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南斯拉夫访问英国纪录片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南斯拉夫访问英国纪录片

发布时间: 2022-07-03 12:49:08

❶ 1948年~1949年的 “南斯拉夫事件

1948—1949年苏南冲突原因新探

1948~1949年的苏联和南斯拉夫冲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关系领域内的重大事件。一方面,从国际共运的角度看,苏南冲突发生在共产党情报局建立(1947年9月)半年后,它使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思想混乱和力量涣散的消极后果。另一方面,从国际关系角度看,苏南冲突发生的时间距美苏冷战爆发(1947年)后不到一年,冲突的结果因为南斯拉夫脱离了苏联东欧集团而削弱了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冷战的力量。
在苏联东欧集团内部,苏联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在1948年公开冲突之前一直具有一种苏联与其它东欧国家关系的不同特点,即,两国的关系既密切友好又存有龃龉和矛盾。说密切友好,是因为两国的国内体制和对外政策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有龃龉和矛盾,是因为除了在大方向上基本相同以外两国不尽一致的民族利益、各不相同的地位和环境使它们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观点相悖和做法抵牾。
苏南冲突实际上是苏联领导人为了冷战的需要而对集团内部进行清理和整肃的产物。因为在美苏冷战已经爆发的情况下,只有在苏联东欧集团内部首先达到思想上的整齐划一和行动上的步调一致,才能在冷战中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进行有力的对抗和斗争,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苏联的安全带。但是这种清理和整肃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 ※ ※

苏南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对外关系方面和双边关系中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和矛盾。从苏联方面来讲,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南斯拉夫在对外事务中不同苏联协商和协调,擅自行动和自行其是,表现出太强的自主倾向, 甚至想充当巴尔干地区的领袖。它集中地反映在下述几个问题上。
一,巴尔干联邦问题。早在战争期间,南共领导人铁托就通过其发言人公开阐述了建立巴尔干联邦的计划:“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巴尔干联邦,其第一步,将由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结成联盟。第二步,我们将邀请阿尔巴尼亚加入,它将享有充分、平等的权利。”而就希腊而言,“不是必须使希腊加入这个联邦,就是我们必须同它结成永久性的联盟”。[1] 同年9月保加利亚解放后,南保两国开始讨论建立南保联邦的问题。苏联当时也是持赞成态度的。苏联驻英国大使迈斯基在同南斯拉夫流亡政府代表谈话中表示,苏联希望看到,战后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相互结合,成立若干联邦。[2] 但是当时组建联邦的步伐由于遇到了两个难题而停滞不前。其一是,1945年1月初,西方国家反对建立南保联邦和签订南保互助条约。它们的理由是,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被置于三大国的管制之下,无权处置它领土。这样就决定把事情搁置到对保和约签署以后。[3] 其二是,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两国本身在如何组建联邦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南斯拉夫是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它希望未来的南保联邦是以六加一的形式组成,也就是说加入联邦的保加利亚的地位与其它六个共和国是一样的。而保加利亚则主张未来的联邦是南保两国以一加一方式组成的双重联邦。斯大林支持保加利亚的立场。

