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与习题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与习题

发布时间: 2022-10-21 08:02:28

㈠ VF的题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求高手帮忙做做 谢谢了

一、 填空
1、在VFP中通过选择菜单来执行VFP命令与在 __命令窗口____输入逐条命令,得到结果是一样的。
2、若ABC=”远程网络教育”,则 ? SUBSTR(ABC,LEN(ABC)/6+7,4)的结果是__教育_______。
3、设Y=1,则执行命令 ? Y>Y+1的结果是____.f.______。
4、学生档案表中有性别 ( C , 2 ),和民族( C , 8 ), 要求找出所有民族是回族的男同学记录的查找条件是_____性别='男' and 民族='回族'_____。
5、打开一个数据表文件后文件,如果当前记录指针是在第10个记录上,则用函数RECNO()函数测试,其结果一定是_____10_____。
6、在数据表中, 图片中数据应存储在____General_______字段中。
7、如果查询是基于多个表的, 这几个表之间必须建立__外键________关系。
8、执行下列命令后,表DB1的当前记录为__6_____,表DB2的当前记录为 ______1___。
SELECT 1
USE DB1
SELECT 2
USE DB2
SELECT 1
SKIP 5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关系数据库 ? 其特点有哪些 ?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其特征有:
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在VFP中 , 查询和视图有何区别 ?
查询生成的结果,只可看,不可改。
视图生成的结果,可看,可改,直接影像数据库内表的内容。

3、 在程序设计中经常使用哪些输入 / 输出命令 ? 试比较其异同点 。
input 输入命令和 print 输出命令或?输出命令
他们一个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另一个负责结果的显示或打印
4、写出编制程序文件和运行程序文件的命令。
modi comm aa.prg 编制程序命令
do aa.prg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d )。
(A)数据库系统只是比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更多
(B)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C)数据库系统避免了数据冗余
(D)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2、下面有关关系数据库主要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 。
(A)关系中每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单元。
(B)关系中每一列元素必须是类型相同的数据。
(C)同一个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字段,也不能有相同的记录。
(D)关系的行、列次序不能任意交换,否则会影响其信息内容。

3、若M=” 95.5” , 则执行命令 ? 30+&M的结果是 ( b )。
(A)3095.5 (B)125.50 (C)30+&M (D)30

4、已知工资=560 , 职称=”副教授” , 性别=”男” , 结果为假的逻辑表达式是(b )。
(A)工资 > 500 .AND. 职称=”副教授” .AND. 性别=”男”
(B)性别=”女” .OR..NOT. 职称=”助教”
(C)工资 > 550 .AND. 职称=”副教授” .OR. 职称=”讲师”
(D)工资 =550 .AND. (职称=”教授” .OR. 性别=”男”)

5、某”职工”表中有职称(C)和工资(N)两个字段,计算所有职称为高工或工程师的工资总额,并将结果赋给内存变量ZGZ,应使用命令(a )。
(A)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OR. 职称=” 高工”
(B)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OR. ” 高工”
(C)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AND. 职称=” 高工”
(D)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AND. ” 高工”

6、下列数据中属于字符型数据是( b) 。
A、06/08/04 B、[06/08/04] C、{^06/08/04} D、(06/08/04)

7、表单文件的扩展名为(scx )。
A、FOM B、SCX C、FRM D、VCX

8、在VFP中,逻辑型、日期型和备注型字段的长度分别是(c ) 。
A、1, 8, 128 B、1, 8, 10 C、1, 8, 4 D、1, 10, 4

一、 填空
1、在VFP中通过选择菜单来执行VFP命令与在 __命令窗口____输入逐条命令,得到结果是一样的。
2、若ABC=”远程网络教育”,则 ? SUBSTR(ABC,LEN(ABC)/6+7,4)的结果是__教育_______。
3、设Y=1,则执行命令 ? Y>Y+1的结果是____.f.______。
4、学生档案表中有性别 ( C , 2 ),和民族( C , 8 ), 要求找出所有民族是回族的男同学记录的查找条件是_____性别='男' and 民族='回族'_____。
5、打开一个数据表文件后文件,如果当前记录指针是在第10个记录上,则用函数RECNO()函数测试,其结果一定是_____10_____。
6、在数据表中, 图片中数据应存储在____General_______字段中。
7、如果查询是基于多个表的, 这几个表之间必须建立__外键________关系。
8、执行下列命令后,表DB1的当前记录为__6_____,表DB2的当前记录为 ______1___。
SELECT 1
USE DB1
SELECT 2
USE DB2
SELECT 1
SKIP 5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关系数据库 ? 其特点有哪些 ?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其特征有:
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在VFP中 , 查询和视图有何区别 ?
查询生成的结果,只可看,不可改。
视图生成的结果,可看,可改,直接影像数据库内表的内容。

