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哈努克与我国建交的原因是什么
1958年7月19日,中国与柬埔寨正式建交。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主张,与西哈努克奉行的“和平中立”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也成为中柬两国友谊的开端。
西哈在自传里提过几点:
1.中国,特别是周总,接待他的时候风度很好,让他深受感动,再就是当时的中国不像西方国家,给柬埔寨援助是附带政治经济条件的,中国无条件帮他,西哈就被更加大大的感动了。
2.美国早就不爽西哈的中立政策,越战打着呢,越南,老挝,泰国都有亲老美的政权,处于中心地带的柬埔寨,岂能让你中立?再加上西哈当时的佛教社会主义政策,搞国有化经济,动了一些有钱人的蛋糕,有钱人不爽也没法反对他。于是美国暗中资助柬埔寨的这帮人,所谓的美援大多数都进了这些右派政治家和军人的腰包,看着身边的人拿着美钞,渐渐对自己离心离德,西哈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于是向中国靠拢,恶心美国一下。感觉西哈从某些角度上看,和卡大佐有点像,明明是个小国却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偏要和老美硬刚,自己国家的体量加上时局都是不允许的,可能独立成功加上黄金时期的建设成果。
3.估西哈在国内搞佛教社会主义政策,可能也需要向中国取取经。
B. 西哈努克第一次访华是什么时候
西哈努克亲王是中国人民熟悉的老朋友。他初识中国的国事访问距今已整整45年了。1956年2月,在中柬尚无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西哈努克亲王不顾美国压力,打破常规,以柬埔寨王国首相身份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罕见的,在中柬关系史上留下了特殊的一页。 西哈努克亲王1941年登上王位,1955年戏剧性地让位给他的父亲,自任首相。中方按国家元首的最高礼遇隆重接待西哈努克亲王。那时,国内会柬文的人不多,更无高级翻译,而西哈努克讲一口流利的法语,于是就以法语为工作语言。当时我被临时抽调全程陪同西哈努克亲王。 2月13日,西哈努克亲王一行飞抵广州机场。他刚步出机舱,就在舷梯顶端向欢迎人群频频合十致意。那时他才30出头,风华正茂。他着一身上下白黑相映的民族服装,风度翩翩。他中等身材,略显胖,前额宽阔,面孔周正,目光炯炯,给人以精明强干的印象。他笑容可掬,说起话来,热情奔放,滔滔不绝。全然没有我想象中帝王那种威严、冷漠、令人望而生畏的神情。 那时春节刚过,广州气候宜人,而北京尚天寒地冻,朔风凛冽。来自亚热带的贵宾们个个衣着单薄。周总理获悉后,指示火速为他们准备皮衣、皮帽。西哈努克一行飞抵北京,每人都穿上了合身的御寒服装。对中方细致周到的安排,西哈努克深受感动。 当时钓鱼台国宾馆尚未修建。位于东交民巷的原法国使馆成了临时国宾馆。西哈努克亲王就下榻于此。爱好法国生活方式的他,正适得其所。似乎是命运的安排,24年后,1970年3月,朗诺集团在美国策动下发动政变,废黜了正在国外访问的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在漫长的流亡岁月里,北京这座建筑成了西哈努克的“元首府”。 周总理和西哈努克亲王进行了多次会谈。两位领导人并非初次谋面。1955年4月亚非会议期间,周总理会见并宴请的第一位与会首脑就是这位亲王。西哈努克在会谈中动情地表示:五百万人口的柬埔寨不能拒绝六万万中国人民的友谊。愿有着血缘关系的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周总理强调,国家不分大小都应平等相处,互相尊重。中国赞赏和支持柬埔寨政府奉行的和平中立政策。毛主席三次会见西哈努克。这是破格的。毛主席说:“我是农民出身的共产主义者,但我为有你这样的亲王做朋友感到荣幸。”