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庭教育典型经验及事例怎么写六年级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为例,保持一定真实性
正文:
刘微是高三的一名女生,爱好广泛,善于交际,喜欢体育运动,会打太极拳、书法、钢琴。每个爱好都小有成就,学习成绩在重点高中也是名列前茅,应该是父母所期望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刘庆山是刘微的父亲,当年刘微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时。 刘微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培养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因为工作忙或者其它原因让亲属帮助照顾孩子,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别人替代不了。
刘微从五岁的时候在父亲的陪伴下,天天坚持晨练,风雨无阻,三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到孩子上了小学,孩子随着锻炼时间的推移体质越来越好。在锻炼的三年里和孩子愉快地沟通,解答孩子的提问,共同学习各门的知识。
孩子十岁时,父母引导孩子开始自学英语,小学毕业期间自学完了初中英语,初中时自学完高中的英语。刘庆山说,孩子从小在学习时,他们就不陪在她的旁边,但他们的习惯是在别的房间看书或看电视陪伴她。等孩子学完了睡觉了,才和孩子一起去睡觉。
因为上午孩子用脑很多,早餐他们总是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让孩子早餐吃饱。这些年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教育孩子贵在坚持。
刘微是个很出色的孩子。刘微的出色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她的父母培养教育分不开的。应该说她的爸妈为她创造的家庭教育氛围适应了孩子成长的需求,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父母掌握了家庭教育方法。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努力积极创造适应孩子家庭氛围。
二、不宠、不溺爱孩子。刘微是个独生女,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去溺爱她,相反家庭成员关系融洽,相互尊重,孩子喜欢和父母沟通交流。
三、孩子有着多彩业余生活。刘微的业余生活丰富,特别是父母从小带刘微坚持锻炼,锻炼增强了身体素质,让孩子的生活起居十分有规律,有了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些都对孩子的性格和学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孩子自己能养就能自己教育。一个父母如果没有决心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就能相信别人会把您的孩子教育好吗?教育不能指望他人,这绝对是家庭教育不能动摇的根基。刘庆山夫妇对孩子很有责任心,教育观念和方法一致,在教育上没有指望别人。
五、父母在学习能力上有意识地进行了培养。刘微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态度端正、松紧适度,不是只注意孩子的成绩,更注重孩子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英语上付出很多的努力,也取得值得让人羡慕的成果。
❷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六口语交际怎么写急!!
“有志者,事竟成。”我已不记得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家之口,但正是这句名言,让我真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令我至今难忘。暑假里,我参加了通用少儿英语三星考试以及考前辅导。开始时,我信心十足。每天早、晚各听读一小时。可好景不长,学了几天后就腻了,以后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干脆罢工了。这时妈妈对我说:“有志者,事竟成。像你这样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只会让时光白白流逝。”听完妈妈的话后,觉得这句名言很有道理。于是我暗自下定决心,不让时光白白流逝,一定要好好学习,坚持到底。从此,我开始行动起来了,科学地安排了学习时间,早晨读、背,晚上默、练。平时,我见缝插针,洗漱、穿衣、吃饭时都能背上一段。有时躺在床上也想着,背着。就这样,我天天读,时时练。练口语,我按照自立的志向,狠下了一番功夫。终于,我通过了考试,拿到了合格证书。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这一段经历不正证实了“有志者,事竟成”吗?我们要做个有志向的人,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❸ 小学六年级阅读训练的方法
语文教学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阅读,一个是作文。阅读考查是毕业考试语文试卷上的重头戏,占分值比例较大。阅读复习究竟训练什么?要达到哪些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还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阅读能力既是毕业升学考查的重点,也相应成为考前复习的重点。为此,教师应优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人文性强的文章,精心设计不同题型,加强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感悟内化型
主要训练学生理解词句、文段及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1.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什么启发?
2.科马洛夫要女儿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这里的“小数点”指的是什么?
3.倒数第二自然段写母亲时用了“疲惫”、“着急”这两个词,从“疲惫”一词中可以看出________,从“着急”一词中可以看出_______。
4.读文思考后回答: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不在于现在是否优秀,而在于_______,只有_______,才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5.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经历许多的成功和失败,读了本文,你将如何面对人生路上的成功和失败?
