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为什么会采取现行的对亚洲的外交政策
根据《新华网》报道,美国会采取现行的对亚洲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出自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考量:
安全利益。从1898年到1975年的3/4个世纪中,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了四场战争。亚洲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中心。直到今天,近十万美国军队仍被部署在日本、韩国以及亚太地区的其他部分。中国的快速发展更是在这一地区创造了新的不确定性。大多数亚洲人承认的是,美国在这些挑战中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平衡者”的角色。
经济利益。对美国来说,与亚洲的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超过三分之一。在美国排名前十五的贸易合作伙伴中有七个来自亚洲。国外直接投资也是美国和亚洲相互联系的重要因素。在亚洲资本剩余寻求安全投资地以及美国的过度消费和因此带来的借款需求之间的基础微观经济不平衡。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比其他任何事实都可论证地强调了美国与亚洲经济关系间巨大的联系。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其余的利益也将两者紧紧相连:不管是中国对于美国在全世界的外交目标有这很大的影响和左右的能力,还是其他亚太成员比如印尼的崛起也加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支配力量的不稳定性。
2. 为什么美国人一定要干涉亚洲事物
自五千年来至清干隆时期,可以说中国一直都是世界文明与经济的中心。自日本倔起后,自本大臣田中上日本天皇书《田中奏折》中称:日本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但从这些也很难看出什么。而现代中国倔起,无论军事或经济都有与美国一较高下之势。而美国为保其世界大国的地位是不愿与中国这样的军事强国发生战争的,因为还有个俄国,她也不愿看见俄国坐收鱼翁之利的。所以美国只能利用如日、韩等全采用美式装备和亲附美国的国家来牵制中国的发展。所以美国不断插手亚洲事务,特别是有关于中国的!
3. 奥巴马为什么要访问亚洲
奥巴马亚洲之行看点多
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月中旬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访问,将是他1月20日入主白宫以来对东亚地区的首次访问。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访问将成为国际社会观察奥巴马政府亚洲政策走势的重要契机。
他们还指出,奥巴马将此次访问的一半行程用于中国,足以显示其对中国的高度重视。
出访亚洲形势之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奥巴马上任后走访了东亚以外的很多地区,随着亚洲在美国整体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上升,造访东亚已成为他必须做的“家庭作业”。
“首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经济)恢复最好,访问亚洲对奥巴马来讲意义重大,”他说。
金灿荣认为,美国反恐战争进展不顺,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日前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必须和亚洲国家共同商讨反恐大计。
他说:“在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美国都离不开亚洲国家的合作,否则将一事无成。”
金灿荣指出,亚洲目前甚至已经超过欧洲,成为与美国利益关联度最高的地区。目前,美欧贸易额只有美亚贸易额的一半,随着中国的崛起,亚洲在美国地缘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必须处理好与亚洲的关系。
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日前说,奥巴马访问亚洲是为了“增强美国与亚洲这个重要区域在诸多涉及共同利益领域的合作”。
美国着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曾经指出,奥巴马政府要解决美国所面临的巨大国际问题,必须依赖其亚洲同盟国的协助,而美国确定亚洲政策中最紧要的课题之一是不把中国当敌人,适应中国的强盛。
中国之行重中之重
观察家们认为,如果从访问时间长度来看,中国是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的重头戏。
中国驻美国大使周文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中美关系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日益增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富有活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今年4月,中美两国元首在伦敦会晤时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周文重说,访华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全球性和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他表示,中美两国在应对金融危机、重振世界经济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继续采取刺激经济措施,促进两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同时扩大双边经贸合作,坚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陶文钊教授指出,这是奥巴马首次访问中国,两国元首即将举行的会晤,将是两国最高层次的战略对话。
