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桩基础有哪些设计步骤
对于无经验者:
1、根据地质状况,初步确定桩长(20米、30米)桩径或者扩大基础厚度;
2、初步确定下部构造尺寸(可以根据原来人家设计的施工图取用);
3、确定上部结构型式;
4、根据设计标准,确定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级、二级;或者城A、城B)
5、粗略计算一下恒载、汽车荷载所产生的内力;
6、将这些内力与下部结构的自重、偏心弯矩等都加在承台顶面;
7、再计算一下桩的承载力,如果承载力不够,可以加大桩长或者桩径(加大桩径要根据承台尺寸,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8、重复计算,直到满足为止;
9、再来计算由于温差引起的水平力影响、地震力影响等
10、再来对全桥进行内力计算(有时候桥墩的尺寸变化会影响刚度的变化,而桥墩的刚度变化会对水平力分配产生不同的内力,影响桩顶内力);
11、微调桩径、桩长、钢筋配筋等;
12、按规范要求,计算持久状况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B. 桩基平台位置应放在哪里
泥浆池上边。
桩基施工方案审批完成,桩施工前必须对桩位及轴线进行复核。打桩时必须全程旁站,检查打桩线路是否按施工方案执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必须做到信息化管理。钻孔灌注桩是采用不同的钻孔方法,在地层中按照要求形成一定形状的井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钢筋骨架吊入井孔中,再灌注混凝土,成为桩基础的一种工艺。
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短冲程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后方可以正常速度钻进。在钻孔期间应由施工队做好钻孔记录,留取渣样,现场技术员每天进行检查,并查看钻渣情况是否与设计相吻合,定期检查钻孔是否斜孔、测量锤头的直径。
C. 桩基础有哪些设计步骤
1.桩基形式的合理选择
桩基形式选择合理与否,对高层建筑的安全、功能与造价影响很大。桩基形式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条件;
建筑的体型与结构特点;
建筑功能对地下空间利用的方式。
2.持力层与桩长的合理选择
持力层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能提供足够大的单桩承载力;
保证建筑物不产生过大的沉降与差异沉降;
考虑桩基造价;
考虑桩基施工技术的可能性。
3.桩的合理布置
在桩数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布桩方式下,桩基的承载力与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4.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主要由地震和风所引起,一般地,地震作用为控制因素。地震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一般不超过高层建筑总重的5%,但仍相当可观。
因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重心远高于基础底面,因此还会引起很大的倾覆力矩,在地震区这些作用都必须加以考虑。对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往往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
但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风暴的侵扰,风的影响可能甚于地震。对超高层建筑,风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可能接近甚至远超过地震引起的结果,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
因此,高层建筑桩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抵御水平荷载和倾覆力矩的能力。
5.桩基施工和使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桩基管理平台怎么设计配置扩展阅读:
桩基分类:1.按承载性状分类
摩擦型桩: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全部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受。
由于摩擦桩和端承桩在支承力、荷载传递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通常摩擦桩的沉降大于端承桩,会导致墩台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在同一桩基础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2.按成桩方法分类
非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将相应于桩身体积的土挖出来,因而桩周和桩底土有应力松弛现象,常见的非挤土桩有挖孔桩、钻孔桩等。
部分挤土桩:成桩过程中,挤土作用轻微,桩周土的工程性质变化不大,常见的桩型有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入式敞口钢管桩等。
