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军队去非洲维和都干什么
中国军队去非洲维和主要是协助维持当地治安,保护重要人员,协助联合国其他组织在当地的行动并予以保护。
维和部队一般为了避嫌都很少主动出击,而当地武装也知道这些士兵的装备素质都是精锐也很少来真的。从这点看,维和部队比起当地政府军或是非政府武装来要安全得多。但利益冲突是躲不开的,比如前一段时间新闻报导中国维和部队为了从反政府武装手里保护官员曾经和对方对峙过,所幸都没开火和平解决了。所以有一定的危险性。
⑵ 中国有到巴基斯坦的维和部队吗
在巴基斯坦维和部队营区做客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为当地居民分发饮用水 [资料]
带枪进军营无疑是一种示威和不信任,这样的行为让在场的中方队员心里都有点不舒服。
和如此多的外军官兵打交道,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遇到矛盾,仅仅靠友善是不够的,更需要斗争的智慧。李福明和联利团中的一位外国少校就是“不打不相识”。
有一次,这位外国少校到营区来和李福明谈工作。李福明走进会议室的时候看到他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腿上还别了一把手枪。带枪进军营无疑是一种示威和不信任,这样的行为让在场的中方队员心里都有点不舒服。面对这个趾高气扬的外国军官,李福明也没客气,“少校先生”,李福明的口气柔中带刚,“您现在是在中国的军营,您的安全应该由我们来负责保障。我想,以我们的能力,您对自己的安全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心。下次到我们这里来的时候,请您不要随身带枪。”果然,下次这位外国少校来的时候就没再带枪。
后来,随着联系和交往的增多,这位外国少校和李福明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利比里亚,我们第一次在刚刚打完仗的那种环境中开车,而在国内搞演习和训练都只能假设那样的环境。
在利比里亚维和的那段日子,李福明没少吃苦头。仅仅8个月的时间,他整整轻了12公斤。2005年7月21日,从降落在首都机场的飞机舷梯上走下来的他,变得又黑又瘦。8个月的操劳,让这个硬汉子身心疲惫,但不得不承认,正是这段经历,给了他全新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回国后,李福明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惯性思维和做法。“我们国家这些年一直处于和平时期,几十年都没有打过仗。”这一点他深有感触,“从我们运输部队来讲,真打起仗来不可能让你在平平整整的马路上开车。在利比里亚,我们第一次在刚刚打完仗的那种环境中开车,而在国内搞演习和训练都只能假设那样的环境。”在利比里亚,后勤保障、应急方案都是按照实战的要求来部署的。这种锻炼让队员们受益匪浅。战士们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用李福明的话说,“小伙子们现在有那么点‘处变不惊’了。”
从武器装备的角度来讲,李福明觉得我们没有理由盲目乐观。“我接触过英格兰的快速反应部队,他们的装备非常先进,虽然我们带去的装备也是国内最先进的,但我感觉在这方面和他们还是有差距的。”
除了技能和装备,对李福明影响最大的是他接触到了一些全新的部队管理理念。比如,在我国,管理士兵的工作是由军官来承担的。而在很多外国军队,是军士长负责带兵和管理部队的,而军官只管作战和指挥。“这样,军官就可以把精力集中起来研究指挥和作战。”
“总的来说,我们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刚刚起步。相比之下,很多国家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时间要比我们早,派出的人数也比我们多。比如,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利比里亚就有将近三千人。”在李福明这位走出国门的中国军人看来,“我们应该尽量多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任务,让更多的战士能走出去,这对我们了解外军、开阔眼界和锻炼部队非常有意义。”(本专题摄影温向辉)
维和链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历程
1988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维和特委会,这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
1990年,中国第一次向中东地区派遣了军事观察员。
1992年,中国正式组建了第一支维和部队,前往柬埔寨执行任务。
2001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
2002年1月,中国正式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一级待命安排,并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工程、医疗、运输等后勤保障分队,可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1个联合国标准工程营、1个联合国标准医疗分队、两个联合国标准运输连。
2003年2月,中国向刚果(金)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75人,这是中国第二次成建制派部队执行联合国维和使命。
2004年,中国向利比里亚分三批派出维和部队共558名官兵,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
2004年9月17日,中国向海地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25人,这是我国首次派遣成建制维和警察分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6年3月,中国向黎巴嫩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82人,是一个中国维和工兵营,该营下辖一个排雷连、一个工程连、一个保障连和一个一级医院。
2006年5月16日,中国向苏丹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35人。
另外,在东帝汶、波黑等地,中国也派遣维和警察多人次。目前,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维和军事人员总数达1300多人,正在进行的由联合国直接领导的维和行动中,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兵最多的国家。(中青在线)
发表评论首页 上页 | 1 | 2 | 3 | 下页 尾页 共 3 页
更多"中国" 的相关消息
劳力士(中国)官方网站
奢华腕表—尽显尊贵 全新名表廊,劳力士世界精彩呈现!
