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数据库索引实例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数据库索引实例

发布时间: 2022-05-31 08:19:07

数据库“索引”是个什么东东能举个通俗的例子解释下吗

索引就是在一个或者几个列上创建的一种用于提高查询速度的对象,可以把它想象成字典中的目录,没有索引的话,查询照样可以执行,只是查找时需要从第一条记录一直搜索到最后一条记录,而有了索引就可以快速定位到要查找的记录,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但是相对的,会降低增删改的速度(因为数据发生变化之后,索引也要重新更新),而且索引本身是一种对象,也需要专门的存储空间来保存,所以还要付出一定的空间代价。

❷ 创建索引的sql语句怎么写

1、CREATE [UNIQUE|CLUSTERED]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PROPERTY_NAME)
2、其中UNIQUE和CLUSTERED为可选项,分别是建立唯一索引和聚簇索引,具体解释为:
UNIQUE:表示此索引的每一个索引值只对应唯一的数据。
3、CLUSTERED:表示要建立的索引时聚簇索引,即索引项的顺序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一致的索引组织。

拓展:

1、SQL语言,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QueryLanguage)的简称。SQL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

2、SQL语言是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允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它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户了解具体的数据存放方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作为数据输入与管理的接口。SQL语言语句可以嵌套,这使他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

3、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最重要的关系数据库操作语言,并且它的影响已经超出数据库领域,得到其他领域的重视和采用,如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检索,第四代软件开发工具中嵌入SQL的语言等。

❸ SQL,索引的例子

就用 mysql 数据库举例吧

一、什么是索引?

索引用来快速地寻找那些具有特定值的记录,所有MySQL索引都以B-树的形式保存。如果没有索引,执行查询时MySQL必须从第一个记录开始扫描整个表的所有记录,直至找到符合要求的记录。表里面的记录数量越多,这个操作的代价就越高。如果作为搜索条件的列上已经创建了索引,MySQL无需扫描任何记录即可迅速得到目标记录所在的位置。如果表有1000个记录,通过索引查找记录至少要比顺序扫描记录快100倍。

假设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people的表:

CREATE TABLE people ( peopleid SMALLINT NOT NULL, name CHAR(50) NOT NULL );

然后,我们完全随机把1000个不同name值插入到people表。下图显示了people表所在数据文件的一小部分:

可以看到,在数据文件中name列没有任何明确的次序。如果我们创建了name列的索引,MySQL将在索引中排序name列:

对于索引中的每一项,MySQL在内部为它保存一个数据文件中实际记录所在位置的“指针”。因此,如果我们要查找name等于“Mike”记录的peopleid(SQL命令为“SELECT peopleid FROM people WHERE name=\'Mike\';”),MySQL能够在name的索引中查找“Mike”值,然后直接转到数据文件中相应的行,准确地返回该行的peopleid(999)。在这个过程中,MySQL只需处理一个行就可以返回结果。如果没有“name”列的索引,MySQL要扫描数据文件中的所有记录,即1000个记录!显然,需要MySQL处理的记录数量越少,则它完成任务的速度就越快。

二、索引的类型

MySQL提供多种索引类型供选择:

普通索引

这是最基本的索引类型,而且它没有唯一性之类的限制。普通索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建:

创建索引,例如CREATE INDEX <索引的名字> ON tablename (列的列表);
修改表,例如ALTER TABLE tablename ADD INDEX [索引的名字] (列的列表);
创建表的时候指定索引,例如CREATE TABLE tablename ( [...], INDEX [索引的名字] (列的列表) );

唯一性索引

这种索引和前面的“普通索引”基本相同,但有一个区别:索引列的所有值都只能出现一次,即必须唯一。唯一性索引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建:

创建索引,例如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的名字> ON tablename (列的列表);
修改表,例如ALTER TABLE tablename ADD UNIQUE [索引的名字] (列的列表);
创建表的时候指定索引,例如CREATE TABLE tablename ( [...], UNIQUE [索引的名字] (列的列表) );

主键

主键是一种唯一性索引,但它必须指定为“PRIMARY KEY”。如果你曾经用过AUTO_INCREMENT类型的列,你可能已经熟悉主键之类的概念了。主键一般在创建表的时候指定,例如“CREATE TABLE tablename ( [...], PRIMARY KEY (列的列表) );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修改表的方式加入主键,例如“ALTER TABLE tablename ADD PRIMARY KEY (列的列表); ”。每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全文索引

