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分布式数据库测试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分布式数据库测试

发布时间: 2022-05-17 02:47:28

1. 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所支撑的分布式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常见的集中式数据库相比,虽然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散存储在网络上的各点,但它可以为网上所有的用户所共享,任何地方的合法用户都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取和处理所需的数据,就像数据在他们本地的计算机上一样。

2. 怎么测分布式数据库查询请求次数不小于100次/s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常使用较小的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可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每台计算机中都可能有DBMS的一份完整拷贝副本,或者部分拷贝副本,并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大型数据库。

3. mysql如何实现分布式数据库

应该是通过ndb的cluster来实现啊,你只需在网上找mysql cluster的资料就可以知道了。在mysql官方网站上可以下载到,如《mysql cluster维护手册.docx》等

4. 如何用SQL Server建立分布式数据库

很多组织机构慢慢的在不同的服务器和地点部署SQL Server数据库——为各种应用和目的——开始考虑通过SQL Server集群的方式来合并。

将SQL Server实例和数据库合并到一个中心的地点可以减低成本,尤其是维护和软硬件许可证。此外,在合并之后,可以减低所需机器的数量,这些机器就可以用于备用。

当寻找一个备用,比如高可用性的环境,企业常常决定部署Microsoft的集群架构。我常常被问到小的集群(由较少的节点组成)SQL Server实例和作为中心解决方案的大的集群哪一种更好。在我们比较了这两个集群架构之后,我让你们自己做决定。

什么是Microsoft集群服务器

MSCS是一个Windows Server企业版中的内建功能。这个软件支持两个或者更多服务器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集群”,来获得更高的可用性和对数据和应用更简便的管理。MSCS可以自动的检查到服务器或者应用的失效,并从中恢复。你也可以使用它来(手动)移动服务器之间的负载来平衡利用率以及无需停机时间来调度计划中的维护任务。

这种集群设计使用软件“心跳”来检测应用或者服务器的失效。在服务器失效的事件中,它会自动将资源(比如磁盘和IP地址)的所有权从失效的服务器转移到活动的服务器。注意还有方法可以保持心跳连接的更高的可用性,比如站点全面失效的情况下。

MSCS不要求在客户计算机上安装任何特殊软件,因此用户在灾难恢复的经历依赖于客户-服务器应用中客户一方的本质。客户的重新连接常常是透明的,因为MSCS在相同的IP地址上重启应用、文件共享等等。进一步,为了灾难恢复,集群的节点可以处于分离的、遥远的地点。

在集群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

SQL Server 2000可以配置为最多4个节点的集群,而SQL Server 2005可以配置为最多8个节点的集群。当一个SQL Server实例被配置为集群之后,它的磁盘资源、IP地址和服务就形成了集群组来实现灾难恢复。

SQL Server 2000允许在一个集群上安装16个实例。根据在线帮助,“SQL Server 2005在一个服务器或者处理器上可以支持最多50个SQL Server实例,”但是,“只能使用25个硬盘驱动器符,因此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实例,那么需要预先规划。”

注意SQL Server实例的灾难恢复阶段是指SQL Server服务开始所需要的时间,这可能从几秒钟到几分钟。如果你需要更高的可用性,考虑使用其他的方法,比如log shipping和数据库镜像。

单个的大的SQL Server集群还是小的集群

下面是大的、由更多的节点组成的集群的优点:

◆更高的可用新(更多的节点来灾难恢复)。

◆更多的负载均衡选择(更多的节点)。

◆更低廉的维护成本。

◆增长的敏捷性。多达4个或者8个节点,依赖于SQL版本。

◆增强的管理性和简化环境(需要管理的少了)。

◆更少的停机时间(灾难恢复更多的选择)。

◆灾难恢复性能不受集群中的节点数目影响。

下面是单个大的集群的缺点:

◆集群节点数目有限(如果需要第9个节点怎么办)。

◆在集群中SQL实例数目有限。

◆没有对失效的防护——如果磁盘阵列失效了,就不会发生灾难恢复。

◆使用灾难恢复集群,无法在数据库级别或者数据库对象级别,比如表,创建灾难恢复集群。

虚拟化和集群

虚拟机也可以参与到集群中,虚拟和物理机器可以集群在一起,不会发生问题。SQL Server实例可以在虚拟机上,但是性能可能会受用影响,这依赖于实例所消耗的资源。在虚拟机上安装SQL Server实例之前,你需要进行压力测试来验证它是否可以承受必要的负载。

在这种灵活的架构中,如果虚拟机和物理机器集群在一起,你可以在虚拟机和物理机器之间对SQL Server进行负载均衡。比如,使用虚拟机上的SQL Server实例开发应用。然后在你需要对开发实例进行压力测试的时候,将它灾难恢复到集群中更强的物理机器上。