毛主席对中柬建交一时尚有困难表示理解:“让我们看,建交好嘛!柬埔寨处境有困难,我们可以等待。”经过会谈,中柬达成互派常驻经济代表团的协议,为正式建交开路。 周总理和西哈努克发表了《联合声明》,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柬发展友好关系的指导方针。其间有一个有趣的插曲。柬文文本全靠手抄,而且柬文抄起来非常费时。《联合声明》预定在告别宴会前签字。我去西哈努克的第一助手、前首相兰·澳特处催询。只见他房间里忙作一团。有人趴在床上,有人席地而坐,忙着分头誊写,个个急得满头大汗。看来柬文文本怎么也赶不上签字仪式了。我赶紧请示总理。总理当即决定,先签中、法文本,柬文本待次日清晨他为西哈努克亲王送行时补签。难题迎刃而解。西哈努克亲王对周总理这种通情达理、体谅柬方困难的风范赞不绝口。 西哈努克亲王处事细致、周到,对访问的每一环节都事必躬亲。在离京去外地访问的前夕,为落实次日欢送仪式的安排,我去见西哈努克。一进门,只见客厅里跪满了人,犹如群臣上朝一般。西哈努克在中央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大堆礼品。凡赠送中国领导人以至主要陪同人员的礼品,都由他亲自挑选确定。第二天,我也收到他赠送的礼物。那是一套手工制作的考究的银质象牙烟具。银质烟具上雕有柬埔寨名胜古迹的精致图案,象牙烟嘴配以银质雕花托顶。我不抽烟,这套烟具作为珍贵纪念品一直保存至今。
C. 当年西哈努克流亡中国,我国全力帮助其复国,他是怎么回报的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亡国之君的下场大多不太好。然而,他也是亡国之君,由于国内发生政变时,正在访问中国,从而没有沦为阶下囚。我国领导人收留他,表示只承认他的政权,还帮助其复国。那么,他复国后是怎么报答的呢?
2004年,西哈努克宣布退位,他再次带着家人来到北京颐养天年,直到去世。期间,中国遇到了大地震,他积极地以个人名义为我国捐款。2012年,西哈努克去世,天安门和新华门将半旗致哀。
D. 十年动乱的十年动乱 - 历史是公正的审判官
全国性的大动乱继续发展。所谓的“二月逆流”黑干将,不断受到批判、声讨。1969年2月初,毛泽东提出,要让一些老同志到“六厂二校”去蹲点,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徐向前被指定去了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
这是一幢二层楼的宿舍。徐向前和一些接受“再教育”的老人,分别住在楼上、楼下。铺盖是随身带的,睡的是单人床。冬天还没过去,夜晚寒气袭人,往往不能成眠。徐向前患着病,和工人们吃一样的饭食,还要到车间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工厂开批判大会要参加,车间的批判会也要参加。
这时,在“二七”厂参加“接受再教育”的还有王恩茂、廖志高、江渭清、江华、朱德海等,住在徐向前的楼下。大家看到徐向前瘦弱的身体,上下楼步履艰难,都暗暗为老帅的健康耽心。每天见了面,总要问候几句。徐向前笑笑说:“没什么,这样很好嘛,你们都要注意保重。”过普通工人的生活,大家看来,太委屈老人了。但是,徐向前过惯了艰苦朴素的生活,并不觉得有什么难熬。
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的日子里,徐向前仍把心思放在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军队安定上,虽然被指责为“二月逆流”的黑干将,一次次受到批判,但他始终认为,要稳定军队,要注意国家的经济建设,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他和工人、干部交谈时,总是鼓励大家要把生产搞好。一位老工人回忆起徐向前等人在那里“接受再教育”的情景时说:“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深深地教育了我们工人!”