Rolex.com
⑶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救援,此次行动有多少人,带了哪些物资
黎巴嫩贝鲁特港口区意外发生爆炸之后,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第一时间参与救援,此次行动由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抽调9名医护人员组成救援队前往贝鲁特救援,这些医护人员来自外科、内科、烧伤科、麻醉科等领域非常专业和权威。此次救援队是接到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部的通知,立即抽调医疗人员和物资前往救援。救援队带往贝鲁特港口的物资有:药品、耗材、防护物品等等必备救援物资。
中国维和部队向来以命令为第一要令,在接到联合国煮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部的命令后,第18批维和人员迅速制动,把指挥组、传送组以及救治组和保障组安排到位。不仅把救援工作做了细化的安排,各项物资准备工作也在第一时间保质保量的准备完毕。中国的军人中国的医护人员是可以打“胜仗”的,大灾面前有大爱,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的人道主义救援一定可以带给灾区里的群众有效的救援和希望。
⑷ 中国参与“维和行动”“朝核危机谈判”等活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有什么作用(求完整)
中国于1991年9月首次派遣军事人员参加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截至2006年7月已累计向10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300多人次,有3名士兵为非洲的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目前,仍有约2000名中国维和人员在6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执行任务。
维护和平,不仅仅意味着避免战争,更意味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004年6月的一天,利比里亚一家水处理厂的两个氯气罐发生泄露,造成大范围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工兵分队立即行动,经过近一天的紧张作业,终于对泄露的氯气罐进行了有效处置,阻止了污染的蔓延。
这些都促进了中非友好,促进了非洲地区的和平发展。
而中国参与解决朝核问题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而且还为伊朗核问题提供了借鉴。
其实中国参加这些活动的一大重要意义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这有利于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并且在同时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
⑸ 关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请教
中国累计参加维和人数4000人次
据介绍,1990年以来,我已累计向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派出4000人次的维和军事人员,其中维和分队3000多人次,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近900人次。
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有852名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维和任务,包括维和部队776名官兵在刚果(金)和利比里亚执行联合国的维和任务,70多名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在9个联合国任务区和联合国总部执行任务。中国国防部官员表示,首批赴苏丹维和分队近期抵达任务区后,中国目前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维和军事人员总数将达1300人。
中国维和牺牲人数 6人
国防部维和办公室负责人说,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有2名军官和4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3项原则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坚持联合国50多年来公认的三项原则:一是开展维和行动需要当事国或当事方的同意;二是保持中立;三是在自卫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 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2年4月 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2003年4月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
部队概况:有一个175人的工兵连和一个43人的医疗分队,目前,这支部队仍在刚果(金)执行任务。
赴刚果(金)维和部队首次轮换
相关报道:
专题报道:中国“蓝色贝雷帽”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行动纪念封推出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举行升旗仪式[组图]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救治刚果(金)平民 [组图]
2003年11月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
部队概况:由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工程兵大队组成。
赴利维和部队架设中国桥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002年12月31日正式组建。人员编制为240人,其中军官30人,士兵210人,下设队部、7个排、21个班。编配各种车辆158台,其中运输车128台,各类保障车30台。
