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
A)数据共享问题 B)数据安全问题
C)大量数据存储问题 D)简化数据维护
一般书上很少这么提,大家在答这个题的时候,可以从数据库的概念上入手,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应该是共享问题。四个答案可以做一些比较,最好的答案应该是A答案。你可以看一下数据库的概念,一般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还有一个线索,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主要做什么,或者是大家看数据库的一些范式,这个范式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从这一题大家一定要注意二级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很多地方都考最根本,最主要的地方。
*************************
以上是转载的资料
呵呵,说一下我的理解:
数据库设计的目的即设计目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安全存取,从细化及技术上来说,一个优秀的数据库设计必须要最终实现用户对于数据共享的具体要求,必须要在满足于用户的数据存取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数据的关联性及优化,必须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及可移植性,以保证用户数据能够简单的进行移植,必须要实现数据库的可扩容性结构以保证数据库对于用户未来数据要求的兼容性等等
Ⅱ 求一份数据库课程设计,课题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第一步,规划。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如系统调查(即对企业全面调查,画出组织层次图,以了企业组织结构),可行性分析,确定DBS(数据库系统)的总目标和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第二步,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应该对系统的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企业组织的目标,收集支持系统总的设计目标的基础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要求,确定用户的需求,并把这些要求写成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都能够接受的需求分析报告。这一阶段的工作只要有,分析用户活动,产生业务流程图;确定系统范围,产生体统范围图;分析用户活动涉及的数据,产生数据流程图;分析系统数据,产生数据字典。
第三步,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产生反应企业组织信息需求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即设计出独立与计算机硬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式。E-R模型是主要设计工具。
第四步,逻辑结构设计。其目的是把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全局E-R模式转换成与选用的具体机器上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库模式和外模式)。
第五步,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对于给定的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存取方法,完全依赖于给定的硬件环境赫尔数据库产品。
第六步,数据库的实现。该阶段主要有3项工作:1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 2装入试验数据对应用程序进行调试 3装入实际数据,进入试运行状态。
第七步,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数据库系统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工作的结束和维护阶段的开始,该阶段有4项任务:1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2监测并改善数据库运行性能 3根据用户要求对数据库现有功能进行扩充 4及时改正运行中发现的系统错误
Ⅲ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620127 总学时 46 理论 32 实验/上机 14
学分 2.5 开课单位 信息学院 开课系 电子工程系 修订时间 2006年1月1日
课 程 简 介
教学内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主要讨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保护等,同时讲解一种重要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知识,初步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并能用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库及简单的应用。
修读专业:本大纲适合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使用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
教材: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二版)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由崔巍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关数据库的一门统设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介绍数据库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一般知识,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设计、关系运算、关系规范化、关系查询(sql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至少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成与使用。目的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有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代码:A):数据库中的概念、数据库设计与编程方法。数据库的结构与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熟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2.掌握(代码:B):关系代数语言的使用;关系演算语言的使用;三级一致性的区别及其与可串行化调度的关系;关系数据库以及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特点与区别;查询表达式优化的方法。
3.了解(代码:C):关系、关系模型、键码、视图、函数依赖等概念
三、 修读专业
本大纲适合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使用
四、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由于数据库理论及应用是各种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为了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数据库技术,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最好已经学习过以下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当然主要要求学生具有“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其他课程的知识要求是其次的。
对于现行数据库的选择,建议教师最好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其它的数据库如:Oracle,IBM DB2相对比较难理解和应用,Access又过于简单。
五、 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Chapter 1 绪论(2)
1.1 什么是数据库(C)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C)
1.3 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员(B)
1.4 数据库系统(B)
1.5 数据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C)
作业:第2题
Chapter 2 数据模型和三层模式数据库(4)
2.1 信息结构与E-R方法(C)
2.2 概念数据模型(B)
2.2.3 连接陷阱(C)
2.3 传统的三大数据模型(C)��
2.4 数据独立性与三层结构(B)��
2.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B)��
Chapter 3 关系数据库(4)
3.1 关系数据库系统概述(C)��
3.2 关系数据模型(C)��
3.3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B)��
3.4 关系代数(B)��
3.5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三层模式结构(B)��
作业:第8题--1),2)
Chapter 4 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1)
4.1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C)��
4.2 Microsoft SQL Server基础(C)��
4.3 Transact-SQL简介(C)��
Chapter 5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8)
5.1 SQL语言概述(B)��
5.2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B)��
5.3 SQL的数据查询功能(C)��
5.4 视图(View) (B)�
5.5 SQL的数据操作功能(A)��
5.6 SQL的数据控制功能(A)��
5.7 SQL的宿主使用(B)��
5.8 动态SQL(B)��
作业:第2题--7),9),11 )
Chapter 6 存储过程、触发器�和数据完整性(4)
6.1 存储过程(B)��
6.2 触发器及其用途(B)��
6.3 数据完整性(A)�
作业:第2题--3)�
Chapter 7 安全性(4)
7.1 安全性概述(C)��
7.2 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A)��
7.3 权限管理(A)��
7.4 其他安全问题(C)��
Chapter 8 事务管理(2)
8.1 事务(B)��
8.2 并发控制(B)��
8.3 恢复(A)��
作业:第1题,第2题
Chapter 9 关系数据理论(2)
9.1 基本概念(C)��
9.2 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C)��
9.3 规范化(B)��
9.4 模式分解(B)��
Chapter 10 数据库设计(1)
10.1 完善E-R模型中的概念(C)��
10.2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B)�
六、 实验内容与要求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1 建立数据库(B)�� 2
2 建立表和数据完整性(A)� 2
3 SQL数据操作(B)�� 2
4 SQL数据查询(A)�� 2
5 视图的定义和操作(B)�� 2
6 存储过程、触发器(B)�� 2
7 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A) 2
七、 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崔巍,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萨师煊、王珊,实用数据库系统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王珊、陈红、文继荣,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5)冯玉才,数据库基础(第二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6)施伯乐、何继潮、崔靖,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及应用,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0
7)《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由萨师煊、王珊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
Ⅳ 求一个用C#编写的宿舍管理系统 《基于C#.NET和SQL Server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计划.
幸亏有你们这么一类人啊,要不然,这一年一年的,程序员早没饭吃了!!
Ⅳ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图书借阅管理 工资管理系统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任选其一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图书借阅管理 工资管理系统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都有 全套 资料 找我 吧
Ⅵ 200分2天内求大学本科数据库课程设计!急!急!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要采用本课程中学习的数据库设计方法,运用其基本思路与主要图表工具完成“企业报刊订阅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完成信息需求分析与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处理功能设计,用SQL Sever的数据库管理系统、JSP开发工具实现该系统,并运行、评价、改进之;在此基础上严格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所附报告提纲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通过本课程设计进一步弄懂数据库系统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系统结构、主要特点,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原理、方法及其基本过程,初步具备数据库应用设计的能力,初步形成运用数据库应用系统解决管理决策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管理知识,在借鉴课堂教学案例、了解家人或亲友所从事的业务及其流程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选择自己了解的一项业务,运用课堂所学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知识,完成信息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现完成该业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并运行、评价改进之,最后要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要求学生按照《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并撰写相应的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概述:系统的基本任务,主要业务,开发目标
1. 需求分析
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3.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与数据库保护设计
5. 处理功能设计
6.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
7. 数据库应用系统运行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序号 设计各阶段内容 地点 起止日期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王 珊、陈 虹编着,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 金银秋主编,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科学出版社,2000.