1946年5月27~28日,斯大林在同铁托的会谈中,改变了在对保和约签署之前南保不建立联邦和不签订互助条约的立场。这样苏南两国在南保联邦问题上便出现了分歧。斯大林提出要让保加利亚加入加入(南保)联邦。但是铁托却认为,搞联邦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斯大林严厉地说,“必须这样做。”铁托解释:搞联邦之所以不会有结果,是因为事情与两国的不同体制有关。还有,在保加利亚其它政党有很大影响,而在南斯拉夫,虽然存在着其它政党,但是整个政府基本上掌握在共产党手中。斯大林说,这用不着害怕。在初始阶段先限于搞一个友好互助条约,尽管实际上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铁托同意了。这时,莫洛托夫指出,现在之所以有困难,是因为与保加利亚的和约尚未签订。保加利亚被视为是一个前敌国。但是斯大林认为这并没有重要意义。他举例说,在波兰还没有得到其它国家承认之前苏联就已经同它签订了友好条约。[4] 几天后,在斯大林与南保两国领导人铁托和季米特洛夫的另一次会谈时,事情又发生变化。决定南保条约应在对保和约缔结后签订。[5]
1947年2月,在巴黎和会上,姗姗来迟的五国和约(包括对保和约)终于缔结了。于是南保两国立即开始恢复签订条约和建立联邦的谈判。7月初,铁托通知苏联驻南大使,南保条约已经准备就绪,将于7月底季米特洛夫来访时签署。与此同时,季米特洛夫也将此事电告斯大林以征求意见。他同时他表示,条约将于7月签署,不论到时对保和约是否得到批准。斯大林在复电中表示赞同南保缔结条约,但认为必须等到对保和约生效的时候。[6]
同年7~8月,季米特洛夫率保加利亚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与铁托在南斯拉夫的布莱德举行会谈。8月1日,南保两国政府在会谈后发表的一项联合声明中表示,他们就即将签署的两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进行了准备并达成了一致意见。[7] 虽然南保两国没有正式签订条约,但是实际上就是宣布草签条约。这就违背了斯大林的有关指示。斯大林在致南保两国领导人的电文中,指责他们因“自己的匆忙行事”而“犯了错误”,这种错误可能被“英美反动派”所利用以“加强针对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的对希腊和土耳其事务的军事干涉”。他特别强调,南保这样做的时候“没有同苏联政府进行协商”。[8] 南保两国领导人接受了斯大林的批评,在对保和约生效前,没敢正式签订两国条约。
虽然南斯拉夫领导人执行了苏联的指示,但是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独立行动的倾向,仍然无法平息苏联领导人对他们的不满和解除苏联领导人由此而对他们产生的更大的警惕。1948年2月,在同南保领导人卡德尔和季米特洛夫等人会谈中,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旧事重提,再次严厉批评南保两国1947年8月关于南保条约的声明没有同苏联进行协商。[9]
二,南斯拉夫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问题。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因素,战时和战后初期,南阿两党和两国建立了主从式的特殊关系。位于巴尔干半岛西端的阿尔巴尼亚,除了西隔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相望外,它只有两个陆地邻国:东南与希腊相邻,东部与北部与南斯拉夫毗连。对于革命后的阿尔巴尼亚来说,得到美英支持的君主制的希腊当然是其必然的敌人。而政治目标相与其相同且幅员人口更大更多的南斯拉夫则不仅成为其天然盟国和保护国,而且也是阿与外部世界特别是与苏联和其它人民民主国家联系的中介。南阿两国特殊关系从下面的情况中可见一斑:南斯拉夫第一个承认阿临时民主政府(1945年4月;而苏联同阿建交是在1945年12月);南第一个同阿签订友好互助条约(1946年7月;苏联与阿没有签订类似的条约);霍查作为阿政府首脑的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前往南斯拉夫(1946年6月;霍查第一次访问苏联是在1947年7月);霍查是第一个被南斯拉夫授予南人民英雄勋章的外国人(1946年6月;霍查获得苏联的苏斯洛夫一级勋章是在1947年8月) 。[10] 阿共中央五中全会(1946年2—3月)对阿南关系表达的立场是,“我们的政策应当是同南斯拉夫进行更加紧密和具体的合作。我们的人民应当懂得,这种兄弟关系是我们生存的保证。”[11]
南斯拉夫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广泛的援助。至于苏联对阿的援助,在1947年7月霍查访问苏联之前,其范围和规模是有限的。苏联驻阿公使丘瓦欣在回忆录中说,苏联向阿的一些部、工业企业和农业部门派遣了几十名专家。此外,苏联的普通高校和军事学院接受了约40名阿学生和学员。[12] 苏联的援助并非直接地而是通过南斯拉夫提供的。当时在阿南关系中通行的原则是:“地拉那通往莫斯科之路要经过贝尔格莱德。”[13] 1946年7月,访南归来后的霍查告诉苏联公使丘瓦欣:铁托说,他访问苏联的时候,“斯大林同志对他说,苏联政府认为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必须给予全面援助的兄弟共和国。这里指的是,苏联将通过南斯拉夫来帮助阿尔巴尼亚,因为苏联政府认为,在现在的条件下直接援助阿尔巴尼亚只能引起盟国的责难。”[14]
在南斯拉夫的对外政策中,除了要求得到的里雅斯特外,合并阿尔巴尼亚是南斯拉夫当时最大的追求和努力目标。阿南共同计划协调委员会的南斯拉夫成员对阿方成员说,“你们不应当把你们国家看作是独立的国家,而应当看作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霍查本人也曾多次受到过这样的暗示,他的态度是:“如果斯大林同志对我们这么说,我们阿尔巴尼亚人就同意建立与南斯拉夫的联邦。”[15]