3、 在程序设计中经常使用哪些输入 / 输出命令 ? 试比较其异同点 。
input 输入命令和 print 输出命令或?输出命令
他们一个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另一个负责结果的显示或打印
4、写出编制程序文件和运行程序文件的命令。
modi comm aa.prg 编制程序命令
do aa.prg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d )。
(A)数据库系统只是比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更多
(B)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C)数据库系统避免了数据冗余
(D)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2、下面有关关系数据库主要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 。
(A)关系中每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单元。
(B)关系中每一列元素必须是类型相同的数据。
(C)同一个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字段,也不能有相同的记录。
(D)关系的行、列次序不能任意交换,否则会影响其信息内容。

3、若M=” 95.5” , 则执行命令 ? 30+&M的结果是 ( b )。
(A)3095.5 (B)125.50 (C)30+&M (D)30

4、已知工资=560 , 职称=”副教授” , 性别=”男” , 结果为假的逻辑表达式是(b )。
(A)工资 > 500 .AND. 职称=”副教授” .AND. 性别=”男”
(B)性别=”女” .OR..NOT. 职称=”助教”
(C)工资 > 550 .AND. 职称=”副教授” .OR. 职称=”讲师”
(D)工资 =550 .AND. (职称=”教授” .OR. 性别=”男”)

5、某”职工”表中有职称(C)和工资(N)两个字段,计算所有职称为高工或工程师的工资总额,并将结果赋给内存变量ZGZ,应使用命令(a )。
(A)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OR. 职称=” 高工”
(B)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OR. ” 高工”
(C)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AND. 职称=” 高工”
(D)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AND. ” 高工”

6、下列数据中属于字符型数据是( b) 。
A、06/08/04 B、[06/08/04] C、{^06/08/04} D、(06/08/04)

7、表单文件的扩展名为(scx )。
A、FOM B、SCX C、FRM D、VCX

8、在VFP中,逻辑型、日期型和备注型字段的长度分别是(c ) 。
A、1, 8, 128 B、1, 8, 10 C、1, 8, 4 D、1, 10, 4

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试题

1.B 2.C 3.B 4.C 5.D 6.C 7.C 8.D 9.C 10.A
11.A 12.A 13.A --不太确定 14.B 15.C 16.A 17.B 18.A 19.D 20.C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答: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这个四个特性也简称为ACID特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持续性:持续性也称永久性(Permanence),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执行结果有任何影响。

2.为什么事务非正常结束时会影响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请列举一例说明之。
答: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如果数据库系统运行中发生故障,有些事务尚未完成就被迫中断,这些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有一部分已写入物理数据库,这时数据库就处于一种不正确的状态,或者说是不一致的状态。
例如某工厂的库存管理系统中,要把数量为Q的某种零件从仓库1移到仓库2存放。
则可以定义一个事务T,T包括两个操作;Q1=Q1-Q,Q2=Q2+Q。如果T非正常终止时只做了第一个操作,则数据库就处于不一致性状态,库存量无缘无故少了Q。

3.数据库中为什么要有恢复子系统?它的功能是什么?
答:
因为计算机系统中硬件的故障、软件的错误、操作员的失误以及恶意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故障轻则造成运行事务非正常中断,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重则破坏数据库,使数据库中全部或部分数据丢失,因此必须要有恢复子系统。
恢复子系统的功能是: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亦称为一致状态或完整状态)。

4.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哪些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哪些故障破坏数据库数据?
答:数据库系统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类:
(1)事务内部的故障;
(2)系统故障;
(3)介质故障;
(4)计算机病毒。
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破坏数据
库数据。

5.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答:
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是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
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利用转储的数据库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就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某个一致性状态。