[2] 李建中 王珊,数据库系统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3] 李大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发出任务书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目录
概述 …………………………………………………………………4
1. 需求分析…………………………………………………………4
1.1用户需求……………………………………………………………………4
1.2业务流程分析………………………………………………………………4
1.3信息需求分析………………………………………………………………5
1.4功能需求分析………………………………………………………………6
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7
3.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9
3.1 一般逻辑模型设计…………………………………………………………9
3.2 具体逻辑模型设计…………………………………………………………9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与数据库保护设计…………………………10
4.1设计索引……………………………………………………………………10
4.2 设计表间关系………………………………………………………………10
4.3完整性设计…………………………………………………………………10
5. 处理功能设计…………………………………………………11
6.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11
7. 数据库应用系统运行…………………………………………11
7.1 写出系统操作使用的简要说明……………………………………………11
7.2 系统实施过程………………………………………………………………11
7.3系统使用结果………………………………………………………………22
7.4系统评价……………………………………………………………………31
企业报刊订阅管理系统
概述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知识的和对时事的渴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能够方便快捷地订阅各种报刊杂志。但是各种各样的报刊名目和详细信息以及订阅,为相关企业的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网上订阅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系统就是面向一个企业的报刊订阅管理系统。此系统是一种比较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它面向所有企业部门的职工用户,但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能。它能够实现报刊订阅的基本功能,包括新报刊信息的录入、订阅、查询等操作以及后台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用户合法注册后必须输入有效密码才能成功进入此系统,可以进行订阅报刊,查询信息,统计信息等操作。对于非法操作,系统有识别和防护措施。
1. 需求分析
1.1 用户需求:
本系统就是面向一个企业的报刊订阅管理系统。此系统是一种比较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它面向所有企业部门的职工用户,但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能。它能够实现报刊订阅的基本功能,包括新报刊信息的录入、订阅、查询等操作以及后台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用户合法注册后必须输入有效密码才能成功进入此系统,可以进行订阅报刊,查询信息,统计信息等操作。对于非法操作,系统有识别和防护措施。
订阅信息处理的特点是订阅信息处理量比较大,所管理的信息信息种类繁多,而且订阅单、编辑单的发生量特别大,关联信息多,查询和统计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因难。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使程序代码标准化,软件统一化,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删除不必要的管理冗余,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界面友好、简单化,做到实用、方便,尽量满足报刊订阅中员工的需要。
1.2 业务流程分析:
本系统主要面向的用户有系统管理员、读者。下面分角色对该系统的不同操作范围做说明。
本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模块:
(1)登陆功能:登陆系统为身份验证登录。分为管理员登录和一般用户登录。分别通过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报刊订阅管理界面,新的用户需要注册。
(2)录入新信息功能:对于管理员,包括新用户信息和新报刊信息的录入功能,信息一旦提交就存入到后台数据库中;普通用户自行注册进行可以修改个人信息。
(3)订阅功能:用户可以订阅报刊,系统自动计算所需金额,并显示在界面上;管理员不可订阅报刊,必须以用户身份订阅报刊。
(4)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查询并显示自己所订阅的信息;管理员可以按人员、报刊、部门分类查询。查询出的信息显示在界面上,并且可以预览和打印出结果。
(5)统计功能:管理员可以按用户、部门、报刊统计报刊的销售情况,并对一些重要的订阅信息进行统计;普通用户可以统计出自己的订阅情况,并且可以预览和打印出结果。
(6)系统维护功能:数据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依靠管理员对数据库里的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备份后,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可以恢复数据库到当时备份的状态,这提高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有利于系统的维护。
下图为该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1.3 信息需求分析
1.3.1 资料收集:业务流程中用到的相关单据主要是报刊信息还有订单信息
报刊信息表:
报刊代号 46-250 报刊名称 IT时代周刊
出版报社 科技出版社
出版周期 半月刊
每月定价 10.00 元/月
分类编号 1001
报刊介绍 《IT时代周刊》是一本深刻解读信息时代商业变革的杂志。除深度报道信息产业的重大新闻外,还报道金融、汽车、股市、零售等传统行业利用IT提升商业与管理的新闻。《IT时代周刊》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是CEO/CIO/CFO以及政府官员、商业领袖首选刊物。
订单信息表:
订单编号 报刊代号 用户编号 订阅日期 订阅月数 份数 操作
3003 46-205 3206 2008-7-1 订一月 1 取消订阅
3004 26-306 3108 2008-7-8 订半年 2 取消订阅
3005 72-310 3100 2008-7-9 订一年 1 取消订阅
3006 45-214 2541 2008-7-10 订一季 1 取消订阅
1.3.2 事项分析:根据以上资料中标题、表头等中各栏目名,可以得出相关事项,作为数据项;分析这些数据项,找出组合项、导出项、非结构化数据项,确定基本项。检查是否有要补充的基本数据项,是否有要改进的地方,补充改进之,得出所有基本项。
1.4 功能需求分析:
本系统的主要结构功能图如下:
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基本项构思ERD的四条基本原则:
①原则1 (确定实体):能独立存在的事物,例如人、物、事、地、团体、机构、活动、事项等等,在其有多个由基本项描述的特性需要关注时,就应把它作为实体。
②原则2 (确定联系):两个或多个实体间的关联与结合,如主管,从属,组成,占有,作用,配合,协同等等,当需要予以关注时,应作为联系。实体间的联系可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三类,在确定联系时还要确定其类型。
③原则3 (确定属性):实体的属性是实体的本质特征。实体应有标识属性(能把不同个体区分开来的属性组),并指定其中一个作为主标识。联系的属性是联系的结果或状态。
④原则4(一事一地):信息分析中得到的基本项要在且仅在实体联系图中的一个地方作为属性出现。
经过上述系统功能分析和需求总结,设计如下面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管理员表(Adminuser):用于存放管理员的数据记录,包括数据项:管理员名、密码。
部门表(Department):用来存放部门的相关记录,包括数据项:部门号,部门名。
用户表(Users):用于存放注册用户的记录,包括数据项:用户账号、密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部门号(和部门表有关)等。
报刊类别表(NewspaperClass):用于存放初始的报刊类别记录,包括数据项:分类编号、分类名称。
报刊信息表(Newspaper):用于存放报刊记录,包括数据项:报刊代号、报刊名称、出版报社、出版周期、季度报价、内容介绍、分类编号(和报刊类别表有关)等。
订单表(Order):用于存放用户下达的订阅报刊的基本信息,包括数据项:订单编号、用户编号(用户表的主码)、报刊代号(报刊信息表的主码)、订阅份数、订阅月数等。