华盛顿的一些分析人士也认为,奥巴马此次访华期间,两国最高领导人将继续进行战略对话,增进互信,为建设一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构建长远框架。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最近在不同场合先后发表讲话,呼吁美中两国相互提供“战略保障”。华盛顿舆论认为,奥巴马有可能在访华期间就此与中方进行沟通。
美国前驻华大使荏效俭6日在布鲁金斯学会的一次研讨会上也表示,与两国在诸多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相比,美中两国元首在战略层次的对话更为重要。
金灿荣指出,虽然美国亚洲政策的基石仍是美日同盟关系,但在实践上对中国的依赖加强,美中关系已经逐渐成为美亚关系的核心。
他预测,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将把焦点集中在经济合作上。他说:“美国可能在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市场开放等方面向中国施压,而中国则可能要求美方保证中国的市场经济待遇,并放松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政治制约。”
金灿荣还表示,奥巴马的访问无疑将推动中美在能源、气候变化、反恐等领域的合作,尤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这是面向未来的合作开发,是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奥巴马访华将进一步建立与中国领导人的个人友谊,加强高层互信,有利于两国的合作。此外,他此次访华时间较长,其间还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必然对中国有更深刻的认识,”金灿荣补充说。
日韩之行各有侧重
日本是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的第一站。这既是奥巴马任美国总统后首次访日,也是日本鸠山由纪夫新政府上台后美国总统首次访日,因而对双方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
国际舆论注意到,奥巴马此次访日是在美日关系出现波折的背景下进行的。
以鸠山为首的日本民主党在今年8月底的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中获胜后,日美间的同盟关系出现松动迹象。民主党在其竞选的“政权公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对等”的日美关系,鸠山上月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也表示要改变日本以往“动不动就依赖美国”的现状。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明确表示,今年内着力解决的主要外交课题将包括驻冲绳美军基地转移问题和援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
在美军基地转移问题上,民主党一直以冲绳地方负担过重为由,主张改变自民党政府2006年与美方达成的协议,不是按原计划将位于冲绳县宜野湾市的美军普天间基地迁至该县名护市的施瓦布军营,而是谋求转移到县外或者国外。在反恐问题上,民主党主张明年1月结束日本自卫队在印度洋上为美国等国军舰补给燃油的军事行动。
民主党在这两个问题上的主张与美国的立场发生了冲突。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6日报道说,鸠山计划在与奥巴马的会谈中将再次确认日美同盟关系的重要性。在基地转移问题上,鸠山则打算以一种既减轻冲绳地方负担又让美方能够接受的方案来谋求美方的理解。
日本东京财团政策研究部研究员关山健认为,鸠山政权内部对美意见的不统一使其对美政策处于尚未确定和左右摇摆的状态,这是日美关系发生动摇的最大原因。
韩国是奥巴马此行的最后一站。韩国总统府官员表示,李明博与奥巴马首先将就共同应对朝核问题协调立场,并就解决方案交换意见。
最近,朝美围绕重开六方会谈和改善双边关系进行了试探和接触,韩国一方面表示支持,另一方面也对朝鲜试图绕开韩国直接与美对话的做法不无担心。
韩国舆论认为,奥巴马访韩期间,韩国政府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美国的对朝政策,更希望奥巴马能对李明博提出的朝鲜放弃核武器、国际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大妥协”方案给予足够支持,并将向外界宣示两国将在朝核等诸多问题上展开紧密的合作。
李明博今年6月访美期间,与奥巴马共同签署了《韩美同盟未来展望》。在此次会晤中,双方将就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同盟关系的方案以及扩大两国人员和商品的交流合作等进行讨论。
观察家指出,奥巴马即将开始的亚洲之行,是美国政府在积极调整其外交政策过程中,为进一步深化同中国的合作,强化与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巩固和扩大美国在亚洲影响力而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4. 美国重返亚洲的目的何在
稀土,美国重返亚洲的目的,美国重新掌控全球的必须。这已在2012年5月24日美国国务委员希拉里克林顿在国会的讲话里表明的完全明白了。
美国人不比中国人更聪明,也不比中国人更勤劳。但比中国人更加敢于冒险。整个美国都是由冒险者和冒险者的后裔组成的。这也是前美国总统卡特自己讲的。
为了保证美国国内的经济生活的高效率和高水准,出口另一些国家必须依赖而又没有替代的产品,是美国主要的经济目标。而战争武器就是其中主要的产品。
现代战争中,作为各保证武器攻击准确性的光学传感器,必须使用稀土材料才能做到轻、准、小。才能在武器市场是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已探明的稀土丰度和贮量最大的国家。占领中国的稀土资源,就占领了全球的武器市场,就能在全球指哪打哪!
