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10-18 21:21:37

A.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哪几类信息资源(中文名称和英文缩写)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围绕着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形成了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它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对数据的有效管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通过对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它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GIS 的基本构成分5个主要部分: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B. (高分)关于GIS问题:对于一个地形数据库,一般会包括哪些元数据

地形数据库是空间型的GIS数据库。它是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各类要素包括水系、境界、交通、居民地、地形、植被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层、按照标准分类编码,对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属性信息及相互间空间关系等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建成的数据库。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国家级地形数据库的比例尺分为1:100万、1:25万和1:5万三级。省级地形数据库的比例尺分为1:25万、1:5万和1:1万三级。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400万地形数据库,是在1:100万地形数据库基础上,通过数据选取和综合派生的。数据内容包括主要河流(5级和5级以上)、主要公路、所有铁路、居民地(县和县级以上)、境界(县和县级以上)及等高线(等高距为1,000米)。数据分为6层。

层名
主要内容
几何特征

RESPT
县级和县级以上行政中心


BOUNT
县级和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界
面、线

HYDNT
主要河流和湖泊
面、线

ROALN
主要公路
线

RAILN
铁路
线

NET46
经纬网
线

一级元数据(Metadata)

编目信息

数据集中文全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400万数据库
数据集中文简称:1:400万数据库

数据集英文全称:1:4M Data Base of the National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China
数据集英文简称:1:4M DB(NFGIS, PRC)

项目名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体系
项目类型:部门攻关项目

负责单位信息:
负责单位名:国家测绘局

数据范围:
地理坐标:
西部边界坐标:72°E
东部边界坐标:135°E
北部边界坐标:54°N
南部边界坐标:3°N
地理区域名称:中国

数据集语言:中、英文
数据集内容信息:
摘要:
包含全国范围境界(国、省、地、县界)、居民地(首都、省会、地、县政府驻地)、水系(1-5级河流及湖泊)、铁路、主要公路、地形(等高距为1000米)。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100万数据库派生

C.  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

1.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原则

(1)满足专题研究的特殊需求。河南省1:500000~1∶100000数字地理底图的制作,是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信息化工程总体设计书》的要求,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其提供数字式基础地理控制信息。基础地理控制信息用于专题信息的定位,正确表现其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分布规律,综合地反映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同时,通过非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录入,实现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对应联结。

(2)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数字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根据项目的需要,根据现时资料进行了部分内容的补充、修编。

2.地理要素选取标准

(1)水系

图上所有双线河及河心岛,单线河5级以上基本全部选取。河网密度大的在保证体现其河系基本形态的原则下,进行了删减,选取图上面积大于10 mm2的湖泊和水库。

(2)行政区划

选取县级以上行政界线。

(3)居民地

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全部选取。地级以上政府所在地按真型居民地范围选取。镇级居民地按经差30′、纬差20′范围内3~5个居民地的标准选取。在部分人口稀疏区选取了部分村级居民地。

(4)交通

铁路及高等级公路全部选取,并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进行分类;其他公路按照与居民地相连通的原则选取。根据现势资料对近年来新建高速公路进行补充。由于数据及比例尺的不同,故补充信息的精度低于1∶250000比例尺的精度。

(5)地貌

地形等高线高差平原地区为50 m、100 m;低山区为300 m、500 m;中山区为1000 m、1500 m、2000 m。主要山峰及高程,按经差30′、纬差20′范围内选取3个山峰或高程点的标准。

3.地理要素分类代码

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要素分类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为九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和二级。分类代码由六位数字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和二级代码分别用数字顺序排列。识别位由用户自行定义,以便于扩充。在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中没有用到识别位,故用前五位数字表示要素分类代码。

(1)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所用到的大类码意义

2=水系;3=居民地;4=交通;6=境界;7=地形。

(2)行政区划代码

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1995)。属性表中数据项为“行政区划代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结构如下:

a.采用六位数字代码。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b.行政区划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省辖市(市、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辖市;21~50表示地区(州、盟);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地辖市、省直辖县级市、镇),其中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辖市,21~80表示县(镇),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4.投影、坐标系、高程系

