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继电器如何配置电压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继电器如何配置电压

发布时间: 2022-11-18 02:32:46

A. 请问如何选择继电器额定电压大小

选择继电器额定电压大小的方法:
选继电器,只需选择所需的电流等级,比如你说来控制风扇,那你得知道,你风扇的功率和电压,比如是380V、1KW,那继电器5A的就够了。然后再选择继电器的线圈电压,线圈电压有AC220V、AC380V、110V、24V等。

B. 怎样选择继电器的工作电压

给12V电池充电,用继电器触点控制通断。
充电时,继电器触点闭合,触点上的电压为0v
不充电时,继电器触点断开,触点上的电压是:16.8—12 = 4.8V
理论上讲,触点耐压大于4.8V即可,实际上继电器触点耐压较大,远大于为5v,
所以,不必纠结继电器触点的耐压问题。
如果用的是电子开关,按最大电压考虑耐压,建议选择20v以上的耐压。

本回答,如果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就是我的万幸。
为便于今后探讨更多的问题,请 “点赞”、“关注”、“好评”,谢谢!

C. 电路图中的继电器如何控制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如何控制:
1、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
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是继电器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参数。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该首先考虑所在电路(即继电器线圈所在的电路)的工作电压,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等于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的0.86.注意所在电路的工件电压千万不能超过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否则继电器线圈容易烧毁。另外,有些集成电路,例如NE555电路是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工作的,而有些集成电路,例如,COMS电路输出电流小,需要加一级晶体管放大电路方可驱动继电器,这就应考虑晶体管输出电流应大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2、触点负载:
触点负载是指触点的承受能力。继电器的触点在转换时可承受一定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考虑加在触点上的电压和通过触点的电流不能超过该继电器的触点负载能力。例如,有一继电器的触点负载为28V(DC)×10A,表明该继电器触点只能工作在直流电压为28V的电路上,触点电流为10A,超过28V或10A,会影响继电器正常使用,甚至烧毁触点。

3、继电器线圈电源:
这是指继电器线圈使用的是直流电(DC)还是交流电(AC)。通常,初学者在进行电子制作活动中,都是采用电子线路,而电子线路往往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所以必须是采用线圈是直流电压的继电器。

D. 电压电流继电器如何整定

电压继电器需要用电压互感器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再接入继电器线圈.
电流继电器需要用电流互感器将大电流变为小电流再接入继电器线圈.
如果是三相电机,一般电压互感器(PT)将10KV电压变为100V(线电压)接入欠压保护继电器,然后根据现场情况从40-80V区间内选取一个数值作为动作定值.如你所说电机55V我觉得比较合适.
电流互感器如果额定为119A的电机可以选取30A:5A或20A:1A型电流互感器(CT),就是说一次电流为30A的时候,流过继电器的电流为5A(1A),电机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按2倍以上额定电流整定,因为电机启动时电流最高可达到2倍额定电流,还要考虑现场其他因素. 而且需要满足灵敏度,有计算公式的.如果是单电机2.5倍额定应该可以.

E. 继电器怎么控制220v电压

继电器线圈接工作电源,触点控制负载,负载电压可以是220V也可以是36V,只要不超过触点承受的最大工作电压即可。

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一种用电流控制的开关装置。是各种自动控制电路中必不可少的执行器件。

一、继电器简介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继电器,其中4098型超小型继电器使用最为广泛。图3-24是这种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一)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继电器线圈通电后,线圈中的铁芯产生强大的电磁力,吸动衔铁带动簧片,使触点1、2断开,1、3接通。当线圈断电后,弹簧使簧片复位,使触点1、2接通,1、3断开。只要把需要控制的电路接在触点1、2间(1、2称为常闭触点)或触点1、3间(称为常开触点),就可以利用继电器达到某种控制的目的。

4098型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压有3伏、6伏、9伏、12伏等多种规格。吸合时线圈中通过的电流约为50毫安左右,触点间允许通过的电流可达1安培(250伏)。
(二)继电器的好坏检测
1.可用万用表欧姆档R×100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电阻。4098(6V)继电器线圈的电阻约为100欧姆左右。如电阻无限大,说明线圈已断路,若电阻为零,则说明线圈短路,均不可使用。
2.将线圈引脚4、5两端加上直流电压。逐渐升高电压,当听到“塔”的一声,衔铁吸合时电压值为继电器吸合电压。此电压值应小于工作电压值。继电器吸合后,再逐渐降低电压,再听到“咯”的一声释放衔铁时,衔铁复位;一般释放电压应为吸合电压的1/3左右,否则继电器工作将不可靠。

F. 继电器一般都是多少伏的,其电流和功率参数又如何呢

继电器一般有3V,5v,6v,9v,12v,24v,48v,110v,220v 交流直流都有,承受电流的大小根继电器本身的功率成正比,线圈需要的功率越大,其触点负载的功率也就越大。

一般做的好的继电器0.45W就可以是触点的负载达到10A/220VAC,0.9W的继电器可以达到25A/220V。

继电器的常规参数有:吸合电压、释放电压、接触电阻、线圈电阻、吸合时间,释放时间、吸合回跳时间、释放回跳时间。

(6)继电器如何配置电压扩展阅读:

1、环境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工作在GB和SF下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最高,达到820000h,而在NU环境下,仅60000h。

2、质量等级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当选用A1质量等级的继电器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达3660000h,而选用C等级的继电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0000,其间相差33倍,可见继电器的质量等级对其可靠性能的影响非常大。

3、触点形式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的触点形式也会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单掷型继电器的可靠性都高于相同刀数的双掷型继电器,同时随刀数的增加可靠性逐渐降低,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四刀双掷继电器的5.5倍。

4、结构类型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结构类型共有24种,不同类型均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

5、温度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工作温度范围在-25~7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逐渐下降。

6、动作速率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随着继电器动作速率的提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呈指数型下降趋势。因此,若设计的电路要求继电器的动作速率非常高,那么在电路维修时就需要仔细检测继电器以便及时对它更换。

7、电流比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所谓电流比是继电器的工作负载电流与额定负载电流之比。

电流比对继电器的可靠性影响很大,尤其当电流比大于0.1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迅速下降,而电流比小于0.1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不变,因此在电路设计时应选用额定电流较大的负载以降低电流比,这样可保证继电器乃至整个电路不因工作电流的波动而使可靠性降低。

G. 请问如何选择继电器额定电压大小

380/220V
一般继电器额定电压都是380/220V的
选择继电器一般看额定电流,控制电压两项参数。
额定电流选择必须比负载(风扇)额定电流大(一般可按功率数×2~3求的经验公式求电流);
控制电压是指继电器线圈的额定电压,注意看你的控制回路的电压。

H. 继电器怎么控制电压输出

电子继电器是靠直流电压控制交流大电压输出的装置,理论上说,只要你控制电压接通,则继电器就会有接通强电压输出。至于连续变化的电压,理论上也能控制,但要控制好,否则会出现失控的情况。

I. 继电器的动作电压

继电器的操作电压应该是继电器的吸合电压。

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主要作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

J. 继电器一般闭合需要多大电压

继电器一般闭合需要380V电压。

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

继电器实际上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0)继电器如何配置电压扩展阅读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

在控制电路中用的继电器大多数是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维护方便。

触点容量小(一般在SA以下),触点数量多且无主辅之分,无灭弧装置,体积小,动作迅速、准确,控制灵敏、可靠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低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电磁式继电器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以及各种小型通用继电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