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日本军官访问北京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日本军官访问北京

发布时间: 2022-09-30 20:38:40

Ⅰ 美穗子看望聂将军

聂荣臻元帅与日本孤女的故事

26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日本妇女来到了中国,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接待。这名妇女叫美穗子,那并不是她第一次到中国来。说起她与中国的缘分,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她与一位中国将领之间的传奇往事。26年前的那次重逢是二人时隔40年后的再次见面,一部名为《美穗子探亲》的电影记录了当时的一切。近日,央视《重访》栏目专访了美穗子老人,讲述了战争岁月中一个跨越了国界和种族的爱的故事。

2005年8月24日,《美穗子探亲》这部电影中的女主人公美穗子又一次来到中国,她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被聂荣臻收养的日本孤女。美穗子女士已经69岁,这是她第6次“回家”探亲。与26年前相比,岁月在她的脸上已经悄然留下印记,中国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没有变的是,中国朋友们一如既往的热情。这都是因为这个日本妇女儿时和中国的一段情缘。

战火中惊见孤女

1940年8月,故事发生在从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也就是正太铁路上一个叫东王舍的村庄,这是横贯太行山脉的一条交通要道。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曾经是华北交通公司职员的美穗子的父亲——加藤清利,1939年末作为助理被派遣到井陉煤矿车站,负责运输煤炭。
8月20日,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战役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交通总破袭,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8月20日夜,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对华北各线敌伪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在激烈的战火中,井陉煤矿变成了一片火海。在火海中,八路军战士救出了2个日本小女孩,4岁的美德子和她不到1岁的妹妹。面对2个日本小姑娘,八路军战士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向军区司令部打电话
请示。
当时接电话的是一个参谋,因为这个事情比较特殊,他便向聂帅报告。聂帅说叫他们赶紧送来,对俘虏只要他放下武器我们还宽待呢,2个日本小女孩是无辜的。后来战士很快从前线把2个日本小女孩送到了司令部。
在司令部,2个小姑娘成为聂帅的小客人,受到了悉心的照顾。“半天工夫,部队就派人把2个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挥所。我先抱起那个受伤的婴儿,看到伤口包扎得很好,孩子安详地睡着,我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这个孩子,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聂荣臻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用“激烈战火中的小插曲”回忆了这段往事。

火线养女表仁义

在战火异常激烈的前线阵地,这2个孩子应该怎么办?日本人经常到晋察冀地区扫荡,结果难以预料。如果这2个日本小姑娘留在异国他乡,可能会对将来她们大了以后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虽然她们的父母已经去世,但是她应该还有亲戚。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聂帅决定将她们送交给日方。
战地摄影记者沙飞当时照了3张照片。一张是聂帅牵着只有4岁的美穗子,一张是美穗子坐在箩筐里面吃梨,一张是老乡挑着她们两个回去。其中的部分作品最早发表在1941年6月《解放画刊》第二号上,这是一份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闻摄影科供稿、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编辑的日文版画报;最早发表的中文媒体是 1942年 7月7日出版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这个懵懂的年龄,美穗子并不知道幼年时的这段传奇般的经历会对她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但是40年后,正是那张合影改变了她的生活。
在聂帅的安排下,没过几天2个小姑娘就被送往石家庄。战士们找了一个可靠的老乡,准备了一副挑子,聂帅和指挥所的几个同志担心孩子在路上哭,还往筐里堆了许多梨子。美穗子姐妹转交日军后,被送到了石家庄的石门医院。不满周岁的妹妹因伤势严重不幸死去。美穗子本人于1940年10月被伯父平安带回日本,此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
随着美穗子姐妹回去的,还有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40年后寻孤女

