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TP能不能一起用两个盘啊 局域共享两个(D。E盘)如题 谢谢了
可以的 Serv-U FTP Server 6.4.0.1 final 汉化版 1、运行ServU6401.exe 安装原英文软件。 2、退出 FTP Serv-U 应用程序!包括系统栏图标! 3、运行汉化包setup.exe,填入你的安装目录进行汉化。 4、注册方法:打开 Serv-U,双击“本地服务器”后点“许可- 输入密钥”,然后将以下内容复制到注册框中: okQ9ldel+1IGE9b4xDP0q2W+vE4vgZLA7unm6t3CxTI 此密匙升级有效期到2008年5月2日,除非作者封号,否则在 此两年之内可以一直升级,密匙到期后,不能再升级,但程 序本身仍可以永久使用。 5、有些原英文版用户汉化后可能会导致设置丢失,这可能是由 于汉化的资源与英文版不同所致,只能请大家重新设置一下 了。以前即用汉化版则无此问题。
希望采纳
B. 我的电脑准备做内网FTP用,请问一下怎么接多个硬盘。5个以上的,需要大概几百tb的容量
如果你没写错的话,目前能见到的常见硬盘最大是的10TB,几百TB你需要接几十块,你写的5个以上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市面上自带多个SATA口的大概是华擎Z87 Extreme 11/TB20,自带22个SATA口,以及7个PCI-E口,你再买7个PCI-E转SATA的接口卡(每个能支持8个),那就是一共能接22+56=78个硬盘,每个硬盘10T那就是780T
C. 我有2个160G的SATA硬盘做FTP下载,是做RAID 0还是做RAID 1好
个人使用磁盘RAID主要是用RAID0、 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
参考资料:
.Raid定义
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7年提出,最初是为了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同时希望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失而开发出一定水平的数据保护技术。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廉价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可以提升硬盘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错功能够确保数据安全性,易于管理的优点,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二、RAID的几种工作模式
1、RAID0
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RAID 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群,可以提高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两个磁盘,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使用。
(1)、RAID 0最简单方式
就是把x块同样的硬盘用硬件的形式通过智能磁盘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驱动程序以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逻辑驱动器,容量是单独硬盘的x倍,在电脑数据写时被依次写入到各磁盘中,当一块磁盘的空间用尽时,数据就会被自动写入到下一块磁盘中,它的好处是可以增加磁盘的容量。速度与其中任何一块磁盘的速度相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块磁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可靠性是单独使用一块硬盘的1/n。
(2)、RAID 0的另一方式
是用n块硬盘选择合理的带区大小创建带区集,最好是为每一块硬盘都配备一个专门的磁盘控制器,在电脑数据读写时同时向n块磁盘读写数据,速度提升n倍。提高系统的性能。
2、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具有很高的数据冗余能力,但磁盘利用率为50%,故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RAID 1有以下特点:
(1)、RAID 1的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任何时候数据都同步镜像,系统可以从一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
(2)、磁盘所能使用的空间只有磁盘容量总和的一半,系统成本高。
(3)、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
(4)、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5)、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
(6)、RAID 1磁盘控制器的负载相当大,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RAID0+1
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RAID0+1要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
4、RAID2
电脑在写入数据时在一个磁盘上保存数据的各个位,同时把一个数据不同的位运算得到的海明校验码保存另一组磁盘上,由于海明码可以在数据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将错误校正,以保证输出的正确。但海明码使用数据冗余技术,使得输出数据的速率取决于驱动器组中速度最慢的磁盘。RAID2控制器的设计简单。
5、RAID3: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