这组题目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别出心裁,新意迭出。训练的角度不同,题型富于变化。题2和题3要求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推敲重点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题1和题5联系学生成长实际来谈自己的启发和感受,从而获得健康的个性发展。题4则训练学生对全文的整体理解能力。这种全方位的训练,使学生在求知中充实自我,不断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
二、概括提炼型
主要训练学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含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提炼,又包括语言的表达。
1.文中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2.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下面人物的特点。
3.第二自然段写“我们”拿摆渡老人取乐,作者举了几个例子?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写出几个例子。
4.在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这一段的总起句(或过渡句)。
5.概括文章段意、主要内容。
三、整合输出型
阅读和写作是“互惠互利”的,阅读提供写的依据和灵感,写作是将阅读理解和感悟表达有机整合的一种训练方式,最能训练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1.用一段通顺连贯而又简洁的话写出文中“一件小事”的经过,事件中的“我”改用第三人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省略号,请你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推测一下罗丹可能会说些什么。
3.假若某年后,由我国发射的航天飞机将探月仪器成功运往月球,请你根据本文介绍,用上“举世瞩目”、“呕心沥血”、“月球”、“科学家”这些词写一段话,代表小学生向从事这项工作的科学家表示祝贺或感谢。
4.如果你是文中的应聘者之一,经历了这场特殊的应聘后,肯定感慨很多。请你根据这次失败的应聘给你的教训写一句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
题1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转述能力。题2训练学生的想象、推想和语言表达能力。题3既有所指向又相当开放,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的表达能力。题4富有挑战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也最能体现学生独到的眼光和独具的才能。
四、学法生成型
时下的语文阅读复习训练,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法的生成和运用情况,并在阅读训练中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1.我们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多种,如查工具书、逐字分解连缀、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请你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解释文中“目不暇接”的意思,并说明采用了什么方法。
2.认真阅读短文,仿例写句子。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_________;没有一本书的家,是________。
3.看似浅显的文章,其中往往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和丰富的内涵。你能围绕这篇文章的课题、插图、开头和结尾、标点等方面,提出一些你认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吗?
4.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相关的读书笔记。
(1)摘抄词句:从文中摘抄一个表现瑞士人闲适、有序生活状态的句子。
(2)概括要点:用几个词简要地概括作者对瑞士和瑞士人的基本态度。
(3)品味语言:品读文中加横线的语句,说说这些细节描写瑞士人的什么特点。
(4)抒写感受:用一段话(60字内)写出读完本文的感受。
这几道题与传统练习法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重视探究知识发生的过程,渗透了释词、仿写、质疑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特别是题4采用读书笔记的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而题2给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书的体验和积淀进行解读和表达,极具开放性、多元性。
五、指向积蓄型
新课标提出必须注重学生积累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和复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由课文相关知识点适度延伸,努力做到阅读教学倡导的“积累语言、发展思维、促进运用、厚积人文”的理念。
1.学了《世纪宝鼎》,我积累了这样几个带有“鼎”字的成语:________。
2.《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你还知道这部书中的哪些人物和故事?
3.由李白的《静夜思》你还想到古代哪些诗人写月的诗句?
4.在课外阅读中,有你喜欢的句子吗?请你把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并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5.学了朱自清的《匆匆》,我还积累了几个珍惜时间的古诗句、名言警句:_______。
6.阅读短文,请在第三自然段的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一个名句。
以上各题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当今的阅读教学早已不是“死啃课本、死啃教材”,而是要腾出时间和空间,将学生引导到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上来。
六、综合拓展型
此类题目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积极参与,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训练学生的整合迁移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1.文章写木匠在铺设地板时,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根据我们《科学》课上所学到的什么原理?
2.读了本文,你觉得除了做人与处世要讲究“留一道缝隙”外,在哪些方面也应该“留一道缝隙”?为什么?
