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古巴访问中俄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古巴访问中俄

发布时间: 2022-07-14 00:21:07

A. 如今俄罗斯已经停止了对古巴的无偿援助,苏联时期为何大力援助

在今年的10月3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对古巴进行两天的访问,对访问期间,梅德韦杰夫曾向媒体表示,俄罗斯不会再对古巴进行无偿援助,而是要进行互惠互利的投资。梅德韦杰夫这一态度,改变了苏联时期对古巴援助的政策,使得俄罗斯和古巴之间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

苏联是为了和美国争霸,而古巴是为了发展自己,可以说是互惠互利了。而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是很好,已经无力对古巴进行无偿援助,双方已经进入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阶段。

B. 古巴会远离中俄完全倒向美国吗

无数血泪证明美帝对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敌视是不会消除的,哪怕改变了意识形态也一样,俄罗斯最有发言权。

C.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访问中国的时候,那时候中国是那一代领导人

当然是毛了。当时经常举行拥古反美游行,口号是:要古巴,不要美国佬。

D. 这外国个人是谁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极富传奇色彩的拉丁美洲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他参加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革命政府担任了一系列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到刚果(金)、玻利维亚等国试图发动共产主义革命。1967年10月8日,因内奸泄密,格瓦拉及游击队小分队在丛林中遭玻利维亚政府军伏击,格瓦拉受伤被捕。次日,格瓦拉被杀害。死后,他一直被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征。有大量关于他的文艺作品。

中文名: 埃内斯托·格瓦拉
外文名: Ernesto Guevara
别名: 切(El Che 或 Che)
国籍: 阿根廷/古巴
民族: 阿根廷人
出生地: 阿根廷 罗萨里奥
出生日期: 1928年6月14日
逝世日期: 1967年10月9日
职业: 医生,革命家,政治家,作家

毕业院校: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信仰: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主要成就: 参与领导古巴革命
总结、发展游击战理论
代表作品: 《游击战》《古巴革命战争的回忆》《在玻利维亚的日记》
军衔: 少校
配偶: 伊尔达·加德亚/阿莱达·马奇

昵称“切”(或El Comandante,Che),本名埃内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全名埃内斯托·拉

斐尔·格瓦拉·德·拉·塞尔纳(西班牙语:Ernesto Rafael Guevara dela Serna),是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生、作家、游击队领导人、军事理论家、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曾经与卡斯特罗并肩作战。自切死后,他成为了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征。
切·格瓦拉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患有哮喘病。他年轻时游历了整个拉丁美洲,并因亲眼目睹了贫穷的无处不在而深感震撼。他在这些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使他断定各国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结果,唯一的补救方法便是进行世界革命。这个信仰激励他介入了危地马拉在总统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领导下的社会改革;在美国中情局的暗中策划下,阿本斯政权最终在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中被推翻,结束了危地马拉当时不同凡响的社会变革。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城先后结识了劳尔·卡斯特罗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加入他们的七·二六运动,怀抱着推翻亲美的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的理想、乘着格拉玛号返回古巴。不久,格瓦拉便在起义者中崭露头角,晋升为纵队司令,军衔为少校。他亲自指挥并参与了很多着名的战役,如:“以少胜多的圣克拉拉战役,决定了古巴革命的最后胜利。”古巴革命成功后,格瓦拉加入古巴[1],并在革命政府中担任了数个要职,包括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生前着作甚多,有《游击战》、《古巴:是历史上的例外,还是反殖斗争的先锋》、《游击战:一种手段》、《切·格瓦纳在玻利维亚的日记》等。
编辑本段宣扬古巴革命
格瓦拉曾以宣扬古巴革命的外交家之名横越地球。而格瓦拉所训练的民兵部队也在吉隆滩战役击溃了美国雇佣军,并为古巴带来了苏联的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其随后在1962年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另外,他也是文笔锋利、创作丰富的作家与日记作者,着有影响深远的游击战指南,及关于他横越南美洲的青年摩托车旅行的畅销自传。
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先后前往刚果(金)及玻利维亚试图点燃革命火种。在刚果(金)的军事行动受挫后,格瓦拉到玻利维亚领导游击队活动,最后因为当地农民出卖,被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的玻利维亚政府军逮捕,惨遭枪决。