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采用高斯-克吕格(等角横切圆柱)投影,中央经线为113°30 ′00″,坐标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5.地理要素分层

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图层文件分类详见表5.3.1。

表5.3.1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图层文件分类表

6.河南省基础地理数据层描述

(1)基本信息图层名(L2HN01J)

数据描述 表5.3.2描述30′×20 ′的经纬网线及其经纬度值。

表5.3.2基本信息属性表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95202=经线;95203=纬线。

(2)水系信息图层名

a.水系信息图层名(L2HN02S)

数据描述以多边形表示的水系要素,如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22012=常年双线河;22010=运河;23000=湖泊;24010=水库;24150=水塘;25050=水中岛。

河流、湖泊、水库属性见表5.3.3。

表5.3.3河流、湖泊、水库属性表

b.水系信息图层名(★2HN022H、L2HN02CH)

数据描述 以线表示的水系要素,包括河流、湖泊、水库、运河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21011=常年单线河;21012=常年双线河岸线;21021=常年时令河;22010=运河岸线;23000=湖泊岸线;24010=水库岸线;24150=池塘岸线。

河流、海岸线属性见表5.3.4。

表5.3.4河流、海岸线属性表

(3)交通信息图层名

a.交通信息图层名(L2HN03T)

数据描述表5.3.5描述主要铁路和铁路线起止点城市名。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41000=铁路;41010=电气化铁路;41011=复线铁路;41012=单线铁路;41013=建筑中铁路;41030=窄轨铁路。

铁路图层属性见表5.3.5。

表5.3.5铁路图层属性表

b.交通信息图层名(L2HN03G、L2HN03GD、L2HN03SD)

数据描述表5.3.6描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起止点城市名称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42010=高速公路;42011=建筑中高速公路;0=一级公路(国道);42070=主要公路(省道);42080=一般公路;42110=大路;42130=小路。

公路图层属性见表5.3.6。

表5.3.6公路图层属性表

(4)居民地图层名

a.居民地图层名(L2HN04X)

数据描述 表5.3.7描述乡镇级以上居民地及其行政区划代码名称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31020=省政府驻地;31030=地级市政府驻地;31060=县政府驻地;31080=镇政府驻地;31090=乡政府驻地。

镇级以上居民地属性见表5.3.7。

表5.3.7镇级以上居民地属性表

b.居民地图层名(L2HN04D)

数据描述表5.3.8描述地级以上真型居民地及其类别和名称。

地区级居民属性见表5.3.8。

表5.3.8地区级居民地属性表

(5)政区图层名

a.政区图层名(L2HN05X、L2HN05D、L2HN05X)

数据描述 表5.3.9描述省级行政界、地级行政界、县级行政界、地区界等。

表5.3.9境界属性表

b.政区图层名(L2HN05DQ、L2HN05XD)

数据描述表5.3.10描述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

表5.3.10行政区属性表

(6)地貌图层名

a.地貌图层名(L2HN06D)

数据描述表5.3.11描述等高线及其高程值。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71000=等高线。

表5.3.11地形等高线属性表

b.地貌图层名(L2HN06G)

数据描述表5.3.12描述主要山峰的名称及高程值,主要高程点的高程值。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72000=山峰。

表5.3.12山峰高程点属性表

7.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包括预处理、图形数字化、图形编辑、拓扑关系建立、属性输入、投影变换、输出图形等步骤,各步骤间均经过检查修改等过程。其工艺流程见图5.3.1。

图5.3.1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制作工艺流程图

D.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怎么样,待遇、发展好不好感谢!