集群服务器可以用于SQL Server的高可用性、灾难恢复、可扩展性和负载均衡。单个更大的、由更多的节点组成的集群往往比小的、只有少数节点的集群更好。大个集群允许更灵活环境,为了负载均衡和维护,实例可以从一个节点移动到另外的节点。

5. php mysql分布式数据库如何实现

当前做分布式的厂商有几家,我知道比较出名的有“华为云分布式数据库DDM”和“阿里云分布式数据库”,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素了解下。

分布式数据库的几点概念可以了解一下。

数据分库:

以表为单位,把原有数据库切分成多个数据库。切分后不同的表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上。

以表中的数据行记录为单位,把原有逻辑数据库切分成多个物理数据库分片,表数据记录分布存储在各个分片上。

路由分发:

在分布式数据库中,路由的作用即将SQL语句进行解析,并转发到正确的分片上,保证SQL执行后得到正确的结果,并且节约QPS资源。

读写分离:

数据库中对计算和缓存资源消耗较多的往往是密集或复杂的SQL查询。当系统资源被查询语句消耗,反过来会影响数据写入操作,进而导致数据库整体性能下降,响应缓慢。因此,当数据库CPU和内存资源占用居高不下,且读写比例较高时,可以为数据库添加只读数据库。

6. 如何编写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某种程度上看来,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这句话其实并不夸张,数据库的选型关系到上层业务代码实现的方方面面,现在比较流行的架构方案是上层业务逻辑微服务化,并且结合分布式缓存,这套框架已经基本能做到上层业务的弹性扩展,但是最底层的数据存储还是很难去中心化(除非整个技术栈中去除关系型数据库(RDBMS), 全部采用 NoSQL)。所以,经常是 RDBMS 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在长期的斗争中,大家总结出了很多方式来扩展最底层的关系型数据库:
1. 主从,一主多从,双写,通过队列暂存请求... 这些方案其实并没有解决问题,写入仍然是单点,而且对于 DBA 的挑战比较大,今天我们暂时就不讨论了。
2. 通过中间件 Sharding,常见的开源方案有: Cobar, TDDL, Vitess, Kingshard, MyCat 等,这些方案的思路是拦截 SQL 的请求通过 sharding key 和一定规则,将请求转发/广播到不同的 MySQL 实例上,从而实现水平扩展的效果,这个方案基本解决了单点写入的问题,对于业务来说整体的吞吐也上来了,看上去不错,这个方案是大多数业务遇到性能瓶颈的解决方案,但是缺点也是有的:
1)大多中间件都没有解决动态扩容的问题,多采用了静态的路由策略,扩容一般还处于人工 x2 的状态,对 DBA 要求比较高。
2)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放弃了事务,这是由于一条语句有可能会涉及到多个数据库实例,实现分布式 事务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我们后面会详细的介绍。
3)对业务不透明,需要指定 sharding key, 心智负担较大

7. 如何实现 Docker 与分布式数据库结合

那么Docker是什么呢?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几乎没有性能开销,可以很容易地在机器和数据中心中运行。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依赖于任何语言、框架包括系统。
这是对Docker的一个官方解释,简单说,有两个部分:
1) 对于应用程序,曾经我们需要为了不同的系统专门的调整应用程序的代码或者是构造相应的依赖包驱动等等,大大增加了开发量以及开发的难度。现在,Docker向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环境。
2) 对于服务器,为了支持不同版本的应用,曾经可能需要在物理机上安装多个版本或者不同的GuestOS或者说虚拟机。这就大大占用了物理机的性能,影响了最终程序的表现,提高了资源的成本。

使用Docker容器的方式,对于应用程序,不需要开发多种多样的版本或者是针对OS每个版本的升级再进行代码方面的调整,实现了广泛的兼容性和开发的最简性。同时对于物理机,部署的环境“瘦身”也节约了更多的资源,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应用程序本身的性能。
CoreOS是Docker的不二之选?
之前大概介绍了Docker,那么服务器上面还是需要最基本的应操作系统才能支撑Docker容器,那么这么多中的Linux内核OS究竟哪一个好呢?笔者和很多Docker技术专家的的观点就是Core OS。
CoreOS是一个基于Linux 内核的轻量级操作系统,为了计算机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而生,专注于自动化,轻松部署,安全,可靠,规模化。作为一个操作系统,CoreOS 提供了在应用容器内部署应用所需要的基础功能环境以及一系列用于服务发现和配置共享的内建工具。
简单说,CoreOS去掉了大量的非必要的功能,只保留了Server端需要的最基本功能,真正意义做到了“轻量化”。
此外,CoreOS还做到了:整体系统升级/回滚方案;容器化所有非系统应用、无包管理器;集群化调度器Fleet;分布式高可靠的KV存储系统ETCD
这些特性都让它成为Docker生态的首选操作系统。不过最新的消息是,CoreOS不满足于做Docker生态下的一环,它正在推出自己的容器AppC计划,想对Docker来一招“釜底抽薪”。当然,现阶段并没有出现完全的两者 “分手”,所以对于普通使用者,并没有太大影响。