格瓦拉被誉为“人间的耶稣”、“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第”、“完美的人”、“浪漫冒险家”。格瓦拉常现身于传记、回忆录、文章、纪录片、歌曲、电影,甚至电子游戏中也有他的身影,对其的褒扬远多于批判。
阿尔贝托·科尔达为他拍摄命名为《英勇的游击队员》(右图)的照[2]片,被人们美誉为“世上最知名、最有魄力的照片”。出现在T恤上次数最多的照片。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切·格瓦拉画像雕像集萃(21张)
1928年6月14日,埃内斯托·格瓦拉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他是埃内斯托·格瓦拉·林奇和塞莉亚·德·拉·塞尔纳·德·拉·略萨的长子。
1947-1953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读书。
1950年,在油船厂上当水手,漫游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
1951年月12月-1952年8月偕同阿尔贝托·格拉纳多漫游拉丁美洲各国。游历了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然后由委内瑞拉乘飞机途经美国迈阿密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
1953年3月,大学毕业,第二次漫游拉丁美洲各国。游历了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爾尔尔,哥伦比亚,巴拿马,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在危地马拉参加了保卫阿本斯总统的斗争,在阿本斯政府被颠覆后移居墨西哥。
1954年-1956年,在墨西哥行医,后又在心脏病学研究所兼职。
1955年,结识菲德尔·卡斯特罗,加入他的革命队伍,参加“格拉玛”远征的准备工作。
1956年6月-8月,因加入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远征部队被捕,囚禁于墨西哥城监狱。
11月25日,作为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的82名起义者中的一员,乘“格拉玛”号游艇从图斯潘河口出发,前往古巴。
12月2日,“格拉玛”号抵达古巴。
1956年-1958年底,参加古巴马埃斯特腊山等地的武装斗争,在战斗中两度负伤。
1957年5月27-28日,参加乌维罗之战。
6月5日,晋升为少校,被任命为第四纵队司令。
1958年8月21日,奉命率领“西罗·雷东多”第八纵队进军拉斯维利亚斯省,并被任命为拉斯维利亚斯省城乡起义部队总司令。
10月16日,切的纵队抵达埃斯坎布拉伊山。
12月底,指挥部队攻打圣克拉拉。
1959年1月1日,圣克拉拉获解放。
1月2日,切的纵队进入哈瓦那,驻扎在卡瓦尼亚要塞。

2月9日,总统颁法令宣布切为古巴公民,享有与出生在古巴的人相同的各种权利。
6月2日,同阿莱达·马奇结婚。
6月12日-9月5日,受古巴政府委派,访问了埃及、苏丹、巴基斯坦、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日本、摩洛哥、南斯拉夫、西班牙。
10月7日,被任命为土地改革全国委员会工业司司长。
11月,被任命为古巴国家银行行长。
1960年2月5日,出席在哈瓦那举行的苏联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展览会的开幕式,第一次同米高扬见面。
5月,切的《游击战》一书在哈瓦那出版。10月22日-12月9日,率领古巴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朝鲜。
11月17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邀请,前往我国访问的古巴革命政府经济代表团,在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少校的率领下,于11月17日到达北京。在机场受到了李先念副总理和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

11月18日-12月1日,访问中国期间,受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总理周恩来及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的接待。
1961年2月23日,被任命为工业部部长和中央计划委员会委员,不久该委员会也归其领导。
4月17日,雇佣军入侵吉隆滩。切负责指挥驻防比那尔德里奥省的部队。
6月2日,同苏联签订经济协定。
8月,代表古巴出席在乌拉圭埃斯特角举行的泛美社会和经济理事会特别会议。在会上揭露了美国建立"争取进步联盟"的目的。访问了阿根廷和巴西,同弗朗迪西总统和夸德罗斯总统进行了会谈。
1962年3月8日,被任命为古巴革命统一组织全国领导成员。

3月12日被任命为革命统一组织书记处书记和经济委员会委员。
4月15日,在哈瓦那古巴劳动者工会会议上发言,号召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8月27日-9月3日,率领古巴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继访问莫斯科之后,又访问了捷克斯洛伐克。
10月下半月至11月初,负责领导比那尔德里奥省的部队。
1963年5月,由于革命统一组织改组为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切被任命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7月,率领政府代表团赴阿尔及利亚,庆祝该共和国独立一周年。
1964年1月16日,签署古苏技术援助议定书。
2月20日-4月13日,率领古巴代表团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4月15日-17日,访问法国、阿尔及利亚、捷克斯洛伐克。
11月5-19日,率领古巴代表团赴苏联,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周年庆祝活动。
12月9日-17日,率领古巴代表团参加在纽约举行的第十九届联合国大会。
12月下旬,访问阿尔及利亚。
1965年1月-3月,访问中国、马里、刚果(金)、几内亚、加纳、达荷美、坦桑尼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在阿尔及利亚参加亚非团结组织第二届会议。
2月3日,率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代表团抵达北京,在机场受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和北京市市长彭真的热烈欢迎。
2月9日,结束在中国的访问,邓小平和彭真再次亲往机场,为他送行。
3月14日,返回哈瓦那。
3月15日,向工业部的工作人员报告国外之行的情况,这是他在古巴最后一次公开讲演。
4月1日,给菲德尔·卡斯特罗写了告别信。
10月3日,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宣读切·格瓦拉的告别信。
1966年11月7日,到达玻利维亚尼阿卡瓦苏河畔的游击队营地。
1967年,3月22日,以拉蒙为化名的切·格瓦拉领导游击队(玻利维亚民族解放军)开始军事行动。
4月17日,切·格瓦拉的《通过三大洲会议致世界人民的信》在哈瓦那发表。
7月29日,拉丁美洲团结组织成立大会在哈瓦那开幕。会议主席团根据许多代表团的建议,宣告象征性地成立“拉丁美洲国”,并宣布"敬爱的游击队员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少校为我们共同的祖国-拉丁美洲-的荣誉公民"。
10月8日,在尤罗山峡战斗中,切·格瓦拉受伤被俘。
10月9日,切·格瓦拉在拉伊格拉村被玻利维亚特种部队“突击队”杀害,时年39岁。

