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普通士兵单兵配制的武器
我们的单兵装备很简单解放后到90年代末,甚至现在很多部队还是老式弹夹袋+左肩右挎帆布包+右肩左挎手榴弹袋+右肩左挎水壶,腰间武装带一扎,脚穿低腰胶鞋。
中间的变化是进入80年代后钢盔大规模配备部队。
建国以来很长时间内,甚至现在的很多中国部队,都没有自己的携行具,对装具的携带仍处在“分件单挂”水平上。生活携行具其实就是打被包,当过兵的朋友都不会忘记自己新兵训练紧急集合时打背包的荒张,被子,褥子,一件备用作训服都要打进去,鼓鼓囔囔不说,还需要很高的技巧,打松了一跑就散,而且打出来的被包对重量的分配极端不合理,被包带又太窄,经常勒住肩部血管,压迫神经,时间长了整条胳膊都是麻的,致使很多士兵谈紧急集合而色变。分件单挂的战斗携行具更是噩梦,“分件单挂”说白了就是“绳捆带绑”,将所有需要携带的物品全部挂上就完了。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军一个普通步兵拉动时穿戴装具的过程。
第一步背手榴弹袋(内装4枚手榴弹),左肩右胁;第二步背挎包,右肩左胁;第三步扎腰带;第四步披子弹袋(胸挂式弹药携行具,俗称胸罩,肚兜);第五步背防毒面具,左肩右斜;第六步背水壶,右肩左斜;第七步背背包,雨衣、大衣扎于背包上端,干粮袋捆于背包两侧,工兵锹或镐竖插于背包背面中央;第八步背枪。这样一套下来士兵就完全处在“五花大绑”之中了。有人数过,绑在战士身上的带子至少有十几条,如背包带、手榴弹兜背带、胸挂式弹药携行具背带、挎包带、水壶带、枪带……这些带子不但互相干扰,而且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就连喝口水也要把所有的带子都重新调一遍。因此,当战士们身上挂满各式零碎后,别说训练作战,就是长途行军也会疲惫不堪。
到了90年代,这种问题逐渐被上级重视,于是经过多次论证和综合分析,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终于在1991年研制出我军第一代组合式单兵携行具——91式单兵携行具,并装备部队使用。
这种携行具由战斗携行具和生活携行具两部分组成。
战斗携行具又包括弹药携行具和作训包。弹药携行具由两个前片和两个后片组成,前后片通过侧面交叉的圆绳带及肩部两个肩带相互连接。前片设有4个7.62毫米56/81自动步枪弹匣包,后片则有4个手榴弹袋和1个水壶套。使用时,首先穿好弹药携行具,扣好胸扣,然后利用两侧的松紧调节绳调整胸围,用肩带调节长短。作训包采用双肩背形式,里面有分隔布,使物品摆放有序。在包的前面附设有一个小袋,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耳囊。通常情况下,作训包里可以装一把折叠军锹、一副防毒面具、一日份的单兵野战食品、急救包及水壶。作训包的携行方式有两种:双肩背或是和生活携行具组合背负。
生活携行具其实就是一个大号背囊,分为寒区背囊和温区背囊两种。背囊上下设有开口,便于取放物品,上开口处缝有用于调节容量的尼龙绸加长袋。在背囊两侧附有耳囊、水壶袋和防毒面具袋。需要说明的是,背囊的总容量很有意思,温区为60升+10升,寒区为79升+10升。为什么呢?因为上面的那个尼龙绸加长袋可以根据需要多放出10升空间,不用时再收回去。按照规定,背囊内放大衣、被子和备用服装;两个耳囊装鞋及个人生活用品;下面的两个侧袋放防毒面具和水壶。金属内背架是这种背囊的一大特色。内背架可以增加背部的刚性,有利于背部力的传递和重心平衡,使重量在人体上均匀分布,降低了对人体呼吸和肺功能的限制。此外,背囊与人体之间还设有两条背垫,使背囊与人体保持一定距离,便于通风透气。