3.文中说:“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月亮”,请写出你读过的李白诗中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4.人,不可能没有缺陷。读了本文,你一定有所思考。你发现自己的缺陷了吗?你认为这种缺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为诊治这种缺陷开一个“处方”。
名称:__________形成原因:__________弥补办法:__________
题1由文本向学科延伸,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题3以文本触发联想,积极搜集积累的信息,并灵活运用。题2和题4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要求学生正确分析自我,勇于面对自己的缺陷,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这几题均训练了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整合迁移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七、问题探究型
1.同样是写梅花,王冕的《墨梅》和王安石的《梅花》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试比较它们在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
2.你的好朋友小刚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他和班上同学搜集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介: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成为载人舟。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比喻成为植物的光合作用。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
(2)小刚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开了一个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小刚觉得这个店名不好,你来帮助拟一个合适的店名,并说明创意。
题1要求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写出探究结果。题2将生活中的资源与语文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探究式学习。这两题要求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大胆质疑,深入探究,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使学生运用这一能力,解决阅读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❹ 六年级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2分)
zhuó yuè chún shú zhān yánɡ rónɡ qià
( ) ( ) ( ) ( )
2.组词。(4分)
竣( ) 饮( ) 洽( ) 峦( )
峻( ) 炊( ) 恰( ) 恋( )
3.用“——”在括号里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歼灭(jiān qiān)勉强(qiánɡ qiǎn)模型(mó mú)似乎(shì sì)
4.你怎样记牢下面的字。(2分)
囚: 晌:
5.把多义词的正确解的序号写在括号里。(2分)
绝:(1)一定 (2)断 (3)独特 (4)走不通
绝技( ) 绝对( ) 绝交( ) 堪称一绝( )
6.把成语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字的意思。(2分)
刻舟( )剑 ( )耳盗铃 无微不( ) 各抒己( )
7.根据词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2分)
发:表达
扩大、生长
8.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文上改)(2分)
(1)今年的小麦、玉米、稻谷、油菜等粮食作物获得了丰收。
(2)经过老师的教育,小明改正了很多不正确的缺点。
9.造句(2分)
一旦……就……
赞叹不已
三、阅读(47分)
(一)照原文填空。(3分)
在回来的路上,我( )地想,( )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
)的总理,我看见了他( )的工作,他是多么( ),多么( )。”
(二)填空并答题。(8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 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 解释带点的词语。(2分)
独: 异乡
3. 写出诗的前两句意思。(2分)
4.填空。(2分)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全诗抒发了他(
)。
(三)读下面片断后答问。(7分)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快乐的光明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地去了。……
1. 这段话选自( )作家,( )写的《 》一文。(3分)
2. 你怎样理解“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名话?(2分)
3. 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2分)
(四)结合课文回答问题。(6分)
1.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北京举行。公告中有“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名话。(2分)
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为( )同志举行的( )上所作的讲演。读到人死的意义,毛泽东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
。”毛泽东还说:“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4分)
(五)根据下面的材料,你想象会出现几种结果。(2分)
兔子和乌龟第一次赛跑时,由于兔子骄傲,以为乌龟跑得慢,就在大树下睡了一觉。这样乌龟反而跑到前面去了。兔子不服气,还要和乌龟赛跑。龟兔第二次赛跑开始了……
(六)读短文后作答。(14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B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
一、 填空:(12分)
1、 千克=( )克 40分=( )时
2、2的倒数是( ),( )和0.75互为倒数。
3、16米的 是( )米,50比40多( )%,250的20%是( )。
4、 =( ):40=( )% =( )折=( )(小数)
5、根据乘法算式: ,请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 ) ( )÷( )=( )
6、6.4:0.08化简为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圆的半径是2米,它的直径是( )米,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8、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3cm,圆环面积是( )
9、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进行了70次发射,其中只有7次成功,发射的成功率是( )%
10、陈老师买了一套总价为60万元的住房,要缴纳1.5%的住房契税,契税要缴纳( )元。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如果A:B=4:5,那么A=3,B=5 ( )
2、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4:5,表示大牛比小牛少 ( )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6倍( )
4、某商品打“八五折”出售,就是降价85%出售 ( )
5、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 ,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 。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分)