根据上面的设计规划出来的实体有部门实体、管理员实体、用户实体、报刊类别实体、报刊信息实体和订单实体。
部门实体的E-R图如下图所示: 管理员实体的E-R图如下图所示:
用户实体的E-R图如下图所示: 报刊信息实体的E-R图如下图所示:
订单实体的E-R图如下图所示: 报刊类别实体的E-R图如下图所示:
所有实体之间的的关系E-R图如下图所示:
3.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3.1 一般逻辑模型设计:
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就是要将实体型、实体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由ERD导出一般关系模型的四条原则;
①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软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如果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何明,则需要在该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②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
③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各实体的码组成关系的码或关系码的一部分。
④3个或3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联系项链呢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各实体的码组成关系的码或关系码的一部分。
根据以上原则将E-R图转换成的关系模式如下: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
用户(用户账号,密码,用户真实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部门号)
管理员(管理员名,密码)
报刊类别(分类编号,分类名称)
报刊(报刊代号,报刊名称,出版报社,出版周期,每月订价,内容介绍,分类编号)
订单(用户编号,报刊代号,订阅份数,订阅月数,订阅总额)
3.2 具体逻辑模型设计:
在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中,首先创建newspaper数据库,然后根据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分析创建表4-1━4-6的6张数据表。在前台访问数据库阶段设置了用户和密码,用户为sa,密码为空。
表4-2 department部门表结构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允许空 说明
depNumber(主码) Char(10) 否 部门号
depName Char(50) 是 部门名称
表4-3 users用户表结构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允许空 说明
userNo(主码) Char(10) 否 用户帐号
userName Char(20) 是 真实姓名
passWord Char(10) 否 用户密码
address Char(150) 是 用户联系地址
phone Char(20) 是 用户联系电话
depNumber Char(10) 否 用户所属部门号
表4-3 newspaperClass报刊分类表结构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允许空 说明
classid(主码) Int(4) 否 报刊分类编号
className Char(30) 是 报刊分类名称
表4-4 newspaper报刊表结构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允许空 说明
newsNo(主码) Char(10) 否 报刊代号
newsName Char(40) 否 报刊名称
classid Int(4) 否 报刊分类编号
publish Char(150) 是 出版报社
pubPeriod Char(30) 是 出版周期
content Char(4000) 是 内容介绍
price Float(8) 否 每月报价
表-6 book订单表结构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允许空 说明
userNo(主码) Char(10) 否 用户帐号
newsNo(主码) Char(10) 否 报刊代号
orderAmount Int(4) 否 订阅份数
orderMonth Int(4) 否 订阅月数
totalPrice Float(8) 是 订阅总额
表4-1 adminuser管理员表结构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允许空 说明
adminUser(主码) Char(20) 否 管理员用户名
adminPass Char(10) 否 管理员密码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与数据库保护设计
4.1设计索引:我们可以在最经常查询的列上建立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而在这个系统中,我们经常要按用户账号,按报刊代号,按部门查询,所以,我们可以为这三个表建立索引,建立所以的SQL语句如下,这几个都是字符型
Create unique index userNum on users(userNo)
Create unique index departNum on department(depNumber)
Create unique index newsNum on newspaper(newsNO)
4.2 设计表间关系:
4.3完整性设计列出主要字段完整性的字段名、完整性约束条件;列出记录完整性约束及其约束条件;列出参照完整性表。
主要字段的完整性字段名和参照完整性表可以参照上图各个表之间的关系来看。
比如建立报刊表newspaper时,要求报刊代号在100~99999之间,报刊名称和每月定价不能取空值,报刊类别是报刊类别表的主键,则
Create table user
(userNo char(10) constraint C1 check(newsNo between 100 and 99999),
newsName char(40) constraint C2 not null,
classid int(4) constraint C3 not null,
publish char(150),pubPeriod char(30),content char(4000),
price float(8) not null,
constraint C4 foreign key(classid) references newspaperclass(classid) )
4.4在有多个用户操作时,考虑用户授权与安全性控制。
因为这个报刊订阅系统由多个用户使用,分为管理员和用户,他们拥有不同的权限和安全性控制。所以在权限设置方面,采用管理员和用户分别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入他们能使用权限范围里的界面。管理员登陆系统后,可以添加、修改用户和报刊的信息,可以对订单进行查询和统计,并且可以把查询统计的结果进行预览和打印出来,还要对数据库系统进行维护,适时备份数据库,一旦数据库遇到问题,可以恢复到最近备份的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用户登录,用户使用该系统前需要进行注册,他应该是该企业某个部门下面的员工,所以他需要输入他的部门号等信息,注册成功后,登录到系统,可以修改自己的信息还有订阅报刊,但由于权限的限制,他只能查看和统计自己的订单信息。
5. 处理功能设计
5.1 主控模块设计:
使用本系统,首先它会自动弹出“欢迎使用本系统”的欢迎界面,然后跳转到用户身份验证界面,选择管理员的身份进入,有录入(录入报刊信息、录入用户信息),查询,统计(统计用户、统计、报刊订单),系统维护(备份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注销,退出等菜单可使用,没注册的用户可进入注册界面进行注册,然后返回登录界面登录,进入后有欢迎界面,有订阅、查询、统计、修改、注销、退出等菜单可使用。
6.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
6.1 数据库及其表结构的建立:按照上面的逻辑分析见表
6.2数据输入:在建好的各个表中输入数据,要符合数据的约束条件
7. 数据库应用系统运行
7.1 写出系统操作使用的简要说明
本系统的运行需要安装PowerBuilder9.0和SQL Server2000软件。操作该系统,首先把备份的数据库还原出来,导入SQL Server中,然后打开该系统,连接上还原出来的数据库,再运行,就可以了。
7.2 系统实施过程
(1)打开PowerBuilder,新建一个工作区,命名为newspaper
(2)新建一个Application,取名newspaper,然后点击工具栏上的DB Profile,新建一个MSS Microsoft SQL Server,填入Profile Name,服务器名,用户名,密码,数据库,如下图,然后输入连接数据库的主要代码:
open(w_welcome)
// Profile newspaper
SQLCA.DBMS = "MSS Microsoft SQL Server"
SQLCA.Database = "newspaper"
SQLCA.ServerName = "CHINA-41CD782EF"
SQLCA.LogId = "sa"
SQLCA.LogPass=""
SQLCA.AutoCommit = False
SQLCA.DBParm = ""
connect;
if sqlca.sqlcode<>0 then
messagebox("错误","数据库连接错误,程序将关闭!",stopsign!)