国家级事业单位,待遇、发展前景都很不错,前景技术岗要优于其他岗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50人。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全国测绘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负责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开发以及有关研究工作,承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下达的专题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承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交办的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项目。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全国甲级测绘资格单位,可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多比例尺模拟和数字地图;可提供国家天文大地网、GPS网、重力网、大地水准面等多精度空间基准成果;可提供处理后的多分辨率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可提供测绘成果档案服务。在专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地图制作、数据库建设及其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NFGIS标准研究、技术咨询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较雄厚的实力。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E. 什么是四大国家基础数据库

“四大基础数据库”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无论在政务领域,还在企业领域,“四大基础数据库”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共享需求,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同时在建设的过程本身也推进着各业务流程的整合及优化。

四大基础库分别是: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也有的专家称“四大基础数据库”是国家层面四大主数据库。

1、人口信息数据库

人口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

人口信息数据库主要来自公安局、人社局、民政局、卫生局、教育局等,另外我市在综治办、市民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也有部分数据。

2、法人单位信息数据库

法人单位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市场监督局的企业注册登记库和组织机构代码库,编办的事业单位注册登记、民政局的社会团体登记库、国税地税的税务数据库,以及统计局的基本单位普查库等。

3、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整合道路、行政区划、建筑、植被、地下管线等基础数据,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园林绿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专题数据。

4、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库

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包括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完成情况、金融机构信贷情况、各镇(区)主要经济指标等信息,以统计经济信息为基础。

(5)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扩展阅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已开始积极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并在“四大基础数据库”基础上建设“数字城市”,有些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已开始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进入“大数据”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互联网+”概念,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化的重要性。

“四大基础数据库”正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电子政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既能加强政务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交换,打破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又能推进政府职能部门业务协同,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数据加工和挖掘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知识依据和大数据的支持。

F. 数字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哪些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延伸: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G.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内设机构

