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热带雨林数据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热带雨林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10-28 21:25:41

❶ 关于森林资源数据库的问题

国家林业局根据各司局和单位的业务需求,组织局信息中心开发研建了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题数据库。目前,在通用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国家林业局已经建立了1:400万、1:100万和1:25万覆盖全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TM陆地资源卫星图像数据库。已经建立的大型专业数据库有:多期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库、全国森林资源分布图形数据库、天然林数据库、人工林数据库、森林历史火灾数据库、荒漠化类型数据库、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林业统计历史及年度数据库、野生动物经营利用产业统计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已经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造和数据更新,以便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系统有:森林资源和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林火管理信息系统;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林业年度统计数据处理系统;全国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林业行政案件管理系统;荒漠化/沙化监测数据处理系统;林火损失评估系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国家林业局档案数字化资源建设、利用及管理系统;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信息网络系统;黄河中游生态区规划图集;档案数字化工程及管理系统;等等。其中,档案数字化工程实现了我局馆藏的3万卷纸质文书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并最终放入局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永久保存我局的历史档案资料和局领导、局机关查阅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方便。
上述每个信息系统都建立在ORACIE等大型数据库支持之上,并将近年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数据安全技术等应用于系统建设中,极大地改善了系统运行环境和信息管理功能。

❷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详细资料

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其面积比欧洲还要大,有700万平方千米。它从安第斯山脉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亚马逊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树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命所必需的。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

亚马逊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19世纪末,根据一位英国自然学者的统计,共有14712种动物,其中8000多种尚未为人所知,现在已知的动物和鸟类超出了10万种,还有至少27种甲虫。可能另外还有几百万种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亚马逊平原的土着人居住在这里已有几个世纪。但大约500年前欧洲人来到这里后,许多土着人便沦为奴隶、死于疾病或被迫放弃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雨林现正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因为人们为了开辟土地来种庄稼,或饲养牲畜来供应美国的肉类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对它滥伐滥砍。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法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人们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一个最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逊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的45%。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马逊森林,把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制造大量的氧气,亚马逊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亚马逊热带雨林贮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森林的过度砍伐会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就因为毁掉了大片的森林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在秘鲁,由于森林木断遭到破坏,1925-1980年间就爆发了4300次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4.6万人。目前,每年仍有0.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有人预测,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对皿年后,至少将有50-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

据说热带雨林附近有食人族,要具备安全防备设施与冷静,沉着的意志品质,要带好自救用品哦!!

❸ 国内热带雨林有多少个

国内热带雨林有137个

  1. 尖峰岭热带雨林


尖峰岭的热带雨林分布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连绵起伏,蔚为壮观。进入雨林,可以随处欣赏到奇特的雨林景观。更为特别的是,尖峰岭热带雨林孕育着五彩斑斓的蝴蝶达449种,超过了素有“蝴蝶王国”之美誉的台湾。

与北方大多数由单一树种组成的森林显着不同的是,尖峰岭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比印度、缅甸等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群落还要稍高一些,而与东南亚、南美等地的热带雨林相当,每公顷的植物种数高达250种以上。尖峰岭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海南岛热带雨林属典型的热带北缘雨林,主要分布在尖峰岭海拔350-950米这一地带。其林相茂密、高大,林内灌木复杂而密集。尖峰岭热带雨林集中分布的区域由于较早就被列为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因此其原生性、多样性、天然性与神秘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2.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在赤道南北两侧的陆地上,有许多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的森林,因晴天早晨其树冠上露水落下,颇似下雨而得名热带雨林。区内的年平均气温是25—30℃。在中国,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高雄、恒春,海南尖峰岭和云南的西双版纳,而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较为典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层次非常丰富,最密处可有十几层之多;热带雨林特有的板根、老茎开花、空中花园现象以及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的大榕树等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❹ 热带雨林是天然基因库的意义是怎么样的

据专家考察证实,仅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发现的植物就达1万种。如果继续破坏森林,这些植物中的大部分,等不到人们发现和利用,便会消失掉。而植物,不仅是我们的全部食物和半数药物的来源,而且还是净化空气、制造氧气的天然“氧吧”。当前,世界粮食生产主要依赖小麦、水稻和玉米,这些谷物很容易遭受新的病虫害的侵袭。为了战胜病虫害,就得经常利用现代谷物的野生亲缘,培育新的抗病害品种。随着热带雨林的大片消失,这种天然基因库也随之消失,并将在意想不到的范围内,导致世界谷物的匮乏。20世纪70年代,矮化病破坏了亚洲大部分水稻,为了培育能抗矮化病的水稻新品种,农业专家们在印度中部的热带雨林中寻找具有强抗性基因的野生稻种,结果仅找到了1种。如果当时一无所获,亚洲的水稻恐怕就不再有“身强体壮”的后代了!

