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康熙访问绥德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康熙访问绥德

发布时间: 2022-07-13 14:39:10

㈠ 康熙时平西王是谁并说三藩中的另外两王.

三藩之由来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原都是明朝将领,清兵入关前先后降清。 【三藩主人公介绍】 ★耿仲明,先世山东人,徙辽东盖州卫。明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调副将孔有德和耿仲明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孔、耿出兵御后金军而饷不至,怨愤不已,遂于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1633)率所部相偕渡海投后金。崇德元年(1636),清封耿仲明为怀顺王,顺治六年(1649),改封靖南王,偕尚可喜进军广东,卒于途中。其子继茂袭封,后移镇福建。康熙十年(1671),继茂卒,其子耿精忠袭封。 ★尚可喜,先世洪洞人,迁衡水,后徙辽东海州。明广鹿岛副将。天聪八年,率众航海投清。崇德元年,清封尚可喜为智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所部随大军下广东,遂留镇广东。 ★吴三桂,江苏高邮人,籍辽东山海卫。其父吴襄为崇祯时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随征,因战功及父荫,官都指挥。后吴襄坐失战机下狱,擢三桂为总兵,守宁远。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军破大同、真定,京师戒严。明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率所部入卫京师,并起用吴襄提督京营。三桂令步骑先入关,亲率精锐殿后。十六日抵山海关,二十日到丰润,闻京师已陷,入卫兵皆溃,三桂引兵还顿山海关。李自成派部将唐通携银四万两犒三桂军,并胁吴襄作书招降。三桂率兵西至滦州,闻其爱妾陈圆圆为李自成军部将刘宗敏掠去,即回师山海关,秘密遣使上书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军入关讨李自成。多尔衮得书即日急进,至山海关外十里,吴三桂出关迎降,即在军中剃发盟誓,其兵以白布系肩,前驱入关。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与清英王阿济格、豫王多铎大败李自成军于山海关(见山海关之战)。是日清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令其为前驱追击李自成。吴三桂随阿济格败李自成于庆都。后又自长城外进绥德、延安,攻西安。李自成出武关南走,三桂督兵追击,自襄阳下武昌,进至九江,清廷召还,命往锦州镇守。顺治五年移镇汉中。八年,清廷命吴三桂督李国翰征四川。九年,吴三桂分兵攻下成都、嘉定、叙州、重庆,又击败大西军首领孙可望于保宁。十四年清廷命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进征贵州。十五年,击败李定国,下遵义。十六年,清军会攻云南省城,南明永历帝奔永昌,复奔缅甸。清廷命吴三桂镇守云南,并谕吏、兵二部,凡云南文武官举黜及兵民一切事,命吴三桂暂行总管,俟数年后,仍照旧例。十八年,清军入缅,缅甸王执永历帝献清军。康熙元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于昆明。清廷晋封吴三桂为亲王,并命贵州省亦属管辖。吴三桂遂久镇云贵。

㈡ 康熙皇帝南巡简介康熙皇帝南巡都做了哪些事

康熙帝是走出紫禁城、巡察地方最多的皇帝。他做皇帝的六十一年,其中先后积十八年时间,是在各地巡察,多达一百三十次,次数最多是长城南北热河诸地,多达七十八次,而民间最有影响的却是六次南巡,总共有五百四十九天。这六次南巡为康熙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心河工 康熙南巡有多种目的,如笼络知识分子、游览各地风光,但每次必到治黄工程现场,视察三五天,提出可行性意见,由此开始了南巡的考察民情和地方吏治。他说:“古人之君,居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者多,朕于各地巡行,因目击之故,知之甚确。”康熙二十三年(1684),首次南巡,就在苏北视察。
他乘舆自宿迁至清河(淮阴),路程二百里,就走了整整十二天,所过之处,见河工夫役运土、夯筑大为辛劳,特地多次停下车驾,步行外出,亲加慰劳,并面谕靳辅等治河大臣,严防有不肖官役侵蚀本已微薄的劳务工资,务必让人人都能拿到定额的银钱。 几天后,康熙帝乘船由清河沿运河南下,在过高邮湖时,见民间田地庐舍多浸没在水中,心甚不安,舍舟登岸步行湖堤十余里,察看形势,召集当地父老和读书人,详细了解水灾根因,并寻找解救办法。他对陪同的两江总督王新命说:“朕此行原欲访问民间疾苦,凡有地方利弊,必设法兴除,使之各得其所。现在目睹此方水灾,哪里能不设法拯救呢?”他下诏,凡是有水灾的州县,一一详加考勘,确切查证后,务必解决,需要多少经费,就用多少,在所不惜。
当日,康熙帝夜不能寐,赋古风一首: “淮扬罹水灾,流波常浩浩。龙船偶经过,一望类州岛。田亩尽沉沦,舍庐半倾倒。茕茕赤子民,栖栖卧深潦……” 考察清官 康熙帝南巡察访吏治,也发现了一批好官。 康熙帝首次南巡前夕,获悉两江总督于成龙逝世,大为痛惜,临朝讯问:“今天下清廉官如于成龙者有几人?”回答有七人,其中有张鹏翮、郭琇和彭鹏。但他没有轻易相信。 当年秋,他南巡路过兖州,见到兖州知府张鹏翮,经考察后果然不错。
张从此擢升,由浙江巡抚直至吏部尚书。南巡至江苏吴江,微服至民间,百姓都称赞本县知县郭琇是清官好官,由是超擢为御史,后任湖广总督。
在南京,他特别注意当年由于成龙推荐的江宁知府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经密访果然与所说相同,证实此于成龙确是清廉、干练,特予以嘉奖,赐亲书手卷一轴,对他谕说:“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尔必自始至终毋有改操,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当月即超擢为安徽按察使,两年后又擢为直隶巡抚。并在首次南巡归京后,专门召见于父,赐貂裘,奖励他教子有方。

