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滴滴公司为上市泄露用户信息给美国,是否真实
众所周知,网约车是我们现在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网约车我们的生活可能便捷程度会大幅度下降,然而我们在使用网约车的时候,我们不免要注册个人信息,而最近,我国目前为止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却被网络审查办公室审查了,网友们众说纷纭,说滴滴出行出卖用户信息给美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7月3日,滴滴副总裁李敏回应称,看到网上有人恶意造谣说“滴滴在海外上市,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和众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另外,相关恶意造谣者虽然已经主动删帖,但我们坚决起诉维权。
至于滴滴出行是否真的将用户信息透露给美国,还需要等到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的审查,滴滴出行何去何从,十分令人好奇。
㈡ 滴滴出行为什么被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通告,宣布对滴滴出行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受此消息影响,滴滴出行股价大跌,滴滴出行还因此遭到外界质疑。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表示,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至于详细的调查原因,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并没有公布,滴滴出行也只是说“积极配合调查”。
有传言称,滴滴出行为了成功在美国上市,所以给美国提供了用户数据和道路数据。对此,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敏在其个人微博表示,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
而本就在国内市场口碑不好的滴滴才低调的在美国上市,毕竟如果在国内上市,市值没有在美国的市值高,在美国市值超800亿美元。而在这次审查事件后市值跌落10%左右,这消息肯定会有部分网友叫好,特别在网络司机内心多少有些喜悦。
毕竟在滴滴的司机都知道滴滴出行抽佣高的离谱高达20%至40%的抽佣,而且滴滴对司机的态度极度冷淡,对司机的安全和权益没有一定的保障。
㈢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滴滴打车为什么受到国家管控
火爆的同时,人员信息数据可能会泄露
滴滴悄悄在美国上市有关系,本来美国和中国的关系这段时间就比较紧张,滴滴挑在这个时间上市,自然而然的让人开始产生怀疑。有人怀疑滴滴很有可能将中国用户的数据,打包给了美国。
㈣ 为什么国家不把滴滴关停了
首先国家是支持高科技网约车市场的!所以他不会关闭滴滴平台。而国家要治理违法运营车辆和司机!是因为国家政策必须有网约车司机驾驶证和网约车运营资格证!才可以跑网约车!
如果没有证件是属于违法运营,所以交管部门肯定要查你了。滴滴平台是我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占领网约车市场的百分之90以上!国家如果关闭滴滴平台就会造成很多人下岗,也会对很多人出行造成困难!
国家现在是要出租车往网约车转变!除非还有一个跟滴滴平台一样实力的网约车平台,才有可能治理滴滴平台!不然不会关闭滴滴平台的!然而国家政策要网约车车辆和司机有正规证件!因为现在滴滴平台有很多没有证件的黑车!所以才会经常治理网约车司机正规化管理!
滴滴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此发布了《关于下架滴滴APP的通报》,并要求滴滴对此进行整改,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事件的起因源自“滴滴把国家道路数据和个人信息打包给美国”的相关举报,后续国家网信办经过检测核实,确定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据悉,本次对滴滴出行的审查是国家首次对企业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事件的发生可谓是轰动了社会各界。
国家网信办公室根据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后,滴滴APP是从2021年7月5日0点开始下架的。随着防范风险的扩大,目前已经停止新用户进行注册,但已经注册并在手机有安装的存量APP却依然能使用。
㈤ 如何看待网传滴滴为赴美上市把中国道路信息和用户数据泄露给美国
滴滴的行为令人气愤,网信办官方微信发文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国家网信办不会在没有证据,没有调查,没有核实的前提下说出“滴滴出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请感受一下这简短有力的措辞,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恐怕今晚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听到这句话,晚上都睡不着觉。
各位可以结合知乎之前那个滴滴网络审查的回答就可以明白,非常多的人对具备行业垄断性质且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个滴滴倒下,根本不算什么,影响不了中国社会的正常运转。复制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滴滴跟玩似的,滴滴倒了反而会加速行业的改革、优化、规范。
滴滴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各位心里要有数。别真以为滴滴有什么芯片级的核心竞争力,连国家都要敬着它。
希望国家拿出扫黑除恶的气势来对待互联网企业违法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的行为,严查大数据杀熟,严查用户隐私数据倒卖,严查快递金融信息灰产,严查企业垄断。
你整治得好,老百姓就拍手叫好,老百姓才会更加拥护你。同时,也希望中国互联网企业认真想一想,究竟是用户离不开你,中国市场离不开你,还是你离不开用户,你离不开中国市场。
最后,千万不要觉得滴滴事件中的网络安全只有“国家安全”,人民不安全,才是真正的不安全。在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面前,不会管你姓马还是姓柳。
我国地图数据特殊性:
由于我国测绘资质的特殊性外国是一直拿不到我国地图数据的,GoogleMap中缅边界啥的甚至有商家出现在海上。
这是因为我国地图和GPS匹配时为了国家安全采用了和外国(一般是WGS84)不同的定位标准(GCJ-02,网络额外添加加密算法的为BD09/0911)。
GCJ-02会通过一套特殊的算法加密+偏移源数据,解密后才能正确显示在地图上。
如果是真的这次滴滴相当于至少直接把车能开进去的地方的GCJ-02偏移结果全都汇报了。
带来的直观后果就是如果美帝想要开战定位重大基础设施/机场/军用设施就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