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gc标准溶液怎么配置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gc标准溶液怎么配置

发布时间: 2022-09-26 03:30:38

A.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怎么配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5mol/L
C(KOH)=0.1mol/L
C(KOH)=0.05mol/L
配制:称取一定量的分析纯KOH,加入10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
C(KOH)=0.5mol/L
称KOH
28g
C(KOH)=0.1mol/L
称KOH
5.6g
C(KOH)=0.05mol/L
称KOH
2.8g
标定:称取如下适量的于105-110摄氏度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称准至0.001g,溶于下述规定体积的无二氧化碳的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1%),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C(KOH)=0.5mol/L
称基准级邻苯二甲酸氢钾
1.5-2.0g
加水
80ml
C(KOH)=0.1mol/L
称基准级邻苯二甲酸氢钾
0.3-0.4g
加水
50ml
C(KOH)=0.05mol/L
称基准级邻苯二甲酸氢钾
0.15-0.2g
加水
50ml
计算:
m
C(KOH)=----------------
(V1-V2)*0.2042
M--邻苯二甲酸氢钾之质量,g
V1--氢氧化钾溶液之用量,ml
V2--空白试验氢氧化钾溶液之用量,ml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B. 配置标准溶液gc取1ml和1g一样吗

二者的单位不同,即使是蒸馏水,1毫升也不恰好是1克,与蒸馏水的温度有很大关系!

C.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

方法提要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在气、液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取液上气相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检出限见表82.14(随仪器和操作条件而变)。

表82.14 方法的检出限

续表

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EI源。

自动顶空进样器。

1mL气密注射器。

顶空样品瓶 30mL,带聚四氟乙烯(PTFE)密封硅橡胶垫。密封垫在150℃下加热3h,冷却后保存在干净的玻璃试剂瓶中。

试剂

氯化钠 优级纯,在350℃下加热6h,除去吸附于表面的有机物,冷却后保存于干净的试剂瓶中。

甲醇 优级纯。

VOCs标准储备溶液 (1000μg/mL) 23种VOCs,甲醇为溶剂。

标准使用液 (10.0μg/mL)用甲醇逐级稀释标准储备溶液配制。

内标溶液 对溴氟苯(1000μg/mL),甲醇为溶剂,再以甲醇稀释至100μg/mL。

样品采集与保存

取水样时应使样品充满容器,不留空间,并加盖密封。样品应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4℃)。

分析步骤

1)样品预处理。称取3g氯化钠放入30mL顶空样品瓶中,缓慢注入10mL水样,加入5μL浓度为100μg/mL的内标溶液,盖上硅橡胶垫和铝盖,用封口工具加封,放入到顶空进样器中待测定。

2)校准曲线。取五个顶空瓶,分别称取3gNaCl于各顶空瓶中,加入10mL纯水,再分别加入5μL和10μL的10μg/mL标准使用液及5μL和10μL的100μg/mL标准使用液,各瓶内同时加入5μL浓度为100μg/mL的内标溶液,加盖密封,放入顶空进样器中待分析,得到溶液浓度分别为0.00ng/mL、5.00ng/mL、10.0ng/mL、50.0ng/mL、100ng/mL,内标浓度为50.0ng/mL。

3)分析条件。顶空样品瓶加热温度为60℃,加热平衡时间30min。色谱柱:DB-624石英毛细管柱60m×0.32mm(内径)×1.8μm。进样口温度:250℃;接口温度:230℃。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10。进样量:0.8mL。色谱条件:柱温50℃(2min)→7℃/min→120℃→12℃/min→200℃(5min)。

4)测定。定性分析:全扫描方式,质量范围为35~200u,扫描速度0.5s/次。定量方式:选择离子检测(SIM),各化合物检测质量数见表82.15。标准溶液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82.2。

图82.2 VOCs 总离子流色谱图

表82.15 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选择离子检测质量数 (m/z)

