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山羊基因组数据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山羊基因组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11-22 13:02:38

1.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哪国谁克隆的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叫多莉,是由英国爱丁堡市罗斯林研究所伊恩·维尔穆特及其领导的小组克隆研究的。

克隆羊多利于1997年首次公开亮相,震动整个世界,美国《科学》杂志把多利的诞生评为当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

细胞核转移技术虽然取得突破,但培育合成卵细胞的失败率极高,即使培育成胚胎,许多都存在缺陷或者降生后早亡。2003年2月,不到7岁的多利因肺部感染而被科研人员实施“安乐死”。而普通绵羊通常可存活11到12年。

这项研究不仅对胚胎学、发育遗传学、医学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器官移植,造福人类;也可以通过这顶技术改良物种,给畜牧业带来好处。

(1)山羊基因组数据库扩展阅读

世界首例超细型体细胞克隆羊:

2016年12月16日下午,世界首例超细型体细胞克隆羊在位于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的内蒙古米真绒纺公司中科正标生物基地诞生。

从2013年起,在内蒙古绒山羊主产区对绒山羊主要品系进行了普查及血样、绒样检测,组建了细度14.5微米绒山羊基础母羊核心群,建立了内蒙古西部首家绒山羊研究院及高标准实验室及超细型绒山羊种质资源库,利用全基因组选育、快速胚胎移植及先进技术集成,完成了超细型绒山羊改良和快速扩繁技术的生产转化。

刚刚诞生的羊宝宝是世界首例以扩繁超细优质绒山羊为目的的体细胞克隆羊,羊绒细度低于13.8微米,远低于有“软黄金”美誉的二狼山白绒山羊所产羊绒15.8微米的平均细度,标志着我国超细型绒山羊保种育种迈出重要一步。

2. 请问下山羊基因组DNA是多少bp

山羊基因组大小为2.66 Gbp, 包含2.2万个蛋白编码基因。参见:http://my.hzau.e.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61

3. 山羊品质与毛的颜色有关吗

(1)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这对山羊的后代可能出现的毛色有2种,分别是黑色,其基因组成为Bb;以及白色,其基因组成为bb.其毛色的性状比为1:1. (2)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假如山羊后代的毛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那么控制染色体的基因是不会在性染色体上,因此与性别无关. 故答案为: (1)2 黑色 Bb 白色 bb 1:1 (2)无

4. 在NCBI下载基因组(如绵羊的,Ovis aries),得能下全啊!

用ftp下载,/genbank/genomes/Eukaryotes/vertebrates_mammals/Ovis_aries这个目录下

genome文件夹下面是归类放置基因组的

5. 请问下山羊血细胞提取的基因组DNA是多少bp,给个范围也可以

在基因组DNA提取过程中,如果基因组DNA没有被打断,将会非常长,达到上千万bp。跑胶的时候,根本不能进入琼脂糖胶。如果基因组DNA在提取过程中被机械因素或其它因素打断,那打断之后的长度与破坏因素有关,没有确定长度。。

