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军舰离伦敦时对同胞说了什么话 引全场高呼祖国万岁
10月7日,中国海军第二十六批护航编队结束了对英国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驶离伦敦泰晤士河。中国驻英国大使、英国皇家海军代表、华侨华人及留学生代表等数百人在军舰停靠的西印度码头为编队送行。当威武的军舰缓缓离岸,甲板上的中国海军官兵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岸上挥舞着国旗的送别人群也以齐唱国歌回应,并高喊“一路平安”“祖国万岁”。
⑵ 军舰为什么要去也门接中国人
主要是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多国联军准备进行空袭也门
造成也门局势骤然升级
考虑到一些在也门的中国人的安全
中国政府启动了从也门撤侨
以确保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
军舰也去其实也是为了
炫耀炫耀实力
⑶ 威震海外,大清帝国鲜为人知的海军炮舰外交是什么情况
威震海外,大清帝国鲜为人知的海军炮舰外交是跨洋航海耀威美洲震古墨。大清帝国甲午海战败给了日本之后就决定见贤思齐,所以不惜重金重建海军,从德国、英国购入了海天、海圻、海荣、海筹等巡洋舰,建立起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虽热实力比不上日美等海军强国,但是打个墨西哥还是跟玩儿似的。
海军是一个有传统和延续性的军种,但是围绕着中国海军,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海军,我们有太多的误解,不管是在甲午海战浴血奋战的各级官兵,上文中提到的程璧光萨镇冰,这都是那一代中国海军将士不甘落后,誓死卫国精神的缩影,他们的精神不应抹黑也不应抹杀。
⑷ 1997年的海军舰队出访,有什么历史意义和作用
1997年2月20日,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112、166导弹驱逐舰、953综合补给船组成的编队,历时98天,总航程2.4万多海里,先后访问了美国的夏威夷、圣迭戈,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秘鲁的卡亚俄,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实现了海军舰艇编队首次横渡太平洋,首抵美国本土和南美大陆的重大突破,创造了我海军航程最远、航时最长、访问国家和港口最多、出访规模最大等新纪录。
那次出访时机特别、背景特殊。当时中美关系历经曲折,刚刚有新的缓和,出现新的转机,采取重大军事外交行动,对逐步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时又值香港百年回归前夕。起航当天凌晨传来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的噩耗,举国悲痛之际,编队仍按计划踏上远航征程,这一行动向世人表明我国政局稳定,军队听党指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决不会改变。
按照访问行程,编队完成环太平洋航行,要跨越178个经度、66个纬度、12个时区,经历春夏秋冬4季转换。特别是航渡时间长,海区生疏复杂,访问国国情差异大,编队官兵和装备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起航不久,就遭遇大风大浪,舰船顶着4-6米的大浪航行,纵倾达10-12度,横摇20-30度,90%以上的人都晕船呕吐,体力消耗很大。对此,编队临时党委发出“吃饭就是政治”的动员令。112舰在风浪最大的时候,把部门长、教导员集中到驾驶室,舰长亲自指挥大家唱《团结就是力量》,然后分头到各舱室,把不想吃饭的人叫起来,一个盯一个,看着他们把饭吃下去。编队各级领导带着罐头、水果,深入机电、航海、观通等勤务量大的部门,给予慰问鼓励。各舰开展了“送温暖”活动,干部给晕船患病的战士喂水、喂饭,喂了吐、吐了再喂,官兵一致、团结互助的场景十分感人。由于风浪太大,加之953船上层建筑受风面大,主机虽超负荷运转,但速度仍上不去,补给又屡屡受挫,使得机动时间不断减少。能否准时准点抵达夏威夷成为第一航次的主要矛盾。
在太平洋上顶着大风大浪实施补给,紧张气氛不亚于一场战斗。先是采取横向补,953船与驱逐舰并排航行,受风浪影响,驱逐舰摇摆度很大,多次造成受油管脱落。接着改为纵向补。166舰上几十个人位于舰艏,风浪中根本无法站稳,只好捆在一起一节一节把250米长的油管拉上舰,稍不留神,就有被掀到大洋里的危险。好不容易把油管接好,由于拉力太大,管子拉断,重油喷得甲板上到处都是,舰员浑身是海水和油污混合物。实在没办法,又改为反航向顺风顺浪补给。经过10多次反反复复实验,终于成功,抢回了宝贵的机动时间。各舰船还涌现出一批舍生忘死保装备的动人事迹。2月24日早晨,166舰水雷班长黄冬青到前深弹库检查,发现已进海水达20厘米。舰领导决定立即组织堵漏,并派出6名同志24小时监视,每半小时抽一次水。舰艏颠簸得最厉害,舱内密不透风,空气浑浊,油味浓、温度高。排一次水,要钻2道低矮的水密门,爬2个垂直的梯子,还要斜身挤过一道狭缝,十几分钟就会让人胸闷眼花。可他们值一个班就是几个小时,一直坚持了半个月,被誉为“护舰六勇士”。
