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简答题及其答案
1.在安装SQL Server 2000时,“仅客户端工具”、“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及“仅连接”等安装定义有什么差别?
答:仅客户端工具:仅安装客户端工具。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同时安装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仅连接:仅安装客户端连接。
2.一个数据库中包含哪几种文件?
答:主数据库文件,辅助数据文件,事务日志文件。
3.事务文件和数据文件分开存放有什么好处?
答:因为利用事务日志备份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特定的即时点(如输入不想要的数据之前的那一点)或故障发生点。在媒体恢复策略中应考虑利用事务日志备份。
4.什么是批处理?使用批处理有何限制?
答:包含一个或多个T-SQL语句的组,从应用程序将一次性发送到SQL Server执行,SQL Server批处理语句作为整体编译成一个可执行单元。
限制:如不能够在同一个批处理中更改表,然后引用新列。如在一个批处理程序中,有两条语句。第一条语句用来在一张表中插入一个字段,如在User表中插入员工的出生年月;第二条语句则用来引用这个列,如根据身份证号码来推算出这个员工的出身年月并把这个值赋值给这个第一条语句创建的出身年月字段。
5.数据检索时,COMPUTE和COMPUTE BY产生的结果有何不同?
答:Compute:第一个为明细行 第二个为聚合函数的合计 Compute by:第一个为明细行第二个为聚合函数的小计
6.什么是索引?索引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1、数据库中的索引与书籍中的目录类似。在一本书中,利用目录可以快速查找所需信息,无须阅读整本书。在数据库中,索引使数据库程序无须对整个表进行扫描,就可以在其中找到所需数据。 2、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3、聚集索引的特点:行的物理位置和行在索引中的位置是相同的,每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聚集索引的平均大小大约为表大小的5%左右。
非聚集索引特点:若未指定索引类型,则默认为非聚集索引,叶节点页的次序和表的物理存储次序不同,每个表最多可以有249个非聚集索引,在非聚集索引创建之前创建聚集索引。
7.创建索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索引在数据库中的作用类似于目录在书籍中的作用,用来提高查找信息的速度。
使用索引查找数据,无需对整表进行扫描,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数据。
缺点:索引需要占用数据表以外的物理存储空间。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当对表进行更新操作时,索引需要被重建,这样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8.什么是视图?使用视图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答: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值集形式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由定义视图的查询所引用的表,并且在引用视图时动态生成。
优点:1隐蔽数据库的复杂性2控制用户提取数据3简化数据库用户管理 4简化查询
缺点:1性能:SQL Server必须把视图的查询转化成对基本表的查询,如果这个视图是由,一个复杂的多表查询所定义,那么,即使是视图的一个简单查询,SQL Server也,把它变成一个复杂的结合体,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2修改限制:当用户试图修改视图的某些行时,SQL Server必须把它转化为对基本,表的某些行的修改。对于简单视图来说,这是很方便的,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视图,可能是不可修改的。
9. 修改视图中的数据会受到哪些限制?
答:1、必须有权限 2、单表视图直接改
3、多表可在视图中定义 instead of 触发器.
4、对由多表连接成的视图修改数据时,不能同时影响一个以上的基表,也不能删除视图中的数据
5、对视图上的某些列不能修改,这些列是:计算列,内置函数列和行集合函数列
6、对具有NOT NULL 的列进行修改时可能会出错。通过视图修改或者插入数据时,必须保证未显示的具有NOT NULL 属性的列有值,可以是默认值,IDENTITY 等,否则不能像视图中插入数据行。
7、如果某些列因为规则或者约束的限制不能接受从视图插入的数据时,则插入数据可能会失败
8、删除基表并不删除视图,建议采用与表明显不同的名字命名规则
10. 什么是数据完整性?如果数据库不实施数据完整性会产生什么结果?
答: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它是应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出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
11.数据完整性有哪几类?如何实施?
答:1、数据完整性分为四类: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2、数据库采用多种方法来保证数据完整性,包括外键、束约、规则和触发器。系统很好地处理了这四者的关系,并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相互交叉使用,相补缺点。
12. 什么是主键约束?什么是惟一约束?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主键约束:有一列或列的组合,其值能唯一的标识表中的每一行。
唯一约束:不允许数据库表在指定列上具有相同的值,但允许有空值。
区别:一个表可以定义多个唯一约束,只能定义一个主键约束;空值得列上可以定义唯一约束,不能定义主键约束。
13.什么是外键,怎样建立外键约束?
答:外键是用于建立和加强两个表数据之间的链接的一列或多列。通过将保存表中主键值的一列或多列添加到另一个表中,可创建两个表之间的链接。这个列就成为第二个表的外键。
14.什么是存储过程?使用存储过程有什么好处?