这就是美国的重返亚洲的根本之所在。
呼吁:中国的同治-光绪时期,造出过世界一流的潜水艇。中国曾拥有亚洲最强大的海军。中国为什么每每被小国、欧国破国灭顶?
结论:中国人,个个都是龙。个个都能都想成龙。但在一起时,个个都想吃别人一口,个个都想着防别许多,所以中国人的一群龙成虫。
5. 关于美国频频出现在亚洲
如果你想明白这些,就必须客观的了解国际政治,切忌不要看央视和国内专家的分析,只能是误导你。
一、
1、首先明白,目前的国际秩序是由美国主导,也就是说美国是世界警察,就像一个社会一样,每个朝代和社会为了维持稳定,都会有一些巡捕机构和警察机构,国际社会也是如此。
2、北朝鲜是一个世袭的专制国家,天安舰被炸后,由于中国反对,联合国并没有点名谴责北朝鲜,因此美国和韩国决定展示武力,对北朝鲜施加强大压力,并显示美韩的凝聚力,美韩这种演习以前较多,但是北朝鲜这一次的行为极其恶劣,并且逃脱了联合国的点名谴责,因此美国和韩国决定展开更加频繁的军事演习。
3、美国8月决定派遣航母,主要是因为,中国军方和政府高层强烈的反对7月美韩军演(7月美韩军演,完全是对北朝鲜的,这个全世界就只有中国不承认这一点,中国完全陷入一种偏执状态,偏执的认为美韩军演是针对中国)并将黄海、南海等公海轻率的划入自己核心利益,并且中国在黄海和南海展示武力的原因,美国做出妥协将演习地点改为日本海后,中国的武力展示并没有停止,所以美国担心中国误判美国,以后会继续拓展自己的核心利益范围(例如:随着国力增强会不会把整个亚太划入核心利益或者整个太平洋),另外中国强硬行为,也导致了亚太其他国家的恐慌,如果美国不派遣航母,就等于默认了中国所划入的势力范围,会降低美国在亚太国家和世界的号召力(认为美国的安全承诺靠不住了),同时也会导致亚太军备竞赛,造成亚太地区不稳定(目前亚太一些国家由于美国的安全承诺,放弃了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也会助长朝鲜的流氓行径。因此8月美国高调决定派遣航母到黄海,这一次中国政府和高层并没有太强硬的反映,只是解放军报发表一个少将一些强硬讲话外,没有什么实际的强硬反映,似乎是中国高层可能也认识到了,7月的行为过于鲁莽,导致国家陷入孤立,因此改变一下策略?
