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索引或数据库名称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索引或数据库名称

发布时间: 2022-05-31 17:07:52

① 什么是“索引或数据库名称”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个或多个列(例如,employee
表的姓名
(name)
列)的值进行排序的结构。如果想按特定职员的姓来查找他或她,则与在表中搜索所有的行相比,索引有助于更快地获取信息。
例如这样一个查询: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id=10000。如果没有索引,必须遍历整个表,直

② 数据库的检索点或称检索途径有

主要有分类途径、主题途径、着者途径、题名途径、机构途径、代码途径和其他途径。

分类途径检索文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检索工具的分类表,将待查项目划分到相应的类目中去。一些检索工具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是按分类编排的,可以按照分类进行查找。

分类途径

分类途径是指按照文献资料所属学科(专业)类别进行检索的途径,它所依据的是检索工具中的分类索引。

主题途径

主题途径是指通过文献资料的内容主题进行检索的途径,它依据的是各种主题索引或关键词索引,检索者只要根据项目确定检索词(主题词或关键词),便可以实施检索。

主题途径检索文献关键在于分析项目、提炼主题概念,运用词语来表达主题概念。主题途径是一种主要的检索途径。

着者途径

着者途径是指根据已知文献着者来查找文献的途径,它依据的是着者索引,包括个人着者索引和机关团体索引。

题名途径

指通过文献的题名来查找文献的途径。题名包括文献的篇名、书名、刊号、标准号、数据库名等,检索时可以利用检索工具的书名索引、刊名索引、会议论文索引等进行。

机构途径

指通过机构名称获取相关信息、了解该机构情况的途径。以机构途径检索文献,一般以计算机检索工具为主,手工检索少用。

代码途径

是通过信息的某种代码来检索信息的途径。例如,图书的ISBN号期刊的ISSN号专利号、报告号、合同号、索书号等。

其他途径

其他途径包括利用检索工具的各种专用索引来检索的途径。专用索引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各种号码索引(如专利号、入藏号、报告号等),专用符号代码索引(如元素符号、分子式、结构式等),专用名词术语索引(如地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等)。

③ 世界上的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是哪几个

世界上的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是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

1、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2、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o.)出版发行。

EI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内容包括:电类、自动控制类、动力、机械、仪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工程、数理、医学、化工、食品、计算机、能源、地质、环境等学科。

3、ISTP是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的缩写,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网络数据库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中两个数据库(ISTP和ISSHP)之一。

专门收录世界各种重要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会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的会议文献,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

重视程度:

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在ISTP、 EI、 SCI这三大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粹,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大检索

④ 数据库的索引以及在哪些列上创建索引

选择开始菜单中→程序→【management
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命令,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并使用windows或
sql
server身份验证建立连接。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展开服务器,然后选择【数据库】节点
右键单击【数据库】节点,从弹出来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
执行上述操作后,会弹出【新建数据库】对话框。在对话框、左侧有3个选项,分别是【常规】、【选项】和【文件组】。完成这三个选项中的设置会后,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创建工作,
在【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要新建数据库的名称。例如,这里以“新建的数据库”。
在【所有者】文本框中输入新建数据库的所有者,如sa。根据数据库的使用情况,选择启用或者禁用【使用全文索引】复选框。
在【数据库文件】列表中包括两行,一行是数据库文件,而另一行是日记文件。通过单击下面的【添加】、【删除】按钮添加或删除数据库文件。
切换到【选项页】、在这里可以设置数据库的排序规则、恢复模式、兼容级别和其他属性。
切换到【文件组】页,在这里可以添加或删除文件组。
完成以上操作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新建数据库】对话框。至此“新建的数据”数据库创建成功。新建的数据库可以再【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看到。

⑤ 文摘,索引数据库有哪些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 Science期刊引用报告科学版 1994--1998,年更新
美国ISI (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中收录及被引用的约4400种期刊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情况的统计数据,用于分析和评价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1989--,季度更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出版
收录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出版的5000多种科技期刊。内容覆盖理、工、农、医各领域。
检索结果包括文献题录及少量文摘。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
北京市万方数据公司出版。
收录国内1200余种期刊1989-1994年内发表的文献及其1994年的引用情况,还包括每年收录文献的分析统计资料。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1991--,年更新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出版
收录我国出版的315种中、英文重要期刊的论文及其中文引文,专业覆盖数、理、化、农、林、医及工程技术各领域。
检索结果包括文献的题录及引用与被引用情况。

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CECDB)
北京市万方数据公司出版。
收录我国各种所有制企业及公司各方面的信息。
检索结果包括企业的名称、地址、负责人及主要产品等60余项信息。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ACP)
北京市万方数据公司出版。
收录全国一百多个国家级学、协会及研究会召开的学术会议论文,报道论文题录,数据自1985年开始。

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 1985--,季度更新
北京中献电子技术开发中心出版
中国专利,包括1985年中国实施专利制度以来的全部发明专利、适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检索结果包括文献题录及文摘。