可以说,91式单兵携行具从根本上改变了解放军单兵携行的“分件单挂”、“绳捆带绑”的落后方式,标志着中国军队的单兵携行具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不过,与外军同时期的单兵携行具相比,91式单兵携行具仍存在不少缺点,如:正面不能调节;扣环容易松动;水壶袋设计不合理,只要靠墙坐着或躺下就会硌腰,而且只能装下老式水壶。而且对重量的分配没有考虑人的身高,个子大的士兵经常被磨破肩头溃疡。
99作训鞋由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研制,鞋型设计吸收了旅游鞋、运动鞋的特点,增强了对脚踝和脚背的保护功能。与解放鞋相比,99作训鞋的抗菌防臭性也改进了很多,适合部队高强度作战训练穿用。据部队战士反映,这种鞋特别轻便,加厚的鞋底比老式解放鞋好了很多,抓地力极强。目前已经大规模列装部队。但这种鞋虽然比解放鞋有了很大进步,但他终究是胶鞋,无法与真正的作战靴相比。
解放军单兵的基本装备,现以人数最多的步兵为例:
普通步兵的装备:自动步枪1只,备用弹匣4件,手榴弹或枪榴弹4枚;作战背心1件,水壶1个、防毒面具1套、衣雨1件;头盔与防弹背心(根据需要)各1件。
如果按照一个步兵连的编制,其整体的作战能力还是很强的。自动步枪和轻机枪有81式、95式;反坦克与攻坚武器有35榴弹弹发射器、50弹射器、40火箭筒、120火箭及多种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弹药。
如果在营的编制内,其火力就更强了。
② 中国单兵的全套装备是什么
中国从来也没有装备过成系统的单兵装备
现在的一些特种部队使用的单兵装备都是从特种装备厂订做的 非常不典型 现在也只有通过这些特殊部队的使用来积累经验 为开展系统研究整套的士兵系统作技术储备
其实总后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 包括抗菌内裤 抗菌袜子 方便食品 其实考虑还是很细致的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我们没有研发系统的经验) 都不是按照系统来配置的 而作为单独的产品配发使用
其实现在我军也在努力 要知道 俄罗斯一个“巴米查”士兵系统 包括了从靴子到头盔 从野战食品到充气船 从步枪 光学设备到 防弹衣 偕行具和防寒装备 救生产品 从背负系统到帐篷被褥……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 从苏联解体前就开始研制了 到现在还没彻底完成 而且还在不断改进
而我们 现在才刚刚走上集体偕行具 连模块化还没实现呢 第一代91偕行具和背包简直糟糕透顶 根本没有考虑兼容性 或者考虑的时候就没考虑好 背包背负系统不能调整 我背了一次 双肩爆皮 高个子背负起来重心太高 矮个子背负起来撞屁股
91偕行具就更恐怖了 手榴弹位置在腋下 弹夹在肚子前面 几乎是老式带子的翻版 水壶兜在屁股后面正中间 穿偕行具没法背背包 背背包就别穿偕行具
这说明军方最开始也像LZ一样 认为先开发出来 随着开发 可以不断换到部队 而实际上 由于不是系统开发 使用效果差倒了极点 从91一直到现在 部队在不断的研发和生产偕行具 送交基层使用测试 然后继续改进 积累经验 现在已经造成了严重浪费
美军现在一个穿戴式背包可以完成三日攻击任务 通过模块加载 可以扩展到长距离徒步巡逻 防弹衣和偕行具通用 模块可以直接挂在防弹衣上 而且普遍装备军靴
这一切看起来很风光 一核算价格就傻了 给拥有大量作战人员的中国全面普及 就算按照成本价 每件防弹衣三千人民币 每双军靴三百 背包全套一千 防毒面具 护目镜 加在一起五百 护膝 护肘 垂降安全带五百……这都是压缩了成本 至少还有一半工具装备 消耗器材没算 也没算最贵的通信设备 光学仪器 武器 所以说 雪狼突击队每个人三十万的装备费用不是吹出来的
除非两百万军队每人都三十万人民币的装备标准 仔细算一下 这样的投资勉强达到美军的平均标准 也就三万多美金 和美国特种部队根本没法比 但是已经六千亿了 N年军费进去了 还需要解放军不吃不喝 不发军饷
每年维护成本和损耗也要几何增长
