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韩秀云资产怎么配置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韩秀云资产怎么配置

发布时间: 2022-10-19 14:53:22

❶ 通货膨胀该怎么办

金融危机还未走远,通胀的担忧又开始升温。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过分的流动性将带来通胀。我们面对的是充盈的货币供应量和很快有望涨幅转正的CPI。

新一轮家庭财富保卫战已经打响。

我们离通胀还有多远

作为判断通胀率的指标,我国CPI自今年2月以来涨幅一连5个月为负。在今年7月份经济数据 公布之前,尽管多家机构预期CPI该月增幅将继续为负,但同时也普遍认为其四季度将转正。此外,央行又一再重申下半年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使得通胀担忧日益升温。

正方:

“最快年底就会显现通胀”

“新一轮通胀到来,就在今年年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秀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韩秀云看来,中国经济目前正在逐渐从谷底爬出来,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努力下,GDP增长率呈“先低后高”的走势,每个季度都超过前一季度,“保八”目标不难实现。“我觉得这里恰恰需要防通胀,包括输入型和内生型两种通胀。”她表示。

具体来说,美元 贬值,导致石油、黄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买入这些资源的价格就向上。举个例子,铁矿石价格上涨,那么钢的价格就向上,钢的价格上涨,房地产 价格也会向上,因为房地产 建筑需要钢。

“而房地产价格上涨也会反过来导致资源价格上涨——房价一涨,导致钢价、铁矿石价格、水泥价格上涨,而生产资料价格一涨,消费品价格也就会涨。所以只要大宗商品价格向上,就不可避免会导致我们的消费品价格向上,通胀也就来了。”她说。

韩秀云指出,虽然CPI上涨和资本市场的膨胀不能画等号,但它们是相互传导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虽然房价本身不计入CPI,但是国家内需刺激起来之后,大家加大了对房产 的需求,就会导致我们的煤、电、水等价格提高,房屋租金也提高,而这些都关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都计算在CPI内。”

据韩秀云判断,最快年底就会显现通胀:“当经济走出谷底,要防的不是通缩,而是通胀。开始会是结构型通胀,接着明年初左右会转型成资源价格也上涨的全面型通胀。”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8月5日晚间发布的报告中,以严厉的口吻就全球经济复苏期间可能出现的“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和恶性通货膨胀”提出警告,关注的不仅是国内信贷过度的风险,还包括国内经济复苏所面临的外部风险。

反方:

“即使出现,至少在明年”

但也有学者认为,现在说通胀还太早,至少是明年的事情。

独立财经 评论人袁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目前来看,CPI数据三四季度可能会转正,但据他判断到今年为止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明年也很难说。

“目前金融市场上的确存在较大的资产价格膨胀,股市、楼市有泡沫,但这和CPI增长是两回事。通常我们认为货币发行会导致严重通胀,虽然各种资源及大宗商品的紧缺是一个长期趋势,泛滥的货币的确有可能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引发通胀,但现在这些货币由膨胀的资本市场吸纳和消化了,暂时不会影响到物价这部分。”他说。

在袁剑看来,目前通胀并不是我们首要关心的问题,而是实体经济会复苏到什么程度,抑或是否会持续低迷。

毕竟,需求疲弱、产能过剩等摆在眼前的实体经济问题更显紧迫。

未雨绸缪防通胀

不管通胀离我们有多远,人们对其后果总是心有余悸。

市民张先生曾是一名中学教师,年逾五十,过去工资徘徊于中下水平的他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波物价上涨浪潮,深知通胀之苦。“印象深刻的是1980年代末的时候,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都要抢购,那是第一次对通货膨胀有害怕的感觉。”

如今再回看当时的资料数据,“抢购风”盛行的1988年,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5%,物价指数更是上涨了34.8%。

虽然,如今的百姓收入水平和一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而人们对粮食、日常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也没有过去那么敏感,再加上金融海啸冲击过后,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经历低通胀的“幸福时光”,但无论如何,提前做些适当的预防工作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正如韩秀云所说,普通百姓任何时候都可以为未来通胀来临做些准备:如果解决了吃和教育的问题,还有余钱的话,可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钱多可以买房,或是做其他投资,有小钱可以买基金 ,有中间额度资金的可以炒股、买定投的基金 。“如果把钱放在手里,是会贬值的。”她说。

通胀已经不远,你准备好了吗?

建国60年通胀简史

我国有货币存量统计数据的资料始于1952年,当年的货币存量为101.3亿元。

1958年-1960年建国后第一次通胀

1952-1957年,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1958年突飞猛进到平均25%的速度。1957年存量达197.7亿元,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

1965年-1968年第二次通胀

三年自然灾害后首次出现通缩,随即在1965年起通胀开始第二次冒进,每年增长速度为14%,1968年达到666.9亿元。1969年开始调整。

1970年-1979年第三次温和的通胀

增长量保持在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15%~20%。结束“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发展期。

1984年-1989年第四次奔驰的通胀

进入改革开放后,新增货币增长量上了新台阶。1984年起由22%的货币增长速度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19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

1994年-2001年第五次通胀

19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过万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此后7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2001年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

2002年-2004年第六次较平稳的通胀

2002年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3万亿元,2004年货币存量达到253207亿元。同期的货币增速却降了下来,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3.3%。

理财一周报综合整理

防止通货膨胀的十大守则:http://iamxinyuan.blogbus.com/logs/45618940.html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1 少储蓄多投资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2 买股票首选三大类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3 踏准央行调息节拍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4 买房要买稀缺型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5 持有商品属性外币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6 全球化资源配置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7 买黄金还看美元趋势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8 适当负债变“受益人”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9 巧算汇率出国留学

防止通货膨胀10大守则--10 买保险 变相升级储蓄

❷ 韩秀云的简介

1978-1982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2-1984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师从谷书堂、蔡孝箴教授,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4-1991任教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于1987年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
1991-1993获德国基金会奖学金赴德国科隆大学经济系作访问学者;
1993-1995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经济管理系读博士学位;
1995年至今继续任教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担任经济系副教授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讲授宏观经济学位课程,所授MBA学生有2000余人,培训企业总裁和政府官员亦超过2000余名。汇名家网特约讲师。
特长研究方向: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情的结合,高层管理人员。
着作和作品独立着述:《宏观经济分析》,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版;《最后一击----MBA论文选题、写作与答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此外,分别在《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清华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以下论文:《高科技产业与香港的未来》、《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试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九七后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立以保险为主的农村补偿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在社保事业中的作用》、《转变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开发》、《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必然选择》《奥运后的中国股市》《奥运后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解读》。主研科研项目:《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及其进一步深化的研究》;深圳市委托清华经管学院项目;《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率的因素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保持和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研究》;香港委托清华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及清华经管学院项目;《香港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香港委托清华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及清华经管学院项目。 1987年韩秀云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二等奖。
擅长领域:
资本运营 企业战略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财政与货币政策、香港经济问题、国际汇率。
特长研究方向:
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情的结合,高层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