⑥ 世界上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是哪几个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 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 - SCI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 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世界着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c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和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此外,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EI Ei 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 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 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 SCI、SSCI 简介 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SCI和SSCI呢?我们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简介如下: 一、SCI简介--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二、SSCI简介--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三、SCI、SSCI交叉关系-- SSCI对其收录期刊范围的说明中明确告知该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 另外,SSCI从34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章主题和引文后,生成一个与社会科学有关的文献目录,此目录再经ISI编委会审核,选择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文献加入SSCI。因此SSCI也收录了相当数量的自然科学文献,二者的交叉关系更为密切。 EI简介 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o.)出版发行。EI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内容包括:电类、自动控制类、动力、机械、仪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工程、数理、医学、化工、食品、计算机、能源、地质、环境等学科。- ISTP简介 ISTP是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的缩写,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网络数据库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中两个数据库(ISTP和ISSHP)之一。专门收录世界各种重要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会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的会议文献,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 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发表论文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 在ISTP、 EI、 SCI这三大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萃,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

⑦ 怎么去查看一个网站的数据库类型和名字,字段,索引是什么意思,怎么填。谢谢

你可以这样来查看
1、从网站的数据库连接程序代码,即可知道数据库类型,比如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Server.MapPath("aa.mdb")
一看就知道是Access数据库
2、数据库名字,也是从上面的连接信息里看得出为aa.mdb,其它的也能看得出,比如
ConnStr = "Provider = Sqloledb; User ID = " & SqlUsername & "; Password = " & SqlPassword & "; Initial Catalog = " & SqlDatabaseName & "; Data Source = " & SqlHostIP & ";"
信息里面的Initial Catalog等于的就是数据库名称信息,是MSSQL类型数据库
3、关于字段,由于字段是包含在表里面的,打开表就能看到字段及记录,当然也可以修改
一般右击数据表,都有字段设计功能
4、关于索引,加索引的目的一般是使数据库检索信息时能提高速度,大多在主键上建立
楼主可以网络一把看看,应该有不少关于数据库的信息

⑧ oracle 数据库如何建立索引 如何用索引

创建索引语法:

CREATE [UNIQUE] | [BITMAP] INDEX index_name

--unique表示唯一索引

ON table_name([column1 [ASC|DESC],column2

--bitmap,创建位图索引

[ASC|DESC],…] | [express])[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PCTFREE n1]

--指定索引在数据块中空闲空间

[STORAGE (INITIAL n2)][NOLOGGING]

--表示创建和重建索引时允许对表做DML操作,默认情况下不应该使用

[NOLINE][NOSORT];

--表示创建索引时不进行排序,默认不适用,如果数据已经是按照该索引顺序排列的可以使用

(8)索引或数据库名称扩展阅读:

1、如果有两个或者以上的索引,其中有一个唯一性索引,而其他是非唯一,这种情况下oracle将使用唯一性索引而完全忽略非唯一性索引

2、至少要包含组合索引的第一列(即如果索引建立在多个列上,只有它的第一个列被where子句引用时,优化器才会使用该索引)

3、小表不要简历索引

4、对于基数大的列适合建立B树索引,对于基数小的列适合简历位图索引

5、列中有很多空值,但经常查询该列上非空记录时应该建立索引

6、经常进行连接查询的列应该创建索引

7、使用create index时要将最常查询的列放在最前面

8、LONG(可变长字符串数据,最长2G)和LONG RAW(可变长二进制数据,最长2G)列不能创建索引

9、限制表中索引的数量(创建索引耗费时间,并且随数据量的增大而增大;索引会占用物理空间;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⑨ 数据库索引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

1、数据库索引是什么,有什么用

数据库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如果想按特定职员的姓来查找他或她,则与在表中搜索所有的行相比,索引有助于更快地获取信息。

索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加快检索表中数据的方法,亦即能协助信息搜索者尽快的找到符合限制条件的记录ID的辅助数据结构。

2、数据库索引的用法

当表中有大量记录时,若要对表进行查询,第一种搜索信息方式是全表搜索,是将所有记录一一取出,和查询条件进行一一对比,然后返回满足条件的记录,这样做会消耗大量数据库系统时间,并造成大量磁盘I/O操作;

第二种就是在表中建立索引,然后在索引中找到符合查询条件的索引值,最后通过保存在索引中的ROWID(相当于页码)快速找到表中对应的记录。

索引是一个单独的、物理的数据库结构,它是某个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集合和相应的指向表中物理标识值的数据页的逻辑指针清单。

(9)索引或数据库名称扩展阅读:

一、索引的原理:

对要查询的字段建立索引其实就是把该字段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序;建立的索引只对该字段有用,如果查询的字段改变,那么这个索引也就无效了,比如图书馆的书是按照书名的第一个字母排序的,那么你想要找作者叫张三的就不能用改索引了;还有就是如果索引太多会降低查询的速度。

二、数据库索引的特点:

1、避免进行数据库全表的扫描,大多数情况,只需要扫描较少的索引页和数据页,而不是查询所有数据页。而且对于非聚集索引,有时不需要访问数据页即可得到数据。

2、聚集索引可以避免数据插入操作,集中于表的最后一个数据页面。

3、在某些情况下,索引可以避免排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