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空间数据库考试题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空间数据库考试题

发布时间: 2022-09-23 18:18:31

❶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考什么

考试内容如下:

1,网络技术:

网络规划与设计、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

2,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3,软件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方法。

4,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概论、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5,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基础知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1)空间数据库考试题扩展阅读:

计算机等级考试实行百分制计分,但以等第通知考生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0-59分为不及格。

成绩在及格以上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合格证书。成绩优秀者,合格证书上会注明优秀字样;成绩良好的,合格证书上会注明良好字样。对四级科目,只有所含两门课程分别达到30分,该科才算合格。

一般在考后30个工作日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将成绩处理结果下发给各省级承办机构。考后50个工作日,考生可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查询网进行成绩查询。部分省市如江苏、黑龙江等也可通过省市考试院或者人事考试中心进行查询。

❷ 计算机3级考试(数据库)考什么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
6、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用c语言编程,开发数据库应用(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树形结构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
4、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

三、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四、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2、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

http://www.cer.net 中国教育在线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软件及 应用的基本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 本知识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基 本工作原理
4、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知识
5、掌握组网,网络管 理与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网络应用 的基础知识
6、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7、掌握计算机操作并 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应用领域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 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 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 用

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数据通讯技术的定 义与分类
2、数据通讯技术基础
3、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4、广域网、局域网与 城域网的分类、特点与典型系统
5、网络互连技术与互连设备

四、局域应用技术
1、局域网分类与基本 工作原理
2、高速局域网
3、局域网组网方法
4、网络操作系统
5、结构化布线技术

五、Internet基础
1、Internet的基本结 构与主要服务
2、Internet通讯协议 ——TCP/IP
3、Internet接入方法
4、超文书、超媒体与Web浏览器

六、网络安全技术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 念
2、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3、网络安全策略
4、加密与认证技术
5、防火墙技术的基本 概念

七、网络应用:电子商 务
1、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2、电子商务应用中的 关键技术
3、浏览器、电子邮件及Web服务器的 安全特性
4、Web站点内容的策划和推广
5、使用Internet进行 网上购物

八、网络技术发展
1、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
2、宽带网络技术
3、网络新技术

九、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 作
2、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 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法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

--------------------------------------------------------------------------------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
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的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计算机分类,PC机的组成与性能评测。
2.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和运算,实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3.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字符集(Unicode)。
4.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声音的类型,波形声音与合成声音,图像、图形的特点与区别,
图像、图形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5.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成。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
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因特网与IP地址,计算机局域网初步。

二、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寄存器组,寄存器管理,总线时序,工作模式以及类型提供配置。
2.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组,工作模式及存储器管
理,中断管理,总线时序。
3.80X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与编码,寻址方式,指令系统。
4.80X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表达式和伪指令语句。
5.80X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ROBBIOS中断调
用和DOS提供功能调用。

三、PC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1.PC机的逻辑组成与物理结构:主板与芯片组,超级I/O芯片,主板BIOS等。
2.系统总线的功能与工作原理,ISA总线和PCI局部总线。
3.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ROM和RAM,内存条与主存储器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
4.输入输出控制:I/O寻址方式与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
DMAI/O控制方式。
5.外设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SCSI接口和IEEE-1394。

四、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1.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Windows98体系结构,Windows API与DLL的基本概念。
2.Windows的处理机管理:Windows虚拟机,Windows虚拟机管理程序,Windows的进程调度技术。
3.Windows的存储管理:Windows的内存结构与管理,Windows的虚拟内寻。
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统结构,磁盘的存储结构,FAT16与FAT32。
5.Windows的设备管理: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通用驱动程序与小型驱动程序,即插即用与配置管理,
电源管理,打印子系统等。
6.Windows的网络通信功能:Windows的网络组件,远程网络通信,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Windows
中的Internet组件。
7.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Windows对多媒体文件与设备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体组件,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
8.Windows的配置、管理与维护:安装与启动,注册表,系统配置与管理,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故障诊断。
9.PC机的安全与病毒防范:计算机安全的一般概念,PC机病毒及其防范。