1946年上半年,南斯拉夫准备同阿尔巴尼亚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以及规定两国实行广泛的经济和军事合作的协定。虽然苏联在表面上支持南阿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无论从维持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维护苏联在东欧的统治地位的立场考虑,苏联显然都不希望如此迅速地实行南阿一体化。1946年苏联外交部巴尔干司司长拉夫里谢夫在铁托访苏前夕撰写的《关于南阿关系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应当对南阿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些限制,特别是要推迟(至少在最近)签订南斯拉夫设计的南阿秘密军事条约和任何把阿并入南斯拉夫联邦的决定。这样可以避免西方国家可能作出的消极反应。[16]
1946年5月27日,在同铁托的会谈中,斯大林问他,霍查是否同意阿尔巴尼亚并入南斯拉夫联邦?铁托作了肯定的回答。但是斯大林认为,现在南斯拉夫要同时解决阿尔巴尼亚并入南斯拉夫和的里雅斯特这样两个问题是困难的。所以,斯大林建议,应当首先考虑阿南友好互助问题;通过条约使阿尔巴尼亚更接近南斯拉夫。铁托对此表示同意。[17] 在6月8日同铁托的第二次会谈中,斯大林再次明确表示,建立包括阿尔巴尼亚在内的联邦还不是时候。但斯大林同时表示,苏联将通过南斯拉夫向阿提供援助。[18]
铁托与斯大林会谈后不久,1946年7月,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签订了经济合作的协定。通过关税联盟、协调经济计划、统一关税和建立股份公司等方法,两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了。南斯拉夫还对阿尔巴尼亚的政治和军事等部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南共驻阿共代表兹拉季奇在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制定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干部问题的政策和决定时拥有重要的发言权,许多决定实际上都是由他倡议并制定的。[19]
1947年5月和7月,阿负责经济事务的副总理斯皮鲁和阿共总书记霍查、内务部长佐泽(也是副总理)相继访问苏联。7月15日,斯大林同霍查在宴会前后举行了两次长时间的会谈。斯大林详细询问了阿国内的各种情况,并表示苏联将加强对阿的援助。在谈到阿南关系时,斯大林对南斯拉夫对阿政策表示不满,他说,阿是一个独立国家,在发展同其它国家的关系时应当表现出独立性。[20] 会谈结束后发表的公报说,“由于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的占领而给阿尔巴尼亚造成的巨大破坏和严重损失,苏联政府满足阿尔巴尼亚政府的请求,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贷款,苏联将用这笔贷款向阿尔巴尼亚提供轻工业、林业和农业机器设备。”[21] 霍查访苏时还同米高扬举行了业务会谈,明确了阿方提出的具体要求。苏联还决定向阿派遣新的专家小组以帮助和领导阿某些国民经济部门的工作。[22] 霍查对苏联的访问使苏联开始与阿尔巴尼亚建立起直接的合作关系。尽管苏联驻阿公使对南斯拉夫人说,苏联仍将通过南斯拉夫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南斯拉夫显然对苏阿关系的发展非常担忧,特别是对苏联专家在阿的活动感到不安,所以竭力设法贬低和消除霍查访苏的效果。苏—南—阿三方复杂的关系,使阿党和政府内的出现了尖锐的斗争。
1947年11月,南共驻阿共代表兹拉季奇在阿党政治局会议上指责阿领导人斯皮鲁等对南斯拉夫采取不友好甚至敌视行为,阻碍阿南合作首先是经济领域的合作。斯皮鲁与苏联驻阿外交使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曾对苏联公使丘瓦欣说,南斯拉夫驻阿代表建议关闭鲁比克的炼铜厂,他们对阿决定在苏联帮助下在地拉那建立纺织联合企业抱极其怀疑的态度。他们对阿有关的外贸组织施加压力以便让阿把国内生产的2/3的原油运往南斯拉夫(这将使阿库乔夫煤油厂面临关闭的危险)。斯皮鲁认为,南专家的所有建议和劝告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阿自主地发展经济,而是为了要把阿经济纳入南经济发展计划之中。他强调,“这意味着要把我们同苏联分离开来,剥夺我们阿尔巴尼亚人接受苏联援助的可能性。”[23]
在佐泽的支持下,阿政治局准备审查斯皮鲁的问题。但斯皮鲁在审查之前突然自杀身亡。斯皮鲁事件使苏南阿三国关系更为复杂化。1947年11月底,铁托委托南驻苏大使波波维奇与斯大林面谈与阿有关的问题,但苏联方面说斯大林不在莫斯科。12月4日和7日,日丹诺夫受斯大林的委托与南大使进行了两次会谈。南大使在会谈中谴责斯皮鲁用类似英美间谍的方法进行反南活动,并提到了斯皮鲁曾与苏驻阿使团保持全面的接触。他指出阿能从南得到它想要的一切东西,南已向阿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但他说,南担心的是它已经觉察到阿对南履行义务正在受到阻挠。他特别指出,在斯皮鲁自杀后,铁托打算给阿共以“全面的支持”以使阿共保持“纯洁和团结”[24]
1948年1月17日,斯大林与来访的南斯拉夫领导人杰拉斯专门为阿尔巴尼亚问题而举行了一次会谈。双方认为,阿尔巴尼亚的未来发展应当与完全与南斯拉夫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直到联合。但是同时斯大林要杰拉斯注意到不能匆忙地使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实行联合的必要性,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和遵守必要的强调阿尔巴尼亚人自愿与南联合的规则,要消除南斯拉夫人是要奴役他们的印象。[25]