MySQL从3.23.23版开始支持全文索引和全文检索。在MySQL中,全文索引的索引类型为FULLTEXT。全文索引可以在VARCHAR或者TEXT类型的列上创建。它可以通过CREATE TABLE命令创建,也可以通过ALTER TABLE或CREATE INDEX命令创建。对于大规模的数据集,通过ALTER TABLE(或者CREATE INDEX)命令创建全文索引要比把记录插入带有全文索引的空表更快。本文下面的讨论不再涉及全文索引,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见MySQL documentation。

三、单列索引与多列索引

索引可以是单列索引,也可以是多列索引。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两种索引的区别。假设有这样一个people表:

ALTER TABLE people ADD INDEX fname_lname_age (firstname,lastname,age);

由于索引文件以B-树格式保存,MySQL能够立即转到合适的firstname,然后再转到合适的lastname,最后转到合适的age。在没有扫描数据文件任何一个记录的情况下,MySQL就正确地找出了搜索的目标记录!

那么,如果在firstname、lastname、age这三个列上分别创建单列索引,效果是否和创建一个firstname、lastname、age的多列索引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两者完全不同。当我们执行查询的时候,MySQL只能使用一个索引。如果你有三个单列的索引,MySQL会试图选择一个限制最严格的索引。但是,即使是限制最严格的单列索引,它的限制能力也肯定远远低于firstname、lastname、age这三个列上的多列索引。

四、最左前缀

多列索引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它通过称为最左前缀(Leftmost Prefixing)的概念体现出来。继续考虑前面的例子,现在我们有一个firstname、lastname、age列上的多列索引,我们称这个索引为fname_lname_age。当搜索条件是以下各种列的组合时,MySQL将使用fname_lname_age索引:

firstname,lastname,age
firstname,lastname
firstname
从另一方面理解,它相当于我们创建了(firstname,lastname,age)、(firstname,lastname)以及(firstname)这些列组合上的索引。下面这些查询都能够使用这个fname_lname_age索引:

table type possible_keys key key_len ref rows Extra people ref fname_lname_age fname_lname_age 102 const,const,const 1 Where used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EXPLAIN分析结果的含义。

table:这是表的名字。

type:连接操作的类型。下面是MySQL文档关于ref连接类型的说明:

“对于每一种与另一个表中记录的组合,MySQL将从当前的表读取所有带有匹配索引值的记录。如果连接操作只使用键的最左前缀,或者如果键不是UNIQUE或PRIMARY KEY类型(换句话说,如果连接操作不能根据键值选择出唯一行),则MySQL使用ref连接类型。如果连接操作所用的键只匹配少量的记录,则ref是一种好的连接类型。”

在本例中,由于索引不是UNIQUE类型,ref是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连接类型。

如果EXPLAIN显示连接类型是“ALL”,而且你并不想从表里面选择出大多数记录,那么MySQL的操作效率将非常低,因为它要扫描整个表。你可以加入更多的索引来解决这个问题。预知更多信息,请参见MySQL的手册说明。

possible_keys:

可能可以利用的索引的名字。这里的索引名字是创建索引时指定的索引昵称;如果索引没有昵称,则默认显示的是索引中第一个列的名字(在本例中,它是“firstname”)。默认索引名字的含义往往不是很明显。

Key:

它显示了MySQL实际使用的索引的名字。如果它为空(或NULL),则MySQL不使用索引。

key_len:

索引中被使用部分的长度,以字节计。在本例中,key_len是102,其中firstname占50字节,lastname占50字节,age占2字节。如果MySQL只使用索引中的firstname部分,则key_len将是50。

ref:

它显示的是列的名字(或单词“const”),MySQL将根据这些列来选择行。在本例中,MySQL根据三个常量选择行。

rows:

MySQL所认为的它在找到正确的结果之前必须扫描的记录数。显然,这里最理想的数字就是1。

Extra:

这里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选项,其中大多数将对查询产生负面影响。在本例中,MySQL只是提醒我们它将用WHERE子句限制搜索结果集。

七、索引的缺点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都是索引的优点。事实上,索引也是有缺点的。

首先,索引要占用磁盘空间。通常情况下,这个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是,如果你创建每一种可能列组合的索引,索引文件体积的增长速度将远远超过数据文件。如果你有一个很大的表,索引文件的大小可能达到操作系统允许的最大文件限制。

第二,对于需要写入数据的操作,比如DELETE、UPDATE以及INSERT操作,索引会降低它们的速度。这是因为MySQL不仅要把改动数据写入数据文件,而且它还要把这些改动写入索引文件。

【结束语】

在大型数据库中,索引是提高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不管表的结构是多么简单,一次500000行的表扫描操作无论如何不会快。如果你的网站上也有这种大规模的表,那么你确实应该花些时间去分析可以采用哪些索引,并考虑是否可以改写查询以优化应用。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见MySQL manual。另外注意,本文假定你所使用的MySQL是3.23版,部分查询不能在3.22版MySQL上执行。

