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昴宿星人是几维度
昴宿星人是三维度。
昴宿星人又叫七姐妹星人,谁也没有真的见过昴宿星人长什么样子,但是网上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最让人震惊的是,根据传说的说法,昴宿星人跟地球人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昴宿星人的文明发展程度要远在我们之上。
举个例子,我们人类的寿命也就百十来岁,但是据说昴宿星人的寿命已经达到了一千岁左右。
跟我们理解中的外星人的长相不同的是,昴宿星人的外貌其实跟我们差不多,他们也会有男女之分,传说昴宿星人长得很像欧洲白人。
以前瑞士有一个农夫扬言自己小时候跟昴宿星人接触过。根据这位农夫的说法,上世纪四十年代,他才五岁的时候,他跟一位来自昴宿星的老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接触,而且他见过的昴宿星人不止这一个。
基本信息:
这位瑞士农夫对昴宿星人的了解也是这些人输送给他的。昴宿星人教给他很多知识,其中有关于宇宙起源的,有关于天文地理的,也有关于转世灵学的等等。
他还从昴宿星人那里学到了一个崭新的名词,叫心灵的进化。昴宿星人相信心灵的进化能够让人从第三维度进化到第四维度,可以让人冲破时空的束缚,这也是为什么昴宿星人能够来到地球的原因。
⑵ 昴宿星团:也被称为七姐妹星团,是离地球最近和最明亮的疏散星团
在冬天的夜空里,如果天气好的话,可以看到金牛座里有一小团模模糊糊的光斑。400年前天文学家伽利略也发现了,他用望远镜看过去才发现,这不是光斑,而是好多好多星星聚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着名的星团,叫 昴星团 。这个昴是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柳树的柳去掉木字旁。
在望远镜里看,昴星团里有好多蓝白色的很明亮的星星。据说对视力特别好的人来说,光用眼睛就能数出小光斑里面有7颗星。所以昴星团又叫七姐妹星团。但是实际上,昴星团可不只有7颗星。伽利略用他的小望远镜看到了36颗星,后来有了更大的望远镜,看到昴星团里有几百颗星。现在,天文学家统计了一下,组成昴星团的恒星超过1000颗。
其实,咱们银河系里像昴星团这样的星团还有很多。现在天文学家已经发现的有1000多个。这一类星团的共同特点是,都包括很多蓝白色的恒星,都位于银河系的圆盘上,而且都很年轻。
因为它们都没有特别固定的形状,每个星团都包含几千颗星星,分布在大约30光年的范围里,比较分散,所以天文学家把它们叫疏散星团。
除了疏散星团之外,还有另一种星团和疏散星团特别不同,它们叫 球状星团 。
你一听这个名字就能猜到,球状星团都是球型的。没错,每一个球状星团都由大量的星星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圆球的形状,看起来有点像一个麻团。球状星团怎么跟疏散星团那么不同呢?
首先就是它们待的地方不一样。
疏散星团都和太阳一样位于银河系的大圆盘上。还记得咱们之前讲到的银河系吧?银河系的大圆盘上集中了银河系的大部分恒星,所以圆盘是个相对比较热闹的地方。
你想,在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你和你们班的同学一起走,就不太容易保持队形了,可能走着走着,你们的队伍就变成了分散的形状。疏散星团也是这样。一个疏散星团里的星星刚形成的时候,是一起出生的,过不了太长时间,因为各自不同的运动,也因为银河系大圆盘上周围别的星星的影响,星团里的成员就有了不同的位置,形状看起来就不规则了。
它们待的地方不是银河系的圆盘,而是圆盘周围比较空旷的地方,那里星星特别少,围着银河系中心转。所以球状星团诞生之后,它里面的成员就像你和你班里的同学一起在一个很空荡荡的地方走,你们就可以一直保持队形,永远和出发的时候一样。所以球状星团的形状都是特别规则的球形。
状星团NGC7006再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球状星团里面可能包含好多星星,有的重量大,有的重量小。经过很长时间之后,重量大的恒星都会跑到球状星团的中心去,重量轻的恒星都会浮在球状星团的外表。这是怎么回事呢?
球状星团有那么多成员组成,所以引力当然也会比较强大。重量大的恒星受到的引力当然也比较大,慢慢就会往下沉,重量轻的恒星就跟它们交换位置,慢慢飘浮上来。对一个球体来说,往下沉的意思,就是往中心走。
刚才咱们说了,一个疏散星团里面,比如昴星团,包含一千多颗星。那你猜一猜,一个球状星团会包含多少颗星呢?