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联合国称谓联利团中国二级医院),部署于联利团第四战区——利比里亚东南部大吉德州州府所在地绥德鲁市。该队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为主抽组军区联勤部队所属四个大单位共同组建。编制43人,其中军官31人(医务人员29人、行政人员2人)、士官12人(电工1 人、炊事员2人、驾驶员3人、卫生员6人),男队员32 人、女队员11人(医生2人、护士9人),军官队伍中有博士3人、硕士6人。医生队伍中除按要求配备了全科医生外,还配有心血管、呼吸、传染、口腔、眼科、普外、肝胆、骨外、整形外科、胸外、防疫等专科医生。
中国赴利维和工程兵大队对联合国称“赴利维和建筑工兵连”,对本国称赴利维和工程兵大队。根据沈阳军区编组命令,赴利维和工程兵大队由1个指挥组和道路、桥梁、建筑、支援四个中队组成,共编成275人。其中指挥组25人,道路中队63人,桥梁中队61人,建筑中队63人,支援中队63人。每个中队分别由1个队部、3个排组成。大队共编配运输车、指挥车66台,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路机、吊车等大型装备124件(部)。这275人当中,军官54人,战士221人。
相关报道: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完全有能力完成维和任务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首次轮换
“我们为和平而来”——记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
专题报道:中国赴利维和部队
中国维和工兵分队在利比里亚[组图]
2004年10月 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
部队概况:中国95名维和警察防暴队员17日清晨乘坐联合国专机从北京机场出发,奔赴海地任务区。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维和行动,第一次进入位于西半球的美洲,而且是第一次进入一个未建交国家。
相关报道:
以苦为乐 为国争光——记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专题报道:中国赴海地维和防暴警察部队
2005年10月中国赴苏丹维和部队
部队概况:
赴苏丹维和部队成立
由济南军区组建的这支维和部队共435人,包括一支275人的工兵分队、一支100人的运输分队和一支60人的医疗分队,主要担负联合国划定的苏丹第二战区内的修筑道桥、机场,修建供水、供电设施,运输人员、物资,组织伤病员救治和卫生防疫等任务。
⑹ 我国参加的维和行动
准备期:1998年9月—2000年1月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为我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1990年4月,中国向中东地区派出军事观察员,第一次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 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成建制非作战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1997年5月,中国表示原则同意参加联合国“维和待命安排”。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派遣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年1月 中国首次派遣15名民事警察到东帝汶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
2000年1月,公安部向联合国东帝汶任务区派遣首批15名维和警察,揭开了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中国警察开始活跃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舞台上。
2001年1月 中国首次向欧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
2001年1月,公安部向联合国波黑任务区派遣首批5名维和警察,这是中国首次向欧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
2003年11月 中国首次向非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
2003年11月,公安部向联合国利比里亚任务区派遣首批5名维和警察,这是中国首次向非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向利比里亚派遣一个包括运输连、工兵连和医疗分队在内的共558人的维和部队,分三批前往任务地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目前已轮换8次,第九批维和部队558人于2009年8月前往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其中,工兵分队275人,担任修筑道路、桥梁、掩体,维修房屋、修复机场,实施供水、供电设施建设和保障等任务;运输分队240人,担负人员和物资的输送任务;医疗分队43人,担负伤病员救治和卫生防疫等任务。
2004年1月 中国警察首次参与阿富汗维和行动
2004年1月,公安部向联合国阿富汗任务区派遣一名高级警务顾问,这是中国警察首次参与阿富汗维和行动。
2004年5月 中国首次向美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
2004年5月,公安部向联合国海地任务区派遣一名维和警察,这是中国首次向美洲地区派遣维和警察。2004年10月17日,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出征海地,也是中国首次成建制派遣维和警察。由125人组成的我国第一支赴国外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警察防暴队,按照联合国的要求,在海地任务区履行为期6个月的维和使命,配合和支援维和警察或当地警察的执法工作,处置群体性治安突发事件,参与重大公共活动的现场警卫,以及协助组建、培训当地警察防暴队。2009年9月,由17名民警组成的第七支赴海地维和警队赴海地执行轮换任务。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强烈地震,我驻海地4名维和警察遇难。中国向海地增派4名维和人员。