续表

方法性能指标

以标准溶液配制了五个 20.0ng/mL 的模拟试样,方法的精密度及基体加标回收率见表82.16。

表82.16 模拟水样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结果

续表

D. GC法测酒中的甲醇,为什么用稀的乙醇溶液配置解释乙醇的作用

一、溶液的定义:
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0-9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其中,溶质相当于分散质,溶剂相当于分散剂。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空气等。
按聚集态不同分类: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
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酒精可读作“乙醇的水溶液”
[编辑本段]二、溶液的组成:
1.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 其溶解作用的物质
3.两种液互溶时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4.两种液互溶时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容剂。
其中,水(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汽油、酒精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编辑本段]三、溶液的性质: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3.透明性:是由于溶质的单个分子或离子的体积很小(直径小于1nm0,因而不能阻挡光线的透过。溶液透明不是指溶液无色,例如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4(液体).能透过滤纸: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能透过滤纸。
[编辑本段]四、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过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且已有部分溶质沉降。可以通过加溶剂或过滤的方法,使得过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编辑本段]五、关于溶液的相关概念、计算及配制
相关概念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一般说的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是指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计算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但是溶液体积<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配制
实验室里,溶液的一般配制步骤:
1.按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2.按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编辑本段]六、溶液的用途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养料。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 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
[编辑本段]七、溶液的形成
溶液形成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体积变化,有时还有颜色变化。溶解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变化,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离散,这个过程需要吸热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同时增大体积;二是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的结合,这是一个放热过程同时体积缩小。整个过程的综合情况是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八、溶液的稀释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可得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则可得 A×a%+B×b%=(A+B)×c% (1)
或 A/B=(c%-b%)/(a%-c%) (2)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也常用“g/100g水”作单位(自然也可用体积)。
3、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4、特别注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水)而不是没有单位
[编辑本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编辑本段]固体溶解度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较大,无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结晶水合物逐渐变为无水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编辑本段]气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如20℃时100mL水中能溶解1.82mL氢气,则表示为1.82mL/100mL水等。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着增大。关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溶解度,在1803年英国化学家W.亨利,根据对稀溶液的研究总结出一条定律,称为亨利定律。
一些气体在101kPa大气压下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之一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如20℃时100mL水中能溶解1.82mL氢气,则表示为1.82mL/100mL水等。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着增大。关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溶解度,在1803年英国化学家W.亨利,根据对稀溶液的研究总结出一条定律,称为亨利定律。
一些气体在101kPa大气压下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之二
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首先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同时也随着气体的压强和溶剂的温度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3×10^5Pa,一升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是:氨气为702L,氢气为0.01819L,氧气为0.03102L。氨气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而且氨气分子跟水分子还能形成氢键,发生显着的水合作用,所以,它的溶解度很大;而氢气、氮气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
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一点对气体来说没有例外,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容易自水面逸出。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当压强增大时,液面上的气体的浓度增大,因此,进入液面的气体分子比从液面逸出的分子多,从而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而且,气体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压强(分压)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气体不跟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在20℃时,氢气的压强是1.013×10^5Pa,氢气在一升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19L;同样在20℃,在2×1.013×10^5Pa时,氢气在一升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19×2=0.03638L。
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1.013×10^5Pa时,溶解于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的气体的体积(并需换算成在0℃时的体积数),即这种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另一种气体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100g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1.013×10^5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克数。
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首先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同时也随着气体的压强和溶剂的温度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3×10^5Pa,一升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是:氨气为702L,氢气为0.01819L,氧气为0.03102L。氨气易溶于水,是因为氨气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而且氨气分子跟水分子还能形成氢键,发生显着的水合作用,所以,它的溶解度很大;而氢气、氮气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
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一点对气体来说没有例外,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容易自水面逸出。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当压强增大时,液面上的气体的浓度增大,因此,进入液面的气体分子比从液面逸出的分子多,从而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而且,气体的溶解度和该气体的压强(分压)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气体不跟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在20℃时,氢气的压强是1.013×10^5Pa,氢气在一升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19L;同样在20℃,在2×1.013×10^5Pa时,氢气在一升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19×2=0.03638L。
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1.013×10^5Pa时,溶解于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的气体的体积(并需换算成在0℃时的体积数),即这种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另一种气体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100g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1.013×10^5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克数。
[编辑本段]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4.交点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编辑本段]溶解度曲线特征
(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左高右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
[编辑本段]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l)由已知温度查某物质对应的溶解度;
(2)由物质的溶解度查该物质所处的温度;
(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4)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例如提纯NaCl可用蒸发溶剂法,分离NaCl和NaNO3可用降温结晶法。
[编辑本段]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编辑本段]溶液的稀释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可得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则可得 A×a%+B×b%=(A+B)×c% (1)
或 A/B=(c%-b%)/(a%-c%) (2)
[编辑本段]溶解度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物质的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固体溶解度之一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
固体溶解度之二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量称为该固体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通常以一定温度下,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来表示某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如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8g氯化钠,即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100g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本性有关,通常溶质的结构与溶剂的结构相似时较易溶解,即所谓相似相溶原理,它可解释部分事实。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对不同的物质影响不同,可根据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作出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找出在任何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也可利用溶解度曲线提纯、分离某些物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压力影响较小。