4、一个国家的决策是由一个班子或智囊分析后,领导人根据这些建议,理性做出的,而且越是民主国家,决策越理性(内阁中反对意见可以被采纳和起到制衡作用),因此美国要比中国更加理性,最近美国为了防止误判中国军方,海军部长发表了讲话,美国海军应该和中国海军发展具有建设性,同时强调“中国和中国的海军现在跨步到世界舞台上,对我个人来说,并不奇怪,也并不是意料之外的。在历史的进程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来展示美国是经历过各种大风大浪的国家,什么样的情况都见过,也就说美国是一个成熟经验各种经验极其丰富的大国,拥有很强的实力)。
5、因此9月没有派遣航母进入黄海,美国有可能是释放一种缓和的信息(最起码不是高调派遣航母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是一个契机,也就是改善关系的时机,这时中国也应该继续释放一些善意的或是缓和关系的信息。
二、不仅仅美国不想让伊朗发展核武器,世界几乎大多数国家都不接受伊朗拥有核武器,包括许多阿拉伯国家,只是美国主导国际秩序,只有美国有能力带头解决这个问题。
1、伊朗拥有核武器,中东地区就会失去稳定,造成动荡,一旦动荡,就会造成石油危机,影响世界主要的经济发达国家,中国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对于中东石油依赖越越大,因此中国也将受到影响。
2、问什么会造成动荡呢,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战火最频繁的地区,第一个大的冲突就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第二就是阿拉伯世界中的教派之间的(如;当年的伊拉克和科威特以及伊朗之间)。
3、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其生存权至今没有得到一些阿拉伯国家的认可,特别是伊朗和哈马斯更是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掉,因此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就对以色列的生存权构成极大威胁,内贾德甚至在在联大公开场合,宣传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掉,并否认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以色列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因此中东会陷入战火,影响地区稳定。
3、另外伊朗拥有核武器也会造成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伊朗是阿拉伯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即便是阿拉伯世界也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阿拉伯国家也之间也多次爆发战争,(当然在反对以色列问题上是一致的),军备竞赛也会造成这个能源基地不稳定。
4、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专制国家(尽管也有选举,但是缺乏公正性),另外地处霍尔木兹海峡,这个地理位置太重要,一旦这种带有极端穆斯林色彩的专制国家掌握核武器,并封锁海峡那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太危险了。
5、以色列是一个中东地区唯一的一个三权分立,自由选举民主完善的国家,以色列在建国11个小时后,阿拉伯国家即可组成联军要剥夺以色列的生存权(也就是活命的权利),以色列越战越强,但是以色列国土狭小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和2个北京大小),人口几百万人,不能承受任何失败,而阿拉伯世界3亿人口,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可以承受多次失败,但是一次胜利就可以灭亡以色列,直到现在哈马斯、伊朗一直不承认以色列拥有生存的权利,以色列是一个负责的国家,以色列在核武器上是采取不否认和也不主动承认的状态,因此即便以色列人拥有核武器也会拿出非常负责的态度(例如: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突袭以色列几乎要亡国,在这种状态下,以色列决策层依然能够采取非常谨慎的核武器政策,最后靠常规兵力反败为胜)。
7、实现中东和平一直是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80年代埃及和以色列在美国的调解下,首次实现了和平,埃及成为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生存权的阿拉伯国家,而以色列则以土地换和平,但是埃及总统萨达特在签署戴维营协议后,回国不久即被极端穆斯林刺杀。目前美国又准备重新启动巴以和平谈判。
三、多数亚洲国家希望美国能够保持军事存在,维持亚太地区的稳定,起到均衡地区性强国的作用,这个在国内被形容为,其他国家不明真相,受美国挑唆,其实大多数国家决策都是由智囊们分析得出的,绝对不会受别人挑唆的)。因此这些国家支持美国是一种理性的决策。
