君的一句玩笑话,领进了演艺之路。“在后台,我有幸与邓小姐见面了,她皮肤很白,脸没有那么圆润,比电视上清瘦很多,非常甜。”思嘉回忆道,邓丽君在听闻自己小小年纪便能唱几十首邓氏金曲后,开心地笑了。“她笑着点了几首歌,我一字不落地唱了下来,在唱到《甜蜜蜜》时,邓小姐冲工作人员指了指我说这么小的孩子,唱得真像,我都可以收作小徒弟了呢……”
就是那次见面,让思嘉萌生了模仿邓丽君的想法。“我从小到大都没什么崇拜的偶像,唯独邓丽君,她歌甜人美,善良又孝顺,我开始不断地听她的新歌老歌,熟悉的冷门的都听,还渐渐开始模仿她。”遗憾的是,1995年,一代歌后邓丽君香消玉殒。斯人已去,这让思嘉更加树立了模仿邓丽君,向这位已故偶像致敬的信念。在上海,思嘉慢慢开辟了自己的天地,演出也风生水起,经由她唱出的一首首邓氏金曲,让很多观众为之称赞,同时,也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邓丽君的胞弟邓长禧。“邓先生在沪经营着一个酒吧,也就是在那里,他听到我唱了几首邓丽君的歌,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希望你能延续我姐姐的愿望,在大陆开办自己的演唱会。”
这让思嘉下定了以模仿邓丽君的歌声为事业的决心,不过,想法固然很好,可是现实却非常残酷。虽然思嘉模仿邓丽君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但反对和打击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很多人给这个没有任何歌唱基础,没有一丝显赫家世的女孩泼起了冷水。“那段时间,我很丧气,父母虽然支持,但毕竟这是个冒险的举动,而且我没有一个亲朋是干演艺工作的,这让我非常迷茫。每天,你别唱了这句话都会在我耳边环绕,不过,我从没想过放弃。”慢慢的,靠着自己的努力,思嘉在业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让很多邓丽君的忠实粉丝啧啧称赞。
12月8日,思嘉就将带着自己多年来的积累,在苏州蓄势待发,在近三小时的演出中,除了邓氏金曲的联唱,思嘉还特别为苏州粉丝准备了现场点唱环节,满足粉丝们的耳福。
点评二
在开明大戏院登台的“永远的邓丽君”经典金曲思嘉个人演唱会已在歌迷中掀起了一股怀旧热潮。据悉,主办方将不惜重金打造精美的演出效果。
无数歌迷都很关心,到了现场能不能找到听邓丽君演唱会的感觉。对此疑惑,组委会负责人自信地表示,从主唱的自身条件来看,歌迷们可以完全放心,思嘉是邓丽君的“入室弟子”,大家在现场可以闭上眼睛听,根本就分不出是邓丽君在唱还是思嘉在唱,因为她们两人在声音上的区别很小,足以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迄今为止,本台演出在国外的多次巡演中均受到君迷的好评,“转过身去,她就是邓丽君”,俨然成为邓丽君的代言人。
点评三
为纪念邓丽君逝世17周年,一场名为“永远的邓丽君经典金曲演唱会“在江苏苏州开明大戏院举行,有“小邓丽君”之称的着名歌手思嘉在演唱会上为苏州观众献艺。思嘉是贵州的一名着名歌手,已经在全球成功举办近百场演唱会,其模仿邓丽君的歌声受到众多歌迷的热捧。
点评四
听过思嘉演唱的观众都这样感慨:“如果闭上眼睛,真以为是邓丽君本人在唱。”那极富感染力的演唱,仿佛是邓丽君的天籁重现人间。
点评五
杨思嘉以超前的意识及早地体会邓丽君的歌声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2007年在河北冀县广场几万人(五一晚会),一曲{娘心}轰动满城。
2010年21届中非论坛{不管你是谁}获得中外艺术家的好评,
2010年第二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科技发展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一曲{我和你}更获得满堂掌声,
2006年纪念邓丽君演唱会比赛邀请唯一嘉宾,
2009年参加银鹭花生华北赛区第一名,
2011年为邓丽君主题餐厅(邓长富三哥)开业演唱受到好评,
2011年纪念邓丽君大型公益演唱会主唱,一首{千言万语}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小邓丽君思嘉声誉鹊起,受到了各界朋友的热情关注与好评。
她婉转清新的演唱轰动了大江南北。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拥有一大批粉丝。思嘉小姐,将把您带入优美的歌声中。。。。。。惊喜;思嘉除了翻唱邓丽君歌曲外,埃及东方舞也跳得非常棒!![2]
点评六
来自贵州北漂多年的思嘉小姐于2011年12月23日晚上19点在宣武文化馆盛大举行了个人邓丽君怀旧歌曲歌迷会。
一曲曲甜蜜委婉、缠绵悱恻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那个久久难以忘怀的过去,整个歌迷会充满着激情和温馨,思嘉小姐声情并茂的演绎给了歌迷心灵上无比的撼动,会场宁静万分,数百人尽数聆听着那些曾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邓丽君的经典歌曲。
以往那个时代被称之为靡靡之音的歌曲无论是从旋律还是歌词上都是那么的完美无缺,之所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从老到幼皆能朗朗上口扣人心肺堪称经典是其他歌曲很难取而代之的,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今夜能够在圣诞前夕再次赏听邓丽君美妙歌曲的原音再现我们要感谢思嘉小姐的倾情演出,惟肖惟妙的舞蹈以及余音绕梁的甜美嗓音让歌迷一阵阵莫名的感动,当《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歌曲在大厅里飘荡的时候整个会场进入高潮,台上台下此起彼伏,齐声和唱,欢呼声喝彩声祝福声汇成了愉快的海洋,可谓今夜无眠。