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土被挤开,使土的工程性质与天然状态相比有较大变化,常见的挤土桩有打入或压入的预制混凝土桩、封底钢管桩、混凝土管桩和沉管式灌注桩。
3.按桩径大小分类
小桩:d≤250 mm
中等直径桩:250 mm<d<800 mm;
大直径桩:d≥800mm。
D. 沉箱桩基式新型多功能平台
通常所说的多功能石油平台是指平台具有生产、处理、集输、外运、动力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功能。这里所说的沉箱桩基式石油多功能平台,是指与石油导管架式平台相比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也可以说是用沉箱桩基作为石油平台基础构建的新型平台,具有其他结构式平台所无法比拟的优越功能。
一、沉箱桩基式平台的功能
1.沉箱箱体是平台的基础
我国较浅水域石油平台的基础多是导管架结构,即由管状杆件构成的空间钢架。而锦州9-3(JZ9-3)油田则采用了大型圆柱体和锥台体相结合的箱体结构作为平台的基础,即人工岛基础。采用这种结构型式基本上是为了抗冰。因为在渤海湾,导管架式平台的自振频率多在lHz左右,它与冰的挤压破碎频率比较接近,在冰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振动。而沉箱结构,冰片作用在锥台体上,沿着台体向上爬而发生弯曲破坏,会产生较小的冰力。同时,冰的弯曲破坏的频率与挤压破坏的频率比较相对较小,与平台的自振频率相距较远,不会引起平台振动。总之,沉箱式固定平台具有较好的抗冰性能。
2.储液
海上油田开发可采用全海式或半海式。全海式是利用海上的工程设施进行原油生产、处理、用穿梭油轮直接外输,渤海埕北油田采用了全海式的开发方式,在该油田B区生产平台旁边建有储油平台,同时建有海中码头,供输油轮停靠,这种方式显得工程庞大,工程费用高。渤中28和渤中34油田也采用全海式开发方式,但它们采用的是单点系泊储油装置,这种方式需要在冰情严重的时候将系泊油轮解脱,油田就要停产。JZ9-3油田也是采用全海式开发方式,但它是利用水上平台甲板进行原油处理,利用水下沉箱储油,储油沉箱的储油能力为14000m3,能够基本满足全油田年处理原油100×104t的储油要求,而且在重冰期能够继续生产。
3.靠船
在JZ9-3油田西区建有沉箱桩基式钻采平台(DRPW)和储油平台(SLPW)。在其东侧设置了靠船碰垫。这两座平台的中心距离为55m,在其中心联线外延线的南、北方向各建有一座系泊平台。此区水深为7.4m,可供5000t和3000t外输油轮靠泊。在储油平台的顶层甲板上设有输油臂,可进行装油作业。另外,3800~8000马力的工作船也可以停靠。这些船只的船长约为50~60m,可以舷靠在碰垫上。当有外输油轮装油时,也可艉靠在沉箱的另一侧。东区建有沉箱桩基式钻采平台(DRPE),此区水深6.7m,工作船既可以舷靠也可以艉靠。
总之,沉箱式平台除具有生产、处理、动力、生活的多功能外,沉箱本身还具有承重、抗冰、储油和靠船等多功能。利用沉箱进行水下储油,在重冰期仍能正常生产,更加体现了沉箱式平台的优越性。
二、沉箱结构设计
(一)沉箱设计
JZ9-3油田共建造了三座沉箱,其结构型式都是下部圆柱体和上部圆锥台体相结合的箱体结构轮廓尺寸如表14-4所示。箱壁的厚度为80cm,其内表面和外表面是钢板,钢板之间用钢桁架联结,并浇筑混凝土,构成“三明治”式结构(图14-5)。
表14-4沉箱尺度
DRPW和DRPE沉箱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在大连造船新厂建造。建造方式是:在场地预制箱体的圆柱体分块、锥台体分块,主隔舱、副隔舱、底板和顶板分块等;在船坞进行组装;箱体建成后,拖出船坞,靠在码头前,从锥台体上预留的浇注孔浇注混凝土;然后湿拖到现场。
2.船台建造
SLPW沉箱于1997年在赤湾盛巴旺场地建造。建造方式是:场地分块预制,在码头滑道上进行组装。箱体建成后,浇注一部分混凝土。然后用滑移方式将沉箱装上潜水驳船(BH308),并拖运到葫芦岛。到达葫芦岛码头前,进行潜水作业,使沉箱下水。随后,灌足混凝土,再湿拖到现场。钢桩的卷制、接长和作标记在葫芦岛船厂进行。
沉箱是用拖航方式湿拖到现场的。到达现场后,用四个抓力锚做初步锚泊。在沉箱顶上设两台绞锚机,每个绞锚机控制两只锚,绞锚机每个滚筒工作荷载为30.0t。沉箱的准确定位,如沉箱中心点位置和沉箱指向都由此锚泊系统完成。
四、成果评价
1.沉箱平台的使用效果
JZ9-3油田投产多年来运行良好,说明沉箱桩基式平台的设计是成功的。沉箱桩基式平台的设计、建造和施工都具有较新的内容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体现出当时建设者们具有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沉箱式平台抗冰性能好,水下储油安全,油轮和工作船系泊方便简单,自然会节省费用,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益。沉箱的拖航、安装不用浮吊船和驳船,也会节省施工费用。
2.改进和发展
尽管沉箱桩基式平台从方案研究、具体设计到建造、施工都可能有所不足,理论、方法不够成熟,用料不够节省等,但它仍不失为适用于浅海的新的结构型式。对此,应该做全面的分析、总结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高和改善,为海洋石油事业建造出更多结构型式的适用平台。
E. 地基处理与桩基设计分别应满足哪些条件
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着不同时,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沉降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