所以 中国要开发士兵系统装备 必然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而且要摸索自己的经验 尽可能压缩成本 提高装备的利用效率 西方和俄罗斯的装备体系完全没法挪用 成本太高 得不偿失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中国在努力“发展胶鞋” 如果能够通过提高工艺 在舒适性 功能性和防护性上接近皮靴 就可以广泛的提高装备的品质 并且成本低廉 可以推广
凡事不能光考虑过瘾 美国大兵是很帅 但问题是 美军不会为了士兵的生存机会而给他们装备价格是现在“拦截者”防弹衣三倍的“龙鳞甲”防弹衣 结果美军士兵不得不背着坚硬的陶瓷复合插板到处跑 被卡在林中 山间和建筑物夹缝里 而这一切与其说是不谨慎 还不如说是草菅人命 我们如果要不想走人家的老路 就应该扎实的研究 开发适合我们的系统
③ 特种兵的标准配备使是什么
特种兵单兵的配置:步枪一只,手枪一只,GPS。手榴弹4~6枚,匕首1把。生存刀一把,防弹衣,防弹头盔。迷彩服,步兵靴。战术装载具,背包。手套,护膝护肘。夜视仪,罗盘,GPS。无线电等
④ 中国特种兵的标准配置是什么
【中国特种兵的标准配置】
特种部队装备:
全球定位系统(GPS)。一个手机大小的GPS与三颗“北斗”全天候地区导航卫星连接,其精确度可达到l~3米。视频和音频耳脉装置。2002年,这一单兵装备被引入中国特种部队。
无人飞行器。在特种部队训练中,ASN一104型UAV已被大量使用。然而有报道称,一些更为先进的UAV模型已经被应用到演练中。还有报道称,已经有可手动发射的无人飞行器用于支持特种部队和其它部队。
冲锋舟。冲锋舟是一种高速运输工具,与无人飞行器和柴电潜艇协同作战,将装备特种部队用于应对台海危机。目前,冲锋舟并非是特种部队的标准配备。然而,消息人士称,它们很快会被加入进特种部队的装备中。
夜视镜。解放军特种部队在训练和演习中广泛使用夜视镜,相关报道频繁见诸报端,然而其所使用的型号目前尚不清楚。
低光电视。用于战区监视。
带动力装置的降落伞。动力伞是一种三角形的降落伞,可使用一个带有马达的风扇提供驱动力。降落伞以及风扇可以依附于单独的三轮跳跃器或者船只上。2002年,中央电视台展示了特种侦察部队所使用的带有三个轮子的超轻型动力伞和可以降落于水面的超轻型降落伞橡皮艇。
“战神”。一种四轮驱动的车辆,类似于美军所使用的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
随身武器。中国特种部队是首先装备5.88毫米的KBU88狙击步枪的部队。
特种部队训练十分严格,恶劣天气下的强行军训练,危险斜坡攀登峭壁训练,及在艰苦的野外生存训练是家常便饭,他们大都身怀绝技,如能在50公里时速的汽车上准确击中200米外的人靶,从30米外将手榴弹准确投进小汽车的窗口等等。中国特种部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现在的中国特种部队采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在包括台湾在内的地域内定位精度可1~3米。他们可利用无人驾驶飞机和地面监视雷达等先进监视器材,使方圆几百里的军情即刻跃然监视器上。
中国特种部队的队员均能乘运输机空运伞降,还可乘直升机机降。利用翼伞可从地面自行起飞袭击数十公里外的目标。此外,他们还勤练包括武装泅渡、蛙人潜航等海军陆战队独有的战技。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猎鹰”,是当之无愧的“三栖神兵”。
中国特种部队具有十分强大的火力配备。除配有先进轻武器及防护器材,如:“凯夫拉”头盔、KBU88式狙击步枪、95式5.8mm枪族,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种枪械。此外,他们还配有反坦克导弹、火炮、单兵火箭、火焰喷射器、等重型单兵武器,特种部队所搭乘的米-171武装勤务直升机有些还可挂载导弹、火箭、炸弹、大口径机枪,火力不言而喻。