B. 邓丽君去世时,为什么被拍到左脸有巴掌印

关于邓丽君的死因,坊间一直有个猜测说,当时邓丽君脸上有巴掌印,而陪她一起去泰国的男友保罗,拒绝医院方面的遗体解剖,邓丽君的去世很可能是他杀。据当时酒店的工作人员回忆,邓丽君脸上的伤痕是因为哮喘发作,不小心在门框上擦伤的,并非巴掌印。

C. 邓丽君哪一年去世的多大岁数

邓丽君是1995年去世的,享年42岁。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

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从而开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同名主题曲而在台湾成名。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

(3)邓丽君接受天津记者访问扩展阅读:

演艺经历

1968年4月,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音乐场所登台演唱,创造连续数月满场的纪录;以平均每三个月两张唱片的出片速度推出多张唱片。

1972年2月,邓丽君第二度当选香港工展会“白花油义卖皇后”;5月,邓丽君访问东南亚各地唱片公司、报社二十余处;7月,主演舞台剧《西厢记》;12月,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

1975年,邓丽君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 ,5月,发行“岛国之情歌”系列专辑第一集《岛国之情歌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

1979年2月,邓丽君因“假护照”事件离开日本乐坛,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 ;4月,邓丽君于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多伦多等北美城市举行个人演唱会。

D. 邓丽君死亡真相 和外籍男友有关系吗

12月21日消息,邓丽君可以说是一代人的记忆,1995邓丽君与世长辞,年仅43岁,关于邓丽君的死因扑朔迷离,有人说是被男友气死的,也有说是被暗杀的,那么邓丽君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和外籍男友有关系吗?

邓丽君死亡猜测一:被外籍男友气死

邓丽君因为长期的长期感冒未愈伴随支气管炎所以暂停了工作,由她的外籍男友保罗的陪伴前往泰国清迈进行度假疗养,在邓丽君去世之后,有资深媒体人赴泰国进行调查,发现邓丽君尸体左额上竟然有一个巴掌印,而且当时邓丽君去世之后外籍男友对她毫无关心,所以很多人猜测是被保罗给气死的。

邓丽君死亡猜测二:哮喘病发而亡

记者采访了邓丽君入住酒店的服务员,回忆起了邓丽君死亡之前的细节。邓丽君当时入住了一间王子套房,下午4时时候邓丽君突发哮喘,用力击打房门求救,服务员见状赶紧撞开房门施救,可是时间已晚,邓丽君在送往医院之前就已经断气了。

邓丽君死亡猜测三:间谍身份被暗杀

邓丽君的死亡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台湾的一家媒体透露台湾某少将的爆料:“邓丽君是台湾情报工作人员,后来被人暗杀”。此言论一出,震惊了世界,邓丽君难道真的是间谍吗?而且邓丽君的追悼会上身披国民党的党旗也引发众议,难道邓丽君真的与台湾情报部门有联系?

E. 邓丽君是特务不

引号里是我找到的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资料1——《一代歌后邓丽君》原着◇于立行◇
关于邓丽君是台湾间谍这一惊人的消息是在邓丽君突然死亡事件发生后不到一个月,1995年6月中旬,由台湾大众杂志《独家报道》6月刊首先报道的。

杂志社记者在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退役少将谷正文先生进行采访时,谷正文直言不讳地指出:邓丽君是“台湾国民党国家安全局”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隶属于“台湾国家安全局”第三处,由当时的三处吴处长负责单线联系(吴先生于1994年死于癌症)。而配合协同工作的则是我所在的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情报统计局。

根据谷正文的叙述,当时的情况如下:

