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要做一篇关于疫情期间家人是医护人员的身边朋友的一个小采访,想问一下可以采访哪些问题
疫情可以采访这些问题:
1、疫情爆发以来,最让你深有感触的是什么。
2、普通群众应该怎么样佩戴口罩才能更科学更节约。
3、如果我身处医院的发热门诊,医院将如何降低我的被感染概率。
4、疫情过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5、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情感。
6、您是否经历了身边人出现症状的恐慌。
7、各地都在呼吁大家尽量减少外出以避免个人感染。是什么原因让你积极参与到这项抗疫活动中的呢。
8、您的家人支持你来抗击疫情吗。
9、请问,作为此次防疫工作人员,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想呢。
10、你觉得疫情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1、你对国家应对疫情的行动感到满意吗。
12、火神山医院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建造成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13、你如何看待戴口罩这件事?你认为我们是否有必要戴口罩。
14、在疫情期间你觉得你可以做什么事。
15、走进抗疫一线,您得内心也有过紧张和恐惧吧?您是如何缓解的。
16、你觉得这一段难忘的经历对你以后的人生道路有何影响和启发。
⑵ 电视台采访疫情防控酒店怎么说
1、酒店已经针对防控疫情做出相应的消毒。
2、进入酒店者必须扫码登记。
⑶ 现在出去采访有关疫情的问题,可以提问什么呢
1、你觉得疫情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现在出门还需要戴口罩吗?
3、对于我们国家的疫苗你是怎么看的?
4、对国家应对疫情的行动感到满意吗?
5、在这次疫情中,有无数的医生、护士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你觉得你最敬佩的的医护人员是谁?
6、现在出门坐火车或是飞机,你认为还应该戴口罩吗?
⑷ 作为学生现在出去采访有关疫情的问题,可以提问什么呢如果你是被采访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1、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一直守护着我们,你是如何看待他们的?
答:他们是天使,是英雄!每日不眠不休的与病毒作斗争!我们在后方一定会为他们加油打气,配合防疫工作的!
2、你如何看待戴口罩这件事?你认为我们是否有必要戴口罩?
答:戴口罩是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我们应该听从国家的安排,戴上口罩。
3、在非常时期老师现在是直播上课吗?
答:我接触到的不是这样的,我们是运用微课、微视频制作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然后供学生观看学习。
4、那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帮助大码?
答:受疫情影响,开学时间延迟,教育部要求各地各学校停课不停学。区教育局,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制利用微课、微视频等方式,为新学期充分做好预习和自学另一方面,有严格规定,不允许开设网络直播教学,增添学生的负担,感觉现在的教学方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不至于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
5、那教学进度会有影响吗?
答:还是会有一些的,因为不能面对面的传授,所以不能讲的太快,但为了不拉下太多也不嗯能讲的太慢,但还是比上课要讲的稍微慢一些,而且以现在视频的形式,有些知识不好讲授和反馈。
⑸ 作为学生现在出去采访有关疫情的问题可以提问什么呢
疫情对生活的影响。
采访格式有:
一、访谈录格式:
要写明时间、地点、访谈对象、谈了哪几个问题等等要一一写清楚,署名也要正确。
二、访谈录写法:
1、选对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所以,这个采访对象的选取也是很有讲究的,他应该是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且是非常有思想内涵的人物,采访这样的人,才能写出不俗的作品。
2、制定访谈提纲。
面试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功课,深入了解面试人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面试提纲,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文章挖掘出更好的材料。
3、保持思维敏捷。
写文章一定要避免千篇一律,所以一定要有新颖的眼光,而这种新颖的眼光,就是要有一个敏捷的头脑,让自己的思想尽可能的与众不同,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认可。
4、深入挖掘其中的亮点。
采访记录,必须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做某一特定工作的人,适当进行采访,并撰写具体的文章,但是,要深入挖掘,也要能够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或方法。
5、关注文本优化。
写任何材料或者散文,或者师兄,都需要注意用词,不仅要力求准确表达独特的位置,不要冗长,缺乏重点和创新,让自己写的文字无人问询,是不值得的。
6、不要夸大。
采访记录,当然,可以包括一些好的方面,面试的内容,我们有一个计划,集中在材料、实事求是找出,并编写一个好的面试记录,不作弊,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睛可能最终导致其他损失。
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
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⑹ 怎样写采访提纲
摘要 给转化一下。然后加上头和尾就可以了。
⑺ 在抗击疫情中,采访学者应该提问什么问题
对此次疫情的高效控制的看法相关问题。
采访是新闻工作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可能收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
目的
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不论采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要求
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纵横交错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 新闻采访除突发事件的采访外,新闻记者在平时还从事主动的、有目的的采访。这种采访事先有明确的报道思想,有充分的资料准备,有周密的采访计划。
⑻ 作为学生现在出去采访有关疫情的问题,可以提问什么呢
疫情对生活的影响。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伴
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
等,无肺炎表现。
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
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预防疫情的方法,疫情的传播有几个方面:
1、传染源,最好找到传染源并隔离,防止播散病毒。
2、切断传播途径,如果是空气传播,最好每个人都戴口罩,阻断传播途径。如果是接触传播要勤洗手、衣服、头发。如果有口腔、肠道传播需要把所有入口的东西进行高温消毒,煮熟后食用,不要生吃。
3、保护易感人群,每个人都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但其他疾病,比如很简单的百日咳,不是每个人都是易感人群,接受过疫苗治疗后都产生了永久抗体,因此需要给易感人群打疫苗。
⑼ 北京市民笑答BBC街头采访,你觉得中国疫情防控做得怎么样
我觉得中国的疫情防控做的非常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活在这样的国度非常安心。
⑽ 2021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题答案
1.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正确答案:会
2.口罩戴了一面后,可以反过来再戴一段时间,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3.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____类传染病,并采取了____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乙、甲
4.用“七步洗手法”洗手能把双手各个部位洗干净,“七步洗手法”的七字口诀是什么?
正确答案:内外夹弓大立腕
5.医用口罩在没有接触明确或疑似感染源,未变形、弄湿或弄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____个小时。
正确答案:4小时
6.和同学说话,最好隔____米以上。
正确答案:1
7.疫情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的时候要不要去学校?____(填“去”或者“不去”)
正确答案:不去
8.教室和图书馆的桌、椅等物体表面消毒时,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浓度是____mg/L最合适。
正确答案:500
9.物品表面消毒时用多少浓度的酒精?____%
正确答案:75
10.在食堂吃饭时为了方便交流,要近距离面对面地坐,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1.佩戴多层口罩,才能有效预防病毒,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2.为了预防病毒感染,宿舍不能开窗,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3.疫情期间,每天对课桌椅、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消毒液擦拭一次即可,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4.佩戴医用口罩时,浅色朝外,金属条朝上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会发展至重型、危重型,所以很恐怖,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6.只有去过武汉,或者与武汉人接触后才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7.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切断传染源,目前主要措施就是不吃野生动物,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8.要开学了,我虽然从湖北赶回学校,但只要我家里没有疑似或确诊病人,就可以不用告诉老师,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19.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主要表现为什么?
正确答案:发热、乏力、干咳
20.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立即用手掌去遮捂,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21.公共区域的洗手池旁,需要备一块擦手毛巾,用于洗手后擦干双手,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22.疫情期间,只要发热、咳嗽,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