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在的国足应该使用什么阵型最好为什么
用什么阵型完全取决于对手的实力,
个人认为国足的球员不是没有能力踢好而是心里和状态上出现了问题从心理上来说国语亚洲杯前两场热身赛非负既平甚至还有消息爆出于鲁能u23热身是因为对方换下主力才大胜对手的
再加上对西亚环境气候的陌生以及对食物的不适应这些因素很可能影响球员的休息。在种种原因下我还是希望国足的队员能快速调整过来打出高水平的比赛拿出足够的拼劲哪怕输了我们都会一直支持你的
,加油中国队!!!
❷ 国足如何配置才能力挽狂澜
现在国内球迷都把目光聚焦在国足客场对阵叙利亚的十二强赛上,作为国足主帅里皮多次展望这场比赛都表示了必须拿三分的雄心壮志。里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国足在前七场十二强赛只拿到一场胜利是极为不正常的表现。所以客场对阵叙利亚比赛,唯一目标就是拿下三分为国足保留最后一线出线希望。正如国脚们在微博上所发的后面三场十二强赛一场一场死磕对手,只要尽力了就问心无愧!在这也得感谢高洪波,没有他在四十强赛上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恐怕十二强赛对国足球迷都说一种奢望。
❸ 国足成功晋级了12强赛,进入12强赛后,国足进入世界杯的机会有多大
在以3:1的比分击败叙利亚之后,国足也以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名成功晋级十二强。在进入十二强之后,国足的目标就是再次闯入世界杯。但是面对日韩伊澳等亚洲的传统强队,中国男足进入世界杯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毕竟卡塔尔世界杯亚洲的名额只有四个。国足想要战胜这些亚洲豪强挺进世界杯正赛的机会并不大。
国足进入世界杯的机会并不大。首先是因为球队实力的原因。虽然说国足晋级了十二强,但是国足的实力在十二强的队伍中是出于中下游的,所以从球队的实力来看,中国队进入世界杯的机会不大;其次,名额很少。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中,亚洲的名额只有4.5个。国足想要从十二支队伍中抢夺这4.5个名额是非常难的,毕竟要面对日韩澳伊这四个强队的阻击;最后,竞争压力大。对于国足来说,进入十二强赛才是真正挑战的开始,也只有在十二强赛中战胜其他队伍才能获得宝贵的世界杯门票,这对于现阶段的国足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
对于国足来说,进入世界杯的机会是很小的,毕竟十二支球队来争夺很少的名额,面临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国足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对于国足来说,这样机会其实很小。
❹ 历史上哪一届国足最强,有没有超
其实最强的应该是97年的国家队 那时候主力球员都是当打之年 还有年轻的新鲜血液 只不过是没有摊上个好教练好足协罢了 后来01年十强赛的国足基本上还是97年这一波人为骨架建立的 但是主力队员都老了四岁 竞技水平明显下降 还有一些球员因为时间推移身体状况不好竞技水平下降而没有再入选国家队 比如97年的姚夏 邹侑根 魏群都没有入选01年国家队 川足只剩一个年龄偏大的马明宇 高峰 黎兵 申思这些人都因为种种问题没有再入选国家队 后来的杨晨 邵佳一 曲波 徐云龙 杜威啥的跟之前这些队员都没法比 01年国家队真正当打之年的球员只有李铁 李玮峰 肇俊哲 杨晨 孙继海 于根伟 吴承瑛这一波人 像大炮 大将军 马儿 都已经年龄偏大了 说句不好听的01年能出线与其说是踢出线的 不如说是抽签抽出线的 01年不用和日韩踢 十强赛又成功的避开了沙特 伊朗 伊拉克这些西亚强队 再加上当时国足还有97年的班底 水平也算不错 出线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❺ 2023年中国将举办亚洲杯,国足取得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2023年将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杯足球比赛,第十八届亚洲杯中国队将借东道主之利,全力冲击历史上首座洲际冠军奖杯。