1968年夏天,邓丽君收到了来自新加坡的演出邀请书,她被邀请参加196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剧院举行的“慈善音乐会”的演出。为此,年仅15岁的邓丽君向台湾当局的有关部门提出了出境申请。由于当时邓丽君尚未成年,所以一同提出出境申请的还有邓丽君的母亲赵素桂。

在出入境申请的审查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即申请人是否能够利用他(她)现有的条件为台湾当局进行情报工作。

在邓丽君递交了出境申请之后,台湾“国家安全局”不但对邓丽君本人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而且对邓丽君的家庭及家族也进行了全面审查。

“台湾国家安全局”第三处是专门负责对外关系以及向海外选拔派遣特别情报人员的管理部门。审查中,由于邓丽君的父亲邓枢为是原国民党军队下级军官,而其母亲赵素桂的家庭中尚有部分成员仍生活在中国大陆,为此,当时的“国家安全局”第三处的吴处长亲自拿着邓丽君的个人档案和厚厚的审查资料,直接来到了“台湾国防部军事情报局”,要求国民党军方协助审查工作。当时“国防部军事情报局”负责此方面工作的责任部门就是特勤处,谷正文就是当年的特勤处少将主任审查官。

根据谷正文的回忆,自从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改编重组国民党特务系统以来,“特务政治”的行动方针一直主导着台湾国民党军队、政府和民间社会。许多台湾的民间人士、知识分子以及文艺界人士均在不同的情况和条件下,被收编进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需要出境,为了得到出境许可,才不得已地接受了台湾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交换条件,被收编成“台湾国家安全局”的情报工作人员的。邓丽君正是属于这一类。

在谷正文的叙述中,他还提及了另外一个当时在台湾较为着名的人物,即台湾歌星白嘉莉小姐。这位白嘉莉小姐也和邓丽君一样,为了出境演出的需要,不得不充当国民党政府的情报人员,利用其艺术活动的有利条件,奔走于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为台湾国民党政府传递情报和充当“使者”。直到白嘉莉小姐结婚后,才解除了她特务情报人员的身份。

关于这些被收编为情报人员的民间人士的作用和任务,谷正文进一步解释说:“像邓丽君这样被吸收进来的特务工作情报人员,原则上与其它专业间谍有着根本的区别,他(她)们不承担那些需要特别间谍技能的谍报工作,而只是利用他(她)们现存的条件,在适当的情况下为台湾国民党政府效劳而已。”

“邓丽君是‘台湾国家安全局’的情报人员”这一消息引起了台湾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首先是邓丽君的家属们对此事采取了断然否定的态度。长兄邓长富针对《独家报道》杂志的文章,代表邓家向新闻界发表了以下声明:

《独家报道》杂志的采访报道文章是在没有对我们家属进行任何采访的基础上编写的,是对邓丽君本人的侮辱,作为同是记者的我本人,为它感到羞耻。

然而,针对邓丽君家属们的发言和其它一些不同意见,谷正文分别在不同场合接受了许多不同新闻报纸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谷正文不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并且对一些反对意见进行了尖锐的反驳。

“我所说的都是事实,我现在已经年迈体弱了,在余下来的时间里,我并无什么其它所求,我只是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说一些事实而已。”

“如果邓丽君的家属们或者其他什么人,认为我是在胡说八道的话,那么就请到法院去告我好了。到目前为止,‘国家安全局’还保留着邓丽君的全部档案。到时候请法院去查阅一下,就完全可以知道是谁在胡说八道了。”

说也奇怪,在谷正文面对一片不信任的议论和评论,提出以上可以对簿公堂的讲话被公开在报纸杂志上以后,一切反对和不信任的意见和文章一下子全部销声匿迹了。
资料2——
因为国民党退役的情报少将谷正文1990年 在接受台湾媒体访问时,说了这么一句话:“邓丽君在1968年申请出境过程中,被国民党当局要求担任“台湾 国家安全局”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祖国大陆断然拒绝了邀请邓丽君到大陆访问的请求。对这事,1992年- 1998年担任中国文化部部长的刘忠德,至今仍然抱憾不已。因为后来很快发现台湾当局说邓丽君是国民党特务 ,纯粹是造谣诬蔑,意在阻止邓丽君“大陆之行”。