但是1月19日,铁托在接到杰拉斯关于同斯大林会谈的报告后,致电阿领导人霍查,建议在阿南部的科尔察向南斯拉夫提供一个军事基地以供南一个师驻扎,理由是有消息说,存在着“英国人和美国人支持下的希腊君主法西斯分子”入侵阿尔巴尼亚的威胁。[26] 第二天,霍查就表示同意。接着两国总参谋部开始就具体的军事问题进行谈判。不管如何,铁托准备向阿派遣军队的计划既没有同苏联商量也没有向苏联通报。苏联驻南大使拉夫连季耶夫于1月21日得到这一情报后马上报告莫斯科说,南斯拉夫军队即将进入阿尔巴尼亚的科尔察。这一决定是在没有苏联驻南军事顾问参与下作出的。[27]
1月28日,莫洛托夫通过驻南大使拉夫连季耶夫询问铁托:莫斯科得到的有关南斯拉夫想把军队开进阿尔巴尼亚的消息是否准确?“因为莫斯科没有从南斯拉夫得到这样的通报”。苏联担心,“盎格鲁撒克逊人”将会利用南斯拉夫军队的这一行动“以‘保卫’阿尔巴尼亚独立为借口对这件事情进行军事干预”。[28] 铁托只得承认有派兵去阿的打算,但他强调这是征得阿尔巴尼亚同意的。他还说,希腊借口打击隐藏在阿的希腊游击队准备入侵阿尔巴尼亚。而由于阿军队软弱,阿希边界容易遭到进攻。他希望苏联能接受他的说法。同时保证在苏联作出决定之前,南斯拉夫不准备派军队去阿尔巴尼亚。[29] 但是铁托对莫洛托夫有关英美可能进行干预的担心不以为然。他对苏联大使说,如果入侵阿南部,那么南斯拉夫和苏联将不得不“解决这一麻烦”。[30]
铁托这种始则隐瞒继而辩解的态度引起了苏联的极大不满。三天后,莫洛托夫向铁托发去了一封语调严峻的电文。称:南斯拉夫不同苏联商量并且没有最后通知苏联就决定派军队去阿尔巴尼亚是“不正常的”,这表明“在理解两国相互关系”方面苏联同南斯拉夫领导人存在着“严重的分歧”。[31] 铁托接到莫洛托夫的电报后,显得“很不安”。他向苏联大使承认,没有苏联商量就作出决定是一种错误,并保证不向阿尔巴尼亚派遣军队。他还进而保证,今后将就对外政策问题同苏联进行协商。同时他又辩解说,在这之前南斯拉夫采取的行动是与苏联协商过的,它同苏联在理解相互关系方面不存在严重的分歧。[32]
但是,这一次苏联不愿意简单地接受南斯拉夫的这种不彻底和不诚恳的认错了。因为在苏联看来,南斯拉夫在擅自行事方面已有不少“前科”在身。这次准备向阿尔巴尼亚派兵的瞒天过海的做法已属旧病复发。
无独有偶,就在铁托作出派兵决定的前二天(1月17日),保加利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事先也没有征得苏联领导人的同意,就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将来有可能建立一个包括希腊在内的东欧国家联邦或邦联。[33] 一个在1月17日,公开宣布要建立东欧国家联邦;另一个在1月19日悄悄建议向阿派兵。再回溯半年前的8月1日,正是他们两家一起,未同苏联协商,在对保和约尚未生效的时候就宣布就两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达成一致。这样竖向联系南保两国半年前的擅自行动,横向比较它们两国现在的犯规言行,使苏联领导人感到,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领导人的行为绝非一时之糊涂。一种可怕的前景——东欧国家自行其是和各自为政从而使苏联领导人苦心经营苏联东欧集团的全部努力付诸东流的可怕前景,终于使苏联人拍案而起,这次一定要同他们新旧帐目一并算清。
1948年2月10日,南斯拉夫领导人卡德尔和杰拉斯等与保加利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等一起被召到莫斯科。莫洛托夫开门见山地指出,苏联、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从党和国家的角度看,这些分歧是不允许有的。接着,他逐一例举了三件严重分歧的事例:“第一件是,南保缔结联盟条约——没有在苏联与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之间进行协商;第二件是,季米特洛夫宣布要建立包括希腊在内的东欧国家和巴尔干国家的联邦——没有在苏联和保加利亚之间进行协调;第三件是,把一个南斯拉夫师派到阿尔巴尼亚南部的科尔察——没有在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进行协调。” [34] 在谈到阿尔巴尼亚问题时,斯大林说,阿的独立是由三个大国苏联、英国和美国通过专门的协定予以保证的。阿是我们最为软弱的一块地方,因为其它(东欧)国家或者是联合国成员国或者得到了承认。但是阿没有被承认。如果南斯拉夫进入阿尔巴尼亚,英国和美国的反对派就可以利用这件事情,作为阿尔巴尼亚独立的保护者采取行动。我们不应当派军队去,而应当加紧努力建立阿尔巴尼亚的军队。我们应当训练阿尔巴尼亚人。如果他们遭到进攻,就让阿议会呼吁南斯拉夫提供援助。[35] 斯大林还意味深长地半开玩笑说,南斯拉夫人害怕俄国人在阿尔巴尼亚,因此他们赶忙派出他们的军队。[36] 关于南保联邦以及阿尔巴尼亚加入的问题,斯大林表示,如果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希望的话,它们明天就可以实行统一,这方面不存在限制,因为保加利亚是一个主权国家。卡德尔说,鉴于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南斯拉夫不急于同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联合,但是斯大林对此说,不应当再迟了,这样做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必须联合,然后让阿尔巴尼亚加入,这可以通过议会根据人民的意愿来达成协定。斯大林认为,应当先开始实现政治联合,这样(对西方来说)进攻阿尔巴尼亚就困难了。至于保南联合,斯大林再次强调,这个问题已经成熟,甚至可以开始讨论(联合的)国家的名称了。在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的训斥和开导下,南保两国领导人先后承认错误。并同意与苏联领导人签订就国际问题进行相互协商的议定书。[37]
实际上,南苏之间的分歧并没有真正解决。苏联希望南先与保建立联邦,然后再让阿加入。而南斯拉夫至少在这个时候并不想建立南保联邦,与阿的联合倒是它所希望的(但不是联邦而是统一)。这种轻重缓急并非无关紧要,它表明,至少在那时,斯大林是反对阿与南实现统一的。至于相互协商议定书,对于南斯拉夫来说更是一种犹如紧箍咒的东西,它是被迫接受的。后来的事实正是如此。