在“蹲点”后期,周恩来总理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让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四位老帅成立一个“国际形势研究组”。组长陈毅虽然受到批判,还是以饱满的热情,每周在中南海紫光阁召集大家开一次讨论会。老帅们每次坐到一起,谈笑风生,忘却了对他们的种种指责。他们看材料,交换思想,以他们丰富的经验和高瞻远瞩的胸怀,分析研究世界局势。这种座谈会召开了许多次。经过认真讨论,最后写出了《对国际战争形势的分析》;针对苏军人侵珍宝岛事件,写出了《从世界森林中看一棵珍宝树》等报告,以精僻的见解,分析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美苏之间的矛盾,提出国防建设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
1969年4月1日,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会议的议程,本来是讨论“修改党章、召开四届人大”等问题,但在这次大会上,林彪、江青一伙却借机批判“二月逆流”。在选举“九大”代表时,中央碰头会议成员作为当然代表,而与“二月逆流”有关的几位老共产党员,经毛泽东提名,下面非选不可,才当上了代表。上海的代表,专门带了材料来批陈毅。朱德在会上几次检讨过不了关,最后还是毛主席说了话才算罢休。徐向前和叶剑英分在军队的一个组,两人轮番受批判。会上,有人公然指着徐向前说:“你态度不老实,我们要做你的喷气式。”逼着徐向前承认是“二月逆流”的黑干将和其他一些莫须有的事情。徐向前只回答一句话:“总要实事求是嘛!”他的沉默和冷语是最好的回答。
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时,林彪、江青一伙又践踏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玩弄阴谋诡计,对几位老革命家,采取各组分配票数,指定人投票,以达到控制不准超过得票半数太多的目的。1500名代表的大会,徐向前得票最少,只有808票。徐向前回家后苦笑着说:“我得了五个鸡蛋。”林彪的政治报告和“九大”结束的公报,又公开批判“二月逆流”是“党内最大的一次反党活动”,是“为刘邓翻案”,是“破坏新生的红色政权的反党夺权阴谋”等等。“九大”闭幕后,全国各地传达“九大”会议精神时,都批判“二月逆流”的“错误”,点名批判陈毅、徐向前等人是“老右”、“老机”、“反对文化大革命”的黑干将。然而,错误的批判和咒骂无损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声誉。在共产党内和人民群众中正直的人们,都从心底热爱着这些老革命家。
“九大”之后,徐向前又返回“二七”厂,继续“接受再教育”。10月20日,中苏两党决定会谈,接着,两国总理在北京会晤。10月17日,林彪借口防止敌人搞突然袭击,要加强战备,快速疏散人口,遂发出反革命政变预演的第一号号令。借机将几位老帅、副总理等,从北京“疏散”到外地。
所谓的一号号令——“紧急通知”,作为国家元帅和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的徐向前,事先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他于10月18日接到“疏散”通知,要他去河南开封,20日晚就离开了北京。到达郑州时,有关单位还没来得及安排住地,在一个招待所暂住一晚上,第二天才移到开封军分区一个师团干部休养所。徐向前到开封的第二天,《开封日报》上便披露出“二月逆流”黑干将到了开封的话。徐向前到开封,当地负责接待的单位是按照“不冷不热,偏重于冷”的规格对待的。在此期间,因为房子改装暖气,徐向前一度移居到一家银行的楼上。楼下,有一间阴暗的屋于,没人居住。徐向前后来才知道“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囚禁死在那里。
徐向前被“疏散”在开封一年半之久。当地冷淡他,北京也很少有人过问他,和许多被“疏散”的老革命家一样,他每日每时思虑的是:国家的前途,军队的命运,人民的生活。他期待着什么,又耽心着一切。孩于们受他的牵连,也遭厄运。女儿徐鲁溪在大学里被打成“五·一六”分子;小女儿徐小涛才18岁,当兵没单位接收,去建设兵团也不要。后来走了“后门”,才当上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军垦战士。老人心里牵挂她们啊!1970年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九届二中全会,徐向前上庐山参加会后,又回到开封。1971年4月8日,中央决定在北京召开批陈整风汇报会,军队中几位老帅,才陆续由外地被接回北京。徐向前是被“疏散”的人中最后一个回北京的。
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庐山会议,在5年的大混乱中,徐向前经历了建国以来空前的一场灾难。他莫明其妙地被推进了全军文革小组,很快又陷入了受批判的大包围。先后3次被抄家,多次受围攻,又从“接受再教育”被迫“疏散”到河南。他和许多老革命家一样,精神、身体上受到了极大的压抑摧残。但是,他对革命事业始终怀着无限的希望。他光明磊落,“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历史是无情的,历史是公正的审判官。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彻底败露,折戟沉沙,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的沙漠上。这一事件犹如在中国上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全国上下,大感意外,无不惊喜林彪终于自食其果,人民拍手称快。
“九·一三”事件后的第一天,三座门会议室里充满了严肃的气氛。工作人员听说很久没有露面的老帅们都要来开会,觉得这个会非同寻常。黄永胜一反常态,早早地站在门口迎候老帅。徐向前走进来,黄永胜迎上去问好。老帅面无表情,不予理睬。聂帅来了,黄永胜急忙迎上去,并解释说在北戴河没有去看老帅。聂帅说:“划清界限嘛!”黄永胜十分尴尬、狼狈。
会议由黄永胜传达中央第57号文件,通报林彪叛逃,机毁人亡。黄永胜作贼心虚,浑身颤抖,念文件语不成句,只好由别人代读。
自从批判“二月逆流”以来,老帅们难得相聚。这天相逢,格外高兴。又闻林彪自我爆炸,更是内心喜悦。一向豪爽的陈毅老总提议,就地摆宴,举杯相庆。这时,陈老总已身患重病,老帅们关心他的健康,纷纷劝说作罢。
会议一结束,黄永胜的司机习惯地第一个把车子开到了门口。黄永胜急得大声叫喊:“开走,开走,让老帅们先走!”司机被弄得莫名其妙。
“疾风知劲草”。毛泽东主席在斗争中识别了林彪,也理解了包括徐向前在内的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他逐步起用一些老革命家,亲自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并为“二月逆流”平了反。特别是请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并在中南海接见了各位老帅。毛主席握着徐帅的手,满怀深情地连声说:“好人!好人!”