时间飞逝,战火连天的峰峰岁月已经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远去。转眼到了1980年的4月,总政华南的副主任带着姚远方同志,一起来采访聂帅。那时全军开政治工作会议,他们来请示聂帅关于政治工作方面有什么指示,这样谈完了以后,姚远方同志拿出了那3张照片,问聂帅还记不记得这个事情。
照片唤起了聂帅40年前的回忆。很快,姚远方就完成了一篇通讯《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1980年5月28日新华社播发了这篇通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和其他一些省市的报纸也都刊载了这篇文章和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报道也引起了日本新闻媒体的关注。日本共同社驻北京记者,最先把文章和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在一起的照片发到日本。5月29日,曰本《读卖新闻》用很大版面,突出刊登了这篇文章和照片,题目就是《兴子姐妹,你们在哪里?聂将军40年后,呼唤从战火中救出的孤儿》。
6月3日,也就是在中国报纸发表《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第6天,文章中说的叫“兴子”的日本小姑娘终于找到了。然而,找到的日本小姑娘并不叫兴子,而是叫美穗子。
聂荣臻元帅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经这样说到:“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嗯嗯’地回答着。翻译在旁边说,她说叫‘兴子’。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其实,这个小姑娘叫美穗子。
1980年6月8日,《读卖新闻》在显着位置上刊登了文章《我就是兴子》,旁边还附有美穗子的大幅照片。当时的美穗子已经44岁了,住在日本宫崎县,已经有了3个女儿。她和她的丈夫开了一家五金店,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

感慨万千访中国

当美穗子远在日本看见了报纸上的这篇报道时,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就是文章中所说的“兴子”,而且当时她还和丈夫一起议论说别人也有与自己一样的经历。当美穗子知道报纸上的“兴子”就是自己的时候,她吃惊的程度只能用如雷贯耳这个词来形容。
当晚,美穗子激动地给救命恩人聂帅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并表达了想到中国访问的愿望。这封信被次日返回东京的《读卖新闻》的记者带回,急速转给北京的聂帅。 1980年6月24日,中国驻日使馆得到了邀请美德子访华的正式请帖,出发的具体日期是7月10日,这一天恰好是美穗子44岁的生日。
1980年7月10日晚上,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一行6人,乘坐中国民航的班机从长崎到达北京。欢迎他们的是大批的新闻记者以及照明灯、照相机的闪光灯。在人群的簇拥下,美穗子来到了机场贵宾室,见到了聂荣臻的女儿聂力。
1980年,正是中日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开始升温的阶段。将军救孤女,这样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是任何一个新闻媒体都不会放过的。毫无例外,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也拍摄了记录美穗子访华的电影《美穗子探亲》。
对美穗未来说,此次中国之行她最大愿望就是见到聂帅,当面向他感谢救命之恩。这次见面被安排在7月14日,地点是人民大会堂的新疆厅。见面的前一天晚上,美穗子的心情非常紧张,不知怎么感谢聂帅才好。
第二天见到聂帅,美穗子觉得与在照片上所看到的严肃形象完全不同。聂帅身材高大,却非常温和,不由得使美穗子产生了错觉,好像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当时目睹了两个人见面的场面,原聂帅的秘书回忆:“当时非常感人,美德子非常激动,看到了聂帅以后,拉过了他的手,用日本的最高礼节,将自己的额头触在聂帅手上,这是最高的礼节。”美穗子泣不成声,说聂帅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与聂帅见面后,7月16日,美穗子一家来到了石家庄和井陉煤矿火车站。在美穗子模糊的印象里,火车站的位置和父亲曾经办公的地方都和40年前一样,到了自己被救的地方她也很激动。离开了石家庄,美穗子又前往杭州、上海.每到一处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7月23日美穗子结束了这次中国之行,从上海返回日本。

