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iOS多线程和异步的联系与区别
多线程和异步操作的异同多线程和异步操作两者都可以达到避免调用线程阻塞的目的,从而提高软件的可响应性。甚至有些时候我们就认为多线程和异步操作是等同的概念。但是,多线程和异步操作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而这些区别造成了使用多线程和异步操作的时机的区别。异步操作的本质所有的程序最终都会由计算机硬件来执行,所以为了更好的理解异步操作的本质,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硬件基础。熟悉电脑硬件的朋友肯定对DMA这个词不陌生,硬盘、光驱的技术规格中都有明确DMA的模式指标,其实网卡、声卡、显卡也是有DMA功能的。DMA就是直接内存访问的意思,也就是说,拥有DMA功能的硬件在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的时候可以不消耗CPU资源。只要CPU在发起数据传输时发送一个指令,硬件就开始自己和内存交换数据,在传输完成之后硬件会触发一个中断来通知操作完成。这些无须消耗CPU时间的I/O操作正是异步操作的硬件基础。所以即使在DOS这样的单进程(而且无线程概念)系统中也同样可以发起异步的DMA操作。线程的本质线程不是一个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而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逻辑功能,线程本质上是进程中一段并发运行的代码,所以线程需要操作系统投入CPU资源来运行和调度。异步操作的优缺点因为异步操作无须额外的线程负担,并且使用回调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设计良好的情况下,处理函数可以不必使用共享变量(即使无法完全不用,最起码可以减少共享变量的数量),减少了死锁的可能。当然异步操作也并非完美无暇。编写异步操作的复杂程度较高,程序主要使用回调方式进行处理,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些初入,而且难以调试。多线程的优缺点多线程的优点很明显,线程中的处理程序依然是顺序执行,符合普通人的思维习惯,所以编程简单。但是多线程的缺点也同样明显,线程的使用(滥用)会给系统带来上下文切换的额外负担。并且线程间的共享变量可能造成死锁的出现。适用范围在了解了线程与异步操作各自的优缺点之后,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线程和异步的合理用途。我认为:当需要执行I/O操作时,使用异步操作比使用线程+同步I/O操作更合适。I/O操作不仅包括了直接的文件、网络的读写,还包括数据库操作、Web Service、HttpRequest以及.Net Remoting等跨进程的调用。而线程的适用范围则是那种需要长时间CPU运算的场合,例如耗时较长的图形处理和算法执行。但是往往由于使用线程编程的简单和符合习惯,所以很多朋友往往会使用线程来执行耗时较长的I/O操作。这样在只有少数几个并发操作的时候还无伤大雅,如果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操作时就不合适了。
❷ iOS多线程访问数据库的时候,数据库被锁住怎么办
这个要看情况。
不同的数据库情况不一样。
一般说来是可以每个线程使用一个连接的(有时候会出现很难查找的奇怪问题)
保险一点还是共用一个连接 互斥占用。
❸ iOS多线程实现的几种方案
1 Thread 2 Cocoa operations 3 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 Thread 轻量级 最复杂 你需要自己管理thread的生命周期,线程之间的同步。线程共享同一应用程序的部分内存空间,它们拥有对数据相同的访问权限。你得协调多个线程对同一数据的访问
❹ 在IOS中为什么使用多线程及多线程实现的三种
在iOS中使用多线程是为了让我们的页面不卡,提高用户体验。多线程实现的几种方法如下。
NSThread。这是最轻量级的多线程的方法,使用起来最直观的多线程编程方法。但是因为需要自己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线程同步。经常使用NSThread进行调试,在实际项目中不推荐使用。
GCD(Grand Central Dispatch),GCD是基于C语言底层API实现的一套多线程并发机制,非常的灵活方便,在实际的开发中使用很广泛。简单来说CGD就是把 操作 放在 队列 中去执行。
NSOperation & NSOperationQueue,虽然GCD的功能已经很强大了,但是它使用的API依然是C语言的。在某些时候,在面向对象的objective-c中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和不安全。所以苹果公司把GCD中的操作抽象成NSOperation对象,把队列抽象成NSOperationQueue对象。
❺ ios 几种多线程 区别
1 Thread
2 Cocoa operations
3 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
Thread 轻量级 最复杂 你需要自己管理thread的生命周期,线程之间的同步。线程共享同一应用程序的部分内存空间,它们拥有对数据相同的访问权限。你得协调多个线程对同一数据的访问,一般做法是在访问之前加锁,这会导致一定的性能开销。在 iOS 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 thread:
Cocoa threads: 使用NSThread 或直接从 NSObject 的类方法 performSelectorInBackground:withObject: 来创建一个线程。如果你选择thread来实现多线程,那么 NSThread 就是官方推荐优先选用的方式。
POSIX threads: 基于 C 语言的一个多线程库,
Cocoa operations是基于 Obective-C实现的,类 NSOperation 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封装了用户需要执行的操作,我们只要聚焦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而不必太操心线程的管理,同步等事情,因为NSOperation已经为我们封装了这些事情。 NSOperation 是一个抽象基类,我们必须使用它的子类。iOS 提供了两种默认实现:NSInvocationOperation 和 NSBlockOperation。