1972年,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群众都觉得徐向前等几位老帅会进政治局,有的还买了鞭炮,准备庆祝。结果大出意料,徐向前等几位老帅们又一次被排斥在政治局之外。
周恩来总理带病支撑着困难的局面。他为老帅们能出来工作花费了许多心思。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徐向前参加了频繁的国务活动。
接待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是徐向前复出后第一项工作。西哈努克亲王在1971年出国访问,国内发生了政变。在困境中,他来到中国,受到中国政府高规格的接待。周恩来总理亲自参加接待工作,并请德高望重的领导人陪同他。从1972年到1974年,徐向前承担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的任务。先是于1972年5月,陪同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中国东北,到了丹东、沈阳、抚顺、大连、鞍山、长春、吉林、哈尔滨、大庆等地,历时近一个月。又于7月,访问了山东济南和青岛,所到之处,受到数十万群众的盛大欢迎。1973年11月2日,徐向前和夫人黄杰专程到广州,迎接西哈努克亲王的母亲哥沙曼王后。1974年10月8日徐向前又和黄杰一起参加了周总理为庆祝西哈努克亲王52岁生日举行的宴会。西哈努克亲王在为柬埔寨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斗争中,把中国政府和人民作为忠实的朋友,和徐向前结下了难忘的友谊。
1973年5月,徐向前受周总理委托,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使,出访斯里兰卡,出席中国援建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落成典礼。把国际会议大厦的金钥匙,移交给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班达拉奈克夫人为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国际会议大厦成为中斯友谊的象征,屹立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
1973年7月10日,阿尔巴尼亚建军30周年。这时,中阿两党已出现分歧,但尚未公开。周总理从多做团结工作,维护中阿友谊的愿望出发,拟派一高级军事代表团前往地拉那参加庆祝活动。周总理提议徐向前为代表团团长。叶剑英也十分重视徐向前这次出访,并向徐帅开玩笑说:“我给你派一架最好的飞机。”徐向前肩负重任,飞赴阿尔巴尼亚,受到了热情欢迎。徐向前的阿尔巴尼亚之行,既坚持了原则,又注意了团结,圆满完成了中央交给的任务。
从1972年到1975年,徐向前还先后参加接待了赞比亚副总统齐纳、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塞拉利昂总统史蒂文斯、塞内加尔总统桑戈尔、尼日尔爾利亚总统戈翁、毛里塔尼亚总统达达赫、塞浦路斯总统马卡里奥斯、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南也门总统委员会主席鲁巴伊、加蓬总统邦戈。
徐向前一方面为国事忙碌,另一方面又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担忧。他和夫人黄杰对江青一伙的胡作非为深恶痛绝,有时也和亲密的战友谈谈自己的忧虑。特别是在邓小平被第二次打倒,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之后,徐向前的这种忧虑日深,常常夜不能寐。
“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顺应全国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及其同伙,终于被押上了审判台。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1981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75岁高龄的徐向前,又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他望着庆祝粉碎“四人帮”的欢腾的群众队伍,仿佛觉得中国人民获得了第二次解放,看到了劫难后的新中国的光明前景。
E. 西哈努克的生平
诺罗敦·西哈努克(Norodom·Sihanouk),1922年10月31日生于柬埔寨金边,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国王和哥沙曼·尼亚里丽王后之子;1941年继承王位;1955年3月西哈努克让位于其父,同年9月任首相并组成政府;1960年其父去世后,就任国家元首;1970年3月朗诺发动政变后到中国;1975年4月17日金边解放后回国,担任民柬国家元首;1976年4月宣布退休;1982年7月,任民柬联合政府主席;1990年2月任柬埔寨主席;同年7月任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1993年9月至2004年10月任柬埔寨王国国王,现为太皇。
F. 西哈努克为什么一直在中国
1970年柬埔寨发生军事政变,驱逐西哈努克,美国扶植的高棉共和国成立。此后西哈努克先后流亡到中国和朝鲜,组建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联合红色高棉共同对抗高棉共和国。
