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半导体制冷片多机制冷的问题
你使用的供电是否是电脑电源,有些线路所供给的功率不足也可能产生这样的问题。
但是半导体制冷的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
矛盾1、你需要耗更多的电。与环保省电冲突
矛盾2、制冷片背面的热量还是需要有散热器来进行散热。那为什么我还要用制冷片?
安全性问题:
1、结下水珠容易引起电路短路烧毁。非常不安全。
2、当半导体制冷片坏了以后,CPU烧毁可能性非常大。原因在于不制冷的时候它完全无法为CPU散热,CPU的提温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没有及时断电,可能烧毁CPU。而普通的散热器在风扇坏了以后,散热器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TO:guolu_99 这点我知道,我并不追求那种低温。不搞极限超频。
我的意思既然风冷够用了,为什么还要用制冷片?
劝LZ别用那玩意了。烧毁后再后悔是来不及的
② 半导体多级制冷怎么接线
串联就得用24v,并联连就得用12v,8a,
③ 半导体制冷片怎么多级制冷
我想可以,2块片的冷、热面贴在一起。第一片给第二片冷却,第二片冷端的温度会更低。没有实际做过,估计电气绝缘要处理好。同理可以多片叠加的。
④ 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应该怎样接线 并联还是串联 12v的电源应怎样选择
应该怎样接线 并联还是串联 12v的电源应怎
⑤ 这种“多级半导体制冷片”和只有一层的“单级半导体制冷片”有什么区别吗热端,冷端的温度怎么样
和多级风扇差不多,上一级热端热量被下一级吸收,这样前一片的热端温度将会很低,制冷片制冷温度和温差密切相关,热端温度尤甚,这样多级贴在一起温度将会和单片相比成倍数增加功率,但数值不会呈线性变化,在者,多级制冷也增加了厚度,对冷热端温度对流也起一点作用。
ps:多级制冷并不是简单把几片制冷片贴在一起,前后两片的功率是需要计算的,否则可能会烧坏。
⑥ 这个半导体怎么实现制冷如题 谢谢了
我们知道,传统的风冷散热系统是不可能把显示芯片的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的,因为 当两者的温度几乎相等的时候会很快达到热平衡, 此时便根本无法继续降温, 顶多也只能接 近环境温度。 而半导体制冷却可以打破常规, 能够强行将显示芯片的温度降到比环境温度还 低。而它实现的原理,就是强行打破热平衡,实现温差效果。那么,这种温差效果又是如何 实现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1.帕尔贴效应:1834 年,法国科学家帕尔贴发现了热电致冷和致热现象,即金属温差 电逆效应。由两种不同金属组成一对热电偶,当热电偶输入直流电流后,因直流电通入的方 向不同,将在电偶结点处产生吸热和放热现象,称这种现象为帕尔贴效应。帕尔贴效应早在 20O 年之前发现,但是用到致冷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2.N 型半导体: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以高速度绕原 子核转动,受到原子核吸引,因为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电子只能在有限的轨道上运转,不 能任意离开, 而各层轨道上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电子势能)。 离原子核最远轨道上的电子, 经常可以脱离原子核吸引,而在原子之间运动,叫导体。如果电子不能脱离轨道形成自由电 子,故不能参加导电,叫绝缘体。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叫半导体。半导 体重要的特性是在一定数量的某种杂质渗入半导体之后, 不但能大大加大导电能力, 而且可 以根据掺入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制造出不同性质、 不同用途的半导体。 将一种杂质掺入半导体 后,会放出自由电子,这种半导体称为 N 型半导体。 3.P 型半导体:是靠“空穴”来导电。在外电场作用下“空穴”流动方向和电子流动方向相反, 即“空穴”由正板流向负极,这是 P 型半导体原理。 4.载流子现象:N 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的“空穴”,他们都是参与导电,统 称为“载流子”,它是半导体所特有,是由于掺入杂质的结果。 5.半导体致冷材料:是对特殊半导体材料,通过掺入的杂质改变其温差电动势率、导电 率和热导率,使其满足致冷需要的材料。温差电致冷组件就是由这种特殊的 N 型和 P 型半 导体制成的。 