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美国利差对资产配置有什么影响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美国利差对资产配置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6-03 11:16:38

❶ 美国加息对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000

❷ 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会产生哪些的影响

美元贬值将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美元贬值后,美元能够兑换的人民币就变少了,变成1:7,再假设本人手上拥有1W美元,在汇率没下降前,这1W美元=8W人民币。

但由于美元的贬值,所能兑换的人民币减少,于是这1W美元就变成了7W人民币,这之间就相当于本人手上的1W人民币无故蒸发消失了。

(2)美国利差对资产配置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美元市值存在不确定性。随着国际油价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美元的疲态初现端倪。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如国际投资性资金趁机兴风作浪、短期内发展中国家利益需求增强等。

但从上世纪70年代的经验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走强,自然会对作为计价货币的美元产生向下压力,同时也将恶化美国的贸易条件,从而扩大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进而增强美元贬值的压力。

❸ 关于美国通货膨胀,您有什么看法对投资人的资产配置有什么建议

美国通货膨胀最近这些年一直都比较厉害,因为我们公布的统筹团队连续16年或者连续17年,平均也就是在5%左右。但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能达到8%,甚至是更高,因为他们本身印钱的速度太快了,美元号称的世界货币的功能,可以兑换世界一切国家的货币,所以他们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印钱就是最好的选择。

投资人的资产配置上面一般都是选择比较抗风险抗通胀的以前人们不怎么考虑抗通胀的问题。但这些年你不得不考虑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刚刚进入发达国家的这些国家,那么通货膨胀率都保持在5%以上,如果你的投资都跑不赢通货膨胀的话,那你这个投资没有起到增值的意义,反而是浪费的功夫,配置上一般都是按比例选择股票基金,债券,还有一些流动的资金。

❹ 利差交易的具体影响

利差交易(Carry Trade):全球流动性泛滥制造者 利差交易 2007年2月27日,中国A股市场的暴跌心有余悸。当日上证综合指数大跌8.84%,深圳成份指数大跌9.29%,创出十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当A股大跌之势已成定局时,国际汇市波澜骤起,美元兑日元汇率由120.38开始急速下跌,到2月28日凌晨4点,最低跌至117.49,15个小时内跌幅为2.4%,跌势之快创下了2013年前纪录。与此同时,随着欧洲、北美证券交易所的陆续开盘,全球股市跌声一片。 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才开始关注由来已久的利差交易,以及利差交易和全球股市的密切关系。 廉价日元大量涌入全球市场 从4月份开始,利差交易卷土重来,欧元、澳元和英镑兑日元很快回复到原先的水平。而在2013年期日本央行对未来升息并不确定之后,利差交易更是愈演愈烈,高息货币兑美元纷纷创出纪录高点,美元兑日元维持在四年半高点123.70日元附近,欧元兑日元则创出166日元的纪录高点,澳元兑日元则在纪录高点 104.50日元附近,英镑兑日元在高点245.20日元附近徘徊。 利差交易(Carry Trade)就是利用不同货币的利差谋取收益的交易方式。由于日本长期实行零利率,为了追逐利差收益,国际投资者纷纷借入日元购买那些以其他币种计价的高收益资产,希望从中获利。据估计,日元利差交易的规模可能高达数千亿美元。日本的零利率政策使得廉价的日元大量涌入全球市场,买入高息债券或者涌入股市,从而推高了各国流动性水平。 牛市背后的推手 根据世界清算银行的外汇市场年报,2005年至2006年全球流动性资金非常充沛,主要因素就是货币之间利差导致的套利行为。可以说,从原油期货到金属期货再到股市,在每一个牛市神话的背后,都有着利差交易资金的身影。 利差交易能够带来收益的前提条件是汇市波动必须平稳,因为利差交易者要承担汇率波动风险,如果汇率大幅波动,不仅汇差损失可能侵蚀掉利差交易收益,还可能使利差交易者血本无归。 过去一年,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借入日元后将其抛出以买进以其他货币计价的资产,日元汇率一路下滑,利差交易资金不仅获得利差收益,而且享受了汇率贬值带来的双重收益。另外,利差交易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是流入变现能力强的股市,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流动性充足的情形下,全球股市都在上涨,不能不说利差交易起了很大的作用。 利差交易也有软肋 利差交易但是,当市场意识到可能威胁利差交易的风险因素时,利差交易者便会义无反顾地平仓。那么,利差交易者惧怕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汇率市场的波动。由于日本企业不得不在3月底会计年度结束前会将海外获利汇回以换取日元,日本企业纷纷要收回国际投资,对利差交易进行平仓,引起了日元的大幅升值。而其他投资者为了锁定获利,也随之进行平仓,引起了日元的更大波动,日元的每一次回调都成为下一波利差交易平仓的机会,引起日元一波又一波的升幅。这已经在2013年3月份得到了验证。 其次是利差交易者持有资产价格的波动。全球股市在2013年均迭创新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所推动,而针对日元的利差交易,恰恰是全球资金流动性泛滥的源泉之一。在大幅上涨之后,一旦股市转入下跌、造成资金蒸发,就会对日元利差交易者构成威胁。股市动荡可能引发汇市连锁反应,同样对利差交易者构成威胁。最终全球股市动荡与日元暴涨产生互为因果的正反馈影响:股市跌,引发日元利差交易被平仓,空头回补买盘推动日元涨;日元涨,进一步促使利差交易被平仓,从而减少股市的资金供应,导致股市继续挫低。 料将长期存在 2013年5月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直存在着对美国经济形势和全球股市过热状况的担忧情绪,利差交易者时刻准备抛售其持有的其他各类资产,再用抛售所得来购回日元,以便偿还早先借入的日元贷款。日本央行上周维持利率在0.5%不变,且总裁福井俊彦表示对于未来升息并无预设立场,浇熄了7月升息预期,此后日元一直全面走跌,利差交易义无反顾。 可以想象,以后利差交易会继续进行,每一次日元的走强都成为进入利差交易的机会。即使日本央行在2013年8月份升息,只能会短暂挫伤利差交易,由于日元和其他货币利差仍然很大,并不能改变利差交易长期存在的趋势。