2023亚洲杯上中国队一定会有上佳表现。理由如下:随着归化球员的引进,国家队无人可用的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关键位置的短板问题将得以解决,李可、埃尔克森、小摩托等人的归化加入,从而使国家队更加有实力斩获冠军,而这也再次证明了归化的作用和力量。其次,2023年亚洲杯中国是东道国,中国队将借东道主之利,冲击冠军也是一个利好。第三,留洋国脚的实力也充实了国足,4年内将有更多具备留洋的国足小将届时将会对国家队带来更多可用人才。
中国男足从1976到2019年一共参加了17届亚洲杯,其中两次获得亚军,2次第三名,3次小组赛未出线,2004年的本土亚洲杯获得亚军确实有点遗憾,从历史的战绩来看,中国队并非没有实力创造历史,只是有时候心理因素往往会引起很大的作用,中国队也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但是也要警惕也有参加亚洲杯以来27年最差战绩。
离2023年还有3年的时间,届时新一届的中国男足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个时候的中国队应该已经把要归化的球员都以归化好,而且阵容的磨练也应该足够默契了,中国队的整体实力只有上升的可能,毕竟归化球员的实力还是在那里的,在加上中国队主场球迷的支持,这次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正常发挥,中国队的前景还是乐观的。
尽管现在的中国队的成绩还是那么的不尽如意,但是3年后的亚洲杯谁有感说中国队就一定不行了,历史是用了创造和打破的,2023年的亚洲杯别说冠军,前四应该问题不大。
❻ 中国足球队现在的阵容及战术分析
中国队现在磨练两套阵容 451 和4411 基本打法是灵活快速 进攻主要中场两翼直插和快速反击 防守是中场严密逼强 配置了双后腰 是很严密的 防守 现在足球 防守尤其重要 所以我认为中国 还是有戏的
❼ 40强赛开启倒计时!战前,国足三大疑问待解
和山东泰山的教学赛结束后,不仅是本期国足集训告一段落,从下一期集训开始,国足就将进入40强赛的临战状态。而在战胜山东泰山后,网络上又出现了诸如“国足8连胜”比较“喜庆”的文章,说句实话,我们对这支国足还缺少直观的了解!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在本期的集训名单里,有11名球员参加了李铁上任后的全部6期集训(包括本期因伤退出的蒿俊闵),4名球员参加了5期集训,两名球员参与了4次集训,再算上张琳芃、武磊,以及几名归化球员,这些球员是李铁带队冲击世界杯的主要框架。
在20多人的大框架往主力11人或13、4人的主力框架推进的过程中,李铁必然会对不同的阵型、战术打法进行尝试。 虽然到目前为止,国足所有热身赛都选择了封闭,没有完整的比赛画面和阵型图流出;但李铁上任的8场热身赛中,有6场的首发阵容先后被多位媒体同行爆了出来;而通过这6套首发阵容,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些端倪。
2020年1月 国足8比0沈阳城市:刘殿座/吉翔、张琳芃、于大宝、李磊/蒿俊闵、池忠国、吴曦/刘彬彬、董学升、艾克森
2020年5月 国足4比1上港 刘殿座/唐淼、张琳芃、李昂、王燊超/吴曦、池忠国、金敬道/韦世豪、艾克森、洛国富
2020年5月 国足4比0申花 颜骏凌/唐淼、张琳芃、李昂、王燊超/吴曦、金敬道、张稀哲/谭龙、艾克森、韦世豪
2021年2月 国足5比1河北 刘殿座/王刚、于大宝、李昂、李磊/尹鸿博、张稀哲、徐新、吴兴涵/张玉宁、艾克森
2021年2月 国足2比0亚泰 刘殿座/王刚、于大宝、李昂、王燊超/金敬道、吴曦、张稀哲、吴兴涵/艾克森、谭龙
2020年3月国足2比0河南 颜骏凌/王刚、于大宝、李昂、王燊超/金敬道、吴曦、张稀哲、吴兴涵/阿兰、艾克森
门将位置上刘殿座首发了四场,颜骏凌首发两场;右后卫唐淼首发两场,王刚首发三场,吉翔首发一场;中后卫张琳芃首发四场,李昂首发五场,于大宝首发四场(再考虑到打泰山,于大宝7分钟进球,实际上五次首发),左后卫王燊超首发四场,李磊首发两场;中场吴曦首发五场,张稀哲首发四场,金敬道首发四场,池忠国首发两场,蒿俊闵首发一场,尹鸿博首发一场,徐新首发一场;进攻线艾克森首发六场,吴兴涵首发两场,韦世豪首发两场,谭龙首发两场,董学升首发一场,洛国富首发一场,张玉宁首发一场,阿兰首发一场,刘彬彬首发一场。
热身赛的首发次数,一定程度上能反应李铁用人的倾向性;但是当蒋光太、小摩托、武磊都没有在李铁时期的国家队踢过一场教学赛,阿兰加入国足时间也很有限,再加上伤病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李铁在热身赛的选择,这支国足的主力框架真的定下来了么?