办公室(保卫处、宣传处)职责:
1、负责中心工作要点、工作总结、综合调研、日常工作安排、有关管理制度等总体文稿的起草和汇总;负责以中心名义发文的核稿、印发及催、督、办工作;
2、负责中心主任办公会、中心办公会等行政事务会议议题收集、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工作;负责中心组织会议的筹备、通知和会务工作;
3、负责公文、函电的登记、批分、传送及督办工作,承担机要文件资料的收发交换与运转工作;
4、负责中心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道的归口管理和协调指导工作;负责向国家局机关、网站、报社等投稿的编发;承担对外宣传稿件的组稿、编撰和中心网站新闻网页的维护工作,承担《中国测绘报社》驻中心记者站工作;
5、负责中心信息化建设规划、总体设计、管理协调与组织实施;
6、负责综合统计和中心档案的归口管理工作,负责中心综合统计的组织协调和填报,承担机要和文书档案的归档、立卷、借阅等日常工作,承担报刊杂志征订工作;
7、负责中心办公设备、办公用品、打复印装订耗材、印刷等采购计划编制和政府采购实施组织工作;
8、负责信访的日常工作;
9、负责中心印章的使用、保管工作及各部门印章的监制工作,承担中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单位证件的年检、登记和相关证件的保存管理工作;
10、负责中心安全、保卫、保密的归口管理工作,承担中心保密委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
11、负责中心车队管理;
12、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事处(党委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党委的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和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
2、负责党委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中心组”学习的会务准备、征求意见、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上报及有关事情的催办、落实工作;
3、负责制定党员培养、发展计划、开展党内评优和日常的组织管理及收缴党费工作;
4、负责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以及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单位文化建设等有关活动;
5、负责纪检监察和信访日常工作,承办党内纪律检查、受理党员违纪问题的举报工作以及受理申述检举工作和上级机关批转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6、负责统战和群众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工会、侨务、共青团和妇女工作的联系,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7、负责有关人事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福利政策的制定;负责中心机构设置、编制定员工作;负责单位人员的录用、接收、聘用与调动;负责职工的转正、定级、晋升和工资奖金的确定、发放工作;负责日常考勤考核等劳动纪律的管理工作及职工的年度考核和奖惩工作;
8、负责人事、劳动工资管理及有关统计报表的编制工作;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9、负责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承办后备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培养选拔工作;负责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工人技术等级培训与考核工作;负责出国人员政审和待岗人员的管理工作;
10、负责职工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险管理工作,承办职工医保报销审核工作;
11、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离退休干部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制定有关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规定、办法;
2、负责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政治学习,阅读文件和其他政治活动;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各种康体活动,丰富活跃离退休人员的业余生活;
3、负责编制离退休人员专项经费年度计划,做好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补贴和物品的发放;
4、关心离退休人员的身体和生活,及时向中心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合理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要给予帮助;
5、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组织编写中心事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统计报表工作;
2、负责组织国家基础测绘项目及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负责中心承担的测绘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和监督执行工作;
3、负责组织编制中心各项资金、事业经费的年度预决算以及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工作,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负责组织预算内项目立项、建库工作,承担项目库的维护工作;
4、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方针和政策,制定有关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单位经济行为;
5、负责各项目承担部门上报的项目合同书、项目预算的复核和登记管理工作;
6、负责中心各项资金的收支管理、会计核算和经济合同的资金监督执行工作;负责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7、负责中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制定、采购组织形式确定、采购合同审核、资金支付与结算以及采购统计编报等工作;
8、负责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组织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9、负责资产(固定资产、易耗资产)的建卡、入库登记、统计、处置计划和实施管理等工作;
10、负责中心内部审计工作;
11、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组织编制中心科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统计报表工作;
2、负责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以及科研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承办中心科技委的日常工作;
3、负责组织测绘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承担工程技术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4、负责中心技术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归口管理工作;
5、负责办理科研项目合同以及科技开发项目合同的审查签订、登记和管理工作;
6、负责中心国际合作的业务管理工作,承担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秘书处的日常工作;
7、负责中心单位或个人加入国内外各种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的推荐、登记工作,归口中心参加的社团组织的有关管理工作;
8、负责组织科研成果的鉴定、验收、评审、申报奖励、推广应用、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9、负责科研技术人才的培养,承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日常管理;
10、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业务处(应急服务办公室)职责:
1、负责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有关政策;
2、负责组织单位参与投资公司的论证、注册、登记工作;负责审批产业单位的联营、合并、变更和撤销;
3、负责监督指导产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工作;
4、负责审批、下达产业单位的年度任务、财务计划、年终决算和利润分配方案,以及负责报送有关统计报表工作;
5、负责审批产业单位的重大投资方案、较大贷款和重大经济合同;
6、负责协调产业以及中心各部门关系,统筹协调应急服务工作;
7、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境界测绘处职责
1、负责境界测绘相关工程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及项目争取工作;
2、负责境界测绘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以及工程的质量和成果验收等工作;
3、负责境界测绘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
4、承办国家测绘局中越边界测绘办公室的有关工作;
5、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中心房产使用管理、职工住房档案管理和办理售房以及房改工作;
2、负责中心基建、修缮项目的计划、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
3、负责中心房产、公用设施维修、保养和材料购置预算计划编制;
4、负责收缴物业管理费和取暖费以及物业服务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与实施管理;