西哈努克与毛泽东、周恩来、金日成等中国、朝鲜的领导人成为朋友,在两国一直受到外国元首的礼遇。西哈努克能够流利地说高棉语、法语和英语,且学过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他爱好足球、篮球、排球和骑马,且是一位作曲家和电影制片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西哈努克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他于1964年、1965年、1970年、1984年、1989年、2009年六次与中国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是迄今为止登上天安门城楼次数最多的外国元首。
今日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市、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国际机场、西哈努克云壤国家公园以及金边的西哈努克大道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背景和启迪
1970年3月,柬埔寨首相朗诺在美国人支持下发动政变,宣布废黜西哈努克国王。正在莫斯科访问的西哈努克闻讯,在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失声痛哭。没想到,飞机降落后,周恩来总理动员四十几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到机场隆重迎候。
那一刻,西哈努克感动得热泪盈眶。此后,西哈努克流亡的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中国人为他的“柬埔寨民族团结政府”提供了元首府、首相府和政府大楼等物质援助和资金支持。
中国政府拨出北京市中心的东交民巷15号,让西哈努克安家落户,深宅大院里设有办公室、会客厅、餐厅、游泳馆、羽毛球场和多功能厅,配有警卫、秘书班子、高级厨师、花匠和车队。1972年2月至4月,在中国的悉心安排下,西哈努克从北京出发,穿越着名的“胡志明小道”,秘密访问了柬埔寨解放区,在那里主持了流亡政府会议。
西哈努克亲自谱写的歌曲唱道:“呵,可爱的中国,我的第二故乡。我在厄运中遇到了莫大的幸运,我在这里找到了知己。”
西哈努克是《人民日报》几十年间报道最多的外国领导人,享有“中国人民老朋友”的极高知名度。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报》里,风度翩翩、笑容谦和的西哈努克,在那个物质贫乏、精神荒芜的“革命化”年代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高贵雅致,就像今天的演艺明星一样备受追捧。
中国对西哈努克一往情深,从郎诺篡权到波尔布特当政,善始善终。邓颖超访柬时,坚持在宾馆楼上看到被软禁的西哈努克从楼下走过,以确认他还活着。西哈努克说:如果我必须接受某国政府的供养,这个政府最好是中国。
中国与多才多艺又命运多舛的西哈努克的交往,不离不弃,如果中柬关系仅限于此,无疑是国际交往史上一篇光明澄澈的千古绝唱。
西哈努克代表我们长达几十年的闭塞环境下,一段温暖人心的国际情谊。缅怀亲王,也是肯定我们的曾经,在困厄中不失仁厚,在外邦友人身上寄托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网络-诺罗敦·西哈努克
G. 西哈努克亲王为什么在中国享有如此的殊荣受到如此的尊敬
西哈努克与中国的情谊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在西哈努克国王的带领下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上,西哈努克与周恩来总理首次会面,之后周总理对柬埔寨进行了国事访问。西哈努克对中国奉行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十分赞赏,他维持柬埔寨在东南亚的和平中立,拒绝加入美国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这在冷战时期实际上给予了中国巨大的支持。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柬埔寨始终站在中国一边。
1956年,西哈努克第一次访问中国,从此揭开了他与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患难见真情,1970年3月18日西哈努克访问法国、苏联期间,美国支持的朗诺集团在柬埔寨发动政变,“废黜”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政变发生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总理作出继续支持西哈努克亲王的决策。在西哈努克19日从莫斯科飞抵北京时,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并深情地表示“您仍然是柬埔寨的国家元首,我们永远承认您,决不认同别人”。5月1日晚,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了西哈努克。
此后,西哈努克开始了与中国领导人的亲密交往历史。据统计,周恩来与西哈努克会面和会谈多达210次。其中仅在西哈努克流亡北京期间,周恩来就同他进行了35次会谈。西哈努克在回忆录《我所交往的世界领袖》一书中写道:“在我所结识的世界领袖中,周恩来是我认为最杰出的两位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法国的戴高乐。”中柬领导人像走亲戚一样来往频繁。每次西哈努克来访,毛主席都要接见,周恩来总理还会亲自陪同参观游览。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逢年过节我国家领导人都会会见并宴请西哈努克太皇夫妇。2009年10月1日,西哈努克夫妇受邀登上了中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大典的天安门观礼台。西哈努克旅居中国期间,曾游历中国的大江南北并到当地人家里做客。为了表达对中国的深情厚谊,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西哈努克曾先后创作了《怀念中国》和《啊,中国,我亲爱的第二祖国》等赞颂柬中友好的歌曲。歌词写道:“啊!敬爱的中国啊!我的心没有变,永远把你怀念。”