6. 蒙古羊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是什么时候

蒙古羊是我国古老的绵羊品种,以其抗逆性强、肉品质好而着称,其基因组中蕴藏着大量宝贵的遗传资源。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和鸟枪法策略对蒙古羊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为蒙古羊抗寒、抗病性强等优良性状相关基因的筛选提供了基础。测序结果显示蒙古羊基因组大小为2.91Gb,基因组组装的contigN50的长度为20.1K, scaffold N50的长度为2731.3K,平均GC含量为42%,平均覆盖深度达到40÷以上。重复序列的大小为1.01Gb,占基因组的34.71%,其中转座因子占90%以上。利用基因结构预测和功能预测,蒙古羊基因组中约有21,704个基因,其中能确定功能的数有20,600个,占基因总数的96.70%,非编码RNA的大小占基因组的0.015%。蒙古羊基因组共鉴定了17,015个基因家族,其中特有家族为30个,没有聚类的基因有1,063个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CGH芯片技术,以绵羊基因组序列为信息设计探针,构建了蒙古羊、哈萨克羊、藏羊、湖羊和杜泊羊的拷贝数变异多样性(CNVs)图谱。结果显示,共检测出51个CNVRs,包括24个扩张型,22个缺失型和5个扩张-缺失型。通过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在蒙古羊和藏羊基因组中血红蛋白基因存在拷贝数扩张,可能与两种绵羊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的适应有关。 针对蒙古羊的抗寒性状,以杜泊羊为对照,采用Illumina/Solexa测序技术,对两种绵羊在寒冷条件下的脂肪、肌肉、肾上腺和下丘脑四种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分别筛选出529、75、268和161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脂肪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参与到脂肪细胞分化、脂类合成、能量代谢调控等生物学过程。筛选到上调表达基因133个,其中RXR、FATP、AQP7参与到PPAR信号通路中,主要功能是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和长链脂肪酸的转运GPAT3、ALDH2参与到甘油酯类代谢通路中,调控甘油三酯的合成;IRS1和LEP参与能量代谢的调控:核糖体28S亚基和18S亚基参与蛋白质合成作用。选择出在脂类合成和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10个差异表达基因做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相一致。在寒冷条件下,蒙古羊脂肪组织中脂类合成和能量代谢水平高于杜泊羊,同时蛋白质合成更旺盛,表明蒙古羊通过积累脂肪和增加代谢产生能量以抵抗热量的消耗,脂肪组织对蒙古羊的冷适应性起重要作用。蒙古羊转录组数据库的建立,揭示了该品种抗寒性状的遗传基础。

7. 山羊可做dna亲子鉴定吗找岀后代

可以的。

亲子鉴定又称亲权鉴定、父权鉴定,是依据孟德尔遗传的分离律,应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判断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有亲生关系的法医活体鉴定。

亲子鉴定 多是因以下情形要求:

1、未婚先孕或家庭纠纷怀疑子女不是亲生;

2、确认失散多年的家庭成员;

3、遗产继承要确定亲生关系,或试管婴儿的亲父认定;

4、怀疑医院调错新生婴儿;

5、怀疑规避计划生育政策,将亲生子女作为收养儿或将超胎子女给他人抚养;
6、移民公证需确定要求移民者与某人有无亲生关系等。

亲子鉴定的方法:

1、传统的亲子鉴定是进行血型测试。一般孩子6个月以上才可以做,并需要大量的血液样本。这种方法过程烦琐、取样痛苦且错误率高。传统的血型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作用,但亲子鉴定并不能按照血型来鉴定。

2、DNA亲子鉴定测试。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人体任何组织取样(例如口腔上皮细胞取样),也可以在孩子未出世前进行。该方法是目前亲子测试中最准确的一种--准确率可达99.99999%,具有精巧、简便、快速、经济、实用的特点。父子关系相对机会(RCP),按照国内外亲子鉴定的惯例,当RCP值大于99.73%时,则可以认为假设父与孩子具有亲生关系。

3、SNP检测。当前DNA亲子鉴定利用人类基因组中的重复碱基序列(STR作为第二代分子标记)和PCR技术进行个体识别,但STR具有很大的局限性,SNP是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是将来的发展方向,美国911尸体辨认即利用了此技术。

8. 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多莉”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像翻录磁带或复印文件一样,大量生产出相同的生命体,这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

,人们剪下植物枝条,扦插到土里,不久就会发芽,长出新的植株,这些植株是遗传物质组成完全相同的植株,这就是“克隆”。还有将马铃薯等植物的块茎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繁殖,由此而长出的后代也是“克隆”。所有这些都是植物的无性繁殖,或称为“克隆”,它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曾见过。

(图)克隆羊“多莉”

在动物界也有无性繁殖,不过多见于非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的分裂繁殖、尾索类动物的出芽生殖等。但对于高级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一般只 能进行有性繁殖,所以要使其进行无性繁殖,科学家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程序。在本世纪50年代,科学家成功地无性繁殖出一种两栖动物—非洲爪蟾,揭开了细胞生物学的新篇章。