1、例如:美国的存在,使得朝鲜半岛能够维持60年的和平(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入侵南朝鲜,目前这个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可以说没有美国就没有现在经济发达的韩国),另外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平衡了中国、日本、韩国的关系,日本和韩国因为美军的驻扎和安全承诺,放弃发展弹道导弹和核武器,日本也么有任何理由发展进攻性武器,同时也平衡掉了中国的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优势(否则日本和韩国绝对要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要知道日本和韩国的核技术是非常先进的,弹道弹道这种技术对这些国家来说也是容易实现的,二战时的德国就能生产弹道导弹,何况现在的日本),日本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武器,也符合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利益,毕竟历史上日本侵略过大多数亚洲国家。
2、亚太其他国家,对于中国大幅度拓展核心利益空间和发展军力也是非常恐慌,因此希望美国能够制衡中国的力量,防止中国侵害他们的利益。
3、同时中国国家体制有别于世界大多数民主国家,因此中国无法占据道德制高点,因此成为其他国家防范的目标,可以说中国目前在国际上是比较孤立的。
四、1、苏联解体后,欧洲实现一体化(欧洲全部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以前最能挑起战争的德国早已被美国改造了民主国家,由于美国的安全承诺和集体安全组织,放弃了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等强大的军事武器),欧洲成为目前最稳定的地区,欧洲的集体安全组织早已经建立(北约组织),因此欧洲是目前最稳定的地区,1999年素有巴尔干火药桶之称的科索沃地区发生战争,为了防止战争扩大(这个地区是宗教和民族矛盾最严重的地区,也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因此稳定至关重要),北约组织组成联军进行军事干预迅速扑灭这场有可能蔓延“大火”,即使制止了这种族屠杀状况,恢复了和平稳定。因此目前欧洲是最稳定的地区。
2、北美更是稳定了,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边境根本就是不设防的,可以自由通过,只有墨西哥生活水平低的原因,偷渡和贩毒者经常越过边境,因此只需要警察力量解决问题。
3、南美地区目前也基本上实现一些民主化,并且南美目前也没有出现动荡,只有查韦斯和古巴比较专制,但是查韦斯和卡斯特罗的力量太弱,并且没有实质上的动作威胁南美地区的稳定,
五、拥有核武器国家:美、英、法、俄、中、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无法确定(一般认为其应该有),朝鲜正在研制中、伊朗也是有嫌疑研制中。
6. 美国为什么重返亚洲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军方是说想让亚太军事力量平衡发展,我看来的话 - -亚欧有个那么强的俄罗斯,还有我们发展速度较快的中国,老美是肯定不希望亚洲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和俄罗斯,所以肯定会把战略位置锁定在亚太,以便更好观察亚太军事力量的发展状况。其次他军方也说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战争啊核问题啊什么什么的,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和应急方案= =当然,美国把军事重点锁定在亚太,除了可以方便与韩国和日本联系之外,他还能限制中国、印度、越南等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美国军事力量部署在亚太对中国的影响肯定很大,假如中美战争起来,美国放了6艘航母在亚太,那他攻击中国沿海地区就十分迅速了。一方面他能很好地观察中国等国,另一方面还能限制亚太军事力量的发展速度。不过个人有个人的观点- -当然我的也不是最好的...都是我的猜测而已= =
7.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背景,表现,影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吴莼思的文章指出,如果说冷战时期是美苏争夺亚太地区,冷战后是美国主导亚太事务。
如果说冷战时期是美苏争夺亚太地区,冷战后是美国主导亚太事务,那么在当今更加多元化的时代,亚太需要更加平衡和合作的地区关系。美国重返亚洲应该发挥何种作用,能否给亚太带来机会,都需要站到这一高度做出判断。
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一向是个活跃因子。然而今年,它在亚太地区的活动尤为引人关注。美国是在重返亚洲吗?美国是要对付中国吗?美国在亚太到底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都是今年人们频繁提出的问题。
一
美国“重返亚洲”之说概始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一次演讲。2009年7月22日,她在参加东盟外长扩大会议时说:“美国回到东南亚了。奥巴马总统和我都相信,本地区对全球的进步、和平和繁荣至关重要。我们希望,就我们所面对的广泛挑战——从地区和全球安全到经济危机到人权和气候变化——与东盟伙伴全面接触。”当然,奥巴马政府重视亚洲的迹象在更早的时候已有所表露。人们不会忘记,克林顿国务卿的首次海外之旅就选在东亚。