原中国文化部部长刘忠德说,1992年他刚接任文化部长时,即想让邓丽君到大陆开演唱会,本身就是邓丽 君歌迷的刘忠德最近透露:“邓丽君一直想到大陆开演唱会,我们也准备让她来, 刚决定没几天,报上登则消息,说她是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这下就得等调查完了才行。调查清楚了,而邓丽君却在1995年5月8日,猝死于于泰国。”对于无法邀请邓丽君到大陆开演唱会,刘宗德感慨地指出:“这是 我当文化部长时的最大遗憾,相信这也是邓丽君的遗憾。” 基
于同样的原因,邓丽君的原唱歌曲当时还被文化部斥为“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但在调查清楚邓 丽君不是国民党特务后,文化部又不讳言地指出:“虽然邓丽君的有些歌曲有不健康之处,但总的来说是好的,而且她的很多歌曲有思想、有情怀,很有思想内涵。” 邓丽君的歌曲从此在祖国大陆全面解禁。”
个人觉得,邓丽君的一生璀璨中带着些许悲哀的政治色彩,我想作为一名歌者她内心也有无法摆脱的阴影,无奈和悲哀,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一代歌后邓丽君,无奈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弄潮儿,她能做的只是努力征服一切不利的外界因素,找寻自己作为一名歌者应有的人生,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种种误会,当然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这一切孰是孰非终将真相大白。抛开一切,只愿逝者安息!
关于成龙:用成龙的话是说“我配不上”邓丽君。这是邓丽君逝去多年后在艺术人生成龙特辑中,年逾50的功夫巨星成龙回忆曾经那段和邓丽君的美丽过往时,道出的心声。当时的大哥“气派”和邓丽君温文尔雅,浪漫高贵是大相径庭的。也许是“wrong timing”?错误的时间,阴差阳错,这段感情最后无疾而终,直至天人两隔的今天。至于“成龙甩了邓丽君”完全是无稽之谈,很可笑的。要更加了解邓丽君还是多看看相关邓丽君传记吧,我真的很不希望有这么多人还在无形中对邓丽君抱有这样那样的偏见,可是从很多人的嘴里得知,这种现象还很普遍,我不知道是喜是忧,大概真如某位笑星所言“没有绯闻的明星不是真正的明星”,这是讽刺,但也是事实。我希望楼主能明白我的用心。

F. 邓丽君经历过怎样的感情

我觉得邓丽君小姐在感情上是历尽沧桑啊。
首先是初恋情人林振发,他对邓丽君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啊,他是大马人,而且邓丽君也很喜欢他,公开说过这辈子非林振发不嫁,只可惜后来因为来看邓丽君的时候坐的飞机在越南上空发生空难往生,邓丽君曾经2次去给林振发扫墓哭的死去活来,毕竟是初恋,据说还因为林的事情1个星期没有登台表演了。这也是为什麽邓丽君每每唱到《再见我的爱人》时都会哭的原因了。
紧接着就是成龙,因为邓丽君的假护照事件邓丽君被日本去除出境1年不得进入。台湾那边因为她使用“假护照”也说她叛国,所以邓丽君就去了美国,在哪里认识了成龙,但是成龙我感觉他有点大男人,而且兄弟情深,每次邓丽君和他约会的时候他都要带着兄弟。而且据说邓丽君和成龙分手也是因为成龙的成家班兄弟不喜欢邓丽君所致。邓丽君曾经很生气的说你干脆嫁给你兄弟好了。
之后是郭孔丞,郭先生这段主要是祖母提的那3个条件让邓丽君觉得受了侮辱,矮人一段,邓丽君曾经对郭孔丞说过,你祖母提出的那3条件我可以答应,但是如果我们结婚你就要放弃你的所有一切我们远走高飞。但是郭孔丞好像放不下,邓丽君一看郭是这样的人,干脆就退婚。拜拜了您内,不过后来郭孔丞娶的日本太太还是有点像邓丽君的。而且郭孔丞这段也是邓丽君继林振发之后唯一承认婚讯的一个人。看来邓丽君确实是很喜欢郭孔丞的。
最后就是保罗,比邓丽君小15岁的保罗在法国和邓丽君遇见的时候只有23岁。邓丽君喜欢他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邓丽君是知名歌手,让邓丽君很开心。不过据说保罗不是很喜欢邓丽君,你可以从邓丽君气喘病发的时候他根本不在身边就可以看的出来,而且邓丽君为了保罗的摄影爱好,曾经砸下200万给他买摄影器材。不过邓丽君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和保罗结婚。在1995年邓丽君往生之后邓丽君的家人也不原谅保罗,认为如果他当时在邓丽君身边陪着她的话,邓丽君是不会往生的。
总的说来借某个邓丽君介绍的节目中说:邓丽君为情所演唱,当讽刺的是邓丽君的爱情一生未能开花结果。更讽刺的是邓丽君的葬礼上,她那些所谓的男朋友居然一个都没出席。邓丽君如果地下有知也会埋怨的。
总的说来,邓丽君一生的爱情坎坎坷坷。或者这点也说明她并不属于人间吧。
以上是邓丽君爱情经历的简介,希望你满意。给我分啊。

G. 邓丽君是生什么病死的

邓丽君因长期感冒未愈伴随支气管炎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由于交通堵塞延误救治时间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过量,致使脑部重度缺氧和心脏停顿,于泰国清迈兰姆医院接受近45分钟的全力抢救,17时30分许,邓丽君被院方证实错失有效救治时机以致抢救无效逝世,终年42岁。