为中日友好不遗余力

回到日本的美穗子,为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从此做着自己微薄但是不懈的努力。1986年5月和1989年5月,美穗子先后2次随日本友好代表团访华。这此后的2002年、2003年美穗子又2次来到中国。美穗子和中国姐姐聂力见了7次面,其中有一次是在日本。1998年,聂力率全国妇联、妇女代表团到日本,顺道去看望美穗子。这也是聂力第一次去美穗子的家里,为了接待姐姐,美穗子特意把保存了近20年的聂帅送的那幅《松竹梅》拿了出来。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8月24日美穗子第6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这是她的第二故乡,岁月匆匆,容颜改变,然而不变的是纯朴的心灵,感激的心情。
在到达北京的当天下午,美穗子就来到了中日友协。在会见厅里美穗子与中国姐姐聂力时隔3年后再次见面。这一次见面,聂力送给美穗子的礼物是聂力夫妇亲笔书写的“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书法作品。聂力还专门比着她的身材为她挑了一件墨绿色、下摆有红黄条纹的中式外套。
8月25日下午,在中日和平友好交流北京大会上,美穗子与一直研究和宣传聂帅救孤的来住新平先生一起登台发言。他们因为此事相识,并共同建立了日中友好协会都城支部。在大会上,美穗子深深鞠躬,和来住新平共同回忆起65年前被救之事,以及多年来他们在日中友好方面所做的努力,讲话先后被6次掌声淹没。
“将军救孤女”的故事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一位老人的出现,又让这传奇的往事多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美穗子这一次来到中国的另一个目的,那就是笑见另一个曾经救过她的恩人一一杨仲山老先生。在美德子第6次来到自己的第二故乡中国时,见到了65年前把自己抱出火海的八路军战士,如今已经82岁高龄的杨仲山老人。老人回忆说,1940年8月21日早上5点钟,当时还是一名年轻战士的杨仲山,将美穗子抱出火海,并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饼干(实际上是一种干饼,是把饼加热烤干,吃起来嘎嘣嘎嘣的),给美穗子吃,她一走不动了就吃点儿。
美穗子在见过另一位救命恩人之后,激动地说:“65年前如果没有聂帅救我,就没有我的今天,也没有我的孩子的今天。虽然我现在过着平凡的生活,但这也是聂帅赋予我的,也是杨仲山先生赋予的。我现在有很多话想说,归结到一句那就是:非常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后记

2005年8月26日美穗子结束了自己的第6次中国之行,离开北京,飞回日本。由于身体原因,这也许是69岁的美德子最后一次中国之行了。但是,“将军救孤女”这个故事,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那样意味深长。这是一个传奇故事,是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在美穗子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65年前在纷飞的战火中,救她出来的八路军战士和中国将领,永远不会忘记给予她第二次生命和珍贵友谊的中国人民。

Ⅱ 日本人为什么要来中国

据资料记载,1938年的时候,当时一名日本军官在一次战争动员会上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战争。结果另外一名军官很快就站了起来说:这场战争是我们这一代日本人的共同命运,没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换句话来说就是:这问题很白痴,打仗和吃喝拉撒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

不管这名军官出于什么目的说出了这样的话,这样的答案真的让人胆战心惊。明明是一场侵略别人的战争,但是却变成了日本人的信仰,成了合理的事情。

这就是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这还是一个正常的人的思维吗?难道这就是他们在战争中不择手段的理由?

可能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直到现如今日本不仅没有为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人道歉,还不断的美化战争,篡改教科书。他们称这场战争日本是为了构建大东亚繁荣而帮助中国发展的,他们称日本才是二战中最大的受害者,他们称中国和美国应该为在原子弹下牺牲的日本道歉。

毁灭日本的从来不是中国也不是美国,不是原子弹也不是什么新武器。说到底,还是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如今日本在所谓“正常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军国主义思想似乎要死灰复燃。军国主义思想不会给日本带来任何的好处,只会把日本拖入毁灭的深渊!

