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引文分析数据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引文分析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11-29 08:51:11

‘壹’ 核心,CA,SA,Р.Ж.,E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什么意思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A: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1907年创刊,由美国化学会所属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辑出版, 现为世界上收录化学化工及其相关学科文献最全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献检索工具。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
CA: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
Р.Ж.,:俄罗斯文摘

‘贰’ 什么叫做引文索引数据库

引文索引是利用文献引证关系检索相关文献的索引。引文索引以某一文献 (包括作者、题名、发表年份、出处等基本数据)作为标目,标目下着录引用或参考过该文献的全部文献及出处。它主要供用户从被引文献查找引用文献。一般的引文索引刊物除了引文索引外,往往还附有来源索引机构索引和轮排主题索引来源索引主要着录近期发表的有引文的文献 (称来源文献或引用文献),它以作者为标目,标目下着录文种、篇名、出处、参考文献篇数及作者地址等。机构索引以作者所属机构为标目,标目下列出该机构最近发表文献的作者及文献出处,它可以反映某机构科研人员最近发表文献的情况。轮排主题索引是从来源文献题名关键词中每次选取 2个作为标目进行轮排而成的,是一种词对式关键词索引(见关键词索引)。通过这些辅助索引,用户可以从引用文献的着者、主题、地域或机构等多种途径检索到相关文献。

特点 ①引文索引克服了使用传统的主题索引和分类索引有时难以选定主题词或分类号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而实用的检索途径②标引时无需进行主题分析查看主题词表或分类表,便于计算机自动处理。③引文索引存在收录文献不全,篇幅过大,因引文的不可靠性有时造成误检等缺点。

功用 引文索引多用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及其他复杂课题的文献检索。通过引文分析,可以揭示一些重要科学发现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引文分析得到的数据,还可以用于评价科技文献的价值、科技人员及科研机构的工作成绩和水平。引文分析技术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引文索引的意义
首先,通过索引于被索引的关系,了解学术问题或者观点的起源 发展和修正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二,它可以评价科学文献及其学术期刊的水平。第三,作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功绩的评估的参考工具。第四,它可以作为文献检索的一种有效而快捷的工具。

1873年美国出版了供律师查阅法律判例的检索工具《谢泼德引文》。20世纪50年代,美国E.加菲尔德从中受到启发,研制出用计算机辅助编制的引文索引。他主办的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先后创办了 《科学引文索引》(SCI,1963年创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1973年创刊)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1978年创刊)等 3种引文索引刊物,并建立了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加菲尔德的引文索引影响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苏联阿塞拜疆科技情报所等也编制了引文索引,停刊多年的《谢泼德引文》也更名重新出版。此后加菲尔德和美国科学史专家 D.J.de S.普赖斯又在引文索引的基础上研制出引文分析技术。

‘叁’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014年
2014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502项(包括新增项目105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12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40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1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项(新增30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40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4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5项(新增3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32项(新增6项)。
2014年,电工研究所研制成3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变流器产品样机,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具备了产业化能力;研制并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开口宽度(6.77米)的槽式聚光器;在广州(番禺)互太纺织园区建成1000平方米基于太阳能导热油/蒸汽双回路太阳能锅炉系统,为纺织工业定型过程提供160℃饱和蒸汽;攻克了MW级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电池大面积效率为20.35%,太阳电池组件输出功率达到了218.4Wp,;首次参加了世界8个国家的光伏标准电池一级校准能力验证,获得了国际认可,标志着中国已建立并形成了完备的光伏器件量值溯源与传递体系;研制成功的喷淋式蒸发冷却超级计算机(QSC-1),通过全系统持续无故障运行72小时以上测试,冷却系统节电40%,标志着喷淋蒸发冷却热管理技术在工业示范应用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014年,电工研究所发表论文512篇,其中EI收录289篇,SCI收录113篇;申请专利192项(含2项PCT),其中发明专利190项,实用新型2项;获得授权专利117项(含2项PCT),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5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软件着作权20项;主持和参与撰写着作(含译着)10部。
2013年
2013年,电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487项(包括新增项目91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9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42项(新增7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1项(新增6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项(新增24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面上项目27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4项(新增4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2项(新增3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4项(新增2项)。
2013年,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160kW/50MW柔性直流输电设备在世界首座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广东南澳三端口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青澳站得到实际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大功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变流技术的国家之一,该直流输电工程的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投入工程化应用的国家;研制成功的362m、10kA、1.5kV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实现了并网运行,节能65%以上,是当时世界上传输电流最大的超导电缆和世界上第一组示范运行的超导直流电缆;中国首台9.4T高场人体成像MRI超导磁体的工艺验证取得成功;研制成功的世界临界传输电流性能最高的铁基线带材;研制成功的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水/光/储互补微网发电示范项目实现联网运行,成为解决中国边远缺电地区群众生活用电问题的成功范例;建成的1.5MW大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成功的基于SQUID的扫描式弱磁检测系统,在中国国内首次获得了玄武岩岩石切片天然弱剩磁信号的分布图;完成的2m蒸发冷却立环磁选机的研制工作,为中国国内外首创;建成的中国国内首套太阳能电水联产实验示范系统,解决了海南地区太阳能规模化应用系统选址、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系统低成本化以及系统集成等关键问题。
2013年,电工研究所发表论文429篇,其中EI收录151篇,SCI收录116篇;申请专利175项,其中发明专利161项(含5项国际发明),实用新型9项;获得授权专利100项(含1项国际发明),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6项,实用新型授权8项;软件着作权47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主持和参与撰写着作(含译着)9部。
2012年
2012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434项(包括新增项目112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项(新增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31项(新增1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7项(新增4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21项(新增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1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3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0项(新增4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4项(新增3项)。
2012年,该所研制的三峡地下电站第二台70万千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即三峡发电工程最后一台机组成功通过72小时试运行考核,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所在北京延庆建成了亚洲第一座兆瓦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建成的全球目前唯一的配电级超导变电站,被评为201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功开发的高性能铁基超导带材的制备新工艺,将铁基超导带材的临界传输电流密度提高到17000A/cm2(4.2K、10T);研制了国际上传输电流最大,首组面向工业节能领域应用研究的高温超导电缆系统,正式投入并网运行;搭建了中国第一台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研制了中国国内首创的MW级并网光伏电站的现场测试平台;研制的生物人工肝系统获得2012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发表论文410篇,其中EI收录155篇,SCI收录115篇;申请专利185项,其中发明专利179项(含7项国际发明),实用新型6项;获得授权专利84项(含1项国际发明);软件着作权30项;主持和参与撰写着作3部,制定标准1项。 《电工电能新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创刊于1982年,是电工类综合性科技刊物,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该期刊主要报道新型发电技术;大、中、小、微型电机技术;超导电工、磁悬浮技术;高电压及强脉冲放电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在电工领域中的应用等。主要栏目有: 院士论坛;论文报告;综述与述评和新技术应用。
《电工电能新技术》已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SA,INSPEC, AJ, CSA及JSTChina收录,同时也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来源期刊。