2006年3月 中国派出首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
2006年3月,中国派出首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2009年10月,第六批维和工兵营共275名官兵和第五批维和医疗分队共60名官兵前往黎巴嫩开始执行维和任务。工兵营主要执行扫雷、排爆、修建和维护道路、建筑物、直升机停机坪以及执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医疗分队主要负责任务区内伤病员救治和卫生防疫任务等。
2006年5月 中国派遣首批赴苏丹维和部队
2006年5月,中国派遣首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它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预计任务期限为6年半。2007年11月,中国派出首批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维和部队,成为联合国第一支进驻这一地区的维和部队。目前,中国驻苏丹南部维和部队已进行了5次轮换,驻达尔富尔地区维和部队进行了2次轮换。2009年9月,中国第三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的维和部队315人飞赴任务区。2009年11月,中国第六批赴苏丹维和部队的435人赴苏南部瓦乌任务区。此外,中国还向苏丹派遣了军事观察员、参谋军官和维和警察等,在苏丹各地参与执行维和任务。
⑺ 中国维和部队去哪些国家
中国维和部队去了利比亚、苏丹、南苏丹、马里、刚果(金)、塞浦路斯和达尔富尔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维护。
2020年7月22日凌晨,中国第八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第一梯队的203名官兵,在沈阳桃仙机场乘专机起飞,远赴西非马里加奥接替正在那里执行任务的第七批维和部队,开始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
中国维和部队,是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国际法准则,派出的军事部队。主要任务是制止冲突,恢复和平。应联合国秘书长请求,中国自1990年开始,每年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维和警察由各国警方派遣,执行民事任务,履行警察职能。
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在设于北欧4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
⑻ 距现在最近的一次联合国维和行动是
应联合国要求,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于2002年底决定派遣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刚果(金)维和行动。
2003年4月1日,中国首次派遣维和部队赴刚果(金)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维和部队由一个175人的工兵连和一支43人的医疗队组成。工兵连由曾参加过柬埔寨维和行动的总参谋部某工程兵旅派出,医疗分队由沈阳军区202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
12月3日 中国第二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官兵3日乘联合国专机离开北京,前去替换第一批维和部队�第二批赴刚果(金)的工兵连和医疗队官兵,仍分别由总参谋部某工程兵旅和沈阳军区202医院组建。
2004年8月20日三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100多名官兵乘坐中国联合航空公司专机离开北京,前去替换8个月维和期满的第二批维和部队。
2005年4月18日, 第四批维和部队208名官兵分两个梯队乘坐专机离开北京,前去替换执行维和任务期满的第三批中国维和部队。
12月19日晚,中国第五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分两个梯队专机离开北京,中国第五批维和部队是某工兵旅一个由175人组成的工兵分队和兰州军区一个由43人组成的医疗分队。其中有13名女军人。
中国第五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现驻在距刚果(金)布卡武市16公里的一个半岛,又称“中国半岛”,归联刚团指挥。
⑼ 中国维和部队都派往哪些国家他们真的是去维和吗
中国维和部队派往国家有: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利比亚、南苏丹和马里等国。
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是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国际法准则,派出的军事部队,主要任务是制止冲突,恢复和平。在历次维和活动中,中国维和部队主要以医疗、工兵等为主。20年来,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先后勘察、修筑道路7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接诊、收治病人28000多人次、实施手术230多例,运输人员、物资累计行程348万多公里,排除地雷等各种不明爆炸物7500多枚。
⑽ 中国参与了哪些维和行动
上中国维和网。很全面。
中国一共六个任务区:波黑、海地、利比里亚、科索沃、阿富汗、苏丹、东帝汶。
联合国整体维和情况:
参加维和的军事人员和民警人数为 72778
在维和行动中提供军事人员和民警的国家数目为 107
参加维和的国际文职人员人数为 5287
参加维和的当地文职人员人数为 10010
联合国志愿者 1607
参加维和行动的总人数为 89682
自1948以来在维和行动中死亡的总人数为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