Ⅲ 抗日中 有没有日本军官在中国军队里面

有的——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
1939年1月2日,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在由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庆祝元旦集会上,3名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走上舞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走上台,和他们紧紧握手。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俘虏政策感召下,产生的第一批“日本八路”。
1939年11月7日,由杉本一夫在山西省辽县(现为左权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中国战场上,日本俘虏转变立场后成立的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此后,反战组织陆续建立,遍及敌后抗日战场。其中,在日共中央代表野坂参三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实际上起到了整个敌后战场日人反战组织总部的作用。 反战组织在经过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演变壮大后,到1945年8月,共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议会、4个地区协议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1945年9月至1946年上半年,随着抗战胜利,日本人民解放联盟成员大部分陆续回国,联盟自行解散。

代表人物衫本一夫简介:
杉本一夫,原名前田光繁。1916年出生于日本。1937年6月随大批日本移民来到中国。1938年初,应满洲铁路所属土建公司的招募,成为军属满铁职员。7月29日,赴河北邢台市京汉铁路双庙车站工作,当天即被八路军俘虏。 当时,日本军阀对军队的教育是,在交战中当敌军的俘虏是最大的耻辱,“与其当俘虏受侮辱,毋宁自杀殉国”。杉本一夫刚做俘虏时,被安排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临时驻地———河北涉县王堡村。他满脑子都是“是死是活”的问题,八路军战士给他讲“共产党不杀俘虏”的政策,他根本听不进去,给他看朱德和彭德怀签发的优待俘虏命令,他还是不相信。 “不杀就糟了”,杉本一夫的话把八路军干部说懵了。“你们不杀,那就得自杀,这不是更残酷吗?”杉本一夫讲出了他的心里话。 八路军干部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边给予他生活上的优待,一边指出他对很多问题的错误的看法。渐渐地,杉本一夫的思想开始动摇。他终于选择了生路,不再为是死是活而烦恼。后来,通过进一步读书学习,杉本一夫开始懂得:战争是日本少数人得到好处、多数人遭殃的战争;中国是自卫的,日本是侵略的。当他在行军中亲眼目睹日军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极大伤害时,他气得浑身发抖,就像是他自己干的坏事一样感到无地自容。他决定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反对这场野蛮的战争。 由于工作需要,1958年杉本一夫才回到日本,他被认为是危险的赤化分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打零工,直到八十高龄,还在做烧锅炉的工作,收入甚微。他经常参加中日友好活动,到处讲他的奇特经历,讲日军侵华战争的罪恶,讲八路军的人道主义,在报刊上写了大量文章。1984年他和另一位反战同盟老战士香川孝志合出了一本书《八路军的日本兵》,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1995年8月18日,杉本一夫作为团长,率“日人反战同盟成员友好访华团”一行8人抵北京访问。 现在,老人已退休,靠养老金生活,生活十分简朴。

Ⅳ 聂荣臻的资料

聂荣臻(1899-1992)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现属重庆市)。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次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到苏联学习。1925年8月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成员、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后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与向北伐军派遣中共党员等工作。
1927年7月中旬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4月,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1932年冬以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过金沙江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曾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0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1923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10月到苏联学习。
1925年08月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成员、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后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与向北伐军派遣中共党员等工作。
1927年07月中旬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参加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
1927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
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
1930年0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
1932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2年04月,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
1932年冬以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
1936年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

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在晋察冀3省边界地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1939年冬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击毙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旅团长。
1940年08月,在百团大战中,组织指挥部队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等铁路线进行破击战。
1943年秋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1945年部署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日反攻作战。
在抗日时期被喻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察冀中央局书记,
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华北野战军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先后参与指挥集宁战役、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
1949年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北平军管会主任。
任北平(今北京)市市长,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协助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轮换等工作。曾参与组建各军兵种领导机构和一批军事院校,并组织制定军事条令、条例等。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1958年兼任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59年兼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领导科技攻关,组织全国大协作,仅用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多种导弹和原子弹,不久又研制成功氢弹。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是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共中央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
1983~1988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因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聂荣臻元帅为我国的航天基地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最后骨灰葬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烈士陵园。
着有《聂荣臻回忆录》。