❹ 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如何创建一个非唯一性索引最好是具体操作

语法:
CREATE [索引类型]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列名)
WITH FILLFACTOR = 填充因子值0~100
GO
/*实例*/
USE 库名
GO
IF EXISTS (SELECT * FROM SYSINDEXES WHERE NAME='IX_TEST_TNAME')--检测是否已经存在IX_TEST_TNAME索引
DROP INDEX TEST.IX_TEST_TNAME--如果存在则删除

--创建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IX_TEST_TNAME --创建一个非聚集索引
ON TEST(TNAME) --为TEST表的TNAME字段创建索引
WITH FILLFACTOR = 30 --填充因子为30%
GOSELECT * FROM TEST(INDEX = IX_TEST_TNAME) WHERE TNAME = 'A' --指定按‘IX_TEST_TNAME’索引查询

❺ 建立索引有什么作用吗,能举个例子吗

建立索引是为了更快地查询、检索。
建立主键和外键是为了保证数据有效性和完整性。
触发器是用于在对某表进行插入、删除、或更新后,根据增加、删除及改变的数据进行一些相关的操作。

只要打开帮助就可以查到有关的例子。帮助是取好的科书

这是微软件帮助文档中对索引的描述:
索引
与在任何关系数据库中一样,索引对数据仓库的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每个维度表都必须在主键上建立索引。在其它列(如标识层次结构级别的列)上,索引对某些专用查询的性能也很有用。

事实数据表必须在由维度表外键构成的组合主键上建立索引。
例:
给表AUTHORS的AU_ID列建立索引
CREATE INDEX au_id_ind
ON authors (au_id)

主键:
定义主键
定义主键来强制不允许空值的指定列中输入值的唯一性。如果在数据库中为表定义了主键,则可将该表与其它表相关,从而减少冗余数据。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外键:
FOREIGN KEY 约束
外键 (FK) 是用于建立和加强两个表数据之间的链接的一列或多列。通过将保存表中主键值的一列或多列添加到另一个表中,可创建两个表之间的链接。这个列就成为第二个表的外键。