西哈努克不仅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也将长久地被中国人民怀念和铭记。中国老一代领导人与西哈努克共同开启创立的中柬传统友好关系将在新时期继续得到发扬光大。
H. 西哈努克为什么会在中国
1970年柬埔寨发生军事政变,驱逐西哈努克,美国扶植的高棉共和国成立。此后西哈努克先后流亡到中国和朝鲜,组建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联合红色高棉共同对抗高棉共和国。
西哈努克与毛泽东、周恩来、金日成等中国、朝鲜的领导人成为朋友,在两国一直受到外国元首的礼遇。西哈努克能够流利地说高棉语、法语和英语,且学过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他爱好足球、篮球、排球和骑马,且是一位作曲家和电影制片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西哈努克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他于1964年、1965年、1970年、1984年、1989年、2009年六次与中国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是迄今为止登上天安门城楼次数最多的外国元首。
今日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市、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国际机场、西哈努克云壤国家公园以及金边的西哈努克大道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8)西哈努克哪年访问中国长春扩展阅读:
后世纪念
2012年10月17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前往北京医院出席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遗体告别仪式。胡锦涛向西哈努克太皇遗体三鞠躬,并同莫尼列太后、西哈莫尼国王、洪森首相以及柬埔寨王室其他成员和政府其他高级官员等一一握手,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和最诚挚的慰问。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敬献花圈。敬献花圈的还有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尉建行、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等,以及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和有关部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出席了西哈努克太皇遗体告别仪式,对西哈努克太皇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莫尼列太后、西哈莫尼国王、洪森首相表示诚挚慰问。当天,北京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外交部降半旗致哀。中国驻柬埔寨使馆按当地安排降半旗致哀。
I. 西哈努克亲王是哪一年来到中国的
摘要 1970年1月6号,西哈努克携夫人以及一些家人和亲信,离开了金边,乘飞机前往法国的格拉斯海岸。他走后,由首相朗诺和副首相施里马达主持国内事务。由于国内朗诺政权的叛变,正在出访的西哈努克被告知已经被自己的人民议会罢黜。为了躲避朗诺政权的迫害,西哈努克来到中国,没想到在这里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欢迎。这个年份,对于西哈努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西哈努克的人生像一架大起大落的过山车突然停在了半空。而不论西哈努克处于什么位置,站在他身后的是柬埔寨国内600万的人民以及世界上爱好和平支持正义的人们
J. 西哈努克亲王,为何对我国情有独钟
因为在越南入侵柬埔寨时,西哈努克便来到了中国避难,同时在对越南的战争中,只有柬埔寨支持中国,在政变中被废黜的西哈努克得到了中国的帮助,也因此后来因为柬埔寨的长期动荡,让西哈努克在中国生活了42年。西哈努克的外祖父去世后,便由西哈努克继承王位,不过当时的柬埔寨有两大派系,分别是奉诺罗敦王为始祖的诺罗敦家系和以西索瓦王为始祖的西索瓦家。
后期,因为西哈努克对现况的不满,因此最后爆发了独立运动,最后再独立运动的影响下,柬埔寨最终获得了独立。然而在越南战争中,当时的美国因为鼓励柬埔寨内阁首相朗诺发动军事政变,从而便将西哈努克拉下台,同时还废除了西哈努克元首并且判处死刑,最后内阁首相朗诺在柬埔寨建立了亲美叛国的反动政权。
而西哈努克在途径中国的时候,受到了国家的礼遇,最后因为柬埔寨国内动荡不安,于是西哈努克便一直留在中国,并且组建了以打倒朗诺政权为诉求的流亡政府“柬埔寨王国民族联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