Ⅳ 侵华日军中,有没有醒悟的日本军人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正义斗争,博得了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就是其中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他们被中国老百姓称为“日本八路”。他们的出现及其抗日义举,被称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1939年11月7日,由杉本一夫(前田光繁)在山西省辽县(现为左权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
1939年1月2日,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在由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庆祝元旦集会上,3名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走上舞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走上台,和他们紧紧握手。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俘虏政策感召下,产生的第一批“日本八路”。
1939年11月7日,由杉本一夫在山西省辽县(现为左权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中国战场上,日本俘虏转变立场后成立的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此后,反战组织陆续建立,遍及敌后抗日战场。其中,在日共中央代表野坂参三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实际上起到了整个敌后战场日人反战组织总部的作用。
反战组织在经过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演变壮大后,到1945年8月,共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议会、4个地区协议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1945年9月至1946年上半年,随着抗战胜利,日本人民解放联盟成员大部分陆续回国,联盟自行解散。
在国统区,也建立了日人反战组织。这些组织是在日本革命志士的努力,并在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郭沫若等的关怀、支持下建立的。1939年12月,在桂林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1940年7月,在重庆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总部。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重庆总部与华北敌后战场上建立的反战组织联系很少,互不隶属。
从“帝国军人”变成反战勇士,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他们需要洗去从少年时代即被熏染至深的法西斯毒素,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战争观。
着名的反法西斯战士
杉本一夫,原名前田光繁。1916年出生于日本。1937年6月随大批日本移民来到中国。1938年初,应满洲铁路所属土建公司的招募,成为军属满铁职员。7月29日,赴河北邢台市京汉铁路双庙车站工作,当天即被八路军俘虏。
当时,日本军阀对军队的教育是,在交战中当敌军的俘虏是最大的耻辱,“与其当俘虏受侮辱,毋宁自杀殉国”。杉本一夫刚做俘虏时,被安排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临时驻地———河北涉县王堡村。他满脑子都是“是死是活”的问题,八路军战士给他讲“共产党不杀俘虏”的政策,他根本听不进去,给他看朱德和彭德怀签发的优待俘虏命令,他还是不相信。
“不杀就糟了”,杉本一夫的话把八路军干部说懵了。“你们不杀,那就得自杀,这不是更残酷吗?”杉本一夫讲出了他的心里话。
八路军干部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边给予他生活上的优待,一边指出他对很多问题的错误的看法。渐渐地,杉本一夫的思想开始动摇。他终于选择了生路,不再为是死是活而烦恼。后来,通过进一步读书学习,杉本一夫开始懂得:战争是日本少数人得到好处、多数人遭殃的战争;中国是自卫的,日本是侵略的。当他在行军中亲眼目睹日军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极大伤害时,他气得浑身发抖,就像是他自己干的坏事一样感到无地自容。他决定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反对这场野蛮的战争。
由于工作需要,1958年杉本一夫才回到日本,他被认为是危险的赤化分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打零工,直到八十高龄,还在做烧锅炉的工作,收入甚微。他经常参加中日友好活动,到处讲他的奇特经历,讲日军侵华战争的罪恶,讲八路军的人道主义,在报刊上写了大量文章。1984年他和另一位反战同盟老战士香川孝志合出了一本书《八路军的日本兵》,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1995年8月18日,杉本一夫作为团长,率“日人反战同盟成员友好访华团”一行8人抵北京访问。
2013年,老人已退休,靠养老金生活,生活十分简朴。但是遇到有关抗日战争的书刊,多贵都买,家中这方面的资料堆积如山,他还经常参加各种反战友好市民活动。
山田一郎
原名佐藤猛夫。193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1938年应征入伍,任陆军军医中尉,编入日本华北派遣军长田大队,1939年8月随队“扫荡”山东梁山一带八路军,头部受伤,做了俘虏。山田一郎个子不高,相貌温和,是日人反战同盟成员中学历最高的知识分子,有着典型的知识分子性格。在从日本战俘转变为反战勇士的过程中,他经历了痛苦的思索,费尽了周折。
山田一郎做了俘虏后,一心想逃跑、速死。
八路军战士跟他们讲日本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必胜性,还让他们看各种书籍;同他们打扑克、赛排球,还向他们学习打棒球。在这种情况下,山田一郎的俘虏朋友已经转变,惟独山田一郎顽固不化。
后来,他们到达太行山的一个小村子———河北省涉县王堡村,那是一二九师司令部所在地。在这里,山田一郎见到杉本一夫,听说他们成立了反战组织觉醒联盟。山田一郎了解联盟的宗旨后,便与新来的俘虏一起参加了觉醒联盟和八路军,但心里还是没有放弃逃跑计划。
1940年夏,山田一郎来到山西省辽县羊角村的八路军模范医院,医院为他举行了全体人员参加的欢迎会。然而,他仍然利用早晚散步的机会,观察地形、偷看地图,学说汉语准备问路,认定最近的日军据点,筹划可能得到的武器,等待逃跑机会的到来。
一场不期而至的高烧,使山田一郎失去知觉3天3夜。他醒来后不久,发现身边站着一个人,拎着一桶酱菜。原来这是刘伯承司令员,听说山田一郎生病,他特地从河北涉县赶来看他。
此刻,山田一郎的心里有了“新生”的感觉,他终于摆脱了那个纠缠他一年半之久的逃跑念头。
之后,山田一郎利用业余时间读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并借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刘少奇等人的着作,他还常参加日人反战同盟会议,了解时事问题和国际形势。
1941年春,山田一郎的思想立场发生了根本转变。1943年6月,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反战成为他不可动摇的信念。这些作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我们要永远的记住他们。反战同盟的大部分人在1951-1958年间陆续返回日本,作为特殊的人员,日本政府和右翼分子并不欢迎他们,他们长期受到日本警察的跟踪,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其中前田光繁老人80岁的高龄还在清扫公园,小林宽澄老人等大部分人都过着清贫的日子。