‘肆’ 世界上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是哪几个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 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 - SCI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 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世界着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c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和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此外,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EI Ei 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 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 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 SCI、SSCI 简介 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SCI和SSCI呢?我们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简介如下: 一、SCI简介--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二、SSCI简介--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三、SCI、SSCI交叉关系-- SSCI对其收录期刊范围的说明中明确告知该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 另外,SSCI从34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章主题和引文后,生成一个与社会科学有关的文献目录,此目录再经ISI编委会审核,选择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文献加入SSCI。因此SSCI也收录了相当数量的自然科学文献,二者的交叉关系更为密切。 EI简介 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o.)出版发行。EI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内容包括:电类、自动控制类、动力、机械、仪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工程、数理、医学、化工、食品、计算机、能源、地质、环境等学科。- ISTP简介 ISTP是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的缩写,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网络数据库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中两个数据库(ISTP和ISSHP)之一。专门收录世界各种重要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会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的会议文献,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 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发表论文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 在ISTP、 EI、 SCI这三大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萃,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

‘伍’ 请问如何搜索图书的被引用情况包括被其它图书引用的情况

1)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资源浏览”页面下论文统计类的“中国科技论文引文分析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类”的“数字化知识链接数据库”。 2)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 3)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图书馆新馆406,单机光盘检索); 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 5)如果引用你文章的文章被Web of Science收录,则可以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用Cited Ref Search方式检索到.

‘陆’ 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究竟是什么

首先,它是一个数据库(原来是纸本索引);
其次,一个引文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即数据内容为论文及其参考文献;
再次,它叫科学引文索引,即收录期刊自然科学内容为主;
最后,它是一个科学测评工具。

原理:根据引文分析的方法,评测期刊和论文。

SCI收录期刊,主要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方法,综合评估期刊的科学和学术价值,截至目前其收录了 3400余种期刊,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有重要影响的刊物,其收录的80万条论文,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由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
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柒’ 中国引文数据库可以分析出哪些数据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CSCD已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指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项目
-

‘捌’ 三大引文数据库是指哪三大数据库,分别是哪个机构出版,主要搜寻哪方面的文章,并描述引文索引的意义

三大检索是以下三种: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着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1.《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着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 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2.《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
3.《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Proceedings,ISTP),也是由ISI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的会议论文。
引文搜索的意义:
属于科学/信息/文献计量学研究使用的工具。多用于评价某论文质量的高低,某作者、某机构在研究中的地位,也可发现科学发展规律等。很多研究类机构用这些评价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
通过引文检索可查找相关研究课题早期、当时和最近的学术文献,可以了解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可以有效地揭示过去、现在、将来的科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科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联系,协助研究人员迅速地掌握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和动态;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为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提供的重要的研究工具,分析研究文献的学术影响,把握研究趋势,从而不断推动知识创新;可以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作者的论文在科研活动中的价值和地位。

‘玖’ 引文数据库和我们平时说的数据库是一回事吗

引文数据库是为文章建立了引用数据的数据库,并利用引用数据对文章的相关指标进行计量分析。比如引文量、引文率等等。指标相当丰富。

SCI是标准的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都有引文功能,属于引文数据库。

像超星、搜数网、国研网、库克这些就肯定不是引文数据库了。
所以说引文数据库和我们平时说的数据库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