特种兵除了强悍的体魄、过人的战技和惊人的火力外,还要具有超然的心理素质,练就了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都不惧、不慌、不乱、不泄气的本领。
⑤ 美国的单兵装备 一个普通士兵配备了几种装备
美国单兵装备如今已涵盖个人防护、生存保障、武器装备、夜视装备等四大方面。以一个美国陆军步枪手负荷为例,除了单兵武器外,他一般身着防核生化的三防衣、手套、面具,还有标准配置的防弹背心,单兵用的望远镜/瞄准镜,夜视仪及电池等,他还要肩挎一个吊带式携行具,其背架为铝合金材料,里面装有子弹、水壶、GPS、掌上电脑、侦察设备、生化武器检测仪、医疗急救包等,甚至还有备用的内衣内裤。细数下来一个士兵背的挂的各种装备品种不下百号,用“武装到牙齿”都难以形容。
根据现行的1996年版美军单兵携行负重标准,美国单兵负荷比二战时期整整翻了一倍。美军许多单兵装备都具有多种功能。美军头戴的凯夫拉头盔不光是抵御子弹、弹片的袭击,而且成为士兵的“第二大脑”。目前驻伊美军陆战队士兵所戴头盔容纳下一部微型无线电设备、一个话筒和一副耳机,便于士兵同战友和指挥官联系。头盔上部的雷达装置将报告士兵所处的确切位置。而美国兵脚穿的军靴也非同小可,驻伊美军配备的沙漠作战靴包含了15种新发明和新工艺,不仅能强力吸汗,透气性好,甚至连伊拉克反美武装设置的铁钉阵也奈何不了美军这双沙漠作战靴。甚至美国强生公司为美军生产的止尿内裤也有妙用,由于伊拉克沙漠里的沙砾像爽身粉一样细,驻伊美军士兵用止尿内裤套在枪口上,可以防止这些细小的沙砾堵塞枪管。
此外,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美国士兵全身布满了各种传感器材。摩托罗拉公司为美国士兵提供了一种微型电脑,居然在军服的皮带上装上一个小鼠标。这样,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将成为士兵佩戴在腰、背、肩和头部的最普通的武器。这些装备使士兵与上级指挥和通信系统直接联系起来。(雷炎)
驻伊美军士兵身着ACU作战服模块化装具手持新式榴弹发射器
⑥ 二战时期,德军的单兵装备是怎样配备的
不同的步兵配备了不同的装备。
普通步兵使用的是毛瑟k98k(Kar 98k)步枪,就是现在吃鸡中喜闻乐见的狙击枪了,这是一种栓动步枪,但是有五发的弹夹。
精英步兵使用的是G43半自动步枪,这种步枪有十发弹夹,并且只要开火,下一粒子弹会自动填装(类似于美国的加兰德)。
冲锋枪有很多种,包括Mp36、Mp38、Mp40、Mp41和Stg44(Mp44),其中最后一种已经近似于突击步枪了,性能很优良,是德国精锐部队的首选枪支。
手枪主要是瓦尔特P38和鲁格08手枪,一般是军官佩戴。
二战末期,德国还制造过Gew43步枪和Mp3008冲锋枪,前者可以作为半自动狙击枪使用,后者是性能更好的冲锋枪。
机枪有MG34和MG42两种。
一般德国单兵是一把大枪+一把手枪(很多时候也没有配备,因为造手枪也需要资源,但是手枪未必用得到)+手榴弹,但是反坦克枪手、工程兵和机枪兵是一定会配备手枪,因为他们需要近身防御能力。
⑦ 中国军队单兵的标准装备有哪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单兵作战装备
盔帽
QGF02型芳纶防弹头盔,能有效防护54式手枪钢芯弹任意距离的射击,头盔有盔体、承戴系统和附件组成,头盔分为大、中、小三个型号。头盔承戴系统装有可拆卸的具有抗冲击、减震功能的悬挂件,采用六点式吊架三点式固定方式,还设有皮顶垫。
贝雷帽,陆军贝雷帽为绿色纯毛制品,有不同的尺寸,适合不同头型的人佩戴。
作训帽,陆军作训帽为四色迷彩布制,正前方有一枚小帽徽。
服装 99式军服,主要设计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4个系列。 具体分为礼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绒)衣、大衣、作训服、体能训练服及其配套的 军鞋(靴)和服饰9个部分。以下我主要介绍作战用服饰。