RAID 3使用一个专门的磁盘存放所有的校验数据,而在剩余的磁盘中创建带区集分散数据的读写操作。当一个完好的RAID 3系统中读取数据,只需要在数据存储盘中找到相应的数据块进行读取操作即可。但当向RAID 3写入数据时,必须计算与该数据块同处一个带区的所有数据块的校验值,并将新值重新写入到校验块中,这样无形虽增加系统开销。当一块磁盘失效时,该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块必须使用校验信息重新建立,如果所要读取的数据块正好位于已经损坏的磁盘,则必须同时读取同一带区中的所有其它数据块,并根据校验值重建丢失的数据,这使系统减慢。当更换了损坏的磁盘后,系统必须一个数据块一个数据块的重建坏盘中的数据,整个系统的性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RAID 3最大不足是校验盘很容易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对于经常大量写入操作的应用会导致整个RAID系统性能的下降。RAID 3适合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等。
6、 RAID4
RAID4即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4和RAID3很象,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就是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RAID4的特点和RAID3也挺象,不过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
7、 RAID5
RAID 5把校验块分散到所有的数据盘中。RAID 5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操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从而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RAID 5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但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
8、RAID6
RAID6即带有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它是对RAID5的扩展,主要是用于要求数据绝对不能出错的场合,使用了二种奇偶校验值,所以需要N+2个磁盘,同时对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十分复杂,写入速度也不好,用于计算奇偶校验值和验证数据正确性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不必须的负载,很少人用。
9、 RAID7
RAID7即优化的高速数据传送磁盘结构,它所有的I/O传送均是同步进行的,可以分别控制,这样提高了系统的并行性和系统访问数据的速度;每个磁盘都带有高速缓冲存储器,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使用任何实时操作芯片,达到不同实时系统的需要。允许使用SNMP协议进行管理和监视,可以对校验区指定独立的传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连接多台主机,当多用户访问系统时,访问时间几乎接近于0。但如果系统断电,在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RAID7系统成本很高。
10、 RAID10
RAID10即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它是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可以达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这种新结构的价格高,可扩充性不好。
11、 RAID53
RAID7即高效数据传送磁盘结构,是RAID3和带区结构的统一,因此它速度比较快,也有容错功能。但价格十分高,不易于实现。
D. [FTP问题,高手来看]用双硬盘搭建的FTP服务器问题
是什么格式的分区NTFS的就可以设置访问权限了
E. 如何实现一个电脑上挂6-7个大硬盘 做FTP服务器用
数据线串联硬盘,除主盘外,其余盘需要跳线挂上.
F. 如何让FTP服务器在同一个域名里共享多个盘
可以在共享的盘里建立别的盘的快捷方式,或者在磁盘管理里,把其它盘包含到共享的盘里。
G. 两个硬盘怎么设置一个FTP
你的意思是计算机有两个硬盘吗,哪个使用serv-u进行设置就好了
H. 在linux挂载硬盘时怎么成为ftp的工作路径
在linux挂载硬盘时怎么成为ftp的工作路径
登录到要设置成 NFS 服务的那个服务器上
设置 NFS 要共享的目录,在命令行输入 vi /etc/exports 后回车
进入 vi 的文件编辑窗口,按 i 键切换到编辑模式,输入你想设置的目录位置和权限,如:/var/ftp *(rw,no_root_squash) ;说明:/var/ftp 为共享的目录位置; *(rw,no_root_squash) *为任意IP都可以访问 rw为可进行读写访问 no_root_squash 为拥有这个目录所有者的权限。
确认输入正确后,按 Esc 键,回到 vi 的命令模式,依次按 : (冒号) wq 键后回车保存并退出编辑。
使用 service nfs start 命令启动 NFS 服务(在对 /etc/exports 做了任何修改后都需要重启 NFS 服务,才可以使修改生效,重启命令 service nfs restart)
至此,服务器上面的设置完成了。
开始使用NFS服务的客户端设置,首先还是先使用 PuTTY 登录到要使用 NFS 的电脑上。(为了方便,我都是在一台电脑上操作的)
建立 NFS 要挂载位置的目录(如果目录已经存在忽略此步骤),加入我想挂载到 /var/ftp 这个目录下,那么我先用命令 mkdir /nfs/ftp 创建目录,之后使用 ls /var -l 命令查看
挂载 NFS 共享,使用 mount -t nfs -o rw 192.168.109.130:/nfs/ftp /var/ftp 命令完成挂载
要想每次启动机器的时候自动挂载,可使用命令 vi /etc/fstab 编辑,在最后面加上 192.168.109.130:/var/ftp /nfs/ftp nfs defaults 0 0 ,保存退出。这样在每次启动的时候就会自动挂载 192.168.109.130:/var/ftp 这个NFS 共享了。
I. 怎么将多台电脑作为一个ftp服务器
ftp服务器设置中,可以设置多个虚拟目录,你只要把虚拟目录的物理路径指向其它机器的文件夹就行。比如说,如果本地路径格式是“C:\myfolder",那其它电脑的路径就是”\\ip地址\文件夹名称”
设置时有一个浏览按键,你点选后可以按向导进行操作!