E. 就外交关系来说 古巴和哪些地区关系好

我相信提供非常准确信息的不会太多,参考一下下面的文章吧
劳尔执政以来,古巴的外交十分活跃,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古巴向美国下届政府伸出橄榄枝,恢复和改善了同西班牙和欧盟的关系,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加强同委内瑞拉、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关系,恢复和改善同墨西哥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同中国、 等亚非国家的关系。

1.与美国的关系。劳尔多次表示愿意同下届美国政府领导人改善关系,古巴愿意同下届美国总统对话,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劳尔执政后,古巴已不再举行过去经常举行的大规模的群众反美游行示威。奥巴马当选美国后,古巴对外投资和合作部长玛尔塔等对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表示高兴,认为奥巴马有可能会使美国对古巴的 有所松动。

2.改善同欧盟国家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今年2月25日,劳尔就任的第二天,在哈瓦那会见了梵蒂冈的第二号人物、国务卿、枢机主教塔西西奥•贝尔托内,这是劳尔就任后会见的第一个重要的外宾。古巴同欧盟恢复了对话,2008年6月19日,欧盟于决定取消2003年以来对古巴的外交制裁,并无条件地同古巴恢复对话。10月中旬,古巴外长罗克出访西班牙和法国。10月14日,罗克在西班牙会见西班牙外交大臣莫拉蒂诺斯,在两国外长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莫拉蒂诺斯宣布,西班牙将向古巴提供2450万欧元援助,帮助古巴在不久前受到飓风袭击受到破坏的地区进行重建。莫拉蒂诺还宣布,西班牙将陆续向古巴提供5000万到1亿欧元贷款。根据古巴方面的要求,西班牙还允诺重新安排古巴拖欠西班牙11亿欧元的债务。10月14日,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还会见了罗克外长。随后,10月16日,罗克外长又到法国,在巴黎会见了欧盟的三位代表:法国外长、捷克外长和欧盟负责发展和人道主义援助的委员米歇尔。此前,欧盟27国达成一项政治协议,同意与古巴进行会晤。10月20日,正在古巴访问的西班牙国际合作国务秘书索拉娅·罗德里格斯·拉莫斯与古巴对外投资部副部长里卡多·格雷罗正式签署了西班牙向古巴提供2450万欧元救灾援助的协定。10月23-25日,欧盟发展与人道主义援助委员米歇尔访古23日,古巴外长罗克和米歇尔签署协议,决定恢复双边关系。在这份协议中,欧盟承诺尊重古巴的政治独立,不干涉古巴内政。10月24日,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会见了米歇尔。

3.古巴签署了联合国有关人权问题的文件。今年2月28日,古巴外长罗克在联合国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并代表古巴在联合国签署了有关人权的两个文件。

4.发展和加强同俄罗斯的关系。今年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先后三次访问古巴,俄罗斯向古提供3.5亿美元贷款;古巴外交部发表声明支持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问题上的立场;普京表示俄罗斯将恢复俄在古巴和拉美的阵地。10月31日,俄罗斯通信部长访古,两国签署了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俄罗斯邀请古巴加入其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防空司令部的负责人马斯洛夫将军访古,与古巴军方交流防空技术组织和训练士兵的经验。双方对指挥、通信、电子电台斗争系统进行磋商,研究军工修理车间的状况,说明向古巴提供零件的机制。11月初,俄交通部长莱维廷访古。11月8日起,古巴外长罗克对俄罗斯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罗克还带去了劳尔给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一封信。