6. 数据库转储的意义是什么? 试比较各种数据转储方法。
答:
数据转储是数据库恢复中采用的基本技术。所谓转储即DBA定期地将数据库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当数据库遭到破坏后可以将后备副本重新装入,将数据库恢复到转储时的状态。
静态转储:在系统中无运行事务时进行的转储操作。静态转储简单,但必须等待正运行的用户事务结束才能进行。同样,新的事务必须等待转储结束才能执行。显然,这会降低数据库的可用性。
动态转储:指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动态转储可克服静态转储的缺点,它不用等待正在运行的用户事务结束,也不会影响新事务的运行。但是,转储结束时后援副本上的数据并不能保证正确有效。因为转储期间运行的事务可能修改了某些数据,使得后援副本上的数据不是数据库的一致版本。
为此,必须把转储期间各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活动登记下来,建立日志文件(log file)。这样,后援副本加上日志文件就能得到数据库某一时刻的正确状态。
转储还可以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两种方式。
海量转储是指每次转储全部数据库。增量转储则指每次只转储上一次转储后更新过的数据。从恢复角度看,使用海量转储得到的后备副本进行恢复一般说来更简单些。但如果数据库很大,事务处理又十分频繁,则增量转储方式更实用更有效。

7. 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答:
(1)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2)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 进行事务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8. 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答:
把对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和把表示这个修改的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有可能在这两个操作之间发生故障,即这两个写操作只完成了一个。
如果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运行记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如果先写日志,但没有修改数据库,在恢复时只不过是多执行一次UNDO操作,并不会影响数据库的正确性。所以一定要先写日志文件,即首先把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然后写数据库的修改。

9. 针对不同的故障,试给出恢复的策略和方法。(即如何进行事务故障的恢复?系统故障的恢复?介质故障恢复?)
答:
事务故障的恢复:
事务故障的恢复是由DBMS自动完成的,对用户是透明的。
DBMS执行恢复步骤是:
(1)反向扫描文件日志(即从最后向前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
(2)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
(3)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做同样处理。
(4)如此处理下去,直至读到此事务的开始标记,该事务故障的恢复就完成了。
答:
系统故障的恢复:
系统故障可能会造成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
一是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已写入数据库;
二是已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还留在缓冲区,没来得及写入数据库。
因此恢复操作就是要撤销(UNDO)故障发生时未完成的事务,重做(REDO)已完成的事务。
系统的恢复步骤是:
(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队列(REDO队列)和未完成的事务队列(UNDO队列)。
(2)对撤销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UNDO处理。
进行UNDO处理的方法是,反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UNDO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Before Image)写入数据库。
(3)对重做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REDO处理。
进行REDO处理的方法是: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REDO事务重新执行日志文件登记的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After Image)写入数据库。
*解析:
在第(1)步中如何找出REDO队列和UNDO队列?请大家思考一下。
下面给出一个算法:
1) 建立两个事务队列:
· UNDO-LIST: 需要执行undo操作的事务集合;
· REDO-LIST: 需要执行redo操作的事务集合;
两个事务队列初始均为空。
2) 从日志文件头开始,正向扫描日志文件
· 如有新开始(遇到Begin Transaction)的事务Ti,把Ti暂时放入UNDO-LIST队列;
· 如有提交的事务(遇到End Transaction)Tj,把Tj从UNDO-LIST队列移到REDO-LIST队列;
直到日志文件结束
答:
介质故障的恢复:
介质故障是最严重的一种故障。
恢复方法是重装数据库,然后重做已完成的事务。具体过程是:
(1)DBA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离故障发生时刻最近的转储副本),使数据库恢复到转储时的一致性状态。
(2)DBA装入转储结束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
(3)DBA启动系统恢复命令,由DBMS完成恢复功能,即重做已完成的事务。

*解析
1)我们假定采用的是静态转储,因此第(1)步装入数据库后备副本便可以了。
2)如果采用的是静动态转储,第(1)步装入数据库后备副本还不够,还需同时装入转储开始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经过处理后才能得到正确的数据库后备副本。
3)第(2)步重做已完成的事务的算法是:
a. 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故障发生前已提交的事务的标识,将其记入重做队列
b. 再一次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重做队列中的所有事务进行重做处理。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写入数据库。

