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2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是什么
220kV线路保护
a) 线路保护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并独立组屏。每套保护采用主保护
和后备保护一体化的微机保护装置。通道条件具备时,每套保护宜采用双通道。
b) 对于有旁路母线的变电站,需要旁路带路的,旁路应配置纵联保护。存在旁路代路
运行方式的线路,配置两套光纤纵联差动保护时,其中应至少有一套具有纵联距离
保护功能。
c) 通道条件具备时,小于20km线路宜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d) 同杆并架部分长度超过5km或超过线路全长30%的线路应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
保护
e) 重冰区的线路,应至少有一套保护能适应应急通道。
f) 双重化配置的每套线路保护宜对应启动一套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于断路器的一组
跳闸线圈。
g) 线路保护应具有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和过流保护功能。
B. 电力中的线路保护问题
现有的220kV线路的保护配置主要为微机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成套装置和微机光纤距离保护成套装置,光纤差动保护采用专用光纤通道,光纤距离保护采用复用光纤通道。
所以一般每回220kV线路的2套保护均根据上述保护配置进行本站侧的保护配置,即每回线路均装设1套微机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成套装置和1套微机距离保护成套装置,并采用与现有线路保护同型的保护装置,以便两端保护进行信息交换。差动保护采用专用光纤通道一般每回线路采用2主用2备用共4芯光缆,距离保护采用复用光纤通道,与其他业务公用2芯光缆。
C. 求教,继电保护中有个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主要功能;1)工频变化量保护;2)接地距离I段保护;3)接地距离II段保护;4)接地距离III段保护;5)相间距离I段保护;6)相间距离II段保护;7)相间距离III段保护;8)距离II段后加速保护9)距离III段后加速保护;10)不对称相继速动;11)双回线相继速动;2)过流I段保护;13)过流II段保护;14)过流III段保护;15)过流方向保护;16)低电压闭锁过流保护;17)过流后加速保护;18)零序过流I段保护;19)零序I段方向保护;20)零序过流II段保护;21)零序II段方向保护;22)零序过流III段保护;23)零序III段方向保护;24)零序电压闭锁保护;25)零序后加速保护;26)低周减载I段保护;27)低周减载II段保护;28)低压闭锁低周减载;29)低流闭锁低周减载;30)低压减载;31)无压闭锁低压减载;32)滑压闭锁低压减载;33)TV断线闭锁报警;34)TV失压闭锁报警;35)重合闸;36)重合闸检无压;37)重合闸检同期;38)手合/遥合检无压;39)手合/遥合检同期;40)断路器失灵;41)控制回路断线告警;42)加速跳闸;43)过负荷保护;44)4组定值;45)故障录波;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http://www.weijizongbao.com/xl/152.html
谢谢!
D. 线路开关正确配置
一、开关的选择原则
1.根据有关规程要求,10kV配网线路应分3-4段,装设2-3只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刀闸。刀闸不能拉合负荷电流,使用后操作不灵活,因此不应过多安装负荷刀闸,因此安装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2.出于线路保护可靠性需要,配网线路除配置本线主保护之外,应另有一套上一级保护作为远后备保护线路全长。但由于部分配网线路长度过长,线路末端故障电流较小,远后备保护(一般为变电站主变低压侧开关的后备保护)灵敏度不足甚至无法动作。因此,需在线路的适当位置加装带保护的柱上开关,作为线路保护的补充,从而满足配网线路全线的保护双重化要求。
3.为了在线路后段或支线上短路故障时能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线路或支线,必须安装带保护的断路器。
二、 带保护断路器保护参数的整定原则
1.柱上真空开关位置原则(以ZW32-12户外高压真空短路器为例)
对于我局10kV直供线路过流保护时间设置为1s,限时速断保护时间设置0.3s的10kV配电线路,可最多设置三级开关保护,如图1,。过流保护时间可分别设置为0.8s、0.6s.0.4s,如确需要可设置四级开关保护,第四级过流保护时间可设置为0.2s,过流保护时间与上级有很好的配合保证了保护动作的选择性。
2.开关应具备的保护功能
配网柱上真空开关应具备速断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
3.开关保护定值计算方法
三、整定方案举例
1.正常运行方式
如图2所示,线路A、线路B,在开关7处装设联络开关,形成手拉手联络,正常运行方式下,7断开。线路A在开关7处最小故障电流850A,开关4后段线路长、线径小,末端最小短路电流460A,线路B在开关A处最小故障电流为1500A。出线开关A、B的过流保护延时均为1s。
根据线路载流量和实际负荷,并留有1.2-1.3的可靠系数,确定开关2、3、4、5过流保护动作值为300A,开关2、3、5动作延时按照二级柱上开关0.4S整定,开关4作为三级柱上开关,过流保护动作延时按0.2S整定;开关1、6距离变电站出线开关最近,过流保护动作值可略高于下级开关,本例中过流保护动作值整定为500A,动作延时0.6s,联络开关7在线路A为三级开关,而在线路B上为二级开关,为减少在联络供电方式下的动作延时不配合对保护性能的影响,联络开关的动作延时按照较高级别整定,所以开关7的过流保护动作值整定为300A,动作延时整定为0.4s。另外开关1、5、6、7在选择过流保护整定值时,应可靠躲过联络供电时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必要时可提高定值以避免误动作。
E. 220kV线路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都各有什么
1、主保护是指满足系统稳定以及设备安全要求,能够有选择的切除被保护设备和全线路故障的保护。
如: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线路的高频保护等。
2、后背保护指的是在主保护或者开关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