1966年,邓丽君接受台视《艺文夜访》节目访问并献唱歌曲,首次与听众见面;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正声公司歌唱训练班,以第一名成绩结业;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7)邓丽君接受天津记者访问扩展阅读:

社会活动

1968年8月17日,邓丽君于台北中山堂中正厅为济助菲律宾震灾举办的义演义卖大会上献唱,义卖中邓丽君唱片一套卖得一万一千元。

1969年12月27日,邓丽君参加香港工展会为“救童助学运动”义卖活动,以最高义卖金额获得“慈善皇后”头衔。

1972年2月,邓丽君参加香港工展会义卖活动,以最高义卖金额二度获得“慈善皇后”头衔。

1972年6月7日、8日,邓丽君于新加坡参加“歌乐飘飘慈善晚会”义唱,为残废儿童救济基金募集筹款。

1973年6月8日,邓丽君于新加坡参加 “远东十大巨星慈善晚会”,演出4场,筹集坡币40万元,用作贫寒学生奖助学金。


H. QB邓丽君在大陆唱过歌吗

宋楚瑜说他曾受蒋经国之命劝阻邓丽君来大陆,所以更别提什么演唱会了。其实这种“劝阻”更带有一种命令的色彩。
而据邓丽君的不少友人讲:邓丽君不止一次地说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天安门广场开场免费的露天演唱会,她还想去魂牵梦绕的大上海去看看,在美丽的西湖买套房子…邓丽君对大陆太过崇敬了。
网上有段老视频,有位天津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她问她是哪里人,邓丽君毫不犹豫答道:“河北人。”之后还应记者要求唱了《小城故事》…
可惜了!