答案是最少的有几十万颗,多的会有几百万颗。
听起来是不是太震撼了。你想象一下 ,一百万颗 恒星聚拢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球是什么感觉。这个大球有多大呢?半径大约30多光年那么大。
如果你能想象这种场景的话,你觉得球状星团的中心会发生什么呢?我可以停顿几秒钟,让你思考一下。
刚才说到,重量大的恒星容易往中心跑,一百万颗星聚在一起,那么多重量大的恒星都往中心扎堆儿。那结果肯定是好多个头大的恒星都挤在一起,都撞在一块儿了。所以可想而知,球状星团的中心,肯定是一个特别紧密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恒星撞到一块儿和皮球撞一块儿可不一样,皮球撞到一块大不了就往外弹开,但恒星撞一块可就不是会再完好无损的弹开这么简单了。那么多恒星全撞一起,会出什么事呢?它们会最终会变成一个 大黑洞 。
等到咱们后面的课程专门讲黑洞的时候,我再详细说这件事。现在先简单地告诉你这个结论,球状星团越往里,恒星越密集,最里面是一个大黑洞。
说到这,你可能又想到新问题了。
咱们讲银河系的时候也说过,银河系也是越往里恒星越多,越密集,而且银河系的中心也是一个大黑洞。这么说的话,球状星团和银河系除了形状不同,别的方面好像的确还挺像的?。
是不是有点像?除了形状不同,别的方面的确还挺像的。
你要是这么想的话,那就真是学得得很认真了。你说得完全正确,球状星团还真的就像一个小号的银河系。不光是像,有天文学家甚至还觉得,咱们银河系里的球状星团其实不是银河系里自己诞生的东西,而是银河系把周围别的小号的星系吸引过来吃到自己肚子里了。球状星团就是别的小号的星系掉进了银河系。具体怎么掉进来的,怎么吃的,在讲银河系周围环境的时候我还会再继续讲。
银河系里的疏散星团有1000多个,那球状星团有多少个呢?
目前天文学家在银河系里一共发现了150多个球状星团,可能还有20个左右没有看到,正等着天文学家继续发现呢。
你看,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全都是大量星星靠引力聚在一起,它们每一个的大小差不多都是30光年,但是形态很不一样,包含的星星数量也差了几百倍。这就是因为它们待的地方特别不一样。所以学习天文学,除了搞清楚星星本身的样子以外,它们周围的环境也特别重要。
太有用了,天文学家特别喜欢研究星团。
因为一个星团里面的那么多恒星都是一起诞生的,所以这些星星的年龄都一样。也就是说,只要发现一个星团,就等于发现了一大批相同年龄的恒星,这就特别有用了。
天文学家会仔细看看这批恒星是不是完全一样的。你想,既然年龄一样,就意味着经过了相同的生长的时间,为什么会长的样子不同呢?这些就可以拿来仔细研究。
研究星团还有一个好处。你想啊,星团就是一大群星星聚在一起,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一大群星星挨得很近,所以它们每一颗星到咱们地球的距离都差不多一样。知道这件事太重要了。这是为什么呢?
星星看起来亮不亮,除了和它自己的发光能力有关,也和距离有关,发光能力一样的星星,距离我们近一些,看起来也就亮一些。
可如果一大批星到咱们距离都一样远,那就意味着,如果哪颗星星看起来更亮,就只是因为它本身个头大,发光能力强,不是因为它离咱们远近。
这么说你明白了吧?一批星星距离都一样,天文学家研究它们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再考虑距离的因素了,每颗星星都可以平等地展示它们自己发光的实力。
一个星团里的成员都是一起诞生的,那它们刚诞生的时候什么样呢?它们在什么地方诞生呢?下一讲,咱们讲一讲恒星诞生的地方,也就是 星云 。这节课完了,你对星团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⑶ 目前离地球最远的的星团或星系叫什么名字
名为“IOK-1”的星系,距离地球128.8亿光年,是目前观测到的离地球最远的星系。
请参照:
日本“昴宿星团”望远镜捕捉到了距离地球128.8亿光年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这个迄今观测到的距地球最远的星系为人类揭示了“宇宙史黑暗时代”的一角。
日本国立天文台在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该机构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设置在夏威夷的“昴宿星团”望远镜观测到了这个名为“IOK-1”的星系。
报告说,研究人员给“昴宿星团”望远镜的主焦点相机配备了专为这次观测开发的滤光镜,这种滤光镜可以提高相机的感光度。这架望远镜在“后发星座”方向发现了41533个天体,之后专家又用微光天体分光装置进行了光谱观测,从中发现了距离地球128.8亿光年的“IOK-1”星系。这一观测结果证实,导致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后约7.8亿年,宇宙中就生成了早期星系。
天文学界曾认为,宇宙诞生后的几亿年里,星系发出的光被氢气所形成的浓厚云雾遮盖,不能到达地球。但此次科学家在地球上捕捉到来自“IOK-1”星系的光线,说明当时的气体云已被星系的光线分解,宇宙开始“放晴”。
“大爆炸”之后约38万年至9亿年的阶段被称为“宇宙史黑暗时代”。按理论推算,在这段时期内,密度大的宇宙物质因重力收缩形成了最初的星系和恒星。“昴宿星团”望远镜的上述发现使“宇宙史黑暗时代”露出了冰山一角。
⑷ 目前在宇宙中人类探测的最远的星球离地球有多远