❺ 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是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❻ 热带雨林的自然资源

热带雨林为热带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植被。如亚马逊平原和云南的西双版纳。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辛伯尔广泛收集和总结了热带地区的科学发现和资料,把潮湿热带地区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称作为热带雨林,并从当时的生态学角度对它进行了科学描述和解释。热带雨林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与世界上其它森林类型有清楚的区别。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
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系统分层明显,乔木高大,植物品种丰富;因为天气长期温热,雨量高,所以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长绿。
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雨林中的树木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雨林中的雨水因叶面的蒸发而丢失很多。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其实并不肥沃。
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部分植物为附生,缠绕在寄生的树干上,其他植物仅以树木作为支撑物。雨林地表面被树枝、和落叶所覆盖。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多数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多是光裸的。
雨林中,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丫,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网。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蕨类以及兰科植物,附着在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和枝桠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绿衣,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从树干的基部2~3米处伸出,呈放射状向下扩展。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这些气根从树干上悬垂下来,扎进土中后,还继续增粗,形成了许许多多“树干”,大有一木成林的气势,非常壮观。有些种类的树如波罗蜜、可可等,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
雨林中的动物极为繁多,但以小型、树栖动物为主。另一特点就是种类多而单种个体较少。尤其是雨林中的昆虫,找到一百种昆虫比找到同种昆虫一百只容易得多。科学家们相信,至今有很多雨林昆虫未被人们认知。
大象、河马等大型动物一般仅活动于雨林边缘或稍开阔的河谷地区。
热带雨林蕴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世界上热带雨林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有机物质分解快,物质循环强烈。
热带雨林中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开垦后可种植巴西橡胶、油棕、咖啡、剑麻等热带作物。但应注意的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有机物质分解快,物质循环强烈,而且生物种群大多是K-对策,这样,一旦植被破坏后,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退化,而且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因此热带雨林的保护是当前全世界关心的重大问题,它对全球的生态效应都有重大影响,例如对大气中和浓度平衡的维持具有重大意义。
热带雨林在最适状况下每公顷的总植物量为350~450吨,年总生产量每公顷120~150吨,但有75%左右的有机产品当年被自身吸收消耗掉。其植物量(主要是木材)占陆地总植物量40%,净生产量则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雨林下土壤因风化淋溶强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从林下凋落物层借助于真菌获得营养成分,同时每天以每平方米4.5~12.6克干物质的速度补充落叶数量。因此,热带雨林是依靠迅速的营养物质生物循环维持自身庞大的生物量和很高的生产力。
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它的盛衰消长不仅是地表自然环境变迁的反映,而且直接影响全球环境、特别是人类生存条件。雨林的保护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生态问题之一。 层 高度 主要植物 其他 露生层 31米或以上 乔木 单独生长,较为分散,有板根支撑,须面对蒸腾作用 树冠层 21~30米 树冠横向生长,形成连续的一层,吸收了雨林中7成阳光和8成雨水 幼树层 11~20米 年幼树木 树干较幼,树冠呈椭圆形;依靠林中少量的阳光生长 灌木层 6~10米 蕨、丛木、灌木 地面层 0~5米 小植物如苔藓和地衣 几乎黑暗一片;不连续和茂盛;只在河边和林地的边缘,才会较茂盛

❼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基因库


西双版纳是一座热带植物“基因库”,共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其中,被称为“活化石”的孑遗植物30余种,稀有植物135种,当地特有植物150多种。而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达1万多种,是公众认可的“热带雨林绿色词典”。 跳舞草是一种花科灌木,其三片聚合在一起的叶片都会“弄姿作态”。中叶日出时伸展有神,日落则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两侧的小叶不仅能机械张合,而且具有闻声而动、伴歌而“舞”的特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