3、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成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他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F. 桩基础施工方案通常怎么做
在桩基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工作,做好技术准备和资源准备工作,确保打桩施工顺利进行。桩基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勘察:
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现场进行综合勘察,为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必要的材料,并为机械的选择,桩的成型过程和确定提供依据。桩的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确定施工现场的地形,地形,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
检查地质调查报告,了解施工现场桩深土层的分布,地层年龄,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了解施工现场的水位,水质和地下水的变化。
了解施工现场,地震,熔岩,矿石,古池塘,黑暗海岸,地下结构和障碍物中的人工和自然地质现象。
了解地下管道(煤气管道,水管,下水道管道,电缆线等)的分布和距离,嵌入深度,使用寿命,管道直径和结构。
技术准备:
准备施工计划。施工前应制定施工方案,明确造纸机械,成桩方法,施工顺序,相邻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防护措施。
施工进度。桩基施工方案根据项目总体进度确定,应包括进度,劳动力需求计划和材料,设备需求计划。
制定质量保证,安全技术和文明施工等措施。
进行试桩。为了确定合理的施工过程,应在施工前进行过程试桩,以确定工艺参数。
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前,根据设计的桩型和土壤条件,选择相应的机械设备并进行试桩。
(6)桩基管理平台怎么设计配置扩展阅读
现场准备:
清除现场障碍。在桩堆积之前,阻碍施工现场施工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如施工区域的杆子,穿过施工区域的电线,旧建筑物的基础或其他地下结构,应该被移除,这对于确保平稳的桩形成非常重要。
该网站是水平的。高层建筑的桩基通常是密集的桩群。在打桩机进入现场之前,必须对整个工作区域进行平整,以确保打桩机的垂直度,并使其稳定行走。
对于预制桩,无论是锤击,静压还是振动打桩,打桩机械都具有很大的自重。当场地平整时,还应考虑铺设一定厚度(通常约200mm)的砾石,以改善打桩机械的直接操作。
接触表面的承载能力防止打桩操作期间打桩机的不均匀沉降并影响打桩的垂直度。通常,履带式打桩机具有100至130kPa的地面承载能力。如果砾石仍然不够,铺设过道板(也称为路基)的方法可用于降低基础土壤上的压力。
对于浇注桩,应根据不同的成孔方法进行现场找平工作。如果采用人工挖掘方法,当场地平整时,应考虑挖掘后的土方运输道路;使用钻孔灌注桩时,应考虑泥浆槽和排水沟。
在上海等大城市实施了钻孔灌注桩的硬地施工方法,即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区首先进行混凝土硬化,泥浆池,槽排水沟同时排水,然后在桩位钻孔。
堆成桩。该方法使泥浆有序排出,实现了文明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沉管桩的施工中,场地平整与预制桩相似。由于采用锤击或振动方法,桩承载机对基础土壤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现场定位:
桩基施工场地的轴线应经审查确认。施工现场的轴线控制点不受桩基施工的影响,可以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检查桩位。
设置桩位。当桩位固定时,必须根据施工网格确定控制线。然后,根据设计的桩位置图,将桩逐个编号,根据与桩号对应的轴和尺寸放置桩位,并为桩设置样品桩。机器定位到位。必须再次检查确定的桩位以防止定位误差。
标准点。桩基施工高程控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每堆桩顶和桩端应记为高程。因此,桩的高度应设置在施工区域附近,一般要求不得低于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保护该等级,不得有损坏。桩基施工中的平整点可以作为建筑物高程控制网络的平整点,也可以单独设置。
G. 桩基础怎么样设计
桩
基
础
分
类
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①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高于地面,它的受力和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础。一般应用在桥梁、码头工程中。
②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低于地面,一般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2、按承载性质不同