❷ 求电影(纪录片)名字

纪录片:消失中的世界[小猪吉列]


导演: 贝塔尔•拉洛维奇 / 贝塔尔•克拉列

制片国家/地区: 前南斯拉夫

语言: 南斯拉夫(中文字幕)

❸ 能介绍几部关于英美战争的影片吗

1. 《战地军魂》(Stalag 17,17号囚房,美国,1953)
早期二战经典。战俘逃亡题材。二战后期号称“牢不可破”的纳粹德国战俘集中营,美军战俘策划越狱和清除内奸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貌似没心没肺、无恶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争暗斗,其乐无穷。威廉�6�1赫顿等主演。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2.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营、龙虎榜、绝处逢生,美国,1963)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43年,戒备极为森严、声称“绝对不可能逃脱”的纳粹德国第三集中营,一批盟军战俘在一位美国英雄的领导下实施集体逃亡计划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营的70多名战俘最终却只有几个人幸运地存活下来……自由是不屈不挠的结果。史蒂夫�6�1麦奎因、詹姆斯�6�1加纳、理乍得�6�1阿滕伯勒、詹姆斯�6�1科本等主演。
3. 《黑狱枭雄》(King Rat,鼠王,美国,1965)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根据英国通俗小说作家同名小说改编。战时新加坡日军战俘集中营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称的美国反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美国人生存之道的战俘标本。乔治�6�1西格尔等主演。
4.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国、美国,1957)
战俘题材经典。1941年,泰国北碧府日军集中营盟军战俘被迫为日军建造桂河大桥的故事。战争中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经典标本,英国绅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与心理刻划极为出色,英、美、日三国军官的不同风格和个性十分鲜明。影片中英军官兵用口哨吹出来的《桂河大桥进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七项大奖。美国电影协会(AFI)100部最惊心动魄的美国电影第58位。
5. 《终止战火》(To End All Wars,终结战争,英国、美国、泰国,2001)
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攻占新加坡后,一批盟军战俘被送到缅甸建造死亡铁路、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战火终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宽容相待,战火才会真正终止。罗伯特�6�1卡莱尔、基弗�6�1萨瑟兰等主演。
6. 《哈特之战》(Hart''s War,哈特战争、裁决之战,美国,2002)
战俘逃亡题材。战俘营中的种族歧视问题。根据美国作家同名纪实小说改编。战时的纳粹德国战俘集中营,以上校为首的美军战俘借审判谋杀案嫌疑犯分散德国纳粹注意力、实施逃亡行动的故事。布鲁斯�6�1威利斯、科林�6�1法瑞尔等主演。
7. 《海陆空大逃亡》(The McKenzie Break,战俘营、暴动战俘营,爱尔兰、英国,1970)
战俘逃亡题材。战时苏格兰麦肯锡英军战俘集中营德军战俘的逃亡故事。自作聪明的英军与德军战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而结局则是英军“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8. 《胜利大逃亡》(Victory,大胜利,美国,1981)
战俘逃亡题材。二战末期的巴黎,一场特殊的足球赛——纳粹德国国家队对同盟国战俘队,一场热闹非凡的盟军战俘大逃亡行动。其间,由于球王贝利以及众多欧洲足球高手加盟扮演战俘,致使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场世界足球超级明星的个人绝技大展示。
9. 《战火纷飞》(Raid on Rommel,奇袭隆美尔,美国,1971)
1943年的北非战场,英德两军对垒之际,英军军官冒险将关押在德军军营的盟军战俘释放,并率领他们发动突袭的故事。理乍得�6�1伯顿、约翰�6�1科里考斯等主演。(笑独行按:或有混同于《沙漠之狐》者。)
10. 《大偷袭》(The Great Raid,卡巴那图大营救,美国,2005)
根据美国作家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反攻巴坦岛时的一次战俘营救行动,目的是营救可能被日军屠杀的卡巴那图战俘营500多名盟军战俘,该行动得到了菲律宾游击队的大力协助,号称美军历史上最成功的营救行动。本杰明�6�1布拉特、约瑟夫�6�1法因斯、康妮�6�1尼尔森等主演。
11. 《雷恩的快车》(Von Ryan''s Express,战俘列车、大逃亡,美国,1965)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1943年,意大利军战俘集中营的英军战俘在意大利战败、重获自由后又不幸被德国纳粹的侦察机发现,被集体装上火车运往德国。此前因飞机坠毁而被意军俘获的美军空军上校也在其中。他率领英军战俘夺取火车,经由被俘德军军官指点,一路骗过德国纳粹,将火车驶向瑞士。而他自己却不幸在最后时刻倒在了德国纳粹的枪口下……弗兰克�6�1西纳特拉等主演。
12. 《逃离索比堡》(Escape from Sobibor, or Les rescapes de Sobibor,英国、南斯拉夫,1987)
电视电影。欧洲电影界对于黑暗年代恐怖往事的经典回忆。根据英国作家同名历史小说改编。1943年,波兰索比堡死亡集中营犹太人和犹太裔苏军战俘的逃亡,主动选择在枪口下物竞天择的命运:600多人越狱,300多人成功,规模与绩效均创德国纳粹死亡集中营集体逃亡事件纪录。阿兰�6�1阿金、鲁特格尔�6�1哈尔与波兰裔性感美女乔安娜�6�1帕库拉联袂主演。
13. 《科尔迪兹要塞》(Colditz, or Escape from Colditz,寇地兹堡,英国,2005)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战时三位盟军官兵逃出了纳粹德国境内的战俘集中营,但在德国与瑞士边境,其中两位又不幸遭德军逮捕并关入另一个战俘集中营——科尔迪兹要塞……成功逃脱并到达英国的荷兰军下士是一个自负的无耻之徒,在走运加入伦敦英国“军情九处”、官升中尉后,卑鄙地背叛了英军中尉战友的嘱托,不择手段地追求战友美丽、优雅的女友并利用职权使之死心塌地地嫁给了自己……戴米恩�6�1刘易斯、索菲亚�6�1迈尔斯等主演。
14. 《第五屠宰场》(Slaughterhouse-Five,第五号屠场,美国,1972)
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的末世寓言。根据美国作家同名经典小说改编。1945年,英美盟军轰炸德累斯顿前后,德累斯顿屠宰场美军战俘的经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疯狂体现为荒谬的真实:德国法西斯固然残暴,英美盟军也同样野蛮……游离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恶梦:过去是纳粹集中营,未来是外星动物园……精神病人般模糊、零乱、荒诞、晦涩的视角和思维。
15. 《极地重生》(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 or So weit die Fü e tragen,德国,2001)
感天动地、闪耀人性光辉的战俘逃亡题材经典。根据德国作家畅销传记小说改编。自由与爱远在三年14000公里之外。1949年到1952年,战后被苏联军事法庭判处到西伯利亚东部劳改25年的德军少尉几乎没有成功希望的孤身搏命大逃亡……然而,胸怀悲悯的好人(包括投怀送抱的爱斯基摩年青寡妇)、不可思议的好运(包括一路追捕他到伊朗边境的苏军上尉在最后时刻对他网开一面)和坚强的求生意志却最终成全了他。迈克尔�6�1曼德尔、伯哈德�6�1贝特曼、艾琳娜�6�1帕塔瓦等主演。米兰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16. 《异想天开大逃亡》(What Did You Do in the War, Daddy?,美国,1966)
战争幽默题材经典。虚构二战时期美军不费吹灰之力攻占了西西里岛小镇,不料一夜狂欢后却遭德军反扑,美军官兵反成阶下囚。而此时美军上级长官已得到捷报,欲亲临小镇体尝胜利果实。被囚的美军官兵只得出奇谋逃亡,在上级长官面前表演了一场假戏真做的战争……影片故事构思奇特,体现战争荒诞主题,极尽讽刺之能事。
17.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今夜无战事/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英国、新西兰、日本,1983)
日本导演大岛渚的“国际主义”战争题材作品。根据英国作家小说改编。英军战俘眼中战时东南亚爪哇岛日军战俘营中的人性以及同性恋故事。包容多种政治立场和道德观念,体现导演对于日本军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剖析和批判。
18. 《德州46》(The Good War, or Texas 46,魔鬼天幕,意大利、美国,2002)
二战结束前,位于美国德州荒原地带的赫里福战俘集中营,意大利军战俘的逃亡与看守美军的镇压,双方都面临着唯有依靠坚强的意志才可能求得生存的处境。唯一一位逃出集中营的意军战俘在与女友忘情缠绵时又再次被捕,当他回到集中营时,一出令人触目惊心的荒诞剧上演了……