10. 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有什么优点?
答:
利用日志技术进行数据库恢复时,恢复子系统必须搜索日志,确定哪些事务需要REDO,哪些事务需要UNDO。一般来说,需要检查所有日志记录。这样做有两个问题:
一是搜索整个日志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二是很多需要REDO处理的事务实际上已经将它们的更新操作结果写到数据库中了,恢复子系统又重新执行了这些操作,浪费了大量时间。
检查点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11. 试述使用检查点方法进行恢复的步骤。
答:
① 从重新开始文件中找到最后一个检查点记录在日志文件中的地址,由该地址在日志文件中找到最后一个检查点记录。
② 由该检查点记录得到检查点建立时刻所有正在执行的事务清单ACTIVE-LIST。
这里建立两个事务队列:
· UNDO-LIST: 需要执行undo操作的事务集合;
· REDO-LIST: 需要执行redo操作的事务集合;
把ACTIVE-LIST暂时放入UNDO-LIST队列,REDO队列暂为空。
③ 从检查点开始正向扫描日志文件
· 如有新开始的事务Ti,把Ti暂时放入UNDO-LIST队列;
· 如有提交的事务Tj,把Tj从UNDO-LIST队列移到REDO-LIST队列,直到日志文件结束;
④ 对UNDO-LIST中的每个事务执行UNDO操作, 对REDO-LIST中的每个事务执行REDO操作。

12. 什么是数据库镜像?它有什么用途?
答:
数据库镜像即根据DBA的要求,自动把整个数据库或者其中的部分关键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每当主数据库更新时,DBMS自动把更新后的数据复制过去,即DBMS自动保证镜像数据与主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库镜像的用途有:
一是用于数据库恢复。当出现介质故障时,可由镜像磁盘继续提供使用,同时DBMS自动利用镜像磁盘数据进行数据库的恢复,不需要关闭系统和重装数据库副本。
二是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在没有出现故障时,当一个用户对某个数据加排它锁进行修改时,其他用户可以读镜像数据库上的数据,而不必等待该用户释放锁。

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判断题

1 对 2 错(多表联合查询) 3 错 (包含关系,不是真包含)4 对 5 对 6 错(不是越多越好) 7 错(是虚拟表) 8 错(Count(*) 返回表中所有记录的总和,包含有可能返回式真的) 9 错 (可以取空)10 错

㈣ access2010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实验十一空怎么填

也就是一个Nand Flash地址的A0-A7是它的column address ,A9—A25是它的Page Address,地址A8被忽略。

现在假设我要从Nand Flash中的第5000字节处开始读取1024个字节到内存的0x30000000处,我们这样调用read函数

NF_Read(5000, 0x30000000,1024);

我们来分析5000这个src_addr.

根据

column_addr=src_addr%512;

page_address=(src_addr>>9);

我们可得出column_addr=5000%512=392

page_address=(5000>>9)=9

㈤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内容简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上海市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配套教材。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共分11章和2个附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触发器、存储过程、数据完整性、数据库安全、关系数据库理论、索引、数据库设计、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及数据库新技术、sql server 2005的使用、实验指导等。
书中和sql语句有关的例子均在sql server 2005环境下测试通过。
本教材附带的实验指导(附录b)是笔者多年数据库实验教学的积累,以sql server为实验环境,内容丰富全面,非常具有实用性。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研究生数据库课程及电力企业信息化教材。

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八章习题,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on primary
(name='student2',filename='c:\data\student2.mdf',size=20,maxsize=100,filegrowth=1),
(name='student3',filename='c:\data\student3.mdf',size=20,maxsize=100,filegrowth=1)
log on
(name='studentlog1',filename='c:\data\studentlog1.ldf',size=10,maxsize=50,filegrowth=1),
(name='studentlog2',filename='c:\data\studentlog2.ldf',size=10,maxsize=50,filegrowth=1)

alter database Student add filegroup 分组
alter database Student add file(name='student1',filename='c:\data\student1.ndf',size=20,maxsize=unlimited,filegrowth=10%)
to filegroup 分组

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材) 》习题参考答案Below Message for Repliers

是不是这个: http://wenku..com/view/a1cbbe4e852458fb770b561a.html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2010-03-30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实用规划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第一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 与计算机系统无关,...方便数据库设计人员与应用人员交换 意见,...

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内容简介

该书以关系数据库系统为核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技术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关系数据库设计、数据库保护、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分布式数据库系统、XML数据库等。
本书概念清楚、重点突出、章节安排合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每章配以丰富的习题、案例及实验,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掌握并巩固概念;案例为读者提供了真实的数据库应用场景,有助于读者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联系所学理论,掌握所学内容;而实验为读者提供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上机操作途径,最终巩固所学内容。习题、案例与实验的设计也是本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相关专业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信息领域工作的科技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何玉洁)

第一题:

(9)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与习题扩展阅读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数据库系统的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系统,也是一个为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 、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数据库系统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

数据库系统的个体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用它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学科含义是指研究、开发、建立、维护和应用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所构成的学科。在这一含义下,数据库系统是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常称为数据库领域。

数据库系统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和大容量存储器提供了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