①端承桩——是指穿过软弱土层并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上。桩侧较软弱土对桩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②摩擦桩——是指沉入软弱土层一定深度通过桩侧土的摩擦作用,将上部荷载传递扩散于桩周围土中,桩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桩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实,桩相对于土有一定的相对位移时,即具有摩擦桩的作用。
3、按桩身的材料不同
①钢筋混凝土桩
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根据设计,桩的长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选择。
②钢桩
常用的有直径250~1200mm的钢管桩和宽翼工字形钢桩。钢桩的承载力较大,起吊、运输、沉桩、接桩都较方便,但消耗钢材多,造价高。我国目前只在少数重点工程中使用。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运转的设备基础和柱基础使用了大量的直径914.4mm和600mm,长60mm左右的钢管桩。
③木桩
目前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临时工程中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下时,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极易腐蚀。
④砂石桩
主要用于地基加固,挤密土壤。
⑤灰土桩
主要用于地基加固。
4、按桩的使用功能分
①竖向抗压桩
②竖向抗拔桩
③水平荷载桩
④复合受力桩
5、按桩直径大小分
①小直径桩
d
≤250mm
②中等直径桩
250mm<
d
<
800mm
③大直径桩
d
≥
800mm
6、按成孔方法分
①非挤土桩
泥浆护壁灌筑桩、人工挖孔灌筑桩,应用较广。
②部分挤土桩
先钻孔后打入。
③挤土桩
打入桩。
7、按制作工艺分
①预制桩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用锤击打入、振动沉入等方法,使桩沉入地下。
②灌筑桩
又叫现浇桩,直接在设计桩位的地基上成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或不放钢筋,后在孔内灌筑混凝土而成桩。
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省钢材,在持力层起伏不平时,桩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8、按截面形式分
①方形截面桩
制作、运输和堆放比较方便,截面边长一般为250~550mm。
②圆形空心桩
是用离心旋转法在工厂中预制,它具有用料省,自重轻,表面积大等特点。国内铁道部门已有定型产品,其直径有300mm、450mm和550mm,管壁厚80mm,每节长度自2m~12m不等。
桩基础设计
1、根据地基复杂程度
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
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
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根据
具体情况选用。
2、所以建筑物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
3、甲、乙建筑物均应按桩基变形设计
4、地基基础设计前均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H. 请问在桩基础是一般如何布桩。桩基的大小。深度。和距离这些在设计初期是怎么确定的,需要参照哪里
有关系,送桩深度是根据承台底标高加锚入承台100mm为依据而确定送桩深度的。送深了需要需要接桩,送浅了需要截桩,两者都会造成浪费。
I. 桩基设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桩基设计包括:桩的布置,承台的布置,承台梁的布置,承台的设计与计算,画成施工图。
桩基础可以是单根桩(如一柱一桩的情况),也可以是单排桩或多排桩。对于双(多)柱式桥墩单排桩基础,当桩外褥枉地而上较高时,桩间以横系梁相连,以加强各桩的横向联系。
多数情况下桩基础是由多根桩组成的群桩基础,基桩可全部或部分埋入地基土中。群桩基础中所有桩的顶部由承台连成一整体,在承台上再修筑墩身或台身及上部结构。
(9)桩基管理平台怎么设计配置扩展阅读:
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主要由地震和风所引起,一般地,地震作用为控制因素。地震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一般不超过高层建筑总重的5%,但仍相当可观。
因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重心远高于基础底面,因此还会引起很大的倾覆力矩,在地震区这些作用都必须加以考虑。对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往往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
但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风暴的侵扰,风的影响可能甚于地震。对超高层建筑,风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可能接近甚至远超过地震引起的结果,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