五、PC机的常用外围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声音输入设备及MIDI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CRT显示其、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控制卡,针式打印机、激光印字机与喷墨打印机;
绘图仪;MIDI音乐合成、3D环绕声生成与音箱;视频输出设备。
3.外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活动硬盘,磁盘阵列;
光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的原理与分类,CD-ROM、CD-R、CD-RW、DVD光盘存储器。
4.PC机连网设备:Modem,ISDN与PC机的接入,ADSL接入,有线电视网与Cable Modem,局域网组网设备
(以太网卡与集线器),无线接入技术。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80X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出自考网:www.kaowang.com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的基础知识。
2.掌握软件工程方法,具有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
3.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熟悉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5.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能力)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3.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应用。
4.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基础。
5.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2.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说明。
3.结构化设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结构图、模块设计。
4.结构化程序设计。
5.软件调试,测试方法、技术和用例。
6.软件质量控制,软件文档。
7.软件工程技术发展。
三、数据库
1.数据库基本概念。
2.关系数据模型。
3.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4.数据库管理系统。
5.数据库设计方法、步骤。
6.数据库开发工具。
7.数据库技术发展。

四、信息管理
1.信息管理基本概念。
2.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
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构成。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内容、策略和方法。
5.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功能和构成。
6.办公信息系统概念、功能、构成和工具。
7.信息管理技术发展。

五、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步骤和内容。
2.企业系统规划方法的基本过程和作用。
3.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4.原型化方法的策略和应用。
5.方法论的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❸ oracle 数据库表空间基本题目,请大神帮忙写下答案,明天就要上机考试了,不胜感激(分数全给你)!!

--1、创建名称为mytablespace的表空间。为表空间增加一个名称为datafile01的数据文件,大小为100M。
--然后编辑mytablespace,为其添加一个datafile02的数据文件,大小为50M。
'c:datafile02.dbf'size50M;

❹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考什么

其实说实话计算机三级里面 网络技术 最好考。
如果还是考数据库,推荐一本辅导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数据库技术》这是教育部出版的。下面是数据库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应用和工作模式。
2、了解信息系统的项目组织、开发过程、开发方法以及系统运行维护方法,具有基本的信息系统的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
3、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具有基本的关系数据库设计能力。
4、掌握并熟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了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具有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
6、掌握信息系统的实现技术,具有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能力。
7、具有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
一、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 数据与信息
 信息资源
 信息系统
2、信息系统的应用
 事务处理系统
 管理信息系统
 决策支持系统
 专家系统
 各种职能信息系统
3、信息系统的管理
 信息系统的技术管理
 信息系统组织行为管理
 信息系统的安全、法律、道德问题
二、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 数据管理技术:文件、数据库、数据仓库
 数据处理技术:OLTP、OLAP、数据挖掘
 系统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开发技术
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系统生命周期法
 原型法
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3、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与环境
 系统开发管理方式:资源内包、资源自包、资源外包
 软件过程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 系统开发文档
4、信息系统工作模式
 集中式主机模式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三、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1、关系数据模型
 基本概念:关系,表,元组(记录),属性(字段、域),值域,关键字,索引
 表间关系:主表和外表,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
 表间关系类型: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
 关系模式和关系子模式
 关系模型的数据完整性约束: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 关系代数中的关系运算:并、差、交,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2、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相关人员、硬件和软件环境
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3、关系数据库设计
 关系数据库方法:直观设计法、规范设计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 关系数据库设计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
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及其应用
4、数据库新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Web数据库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1、SQL语言的功能和特点
 数据定义语言DDL:Creat Table、Drop Table; Creat Index;Drop Index
 数据操纵语言DML:Select、Insert、Delete、Update
 数据控制语言DCL
2、有关SQL变量、运算符、常用函数
3、SQL控制语句流程:Begin…End、IF…Else、Case、While、Return
五、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基本功能
2、常用DBMS的使用(桌面数据库或网络数据库)
1)桌面数据库
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表及其关系、查询(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
 数据库管理:优化、备份、压缩、修复、加密
2)网络数据库
 企业管理器
 查询分析器
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表及其关系
 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 数据库保护与管理:事务、并发控制、备份/恢复、导入/导出、完整性控制、安全性控制
六、信息系统的实现技术
1、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
2、采用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应用程序
 数据库访问技术ADO或ADO.net
 数据库的基本应用:数据查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 存储过程调用
 使用常用窗口界面对象、菜单等实现友好的用户交互应用界面
 数据报表和数据图表
 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实现应用程序的常用技术
七、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桌面数据库或网络数据库)基本操作和管理。
3、掌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方法。
5、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实践应用

❺ 空间数据库教程习题 m.找出GDP大于5000亿而小于5万亿的国家

另外,程序中有几处错误,改正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m,i,r,a=1;
printf("n=");
scanf("%d",&n); //原语法错误
printf("2\n");
for(m=3;m<n;m++)
{
for(i=2;i<m;i++)
if(m%i==0) break;
if(i>m/2) //原逻辑错误
{
printf("%d\n",m);
a++;
}
}
printf("a=%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