邵甘心中不甘,为己行为作了诡辩。康熙帝拿出人证物证,又说:“朕还查询本地民众,多是这么说的,可谓言之凿凿。”邵甘只得低头服罪。
康熙帝把他带往南京,随即革职。 康熙帝考察、处理官员是相当慎重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三月,在他第二次南巡返京的第二天,才处理出巡时掌握的某些高官,如杭州副都统朱山庸劣免职,靳辅政绩显着,民众口碑极好,恢复河道总督原职。他为官吏政绩定格,与察访民情契合,说:“凡居官贤否,唯舆论不爽。果其贤也,问之于民,民自极口颂之;如其不贤,问之于民,民必含糊应之。官之贤否,于此立辨矣。”

㈢ 康熙14圣旨

以下是从《清史稿·本纪六·圣祖本纪一》摘出来的康熙十四年的记载。

十四年乙卯春正月辛酉,尚可喜报贼犯连州,官兵击败之。戊辰,晋封尚可喜
平南亲王,命其子之孝佩大将军印讨贼。

二月癸巳,下诏切责贝勒洞鄂退缩失机,饬令速定平凉、秦州以通栈道。乙巳,康亲王杰书遣兵复处州,进复仙居。王辅臣陷兰州。西宁总兵王进宝大战于新城,围兰州。洞鄂复陇州关山关。

三月己未朔,叛将杨来嘉犯南漳,总兵刘成龙击走之。戊辰,饶州贼犯祁门,巡检张行健被执不屈,死之。丁丑,命张勇为靖逆将军,会总兵孙思克等讨王辅臣。贼陷定边城,命提督陈福驻宁夏讨贼。丁亥,蒙古布尔尼反,命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大学士图海为副将军,讨平之。戊子,以熊赐履为大学士。

夏四月己丑,以勒德洪为户部尚书。署护军统领郎肃等剿耿寇于五桂寨,斩级二万,复馀干。乙未,封张勇靖逆侯,王进宝一等男。戊戌,以左都督许贞镇抚州、建昌、广信。戊申,王辅臣遣兵援秦州,官兵迎击败之。辛亥,上谕:“侍臣进讲,朕乃覆讲,互相讨论,庶有发明。”癸丑,王进宝复临洮,孙思克复靖远。戊午,绍兴知府许弘勋招抚降众五万人。

五月庚午,察哈尔左翼四旗来归。庚辰,命毕力克图援榆林。王辅臣兵陷延安、绥德。甲申,张勇复洮、河二州。

闰五月癸巳,上幸玉泉山观禾。杨来嘉、洪福陷谷城。斩守城不力之副将马郎阿以徇,削总兵金世需职,随军效力。壬子,额楚复广信。乐平土寇复陷饶州,将军希尔根击之,复饶州。

六月,毕力克图复吴堡,复绥德。丁丑,命将军舒恕援广东。己卯,命振武将军佛尼勒开栈道援汉中。庚辰,上幸南苑行围。壬午,张勇攻巩昌。江西官军攻石峡,失利,副都统雅赖战死。甲申,克兰州。毕力克图复延安。以军兴停陕西、湖广乡试。

七月乙巳,陈福剿定边,斩贼将朱龙。庚戌,江西官兵复浮梁、乐平、宜黄、崇仁、乐安诸县。

八月戊午,上幸南苑行围。洞鄂、毕力克图、阿密达会攻王辅臣,斩贼将郝天祥。傅喇塔复黄岩。壬申,上奉太皇太后幸汤泉。甲申,上还京,御经筵。

九月,上次昌平,诣明陵,致奠长陵,遣官分奠诸陵。丙申,上奉太皇太后还宫。辛丑,诏每岁正月停刑,着为令。

冬十月癸亥,康亲王兵复太平、乐清诸县。丙寅,上谒孝陵。戊辰,祭孝陵。乙亥,还宫。陈福及王辅臣战于固原,不利,副将太必图战没。论平布尔尼功,封赏有差,及助顺蒙古王贝勒沙津以次各晋爵,罚助逆奈曼等部。

