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数据库恢复时提示:不是有效的Microsoft磁带格式备份,
先确认下现状:
首先你需要保存好现场,将重装之前的数据库数据(后缀名为mdf,ndf)、日志文件(后缀名为ldf)先复制一份到别的磁盘下。
如果之前有备份,这个备份文件应该是以bkp,bak等后缀名的。
然后
尝试用重装之前的数据库文件恢复:选择附加数据库,根据提示找到原路径下.mdf的后缀的数据文件,点附加。检查是否成功,可能会有其他check数据的操作需要做。
尝试用备份文件还原DB:右键>restore database>取一个名字(肯定是之前一样的名字),选择从device(设备) 找到备份路径下最新的备份文件,在选项option下面可能需要修改你的新数据文件名,不然和之前的可能有冲突。
切记:一定要把之前的数据、日志目录下的文件和备份文件先一份到别的地方再做操作,不然可能数据就找不回来了。
㈡ 数据库按备份介质可以分为硬盘备份、磁带备份,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你就把磁带的特性想象成随身听里的磁带就行了.
磁带:
1.不能随机访问,如果要访问中间某段,必须从头开始顺序访问.磁盘显然可以直接定位到任意数据.
2.磁带读写速度都远远慢于硬盘. ----显然.
3.硬盘的价格远远高于磁带.--呵呵.
总之, 硬盘的性能无论各方面都优于磁带, 但是磁带价格远远低于硬盘.尤其是大数据量的时候,这种优势格外明显.
㈢ 数据库数据怎样备份到磁带上
右键点击要备份的数据库在目标那里选中磁带然后点击添加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你的磁带机即可。
㈣ 数据库容灾的产品原理
数据库容灾的产品原理:将存储在磁带、光盘中的历史数据进行转储、分析,得到客户的相关消费习惯、爱好等信息,为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提供,这成为众多金融机构竞争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数据库容灾,即在异地部署一个一模一样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发生自然灾害了导致当前数据库发生灾难,另一个数据库会立马顶替工作。但是在数据生命周期中,数据分析只是其中的一环,作为数据仓库的建设基础。
在线数据的安全各行各业考虑的最多的,因为只有保证在线数据的安全才能谈的上历史数据的积累,才能谈得上历史数据仓库的积累,这就比如说银行主机的数据库突然故障了,大家都来投诉了,即使你客户关系再好,大家也不愿意上你这里办业务了。
相关信息
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第一种架构上,当出了问题就丢失一天数据,通过补单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此种架构对于一些中小企还能满足;很多大企业采用1+2方式,保证一台服务器和一块硬盘出问题,对应用无任何影响,包含政府、电力、税务等机构都考虑了硬件故障的情况。
更多的对实时业务要求很高的客户,采用1+2+3的方式,达到异地容灾的目标,比如金融、证券、移动、电信等,当本地系统遭遇到灾难时,实时切换到异地的备用中心,保证业务不间断运行。
㈤ 怎么查询oracle数据库是否接了磁带库
TSM没有扫描磁带的功能, 将需要恢复的磁带放入带库,然后用命令去扫描,
可以找到该磁带上有哪些备份文件的,controlfile的备份也在其中,
前提是你备过controlfile到磁带上 .
㈥ [db/ol]参考文献中代表什么
DB/OL]联机网上数据是指在互联网数据库上搜集到的文献,例如:中国知网、网络等。就是说当参考引用的文献资料来自这些渠道时,参考文献使用[DB/OL]。
[EB/OL]网上电子公告就是从网上新闻、论坛等交流上搜集到的信息。当参考引用的文献资料来自这些渠道时,参考文献使用[EB/OL]。
M——专着(含古籍中的史、志论着)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着、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㈦ 请问备份较大的sqlserver2005数据库时,必须使用多个磁带,怎么操作 是不必须同时为数据库连接多个设备
有些备份是不支持多磁带的。
使用的支持多磁带备份的软件是HP的BP软件。
一般SQL的备份就不要使用磁带了,好慢啊,用的都烦,我就用过一次后就再也不用了。
你可以用双机热备,或者就是自己写个程序让程序自动备份,自动上传到其他的服务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