当创建或更改表时可通过定义 FOREIGN KEY 约束来创建外键。

❻ 数据库索引的操作案例

最普通的情况,是为出现在where子句的字段建一个索引。为方便讲述,先建立一个如下的表。
CREATE TABLE mytable(
idserial primary key,
category_id int not null default0,
user_id int not null default0,
adddate int not null default0
);
如果在查询时常用类似以下的语句: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最直接的应对之道,是为category_id建立一个简单的索引:
CREATE INDEX mytable_categoryid ON mytable (category_id);
OK.如果有不止一个选择条件呢?例如: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第一反应可能是,再给user_id建立一个索引。不好,这不是一个最佳的方法。可以建立多重的索引。
CREATE INDEX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 ON mytable(category_id,user_id);
注意到在命名时的习惯了吗?使用表名_字段1名_字段2名的方式。很快就会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了。
现在已经为适当的字段建立了索引,不过,还是有点不放心吧,可能会问,数据库会真正用到这些索引吗?测试一下就OK,对于大多数的数据库来说,这是很容易的,只要使用EXPLAIN命令:
EXPLAIN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This is what Postgres 7.1 returns (exactlyasI expected)
NOTICE:QUERY PLAN:
Index Scan using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 on
mytable(cost=0.00..2.02 rows=1 width=16)
EXPLAIN
以上是postgres的数据,可以看到该数据库在查询的时候使用了一个索引(一个好开始),而且它使用的是创建的第二个索引。看到上面命名的好处了吧,马上知道它使用适当的索引了。
接着,来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如果有个ORDERBY 子句呢?不管你信不信,大多数的数据库在使用orderby的时候,都将会从索引中受益。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ORDER BY adddate DESC;
很简单,就像为where子句中的字段建立一个索引一样,也为ORDER BY的子句中的字段建立一个索引:
CREATE INDEX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te ON mytable (category_id,user_id,adddate);
注意: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te将会被截短为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
CREATE
EXPLAIN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ORDER BY adddate DESC;
NOTICE:QUERY PLAN:
Sort(cost=2.03..2.03 rows=1 width=16)
->Index Scanusing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
on mytable(cost=0.00..2.02 rows=1 width=16)
EXPLAIN
看看EXPLAIN的输出,数据库多做了一个没有要求的排序,这下知道性能如何受损了吧,看来对于数据库的自身运作是有点过于乐观了,那么,给数据库多一点提示吧。
为了跳过排序这一步,并不需要其它另外的索引,只要将查询语句稍微改一下。这里用的是postgres,将给该数据库一个额外的提示--在ORDER BY语句中,加入where语句中的字段。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处理,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实际上在另外两个字段上,并不会有任何的排序操作,不过如果加入,postgres将会知道哪些是它应该做的。
EXPLAIN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category_id=1 AND user_id=2
ORDER BY category_id DESC,user_id DESC,adddate DESC;
NOTICE:QUERY PLAN:
Index Scan Backward using
mytable_categoryid_userid_addda on mytable(cost=0.00..2.02 rows=1 width=16)
EXPLAIN
现在使用料想的索引了,而且它还挺聪明,知道可以从索引后面开始读,从而避免了任何的排序。
以上说得细了一点,不过如果数据库非常巨大,并且每日的页面请求达上百万算,想会获益良多的。不过,如果要做更为复杂的查询呢,例如将多张表结合起来查询,特别是where限制字句中的字段是来自不止一个表格时,应该怎样处理呢?通常都尽量避免这种做法,因为这样数据库要将各个表中的东西都结合起来,然后再排除那些不合适的行,搞不好开销会很大。
如果不能避免,应该查看每张要结合起来的表,并且使用以上的策略来建立索引,然后再用EXPLAIN命令验证一下是否使用了料想中的索引。如果是的话,就OK。不是的话,可能要建立临时的表来将他们结合在一起,并且使用适当的索引。
要注意的是,建立太多的索引将会影响更新和插入的速度,因为它需要同样更新每个索引文件。对于一个经常需要更新和插入的表格,就没有必要为一个很少使用的where字句单独建立索引了,对于比较小的表,排序的开销不会很大,也没有必要建立另外的索引。
以上介绍的只是一些十分基本的东西,其实里面的学问也不少,单凭EXPLAIN是不能判定该方法是否就是最优化的,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一些优化器,虽然可能还不太完善,但是它们都会在查询时对比过哪种方式较快,在某些情况下,建立索引的话也未必会快,例如索引放在一个不连续的存储空间时,这会增加读磁盘的负担,因此,哪个是最优,应该通过实际的使用环境来检验。
在刚开始的时候,如果表不大,没有必要作索引,意见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作索引,也可用一些命令来优化表,例如MySQL可用OPTIMIZETABLE。

❼ 用SQL语句实现JAVA程序对数据库的索引建立

JDBC技术事实上是一种能通过JAVA语言访问任何结构化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接口(API)(Sun这样说的,专a‘hAzI件=JIy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而且现在的JDBCnbsp;3.0据Sun说也能访问Execel等电子表格程序!nbsp;JDBC对于数据库的访问有四种方式,我们这里只是介绍两种:nbsp;第一种是通过ODBC做为“桥”(Bridge)对数据库访问,nbsp;;IF=S专#“rI管jnbsp;第二种是直接对数据库访问。nbsp;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JDBClt;--gt;ODBC访问的流程:nbsp;JDBCnbsp;Drivernbsp;Mannager-gt;JDBClt;-gt;ODBC桥-gt;ODBC-gt;数据库客户机驱动库-gt;数据库服务器-gt;返回查询结果,在这种访问中值的我们注意的是虽然JAVA是“Writenbsp;Oncenbsp;,Runnbsp;Anywhere“,但是如果通过这种访问的话,需要客户端必须设置ODBC和有相应的数据库客户机的驱动,当你看了下面的另外一个流程的时候或许你会想:明明下一种更方面,为什么还要有这个东西的产生!呵呵,因为,未必所有的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商都提供下面的JDBC驱动程序(给JDBC访问提供相应的接口),所以就有了JDBClt;-gt;ODBCnbsp;Bridge。nbsp;接着再让我们来看看第二种访问流程:nbsp;JDBCnbsp;Drivernbsp;Mannager-gt;局部JDBC驱动-gt;客户端数据库-gt;数据库服务器-gt;返回查询结果,这种访问事实上是转换JDBC调用为相应的数据库(Oracle,nbsp;Sybase,nbsp;Informix,nbsp;DB2,nbsp;和其他的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API调用(这么说,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懂,说简单点就好像ASP不是通过DSN对数据库访问而是通过OLEDB访问,说道这里我还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哎呀,不要扔鸡蛋嘛!),这种方式的访问需要相应的数据库提供商提供相应的JDBC驱动程序,但是有一种好处,可以独立于odbc用于可以随处可Run的客户端的浏览器中的Applet程序。nbsp;我们下面将给大家一个通过JDBC-ODBC桥数据库访问的实例,但是在看下面的事例前我想问大家一次:JDK1.3装了吗?数据库驱动装了吗(我使用的是SQLserver)?你该没有使用Linux吧?虽然java支持Linux,但是老兄我可没有使用Linux哟(这同JAVA的Writenbsp;Oncenbsp;,Runnbsp;Anywhere没有关系),