作训服,分迷彩作训服、海军作训服和体能训练服3类,各分 男式和女式,官兵通用。体能训练服分长袖和短袖两种。
肩章,士官、士兵、硬肩章为宝剑头式, 上缀银白色V型金属杠,士官V型金属杠上加红色标块。版面人造丝机织花纹带,内用 复合衬和棉基革缝制而成。陆军的为棕绿色,海军的为藏青色,空军的为蔚蓝色。水兵 肩章为长方形,其他同士兵硬肩章一样。士官、士兵套式软肩章 为梯形,版面为涤弹丝提花织带、内用 复合衬缝制而成,颜色同硬肩章。肩章分为硬肩章、软肩章和套式肩章(士兵用),硬肩章套在礼服和常服上,软肩章和套式肩章套在作训服和工作服上 。军官仍配戴87式肩章。
内腰带,圆形金属钎头,图案为交叉步枪、铁锚和飞翅组成, 无级调节,带体为黑色,军官为双层黄牛正面革,士兵为人造革。
雨衣,样式为分解式,上衣单排五粒扣,双开层拉锁至领头, 两个下贴袋,尖袋盖配四件扣。袖子为大小袖,紧袖口,腋下和过肩处分别有气眼和透气孔。 下摆和帽口有抽带。裤子为直简裤。用料为涤丝纺压延雨衣布。陆军的为棕绿色,海军和空军 的为藏青色。
背包
01型单兵生活携行具,容量为75升,面料为防水防刮迷彩小帆布,颜色采用我军通用迷彩配色,即黑、深绿、浅绿和棕色,重量为1.2公斤,01携行具内置U型铝合金支架。骨架直径1.5―2cm,连接成一个28cm×48cm的方框(寒区型的框架要比温区型高20厘米)。框架的四角采用倒圆角,以防戳破背囊。 背部 、背带、护腰均内衬海绵保护垫。在背囊的底部还有一个用拉链开启的开口,便于快速取用背囊内的物品。背囊的背带有7厘米宽,除背带外还有一条腰带和一条胸带,用以配合调节背负的位置,腰带扣为快速开启式,开合便捷。在背囊与使用者背部接触的外壁上有两条内部填充泡沫塑料的矩形突起,使背包和使用者的背部保持间隔,背囊左侧上方为防毒衣装具袋,右侧上方为野战口粮袋,下方两侧各有一条外挂带。背囊的上开口处缝有20cm长的尼龙绸加长袋,用于调节容量。
作战携行具
95式单兵作战携行具,是在99年前后随着95式步枪在部队陆续列装的。它的面料采用印染工艺、颜色与91式比较更加合理。仍以丛林迷彩为主,尼龙固定带为人字形的。各种插口、调节扣均为工程塑料制成。95式单兵作战携行具配有95式步枪昼光瞄准镜袋、95式步枪刺刀鞘、95式步枪手背囊、水壶套、防毒面具包、95式步枪弹夹包、手雷兼木柄手榴弹包,此外,武装带上还可配备刺刀、腿部枪套、杂物包等物件。
作战靴
97式作战靴,采用了防水牛皮革和阻燃防水帆布材料,橡胶鞋底采用压膜工艺,有良好的防滑性,此外在鞋底的夹层还配有芳纶纤维防刺层,具有抗穿刺能力。
望远镜
95式军用望远镜,它的放大被率为7倍,采用了黄色滤光镜,它能在雨天、雾天、强光、雪天正常观察,同时里面充满了氮气,镜片不易起雾及发霉。
指北针
97式指北针,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基体,坚固轻巧,结构紧凑,表盘为高真空油式防水阻尼,完全防水设计,配备黄牛装具革真皮腰包,便于携行。采用高级军用荧光材料,稳定性更强,无有害辐射。 配有多用途挂钩,便于图上作业。 它的主要功能有:反字表牌,方位量测更加迅速准确。磁针采用强力磁钢,灵敏度极高。精度可达±1??的方位测量机构。照门准星式距离估定器,具有荧光点,精度可达5%。 俯仰角测量机构,测量精度±2.5??。指针式齿轮里程表机构,测量精度1%。精度可达0.5mm的坐标梯尺尺寸为30mmX75mmX75mm
水壶
87式水壶,壶盖材料为酚醛布基塑料,增加了抗冲击力和耐沸水性能,壶身为铝制。
刺刀
95式多功能刺刀,它的硬度可达到58HRC ,刀身经过灰色亚光处理,防酸碱。95多功能刺刀可以刺,割,砍、削、劈。通过刀刃上面的过孔与刀鞘上的驻笋相配合,可以剪切直径4mm以下钢丝网。刀背开有锯齿锉齿,可锯木头,钢筋等,可剪切3500伏特电压下带电的高压电线。刀鞘上的钢质卡头凸起可作螺丝刀。刀尖高强度化处理,更坚固耐用,可以轻松打开铁皮罐头。
手枪