return
end if
close(w_welcome)
open(w_login)
(3)制作登录页面w_login,在“确定”按钮输入如下:
“注册”按钮代码:open(w_register) //打开用户注册页面
“退出”按钮代码:close(w_login) //退出本系统
(4)制作注册窗口w_register,在“注册”按钮的代码如下:
“取消”按钮代码:close(w_register)
open(w_login)
(5)制作管理员主菜单w_adminview,建管理员主界面w_adminview,将该菜单放到窗口中
(6)制作用户主菜单w_userview,建用户主界面w_userview,将菜单放到窗口中
(7)制作管理员主菜单里的录入报刊信息窗口w_inmagazine,录入用户信息窗口w_inuser,
制作数据窗口dw_magagrid,dw_magafree,dw_userfree,dw_usergrid,在数据窗口调整好外观,添加控件,并设定相应的动作,分别放到这两个窗口中
这两个窗口功能相识,在窗口中输入:
dw_1.settransobject(sqlca)
dw_1.retrieve()
dw_2.settransobject(sqlca)
dw_2.retrieve()
(8)制作管理员主菜单中的查询订阅信息窗口w_searchorder,制作数据窗口dw_booksearch,将其放入窗体中,在窗口中输入代码:
dw_1.settransobject(sqlca)
dw_1.retrieve()
sle_1.setfocus()
在“查询”按钮中输入代码:
“预览”按钮的代码:
“关闭”按钮代码:close(w_searchorder)
数据窗口字段如下:
(9)制作管理员主菜单中的统计用户订单窗口w_statuser,统计部门订单窗口w_statdept,统计报刊订单窗口w_statnews:制作统计数据窗口dw_statnews,dw_statuser,dw_statdept将dw_statnews,dw_statuser,dw_statdept分别放入w_statnews, w_statuser,w_statdept中;以下仅列出按出按部门统计的代码和界面 (按用户、报刊统计类似,略);
按部门统计代码:
窗口代码:
按部门统计数据窗口:
dw_1.settransobject(sqlca)
dw_1.retrieve()
预览键代码:(与上页预览代码相同)
退出:close(parent)
(10)管理员主菜单中的更改登录在w_adminview中的代码
(11)管理员主菜单中的退出系统在w_adminview中的代码
(12)管理员主菜单中的数据库备份窗口w_backup,“开始备份”按钮的代码如下
在“>>”按钮带输入代码:
(13)管理员主菜单中的数据库恢复窗口w_restore,“开始恢复”按钮的代码如下
在“>>”按钮带输入代码:
在“开始恢复”按钮输入代码:
(14)用户主菜单的订阅报刊窗口w_userorder
该系统中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gs_userid,其它窗口界面都可以使用该变量,并显示用户名,用户登录后,它会显示“~~~~,欢迎使用本系统!”的欢迎界面。
窗口代码:
dw_1.settransobject(sqlca)
dw_1.retrieve()
sle_1.setfocus()
sle_2.text=gs_userid
“清空”按钮代码:
sle_1.text=""
sle_3.text=""
sle_5.text=""
“退出”按钮代码:
close(w_userorder)
“订阅”按钮代码:
(14)用户主菜单的查询订单窗口w_usersearch,将订单查找dw_booksearch放到窗口里,在窗口中过过滤器筛选中用户自己的订单信息,一打开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订单信息,可打印和预览结果
窗口代码:
“预览”和“退出”按钮同上
(15)用户主菜单的查询订单窗口w_userstatis,将用户统计dw_statuser放到窗口里,在窗口中过过滤器筛选中用户自己的订单信息,一打开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订单信息,可打印和预览结果,窗口代码如下:
用户统计dw_statuser数据窗口如下:
“预览”“退出”按钮略
(16)用户主菜单中的修改用户信息窗口w_usermodify,打开会先显示出你的信息,而用户名这一栏是输入不了的,也就是不能修改用户名,窗口代码如下:
“保存”按钮代码如下:
(17)用户主菜单中的更改登录和退出系统的代码和管理员的一样,这里就省略了。
7.3系统使用结果
打开本系统,首先弹出欢迎界面,通常一闪而过,然后到了登录界面,点击“注册”
按确定后,弹出“恭喜,您已注册成功!”的对话框。如果这时刷新服务管理器,打开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打开该数据库的用户表,就可看到刚才注册的用户已经在表中了
然后返回到登陆页面,输入刚才注册到的用户名和密码maishning,123456
登录后,弹出一个窗口,有供用户使用的菜单,界面显示“~~~~,欢迎使用本系统”
选择“订阅”菜单,在这个订阅界面,用户可以浏览到所有的报刊信息,要订阅报刊时,用户不需输入用户名与密码,只需输入您要订阅的报刊代号(该报刊代号必须是报刊表中存在的),订阅份数(必须是小于8的整数才有效),然后选择需要订阅的月数(一月、一季、半年或一年)然后点击“订阅”按钮
订阅成功后,系统弹出“恭喜!你已成功订阅该报刊,总金额是~~~~”确定后会显示出您所订阅的总额是多少元,按“清空”按钮后可以订阅其它报刊(同样的报刊不可重复订阅)
再订阅其它报刊,然后按“退出”按钮,来到用户主菜单然后选择“查询”菜单,这个数据窗口经过过滤,一打开就直接显示该用户过订阅的订单,可以进行预览和打印。
由于权限的限制,“统计”菜单中的也是只能统计自己订单信息的数据
在“退订”报刊菜单中,可以查看自己的订单,单击“退订”然后“保存”即可完成退订
在“修改”信息菜单中,用户名也是不可输入的文本框,即不可修改用户名,其它信息可以修改,保存后它会自动添加到数据库中
选择菜单上的“注销”,可以用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确定后回到登录界面
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用户名111,密码111,按登录按键,可看到管理员菜单
选择菜单栏中的录入->录入报刊信息,管理员可以大致浏览所有报刊信息,在上面的数据窗口可以查看上一页和下一页的具体内容,并且可以对其进行添加,删除、修改、保存等操作。
录入用户信息页面,基本相似
选择菜单栏中的“查询”->“订单信息”,管理员拥有的权限可以看到所有的订单信息
管理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按部门、按用户、按报刊查询,比如,要查询msishning用户,在文本框中输入关键字,选择单选按钮中的“按部门号”,点击“查询”,结果如下
可对全部订单或查询出来的订单进行预览和打印,方便使用
菜单栏中的“统计”菜单有三个子菜单,管理员可以分别统计用户订单信息、部门订单信息和报刊订单信息, 直接选择就可看到统计结果,比如选择“统计用户订单信息”
可将统计出来的结果进行预览和打印,方便使用,其它两个统计功能相似,略
主菜单中的系统维护->数据库备份,选择备份的位置,然后“开始备份”
主菜单中的系统维护->数据库恢复,选择之前备份的文件,输入路径和数据库名,然后“开始恢复”
7.4系统评价:
Ⅶ 数据库课程的内容有那些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结构原理,内容有:1. 绪论;2. 三种主要数据模型;3.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4. 关系数据理论;5. 数据库设计;6. 数据库维护;7. 数据库管理系统;8.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9.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总体设计要求:
四到五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既要有相互合作的精神,又要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从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到最后的软件测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文档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书写。
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软件界面要友好、安全性高。
软件要易于维护、方便升级。
编程语言可由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该语言较熟悉。避免把学习语言的时间放在设计期间。
参考使用的语言有:VF、VB、Delphi 、PB、VC、SQL_Server等。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一、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学生基本情况数据表,学生成绩数据表,课程表,代码表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实现学生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对学生基本信息提供灵活的查询方式。
3)完成一个班级的学期选课功能。
4)实现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5)能方便的对学生的个学期成绩进行查询。
6)具有成绩统计、排名等功能。
7)具有留级、休学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功能。
8)能输出常用的各种报表。
9)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三、设计要求
学生成绩表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年级的教学计划的变化情况。
对于新生班级,应该首先进行基本情况录入、选课、然后才能进行成绩录入。
图书管理系统
一、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1.要的数据表
图书基本信息表,借书卡信息表,借阅信息表,图书分类信息表,代码表等。
2.功能模块
1)图书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办理借书卡模块。
3)实现借书功能。
4)实现还书功能。
5)能方便的对图书进行查询。
6)对超期的情况能自动给出提示信息。
7)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三、设计要求
图书编号可参考国家统一的图书编码方法,再完成基本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尽量使系统能具有通用性。
银行储蓄系统
一、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定期存款单,活期存款帐,存款类别代码表等。
2.功能模块
1)实现储户开户登记。
2)办理定期存款帐。
3)办理定期取款手续。
4)办理活期存款帐
5)办理活期取款手续。
6)实现利息计算。
7)输出明细表。
8)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三、设计要求
要进行实际调研,系统功能在实现时参照实际的储蓄系统的功能。同时要考虑银行系统数据的安全与保密工作。数据要有加密功能。
设备管理系统
一、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1.主要数据表
设备明细帐表,设备使用单位代码表,国家标准设备分类表等。
2.功能模块
1)实现设备的录入、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2)实现国家标准设备代码的维护。
3)能够对设备进行方便的检索。
4)实现设备折旧计算。
5)能够输出设备分类明细表。
6)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三、设计要求
具体设备编码参考国家统一编码方法,功能实现也要考虑通用性。
医院药品进销存系统
Ⅷ 数据库程序设计主要是学什么
数据库是软件学科的专业课程之一,软件专业需要学的有:
