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数据库中的锁有哪些类型哪些锁能够共存
有共享锁,排它锁
select操作就是共享锁
insert、update、delete操作时排他锁
⑵ 数据库中,锁有哪几种类型,分别表示什么涵义什么是两段领协议
摘要 数据库是一个多用户使用的共享资源。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存取数据时,在数据库中就会产生多个事务同时存取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读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⑶ mysql数据库的行级锁有几种
有两种模式的行锁:
1)共享锁:允许一个事务去读一行,阻止其他事务获得相同数据集的排他锁。
(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lock in share mode)
2)排他锁:允许获得排他锁的事务更新数据,阻止其他事务取得相同数据集的共享读锁和 排他写锁。(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for update)
⑷ oracle中的锁有什么作用都有什么锁之间有什么区别谢谢
数据库是一个多用户使用的共享资源。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存取数据时,在数据库中就会产生多个事务同时存取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读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加锁是实现数据库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当事务在对某个数据对象进行操作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该事务释放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对此数据对象进行更新操作。 在数据库中有两种基本的锁类型:排它锁(Exclusive Locks,即X锁)和共享锁(Share Locks,即S锁)。当数据对象被加上排它锁时,其他的事务不能对它读取和修改。加了共享锁的数据对象可以被其他事务读取,但不能修改。数据库利用这两种基本的锁类型来对数据库的事务进行并发控制。 根据保护的对象不同,Oracle数据库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DML锁(data locks,数据锁),用于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DDL锁(dictionary locks,字典锁),用于保护数据库对象的结构,如表、索引等的结构定义; 内部锁和闩(internal locks and latches),保护数据库的内部结构,应用于SGA; 在我们实际应用开发中涉及较多的是DML锁,其他两种的话DBA会更加关心点; DML锁的目的在于保证并发情况下的数据完整性,主要包括TM锁和TX锁,其中TM锁称为表级锁,TX锁称为事务锁或行级锁。 当Oracle执行DML语句时,系统自动在所要操作的表上申请TM类型的锁。当TM锁获得后,系统再自动申请TX类型的锁,并将实际锁定的数据行的锁标志位进行置位。这样在事务加锁前检查TX锁相容性时就不用再逐行检查锁标志,而只需检查TM锁模式的相容性即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TM锁包括了SS、SX、S、X等多种模式,在数据库中用0-6来表示。不同的SQL操作产生不同类型的TM锁。如下图所示: 值 锁模式 锁描述 SQL 0 NONE 1 NULL 空 SELECT 2 SS(ROW-S) 行级共享锁 其他对象只能查询这些数据行 SELECT FOR UPDATE、LOCK FOR UPDATE、 LOCK ROW SHARE 3 SX(ROW-X) 行级排它锁 在提交前不允许做DML操作 INSERT、UPDATE、DELETE、 LOCK ROW SHARE 4 S(SHARE) 共享锁 CREATE INDEX、LOCK SHARE 5 SSX(S/ROW-X) 共享行级排它锁 LOCK SHARE ROW EXCLUSIVE 6 X(eXclusive) 排它锁 ALTER TABLE、DROP TABLE、DROP INDEX、 TRUNCATE TABLE、LOCK EXCLUSIVE 在数据行上只有X锁(排他锁)。在 Oracle数据库中,当一个事务首次发起一个DML语句时就获得一个TX锁,该锁保持到事务被提交或回滚。当两个或多个会话在表的同一条记录上执行 DML语句时,第一个会话在该条记录上加锁,其他的会话处于等待状态。当第一个会话提交后,TX锁被释放,其他会话才可以加锁。 在大概了解oracle的锁机制之后,我们来解决几个基本的问题: 1.UPDATE/DELETE操作会将RS锁定,直至操作被COMMIT或者ROLLBACK; 若操作未COMMIT之前其他session对同样的RS做变更操作,则操作会被hold,直至前session的UPDATE/DELETE操作被COMMIT; 2.session内外SELECT的RS范围 前提:INSERT、UPDATE操作未COMMIT之前进行SELECT; 若在同一session内,SELECT出来的RS会包括之前INSERT、UPDATE影响的记录; 若不在同一session内,SELECT出来的RS不会包括未被COMMIT的记录; 3.SELECT.... FOR UPDATE [OF cols] [NOWAIT/WAIT] [SKIP LOCKED] OF cols:只锁定指定字段所在表的RS,而没有指定的表则不会锁定,只会在多表联合查询时出现; NOWAIT:语句不会hold,而是直接返回错误ORA-0005