I. 我很喜欢邓丽君

楼上那位估计又是某迷的嫉妒心理作祟了

我姐在日本的读卖报社工作

我姐说邓丽君的偿还当时巨红无比,夜市连放,有些逛夜市的人几乎可以从夜市的一端一直听到另一端。
咖啡店一般在周二下午放偿还,偿还的日本名叫赎罪。
韶光流逝顺其自然(我只在乎你日文版)被日本人誉为首唱就把歌曲唱绝的神人神曲,此后没人敢翻唱,但一直流传
邓丽君鼎盛时期,日本妇女惊讶的发现自己相夫教子一辈子不如邓丽君对着电视机眨眨眼。
当时相亲的接电话时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有有有,可像邓丽君了
有的记者问邓丽君为什么总是唱爱情歌曲,邓丽君回答说,美好的爱情是值得的歌颂的
邓丽君的通告费高的吓人,几百美金一小时
当时nhk演唱会用了激光防止观众站起来,这在当时十分罕见,前排观众站起来后面的人就看不见了,用激光照那位站起来的,示意他坐下,这在今天也是十分先进的技术
当时邓丽君特别爱国,从来都不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台上台下都穿旗袍
nhk演唱会中途有几十分钟观众没有一个人上厕所,这也很罕见
邓丽君很会吃,她喜欢吃乌冬面,但她认为中国的拉面最好吃,她最大的心愿是到大陆吃3碗大拉面,一碗放肉丸子,一碗放红烧肉,最后一碗清汤的,还说会请记者朋友们一起吃
邓丽君够全程微笑的接受采访而又不是让人感觉假,这点很少见,采访后还很亲切的和记者盆友一起分吃水果干
邓丽君特别白,而且是那种健康的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邓丽君在日本对待身边的人很好,常常是没买多少钱的东西,小费还给不少
曾经有一种邓丽君特刊,卖得特别好,在废纸回收站,许多人将特刊拿到那里去然后又不舍得卖,又拿回家
当时日本记者很对不起他,编的新闻都是那种不可思议的,像同性恋啊,面相不祥啊,邓丽君对记者都没有一句狠话,可是记者没看到邓丽君发飙就很不爽,更加的乱写,甚至拟出了双性人的稿子,还是社长最后在娱乐版的当月例会上说:我们已经还掉一个戴安娜了,还要损失邓丽君吗?后来,记者就再也没乱编瞎话了
邓姐是个天才
她认为中国人应该团结,在场记者都以为他要说几句套话就算了,但邓丽君说了很长一段话
邓丽君是唯一看着主持人而不注重看镜头的艺人,每个主持人都喜欢他,尤其是黑柳彻子,就是写窗边的小豆豆的那个女的
有的中学将邓丽君的歌编进教材,让学生更深地了解爱情,其中还包括月亮代表我的心
离别的预感时邓丽君在采访时决定隐退,结果采访他的记者当场大哭,邓丽君还劝了半天呢,结果邓姐就说:算了吧,过几年再说
邓丽君有一张照片是和日本的一种大饼合照,这张照片被日本记者戏称为比比谁更圆
当时日本饭都是以冷盘为主,邓丽君根本吃不惯,就是照大饼照时还有胃病,有一次拍摄时君姐脸色突然煞白,但她还是坚持完了拍摄,而且陪着记者吃完水果干才去看病。这种敬业精神令记者们肃然起敬,可是邓丽君没有一次谈过这种事,对待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谈笑风生
当时邓丽君参加慈善演出后还会陪那些孩子们玩一会,有一次,一个孩子总是扯邓姐的连衣裙,在场记者都感觉很尴尬,旁边的工作人员也不好意思把孩子抱开,毕竟一大堆镜头对着,搞不好第二天又有报道说邓丽君的坏话。。。。。。。。结果君姐的处理方式是很自然的将孩子抱起来,还亲了亲他的小脸蛋。第二天记者都用很大的版面来报到了这件事,比一般明星的版面大得多。但没怎么说这件事,毕竟没什么新闻价值,所以就成了记者们的一则美谈
当时邓丽君特别努力,永远不知足,录爱人的一段时间里就没正常的吃过一次饭,经常就是有空就巴拉一口,邓姐总是说;饿着肚子会唱得更好。可大家都知道其实邓姐是怕大家担心,听说有一次邓姐录完音,有个鼓手亲自将一碗白饭拿到邓丽君跟前让他好好吃饭,并让她照顾好自己
当时巡演时的麦克风特别贵,就算到现在,那个麦克风也算顶级的,据说运费就要好几万
当时邓丽君身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尽量少说请继续努力,因为邓丽君已经很努力了,甚至有一次为了录一首歌,邓丽君录了几十遍都不满意,有一天她凌晨两点就起床,为了用稍微沙哑些的声音去唱这首歌,好像这首歌是 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当时邓丽君特别受小孩子欢迎,有一则有意思的话:大人认为邓丽君在梦里面,小孩认为邓丽君在电视机后面
邓丽君最有名的中文歌在日本最红的是夜来香,但这首歌让台下的观众特别纠结,想跟着唱但又不敢唱,怕破坏了邓丽君和夜来香的统一感,这种人格和一的自然之美,是最为日本人所津津乐道的
邓丽君以前在日本经常有小型演唱会,有一次邓丽君问台下观众,我美不美啊,有一个男观众大叫:美。。。。。。啊!原来是被坐在他旁边的夫人狠狠的踩了一脚
有种娃娃长得像邓丽君,圆脸,齐肩短发,很多日本男士都买了回来送给女朋友或太太,销量特别好,但听说买回家后只是给太太看一眼,就不让碰了
表参道的大屏幕上现在还常放邓姐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像。
邓丽君带过一个特别的帽子,长得有点像草帽,但是材质好像是类似或铁丝,是黑色的,好像上节目时还被调侃了几句,结果那个帽子第二个星期就卖脱销了。
刚到日本是邓姐特别想家,有时候听到别人用中文叫他邓丽君会感动的快哭出来,有一次,有个台湾同事来看看他,她抱着同事的脖子就哭了,那个同事都吓坏了,以为她受了什么委屈,其实就是太想家了
邓丽君是天生就有气场的人,和她在一起,记者都不敢问八卦
邓丽君有段时间用拐杖,后来将它送给了小儿麻痹的孩子
邓丽君当年的那张爱人告诉了日本人什么叫风情万种,真的太美了,大家都没想到邓丽君有这么美,这么成熟的一面
当时邓丽君去马来西亚是民众为了见一眼君姐造成了了堵车,要知道当时一共就没几辆车
邓丽君的意识特别超前,比如说他在日本时事住宾馆的,她特地管宾馆服务人员要了天鹅绒被子,要知道这种被子是在2000左右才流行起来的