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
其中数据库原理是最核心的课程之一。从应用角度上讲,软件=程序+数据,数据库是软件的一部分,软件运行时需要的数据组织在一起,使用专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大型软件的开发一般分为软件(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完成数据建模、数据结构定义、查询优化等。
Ⅸ 急!求个数据库课程的设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1. 掌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组织和实施。
2.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编程技术,并能独立完成一般小系统的程序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
3. 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并能求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任务(任选其一)
A.运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本院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图书、资料的登记、注销和查询。
—借书证管理,包括申请、注销借书证,查询借书证持有人等。
—借还图书、资料的登记、超期处理,超期拒借等。
—图书、资料查询,借、还图书和资料情况查询。
—图书、资料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拒此作为图书馆图书、资料订够的依据之一。(本项不作为基本要求)
B. 运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服务电话管理系统
向客户现场派技术人员的服务公司可以用服务电话管理系统跟踪客户、员工、工作订单、发票、付款等等。
要求:
数据库要存储以下信息:
—客户信息
—客户工需单信息
—完成工需单所需人工
—完成工需单所需部件
—部件信息
—付款信息
—雇员信息
完成的功能:
—输入/查看 客户工需单信息
—输入/查看部件、雇员等其它信息
—付款
—打印发票等
三、结果形式
1. 设计报告:含E-R图、数据字典、关系模式、关系实例、查询描述、关系代数、SQL实现的查询语言及查询结果。
2. 上机实现。
四、考核
1. 课程设计态度(20分)。
2. 递交的书面材料(40分)。
3. 上机运行情况(40分)
目录
1.问题描述 2
1.1背景 2
1.2数据需求 2
1.3事物需求 3
1.4关系模式 3
2.方案图表设计 3
2.1 E-R图 3
2.2数据流程图 8
2.3数据字典 9
2.4关系图: 11
3.数据库源代码 12
3.1数据库建立 12
3.2数据初始化 14
4.结果数据处理 17
4.1单表查询 17
4.2超期处理 19
4.3还书操作 20
4.4借书操作 22
4.5书籍状态 24
4.6读者状态 24
5.结束语 26
5.1课程设计心得 26
1.问题描述
1.1背景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面,IT产业和Internet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引起信息管理的革命,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学校,社会服务。
1.2数据需求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
2.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等。
3.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4.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5.书籍库存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
6.书籍库存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等。
7.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借书日期。
8.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等。
9.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还书日期。
10.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等。
11.超期还书罚款输入,还书超出期限包括超出期限还书的读者借书证号,书籍编号,罚款金额。
12.超期还书罚款查询,删除,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罚款金额等
1.3事物需求
(1)在读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查询读者信息。
b.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添加及删除的操作。
(2 )在书籍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浏览书籍信息,要求:
b.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包括添加及删除的操作。
(3)在借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浏览借阅信息。
b.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操作。
(4)在归还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浏览归还信息
b.对归还信息可修改维护操作
(5)在管理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显示当前数据库中管理者情况。
b.对管理者信息维护操作。
(6)在罚款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浏览罚款信息
b.对罚款信息可以更新
1.4关系模式
(一) 书籍类别(种类编号,种类名称)
(二) 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读者种类,登记时期)
(三) 书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书记作者,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
(四) 借阅(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读者借书时间)
(五) 还书(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读者还书时间)
(六) 罚款(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读者借书时间)
以上通过关系代数方法的进行运算得到所需要的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
2.方案图表设计
2.1 E-R图
根据1)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可能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逻辑结构功能。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划分的实体有:书籍类别信息实体、读者信息实体、书籍信息实体、借阅记录信息实体,归还记录信息实体。用E-R图一一描述这些实体。
2.1.1类别实体E-R图:
图2-1类别实体E-R图
2.1.2读者信息实体E-R图:
图2-2 读者信息实体E-R图
2.1.3信息实体E-R图:
图2-3信息实体E-R图
2.1.4.记录信息实体E-R图:
图2-4 记录信息实体E-R图
2.1.5记录信息实体E-R图:
图2-5记录信息实体E-R图
2.1.6罚款信息实体E-R图:
图2-6罚款信息实体E-R图
2.1.6总的信息实体E-R图:
图2-7总的信息实体E-R图
2.2数据流程图
D5
归还信息录入 基本信息录入
D2
D1
基本信息录入 基本信息录入
D3
D4
借阅信息录入
读者信息返回 书籍信息返回
图2-7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2.3数据字典
表2-1 book_sytle 书籍类别信息表
表中列名 数据类型 可否为空 说明
bookstyleno varchar not null(主键) 种类编号
bookstyle Varchar not null 种类名称
表2-2 system_readers读者信息表格
表中列名 数据类型 可否为空 说明
readerid varchar not null(主键) 读者借书证号
readername varchar not null 读者姓名
readersex varchar not null 读者性别
readertype varchar null 读者种类
regdate datetime null 登记日期
表2-3 system_book书籍信息表
表中列名 数据类型 可否为空 说明
bookid Varchar Not null(主键) 书籍编号
bookname Varchar Not null 书籍名称
bookstyle Varchar Not null 书籍类别
bookauthor Varchar Not null 书籍作者
bookpub Varchar Null 出版社名称
bookpubdate Datetime Null 出版日期
bookindate Datetime Null 登记日期
isborrowed Varchar Not Null 是否被借出
表2-4 borrow_record 借阅记录信息表
表中列名 数据类型 可否为空 说明
readerid Varchar Not null(外主键) 读者借阅证编号
bookid Varchar Not null(外主键) 书籍编号
borrowdate Varchar Not null 读者借书时间
表2-5 return_record 借阅记录信息表
表中列名 数据类型 可否为空 说明
readername Varchar Not null(外主键) 读者借阅证编号
readerid Varchar Not null(外主键) 书籍编号
returndate datetime Not null 读者还书时间
表2-6 reader_fee 罚款记录信息表
readerid varchar Not null 读者借书证编号
readername varchar Not null 读者姓名
bookid varchar Not null(外主键) 书籍编号
bookname varchar Not null 书籍名称
bookfee varchar Not Null 罚款金额
borrowdate datetime Not Null 借阅时间
2.4关系图:
图2-8数据库存表关系图
3.数据库源代码
3.1数据库建立
3.1.1创建数据库
USE master
GO
CREATE DATABASE librarysystem
ON
( NAME = librarysystem,
FILENAME = 'd:\librarysystem.mdf',
SIZE = 10,
MAXSIZE = 50,
FILEGROWTH = 5 )
LOG ON
( NAME = 'library',
FILENAME = 'd:\librarysystem.ldf',
SIZE = 5MB,
MAXSIZE = 25MB,
FILEGROWTH = 5MB )
GO
3.1.2书本类别表建立
create table book_style
(
bookstyleno varchar(30) primary key,
bookstyle varchar(30)
)
3.1.3创建书库表
create table system_books
(
bookid varchar(20) primary key,
bookname varchar(30) Not null,
bookstyleno varchar(30) Not null,
bookauthor varchar(30),
bookpub varchar(30) ,