经过全体官兵齐心协力,分秒必争,终于提前半小时赶到夏威夷海域与美舰会合,取得了出访首航胜利。
编队远涉重洋,官兵们非常疲劳。为了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形象,保证以崭新的舰容、良好的军容出现在四国五港,航渡中各舰船都很重视维护保养。在前往夏威夷航行中,舷号被风浪打得模糊不清,上层建筑黄斑锈点增加。抵港前两天气象稍好些,全舰人员掀起了维护保养的热潮,甲板全部冲洗、除锈、上漆,用吊篮把人吊到舷外涂描舷号。经过努力奋战,舰容很快整洁如新。军人的仪表也很重要。每到一个港口的前一天,大家就忙着熨衣服、擦皮鞋、刮胡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编队进港,舰员着装统一,戴白手套,在甲板上列队,一站一二个小时。访问期间,海军官兵扶老携幼、拾金不昧、拒收钱物等事例屡见不鲜。美太平洋舰队参谋长助理拉提将军的岳母已80多岁,她怀着极高的兴致上953船参加招待会。离船时,更位长罗军看到舷梯太陡,老人下船不便,主动将她背上码头。第二天,老人执意要拉提转达谢意,说中国海军是好样的。4月9日,在秘鲁卡亚俄港,欢迎队伍中有个50多岁的秘鲁人不慎落入海中,166舰副政委林文珍立即组织营救,使他很快化险为夷,中国水兵的“英雄壮举”立即广为流传。
军舰出访美洲大陆,广大海外华人无不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扬眉吐气。我们每到一个港口,华人社团组织的欢迎队伍早早地等在码头,手持五星红旗,伴随舞龙、舞狮的锣鼓,前来迎接。到处都可以看到催人泪下的场景,感受到海外华人对祖国的一片热情。“踏上中国自己的军舰,就像站在祖国的领土上;祖国强盛了,我们的腰杆子也硬了”,这句话道出了许许多多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在欢迎和参观的人群中,有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婴儿;有怀胎数月的妇女,也有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有留学海外的学生,也有来自台湾、香港的同胞。南加州49个华人社团联合举办欢迎宴会,编队100名官兵参加,千人大厅,一席难求。当大家齐声合唱《歌唱祖国》时,许多人流下了热泪。一位老华侨拉着战士的手激动地说:“在美国有两件事提高了华人的地位,第一件是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二件就是中国军舰访问圣迭戈。你们给中华民族长了志气,给华侨撑了腰。”在秘鲁,许多年逾古稀的华侨举家来到卡亚俄,一遍又一遍地触摸战舰,让儿孙们从中获得“寻根”的感觉。有一次,我带军乐队到通惠总局礼堂演出。灯火辉煌,后台摆满了可口小吃和饮料。我临时讲了一段话,我说中国人有个习惯,在省内一个地区是老乡,在国内一个省是老乡,在海外中国人都是老乡,我们看望老乡来了。全场欢呼,演出中掌声不断。一个老人说,太高兴了,这是通惠总局从未有过的盛事。欢送的场面更是令人难忘。狭长的码头上,1000多张华夏同胞的面孔掩映在五星红旗的海洋中,“祖国万岁”、“再见了亲人们”,“欢迎你们再来”等口号此起彼伏。军舰远去,仍可看到挥舞的红旗。列队甲板的官兵们,目睹如此盛况,视线模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国家行为的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其使命主要是代表国家发展与访问国的友谊。出访期间,我们始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反复阐明我们是为和平而来的,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发展友谊是访问的宗旨。在与美国这样世界强大的海军交往中,我们不自卑、不示弱,既表示虚心学习,又反复强调中美是太平洋沿岸的两个伟大国家,发展中美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美国军方尤其是太平洋舰队对我们很尊重,太平洋舰队司令克莱明斯上将亲自到珍珠港码头迎接。克莱明斯和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司令班尼特中将还邀请编队指挥员到家中做客。美海军为我方高级将领安排了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海军打击与空战中心到核动力航母、战略核潜艇等32个项目的参观活动。8天中,先后有32名美将领、议员、州长、市长出席会见或宴请。