❹ 帮忙介绍几部有关二战欧洲战场的纪录片,谢谢大家!

转的:
美国(23部):☆《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巴顿将军》、☆《最长的一天》、☆《辛德勒名单》、☆《卡萨布兰卡》、《父辈的旗帜》、《英国病人》、☆《音乐之声》、☆《虎!虎!虎!》、《坦克大决战》、《大独裁者》、《生死大逃亡》、《丧钟为谁而鸣》、《德国好人》、《兵临城下》、《风语者》、《U-571》

德国(20部):☆《从海底出击》、☆《帝国的毁灭(加长版)》、☆《决战斯大林格勒》、☆《黑色星期天》、☆《莉莉·玛莲》、《欧洲!欧洲!》、☆《伪钞制造者》、《玫瑰围墙》、《希望与反抗》、《纳粹军校》、《悲情火绒草》、《大迁徙》、《欧洲特快车》、☆《铁十字勋章》、《极地重生》、《何处是我家》、《六重唱》、《第九日》、《靡菲斯特》、《最后的桥》

俄国(6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解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烈日灼人》、《烽火孤儿》

南斯拉夫(4部):☆《没有天空的都市》、《逃离索比堡》、《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

波兰(3部):☆《钢琴家》、《战争三部曲》、☆《卡廷惨案》

英国(3部):☆《遥远的桥》、☆《桂河大桥》、《空军大战略》

法国(3部):☆《虎口脱险》、《光荣岁月
意大利(3部):☆《美丽人生》、《血战阿拉曼》、《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删节版)》

❺ 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87岁。凯勒小姐在出生后18个月的时候就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课堂教育。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着作。

还可以吧!!~~

❻ 推荐些南斯拉夫老电影,关于二战的经典

最震撼

《兵临城下》法国

导演:让·雅克·阿诺

主演:约瑟夫·费因斯 裘德·洛 瑞切尔·薇兹

瓦西里·泽索夫是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10天的战斗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然而在之后的几天,苏军的狙击兵也连连被人枪杀,对方同样只使用一发子弹。真正的对手来了!