bookpubdate datetime,
bookindate datetime ,
isborrowed varchar (2) ,
foreign key (bookstyleno) references book_style (bookstyleno),
)
3.1.4借书证表建立
create table system_readers
( readerid varchar(9)primary key,
readername varchar(9)not null ,
readersex varchar(2) not null,
readertype varchar(10),
regdate datetime
)
3.1.5借书记录表建立
create table borrow_record
( bookid varchar(20) primary key,
readerid varchar(9),
borrowdate datetime,
foreign key (bookid) references system_books(bookid),
foreign key (readerid) references system_readers(readerid),
)
3.1.6还书记录表建立
create table return_record
( bookid varchar(20) primary key,
readerid varchar(9),
returndate datetime,
foreign key (bookid) references system_books(bookid),
foreign key (readerid) references system_readers(readerid)
)
3.1.7罚款单表建立*/
create table reader_fee
( readerid varchar(9)not null,
readername varchar(9)not null ,
bookid varchar(20) primary key,
bookname varchar(30) Not null,
bookfee varchar(30) ,
borrowdate datetime,
foreign key (bookid) references system_books(bookid),
foreign key (readerid) references system_readers(readerid)
)
3.2数据初始化
3.2.1将书籍类别加入表book_style中
insert into book_style(bookstyleno,bookstyle)values('1','人文艺术类')
insert into book_style(bookstyleno,bookstyle)values('2','自然科学类')
insert into book_style(bookstyleno,bookstyle)values('3','社会科学类')
insert into book_style(bookstyleno,bookstyle)values('4','图片艺术类')
insert into book_style(bookstyleno,bookstyle)values('5','政治经济类')
insert into book_style(bookstyleno,bookstyle)values('6','工程技术类')
insert into book_style(bookstyleno,bookstyle)values('7','语言技能类')
3.2.2将已有的图书加入system_books表中(定义相同的作者出版社的书本编号不一样)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bookpubdate, 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00125415152','计算机组成原理','6','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1-03','2003-11-15','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bookpubdate, 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00125415153','计算机组成原理','6','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1-03','2003-11-15','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00456456','数据库原理','6','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02','2007-09-15','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bookpubdate, 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12215121','C程序设计','6','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4-02','2004-03-14','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9787308020558','计算机体系结构','6','石教英','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03','2006-11-15','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45456141414','数据结构(C语言版)','6','吴伟民,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6-28','2004-01-21','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5455515','中华历史5000年','1','吴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4-03','2006-05-15','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015115','古代埃及','3','赵文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02-02','2002-09-15','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1514514','日本文化','1','吴小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04-02','2004-03-14','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15154656','微观经济学','5','李小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03','2001-11-15','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5658','影视文学','4','苏庆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02-28','2000-01-21','1');
insert into
system_books(bookid ,bookname, bookstyleno,bookauthor,bookpub, bookpubdate,bookindate, isborrowed )
values('565800020','探索宇宙奥秘','2','苏庆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02-28','2000-01-21','1');
3.2.3将已有图书证的读者加入system_readers表中*/
insert into system_readers(readerid,readername,readersex,readertype,regdate)
values('X05620207','陈远鹏','男','学生','2005-9-23 14:23:56')
insert into system_readers(readerid,readername,readersex,readertype,regdate)
values('X05620206','陈特','男','学生','2005-09-30 13:24:54.623')
insert into system_readers(readerid,readername,readersex,readertype,regdate)
values('X05620204','赵铭静','女','学生','2005-09-27 11:24:54.123')
insert into system_readers(readerid,readername,readersex,readertype,regdate)
values('X05620202','潘虹','女','学生','2005-09-30 13:24:54.473')
insert into system_readers(readerid,readername,readersex,readertype,regdate)
values('008415','蒋伟','男','教师','2004-04-30 09:24:54.478')
insert into system_readers(readerid,readername,readersex,readertype,regdate)
values('001456','李叶风','女','教师','2004-04-30 09:24:54.478')
3.2.4添加已借书读者的记录,同时将在已借出的借阅标记置0*/
insert into borrow_record(bookid,readerid,borrowdate)
values('00125415152','X05620202','2007-09-27 11:24:54.123')
update system_books
set isborrowed=0
where bookid='00125415152'
insert into borrow_record(bookid,readerid,borrowdate)
values('00125415153','X05620206','2007-12-27 08:26:51.452')
update system_books
set isborrowed=0
where bookid='00125415153' and isborrowed='1'
insert into borrow_record(bookid,readerid,borrowdate)
values('5455515','X05620207','2007-12-27 08:26:51.452')
update system_books
set isborrowed=0
where bookid='5455515' and isborrowed='1'
insert into borrow_record(bookid,readerid,borrowdate)
values('015115','X05620204','2007-10-21 12:11:51.452')
update system_books
set isborrowed=0
where bookid='015115' and isborrowed='1'
insert into borrow_record(bookid,readerid,borrowdate)
values('15154656','001456','2007-12-28 14:11:51.312')
update system_books
set isborrowed=0
where bookid='15154656' and isborrowed='1'
insert into borrow_record(bookid,readerid,borrowdate)
values('565800020','008415','2007-08-28 15:11:31.512')
update system_books
set isborrowed=0
where bookid='565800020' and isborrowed='1'
4.结果数据处理
4.1单表查询
4.1.1表book_style中查询演示:
图4-1 表book_style中内容
4.1.2表system_books中查询演示:
图4-2 表system_books中内容
4.1.3将已有图书证的读者加入system_readers表中结果查询:
图4-3 表system_readers中内容