在与墨西哥、秘鲁、智利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海军交往中,我们处处尊重他们,表示国家不论大小都应取长补短。墨、秘、智三国海军将领很受感动。墨西哥太平洋舰队司令萨尔梅罗恩中将亲自为两国足球赛开球。秘鲁海军司令伊巴尔塞纳上将在告别时动情地说:“祝你们一路顺风,不要忘了在秘鲁还有一个你们的好朋友”。智利海军第一海区司令戈达德风趣地说:“智利和中国正好处在南北半球相对应的位置上,假如从智利开凿一条隧道穿过大洋,走出去就到了中国。中国古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向世界传播了一个古老大国的文明,今天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美洲大陆,则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成就”。
⑸ 我国军舰从外国战区接回华人,人民需要付款给军队吗
我国军队去国外救助国人,不会收取任何费用,是义务和职业所系。
⑹ 中国军舰进入印度洋被怎么样
近日资讯,“印度海军以两条推特告诉中国:谁才是印度洋的老大。”《今日印度》网站18日如此评论印度海军17日先后发两条推特的含义:第一“欢迎中国军舰来到印度洋”,第二“印度海军全天候监控印度洋”。
从2017年10月起,印度海军开始推行以任务为导向的战力部署模式,其主旨是通过调动战舰和飞机控制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进而扼守海运通路。
⑺ 简述2001年中国海军访问欧洲四国
10月17日,我海军舰艇编队圆满完成出访德、英、法、意等欧洲四国的任务,开始返航回国。在人民海军的远航出访史上,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远航。
近代中国人第一次看见军舰,是西方列强的炮舰,留下的是耻辱的记忆。新中国成立后,赢得了独立和尊严的中国人民,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接待来自海上的外国朋友。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海军于1978年第一次派军舰访华。至今,法、英、德、意四国已19次派出32艘军舰访问了我国的上海和青岛。
如今,我海军官兵第一次驾驶国产现代化军舰,远涉重洋到欧洲国家去做客。踏上陌生的欧洲土地,见到的是一张张友善和热情的面孔。
德国威廉市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宁静小镇,平时只见街道上到处停着汽车,很少见到行人。中国军舰的来访给这里带来了少有的热闹气氛。市区离海军基地尚有一段路程,我军舰安排当地市民参观的那一天,足有上千人来参观。许多人在“深圳”舰举办的“锦绣中华”图片展前驻足观看。
9月26日上午,德国不来梅州议会大厅里,议长舍尔夫正在主持议员们开会。当前来拜会的我编队指挥员走进大厅时,议长宣布暂时休会,全体议员向我编队指挥员一行鼓掌致意,热烈欢迎中国军舰和官兵到访。
访问欧洲四国期间,我海军舰艇编队以威武的舰容和官兵们的良好素质,增进了欧洲人民和海军对中国的了解,并且赢得了尊敬。当我编队连续航行32个昼夜,安全、准点抵达德国时,前来欢迎的德方军政官员对中国海军的远洋航行能力赞叹不已;英国海军将领在致欢迎辞中也特别指出,对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这么远的航行,仍然保持良好的舰容,表示极为钦佩。在结束对法国的访问前往意大利的途中,我海军舰艇编队战胜持续两昼夜的狂风恶浪,安全通过航海家视为畏途的大西洋着名风浪区比斯开湾,按计划准点抵达意大利,更加赢得了法国和意大利海军同行的敬佩。许多前来参观的当地市民,得知这样威武漂亮的军舰是由中国自己制造的,无不对中国的发展和成就刮目相看。
面对中国海军官兵所表现出的严明纪律,意大利拉斯佩齐亚市警察局长深有感触地说:这里曾有不少国家的军舰来访,水兵们上了码头后,酗酒、闹事,被警察送回舰上的事屡见不鲜。这次,中国军舰530多人来访,但没有一名中国水兵给警察添过麻烦。
⑻ 1997中国军舰访美历程
1997年上半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现在东南亚和美洲等地,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中国军舰热"。中国海军同时派出两支舰艇编队,分别出访东南亚3国和美洲4国。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为中国海军的风采所倾倒。
1997年北京时间3月22日(美国东部时间21日),对中国海军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由"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船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美国"海军之城"圣迭戈。