二物质颜色
红色固体: 铜、氧化铁 黑色固体:碳、氧化铜、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锰
蓝色固体:胆矾、氢氧化铜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黄色固体:硫磺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蓝色溶液:硫酸铜等可溶性铜盐
黄色溶液:硫酸铁、氯化铁等可溶性铁盐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盐:硫酸钡、氯化银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物质:碳酸钙、碳酸钡等不溶性碳酸盐;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不溶性碱
三物质用途小结
CO2: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 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
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漂白粉
CaCO3:建筑材料
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
CuSO4: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泳池消毒
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
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
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
H2: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CO:能源、冶炼金属、煤气中毒
CH3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
工业酒精:有毒(含甲醇CH3OH)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
四物质俗称:
CaO:生石灰 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2CO3:纯碱(不是碱)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胆矾、蓝矾
干冰:(不是冰)固体二氧化碳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苏打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五关于洗气瓶:
1), 检验并吸收少量CO2:瓶内盛石灰水,气体从a进
除去并吸收大量CO2:瓶内盛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进
2),除去HCl:瓶内盛氢氧化钠溶液或硝酸银溶液,气体从a进
检验HCl:瓶内盛硝酸银溶液,气体从a进
3),除去水蒸汽:瓶内盛浓硫酸,气体从a进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气体从a进
密度比空气小:气体从b进
用排水法收集:瓶内盛满水,气体从b进
5)输氧:氧瓶接a(观察输氧速度、控制输氧速度)
6)贮气瓶:瓶内盛满气体,要把气体导出,应从a进水
注:气体检验及除杂和干燥:先检再除杂后干燥
六重要知识提示
1,碱+盐、盐+盐反应的反应物应溶于水,生成物中一般要有沉淀
2,检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CO32-、Cl-的顺序为:取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有气泡说明有碳酸根、过量目的是除尽碳酸根离子),然后再加入过量硝酸钡(如有沉淀说明有硫酸根。过量为除尽硫酸根离子),最后加入硝酸银(如出现沉淀说明的氯离子)
3,气体吸收
NaOH固体:吸水和酸性气体(如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硫化氢)
NaOH溶液:吸酸性气体:CO2、SO2、HCl等
浓硫酸:水和碱性气体:NH3
4,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混有氯化氢
5,H2S、HBr等溶于水形成无氧酸,命名为氢硫酸、氢溴酸 。HIO3叫碘酸
6,相对分子最小的氧化物,同时既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又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的是水
7,相同质量的锌、镁、铁、铝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或硫酸)中,
(1) 若酸完全反应,则产生氢气一样多
(2) 若金属完全反应。则铝产生氢气最多(氢气质量=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
(3) 反应速度最快的是镁,最慢的是铁(可据此判断金属活动性)
(4) 若酸完全反应,消耗金属最多的是锌(金属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
8,化学肥料:
氮肥:使叶浓绿(碳氨、硝酸铵、尿素等) 磷肥:使根发达 钾肥:使茎粗壮(KCl、K2CO3、K2SO4)
复合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N、P、K)如KNO3、KH2PO4、NH4H2PO4)
9,由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偏二甲肼是一种有机物 (2)偏二甲肼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3)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由十二个原子组成 (4)在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原子个数比为:1:4:1(5)在偏二甲肼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2:7
10,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2H2O=2H2↑+O2↑(在=上方加上条件通电)