4.1.4借书纪录表borrow_record结果查询:
图4-4 表borrow_record中内容
4.2超期处理
4.2.1现在对已有借书证的读者进行查询借书是否超期(这里归定30天):
说明:当前的getdate()以日期为2008年1月6日计算
图4-4 选出借出超过30天的读者
4.2.2同时也可以用语句超过天数的读者进行罚款,加入到罚款单里面,一天以0.3元扣除计算:
SQL语言:
insert into reader_fee(readerid,readername,bookid,bookname,bookfee,borrowdate)
select system_readers.readerid 读者借书证编号 ,readername 读者姓名,
system_books.bookid 书籍编号,bookname 书名,
0.3*(Datediff(day,convert(smalldatetime,borrowdate),getdate())-30) 超过时间天数,
borrowdate 借书时间
from borrow_record ,system_readers ,system_books
where system_readers.readerid=borrow_record.readerid
and system_books.bookid=borrow_record.bookid
and Datediff(day,convert(smalldatetime,borrowdate),getdate())>=30
(所影响的行数为 3 行)
select readerid 书读者借书证编号,readername 读者姓名,
bookid 书籍编号,bookfee 超期罚款
from reader_fee
形成各本书对应的罚款金额,按0.3元每天算
图4-5查看罚款单
4.3还书操作
4.3.1现在对某一读者进行还书操作:
1.首先还书要在还书纪录中添加一条还书纪录
2.其次删除相应书本的借阅纪录
3.最后在书库中标记该本书为1,表示归还了未借,可供其他读者借阅
说明:学号为X05620207 姓名为陈远鹏 借阅的565800020书籍编号进行归还。
SQL语言:
insert into return_record(bookid,readerid,returndate)
select bookid,readerid,getdate()
from borrow_record
where bookid='565800020'
(所影响的行数为 1 行)
delete
from borrow_record
where bookid='565800020'
(所影响的行数为 1 行)
update system_books
set isborrowed=1
where bookid='565800020'
(所影响的行数为 1 行)
三个表的结果如图:
图4-6 增加了565800020纪录
图4-7 565800020这本书在借书纪录里没有了
图4-8 标记设为了‘1’
说明:这本书重新回到未被借出标记为1(注,相同的书其编号是不同的)
其结果为还书成功,相应的各表都有变化,对于罚款单通过借阅记录表borrow_record中更新。
4.4借书操作
4.4.1查询未被借出的书本:
图4-9
4.4.2查询已被借出的书本:
图4-10
4.4.3申请借书证:
SQL语言:
Insert into system_readers(readerid,readername,readersex,readertype,regdate)
values('X05620211','小华','男','学生',getdate())
图4-11
说明:查询相应的纪录增加了小华这样一个读者的借书证纪录:
4.4.4注销借书证:
说明:
1.在注销之前执行所有的还书过程,就是上面写到的所述SQL语句,然后执行
delete from system_readers where readerid=' X05620211',
2.小华借书证纪录就被删除了,同时要删除和小华归还纪录的内容
delete from return_record where readerid=' X05620211',
4.4.5查询所有书所对应的类别:
图4-12
4.5书籍状态
4.5.1查询所有工技术类的书:
图4-13
4.5.2查询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
图4-14
4.6读者状态
4.6.1查询什么人借了什么书:
SQL语言:
select readername 读者姓名,bookname 书籍名称
from borrow_record,system_books,system_readers
where system_readers.readerid=borrow_record.readerid
and system_books.bookid=borrow_record.bookid
图4-15
4.6.2指定潘虹借了什么书:
SQL语言:
select readername 读者姓名,bookname 书籍名称
from borrow_record,system_books,system_readers
where system_readers.readerid=borrow_record.readerid
and system_books.bookid=borrow_record.bookid
and readername='潘虹'
图4-16
5.结束语
5.1课程设计心得
通过此次数据库的课程设计,真正达到了学与用的结合,增强了对数据库方面应用的理解,对自己今后参与开发数据库系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实验过程中,从建立数据开始,对灵据库设计理念及思想上有更高的认识,从需求分析,到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E-R图的表示,数据字典的创建,懂得了不少有关数据库开发过程中的知识,在实验中建表,及其关系模式,关系代数的建立及理解,将SQL语的查询语句用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自己在数据库中应用SQL语言的灵活性,其中包括,插入、删除、修改、查询,牵涉表和表之间的联系,主建与外主键的定义,约束项的设置,使逻辑更严密,在学习过程中,我也能过上网查了不少资料,也看了一些别人设计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报告,学以致用,自我创新,独立完成了这份自己的报告,从中在学到用,从用又到学,不断修改,系统更新。虽然不能达到完善系统,但也做到了尽善尽美,加强理论学习对完善系统会有很多帮助,不管怎么说,对这次做的课程设计自己觉得还算满意。
Ⅹ Access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的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图书
书名: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第三版)
套系名称: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
书号:978-7-113-13893-6
版次:3-5
开本:16开
页码:364页
作者:张成叔
出版时间:2012-01-01
定价:39 元
适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张成叔主编的《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版)的基础上,对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内容再次优化整合而成。
本书分为“理论、实训、公共基础”3部分,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具体项目,引导读者边学习、边实践,掌握Access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书理念先进、结构完整、深入浅出、可读性好、可操作性强。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数据库应用”课程及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读者的参考书。 理 论 部 分
第1章 Access基础1
1.1 数据库基础知识1
1.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1
1.1.2 数据库系统2
1.1.3 数据模型4
1.2 关系数据库5
1.2.1 关系数据模型5
1.2.2 关系运算7
1.3 启动和退出Access7
1.4 Access简介8
1.4.1 Access发展概述8
1.4.2 Access的系统结构9
1.4.3 Access的用户界面10
小结11
习题一11
第2章 数据库14
2.1 设计数据库14
2.1.1 设计原则14
2.1.2 设计步骤14
2.2 创建数据库16
2.2.1 建立一个空数据库17
2.2.2 利用向导创建数据库18
2.3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9
2.3.1 数据库的打开19
2.3.2 数据库的关闭19
2.3.3 数据库的备份20
2.3.4 数据库的压缩和修复20
小结20
习题二20
第3章 表22
3.1 Access数据类型22
3.1.1 基本概念22
3.1.2 数据类型23
3.2 创建表26
3.2.1 建立表结构26
3.2.2 向表中输入数据28
3.2.3 设置字段属性29
3.2.4 建立表之间的关系34
3.3 维护表36
3.3.1 打开和关闭表36
3.3.2 修改表的结构36
3.3.3 编辑表的内容38
3.3.4 调整表的外观39
3.4 操作表42
3.4.1 查找数据42
3.4.2 替换数据43
3.4.3 排序记录43
3.4.4 筛选记录44
3.5 导入/导出表46
3.5.1 数据的导入46
3.5.2 数据的导出47
小结48
习题三48
第4章 查询52
4.1 认识查询52
4.1.1 查询的功能52
4.1.2 查询的类型53
4.1.3 查询的条件53
4.2 创建选择查询57
4.2.1 简单查询向导57
4.2.2 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条件
查询58
4.2.3 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总计
查询61
4.3 创建参数查询62
4.3.1 单参数查询63
4.3.2 多参数查询65
4.4 创建交叉表查询66
4.4.1 认识交叉表查询66
4.4.2 创建交叉表查询66
4.5 创建操作查询68
4.5.1 认识操作查询68
4.5.2 生成表查询68
4.5.3 追加查询69
4.5.4 更新查询70
4.5.5 删除查询71
4.6 SQL查询72
4.6.1 使用SQL修改查询中的
准则72
4.6.2 SQL基础知识73
4.6.3 创建SQL查询76
小结78
习题四78
第5章 窗体84
5.1 窗体基础知识84
5.1.1 窗体的概念84
5.1.2 窗体的视图84
5.1.3 窗体的组成85
5.1.4 窗体的类型85
5.2 创建窗体87
5.2.1 自动创建窗体87
5.2.2 使用“窗体向导”88
5.2.3 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90
5.2.4 使用图表向导91
5.3 自定义窗体92
5.3.1 工具栏92
5.3.2 工具箱93
5.3.3 窗体中的控件94
5.3.4 控件的用法96
5.3.5 窗体和控件的属性103
5.3.6 窗体和控件的事件106
5.4 美化窗体106
5.4.1 使用自动套用格式107
5.4.2 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107
5.4.3 对齐窗体中的控件107
小结108
习题五108
第6章 报表111
6.1 报表基础知识111
6.1.1 报表的定义和功能111
6.1.2 报表的视图111
6.1.3 报表的组成112
6.1.4 报表的分类113
6.2 报表的自动创建和向导创建114
6.2.1 利用“自动报表”创建
报表114
6.2.2 利用“报表向导”创建
报表115
6.2.3 利用“图表向导”创建
报表116
6.2.4 利用“标签向导”创建
报表117
6.3 报表设计视图的使用118
6.3.1 报表的设计视图118
6.3.2 报表的格式设定119
6.3.3 报表中的控件使用120
6.3.4 创建基于参数查询的
报表123
6.3.5 创建子报表123
6.3.6 报表的排序和分组125
6.4 预览和打印报表126
6.4.1 预览报表126
6.4.2 打印报表127
小结127
习题六128
第7章 数据访问页130
7.1 数据访问页基础知识130
7.1.1 数据访问页的基本概念130