邓丽君喜欢眼影,她在许多大场合都有抹眼影,令各大记者们印象最深的是紫色眼影和绿色眼影。有个记者评价现在歌手:玩的都是邓丽君玩剩下的
邓丽君还热爱眼线,有一段时间更是每天必画,有一次在接受报纸访问时没有画眼线,记者就不是很高兴,在采访最后对邓丽君说:最近还需更加努力呀!弄得邓丽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君姐将皮手套流行起来的
邓丽君有一次穿了紫色丝袜,这次试穿给了服装设计一次大的冲击。(我姐说电视上播出的版本是在唱浪花节人生)
君姐对时尚界的贡献还有拯救了粉色,当时全日本几乎都不是很喜欢粉色,觉得它女子主义太强,太偏女性化,跟哪种颜色都不是很搭,可是君姐在电视上穿过几次粉红色衣服后,马上粉色又成了流行色,甚至还有一款粉色的高跟鞋将两年的库存都卖光了!
其实君姐刚到日本时爱戴发箍,可是有的记者说整体看起来像水桶,发箍是水桶把,据说君姐气得要命,从此很少再带发箍了
君姐不仅会游泳,还游的极好
对于时尚界君姐还有一个显着贡献就是中性风,虽然君姐自己也可能不会这么觉得,只是个短发吗,有设么大不了的?可是时尚编辑们普遍认为这头短发给女性不管是服装造型甚至性格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编辑的办公室里都有自己的一本邓丽君造型的简报,可见君姐的伟大
对于商家来说,最令他们吸引的不是君姐身上的华丽大裙子而是细节处的小饰品,像宝石蓝套袖,珠宝耳坠,花型发带。。。。。。都是曾在日本卖到脱销的华丽丽的君姐特色的小饰品
有一件事很可笑,君姐曾穿了一件红底白点的连衣裙加珍珠项链,有家报纸就说:像个家庭主妇。结果一星期后,满大街全市穿成这样的女孩,就连相亲时这也成了勤俭持家的侧面证明。后来那个记者还出来道歉,,不过君姐鸟都不鸟他
邓丽君穿过和服,很美丽,不过在私下邓丽君却抱怨:太麻烦了,居然穿衣服花了两个小时
现在流行一种游戏,就是两个人合唱离别的预感,一个人做要哭状,一个人做大笑状,看最后谁把谁逗乐,输的罚酒。
邓丽君有首歌叫釜山ハンへ帰(nhk)唱过,听说在饭局上有个韩国歌手(男的)喝的醉醺醺的,和邓丽君说:你们中国人唱不了这么有画面的歌,当时的电视台台长和报社社长都在,都被吓傻了,君姐可是几千美金的通告费啊,这要被吓跑了就死定了。君姐什么也没说,后来君姐在nhk演唱会唱后,叫好声一片,那个男歌手反而现在被时间所洗刷干净了
邓丽君和谷村新司两人是好友,谷村新司有一次给邓丽君哼唱了歌曲小样,问君姐怎么样,君姐说:看着黄河滚滚不息,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谷村新司当时激动地快哭了,拽着君姐的袖子,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为了演唱会让大家看起来瘦,邓姐会在三天内少喝水
nhk演唱会的头型是君姐临时想出来的,据说当时造型师愣了半天
邓丽君很亲和,有一个故事,一个人与邓丽君握手后,全楼的居民都找他握手,这在中国的话没有什么,可这件事发生在日本,一个以礼貌为名片的国家,这件事就显得十分罕见了。
君姐在日本有一次和糯米丸子合影,合影完后还把糯米丸子给吃了,这让记者们大呼不可思议,首先,有些自命清高的明星们一般瞧不上路边摊,他们总觉得自己十分高贵,甚至有的人把食物当摆设用,第二,明星们根本不敢在相机面前吃东西,怕形象不好。有位老记者评价邓丽君:邓丽君受人尊敬不仅因为他唱歌好,更因为她在成名前后都一样的有礼貌,一样的真实,从不摆架子。
关于不摆架子还有一件事,就是君姐每次被采访完不管自己多劳累,总是会说:辛苦你了,这几天我都会在日本,还有什么没问到的就打电话来问我吧.这虽然不是什么难事,单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能让久经沙场的老娱记们感动得够呛
邓丽君娃娃本来还出了几套衣服,但后来发现,娃娃卖得比衣服多,于是几个月后,娃娃衣服就停产了。玩具厂老板说;看来都是冲着人来买的。君姐魅力真大啊!
邓丽君是唯一敢素颜就让记者照相的艺人,就连现在也很少见,有的艺人甚至为了一张素颜照相而骂人,打人。这不是因时代而异,而是君姐人格魅力的强大,侧面证明君姐的美丽,哈哈!!
君姐当年因为日语发音而被人骂过,后来君姐只是淡淡的说:我会努力。旁边的工作人员都哭了,那个中国工作人员可能也是感同身受吧
邓丽君英语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就是有美国味,君姐天生就是语言天才!
邓丽君作为一个传统歌手,她并不像其他歌手那样排斥外语歌曲和电音音乐,甚至她还认为外国歌曲对他来说更抽象,这种感觉非常美。她还亲自填写了夏日圣诞,这首中西合璧的曲子
邓丽君刚开始在日本发展时,有媒体评价她声音没有辨识度,太平凡了,肯定红不了。结果邓丽君知道这件事后,她说:那我就在平凡中做到最好。最后红得发紫
HelloKitty长的特别像君姐
邓丽君去世后,她喜欢的拉面馆,和记者们分享的水果干店都离奇的倒闭了,所以有传闻说,邓丽君就是商家的唯一精神支柱
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到达他们那里是当天的出报时间比平时晚了3个小时,原因不是机器故障,而是打字员看到消息,哭了一会,审稿人看到消息哭了一会,排版员看到消息,哭了一会,编辑看到消息,哭了一会。。。。。。。这样一会一会的加起来,整整3小时
当时报社有个专栏写邓姐的发型啊,服装啊的评论。现在的报社社长正好是当年的评论员,当时他评论的邓丽君的短发卷发和长发卷发都是;美极了。后来还真有投诉评论员不认真的投诉信呢,不过社长说:现在想想也真的是美极了
她们社长第一次见到邓丽君是说:我从来没想到仙女能够这么立体
我姐夫只会唱一首歌,就是小城故事
我姐夫从来不承认自己喜欢邓丽君,但他的枕头下曾经发现一张邓丽君的照片
邓丽君是仙子,不可能像平常人一样老去的