《兵临城下》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战中共毙敌400余名,是前苏联着名的狙击英雄。和好莱坞的战争大片相比,这部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不遑多让,影片中,瓦西里和德军狙击手斗法的镜头让观众不由窒息,新兵们乘船渡河的场面扣人心弦,而苏联全线反攻的震撼场景,又使人欣赏到一道视觉盛宴。

《兵临城下》也是欧洲影坛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作品,达到了9000万美元,这其中德国资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拥有了反省德国历史的特别含义。

最难忘

《桥》南斯拉夫

主演:瓦·济沃耶诺维奇 斯·派罗维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的边缘,然而他们仍不死心,为了挽救危局,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

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

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一个工程师,但这个工程师恰恰是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影片是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真实再现一场激烈的大桥争夺战、一次勇气与信仰的考验。炮弹从头上掠过,大桥在脚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最伤感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意大利

导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贝鲁奇

1941年,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二战的硝烟之中,但西西里岛仍是一片宁和,这里正是男孩雷纳托的家乡。他和所有13岁的孩子一样,天真、快乐、不安分,对生活充满幻想。终于有一天遇到了改变他生活的女人——玛莲娜。这位漂亮的寡妇令所有的男人着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战争在继续。传来了玛莲娜丈夫的噩耗。玛莲娜为了生存,开始了出卖肉体的生涯。

影片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但是战争留给女人的伤痕,永远无法愈合。

最悲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前苏联

导演:斯·罗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表现了一场局部战斗,几位女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与德军的战斗。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流下热泪。

这部出品于1972年的战争影片,曾经获得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以及1975年列宁奖金等多项大奖。在中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不仅是因为片中有一幕在当时算是惊世骇俗的“裸戏”,更因为它将女性在战争面前的抉择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争,往往应该让女人走开,而在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中,女人却大胆地走入了战争。影片中,女兵们曾拥有的梦幻般爱情生活和战争的惨烈残酷相交织。当这群充满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女孩子最终相继战死沙场时,影片控诉法西斯暴行的主题得到了完全的展现。

最经典

《辛德勒的名单》美国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利亚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尔夫·费因斯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个国社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善于利用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

然而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他清楚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地保护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泪流满面,他为未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将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

《辛德勒的名单》让全世界感到震惊,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实

《最长的一天》美国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罗·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的诺曼底登陆战。这也是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庞大的一部战争片,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底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仿如在观众眼前重现整个事件。并且粗中有细,无论决策的将军或登陆的士兵都显得栩栩如生,成绩相当难得。

影片的演员阵容也属空前,歌手保罗·安卡也演出了一个动人的角色,并为本片写了一首雄壮的主题曲。《最长的一天》被影迷奉为二战电影盖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脱险》法国、英国

导演:杰拉尔·奥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飞机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飞行员分别被油漆匠、动物管理员和乐队指挥所救。迫于形势,油漆匠和指挥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在浴室碰头。在几次误会后,他们终于接上了头。

在热情的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这部影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当年曾创下法国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奈斯与演技派明星布尔维尔配合杰拉尔·奥利天才的编导手法,使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



《布谷鸟》\(俄罗斯\、《安妮日记》\(美国\、《狙击手》\(苏联\、《老枪》\(法国\、《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桥》\(南斯拉夫\、《虎口脱险》\(法国\、《六月六日登陆日》\(美国\共8部精彩的二战电影在每晚10时播出。 这其中《老枪》、《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虎口脱险》

好莱坞在过去50年拍过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起码有好几十部,本文主要将重点锁定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正统战争片,稍为边缘化的二战电影,像《辛德勒名单》、《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爱。


1。《西线平魔》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国老兵争议。

3。《桂河大桥》1957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大奖。

4。《最长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5。《坦克大决战》1965年出品,叙事手法流畅,加上亨利方达等演员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6。《大布列颠之战》1969年出品,由英国精英群起出动拍摄而成,片中战机遮天蔽日的空袭场面拍得壮观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顿将军》1970年出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来龙去脉,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9。《中途岛》1976年出品,二战影片多以西线为背景,这部是极少以东线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阵容强大,海战场面真实,使本片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20435431.html?fr=qrl3

