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呢
对于李鸿章来说,这一年是他生命中倒数第五个年头,被慈禧太后称为“再造玄黄”的这个人已垂垂老矣,眼见这玄黄世界群龙作舞,但去年经他之手签订的“马关条约”却像一个耻辱的锁链,让这位老人已经心力交瘁、伸张不能了。
但他仍然需要强打起精神,他身后还站着一帮淮系旧部,他需要为他们铺路,他身后还躺着一个大清帝国,他需要思考,怎样的良药才能既不让它在麻木中昏睡,又不能饮鸩止渴,让它在狂躁症发作下暴毙于途。
补交代一下“东方俾斯麦”李鸿章见到“西方李鸿章”俾斯麦面对面的交流过程。
第一回合,鸡同鸭讲。
李鸿章又问:假如皇帝受到其他人影响,不听我的建议,我该怎么办?俾斯麦:手里握有军权,比什么都重要。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哪怕仅有最精锐的五万人,只要能奉你号令,就足以攘外安内。
② 96年风烛残年的李鸿章,在访问德国后为何仰天长叹
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故事,回首历史的长河,历史是生命的镜子;历史中的每一天都是混杂的,历史不能忘记。
李鸿章是晚清重要人物,晚清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清末末年,李鸿章无疑是最杰出的装裱匠。李鸿章以虚弱的身躯支持清朝,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远东霸主大清王朝被东方小国日本打败,被迫签署了羞辱国家政权的《马关条约》。因此,它的国际地位飙升。
历史的烟云,穿过小巷小巷,青石、红瓦、无苔、墨绿,穿过遥远的过去,触摸着烟雨下的沧桑与平凡。
③ 1896年李鸿章访问德国经历了什么事,为何会仰天长叹
李鸿章在1896年73岁的时候,有过一次周游列国的经历。在这次游历过程中,李鸿章先后访问了俄国和欧洲的几个工业强国。其中德国给李鸿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访问了德国之后李鸿章感触很深。
以上就是1896年73岁的李鸿章在访问德国期间见识到的三个主要的事物。李鸿章为当时的德国社会发展水平感到震惊,他深刻地意识到大清国跟欧洲的工业强国在各方面的差距都不小。而李鸿章此时已经是风烛残年之人,他自知再也没有办法让大清赶上欧洲强国了,为此他感到失落,不禁仰天长叹。
④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什么会仰天长叹
李鸿章签了很多合约,让我国蒙受巨大损失,所以常常被人说他是叛徒。因为德国人和李鸿章打过交道,自然知道他的饮食喜好,很认真的安排李鸿章这次的访问之旅,德国人对李鸿章很尊重,对他的接待也是最好的,
后来李鸿章参加德国的阅兵仪式,他看到了德国整齐有序的部队,也看到了德国先进的军事设备,他看到德国的军队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水平都比他的军队强太多,所以他才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心里这样想,如果自己也有几支这样训练有素的军队,自己的国家也不至于被人欺负到没有还击之力,任人鱼肉,德国这样做也是有自己的目的,他们让李鸿章看到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想让李鸿章在自己的国家购买军事装备,所以后来又邀请李鸿章参加他们的制作工厂,李鸿章看到德国的工厂后,心里别提多羡慕了,现在他才终于明白了清朝和这些强大国家之间的差距,他心里很想有德国这样的装备,这样就可以帮清朝扳回一局。
后来李鸿章因为没有钱购买德国的装备,他们就看不起人,态度也和刚开始截然不同,李鸿章走后就抨击李鸿章,后来还联合别的国家一起侵略清朝。李鸿章当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他能力有限,无法避免。
⑤ 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认为清朝没救了
1895年4月17日,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但这并非是荣耀的象征,相反是中国近代史的耻辱。就在这一天,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方和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日方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这一长叹,夹杂着各种辛酸与无奈,也为自己的力量渺小而悲叹。好在,如今的中国历经种种艰辛,终于换来了令国人为之骄傲的各种战果。若李鸿章在天有灵,想必能够欣慰一笑。
⑥ 73岁的李鸿章前往德国访问,为何突然发出一声长叹,有何深意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那是因为73岁的李鸿章在访问德国时,看到了我国和德国各方面的差距,从而发出了感叹。
首先,叹中国与德国军事力量上的差距。李鸿章在访问德国期间,出席了德国皇家卫队的检阅仪式。在阅兵典礼上,李鸿章紧挨着德皇威廉二世,和他一起坐在“虎皮座”上,德皇还特意下令军队拉近表演距离以使李鸿章看得更清楚,虎皮椅上的李鸿章,看到德军各种娴熟的战术动作,再想到198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毫无战斗力可言,这一相对比,满是羞愧,从而感叹清军的军事力量之弱。
总之,李鸿章的德国之访,看到工业强国的德国和自以为大国的清王朝,两相对比,从而因羞愧而长叹。
⑦ 73岁的李鸿章到访德国,为何突然仰天长叹
我国历史上的大清王朝在慈禧的软弱无能下饱受侵略,但是这却要李鸿章背负千古骂名。李鸿章是清朝时期的外交大臣,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列强就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地大物博的中国,毫无疑问,清政府战败,只能签订条约来阻止帝国列强继续侵略的脚步。这时候只能由李鸿章去谈判,但是没有一点错的李鸿章却被人们认做千古罪人,只因条约是他签订的。
李鸿章见识到了德国的强大,心生感叹。李鸿章在德国的热情款待下,见识到了德国皇室检阅自己的军队,他看到的德国军队十分强悍,装备精良,武器先进,和自己国家根本没法比。他还参观了德国的先进工厂,让他了解到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看到落后的清政府感概自己的无能。弱国无外交,清政府活该受欺负。
⑧ 李鸿章访问德国,德国上下隆重接待他,为何事后又后悔了
我国历史上的大清王朝在慈禧的软弱无能下饱受侵略,但是这却要李鸿章背负千古骂名。李鸿章是清朝时期的外交大臣,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列强就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地大物博的中国,毫无疑问,清政府战败,只能签订条约来阻止帝国列强继续侵略的脚步。这时候只能由李鸿章去谈判,但是没有一点错的李鸿章却被人们认做千古罪人,只因条约是他签订的。
德国上下隆重接待他,事后只能后悔了。德国这样对待李鸿章就是想中国购买他们先进的武器,从而在中获国获到丰厚的利益,从而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但是李鸿章好像并不买他们的账,并没有从德国大肆购买武器。这就使得德国不高兴了,事后十分后悔。最后只能用炮火打开清政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