⑸ 数据库中,锁有哪几种类型,分别表示什么涵义什么是两段领协议
摘要 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的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即事务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获得封锁。事务可以获得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能释放;第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事务可以释放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不能申请。
⑹ 数据库为什么需要锁机制有哪些锁机制
数据库锁的产生原因:
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一样,是一个多用户使用的共享资源。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存取数据 时,在数据库中就会产生多个事务同时存取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读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加锁是实现数据库并 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的与锁相关的异常情况,当两个事务需要一组有冲突的锁,而不能将事务继续下去的话,就会出现死锁,严 重影响应用的正常执行。
在数据库中有两种基本的锁类型:排它锁(Exclusive Locks,即X锁)和共享锁(Share Locks,即S锁)。当数据对象被加上排它锁时,其他的事务不能对它读取和修改。加了共享锁的数据对象可以被其他事务读取,但不能修改。数据库利用这两 种基本的锁类型来对数据库的事务进行并发控制。
⑺ mysql数据库锁有哪些
看你怎么划分了
典型的有表级别的锁
行级别的锁
为了实现可重复读,还有间隙锁
望采纳
⑻ 数据库表级锁的区别
数据库锁的分类一般有两种:锁类型分类--共享锁、独占锁
锁范围分类--表级锁和行级锁。
表级锁:锁住整个表,限制其他用户对该表的访问方式,例如 只读、加共享锁等。
行级锁:锁住表的某一行,限制其他用户对该行的访问方式,例如 只读、加共享锁等。
⑼ 怎么理解数据库的锁 一般锁分别哪几种
数据库是一个多用户使用的共享资源。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存取数据时,在数据库中就会产生多个事务同时存取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读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加锁是实现数据库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当事务在对某个数据对象进行操作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该事务释放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对此数据对象进行更新操作。
在数据库中有两种基本的锁类型:排它锁(Exclusive Locks,即X锁)和共享锁(Share Locks,即S锁)。当数据对象被加上排它锁时,其他的事务不能对它读取和修改。加了共享锁的数据对象可以被其他事务读取,但不能修改。数据库利用这两种基本的锁类型来对数据库的事务进行并发控制。
(9)数据库锁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排它锁和共享锁的不同之处:
1、共享锁(S锁):如果事务T对数据A加上共享锁后,则其他事务只能对A再加共享锁,不能加排他锁。获准共享锁的事务只能读数据,不能修改数据。
排他锁(X锁):如果事务T对数据A加上排他锁后,则其他事务不能再对A加任任何类型的封锁。获准排他锁的事务既能读数据,又能修改数据。
2、共享锁下其它用户可以并发读取,查询数据。但不能修改,增加,删除数据,资源共享。
3、共享锁又称为读锁(Share lock,简记为S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
⑽ sql数据库里锁是什么
ix是意向锁。
意向锁与其说是锁,倒不如说更像一个指示器。在SQL Server中,资源是有层次的,一个表中可以包含N个页,而一个页中可以包含N个行。当我们在某一个行中加了锁时。可以理解成包含这个行的页,和表的一部分已经被锁定。当另一个查询需要锁定页或是表时,再一行行去看这个页和表中所包含的数据是否被锁定就有点太痛苦了。因此SQL Server锁定一个粒度比较低的资源时,会在其父资源上加上意向锁,告诉其他查询这个资源的某一部分已经上锁。比如,当我们更新一个表中的某一行时,其所在的页和表都会获得意向排他锁,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