过去带华夏和卓尔,李铁带队打过442、433、4141,3中卫等多种阵型,但他用的最多的还是4231;但通过国足这几场热身赛的首发不难看出,李铁带队的主打阵型是442或433。之所以李铁无法在国家队主打4231,很大程度上是人员配置决定的。
过去十多年,卡塔尔、伊朗、叙利亚这些西亚劲旅以及韩国队打我们的时候,经常会采取高位逼抢,去限制中国球员的出球;而我们的球员普遍抗压能力不行,一旦到了关键比赛,或者是场面比较被动的情况下,有些球员在场上接球,都会显得烫脚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有球员站出来至少能把球给控制在脚下。
在俱乐部,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习惯了把球交给老外。李铁带华夏的时候,手下有拉维奇;带武汉的时候,有巴普蒂斯唐。国安、恒大、上港遇到类似情况,也会是比埃拉、奥古斯托、保利尼奥、奥斯卡们站出来。 国内球员里谁能承担这样的职责?过去5年在俱乐部层面,只有蒿俊闵和王永珀长期被赋予这样的重任。而过去十年在国家队层面,也只有郑智和蒿俊闵能担起责任。 最好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15年亚洲杯首战打沙特,中国队的场面一度非常被动的情况下,我们的球员频繁把球交给郑智和蒿俊闵来处理。另一个则是19年亚洲杯打伊朗,冯潇霆和刘奕鸣被对方逼的连续两个失误丢球后,整个球队心态崩掉了以后,只有郑智和蒿俊闵能把球控制在脚下,面对逼抢可以做到不丢。
郑智已经不太可能再进国家队冲击2022了,外界对吴曦和张稀哲寄予厚望;然而这几年由于长期给外援打下手,虽然让张稀哲开发出转移球+后插上技能,成了更好的团队型球员,但遇到贴身逼抢,他往往会选择用最简练的方式把球交给比埃拉和奥古斯托处理,大家基本上看不到他的拿球摆脱。而吴曦出道至今,从来就没有展现过控球、带球的技能;遇到逼抢,会习惯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球给传出去。。。至于金敬道,身体对抗的劣势决定了,他在中路面对紧逼会很难受。当然前面如果有个佩莱、龙东这样的强力中锋,守转攻也可以踢的简单直接点,但艾克森、阿兰哪是这种类型的球员呢?
历史 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队需要中场有一个“控球大师”;然而现在国足阵中的吴曦、张稀哲、金敬道,以及徐新、尹鸿博、李可这些潜在人选都没有展现过这项技能,池忠国更是在去年联赛遭到了上港、鲁能、恒大等队的重点针对。国家队意识到蒿俊闵的战术作用了么?