答:1、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 Transact-SQL 语句的命名集合,是封装重复性任务的方法,支持用户声明变量、条件执行以及其他强有力的编程特性。
2、存储过程封装了商务逻辑,确保一致的数据访问和修改。若规则或策略有变化,则只需要修改服务器上的存储过程,所有的客户端就可以直接使用
屏蔽数据库模式的详细资料。用户不需要访问底层的数据库和数据库内的对象
提供了安全性机制。用户可以被赋予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而不必在存储过程引用的所有对象上都有权限
改善性能。预编译的 Transact-SQL 语句,可以根据条件决定执行哪一部分
减少网络通信量。客户端用一条语句调用存储过程,就可以完成可能需要大量语句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样减少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回答包
15.什么是触发器?触发器分有什么作用?
答:触发器是一类特殊的存储过程,不能被直接调用,也不传递或接受参数
作用:1、维护不可能在表创建时刻通过声明性约束进行的复杂的完整性约束限制。
2、通过记录所进行的修改以及谁进行了修改来审计表中的信息。
3、当表被修改的时候,自动给其他需要执行操作的程序发信号。
② 《数据库原理应用》简答题
1.数据库:是以某种文件结构存储的一系列信息表,这种文件结构使您能够访问这些表、选择表中的列、对表进行排序以及根据各种标准选择行。数据库通常有多个 索引与这些表中的许多列相关联,所以我们能尽可能快地访问这些表。数据库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使用计算机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建立和检索大量的表格,将这些数据和表格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以便处理更有效、检索更迅速、用户使用更方便,于是就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库软件就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各种类型,目前许多计算机包括微型机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FoxPro、Oracle、sqlserver等。
2.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B),数据管理系统(DBMS),应用程序,用户和硬件组成,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数据库.3.主关键字(Primary key):用来唯一辨别表格里记录的备选关键字。 外来关键字(Foreign key):表格内匹配同一表格或者另一表格里备选关键字的一个列或者一组列。外来键允许你将一个表格里的记录和另一个表格里的数据相关联。有主外键关系,进行两个表或多个表的关联。
③ 数据库求答案
二、填空题
1.数据库文件由数据文件和( 日志 )文件构成。
2.完整性约束主要包括( 实体 )完整性、域完整性和( 参照 )完整性。
3.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结构C/S结构的中文全称是( 客户服务器结构 ),B/S结构的中文全称是(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
4. SQL server局部变量名字必须以( @ )开头。
5.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的语句分别是create、(alter )和(drop )。
6.在SQL server中计算最大、最小、平均、求和与计数的聚合函数是max、min、(avg )、( sum )和( count )。
7.数据完整性用于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 正确性 )、( 一致性 )和(可靠性 )。
8.触发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两张临时的表,即( inserted )和( deleted )。
9.create procere是用来创建( 存储过程 )的语句。
10.根据题意补充代码:
Student表如表1所示,sc表如表3所示。
(1) 查询学生总人数
代码:select count(*) as 总人数from student
(2) 计算C01课程的平均成绩
代码:Select avg(成绩) as平均成绩from sc where 课程号= ‘C01 ‘
(3) 求计算机系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代码:select 学号,姓名from student
Where 系别=’计算机系’
(4)创建触发器,限制不能删除有人选的课程。
代码:
CREATE trigger limit ON 课程
FOR delete
AS
IF EXISTS (SELECT 课程.课程号 FROM 课程 JOIN 选课 ON 课程.课程号 = 选课.课程号)
Print ‘该课程有人选,不能删除’
rollback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1. 简述什么是实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是用于保证数据表的每一个特定实体记录都是唯一的。
2.简述视图与基本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视图是已经编译好的sql语句。而表不是
2、视图没有实际的物理记录。而表有。
3、表是内容,视图是窗口
4、视图是查看数据表的一种方法,可以查询数据表中某些字段构成的数据,只是一些SQL语句的集合。从安全的角度说,视图可以不给用户接触数据表,从而不知道表其他内容。表是实表;视图是虚表。
6、视图的建立和删除只影响视图本身,不影响对应的基本表。
联系:视图是在基本表之上建立的表,它的结构和内容都来自基本表,它依据基本表存在而存在。一个视图可以对应一个基本表,也可以对应多个基本表。视图是基本表的抽象和在逻辑意义上建立的新关系
四、编程题
1表1:student表(学生表)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系别
1 周杨 男 18 计算机系
2 沈晔 女 21 经管系
3 张宁萍 女 19 电子工程系
4 李立初 男 19 艺术系
表2:course表(课程表)
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C01 SQLServer 4
C02 数据结构 3
C03 专业英语 2
表3:sc表(选课表)
学号 课程号 成绩
1 C01 88
2 C01 90
2 C02 70
3 C03 79
1、 把course表中课程号为3的课程的学分修改为3。
Update course
Set 学分=’3’
Where 课程=’3’
Select * from course
2、 在student表中查询年龄大于18的学生的所有信息,并按学号降序排列。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年龄>18
Order by 学号 desc
3、 在以上三个表中查询选的课程的“学分”为3,并且成绩大于80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和性别。
Select student.学号, student.姓名, student.性别fromstudent, course, sc
Where student.学号= sc.学号 and course.课程号= sc.课程号 and course.学分=’3’ and sc.成绩>’80’
4、 将student表的列系别改为nchar(8)数据类型,并且不允许为空。
Alter table student
Alter column 系别 nchar(8) not null
5、 在student表中插入彭夏雨同学的记录。姓名:彭夏雨,学号:4,年龄:20
Insert student
Values(‘彭夏雨’,’4’,’ 20’)
6.声明一个长度为8的字符型变量“shuaige”, 并赋初值为”陈俊杰”。请按前面的要求写
出相应的语句。
Declare@shuaige char(8)
Set@shuaige=’陈俊杰’
7、查询周杨同学所上课程的成绩。
Selectsc.成绩from student,sc
Wherestudent.学号=sc.学号 and姓名=’周扬’
④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习题第三章和第六章的简答题
晕倒,教材上绝对有答案,慢慢找...