海军舰艇队这次对美国的访问航程达到8000海里,航行时间近1个月(此次出访美洲四国共历时四个月),而且要横穿风大浪急、随时会遭遇恶劣天气的太平洋,这些无论对中国海军舰艇的各项指标,还是对海军官兵的素质技能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参加出访的海军官兵们心里都明白,为了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重托,这次访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中国海军不愧是一支功底过硬的部队。20多天的航程,舰艇起伏于水天一色、风急浪大的太平洋上,官兵们身体虽多了几分辛苦,但心里却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海军军舰顶着七八级的海风、五六米高的大浪,在编队指挥员王永国中将的指挥下,官兵们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精心操作,保证了航行的安全。舰上装备的先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和其它完备精良的装备,更是保证了航行的万无一失。
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美国本土。这次访问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次普通的海军访问本身所具有的意义。我海军舰艇编队作为中国人民和军队的使者,跨越大洋,带去了中国人民和军队对美国人民和军队的友好情谊。
在圣迭戈市访问的几天里,两国海军进行了愉快而坦诚的交流。我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舰长吴洪乐上校率官兵登上美导弹驱逐舰"琼斯"号参观。官兵们仔细观看了舰上的导弹、火炮、雷达等武器装备,询问了军舰的航速、武器的威力、官兵的生活等情况,主人一一友好作答。因为彼此是同行,交谈十分投机。接着,官兵们又来到美军"星座"号航空母舰参观,乘升降平台,登上高高的飞行甲板。
中美两国海军官兵在交流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在美丽的圣迭戈海滩上,两军官兵在悦耳的美国乡村音乐的伴奏下一同野餐,举行了沙滩排球赛。双方拔河比赛十分有趣,由于美海军官兵较少进行这项活动,出了不少洋相,大家发出阵阵笑声。
美国海军官兵也兴致勃勃地登上中国军舰参观。他们翘起大拇指:"中国海军训练有素!中国军舰漂亮!"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国本土,最高兴的莫过于广大华侨了。祖国的海军舰艇编队要到美国来的消息早已传遍美国各地。编队到达圣迭戈后,华侨们更是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涌向圣北岛海军码头。3月22日,3艘乳白色的中国军舰在美国海军"乔治?菲利浦号"军舰的引导下,徐徐驶进圣迭戈港内。当军舰映入人们的眼帘的时候,圣迭戈港一片欢腾。
岸上,来自全美各地的华侨、华人以及当地的美国市民打着"热烈欢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国"的大幅标语,舞动着中美两国国旗和鲜花,向中国海军官兵问候致意。鲜艳的五星红旗、火爆的狮子舞,伴随着热情的欢呼声,码头上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下午是参观中国军舰的时间。中午11点多,在码头上等候参观的队伍已经排成了近2000米的长龙。队伍中有各种肤色和各种不同年龄的美国公民,有许多人还专程从加利福尼亚中部的洛杉矶和北部的旧金山赶来,甚至还有从东部乘飞机赶来的。由于排队的人太多,舰上的扩音器不得不提醒参观者加快脚步,每天下午的参观时间也不得不一再往后延长。
到23日,参观中国军舰的人数已达5万人次。基地的美国海军负责公共关系的军官说,这种盛况在基地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到中国军舰上参观过的美国人都说,中国军舰干净整洁、气派不凡,比他们想象的要漂亮、先进得多;对于中国的水兵,他们则称赞"很守纪律"、"很有专业素养"。
⑼ 率中国军舰首访伦敦这名少将啥来头
10月3日,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舰队抵达伦敦,开展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中国军舰首次访问英国首都伦敦。编队指挥员王仲才少将获赠甲午战舰图。
现年54岁的王仲才少将是位“既能驾机上天,又能率舰闯海”的高素质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于今年率队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期间晋升少将。
而且,除了自身技能素质过硬,王仲才少将还非常体恤下属,甚至当舰员之母去世时,他还赋诗表哀惋。
(编队舰艇夜泊伦敦港)
与此同时,王仲才少将多次打去电话表示关切。王英帅母亲不幸去世的消息传来,王仲才不禁感慨抒诗,以表哀惋:
铁骑犁浪亚丁湾,几多亲人驾鹤仙。
挥泪化作倾盆雨,拭汗洒成一池盐。
无路尽孝哭考妣,有门报国沥肝胆。
男儿自古多壮士,吾辈岂是蓬蒿汉。
就是一个这么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