(1) 质的含义: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2) 量的含义: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3) 微观含义:2分子水生成了2分子的氢气和1分子的氧气
1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钠原子与钠离子不同是因为外层电子数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酸与碱不同是因为所含的离子不同
生铁和钢的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浓硫酸和稀硫酸不同是因为质量分数不同
12,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实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测其导电性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打开汽水瓶冒泡,用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塑料瓶变瘪。
13,把金属放入盐酸中,开始反应较慢(表面生锈)。最后也越来越慢,是因为盐酸的质量分数变小
14,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冷却后将反应后物质溶于水,过滤,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
七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要点
一)关于物质燃烧
1,
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2, 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用氢气。
3,
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注意通风,为防止煤气泄漏,我们常在煤气中加入具有特殊气味的硫醇(C2H5SH)以便于知道煤气发生泄漏,发现有煤气泄漏时要及时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不能开灯,打电话,用电风扇等因这些行为会产生火花从而发生煤气爆炸),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4,
蜡烛一吹即灭是因为冷空气使蜡烛温度下降至其着火点以下,用扇扇炉火越来越旺是因为提供了足够的氧气,增加的煤与氧气接触的面积。
5,
西气东输的气体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也是甲烷,其原因是矿井中通风不良,使甲烷与空气混合而达到爆炸极限经点燃发生爆炸,所以为防止煤矿爆炸要常常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6, 灯泡内往往会有少量的红磷,主要是脱去灯内的氧气
7,
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如遇到毒气(含氯气、盐酸,硫化氢、氨气)泄漏时,我们也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然后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二)关于食品
1,
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2,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3, 鱼鳔内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4, 做镘头时加些纯碱主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5, 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6, 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7, 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8, 铝壶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
三:环境问题
1,
酸雨是由于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如SO2、NO2)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影响作物生长,污染河流,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土地酸化。减少酸雨的措施:开成新能源,少用煤作燃料,煤进行脱硫技术。
2,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SO2等,治理的方法是:改变发动机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在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CO、NO转化为无毒的N2和二氧化碳。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方法有:(1)开发新能源,(2)使用电动车
3, 防止水污染的方法:(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2)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排放
(4)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5)加强水土保护,植树造林
节约用水的方法:水的二次利用(洗米水去浇花),随手关水龙头,低灌技术,工业水的二次利用。
4,温室效应
由于煤、石油燃料的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不利影响是:全球气候变热,土地沙漠化,两极冰川熔化;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核能,水能等(我们可以节约用纸,节约能源,多栽树,随手关灯)

