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什么是行业风险数据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什么是行业风险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12-06 04:57:22

① 为什么企业数据库要配备风险评估系统

随着网络环境的多元化发展,数据风险也在逐渐增加,在数据安全治理的框架中,“摸清数据家底”是进行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安全建设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制定具体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还是就数据安全防护产品设置规则,都离不开对环境内数据分布和数据的使用状况,风险状况的掌握。推荐你了解一下安华金和的数据库风险评估系统,不论是从专业性还是服务范围,都是非常拔尖的。网络这方面的资料很多。

② PMP解读:什么是事业环境因素

事业环境因素是指围绕项目或能影响项目成败的任何内外部环境因素。简言之就是包裹在项目周围的各种因素,就是环境。这些因素来自任何或所有项目参与单位。来自哪里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几乎无法影响它。事业环境因素可能提高或限制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并可能对项目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它却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它们是大多数规划过程的输入。规划过程组做的就是规划,自然要搞清楚上下文、限制条件或约束、以及可利用的资源。环境是永远都无法规避的。
事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
组织文化、结构和流程;
政府或行业标准(如监管机构条例、行为准则、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 ;
基础设施(如现有的设施和固定资产) ;
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如人员在设计、开发、法律、合同和采购等方面的技能、素养与知识);
人事管理制度(如人员招聘和留用指南、员工绩效评价与培训记录、加班政策和时间记录);
公司的工作授权系统;
市场条件;
干系人风险承受力;
政治氛围;
组织已有的沟通渠道;
商业数据库(如标准化的成本估算数据、行业风险研究资料和风险数据库) ;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如自动化工具,包括进度计划软件、配置管理系统、信息收集与发布系统或进入其他在线自动系统的网络界面)
希望对您有帮助

③ 什么是数据库审计系统有哪些功能

数据库审计系统:

数据库审计是对数据库访问行为进行监管的系统,一般采用旁路部署的方式,通过镜像或探针的方式采集所有数据库的访问流量,并基于sql语法、语义的解析技术,记录下数据库的所有访问和操作行为,例如访问数据的用户(IP、账号、时间),操作(增、删、改、查)、对象(表、字段)等。

数据库审计系统的主要价值有两点,

一是:在发生数据库安全事件(例如数据篡改、泄露)后为事件的追责定责提供依据;

二是,针对数据库操作的风险行为进行时时告警。

数据库审计的功能:

1、数据库相关安全事件的追溯与定责

数据库审计的核心价值是在发生数据库安全事件后,为追责、定责提供依据,与此同时也可以对数据库的攻击和非法操作等行为起到震慑的作用。数据库自身携带的审计功能,不仅会拖慢数据库的性能,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弊端,比如高权限用户可以删除审计日志,日志查看需要专业知识,日志分析复杂度高等。独立的数据库审计产品,可以有效避免以上弊端。三权分立原则可以避免针对审计日志的删除和篡改,SQL语句解析技术,可以将审计结果翻译成通俗易懂的业务化语言,使得一般的业务人员和管理者也能看懂。

2、数据库风险行为发现与告警

数据库审计系统还可以对于针对数据库的攻击和风险操作等进行实时告警,以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从而避免数据被破坏或者窃取。这一功能的实现主要基于sql的语句准确解析技术,利用对SQL语句的特征分析,快速实现对语句的策略判定,从而发现数据库入侵行为、数据库异常行为、数据库违规访问行为,并通过短信、邮件、Syslog等多种方式实时告警。

3、满足合规需求

满足国家《网络安全法》、等保规定以及各行业规定中对于数据库审计的合规性需求。并可根据需求形成不同的审计报表,例如:综合报表、合规性报表、专项报表、自定义报表等。

数据库审计怎么审

1、数据库访问流量采集

流量采集是数据库审计系统的基础,只有做到数据库访问流量的全采集,才能保证数据库审计的可用性和价值,目前主要的流量采集方式主要有两种:

镜像方式:采用旁路部署通过镜像方式获取数据库的所有访问流量。一般适用于传统IT架构,通过镜像方式将所有访问数据库的流量转发到数据库审计系统,来实现数据库访问流量的获取。

探针方式:为了适应“云环境”“虚拟化”及“一体机”数据库审计需求,基于“探针”方式捕获数据库访问流量。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在应用端或数据库服务器部署Rmagent组件(产品提供),通过虚拟环境分配的审计管理网口进行数据传输,完成数据库流量采集。

探针式数据采集,还可以进行数据库本地行为审计,包括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同机审计和远程登录后的客户端行为。

2、语法、语义解析

SQL语法、语义的解析技术,是实现数据库审计系统可用、易用的必要条件。准确的数据库协议解析,能够保障数据库审计的全面性与易用性。全面的审计结果应该包括:访问数据库的应用层信息、客户端信息、数据库信息、对象信息、响应信息、登录时间、操作时间、SQL响应时长等;高易用性的数据库审计产品的审计结果和报告,应该能够使用业务化的语言呈现出对数据库的访问行为,例如将数据库中的要素客户端IP、数据库用户、SQL 操作类型、数据库表名称、列名称、过滤条件变成业务人员熟悉的要素:办公地点、工作人员名称、业务操作、业务对象、业务元素、某种类别的业务信息。这样的是审计结果呈现即便是非专业的DBA或运维人员的管理者或业务人员也能够看懂。

④ 合规风险数据库的意义

安全管理的基础。风险数据库是作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企业从原有的经验化管理过渡到系统化管理的依据。企业的安全管理实际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由于“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而事故的发生是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目标是控制事故。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质是在系统、全面识别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导致安全风险的因素(危险源或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危险源或危险因素实现安全风险控制或事故控制。因此,建立全面的企业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是企业实现系统化安全管理的基础。

⑤ 数据库审计风险管理功能是做什么的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的广泛应用,其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数据库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库把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并为用户提供检索、处理数据的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想要的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使数据库的使用不受空间的限制,但也使数据库暴露在易受攻击的网络环境中,如何有效的防止数据库系统遭受攻击、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课题。

数据库的安全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系统安全,即运行数据库的服务器的安全。其所受到的威胁一般指网络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或系统漏洞侵入电脑使系统无法正常启动。二是指系统信息安全。即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其所受到的威胁一般指数据库中用户对数据的篡改、删除或盗取数据库中资料等非法操作。从对数据库危害程度来看,其后者对数据库的破坏最严重的。

目前,主流的数据库都提供了一些安全机制来防止数据遭受破坏,如口令、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日志记录等。但这些以防御为主的被动安全机制并不能完全保证数据库的安全。

⑥ 数据库安全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按照发生的可能性排序
1. 人为误操作,删除数据,更改数据 ==>可通过定期备份解决
2. 数据库本身故障。 数据库当机。===> 可通过高可用性解决,RAC, HA, Dataguard。
3. 服务器硬件故障 ==> 同上
4 . 黑客攻击 ==> 可通过定期安装安全补丁,使用符合安全策略的密码等手段解决
5. 灾难: 火山,地震,海啸。机房起火。失窃。 ===》 可以通过异地备份,或者祈祷来解决。

⑦ 行业风险数据库是否属于过程资产

不属于
属于事业环境因素

⑧ 作业风险数据库应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Oracle数据库作为现阶段性能较好的主流数据库之一,能够在现有的各种行业、各种形式的事务处理过程中胜任数据库的任务。
但是在Oracle数据库的应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数据库部署应用过程中出现字符集乱码问题、TNS超时等问题,

⑨ 企业应建立__,一,一,三级风险数据库

当然,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一、二、三级风险数据库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