7.1.2 数据访问页面视图130
7.1.3 数据访问页数据源
类型131
7.2 创建数据访问页132
7.2.1 自动创建数据访问页132
7.2.2 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133
7.2.3 用设计视图创建或修改
数据访问页134
7.2.4 利用现有Web页创建
数据访问页135
7.3 编辑数据访问页135
7.3.1 为数据访问页添加控件136
7.3.2 美化和完善数据访问页137
7.3.3 在数据访问页上添加
超链接138
7.4 在IE中查看数据访问页138
小结138
习题七139
第8章 宏140
8.1 宏的概念140
8.1.1 宏的基本概念140
8.1.2 宏与Visual Basic140
8.1.3 宏向Visual Basic程序代码
转换141
8.2 宏的操作141
8.2.1 创建宏141
8.2.2 宏的运行146
8.2.3 宏的调试146
8.2.4 常用宏操作147
小结148
习题八148
第9章 模块151
9.1 模块基本概念151
9.1.1 模块的类型151
9.1.2 模块的组成152
9.1.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
概念152
9.2 VBA开发环境155
9.2.1 进入VBA编程环境155
9.2.2 VBE窗口156
9.2.3 编写VBA代码157
9.3 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158
9.3.1 数据类型和数据库对象158
9.3.2 常量与变量160
9.3.3 数组162
9.3.4 运算符与表达式163
9.4 常用标准函数165
9.4.1 数学函数166
9.4.2 字符串函数166
9.4.3 类型转换函数167
9.4.4 日期/时间函数167
9.5 语句和控制结构168
9.5.1 语句概述168
9.5.2 条件结构169
9.5.3 循环结构172
9.6 调用过程及参数传递176
9.6.1 过程定义和调用176
9.6.2 参数传递178
9.7 常用操作方法179
9.7.1 打开和关闭窗体179
9.7.2 打开和关闭报表180
9.7.3 输入框181
9.7.4 消息框181
9.7.5 计时事件Timer182
9.7.6 VBA编程验证数据183
9.8 VBA程序的错误处理和调试183
9.8.1 错误处理183
9.8.2 调试184
9.9 VBA数据库编程187
9.9.1 数据库引擎及其接口187
9.9.2 VBA访问的数据库
类型188
9.9.3 数据库访问对象
(DAO)188
9.9.4 ActiveX数据对象
(ADO)190
9.9.5 数据库编程分析197
小结200
习题九201
实 训 部 分
实训1 创建数据库213
实训1.1 启动数据库并使用帮助
系统213
实训1.2 创建数据库214
实训1.3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15
思考及课后练习216
实训2 表Ⅰ——建立表结构和输入
数据217
实训2.1 建立表结构217
实训2.2 向表中输入数据218
实训2.3 设置字段属性220
实训2.4 建立表之间的关系221
思考及课后练习222
实训3 表Ⅱ——维护、操作、
导入/导出表223
实训3.1 打开和关闭表223
实训3.2 修改表的结构223
实训3.3 编辑表的内容224
实训3.4 调整表的外观225
实训3.5 查找数据226
实训3.6 替换数据226
实训3.7 排序记录226
实训3.8 筛选记录227
实训3.9 导入/导出表229
思考及课后练习229
实训4 查询Ⅰ——选择查询和参数
查询230
实训4.1 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230
实训4.2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选择
查询231
实训4.3 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总计
查询232
实训4.4 创建单参数查询232
实训4.5 创建多参数查询233
思考及课后练习234
实训5 查询Ⅱ——交叉表查询和操作
查询235
实训5.1 创建交叉表查询235
实训5.2 创建操作查询236
思考及课后练习239
实训6 查询Ⅲ——SQL查询240
实训6.1 数据定义语句240
实训6.2 数据查询语句241
实训6.3 创建联合查询和子查询242
思考及课后练习243
实训7 窗体Ⅰ——创建窗体245
实训7.1 利用“自动创建窗体”
创建窗体245
实训7.2 利用向导创建窗体246
实训7.3 利用“图表向导”创建
窗体247
思考及课后练习248
实训8 窗体Ⅱ——自定义窗体、美化
窗体249
实训8.1 控件的使用249
实训8.2 控件的布局调整253
思考及课后练习254
实训9 报表255
实训9.1 利用向导创建报表255
实训9.2 创建主/子报表257
思考及课后练习259
实训10 数据访问页260
实训10.1 创建数据访问页260
实训10.2 编辑数据访问页262
思考及课后练习263
实训11 宏264
实训11.1 创建和运行宏264
实训11.2 为命令按钮创建宏266
思考及课后练习267
实训12 模块Ⅰ——条件结构268
实训12.1 If语句及IIf函数的
使用268
实训12.2 Switch函数及Select语句
的使用270
思考及课后练习271
实训13 模块Ⅱ——循环结构272
实训13.1 循环结构实训272
实训13.2 过程的创建与调用273
思考及课后练习274
实训14 模块Ⅲ——对象操作275
实训14.1 使用和修改对象属性275
实训14.2 DoCmd对象的使用276
实训14.3 设计计时器277
思考及课后练习278
公共基础部分
第1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279
1.1 算法的基本概念279
1.1.1 算法的定义279
1.1.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
复杂度280
1.1.3 经典例题解析280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281
1.2.1 数据结构的定义281
1.2.2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283
1.2.3 经典例题解析283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284
1.3.1 线性表的定义284
1.3.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结构284
1.3.3 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
运算285
1.3.4 经典例题解析285
1.4 栈和队列286
1.4.1 栈286
1.4.2 队列286
1.4.3 经典例题解析287
1.5 线性链表288
1.5.1 线性单链表的结构及其
基本运算288
1.5.2 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289
1.5.3 线性双向链表的结构及
其基本运算289
1.5.4 经典例题解析290
1.6 树和二叉树290
1.6.1 树的定义290
1.6.2 二叉树291
1.6.3 二叉树的遍历292
1.6.4 经典例题解析293
1.7 查找技术294
1.7.1 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
算法294
1.7.2 经典例题解析295
1.8 排序技术295
1.8.1 插入排序295
1.8.2 交换排序296
1.8.3 选择排序297
1.8.4 各种排序算法比较297
1.8.5 经典例题解析298
小结298
习题一299
第2章 程序设计基础301
2.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301
2.1.1 程序设计与编程风格301
2.1.2 经典例题解析301
2.2 结构化程序设计302
2.2.1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
和特点302
2.2.2 结构化程序的设计原则
和方法303
2.2.3 经典例题解析303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303
2.3.1 面向对象的方法303
2.3.2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304
2.3.3 经典例题解析305
小结306
习题二306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308
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308
3.1.1 软件的定义与软件的
特点308
3.1.2 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309
3.1.3 软件工程过程309
3.1.4 软件生命周期309
3.1.5 软件工程的目标与
原则310
3.1.6 软件开发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311
3.1.7 经典例题解析311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312
3.2.1 可行性研究312
3.2.2 需求分析和需求分析
方法313
3.2.3 结构化分析方法及其常用
工具313
3.2.4 结构化方法开发过程314
3.2.5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315
3.2.6 经典例题解析315
3.3 结构化设计方法316
3.3.1 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316
3.3.2 概要设计317
3.3.3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317
3.3.4 详细设计318
3.3.5 经典例题解析319
3.4 软件测试320
3.4.1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320
3.4.2 软件测试的技术与方法320
3.4.3 软件测试的实施321
3.4.4 经典例题解析322
3.5 程序的调试323
3.5.1 程序调试的基本概念323
3.5.2 程序的静态调试与动态
调试324
3.5.3 常见的软件动态调试的
方法324
3.5.4 软件的维护324
3.5.5 经典例题解析325
小结326
习题三326
第4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329
4.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329
4.1.1 信息、数据、数据库329
4.1.2 数据库管理系统330
4.1.3 数据库系统331
4.1.4 经典例题解析332
4.2 数据模型333
4.2.1 数据模型概述333
4.2.2 实体间的联系334
4.2.3 实体-联系模型334
4.2.4 基本数据类型335
4.2.5 经典例题解析335
4.3 关系代数运算336
4.3.1 关系代数336
4.3.2 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338
4.3.3 经典例题解析338
4.4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339
4.4.1 数据库设计概述339
4.4.2 数据库设计的需求
分析339
4.4.3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339
4.4.4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340
4.4.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340
4.4.6 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340
4.4.7 经典例题解析341
小结341
习题四341
附录A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简介346
参考文献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