E.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怎么配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5mol/L
C(KOH)=0.1mol/L
C(KOH)=0.05mol/L
配制:称取一定量的分析纯KOH,加入10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
C(KOH)=0.5mol/L
称KOH
28g
C(KOH)=0.1mol/L
称KOH
5.6g
C(KOH)=0.05mol/L
称KOH
2.8g
标定:称取如下适量的于105-110摄氏度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称准至0.001g,溶于下述规定体积的无二氧化碳的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1%),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C(KOH)=0.5mol/L
称基准级邻苯二甲酸氢钾
1.5-2.0g
加水
80ml
C(KOH)=0.1mol/L
称基准级邻苯二甲酸氢钾
0.3-0.4g
加水
50ml
C(KOH)=0.05mol/L
称基准级邻苯二甲酸氢钾
0.15-0.2g
加水
50ml
计算:
m
C(KOH)=----------------
(V1-V2)*0.2042
M--邻苯二甲酸氢钾之质量,g
V1--氢氧化钾溶液之用量,ml
V2--空白试验氢氧化钾溶液之用量,ml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方法提要

借助吹扫-捕集装置,用高纯氦 (或氮) 气将水样中低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吹脱出并被装有适当吸附剂的捕集阱捕集,捕集后的挥发性有机物经加温、高纯氦气反吹解析后直接导入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色谱分离后质谱检测。

本方法适用于地下水、饮用水、地表水等水介质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本方法可以检测的化合物见表82.7。

表82.7 分析化合物列表(含替代物和内标)

续表

待测目标物检出限与所使用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灵敏度和样品基质等条件有关。当取 5mL 水样时,方法检出限在 0.05~0.40μg/L。

仪器

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或离子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吹扫-捕集系统 带聚 2,6-苯基对苯醚 (tenax) /硅胶/碳分子筛各为 1/3 填料制作的捕集阱。

容量瓶 50mL,带磨口塞的 A 级容量瓶。

注射器 50μL、100μL、1000μL 等注射器。

样品瓶 40mL,棕色螺旋盖 VOA 瓶,带聚四氟乙烯膜的密封垫。

气相色谱柱 能保证各待测目标物较好分离并与吹扫-捕集脱附气、质谱检测相匹配,推荐以下型号色谱柱。

色谱柱 1: DB -624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60m ×0.32mm i.d,1.8μm 膜厚;

色谱柱 2: Rtx -502.2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60m ×0.32mm i.d,1.8μm 膜厚;

色谱柱 3: HP -5、DB -5MS、SPB -5 等,30m ×0.25 或 0.32mm i.d,1.0μm 膜厚。

也可以使用其他性能相似的毛细管色谱柱。

试剂

空白试剂水 蒸馏水在高纯氮气流下煮沸 30min,冷却后 GC-MS 检测,不含或低于待测目标物检出限。

抗坏血酸。

盐酸。

甲醇农残级,不含待测目标物或浓度低于待测目标物检出限。远离其他溶剂和可能导致污染的污染源保存。

4-溴氟苯(25~50μg/mL)甲醇介质。

VOCs混合标准储备液含甲基叔丁基醚、挥发性卤代烃、苯系物、氯苯类等有机化合物混合标准储备液(表82.7)。在-18℃以下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VOCs二级混合标准储备液(100μg/mL)用气密性微量注射器将VOCs混合标准储备液稀释成浓度为100μg/mL的二级标准储备液,甲醇介质,在-18℃以下冰箱中保存备用。

标准的定期校正挥发性有机物标准应定期检查,当发现与最早标准相比,偏差大于15%时应重新更新标准。

替代物标准4-溴氟苯、甲苯-d8、二溴氟甲烷,甲醇介质。替代物浓度5~25μg/mL。吹扫-捕集前,将1μL上述替代物添加到每一个标准、空白和试样中。如果仪器灵敏度高可以减少添加量。

内标 氟苯、1,4-二氯苯-d4等,甲醇介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浓度20~40μg/mL,上机分析前将内标1μL添加到标准、空白和试样溶液中。

高纯氦气、高纯氮气纯度99.999%,分别通过装有5分子筛、活性炭、硅胶的净化管净化。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采样前准备。从水龙头采样:应先打开水龙头放水至水温稳定(一般10min)。调节水流速度约为200~500mL/min,从流水中采集平行样。

从开放水体采样:先用1L广口瓶或烧杯从有代表性的区域中采样,再小心把水样从广口瓶或烧杯中倒入40mLVOA样品瓶。

从地下水体采样:采用潜水泵等正压泵采样。抽水泵排水管应带有可控阀门,防止水流过猛、过大。抽水泵和套管材质应采用碳钢、不锈钢以及聚四氟乙烯等,避免管路污染。水样取样位置应在储水设施之前,并尽可能靠近水源,原则上与井位距离不超过30m。采样前应冲洗半小时以上,管中不能有气泡存在。采样管水流流速控制在200~500mL/min。待温度、pH值、电导率等水质指标稳定后开始采样。