最远银河 距地球128.8亿光年。 日本“昴宿星团”望远镜捕捉到了距离地球128.8亿光年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这个迄今观测到的距地球最远的星系为人类揭示了“宇宙史黑暗时代”的一角。 日本国立天文台在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该机构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设置在夏威夷的“昴宿星团”望远镜观测到了这个名为“IOK-1”的星系。 报告说,研究人员给“昴宿星团”望远镜的主焦点相机配备了专为这次观测开发的滤光镜,这种滤光镜可以提高相机的感光度。这架望远镜在“后发星座”方向发现了41533个天体,之后专家又用微光天体分光装置进行了光谱观测,从中发现了距离地球128.8亿光年的“IOK-1”星系。这一观测结果证实,导致宇宙诞生的“大*”后约7.8亿年,宇宙中就生成了早期星系。 天文学界曾认为,宇宙诞生后的几亿年里,星系发出的光被氢气所形成的浓厚云雾遮盖,不能到达地球。但此次科学家在地球上捕捉到来自“IOK-1”星系的光线,说明当时的气体云已被星系的光线分解,宇宙开始“放晴”。
⑸ 宇宙中有几千亿个星系,现在观测最远的星
日本“昴宿星团”望远镜捕捉到了距离地球128.8亿光年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这个迄今观测到的距地球最远的星系为人类揭示了“宇宙史黑暗时代”的一角。
日本国立天文台在2006年9月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该机构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设置在夏威夷的“昴宿星团”望远镜观测到了这个名为“IOK-1”的星系。
报告说,研究人员给“昴宿星团”望远镜的主焦点相机配备了专为这次观测开发的滤光镜,这种滤光镜可以提高相机的感光度。这架望远镜在“后发
星座
”方向发现了41533个天体,之后专家又用微光天体分光装置进行了光谱观测,从中发现了距离地球128.8亿光年的“IOK-1”星系。这一观测结果证实,导致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后约7.8亿年,宇宙中就生成了早期星系。
⑹ 昴宿星人来至哪里
来至昴宿星团!
⑺ 昂星团的距离
由于昴宿星团是如此的靠近地球,相对的,它的距离也很容易测量。正确的距离知识,允许天文学家使用赫拉图来测量星团的距离,与距离已知的星团比较图形,就可以估计待测量星团的距离。其他的方法可以延伸测量的距离从疏散星团至星系,乃至于星系团,宇宙距离尺度的阶梯就被建构起来了。对昴宿星团距离的认知,最终可以影响到天文学家对宇宙年龄的理解和未来的演变。
在依巴谷卫星发射之前,一般认知的昴宿星团与地球的距离是135秒差距。依巴谷卫星利用星团中恒星视差—一种直接和准确的技术,测量的结果是118秒差距,使天文学家大为惊讶。后续的工作发现依巴谷卫星对昴宿星团距离的测量是错误的,但是并不知道发生错误的原因。目前认为昴宿星团距离的上限值大约是135秒差距(相当于440光年)。
⑻ 有男子自称来自6491年“未来美国”,而且还通过测谎仪,这可信吗
一男子宣称自己来自2045年,并透露地球未来的样子,还揭露了未来美国总统是谁,更惊奇的是,所有的这些在测谎仪的检测下,竟然全都通过了。
亚当甚至声称2030年后,全世界将会合而为一。除此之外,地球地貌也将改变,许多大城市会因为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如天使之城洛杉矶。
⑼ 昴宿星团离地球有多远
昴宿星团是疏散星团之一,在北半球看是位于西方大而明亮的疏散星团,位于金牛座,用肉眼轻易可见。它的几个亮星位于昴宿,由此而得名。肉眼通常见到有六、七颗亮星,又称七姊妹,在梅西耶星表中编号为M45。昴星团的视直径约2°,形成斗状。它至少包含500颗较暗的恒星,距地球约350光年,是一个很年轻的星团,其年龄约5000万年。昴星团也是一个移动星团。
⑽ 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昂宿星转吗那太阳绕着转的东西绕着什么转的……(无限循环)
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转。
太阳是银河系较典型的恒星,位于银河系猎户座旋臂,离星系中心25000至28000光年。太阳公转是太阳绕银河系的质心——银心所作的运动。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速度约为每秒220公里,太阳系绕银河公转一圈需要大约2.25~2.5亿年,它在围绕“银心”公转的同时,带领着太阳系中的所有天体(包括地球)向武仙座方向飞奔过去,每年的行程约70亿千米。
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不知道你说的“昴宿星”是哪一颗星。因为昴宿是一个星团,不是一颗星。
昴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属于西宫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也称昴星团,西方称七姐妹星团。
昴星团是离地球最近、也是最亮的几个疏散星团之一。梅西叶星表编号为 M45,位于金牛座,是非常明亮的疏散星团,构成星团几个亮星在昴宿,由此得名。在北半球晴朗的夜空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通常见到有六、七颗亮星,所以又常被称为七姊妹星团。
昴星团总共含有超过3000 颗的恒星,它的横宽大约13光年,距离128秒差距(417光年),直径约4秒差距(约13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