❼ 有谁能汇总一下关于历史的纪录片

草原新牧民 1 1975
胜利油田 5 1975
飞跃的上海工业 2 1975
大寨花开万里香 3 1975
汽车工人争上游 2 1975
战鼓催春 6 1975
户县农民画 3 1975
欢庆“五·一” 3 1975
黄河万里行 6 1975
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7 1975
毛主席关怀暖人心 5 1975
中国民航开航:北京—卡拉奇—巴黎航线 1 1975
红旗渠畔展新图 6 1975
新时代的画卷 4 1975
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 (特辑一)海城人民多壮志 2 1975
红旗颂—第三届全运会团体操 6 1975
追悼董必武同志 2 1975
追悼李富春同志 1 1975
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 3 1975
中国广州杂技团访问新西兰 3 1975
中国广州杂技团访问澳大利亚 3 1975
杜鹃花红映友情 4 1975
热烈庆祝越南人民的伟大胜利 2 1975
国庆 6 1975
昔阳红似火 6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金日成主席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施特劳斯先生等贵宾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莱奥·廷德曼斯首相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贾瓦拉总统等贵宾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马科斯总统和夫人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克立总理等贵宾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马鲁夫副总统等贵宾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西哈努克亲王等贵宾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先生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南斯拉夫贵宾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基辛格国务卿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马里国家元首特拉奥雷的夫人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黎笋同志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施密特总理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吴奈温总统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明托夫总理等贵宾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福特总统 1 1975
毛泽东主席会见达科斯塔总统 1 1975
热烈欢迎泰国贵宾 5 1975
热烈欢迎鲁巴伊主席 3 1975
热烈欢迎伯纳姆总理 3 1975
热烈欢迎扎伊尔贵宾 1 1975
热烈欢迎尼日尔爾利亚贵宾 3 1975
热烈欢迎金日成主席 7 1975
热烈欢迎加蓬贵宾 4 1975
欢迎您威廉斯总理 3 1975
热烈欢迎多哥贵宾 4 1975
热烈欢迎塞内加尔贵宾 5 1975
热烈欢迎拉扎克总理 5 1975
热烈欢迎赤道几内亚贵宾 1 1975
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9 1975
热烈欢迎菲律宾贵宾 5 1975
团结战斗的新疆 10 1975
热烈欢迎冈比亚贵宾 3 1975
热烈欢迎努伊拉总理1975
杂技艺术传友情—朝鲜平壤杂技团在北京演出 2 1975
中刚友谊新篇章 5 1975
热烈欢迎塞拉利昂贵宾 5 1975
热烈欢迎尼泊尔贵宾 4 1975
热烈欢迎加拿大贵宾 5 1975
西哈努克亲王光荣回国 5 1975
热烈欢迎越南南方战友 6 1975
热烈欢迎澳大利亚贵宾 4 1975
1976(注;部分在当年1-10月拍的与“批邓”运动有关的几十部没收录“
战歌嘹亮 3 1976
珠帘寨 7 1976
京剧—古城会 《京剧》系列片7 1976
楚剧—关天寿观书 4 1976
京剧:卖水 《京剧》系列片3 1976
山西梆子:小宴 5 1976
连营寨 2 1976
京剧:借东风 《京剧》系列片2 1976
踏破昆仑万年雪—一支铁路勘测队 2 1976
昔阳跨“长江”—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特辑二) 1 1976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 2 1976
百舸争流 5 1976
两张图纸 4 1976
旧貌变新颜—前进中的石家庄地区农业 5 1976
水乡大寨花 2 1976
天山南北迎亲人 3 1976
中国天津杂技团访问北欧五国 电视放大4 1976
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夫人 电视放大1 1976
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客人朱莉和戴维 电视放大1 1976
毛泽东主席会见老挝党政代表团 电视放大1 1976
毛泽东主席会见李光耀总理等贵宾 电视放大1 1976
毛泽东主席会见马尔登总理等新西兰贵宾 电视放大1 1976
毛主席会见穆巴拉克副总统 电视放大1 1976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电视放大片1 1976
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 5 1976
京剧:哭灵牌 《京剧》系列片2 1976
京剧:独木关 《京剧》系列片6 1976
京剧:贺后骂殿 《京剧》系列片6 1976
京剧:断桥 《京剧》系列片4 1976
京剧:五台山 《京剧》系列片4 1976
薛礼叹月 2 1976

❽ 甜蜜电影的导演简介

杜尚·马卡维耶夫于1932年10月13日生于贝尔格莱德,是南斯拉夫电影导演。在50,60年代与南斯拉夫的动画片家V.米米卡与A.彼特洛维奇同期开始在世界影坛展露头脚,为南斯拉夫电影赢得声誉。其一生关注性解放与政治,认为两者密不可分,这两个主题一直贯穿于他的作品中。做为一个受“自由电影”(实验电影)熏陶得电影人,他广泛观摩各类影片,从英国30年代的纪录片到苏联的默片都对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他还比其他导演更独裁,全全主控导,编,剪等。 1953年在他还在学习心理学和写电影观感时,拍摄了其第一部16mm影片《一个南斯拉夫老人之旅》,从1958年他开始制作一批反映萨格勒布与南斯拉夫其它城市的纪录片,但在1958年其短片《别相信纪念碑》,却因有“过分色情的镜头”被南斯拉夫当局禁映5年,虽然该片在坎城获得好评。从此他的作品便开始饱受禁映与非议--如《甜蜜电影》(1974)在评论界和商业上都被广泛抨击,在加拿大第一夫人愤怒退场后,该片被禁!《黑山》(1981)毁誉参半;《可口可乐小子》(1985)被认为是一场失败的商业片尝试;《爱的夜晚》(1988)叫好不叫座;《中午洗澡的暴徒》(1994)被批评没目地情节。这些使他得很难被认为是战后伟大高产的电影艺术家。<<肉体的神秘》是马卡维耶夫最出色的作品,共耗时三年(1968-1971)。当时评论认为导演的拼贴尝试最终失去了控制,片中与导演所要表达的意图也过分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