2)采样。采集不含余氯样品和现场空白:慢慢将样品导入预先加有4滴(1+1)盐酸(防止生物降解)的40mLVOA样品瓶至瓶口形成一向上弯月面(不能溢出,若溢出需换新瓶重采),旋即拧紧瓶盖(密封垫聚四氟乙烯膜一面对着样品)。颠倒小瓶、轻敲,检查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须重新采样。在导入样品时应避免搅动、过猛以免引起挥发性有机物逸出和空气气泡产生。样品检查合格后立刻贴上标签,标明有关信息后放入带密封条的塑料袋(平行样放在同一塑料袋中),再迅速放入低温冷藏设备中,尽快送实验室检测。若未及时送到实验室的样品应在4℃下保存。现场空白样品与不含余氯样品采集完全相同,只是在采样前加入空白水。空白样品将随同样品采集、贮存直至分析全过程。

采集含余氯样品和现场空白:慢慢将液体导入预先加有25mg抗坏血酸的40mLVOA小瓶中,待样品瓶快充满后迅速加入4滴(1+1)盐酸,继续小心添加样品直至形成一向上的弯月面后(不能溢出,如果溢出需重新采样),余下操作同不含余氯的样品采集。含余氯现场空白样品与样品采集完全相同,只是采集前将空白水加入样品中。空白样品将随同样品采集、贮存直至分析全过程。

3)样品保存。样品到达实验室后立即转入4℃左右冷藏设备中保存直到分析,样品贮存区不能含挥发性有机干扰物。所有样品在采集后尽快分析,保存期最长不超过14d。

4)不能在有尾气存在的地方采集或贮存样品。

分析步骤

1)标准溶液的制备。将适量空白水置于50mL容量瓶中,距定容线约为1cm处,用微量气密性注射器迅速将适量挥发性有机物标准储备液注入水中,迅速定容、加塞,上下颠倒振摇3次,放置5min后立即转移至40mLVOA瓶中保存(注意:瓶中不能有气泡),P&T-GC-MS测定。如果标准溶液不能及时测定,应在4℃下保存备测。水介质标准系列不稳定,每天需重新配制。

2)吹扫-捕集条件。吹扫气:高纯氮气或高纯氦气,流速30~40mL/min;样品吹扫温度40℃;样品吹扫时间10~15min;含Tenax-硅胶-碳分子筛各为1/3的捕集阱;解析预热温度180℃,解析温度190℃,解析时间1.5min;烘焙温度220℃,烘焙时间8~10min。阀温110℃,传输线温度110℃。

3)气相色谱条件。载气,高纯氦,载气流速1.30mL/min。气化室温度,190℃。分流进样,分流比10:1。柱前压,74.2kPa。程序升温,初温45℃,保持2min,以6℃/min升至150℃,再以12℃/min升至220℃,保持4min。Rtx-502.2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型号60m×0.32mmi.d,1.8μm膜厚。

4)质谱条件。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EI源),电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20℃。扫描方式,全扫描(FULLSCAN)或选择离子扫描(SIM)。全扫描范围45~280u,扫描时间0.45s,溶剂延迟时间3min。目标化合物定性及定量离子见表82.8。

表82.8 目标化合物特征离子表

续表

5)仪器调谐。先用全氟三丁胺(FC-43)对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自动调谐,满足全氟三丁胺(FC-43)特征离子强度标准后,继续用25ng4-溴氟苯调节仪器,使其得到的4-溴氟苯质谱扣除背景后各特征离子强度(m/z)满足表82.9的规定,否则要重新调谐质谱仪直至满足要求。每隔12h需用4-溴氟苯调节气相色谱-质谱仪,使其持续满足表82.9的规定,否则不能继续试样分析。