5.加强同委内瑞拉、巴西、玻利维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拉美国家的关系;改善同墨西哥的关系。巴西总统卢拉于今年1月和10月两次访问古巴。1月,卢拉与古巴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将进一步扩大对古巴贷款额度,用于帮助古巴购买粮食、药材,修建道路宾馆等基础设施,以进一步加强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巴西)与古巴之间的合作关系。卢拉在最近访古期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与古巴签署了一项有关在古巴迄今仍未开发的海上地区勘探石油的合同,古巴能源部官员称该国迄今未开发的海上地区可能拥有200多亿桶石油储量。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将在古巴投资5亿美元,同意先投资8000万美元在位于古巴海上的这个区块内进行勘探作业。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拥有7年的勘探期以及在与古巴达成的一项产量分成合同中拥有25年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期。古巴在墨西哥湾的海上地区已被分成59个区块,其中29个区块已出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石油公司进行勘探作业,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获得的第37号区块靠近古巴的陆上油田,古巴目前每天从这些陆上油田生产占本国6万桶日产量中大部分的石油。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获得的区块面积在1600平方公里,水深在1640英尺(500米)到5350英尺。卢拉表示,巴西将成为古巴第一大贸易伙伴(现为第8大贸易伙伴)。巴西已派专家帮古巴种植大豆。委内瑞拉总统今年出访中国、俄罗斯前后都到古巴回见卡斯特罗和劳尔。委内瑞拉是古巴最大的贸易伙伴。

6.中古关系。中古高层往来密切;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07年年底,中古双边贸易额超过22.7亿美元(古巴官方公布的数字为27亿美元),中国是古巴第二大贸易伙伴,古巴是中国在拉美的10大贸易伙伴,古巴是中国在加勒比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访问古巴,回见了卡斯特罗和劳尔。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古时,中古两国签订了16项协议或备忘录。今年11月中旬,胡锦涛主席将再次对古巴进行访问。

F.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与古巴签署了多个领域合作,美国的制裁对俄罗斯无效吗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与古巴签署了多个领域的合作。梅德韦杰夫说,美国针对古巴制造的不利商业往来对俄罗斯的制裁,必将失败。

梅德韦杰夫与古巴负责人在古巴的首都会的面,随后便签下了和古巴的很多个合作的协议,涉及了多个重要的行业。协议的细节是保密的,俄罗斯的铁路集团称得到了大概有18亿欧元的合作合同。据说俄罗斯会给古巴的一个工厂升级款大约3500万欧元。梅德韦杰夫在后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的制裁明显,但是终将会失败。

英国以前在古巴的大使说,俄罗斯在用这种力挺古巴的形式对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的支持,也向伊朗和朝鲜传递出了一个讯号,就是说美国的恐吓是不会得逞的。对于古巴来说,梅德韦的访问也显示了古巴在美国的打压下也是有着很强的盟友的。美国的批评人说古巴与俄罗斯的走近正是显出了美国对古巴政策的反向效果。

G. 俄罗斯总理表示拒绝再无偿援助古巴,古巴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及国家的发展,古巴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投靠美国或者寻找更加强大的国家来进行依附。在10月6号俄罗斯的总理梅德韦杰夫访问古巴的时候,就对外界表示,俄罗斯将不打算像前苏联一样,对古巴提供各种无偿援助,两国的关系是建立在互惠互利上的。而他也对外解释如今的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冷战结束之后两国的关系应该重新考量。

但很多国家欠俄罗斯的权却永久的要不回来了,这其中古巴欠的钱最多,合计欠下260亿美元,还不包括苏联无偿援助的物资。这也怪不得俄罗斯如此态度明确的表明,两国关系应更加的务实。

H. 美国为何容忍眼皮子底下社会主义国家古巴

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府。成立了古巴人民共和国,他出任主席之初,对美国表示友好的态度,因为毕竟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他与苏联保持距离,所以美国很快就宣布承认了古巴新政权,并与之建交。4月份的时候,卡斯特罗还访问了美国,受到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维尔的热情欢迎。美国的示好让古巴国内迅速稳定。其实美国也有自己的想法,美国是想把古巴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其“美国后花园”的定位不变。

而为了打击朝鲜,美国一直摩拳擦掌,每年都要在朝鲜家门口进行多场大型军演,且规模越来越大,装备越发齐全,实战化程度越来越高。迫使朝鲜将有限资源用于国防建设上,然后再以“朝鲜威胁”为借口,进行更大规模军演,促使对抗升级,逼迫朝鲜“穷兵黩武”,妄图使朝鲜在对抗中因体力不支而轰然倒下,复制演变苏联的手段。可见,朝鲜“核问题”源于美韩威胁,虽是被逼无奈,但也属最佳选择。

总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像做生意一样,讲的是利益。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行为更是功利主义为主,脸面什么的美国看淡的多。美国打古巴,根本无利可图,所以美国不打。

你们对此还有什么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里讨论。

如果您还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