远后备:当主保护或者开关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者线路的保护实现后备功能,由于这些保护的实现是在远处,所以被称为远后备保护。
近后备:当本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同一安装位置的另一套保护实现后备作用;当开关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近后备一般在复杂的超高压电网使用。
两种后备保护中,远后备的性能较为完善,他对相邻元件的保护装置、开关的拒动都能起作用,而且实现起来较为简单,价格合适,一般都是优先采用远后备保护。
3、辅助保护是为了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加的简单保护。
如:电流速断保护来加速切除故障或者消除方向元件 的死区等。
(5)2km的线路保护如何配置扩展阅读
220kV线路纵联保护通道大部分采用的是光纤通道,且优先采用复用2M光纤通道。要求两套纵联保护通道路由相互独立,保护装置及接口装置具有地址识别功能。
20km及以下短线路应配置两套完全独立的全线速动保护,至少配置一套电流差动保护,通道优先采用专用光纤芯传输方式。
纵联保护按通信通道划分为导引线纵联保护、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微波纵联保护和光纤纵联保护;按构成原理划分为纵联方向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纵联差动保护。前两者比较两端逻辑量(间接比较式),后者比较两端电流量(直接比较式)。
F. 10kv配电网线路的继电保护怎么配置
10kv配电网线路的保护,主要是:速断保护、延时速断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监控pt断线、重合闸。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安装环境比如温度、电磁干扰,通讯方式,是否要联网,RS-485、以太网,通讯规约必须是公开的,有没有组网的可能性等等。
(6)2km的线路保护如何配置扩展阅读:
基本要求
(1)保证线路架设质量,加强运行维护,提高对用户供电可靠性。
(2)要求电力线路的供电电压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向用户提供质量合格的电压。
(3)在输电过程中,要减少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输电成本。
(4)架空线路由于长期置于露天运行,线路的各元件除受正常的电气负荷和机械荷载作用外,还受到风、雨、冰、雪、大气污染、雷电等自然和人为外破条件的作用,要求线路各元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和电气强度。
参考资料:网络——电力线路
G. 我想请问一下,我需要向2KM左右的设备供电,电压是220V,设备功率约1.6KW,如果使用铝芯线,需要多大的线径
2km的线路长,需要4kM的电线;
220V,1.6kW负荷的电流约8A,如果考虑线路终端的电压不低于200V,则允许的线路电阻约3欧姆。
查50mm2的铝线,每km电阻0.69欧姆,则4km约2.8欧姆,可以满足了。
如果你的允许压降可以降低,则可以使用小一点的电线。
H. 500kV变电站保护配置的原则是什么(论述题)
大概几个主要的设备保护配置是这样的
1 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
1.1 基本原则
1.1.1 遵循“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原则。
1.1.2 采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一体化、具备双通道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
1.1.3 使用光纤通道的线路保护和过电压及远跳保护宜采用内置光纤接口,尽量减少保护通道的中间环节。
1.1.4 每套线路保护的两个通道应遵循完全独立的原则配置。
1.2 线路保护配置
1.2.1 每回线路应按双重化要求至少配置两套完整的、相互独立的、主后一体化的微机型线路保护,原则上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1.2.2 长距离、重负荷的西电东送主干线路应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因通道配置等原因降低保护可靠性时,可视具体情况增配第三套保护装置。
1.2.3 装有串联补偿电容的线路及其相邻线路,宜配置三套线路保护,其中至少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1.2.4 换流站的交流出线及其相邻线路应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1.2.5 长度不大于20km的短线路应至少配置一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通道具备条件时应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1.2.6 同杆并架部分长度超过5km或超过线路全长30%的线路应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1.2.7 线路保护宜集成过电压及远方跳闸功能,当线路纵联保护采用光口方式时,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与纵联保护共用光口。
1.2.8 线路保护应配置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
1.2.9 线路保护不含重合闸功能。
1.2.10凡穿越重冰区使用架空光纤的线路保护还应满足如下配置要求:
1.2.10.1 应至少有一套保护能适应应急通道。
1.2.10.2 应急通道采用公网光纤通道的线路,配置的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应具备光口方式的纵联距离保护功能。
1.2.10.3 正常运行具有两路光纤通道,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的线路,应急通道采用载波通道时,配置的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应具备接点方式的纵联距离保护功能。
1.3 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
1.3.1 独立配置的过电压及远方跳闸就地判别装置应按双重化要求配置两套,其通道独立于线路主保护通道。