Ⅵ 1937日本兵从哪个门进入北京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不久,北平沦陷,日本兵从北平正阳门进入北京。

Ⅶ 日本鬼子侵入北京是什么时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和谐】事【和谐】变,就是在北京附近。宋哲元的部队不久就败退下来,日军便开进了北京,那时叫北平。

Ⅷ 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首相是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

1972年9月2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声明》。直接背景就是主张中日友好的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上台。意义,27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田中角荣,双方进行了认真、友好的谈话。29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在《声明》中,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规定。《声明》宣布:双方决定从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并尽快互换大使;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及政府间的贸易、航海、航空、渔业等协定为目的的谈判;决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Ⅸ 1980年,一日本女人到北京拜访聂帅,还称呼聂帅为父亲,这是为何

聂荣臻元帅是中国近代最有名的开国将领,他在战争时期带领部队多次取得胜利,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1980年的时候,有一个日本的妇女来北京拜访聂荣臻元帅,还将其称为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情绪激动的美穗子,更是直接流下了眼泪,她用额头紧紧的挨着聂荣臻元帅的手,不断的对他表示感谢。聂荣臻元帅100周年诞辰时,我国的江津市和日本的日本都城市,签署了一份友好的合作协议,期间美穗子出席会议,并且还跟聂力将军一起见证了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

Ⅹ 日军攻陷北京后,日本人实行的“三光政策”,为何故宫能幸免于难呢

日本侵略者当年对我国发动战争以后,靠着强大的武器装备,很快就占领了一大片土地,他们乘胜追击,接连不断的攻城略地,有些肆无忌惮的日本军官,更是公然叫嚣说,只需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彻底占领整个华夏大地。

从结果来看,日本侵略者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中国百姓的抗战意志,最终他们因为走投无路被迫投降。曾经被他们侵略的北京,也被抗战组织顺利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