表82.9 4-溴氟苯质量强度准则①

6) 校准曲线。配制校准曲线前将二级标准储备液逐级稀释至适当级别标准储备液,再移取相应级别储备液配制标准曲线。初始标准至少配制5 个浓度水平的系列。推荐标准曲线最低浓度为 5 倍检出限,最高浓度与样品含量相一致,但不超过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地下水检测中推荐 0.00μg/L、0.40μg/L、2.00μg/L、6.00μg/L、16.0μg/L、32.0μg/L、60.0μg / L 校准系列。

由自动进样器按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从标准系列样品瓶中抽取 5mL 标准溶液进入吹扫-捕集装置中,同时由仪器自动添加适量的替代物标准、内标,在 40℃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

7) 检测。测定前将试样和标准溶液恢复到室温。在初始校准后满足分析要求后开始试样分析。试样吹扫体积、添加替代物和内标体积等分析条件应与标准系列完全一致。标准物质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82.1。

图82.1 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总离子流色谱图

8) 持续校正。使用空白水,二级储备液或有标准溶液生产资质供应商提供的混合标样配制一个或多个标准溶液 (推荐标准曲线中等浓度) 作为确证标准。至少每 10 个试样,或分析结束时,应用确证标准验证校准曲线,当确证标准与初始标准的相对标准偏差超过 20%时,应重新配制标准曲线系列,在正常标准与超差标准之间所测样品需在新的校准曲线下重测。

定性、定量分析

1) 定性分析。将试样待测物保留时间、扣除本底空白的质谱图与预期标准目标物保留时间、质谱图相比较并结合随机谱库进行定性分析。试样分析时间与标准分析时间相差不得超过 12h。峰高极大值对应的时间即为保留时间。

样品保留时间应在标准目标物保留时间的三倍标准偏差之内,样品分析时间与标准分析时间相差不得超过 12h。样品保留时间为色谱峰峰高极大值对应的时间。标准质谱图中相对强度大于 10%的所有特征离子应出现在样品质谱图中,样品中离子强度与标准质谱图中离子强度符合度偏差应在 20% 之内。 (例如,在标准质谱图中丰度为 50% 的一个离子,在样品质谱图中强度应在 30%~70% 之间。) 对有些重要离子 (如分子离子) ,虽然其相对强度小于 10%,也应列入评估中。

2) 定量分析。定量方法为内标法。定量均采用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定量。以标准系列中各目标化合物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对目标化合物浓度作图,得到该目标化合物的定量校准曲线。根据样品溶液中目标物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由定量校准曲线得到样品溶液中该目标物浓度。目标化合物峰面积、内标峰面积和定量校准曲线可以由GC-MS 仪器工作软件自动完成或 EXCEL 工作软件处理完成。对自动积分峰面积应逐个检查各峰基线,对不合理基线进行手动修正。至少采用 5 个浓度水平的校准曲线方式定量。

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必须满足R2≥0.995。

对含量接近检出限水平的试样,可以采用与其浓度相近的标准单点校正。对于含量超过标准曲线的试样应减小取样量,重新测定,使其峰面积保持在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3)计算公式。

A.响应因子法。

a.响应因子(RF)的计算: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A为各标准样品目标物定量离子峰面积;A内标为内标物定量离子峰面积;ρ为各标准样品目标物浓度,μg/L;ρ内标为内标物浓度,μg/L。

各浓度水平的平均响应因子(RF)的RSD小于20%。

对于含量接近检出限水平的试样,可以采用与之浓度相近的单点标准响应因子校正。响应因子(RF)计算同式(82.10)。

b.水样测定浓度计算: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ρx为目标物仪器测定浓度,μg/L;Ax为各目标物定量离子峰面积;A内标为内标物定量离子峰面积;ρ内标为内标浓度,μg/L;R*F为各浓度水平的平均响应因子。

c.水样浓度计算: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ρ为水样浓度,μg/L;ρx为目标物仪器测定浓度,μg/L;V为标准溶液吹扫体积,mL;V为样品测定体积,mL。

