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庭审中录音影像证据怎么提交
录音录像证据需要提交光盘,庭审会当庭播放。录音需要记录内容,像电影剧本台词的格式,不能有误差和省略。效力会以原件的内容为准的。
㈡ 网上开庭怎么提交证据
法律分析:在法官通知开庭时间后,如果还有证据材料提交,最好跟办案法官提前沟通,可以先传给办案法官,也可以在开庭时通过云法庭上传,如果证据材料很多,建议是提前跟法官沟通好提前上传。网上开庭是最近两年各地法院退出的方便当事人的举措,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㈢ 开庭证据在手机上可以提交吗
法律分析:通常,在民事案件开庭时,被告可以携带手机,但在庭审时不得随意接打电话。因为法庭是庄严的地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七条 明确规定了不得携带进入法庭的物品,主要有六大类:
1、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具有杀伤力的器具
2、易燃易爆物、疑似爆炸物
3、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强气味性物质以及传染病病原体
4、液体及胶状、粉末状物品
5、标语、条幅、传单
6、其他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物品。可以看出,手机并不属于不得携带进入法庭的物品。
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鼓掌、喧哗
(二)吸烟、进食
(三)拨打或接听电话
(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因此,携带手机进入法庭参加庭审的时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的允许,不得拨打或接听电话,也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㈣ 疫情期间台州怎么申请网上开庭
可以通过您本地法院的小程序进行申请。
1、准备网速较为顺畅的智能手机(需具备远程视频连线功能)、身份证(需要核实身份信息)、证据原件的照片。
2、法官预定好开庭后,您会收到包含链接和庭审号的短信通知。因接收的链接只有“安卓”和“Windows电脑”版本,无苹果手机版本,为更易于操作,您在收到短信通知后,无需下载链接,只需在微信小程序里输入搜索“云庭”并授权登录,按照短信内容输入庭审号即可。
3、登陆后,与法官、书记员一起检测图像、声音后,您就可以正式开始庭审啦。为保证庭审的顺利进行,在庭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接打电话,并保持庭审环境安静无杂音。
4、为节约开庭时间,您需提前将证据拍照留存,庭审质证时,点击左下角中间的箭头按钮,选择手机文件中的证据照片上传即可。
5、庭审结束法官发起签字,您在核对确认笔录无误后把手机横屏在线签名,勾选、确认后就完成庭审了。
㈤ 云法庭上传的证据需要什么格式
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1、电子证据以公证书或鉴定书的形式(含刻录光盘)向提交。电子证据的举证质证电子证据在当庭的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设备条件的不同,同一种证据的展示方法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对于出示证据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2、在展示电子证据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数据展示原则。原则上要求展示采集固定后电子证据原件的内容,在展示不可识别或难以识别的数据信息时,应当配以可识别的衍生证据或其他证据进行辅助证实。第二,必要性许可原则。对于特殊举证方式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辅助庭审应当作必要性许可第三,充分质证原则。一方面,如遇辩护方对控方展示的电子证据有疑问时,应当充分听取辩护方关于对该电子证据的质疑,并有针对性的向法庭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对辩护律师出示的,经相关机关许可,由其采集和固定电子证据,应当对采集和固定的方法、经过,以及是否经过鉴定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质证。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
㈥ 线上开庭流程是什么
【法律分析】: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原告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的,互联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就会在线上组织当事人开庭审理案件,在线上进行质证、证据交换等工作。
互联网法院在线接收原告提交的起诉材料,并于收到材料后七日内,在线作出以下处理:
(一)符合起诉条件的,登记立案并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诉讼费交纳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诉讼文书。
(二)提交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发出补正通知,并于收到补正材料后次日重新起算受理时间告未在指定期限内按要求补正的,起诉材料作退回处理。
(三)不符合起诉条件的,经释明后,原告无异议的,起诉材料作退回处理告坚持继续起诉的,依法作出不予受理裁定。
互联网法院受理案件后,可以通过原告提供的手机号码、传真、电子邮箱、即时通讯账号等,通知被告、第三人通过诉讼平台进行案件关联和身份验证。
被告、第三人应当通过诉讼平台了解案件信息,接收和提交诉讼材料,实施诉讼行为。
互联网法院组织在线证据交换的,当事人应当将在线电子数据上传、导入诉讼平台,或者将线下证据通过扫描、翻拍、转录等方式进行电子化处理后上传至诉讼平台进行举证,也可以运用已经导入诉讼平台的电子数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㈦ 网上开庭怎么操做
系统登录方面,采用“预约码+手机号码”方式,易学易用。法官或书记员使用系统预约开庭,录入各方诉讼参与人信息,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到参与人手机上。诉讼参与人可以根据短信提示自行准备庭审环境,通过预约码直接登录系统参与庭审。
对于律师、银行机构等经常参与诉讼的代理人、当事人,可用手机号码进行系统注册,注册后进行登录可查看该手机号关联的所有开庭信息。
当事人登录时,系统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将远程当事人的人脸画面与公安部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分析比对,通过AI技术确认其身份后方可进入庭审画面,保证当事人本人出庭,确保庭审公正。
庭审过程中,支持各方参与人当庭上传证据材料。诉讼参与人可通过PC端或手机上传电子材料,运用PC端上传时,通过浏览提前准备好的本地材料进行上传;运用手机上传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上传手机内部存储材料,快速便捷。
庭审主持人(一般为法官)可对网上证据材料进行管理,审核参与人上传的材料,审核通过后,有授权的参与人可查看相关材料。另外,诉讼参与人还可通过共享桌面的方式进行举证质证。
庭审结束后,由书记员将生成的笔录展示给案件参与人,各方参与人核对无误后,可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字确认。
(7)怎么上传网上庭审的证据扩展阅读
网络侵权案件主要包括利用网络进行的名誉侵权、商誉侵权、电子邮件隐私侵权、个人信息侵权、网站经营者隐私权保护、中间服务商责任、垃圾邮件侵权、利用木马等程序的侵权案件。
“构成网络侵权责任的,侵权行为人除适用《民法通则》规定外,还可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网络法庭今后在审理网络侵权案件时,将加大对当事人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尤其是加大罚款的力度,对于侵权行为严重、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可考虑同时适用罚款和拘留。
㈧ 线上开庭前证据都交了还要线上提交吗
开庭前如果已经提交了全部证据,开庭时没有新的证据的话,就不用提交了。
1、填写法院登记的手机号码并获取验证码进行登录后,界面中会显示您所参与的所有庭审信息,点击“未开始”进入庭前准备。
2、点击“材料管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需要提交的文件类型(如起诉状、答辩状、证据等)。选择后,点击下方蓝色区域即可上传相应文件(上传的材料需要提前拍照并存放于手机相册)。
上传材料
3、上传相关证据后,可以返回上一层界面点击“庭前测试”,按顺序检验扬声器、摄像头和麦克风、网络能否正常使用。
庭前测试
4、开庭当天,使用预留的手机号登录后,即可从“进行中”点击“进入庭审”打开庭审直播画面。
㈨ 网上法庭如何上传音频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打开“庭审”APP,输入短信中收到的庭审号,点击进入“进入庭审”。
2、点开“更多功能”后,在屏幕右上角会出现两个新按钮,分别是“上传材料”和“查看笔录”。
3、功能介绍的第三页是如何上传材料和确认笔录。
庭审是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