十一月癸巳,贝勒察尼复兴山。丁酉,复设詹事府官。壬寅,叛将马雄纠吴三桂兵犯高州,连陷廉州。命简亲王喇布自江西援广东。是月,郑锦攻陷漳州,海澄公黄芳度死之,戕其家。

十二月丙寅,立皇子胤礽为皇太子,颁诏中外,加恩肆赦。乙亥,以勒尔锦师久无功,夺其参赞巴尔布以下职。宁夏兵变,提督陈福死之。壬午,祫祭太庙。

是岁,免湖广、河南七府五州县灾赋有差。朝鲜入贡。

似乎是没有提到有官员姓莫。不过时值三藩叛乱,伪造圣旨的可能性也许会比平时高。
个人观点

㈣ 康熙在位时当时大将是谁

1、爱新觉罗·尚善(1621—1678),舒尔哈齐之孙,费扬武之子。顺治元年(1644),袭父爵为辅国公,封固山贝子。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授安远靖寇大将军,率师之岳州。

2、察尼。辅国恪僖公爱新觉罗·察尼,努尔哈赤之孙,多铎第四子。十七年八月,贝勒尚善薨于军,命察尼代为安远靖寇大将军,规岳州。

3、勒尔锦。爱新觉罗氏,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子,袭。十二年,吴三桂反,命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率师讨之。

4、喇布。爱新觉罗氏,简纯亲王济度第二子,康熙九年袭爵。吴三桂反,十三年九月,命为扬威大将军,率师驻江宁。

5、赉塔。那穆都鲁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将领。康古里第四子。康熙十九年上授赉塔平南大将军,此人就是少有的庶系。

6、尚之孝。尚可喜之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尚之孝承袭王爵,统兵在潮(州),着给予大将军印,封平南大将军。

7、彰泰。爱新觉罗氏,温良贝子博和讬子。袭贝子,进封。十八年十一月,召岳乐还京师,命彰泰代为定远平寇大将军。

8、岳乐。安亲王康熙十三年,吴三桂、耿精忠并反,犯江西。命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讨之。

杰书。康亲王杰书,礼亲王代善孙。在岳乐之后,被封为奉命大将军,率师讨伐耿精忠。杰书凯旋之时,康熙帝亲自到卢沟桥迎接,荣誉达到极点。

9、洞鄂。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爱新觉罗·多铎的第七子。王辅臣叛,贝勒洞鄂为定西大将军,

裕宪亲王福全,康熙二十九年,任抚远大将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附近)大获全胜。

10、胤禵。康熙十四子,封抚远大将军王,康熙倍儿爱这个儿子,“大将军王”称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1、鄂札。爱新觉罗·多铎第一子多尼的次子,承袭豫亲王衔。十四年,察哈尔布尔尼劫其父阿布柰以叛。命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图海副之,讨布尔尼。

12、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吴三桂遣王屏籓、吴之茂等犯秦、陇,欲与平凉合。十五年,以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八旗每佐领出护军二名,率以往。

13、蔡毓荣。上命毓荣军机关白大将军。寻与卫国督兵克镇远、思南。

14、延信。皇太极曾孙,肃武亲王豪格之孙,父猛峨多罗温郡王,延信乃猛峨第三子。六十一年,辅国公延信署抚远大将军,掌大将军印。

15、常宁。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任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军出征。

16、费扬古。董鄂氏(又译栋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三等伯鄂硕子,顺治帝孝献皇后弟。康熙在三十五年(1695年)二月,再次御驾亲征。此次亲征兵分三路,东路由萨布素负责,率领数千军队驻守蒙古东部,防止噶尔丹向东逃窜;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的费扬古是西路统帅,西路是此次征战的主力。

17、马思喀。三十五年,康熙帝命内大臣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领兵追击数日,噶尔丹仓皇遁至特勒尔济口。

另外,大家熟知的“施琅大将军”源于电视剧吧,我查了诸多文献,未见有“大将军”称号或者职位授于此人,故未将其纳入此列。而周培公嘛,是个奇才,虽然文武兼备,但毕竟是汉人,曾经帮助图海说降王辅臣。他是康熙身边的重要谋臣,未见有封大将军记载。

还有人说年羹尧,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抚远大将军、贝子胤禵(原名胤祯)被召回京,年羹尧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真正接任抚远大将军一职不是康熙朝,而是在雍正即位后,那是后话,谁不知道他俩那点儿事儿啊,不说了。

㈤ 为什么同时代的康熙和彼得大帝都有过微服私访

《康熙微服私访记》是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在电视剧中,康熙皇帝总是随身带着几个人,一路探访穷人,体察民情。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康熙皇帝的每一次出巡,都有成千上万人陪同和警卫,还有地方上提前大半年的精心准备,并不是少数几个人进行小规模的私人访问。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各国的皇帝真有过微服私访吗?


不过,彼得大帝“微服私访”欧洲的原因很简单:18世纪初,国王没有访问外国的习俗和行为标准,除非是国王率领军队攻打国家,所以就隐姓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