❽ Oracle创建索引SQL简单的例子,在表中的指定字段和如何使用索引呢

创建索引:create index emp_id1(索引名) on emp(empno,ename,deptno) ;
在创建索引时需要制定所在的表的列名,即你要在哪个或者哪些列上创建索引!
使用索引:索引一般是在查询时由数据库优化器自动进行判断是否使用,就是说就算你在某个列上创建了索引,当你在查询这个表时数据库也不一定会使用索引,因为有时候需要查询的范围比较大,如全表查询,这时数据库优化器会去判断使用索引和不使用索引哪个效率高,当然是不使用索引效率高啦!所以说一般查询时是不要指定索引的,不过索引还是得创建的!
虽说查询时不推荐指定索引,但还是可以指定的:SELECT * FROM stuMarks (INDEX=IX_writtenExam) WHERE writtenExam BETWEEN 60 AND 9

❾ 简述Oracle数据库实例的主要进程结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求大神)

提问

宝宝知道
火爆的备孕、怀孕、育儿社区
立即下载
oracle数据库的结构是什么?
十分钟内有问必答,下载网络知道立即下载
我来解答
推荐回答
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数据库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内存结构及进程。

1. 物理结构

物理数据库结构是由构成数据库的操作系统文件所决定,Oracle数据库文件包括:

数据文件(Data File)
数据文件用来存储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例如数据库表中的数据和索引数据.通常以为*.dbf格式,例如:userCIMS.dbf 。

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
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数据库所做的全部变更(如增加、删除、修改)、以便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用它对数据库进行恢复。名字通常为Log*.dbf格式,如:Log1CIMS.dbf,Log2CIMS.dbf 。

控制文件(Control File)
每个Oracle数据库都有相应的控制文件,它们是较小的二进制文件,用于记录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如:数据库名、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名字和位置等信息。用于打开、存取数据库。名字通常为Ctrl*ctl 格式,如Ctrl1CIMS.ctl。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记录Oracle数据库运行时的一些重要参数,如:数据块的大小,内存结构的配置等。名字通常为init*.ora 格式,如:initCIMS.ora 。

2 逻辑结构

Oracle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描述了数据库从逻辑上如何来存储数据库中的数据。逻辑结构包括表空间、段、区、数据块和模式对象。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将支配一个数据库如何使用系统的物理空间.模式对象及其之间的联系则描述了关系数据库之间的设计.

一个数据库从逻辑上说是由一个或多个表空间所组成,表空间是数据库中物理编组的数据仓库,每一个表空间是由段(segment)组成,一个段是由一组区(extent)所组成,一个区是由一组连续的数据库块(database block)组成,而一个数据库块对应硬盘上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块。一个表空间存放一个或多个数据库的物理文件(即数据文件).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被逻辑地存储在表空间上。

表空间(tablespace)
Oracle数据库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称为表空间的逻辑结构,它包括两类表空间,System表空间和非System表空间,其中,System表空间是安装数据库时自动建立的,它包含数据库的全部数据字典,存储过程、包、函数和触发器的定义以及系统回滚段。除此之外,还能包含用户数据。。

一个表空间包含许多段,每个段有一些可以不连续的区组成,每个区由一组连续的数据块组成,数据块是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最小单位。

每个表空间对应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数据库块(database block)
数据库块也称逻辑块或ORACLE块,它对应磁盘上一个或多个物理块,它的大小由初始化参数db-block-size(在文件init.ora中)决定,典型的大小是2k。Pckfree 和pctused 两个参数用来优化数据块空间的使用。

区(extent)
区是由一组连续的数据块所组成的数据库存储空间分配的逻辑单位。

段(segment)
段是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区的集合,它包括一个表空间内特定逻辑结构的所有数据,段不能跨表空间存放。Oracle数据库包括数据段、索引段、临时段、回滚段等。

模式对象(schema object)
Oracle数据库的模式对象包括表、视图、序列、同意词、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等

❿ 如何利用SQL Server 2012创建唯一聚集索引

SQL Server 2012数据库中的索引可以用于快速找出某一特定值,可以加快查询速度、减少分组和排序的时间,但同时也会对系统要求更高,占据一定磁盘容量。下面利用一个具体实例说明索引使用方法,操作如下:
http://jingyan..com/article/c275f6ba06b268e33d7567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