英国和我国等国在80年代后期先后利用胚胎细胞作为供体,“克隆”出了哺乳动物。到90年代中期,我国已用此种方法“克隆”了老鼠、兔子、山羊、牛、猪5种哺乳动物。

19隆”出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Dolly),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多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生命的诞生没有精子的参与。研究人员先将一个绵羊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吸出去,使其变成空壳,然后从一只6岁的母羊身上取出一个乳腺细胞,将其中的遗传物质注入卵细胞空壳中。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但却没有受过精的卵细胞。这一经过改造的卵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胚胎,再被植入另一只母羊子宫内,随着母羊的成功分娩,“多莉”来到了世界。

但为什么其它克隆动物并未在世界上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其他克隆动物的遗传基因来自胚胎,且都是用胚胎细胞进行的核移植,不能严格地说是“无性繁殖”。另一原因,胚胎细胞本身是通过有性繁殖的,其细胞核中的基因组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而“多莉”的基因组,全都来自单亲,这才是真正的无性繁殖。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多莉”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其特点就在于它与为它提供遗传物质的供97年2月23日,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的研究小组利用山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克隆技术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它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园艺业和畜牧业中,克隆技术是选育遗传性质稳定的品种的理想手段,通过它可以培育出优质的果树和良种家畜。在医学领域,目前美国、瑞士等国家已能利用“克隆”技术培植人体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这一新成就避免了异体植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给病人带来了福音。据中国新华社1997年4月4日报道,上海市第九人员医院整形外科专家曹谊林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体外细胞繁殖的方法,成功地在白鼠上复制出人耳,为人体缺失器官的修复和重建带来希望。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许多有价值的基因,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希望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疾病感染的干扰素等等。

克隆是人类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反映了细胞核分化技术、细胞培养和控制技术的进步。 原是英文clone的音译,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

“克隆”一词于1903年被引入园艺学,以后逐渐应用于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等方面。广泛意义上的“克隆”其实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只是没叫它“克隆”而已。

春天里体—那头6岁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可谓是它母亲的复制品。值得注意的是,克隆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这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而阻止其发展,它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利大于弊,它将被广泛应用在有利于人类的方面。

9. 基因组数据库的简介

基因组数据库是分子生物信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因组数据库内容丰富、名目繁多、格式不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信息中心、测序中心、以及和医学、生物学、农业等有关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基因组数据库的主体是模式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世界各国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测序中心构建的各种人类基因组数据库。小鼠、河豚鱼、拟南芥、水稻、线虫、果蝇、酵母、大肠杆菌等各种模式生物基因组数据库或基因组信息资源都可以在网上找到。随着资源基因组计划的普遍实施,几十种动物、植物基因组数据库也纷纷上网,如英国Roslin研究所的ArkDB包括了猪、牛、绵羊、山羊、马等家畜以及鹿、狗、鸡等基因组数据库,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基因组中心的斑马鱼、罗非鱼(Tilapia)、青鳉鱼(Medaka)、鲑鱼(Salmon)等鱼类基因组数据库。英国谷物网络组织(CropNet)建有玉米、大麦、高粱、菜豆农作物以及苜蓿(Alfalfa)、牧草(Forage)、玫瑰等基因组数据库。除了模式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外,基因组信息资源还包括染色体、基因突变、遗传疾病、分类学、比较基因组、基因调控和表达、放射杂交、基因图谱等各种数据库。

10. 常见动物的基因组染色体数目

牛 60
马 64
猪 38
狗 78
猕猴 42
猫 38
兔 44
山羊 60
绵羊 54
豚鼠 64
大白鼠 43
小白鼠 40
金地鼠 44
(鸽子 80
鸡 78
鸭 78; 80 均为鸟类)
(蟾蜍 22
青蛙 26 均为两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