B.线性回归方程法。

a.线性方程的回归。测定标准系列,利用GC-MS仪器工作软件或EXCEL工作软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y为待测目标物定量离子峰面积与内标定量离子峰面积之比;ρx为样品中目标物测定浓度;b为回归方程截距,表示了与线性回归的偏差。k为回归系数,表示标准样品每变化一个浓度单位,标准样品定量离子峰面积与内标定量离子峰面积之比的平均变化单位数,反映了仪器和方法灵敏度。

b.水样测定浓度。测定水样,得到水样中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及样品内标峰面积,将试样的定量离子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带入方程(82.14)计算出样品测定浓度ρx

c.样品浓度计算。计算公式同方程(82.13)。

方法性能指标

方法检出限定义为地下水样品添加检出限附近浓度的标准物质后按实际样品进行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以3倍噪声水平的信号所对应的浓度为检出限。方法检出限为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全扫描检测方法检出限参见表82.10。在实际检测中方法检出限更大程度依赖于仪器灵敏度和样品基体。线性范围、相关系数见表82.10。地下水样品基体加标回收率见表82.11。选择离子检测方法的检上限和线性范围见表82.12。

表82.10 全扫描检测方法(定量离子定量)检出限及线性范围

表82.11 基体加标回收率

表82.12 选择离子检测方法检出限及线性范围

质量控制

替代物标准回收率控制限见表82.13。

表82.13 替代物标准回收率控制限值

注意事项

1)检测过程中的污染主要可能来源于实验室内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非聚四氟乙烯管路、吹扫气不纯和捕集阱。试剂空白分析和校准可以反映污染的存在。如果发现空白中存在待测组分,应更换吹扫气和再生分子筛净化管。不能从检测组分中减空白的办法来校正。如果实验室报出了未经校正而有明显存在空白污染的检测结果时,应在检测报告中予以相应说明。

2)如果分析高浓度样品后接着分析低浓度样品会造成低浓度样品污染,分析结果失真。应在分析高浓度样品后分析一个或多个空白样品,防止样品间的交叉污染和记忆效应。如果分析低浓度样品后分析高浓度样品,则不会造成高浓度样品污染。

3)特别注意分析二氯甲烷时环境带来的污染,二氯甲烷有很强的穿透性,在样品采集、运输、储存时应避免或远离二氯甲烷污染源,来自高浓度实验室的工作服都有可能带来污染。

4)在样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氟代烃和二氯甲烷)的扩散作用可能造成污染物渗透过样品瓶的密封垫进入样品或高浓度样品从内扩散到外面造成其他样品污染等。因此每个样品需用塑料袋封装保存或在塑料袋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并采集现场空白监测此类污染。

G. 请问 结晶紫溶液如何配制

结晶紫 中文别名:甲基紫
根据国标GC/T 604-2002中表8常 (用 指 示 剂 待 检 溶 液 的 制 备 方 法)中说明: 甲基紫指示剂,称取0.25 g甲基紫,溶于100 mL水中配制而成。在其它资料上也有配制成0.1%水溶液的,用0.1g溶于10ml水中。因为它的颜色太明显,所以使用时,用量也非常少,一般一滴到两滴就足够了。
根据化学数据速查手册介绍,甲基紫共有三次变色:
变色次数 PH范围 酸色 碱色
甲基紫(第一次变色) 0.13~0.5 黄 绿
甲基紫(第二次变色) 1.0~1.5 绿 蓝
甲基紫(第三次变色) 2.0~3.0 蓝 紫

H. 气相色谱固定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gc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定性依据是:标准物质进行对照定性。(在一定色谱系统和操作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确定的保留值,比较样品组分与已知组分的保留值,即可鉴定每个色谱峰各代表何种物质)。还可以用相对保留值定性,化学反应条件定性,两谱联用定性。定量依据是:在实验条件一定时,峰面积或峰高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峰面积或峰高定量。其定量方法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