5、负责中心百胜村1号院办公区和住宅区的综合治理,及联系家委会的工作;
6、负责中心百胜村1号院办公区安全、保卫和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
7、负责中心后勤服务设施购置年度预算计划编制、采购实施组织工作;
8、负责中心百胜村1号院后勤服务,承办中心有关职工福利工作;
9、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承办有关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与更新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
2、负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与更新工程的组织实施,以及工程的质量和成果验收等工作;
3、负责地理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承担地理信息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加工和技术服务;
4、负责地理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维护;
5、负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
6、负责编制国家基础地理数据成果目录,并向档案资料部门提供数据成果馆藏备份;
7、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承担国家测绘局行政许可集中受理窗口日常工作;
2、负责测绘成果的管理与分发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网站的运行维护工作;
3、负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管理与数据提供;
4、负责测绘数据加工、开发应用及售后技术服务,以及提供快速出图服务;
5、负责测绘成果的宣传推广,组织用户需求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和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工作;
6、负责组织测绘成果对外提供的相关政策、信息共享政策与技术标准的研究;
7、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承办有关大地测量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
2、负责大地测量工程的组织实施,以及工程质量检查和成果验收等工作;
3、负责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库管理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支持;
4、负责GPS跟踪站业务管理和维护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工作;
5、负责制订大地测量成果使用的相关政策、编制大地测量成果目录及其使用手册;
6、负责大地测量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
7、承办国家测绘局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工程项目办公室的有关工作;
8、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立项,建立并维护地理国情监测指标体系,提出重要指标分析。
2、负责地理国情监测的组织实施以及工程数据质量和成果验收等工作。
3、负责定期提出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上报国家测绘局作为发布地理国情信息的基础。
4、负责国家基础航空摄影项目的年度实施方案制定、技术设计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以及卫星遥感数据的订购管理工作。
5、负责航空遥感应急数据获取与处理。
6、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组织编制927工程建设年度计划和执行情况统计汇总;
2、负责编制927工程建设有关质量管理规定,承担工程成果质量的检查验收等具体工作;
3、负责组织对927工程分项工程控制和质量监理实施方案的审定及成果检查验收、汇交和归档工作;
4、负责组织927工程建设有关资料收集与管理提供及文档资料建档归档工作;
5、负责组织927工程数据中心建设。
6、承担927项目办公室和中心领导交办的相关工作。 1、负责国家基础航空摄影项目的年度实施方案制定、技术设计、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
2、负责有关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工程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及项目争取工作;
3、负责有关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以及质量检查和成果验收等工作;
4、负责卫星遥感数据的订购管理;
5、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测绘科技档案、成果档案、重大项目档案资料的接收、收集、保管、鉴定和相关统计工作;
2、负责馆藏测绘档案信息化工作;
3、负责模拟成果库、档案资料库、航片库、磁介质库和异地存储库等库房的管理工作;
4、负责中心测绘科技档案资料归口管理工作;
5、负责编写测绘科技档案规划和年度计划,协助国家测绘局开展测绘档案技术指导,负责定期编制全国测绘成果目录;
6、负责模拟测绘成果的收集、保管、出库,以及测绘科技档案资料查阅、复制等相应服务工作;
7、负责现势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
8、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承担并组织实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下达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运行维护与应用推广项目;
2、负责“天地图”需求与新技术的调查、分析,组织开展“天地图”顶层设计、关键技术研发、技术标准与规范编制;
3、负责组织实施“天地图”在线服务数据资源搜集、汇集、整合处理、在线发布、备份管理、持续更新;
4、负责组织实施“天地图”在线服务软件系统的集成、部署、运行维护、升级拓展;
5、负责组织实施“天地图”总门户网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以及分布式多源服务的聚合与管理;
6、负责“天地图”应用技术支持、技术培训与咨询,协助开展相关的宣传、演示、推广;
7、研究提出“天地图”建设与发展规划建议,以及相关管理办法与机制建议;
8、承担“天地图”建设与运行维护项目经费申报、组织实施,以及成果验收归档等工作;
9、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中心计算机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
2、负责中心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调配和使用的归口管理;
3、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采购计划和政府采购实施组织;
4、负责中心公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管理和日常运行维护;
5、负责中心重大测绘工程项目计算机系统和网站系统的技术支持;
6、负责“中国测绘网”广域连网主节点、INTERNET接入系统建设、应用和运行维护;
7、负责“中国测绘网”密码系统运行管理;承办国家测绘局和中心交办的密码管理有关事宜;
8、负责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
9、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中心标准研究、标准制修订及标准应用的组织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建设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测绘工程与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3、负责组织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规划和标准项目指南的编制;地理信息国家标准的立项、制修订、标准宣贯、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咨询和服务等工作,承担全国地理信息标委会的日常工作;
4、负责组织对地理信息国际标准的跟踪、分析、研究和采标工作,承担ISO/TC211国内技术归口办公室日常工作;
5、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H.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400万地形数据库是什么坐标系

北京54

I. 国家地理信息数据有哪些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延伸: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国家测绘局1994年建成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注:含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1:400万地形数据库等;1998年完成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数据库建设;1999年建设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2000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2002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并更新了全国1:100万和1:25万地形数据库;2003年建成1:5万地名数据库、土地覆盖数据库、 TM卫星影像数据库。现正在建立 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等。各省正在建立本辖区1:1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等,并正在进行省、市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设计和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