❺ 如何看待美国启动加息进程及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您好,
美联储12月17日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5bp,正式进入加息周期。我们认为,当前美国和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并不支持美联储持续快速加息。但需要关注的是,当前市场预期的未来政策利率路径与美联储差异较大,需要防范美联储加息速度超预期的风险。美元加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看,美元加息增加人民币汇率下行压力;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取决于中国推进改革的成效,只有坚定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中国经济才能从容应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不确定性。
首先,美国及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并不支持美联储快速升息。当前美国经济复苏表现主要为就业推动的消费型复苏,投资需求依然疲弱。以GDP增速来衡量,三季度美国居民消费实际支出同比增长3.15%,最近四个季度的增速均是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而三季度美国私人部门投资实际同比仅增长3.78%,是2010年以来增速第五低的季度。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由投资切换为消费,意味着同样经济增速对应的融资需求降低了,会制约利率的上升空间。事实上,由于中国经济正在转型、欧元区及日本人口老龄化,全球投资需求普遍低迷,经济的复苏未必带来融资需求的复苏,利率总体处于下行周期,这同样会制约美联储的加息空间。
其次,市场对美国经济的评估与美联储相似,政策利率预期的差异源于思维方式差异,需要防范政策黑天鹅风险。根据美联储预测,2016年末美国GDP将同比增长2.4%,失业率为4.7%,核心PCE通胀为1.6%,这与当前市场主流预期基本相同。但是,美联储官员预期2016年末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1.375%,而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预示2016年末联邦基金利率仅为0.83%。我们认为,对未来政策利率的不同判断,很可能源于市场与美联储官员不同的思维方式。目前市场主流的逻辑是从过程推演结果,根据我们前面谈到的理由,当前美国和全球经济并不支持美联储快速升息。美联储的逻辑是从结果推导过程。假设美国经济的合意失业率水平是4.5-5.0%,核心PCE通胀为2.0%附近,即使实际政策利率为零,名义的联邦基金利率也要达到2.0%(实际上美联储官员预期的中期联邦基金利率水平高达3.5%)。以此为目标,如果失业率和核心通胀分别达到4.7%和1.6%的水平,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1.375%就是合理的。当然,从历史上看美联储官员对经济和利率的预期偏于乐观,实际实现的概率较低。但是,在市场与美联储对经济预期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需要防范因思维方式不同带来的美联储政策黑天鹅风险。
第三,中国应对美联储加息核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中国和美国的短期和长期利差均在缩小,境内企业和居民偿还外币债务、配置外币资产的动力仍然较强,资金外流的压力较大。我们注意到,央行近期扩大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主动释放贬值压力。这既有利于缓解国内通缩压力,又可以打开国内货币政策放松空间,为经济转型创造中性适度的货币条件。考虑到美国经济目前温和复苏,且中国已成为目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跨境资金流动和汇率变化更多取决于中国经济自身情况——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配合汇率和利率政策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从容应对美联储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