QSZ92式9mm手枪,采用了15发双排双进大容量金属弹匣,套筒座为工程塑料注塑而成,大大降低了枪身自重,同时在套筒座上还设计了导轨,以便安装战术灯和激光指示器。枪长190mm,宽35mm,高135mm,枪管长111mm,重0.76kg
步枪
QBZ95式5.8mm步枪,它的设计及加工运用了CAD/CAPP/CAM工程设计加工系统,枪身和弹匣由工程塑料和铝合金制成。枪的寿命达10000发,有效射程400米,初速930m/s,枪长746mm,重3.25kg。QBZ95式5.8mm步枪发射的87式5.8mm步枪弹的侵彻力、撞击目标速度、传递能量都要优于北约的5.56mm和俄罗斯的5.45mm步枪弹
狙击步枪
KBU88式5.8mm狙击步枪,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支狙击步枪,具有优良的战术性能,射击精度好,质量轻,动作可靠,寿命长,瞄具功能齐全,远距离威力大,后坐力小,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外形流畅美观,持枪舒适方便,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装弹量10发,瞄准镜放大倍率3―9倍。
机枪
QJY88式5.8mm通用机枪全枪重:3.95千克,有限射程:600米,自动方式: 导气式,发射方式:单发、半自动,供弹具容量:>100发
⑧ 德军在二战初期是怎样配备单兵装备的
1939年德国国防军的单兵装备主要是由毛瑟98K、毛瑟手枪(驳壳枪)、M35钢盔以及M24手榴弹所构成的。而一整套配备完全的单兵装备还包括M36中士野战服、迷彩雨衣、野战裤、迷彩雨衣、士兵皮带、防水地图带、防毒面具金属桶、K98弹夹、水壶、作战以及98K步枪配用刺刀而构成。就这样一套完整的单兵作战装备,恐怕在当今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军队单兵装备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在自动武器方面,德军还配备了MP38/40德军制式冲锋枪。该枪是德国埃尔马兵工厂1938年为满足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的需要所生产的,1939年该工厂又对MP38式冲锋枪进行了改进,命名为MP40式9mm冲锋枪。这种冲锋枪采用了9mm口径的手枪弹,初速381m/秒,有效射程为200米,射速可以达到500发一分钟。在1940~1944年间,德国共生产了1037400支MP40式冲锋枪,直到60年代仍有一些国家使用这种枪。
在二战初期,德军步兵的装备还是很强大的,再与德军的机械化部队相配合,使得德国迅速展开了东西线战场的战斗进程。
⑨ 2战时德军单兵详细作战装备
1.M36中士野战服
2.M35陆军钢盔
3.迷彩雨衣
4.岩石灰色野战裤
5.陆军士兵皮带
6.防水地图袋
7.防毒面具金属桶
8.M24手榴弹
9.K98弹夹
10.水壶
11.士兵作战靴
12.K98步枪
13.K98刺刀
14.鲁格p08手枪
个人觉得还差点什么,有的士兵配有mp40冲锋枪,或stg44突击步枪。
最详细的装备如下:
背囊:
每个士兵都有一个用于携带单兵装备的背囊,材质为木架包裹防水布料。山地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配有更实用的带两至三个外袋的野战背包。背囊内可携带如下装备:
一套内衣,换洗袜子。
毛巾,手帕。
背心或毛衣。
一双便鞋。
肥皂和针线包。
鞋刷和鞋油,衣刷。
军大衣、帐篷或军毯可卷折后捆绑携带于背囊上。
班长、排长和连长的专用装备:
地图包。棕色或黑色皮革制,可携带地图和文件,有色铅笔,如必要还可携带制图工具和测量仪器。
双筒望远镜。主要是6 x 30,部分8 x 30,炮兵观察员配有10 x 50望远镜。
信号口哨。
多用途指南针。
国防军士兵的衣柜