在明确了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现在就来揭示温差制冷的原理。 1.半导体致冷原理: 如图把一只 N 型半导体元件和一只 P 型半导体元件联结成热电偶, 接上直流电源后,在接头处就会产生温差和热量的转移。在上面的一个接头处,电流方向是 n→p,温度下降并且吸热,这就是冷端。而下面的一个接头处,电流方向是 p→n,温度上 升并且放热,因此是热端。 2.温差电致冷组件致冷原理:如上图把若干对半导体热电偶在电路上串联起来,而在传 热方面则是并联的,这就构成了一个常见的致冷热电堆。按图示接上直流电源后,这个热电 堆的上面是冷端,下面是热端。借助热交换器等手段,使热电堆的热端不断散热并且保持一 定的温度, 把热电堆的冷端放到工作环境中去吸热降温, 这就是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散热片侧视图 半导体制冷片的应用原理 1.半导体制冷的实际应用是如何进行的? 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原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显示芯片接触,热端则与散热器 接触。接通电源后,冷热端出现温差,热量不断地通过晶格能的传递,从冷端移送到热端, 只要热端的热量能有效的散发掉, 则冷端就不断的被冷却, 使得制冷片的散热效果出奇的好。 实践证明,冷热端的正常温差大概在 45——60 度之间,其强度非常惊人。实际使用中,可 以把显示芯片的温度一举降到零下 10 度。 2.半导体制冷为什么还要配合使用散热器? 我们看到, 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 ZENO96 仍然配置了超大的散热片和高效能的 EMI 磁悬浮散热风扇。这是因为,只有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热量被持续源源不断的散发出去,才 能使冷端不断冷却而始终保持良好的制冷效果,显示芯片才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的恒温状态。 另外,半导体制冷片本身也有一定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来说其极限温度大概在 100 度左 右,如果半导体制冷片没有良好的散热而超出了热度承受极限,就会烧毁损坏。所以,半导 体制冷片的热端一定要加装散热系统,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 关于磁浮风扇,这里有必要作一点说明。磁浮风扇(全称为磁浮马达风扇)的工作原理 是: 轴芯与轴承运作时无摩擦, 轴芯仅与空气摩擦, 彻底解决小空间高积温产品之散热困扰。 借由磁浮设计,马达运转时,转子受磁轨道吸引,在轴芯与轴承内壁保持一定距离的悬空运 转,不会接触到轴承,故可避免传统马达之轴承被磨损成不规则椭圆而产生噪音的缺点,实 际运行中,此款风扇的噪音小于 26dB,非常安静。同时,没有磨损就不会有不稳定的运转 及噪音,可使产品寿命大幅提升,捷波官方声称此款散热系统的寿命可达 3 万工作小时。 另外磁浮风扇还可以耐高温,最高可耐 90℃高温。 3.为什么要配置外接电源接口? 与一般的风冷散热相比,半导体制冷片的功率要大得多,一般可以达到 36W 到 40W, 也就是说,至少需要 12V 3A 的电源供应。所以,外接电源是必须的。而目前的主流 300W 电源,12V 电源组可以输出 10A 左右电流,如果不是配置非常 BT 的电脑系统,一般分配 给半导体制冷片 12V 3A 的电源供电能力基本足够。当然,如果是 5V 电压标准,则可以提 供高达 20A 的电流输出,分配给半导体制冷片绰绰有余。 4.什么是结露现象?如何预防? 结露现象是半导体制冷的致命杀手。 功率较大的半导体制冷片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如果 冷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其表面凝结成为水滴,出现结露现象。如果水滴流到 主板或是显示芯片,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是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从图中我们看到, ZENO 96 采用设计严密的防冷凝绝缘绝热垫来防止结露现象的发生。 半导体制冷片的周围被两层绝缘绝热垫厚厚地严密封锁起来, 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芯片的安 全。 实际使用中我们完全不必担心结露问题的发生, 这一点捷波处理的非常出色, 也很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