然而,奥巴马政府在上台后不久就特别强调其对东南亚的重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东南亚国家在小布什政府时期不断抱怨美国忽视这一地区,这使奥巴马政府或者说美国民主党在尚未进入白宫时就意识到,小布什政府的东亚政策虽然颇受好评,但其在东南亚的表现是一大软肋。这样,突出对东南亚国家的重视就成为奥巴马政府宣示其“改变”的最好平台。重返东南亚成为美国重置亚洲政策的突破口。
美国既然将目光投向了亚洲,就不可能将目标停留在东南亚。它十分小心而积极地寻找着能够深化其在亚洲存在的机会。一旦有此类事件发生,它就毫不犹豫地介入,推波助澜,直至找到最适合的位置。从“天安”舰事件到南海问题,从钓鱼岛撞船到延坪岛炮击,亚洲国家之间今年发生了不少事情,但当事件渐渐平息之时,人们却吃惊地发现美国似乎已无处不在了。
二
经过近两年的经营,奥巴马政府的亚洲政策已经日渐清晰。
从政策目标来看,美国最低不能被排除出东亚,最高则是要恢复其领导作用。奥巴马政府清楚地知道,美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与亚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亚洲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发展,美国不能放弃东亚。因此,美国要积极介入亚洲事务,但是,美国回到亚洲可又不仅仅是介入那么简单。克林顿国务卿近一段时间来反反复复讲的就是美国的领导地位。10月28日,她在夏威夷说:“美国要推动一套总体目标:保持和加强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领导能力,改善安全,扩大繁荣……”
从手段来看,奥巴马政府将综合运用三种力量。其中,最基础的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盟友。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大力调整和加强其与日、韩、澳等盟友的关系,借助一切机会巩固和优化其在亚洲的同盟体系,因为那将有助于美国维护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和传统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各种伙伴关系来拉拢、分化和平衡其他亚洲国家。美国注重提升与正在兴起的国家以及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美国认为,这些国家是否接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处境和地位将十分重要。此外,从地区层面看,美国认为,能否用好多边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小布什政府之所以在东南亚处境被动,与其消极处理亚洲地区主义、不参加亚洲多边活动不无关系。奥巴马政府在政治上肯定了东亚峰会,在经济上倾向于亚太经合组织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在安全上则看重东盟地区论坛和今年刚刚成立的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美国正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其亚洲战略。
美国强化其在亚洲的存在势必影响这一地区的合作进程。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东亚一体化有所发展,东亚国家通过“东盟+1”、“东盟+3”等机制增加了互动与整合。然而,美国从地理上说不是东亚国家。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它显然觉得亚太这个平台更有利于其发挥所谓的“领导”作用。因此,随着美国在地区事务中影响力的扩大,地区一体化的方向又可能产生动摇。
三
美国重返亚洲不可避免地将对中国的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这是因为:第一,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它加大在亚洲的投入势必改变亚洲地区的权力结构,从而使有关国家都不得不根据环境的改变而调整其对外和周边政策。
第二,美国加大对亚洲事务的介入也有可能改变各国的盘算。亚太国家对于中美关系心态矛盾。一方面,他们担心“中美共治”,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真的看到中美对抗甚至战争。因此,他们试图利用美国重返亚洲之机重新平衡中美关系,而这一层影响则使原本已经非常复杂的中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第三,美国重返亚洲当然也不无牵制中国的意图。看到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迅速上升,美国担心亚太地区的秩序重建将出现不利于美国的局面。因此,防范中国、管理中国的崛起也是美国加大在亚洲投入的题中之意。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很显然,美国重返亚洲会对中美关系造成冲击。中美关系在今年多次出现波折与这一背景不无关系。然而,就像克林顿国务卿在其亚太政策讲话中所指出的,奥巴马政府推行的不是遏制中国的政策。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和牵制有所上升,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合作意愿依然存在。就此意义而言,中国应该更加主动地引导中美关系,促使中美在全球和地区结构调整中找到更加合适与舒适的合作方式。