Docker+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是每一个软件项目必须的一个部分,作为这样的一类底层基础软件,兼容性、通用性、易用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重点。非常遗憾的是,现在的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都没有完全的实现完全的通用。特别对于NoSQL数据库这样的分布式系统,需要部署在多台物理机时,对于通用性要求就更高了。
目前,像SequoiaDB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安装,大大提升了部署的效率,但是考虑到部署之后的配置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调试问题,仍然可能会耗费不小的人力物力。所以基于刚刚提到的Docker的优点,作为一个通用的基础软件,NoSQL数据库的Docker化就成了必须。

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用docker把数据库的数据与数据库程序本身分离开:用一个container A作为数据存储,然后另一个container B运行数据库。当你想升级数据库时,用新的container C替换掉container B即可。
Docker+分布式数据库的结合,带来诸多的好处:
1) 部署简单,使用镜像部署非常简单,特别是对集群环境,使用Docker镜像的部署还可以再数据库上提前集成Hadoop、Spark等架构,真正实现“一步到位”。
2) 方便应用的更新,应用的更新只需要考虑制作一个新的镜像就可以与容器适配,无需重新再调整与底层的配置。数据和程序的分离,这样升级替换等等都不会影响到数据。
3) 操作简单方便,除了底层免除了复杂的与环境进行配置的工作,操作也更加方便,配置好的Docker镜像在部署时候只需要一条指令就可以了。
4) 开发、应用环境一致,Docker让数据库能做到 开发---测试---实施应用 三个阶段的环境是完全一致的。降低开发到应用过程中的工作量,开发出来就能保证实际应用环境上能同样的运行。
5) 系统稳定,因为Docker的隔离作用,将应用与OS独立开,这样能更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6) 节省系统资源,系统只需要运行一个统一的环境就可以,不需要占用太多性能去支持运行环境本身,能将更多的系统资源投入到应用当中。
有了这些特性, Docker+数据库,将成为一个数据库发展的新方向,Docker这样的通用性和简单操作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数据库使用的效率,帮助使用者节约了大量成本。
Docker是如今技术圈的新潮流,开发人员是最乐见于Docker的这种应用部署模式,因为应用的生命周期起始于开发人员的开发系统,经过开发,测试,压力测试,等过程,最终应用发布到生产系统,并可能在不同的生产系统中迁移。应用开发人员对此都会有切身的体会,任何微小的运行环境的错误都会导致应用出现问题,尤其在讲究快速敏捷的今天,应用模块,新的代码,新的配置,被快速的加入应用的环境中,可能还没等写入到文档,新特性就已经被推送到生产上了。作为一个新的技术,笔者也希望更多的产品能加强与Docker的结合,帮助产品更好的使用。
博文出处:http://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2930030

8. 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存储

什么是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存储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它通过网络使用企业中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了虚拟存储设备,数据分布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

分布式存储系统,可在多个独立设备上分发数据。传统的网络存储系统使用集中存储服务器来存储所有数据。存储服务器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也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焦点,无法满足大规模存储应用的需求。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使用多个存储服务器共享存储负载,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访问效率,而且易于扩展。

9. 分布式数据库 是什么意思,主要作用 和主要实现

就是把数据库分布到不同的机器上,由所有的机器协同运算。这样既安全,有高效!

10. 分布式数据库对性能测试有没有影响

版本MySQL 3.22MySQL单表限4GBMySQL存储引擎ISAM存储引擎现MyISAM存储引擎MySQL 3.23始MySQL单表限制已经扩64PB(官文档显示)说目前技术环境看MySQL数据库MyISAM存储 引擎单表限制已经MySQL数据库本身决定由所主机OS面文件系统决定 MySQL另外流行存储引擎Innodb存储数据策略两种种共享表空间存储式种独享表空间存储式 使用共享表空间存储式候Innodb所数据保存单独表空间面表空间由文件组表跨文件存所 其限制再文件限制其自身限制Innodb官文档看其表空间限制64TB说Innodb单 表限制基本64TB左右包括表所索引等其相关数据 使用独享表空间存放Innodb表候每表数据单独文件存放候单表限制变文件系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