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 iOS4 才开始支持,它提供了一些新的特性,以及运行库来支持多核并行编程,它的关注点更高:如何在多个 cpu 上提升效率。
❻ ios开发 什么情况要用到数据库
第一,我不是高手,第二,我可以分享下我的心得。一般的数据量很小的项目,没必要使用数据库,如果只是保存写用户信息,大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用keychain或者nsuserdefault或者其他的都可以。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保存一个使用状态,不能每次打开项目的时候都和第一次运行一样,完全新,要给人以使用过的感觉就要存储一些历史数据。如果怕影响用户体验的话,可以多开线程在后台去对数据操作(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记得对线程要回收。如果你对保存数据比较迷茫的话,你可以google一下ios的四种数据持久化,对于sqlite和coredata,我个人认为只是两种不同的存储方法,一种是小型轻量级sqlite数据库,所有移动设备经常用到的,还有一种是苹果针对ios操作系统开发的coredata数据存储,具体孰胜孰略还有待你自己去了解,一般如果我的数据库要非常多的表格互相关联最后查询一条结果那么我会采用sqlite,如果存储一些有规律的数据那么我会采用coredata,没有哪个更好的说法,只能说这两种都各有千秋,而我听前辈们说,coredata只是苹果对sqlite的又一次封装而已,方便操作但也局限操作
❼ ios coredata操作数据库的时候会自动开始多线程吗
我仔细读了一下apple的文档,是因为我在主线程中创建的两个NSManagedObjectContext, 正确的做法是:哪个线程用到的moc就在那个线程内创建。 所以你把threadManageContext放在线程中创建,就正确了。
❽ 在iOS开发为什么使用多线程 多线程有哪些
1、概念性知识:iOS开发中有主线程(也可叫UI)线程和子线程(你自己通过方法开辟的线程)的概念,子线程和主线程的合称可以称为多线程。
2、为什么用多线程开发:正常一个简单的软件,如果没有比较消耗性能设时间的操作是无需开辟子线程的,我们去一条线程(主线程)上去添加UI、加载数据、刷新,很快,因为加载的数据其实是很小的。但是如果有了诸如图片下载,视频下载等需要花费比较多时间的操作就必须开辟子线程了,图片、视频比较大,下载浪费时间,如果主线程下载,那么整个APP的界面就不动了,因为线程正在忙着下载呢,没时间去刷新UI、响应用户任务(如点击手势等)和加载数据给用户看,APP在辛苦的下载工作,但是用户一看,这软件不动了,以为卡死了,就关了或者卸载了,这样的体验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开辟子线程相当于喊来一个朋友,让他去下载,你可以继续做刷新UI、响应用户任务(如点击手势等)和加载数据给用户看等事情,互不影响,效率提高了,代价是多消耗了写CPU。
3、常规使用多线程有哪些:NSThread , NSOperation(NSOperationQueue) , GCD主要3种,后两种使用较多。苹果推荐使用NSOperation,因为它是面向对象的,和oc一样,换可以控制线程的开始,暂停,取消。GCD这样是C语言函数,函数略生涩,使用很方便,可以实现延时,单次,调度组执行,具体实现网上有很多帖子。
❾ 在IOS中为什么使用多线程及多线程实现的三种方法
多线程是一个比较轻量级的方法来实现单个应用程序内多个代码执行路径。
在系统级别内,程序并排执行,程序分配到每个程序的执行时间是基于该程序的所需时间和其他程序的所需时间来决定的。
然而,在每个程序内部,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执行线程,它同时或在一个几乎同时发生的方式里执行不同的任务。
概要提示:
iPhone中的线程应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官方给出的资料显示,iPhone OS下的主线程的堆栈大小是1M,第二个线程开始就是512KB,并且该值不能通过编译器开关或线程API函数来更改,只有主线程有直接修改UI的能力
一、线程概述
有些程序是一条直线,起点到终点——如简单的hello world,运行打印完,它的生命周期便结束了,像是昙花一现。
有些程序是一个圆,不断循环直到将它切断——如操作系统,一直运行直到你关机。
一个运行着的程序就是一个进程或者叫做一个任务,一个进程至少包含一个线程,线程就是程序的执行流。
Mac和IOS中的程序启动,创建好一个进程的同时,一个线程便开始运作,这个线程叫做主线程。主线成在程序中的位置和其他线程不同,它是其他线程最终的父线程,且所有的界面的显示操作即AppKit或UIKit的操作必须在主线程进行。
系统中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内存空间,而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则公用进程的内存空间。
每创建一个新的进成,都需要一些内存(如每个线程有自己的stack空间)和消耗一定的CPU时间。
当多个进成对同一个资源出现争夺的时候需要注意线程安全问题
创建线程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就是给进程增加一个执行流,所以新建一个线程需要提供一个函数或者方法作为线程的进口。
1.使用NSThread
NSThread提供了创建线程的路径,还可以提供了监测当前线程是否是主线程的方法使用NSThread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有两种方式:
1.创建一个NSThread的对象,调用Start方法——使用一个目标对象的方法初始化一个NSThread对象,或者创建一个继承自NSThread的子类,实现起main方法?,然后在直接创建这个子类的对象。
2.使用detachNewThreadSelector:toTarget:withObject:这个类方法创建一个子线程,这个比较直接,直接使用目标对象的方法作为线程启动入口
2.使用NSObject
使用NSObject直接就加入了对多线程的支持,允许对象的某个方法在后台运行。
[my0bj performSelectorInBackground:@selector(doSomething) withObject:nil];
3.POSIX Thread
由于Mac和IOS都是基于Darwin系统,Darwin系统的UNX内核,是基于mach和BSD的,继承了BSD的POSIX接口,所以可以直接使用POSIX线程的相关接口开实现线程
创建线程的接口为 pthread_create, 当然在创建线程之前可以创建好相关线程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