1、钢盔 2、背囊或背包、防毒面具筒 3、军毯(在背包或背囊里) 4、帐篷及附件 5、训练服 6、运动衣裤、毛衣 7、内衣 8、毛巾、袜子、围巾 9、便帽 10、大檐帽 11、手套 12、衣刷、清洁器 13、餐具 14、私人贵重物品柜(可上锁) 15、盥洗用品 16、文具书籍 17、洗衣袋 18、擦鞋器、鞋油 19、针线包 20、武器保养工具、枪油、蜡烛 21、工作服 22、作战服 23、礼服 24、大衣 25、单兵敲和敲套 26、防化手册和书套 27、行军靴 28、便鞋和常鞋 29、运动鞋 30、刺刀和刀鞘 31、皮带 32、毛巾 33、弹夹包 34、挎包 35、野战餐盒、水壶
第五部分 弹药
步枪兵
每个步枪兵随身携带45发步枪子弹,另外15发存放在配属到排的车辆上,可依照命令取用。但实战中士兵一般都携带60发步枪弹,如有可能还会在挎包中俄外携带一些子弹。1941年底前,每个步枪兵都带有一个SmK(Spitzgeschoss mit Stahlkern,钢芯穿甲弹)或SmK(H)(Spitzgeschoss mit Wolframcarbid-Kern,碳化钨芯穿甲弹)弹夹,用于反装甲车辆,100米距离上穿甲能力为SmK弹10毫米,SmK(H)弹14毫米。实战表明这种用普通步枪发射的穿甲弹效能很差,后期这种步枪弹主要供机枪使用,用于反土木或混凝土工事。
冲锋枪射手
每个冲锋枪射手携带192发9 x 19毫米手枪弹,子弹装在金属或木制弹箱内,冲锋枪射手必须自己装填弹夹。
轻机枪射手
轻机枪的一号弹药基数为2500发,一个三人制轻机枪小组弹药携行规则如下:
一号射手:机枪及一个50发弹鼓。
二号射手:4个50发弹鼓(其中一个装填SmK或SmK (H)弹)以及一个300发弹箱。
三号射手:3个300发弹箱。
其余机枪弹存放在排属车辆上,并尽可能以装填好的弹鼓或弹箱形势携带。实战中,备用机枪弹通常由机枪小组所属班的士兵分散携带,以备不时之需。苏德战争爆发前,轻机枪的300发弹箱(6条50发弹带)的子弹排列方式为:上方的四条弹带弹头方向与射击方向一致,下方的两条弹带弹头方向与射击方向相反,这种弹带的排列方式在实战中经常会导致机枪卡壳,因此苏德战争爆发后,轻机枪弹箱内的弹带排列方式被改换为所有子弹方向都与射击方向一致,但每个弹箱的弹带数量减为5条,也就是说一个弹箱只有250发弹。
实战中,机枪常被用来执行指示目标或夜间防空的任务,因此为机枪配发曳光弹是非常必要的。通常的曳光弹排布习惯为每三发普通弹前安排一发曳光弹。此外,每个机枪小组还携带一个黄磷发烟燃烧弹,以便在日见指示目标并使易燃目标燃烧。
1940年一个步兵团的单兵弹药携带和储备情况:
武器总数单兵携带连排车辆携带团辎重车队携带师后勤车队携带
步枪90 45 152010
冲锋枪768192320 128 128
轻机枪3750 -- 2500750 500
反坦克枪14520 105 20 --
重机枪6750 -- 47501250750
轻型迫击炮165-- 904530
中/重型迫击炮 140-- 962420
轻型步兵炮180-- 120 4020
重型步兵炮80 -- 402020
37毫米反坦克炮220-- 180 2416
弹药包装:
7.92毫米步枪弹(供步枪使用),单荚,木制弹箱,1500发/箱,全重48公斤
7.92毫米步枪弹(供机枪使用),散装,木制弹箱,1500发/箱,全重46公斤
木柄手榴弹,木制弹箱,16枚/箱,全重25公斤
卵形手榴弹,木制弹箱,30枚/箱,全重9公斤
50毫米轻型迫击炮弹,金属冲压板箱,10发/箱,全重12公斤
80毫米中型迫击炮弹,金属冲压板箱,3发/箱,全重13.25公斤
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弹,金属箱,2发/箱,全重40公斤
37毫米反坦克炮弹,金属冲压板箱,12发/箱,全重21.5公斤
带药包的枪榴弹,木制弹箱,30发/箱,全重8.9公斤
铁拳火箭弹,木制弹箱,4发/箱,全重3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