1.3.2 过电压保护与远方跳闸就地判别装置集成在一套装置中。
1.4 短引线保护
1.4.1 间隔设有出线或进线隔离开关时,应按双重化配置两套短引线保护。
1.4.2 设置比率差动保护和两段和电流过流保护。
1.5 T区保护
1.5.1 间隔保护使用串外电流互感器时,应按双重化配置两套T区保护。
1.5.2 设置三端差动保护、短引线保护和线路末端保护。
1.6 断路器保护配置
1.6.1 每台断路器配置一套断路器保护。
1.6.2 断路器保护含断路器失灵保护、死区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过流保护和重合闸功能。
2 500kV主变压器保护
2.1 基本原则
2.1.1 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主后一体化的变压器电量保护,根据变压器技术条件配置一套本体非电量保护。
2.1.2 当220kV母线失灵保护不能按间隔识别失灵断路器时,配置一套具备失灵电流判别及三相不一致功能的220kV断路器辅助保护。
2.2 主保护配置
2.2.1 配置纵联差动保护。两套纵联差动宜采用不同原理的励磁涌流判据,其中一套应包含二次谐波制动原理。
2.2.2 配置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2.2.3 配置接入高压侧、中压侧和公共绕组CT的分侧差动保护或零序差动保护,优先采用分侧差动保护。
2.3 后备保护至少包含以下配置
2.3.1 过流保护。
2.3.2 零序过流保护。
2.3.3 相间与接地阻抗保护。
2.3.4 过激磁保护。
2.3.5 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
3 500kV母线保护
3.1 基本原则
3.1.1 每段母线按双重化原则配置两套母线保护。
3.1.2 母线保护的配置应能满足最终一次接线。
3.2 母线保护应具有电流差动保护和断路器失灵联跳功能。
3.3 双重化配置的每套母线保护应对应动作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4 500kV并联电抗器保护
4.1 基本原则
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主、后一体化的电量保护,根据并联电抗器技术条件配置一套完整的本体非电量保护。
4.2 主保护配置
4.2.1 主电抗器差动保护。
4.2.2 主电抗器差动速断保护。
4.2.3 主电抗器零序差动保护。
4.2.4 主电抗器匝间保护。
4.3 后备保护配置
4.3.1 主电抗器过电流保护。
4.3.2 主电抗器零序过流保护。
4.3.3 主电抗器过负荷保护。
4.3.4 中性点电抗器过电流和过负荷保护。
5 220kV线路保护
5.1 基本原则
5.1.1 遵循“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原则。
5.1.2 采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一体化、具备双通道接口方式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
5.1.3 线路保护应具有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和过流保护功能。
5.2 线路保护配置
5.2.1 每回线路应按双重化要求至少配置两套完整的、相互独立的微机型线路保护。通道条件具备时,每套保护宜采用双通道。
5.2.2 换流站的交流出线及其相邻线路应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5.2.3 具备一路光纤通道的线路应至少配置一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具备两路光纤通道的线路宜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存在旁路代路运行方式的线路,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时,其中应至少有一套具有纵联距离保护功能。
5.2.4 长度不大于20km的短线路应至少配置一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通道具备条件时应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5.2.5 同杆并架部分长度超过5km或超过线路全长30%的线路应配置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5.2.6 穿越重冰区线路的保护应采用双通道,并至少有一套保护能适应应急通道。
5.2.7 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配置各自独立的电压切换装置。
5.2.8 母线失灵保护不能按间隔识别失灵断路器时,应配置一套具备失灵电流判别功能的断路器辅助保护。
6 220kV主变压器保护
6.1 基本原则
6.1.1 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主、后一体化的变压器电量保护,根据变压器技术条件配置一套本体非电量保护。
6.1.2 220kV断路器的失灵电流判别及三相不一致须由独立的断路器辅助保护完成时,配置一套220kV断路器辅助保护。
6.2 主保护配置
6.2.1 配置纵联差动保护。两套纵联差动宜采用不同原理的励磁涌流判据,其中一套应包含二次谐波制动原理。
6.2.2 配置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6.3 后备保护至少包含以下配置
6.3.1 过流保护。
6.3.2 零序过流保护。
6.3.3 相间与接地阻抗保护。
7 220kV母线保护
7.1 基本原则
7.1.1 220kV母线应按双重化原则配置两套母线差动保护和失灵保护,应选用可靠的、灵敏的和不受运行方式限制的保护。
7.1.2 应配置220kV母联(分段)保护,可集成于母线保护或独立配置。
7.2 220kV母线每套保护由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母联(分段)过流保护、母联(分段)失灵保护、母联(分段)死区保护和母联(分段)三相不一致保护构成,并具有复合电压闭锁功能。
7.3 母线保护配置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具有失灵电流判别功能。
7.4 220kV母联(分段)断路器保护可采用母线保护中的母联(分段)过流保护,也可配置独立的母联(分段)断路器充电过流保护。
7.5 独立配置的母联(分段)保护由母联(分段)过流保护和母联(分段)三相不一致保护构成。
7.6 母联断路器失灵保护由母线保护完成,并需考虑接入外部独立的母联(分段)过流保护动作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