虽然没有合适的前腰,决定了李铁无法移直带卓尔、华夏时的建队思路;但李铁带卓尔、华夏的局部思路,依旧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说边路靠热鸟、埃弗拉这样的爆点“做文章”,国足正好有小摩托;再比如说让边路球员更多的后插上,国足正好有武磊。即便小摩托就参加过一期李铁时期的国足集训,武磊压根没回来过,但有了归化球员就决定了,中国队的进攻问题可以交由球员的才华来决定,但后防线则要看“组织”和默契。
李铁过去无论是带华夏,还是带卓尔,对于防守的打磨都颇有心得,也善于在临场中审时度势的在3后卫、4后卫、5后卫频繁切换。然而李铁过去带俱乐部,临场中对于中后场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姆比亚的位置决定的;然而国足哪有姆比亚这种类型的球员呢?甚至可以说在郑智淡出后,国足当下都很难拿不出一个在防守中,站得住后腰位置的球员。而在后防线上,蒋光太的能力虽鹤立鸡群,但他只参加过一期集训,他将跟谁搭档也成了比较头疼的问题。
过去蒋光太在英格兰主打4后卫的右后卫和3中卫体系的右中卫,而来到恒大后,蒋光太只踢过4后卫体系的右中卫和3中卫体系的拖后中卫。简而言之以蒋光太的踢球习惯,最好给他找个左中卫搭配,从这一点看左脚将李昂比较占便宜。但李昂和蒋光太之前基本没在一块踢过,防守默契很难在一天两天练成;且蒋光太因为语言问题,需要他的搭档在后面指挥防线,从这一点来看,让同样出自恒大的张琳芃或梅方搭蒋光太也许更合适。
张琳芃右后卫和中后卫都能踢,但张琳芃上一次在国家队踢左中卫已经是2011年20强赛客场打伊拉克,上一次在恒大打左中卫搭档还是保隆。。。他能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适应左中卫的位置暂时要打个问号;何况张琳芃的伤病,也需要跟时间赛跑。
最理想的状态,还是张琳芃和蒋光太打两个中后卫;而李铁过去带华夏、卓尔的习惯都是一个边后卫偏向防守,另一个边后卫偏向进攻,单就国足这些边后卫的属性来看,只有王燊超属于防守稳健的类型,这或许也是他在热身赛中更受李铁器重的原因之一。可一旦张琳芃和蒋光太两个人都不适应左中卫,那有可能李昂就要顶到首发阵容,或者是重新把梅方招进来,张琳芃就要移到右边去了;如果偏向防守的张琳芃去打右后卫,那按照李铁的习惯操作,会不会左边就用助攻能力更强的姜至鹏或李磊?
后防线因为蒋光太、张琳芃的原因,可能会有大调整;中场因为蒿俊闵的问题存在疑问;进攻线摩托和武磊也要跟整支球队重新磨合,这么多的变数可能会造成“打的不练,练的不打”特殊的局面。铁子是特别执着,有胆量有才华的教练,当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办法,也许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一切都是为了四十强赛甚至十二强赛有更好的成绩,一起期待国足开战!
❽ 中国足球曾经最好时期是什么时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众所周知,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是英国。中国的土地上最早出现的足球运动就是由鸦片战争后的英国水兵带来的。香港也因此成了中国现代足球的桥头堡。由香港至内地,外国人最多的广东和上海也是足球运动最为普及的地方。
我国现代足球第一次国际比赛是1906年,在北京东单附近的足球场上进行的,由通州协和书院足球队对英国兵足球队,结果协和书院足球队以2:0获得胜利,并荣获”九龙杯”。在此以后,通州协和书院足球队和北京江文书院足球队多次击败了美兵、法兵、德兵等足球队,大大鼓舞了我国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并推动足球运动在华人中的开展。
1908年,成立了我国现代足球运动的第一个组织——南华足球会。同年,上海和香港两地共同发起举行端口际足球比赛,这是我国城市间足球比赛的开端。
1911年,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发起成立了“远东运动协会”。最后两届又先后有印度、印尼和越南参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洲际国际竞赛,也成为了“亚运会”的前身。当时的运动会内容还比较简单,足球成了远东运动会为数不多的比赛项目之一。1913年到1934年前,远东运动会共举办了10届足球比赛。除第一届屈居亚军外(比赛球队只有两只),在21年间中国队共获9届足球冠军。当时与日本队的比赛,经常打出赢四五个球的大比分,压得日本足球几十年抬不起头,日本媒体纷纷报道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1923年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办。日本人想借东道主之利洗雪前耻。不料18岁小将李惠堂加入中国国家队,中国队实力大增。中日决战中,中国队五比一再次横扫日本队。又惊又气的日本媒体,纷纷印发号外,沮丧之情溢于言表。上海的《申报》将日本媒体的号外传回国内,把标题翻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大胜日本的喜讯流传甚广,使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体坛内获得“铁军”的称号。李惠堂的加盟大大提高了中国队的实力,中国足球此后披荆斩棘,迎来了黄金时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中国着名足球运动员。李惠堂在各类比赛中破门1000多次,获国内国际各种奖章近百枚,奖杯120多个。1923年被评为“亚洲球王”。
李惠堂1905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1921年,李惠堂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随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1925年后,李惠堂在上海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纪录,使李惠堂威望大增。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出色,满载而归。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大胜。在此役中,34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
1946年,41岁的李惠堂“挂靴”退役。在长达25年的足坛生涯重,李惠堂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