J. 怎么在服务器上规定一块磁盘作FTP
用Serv-U架设个人FTP
架设FTP服务器,其实并没有技术难度,只需用Serv-U这个软件就可轻松搞定了。Serv-U支持所有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设定多个FTP服务器,可以限定登录用户的权限、登录目录及服务器空间大小,功能非常完善。以下笔者就以Serv-U汉化版为例,给大家讲讲架设个人FTP的具体步骤。
首先下载安装Serv-U,运行,将出现“设置向导”窗口,我们就来跟随着这个向导的指引,一步步进行操作。
1. 设置Serv-U的IP地址与域名
一路单击“下一步”跳过系统提示信息,来到“您的IP地址”窗口,这里要求输入本机的IP地址。
如果你的电脑有固定的IP地址,那就直接输入;如果你只有动态IP(例如拨号用户),那该处请留空,Serv-U在运行时会自动确定你的IP地址。
下一步,进行“域名”设定。这个域名只是用来标识该FTP域,没有特殊的含义,比如笔者输入“ftp.wxxi520.com”。
接下来的“系统服务”选项必须选“是”,这样当你的电脑一启动,服务器也会跟着开始运行。
2.设置匿名登录
匿名访问就是允许用户以Anonymous为用户名,无需特定密码即可连接服务器并拷贝文件。如果你不想让陌生人随意进入你的FTP服务器,或想成立VIP会员区,就应该在“匿名账号”窗口中选“否”,这样就只有经过你许可的用户才能登录该FTP。鉴于匿名登录尚有一定的实用需求,笔者在此选“是”。
之后就要为匿名账户指定FTP上传或下载的主目录,这是匿名用户登录到你的FTP服务器后看到的目录。设定后,向导还会继续询问你是否将匿名用户锁定于此目录中,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建议选“是”。这样匿名登录的用户将只能访问你指定的主目录及以下的各级子目录,而不能访问上级目录,便于保证硬盘上其他文件的安全。
3.创建新账户
除了匿名用户,我们一般还需要建立有密码的专用账号,也就是说可以让指定用户以专门的账号和密码访问你的服务器,这样做适用于实行会员制下载或只让好友访问。在“命名的账号”窗口中将“创建命名的账号吗”选为“是”,进入“账号名称”设置,填入你制定的账号名称,而后在“账号密码”窗口输入该账号的密码。
单击“下一步”,会要求你指定FTP主目录,并询 问是否将用户锁定于主目录中,选“是”,作用与匿名账户设定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紧接着要设置该账户的远程管理员权限,分为“无权限”、“组管理员”、“域管理员”、“只读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五种选项,每项的权限各不相同,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至此,我们已拥有了一个域——ftp.wxxi520.com及两个用户——Anonymous和wxxi520。点击“完成”退出向导,稍等片刻Serv-U软件主界面将自动弹出,我们还要在此进行一些管理员设置。
4.管理员设置
每个Serv-U引擎都能用来运行多个虚拟的FTP服务器,而虚拟的FTP服务器就称为“域”。
对FTP服务器来说,建立多个域是非常有用的,每个域都有各自的用户、组和相关的设置。以下笔者就简要说说管理器界面上必要的各项设置。
★ 首先点击窗体左方的“本地服务器”,勾选右边的“自动开始(系统服务)”。
★ 选择左方的“域→活动”,这里记载了该域下所有用户的活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监控数据。
★ “域→组”:在此可自建一些用户组,把各类用户归到相应的组中,便于管理。
★ “域→用户”:这里有我们刚建立的两个账号,其中的细节设置十分重要,具体如下。
账号:如果有用户违反FTP的规定,你可以点击此处的“禁用账号”,让该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被禁止登录。另外此处的“锁定用户于主目录”一定要勾选,否则你硬盘的绝对地址将暴露。
常规: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在此设置最大的下载和上传速度、登录到本服务器的最大用户数、同一IP的登录线程数等。
IP访问:你可以在此拒绝某个讨厌的IP访问你的FTP服务器,只要在“编辑规则”处填上某个IP地址,以后该IP的访问将会全部被拦下。
配额:勾选“启用磁盘配额”,在此为每位FTP用户设置硬盘空间。点击“计算当前”,可知当前的所有已用空间大小,在“最大”一栏中设定最大的空间值。
最后,请在有改动内容的标签卡上点击右键,选择“应用”,如此才能使设置生效!
好了!现在,一个简单的个人FTP服务器就已经完整地呈现在你面前了。不过这时还要测试一下能否成功地下载和上传。
下载和上传
要使用FTP服务器下载和上传,就要用到FTP的客户端软件。常用的FTP客户端软件有CuteFTP、FlashFXP、FTP Explorer等等。对于它们的具体使用,这里就不细讲了。基本上只要在这些软件的“主机名”处中填入你庙宇的FTP服务器IP地址,而后依次填入用户名,密码和端口(一般为21),点击连接,只要能看到你设定的主目录并成功实现文件的下载和上传,就说明这个用Serv-U建立起来的FTP服务器能正常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