⑤ SQL数据库的简答题求解答
(1)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20
(2)select cno from course where cname='物理'
(3)select sno,cno from sc where score is null
(4)select sno,cno from sc where score between 80 and 90
(5)select distinct sno from sc
(6)select * from sc order by cno,sno desc
⑥ 数据库2个简答题
第一题:
(1):insert into Student(Sno, Sname,Sbirth, Sdept)values('15010203', '王强', ‘1990-11-21’, ‘信息’);
(2):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Sno='15010102';
(3):update SC set Grade=60 where Sno='15010201';
(4):select t1.Sdept,t1.Sname,t3.Cname,t2.Grade from Student t1,SC t2,Course t3
where t1.Sno=t2.Sno and t2.Cno=t3.Cno;
(5):select AVG(t1.Grade) as 英语平均成绩 from
SC t1,Course t2
where t1.Cno=t2.Cno
and t2.Cname='英语';
(6):select t1.Sno,t1.Sname,t1.Sdept from
Student t1,SC t2,Course t3
where t1.Sno=t2.Sno and t2.Cno=t3.Cno
and t3.Cname='英语';
第二题:计算关系那里没看见图,所以没法帮你作答。
(1):SELECT Sno AS 学号,Sname AS 姓名,Sex AS 性别
FROM Student;
执行结果:
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 (陈志泊 王春玲 编着 人民邮电出版社)课本习题简答题答案
⑧ 数据库三道简答题
1.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是三种重要的数据模型。这三种模型是按其数据结构而命名的。前两种采用格式化的结构。在这类结构中实体用记录型表示,而记录型抽象为图的顶点。记录型之间的联系抽象为顶点间的连接弧。整个数据结构与图相对应。对应于树形图的数据模型为层次模型;对应于网状图的数据模型为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为非格式化的结构,用单一的二维表的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见关系数据库)。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
2、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
3、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
自己找书展开
2.delete是删除记录操作,如果数据有日志,在删除的同时会记录在日志中,drop table 是删除整个表机构,比如一个几百万行带日志库表,你用delete删除这个表可能要花几十分钟来写日志,如果你用drop talbe只是瞬间的事
3. on delete cascade
on delete no action
on delete set null
对应完整性应对方式,具体应用网络查看资料
基础的概念题,楼上各位很不专业啊
⑨ 数据库简答题1.数据库中包括哪些对象2.简述sql中,数据完整性约束包括哪些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数据库对象有: 数据库(database),表(table),视图(view),存储过程(proc),触发器(trigger),索引(index),事务(transaction) 2,唯一约束,非空约束,默认值约束,check约束,主外键约束 唯一约束保证数据不重复 非空约束保证数据不为null值 默认值约束保证数据一定有值 check约束保证数据满足验证条件 主外键约束保证主从表数据一致 3, 局部变量 DECLARE @变量名 类型 赋值方式: ①. SET赋值 DECLARE @Name varchar(50),@@Name varchar(50) SET @Name='局部张三' SET @@Name='全局张三' SELECT @@Name+' '+@Name ②. SELECT 赋值 DECLARE @Name varchar(50),@@Name varchar(50) SELECT @Name='局部张三',@@Name='全局张三' SELECT @@Name+' '+@Name 4,SQL SERVER中的权限类型包括: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exec,dri
⑩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何玉洁)
第一题:
(10)数据库课后简答题答案扩展阅读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数据库系统的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系统,也是一个为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 、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数据库系统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
数据库系统的个体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用它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学科含义是指研究、开发、建立、维护和应用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所构成的学科。在这一含义下,数据库系统是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常称为数据库领域。
数据库系统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和大容量存储器提供了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