四
当然,对于美国重返亚洲,人们也没有必要反应过度,因为早在克林顿政府后期、小布什政府早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将转向亚太的说法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美国似乎一直没办法真正做到这一点,其最大原因在于“9.11”事件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当前,正是由于美国着手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并开始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人们又把注意力转向了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动向。这种观察不可否认有其敏锐之处,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必须意识到,美国国内的麻烦并未完全解决,美国在中东和阿巴的困境也未完全解除。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冷战结束了二十年后的今天,全球理念和国际秩序毕竟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人们也许需要一种新的眼光来设计和塑造未来美国与亚洲的关系。
总的来说,亚太地区正在经历新一轮秩序重建。如果说冷战时期是美苏争夺亚太地区,冷战后是美国主导亚太事务,那么在当今更加多元化的时代,亚太需要更加平衡和合作的地区关系。美国重返亚洲应该发挥何种作用,能否给亚太带来机会,都需要站到这一高度做出判断。
8. 美国为什么要重返亚洲(转)
美国非常清楚,它要安稳地在亚洲当霸主,最大挑战只会来自两个国家,一个中国,一个日本。其中尤以日本最可能。美国并不看重中国,但它重视中国的潜力。中国有这样的潜力,但一直没有变成现实。日本的实力则是现实的,那就是强大的经济力量。目前美国亚洲战略的重点是牢牢控制日本,同时警惕中国。“挟一个,看一个。”还有可能要“吃一个”。哪一个?北朝鲜。 美国对中国有太多的牌可打,日本是王牌 美国的亚洲战略还有更深的一层—防止中日联手。谁都认为中日联手不可能,但美国人认为是可能的。美国人制订战略时总是能看十几步,不仅能看到后天、大后天,甚至更远;我们能看到明天就很不错了。中美两国最大区别就是战略思考层次的差别。美国考虑的是全球,所以考虑得长远;我们考虑的是区域,这在布局上就差了一截。美国知道,以现在的情势,靠中日任何一国单独的力量,都不可能动摇美国在亚洲的地位,唯一的可能就是中日联手。中日如果联手,就有可能形成欧盟那样的亚盟。这不是空谈,东盟就是未来亚盟的雏形。亚洲有共同的儒教文化基础,按照美国一直信奉的文明冲突论,当亚盟形成,首先被驱逐的肯定是美国。即使不成立亚盟,仅仅靠中日联手,美国就会受到严峻挑战。它很难继续在韩国驻军。失去东亚,东南亚也不保,美国就要从整个太平洋退缩。它的全球势力版图就缩小了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就被边缘化了,全球的政治格局就要重新洗牌,真正的多极化时代就到来了。很显然,中日联手,受益的不仅是中日两国,还有全世界,受损的只有美国。
很多人总以为美国在亚洲的唯一对手是中国,所以才用台湾牵制中国,这就把美国看简单了。美国是让中日互制,然后再分别制之,既利用日本压制中国,也利用中国压制日本。美国向亚洲调动武装力量,名义上是为台湾而恫吓中国,其实也有对付日本的意图。近年来日本加强武备,很多中国人惊呼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美国可能比中国还紧张。但美国为什么不制止日本发展军备呢?因为日本的发展幅度还在美国的允许范围之内。美国知道台湾因素只能延缓中国成为现代大国的进程,而日本却可以毁灭中国成为大国的可能。
美国对中国有太多的牌可打,中国对美国缺少好牌可出。美国根据中国的发展速度,一张一张地不慌不忙地打牌。它现在打台湾牌,是因为中国的力量离能威胁美国的程度还有相当距离。到了一定程度,它就要打其它牌了。可能是新疆牌,可能是民族牌,也可能是日本牌。一旦美国开始打日本牌,我们就要特别警惕了。日本是它的王牌。美国挑起中日争端,必会先全力支持日本,然后再限制日本。对中国则反过来,先限制打击,然后再扶一把,不让你彻底垮掉。最后结果一定是中日两败俱伤。美国不会允许中日间出现最后的胜利者,它需要中日双方就像现在这样死死咬住永不松口,世世代代做鹬蚌,它自己永远做渔翁。只要中日双方不能超越历史和仇恨,双方就谁也成不了世界大国,永远在亚洲做二流国家。
网传是刘亚洲写的 今年刚升的上将,据说十八大之后,将上任国防委员
9. 美国为什么要插手亚洲
这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他们想要保证自己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让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关系搞僵、互相牵制,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10. 美国为什么管亚洲的事
国家利益,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的全球霸权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相互相成。
掌握一个地区主导权是通过政治、军事来实现,进而促进经济利益。反过来经济获得又会提高政治、军事的能力。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