1、要统计东莞人民公园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你会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3、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 ,如果长期
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
会妨碍骨骼生长,王明的书包( )
A、超重 B 、不超重 C、 没法确定
4、下面百分率可能大于100%的是( )
A、成活率 B 、发芽率 C、 出勤率 D、 增长率
5、从学校走到公园,小红用8分钟,小赵用10分钟,小红和小赵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A、8:10 B 、 10:8 C、 D、 5:4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3.14×8= =
1-40%= 52=
2、解方程(8分)
3、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必须简算。(18分)
五、实践操作(12分)
1、(1)请在右图的括号里用
数对表示出三角形各个顶点
的位置(2分)
(2)请你画出三角形向右平
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3分)
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
的圆, 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圆
心、半径和直径。(3分)
3、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2分)
4、下面是六年级一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2分)
(1)喜欢《走进科学》的同学人数占
全班人数的( )%。
(2)喜欢《焦点访谈》的人数相当于喜欢
《大风车》人数的( )%,如果全班有
60人,那么,喜欢《大风车》的有( )人。
六、解决问题(34分)
(一)看清题目再作答(6分)
1、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先写出切合题意的关系式,再列方程,不用解答)
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列方程,不用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箱香皂,卖去24块,正好是全箱的 。这箱香皂有多少块?线段图: 只列综合算式,不用计算:
———————————————
(二)只列式,不计算(4分)
1、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 。养了多少只鸭?
2、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 。养了多少只鸭?
(三)解答下列各题(24分)
1、一个篮球的价钱是12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的价钱的 ,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 ,一个足球多少钱?
2、
这件衣服比原来降价了百分之几?
3、青年旅行社在元旦期间推出优惠活动,原价2800元的“黄山游”现在打八五折,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4、调制蜂蜜水,用蜂蜜和水按1:9调制而成,如果调制500毫
升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毫升?
5、张叔叔把2000元的稿费存入银行,存期为2年,年利率为2.70%,到期支取时,张叔叔要缴纳税后多少元的利息税?最后张叔叔能拿到多少钱?
6、一种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70cm,李老师骑自行车从家到图书馆用了10分钟,如果车轮每分钟转200周,李老师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是多少m?
附加题
1、2.5%化成小数是( ),28%写成分数是( )。
0.225=( )( ) =( )%
2、16÷( )=0.32=( )%=( )( )
3、把0.63、1625 和64.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 )。
4、一批水果,运走75%,还剩( )%没运走。
5、甲数的15 与乙数相等,乙数是45,甲数是( )。
6、300吨增加20%后是( )吨。( )米比36米短14 。
7、10比8多( )%,8比10少( )%。
8、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用5小时到达,实际用4小时到达,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少用了( )%。
9、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比甲数多( )%
10、一次数学竞赛,刘刚做对了20道题,做错了5道题,正确率是( )。
1、阿拉伯国家位于( )( )这两个洲。( )给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2、黑人的故乡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 ),那里的气候全年( ),( )是世界是最大的产金国。
3、荷兰的( )是世界第一大港。( )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欧洲的圣诞树是每年的( )
4、俄罗斯位于( )和( ),是世界上面积( )的国家。俄罗斯的( )居世界首位,( )世界领先。
5、美国是当今世界上( )最强大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和( )均居世界首位。
6、美国以南的美洲称( ),经济实力居首位的是( ),每年的二月中下旬,巴西要举办一年一度的( )。
7、世界上唯一的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
8、北极地区没有( ),只有冰封的( ),被喻为“世界寒极”的是( )
❺ (统编教材)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专项》课件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课件》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b8iaJ2EEjKXo4NKMeLqhVw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课件|统编一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课件+总复习知识点PPT|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课件+总复习知识点PPT|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课件+总复习知识点PPT|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课件+总复习知识点PPT|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课件+总复习知识点PPT|统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课件+总复习知识点PPT|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课件.ppt|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课件.pptx|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PPT.ppt|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专项》课件.pptx|三年级语文复习课件【精品】.ppt|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PPT.ppt|部编(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句子专项训练).doc|部编(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期末复习(字词专题复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