有的确定是真的,有的是口耳相传的小道消息,传久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了,毕竟我姐在报社工作,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事

参考资料: http://tieba..com/f?kz=861428958

J. 邓丽君生平

1953年1月29日(壬辰年腊月十五日、周四)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6月举家迁往台东县池上乡。
1954年6月举家迁移至屏东县军用机场附近的眷村。
1958年至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
1959年11月举家移居至台北县芦洲市(1998年升格为县辖市),就读台北县芦洲市芦洲国民小学,表现出音乐天赋。
1961年接受启蒙恩师李成清歌唱指导。
1962年随“九三康乐队”四处慰问演出。
1963年8月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为参赛者中年龄最者。 1964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
1965年就读金陵女中,获得台湾第一届初中演讲比赛第五名。
1966年参加正声公司歌唱训练班,以优异成绩毕业;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1967年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开始灌录唱片;9月推出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第一集——凤阳花鼓》,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1968年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演出,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歌厅登台演唱。
1969年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演唱中视开播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主题曲(1969年10月11日首播),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被誉为“天才女歌星”;首度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
1970年1月于香港工展会荣获“白花油慈善皇后”,为历年最年轻者;10月与张冲合作拍摄个人第二部电影《歌迷小姐》。
1971年2月至次年8月,在东南亚展开为期一年之巡回登台,足迹遍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
1972年6月邓丽君歌迷俱乐部“青丽之友会”于香港首度成立;与丽风唱片签约;结识初恋情人林振发;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二度当选“白花油义卖皇后”。
1973年1月赴美修读英文;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拍摄电影《天下第一笑》;与日本渡边经纪公司签约,并与宝丽多(Polydor)唱片公司签约机构合作唱片发行,赴日接受密集训练在新加坡国家剧院出席“远东十大巨星晚会”。
1974年3月1日正式赴日发展,在日本推出首张单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不论今宵或明天),流行榜排行75名;4月首度赴金门劳军;主演喜剧《唐伯虎点秋香》;主演舞台剧《女记者》;主演喜剧《西厢记》;10月17日以《空港》一曲获日文音乐祭“银赏”;11月19日以第二张日语专辑《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新宿音乐祭铜赏”、“银座音乐祭热演赏”,总销量达七十五万张。
1975年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发行经典系列“岛国之情歌第一集”;9月至10月在马来西亚巡回演出;在香港电视台录制“邓丽君电视特辑”;在日本连续推出三张单曲《雪化粧》(冬之恋情)、《女の生きがい》(祈望)、《夜の乗客》(今夜想起你)获日本唱片大赏、新宿音乐祭新人奖;东京电视日报十大歌星奖;银禧奖。
1976年3月邓丽君香港歌迷会正式成立;在香港“利舞台”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并获得空前成功;在新宿举办个人音乐会;6月日文单曲《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你在我心中)打入流行榜前20名;7月在东京新宿举行首次日本个人演唱会;11月率丽星歌剧团赴马来西亚巡回演出。
1977年4月于东京新桥市民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6月与台视签约,并录制台湾第一个《邓丽君专辑》;第二度于香港“利舞台”举行演唱会;东京“何处是故乡 ”大赛歌曲冠军;7月以《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与“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典礼”荣获香港第一届“金唱片奖”的第一位得主;第二度在香港“利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于东京新宿举行个人演唱会;在日本共发8张大唱片,12张小唱片;日本电视放送奖。
1978年2月于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展开巡回演出;7月底于川崎产业文化会馆举行日本个人大型演唱会,将个人演唱所得捐出作慈善之用;9月首度与演员江明合作主演台视连续剧《天涯常念旧时情》;第三次在香港“利舞台”举行3天5场个人演唱会;大碟《邓丽君GREATEST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将演唱所得捐作慈善,获台湾“警广(‘警察广播电视台’) 雪中送炭奖”。
1979年发生假护照事件,黯然赴美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4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为首次在美加地区办个人演唱会;“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
1980年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身在美国,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