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新版脚手架如何配置build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新版脚手架如何配置build

发布时间: 2022-09-10 19:04:15

‘壹’ ant 的build.xml如何配置便可执行 某一个目录下的.exe文件

Ant的构建文件
当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时,首先应该编写Ant构建文件。构建文件定义了构建过程,并被团队开发中每个人使用。Ant构建文件默认命名为build.xml,也可以取其他的名字。只不过在运行的时候把这个命名当作参数传给Ant。构建文件可以放在任何的位置。一般做法是放在项目顶层目录中,这样可以保持项目的简洁和清晰。下面是一个典型的项目层次结构。
(1) src存放文件。
(2) class存放编译后的文件。
(3) lib存放第三方JAR包。
(4) dist存放打包,发布以后的代码。
Ant构建文件是XML文件。每个构建文件定义一个唯一的项目(Project元素)。每个项目下可以定义很多目标(target元素),这些目标之间可以有依赖关系。当执行这类目标时,需要执行他们所依赖的目标。
每个目标中可以定义多个任务,目标中还定义了所要执行的任务序列。Ant在构建目标时必须调用所定义的任务。任务定义了Ant实际执行的命令。Ant中的任务可以为3类。
(1) 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是Ant自带的任务。
(2) 可选任务。可选任务实来自第三方的任务,因此需要一个附加的JAR文件。
(3) 用户自定义的任务。用户自定义的任务实用户自己开发的任务。
1.<project>标签
每个构建文件对应一个项目。<project>标签时构建文件的根标签。它可以有多个内在属性,就如代码中所示,其各个属性的含义分别如下。
(1) default表示默认的运行目标,这个属性是必须的。
(2) basedir表示项目的基准目录。
(3) name表示项目名。
(4) description表示项目的描述。
每个构建文件都对应于一个项目,但是大型项目经常包含大量的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都可以有自己的构建文件。
2.<target>标签
一个项目标签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target标签。一个target标签可以依赖其他的target标签。
例如,有一个target用于编译程序,另一个target用于声称可执行文件。在生成可执行文件之前必须先编译该文件,因策可执行文件的target依赖于编译程序的target。Target的所有属性如下。
(1).name表示标明,这个属性是必须的。
(2).depends表示依赖的目标。
(3)if表示仅当属性设置时才执行。
(4)unless表示当属性没有设置时才执行。
(5)description表示项目的描述。
Ant的depends属性指定了target的执行顺序。Ant会依照depends属性中target出现顺序依次执行每个target。在执行之前,首先需要执行它所依赖的target。程序中的名为run的target的depends属性compile,而名为compile的target的 depends属性是prepare,所以这几个target执行的顺序是prepare->compile->run。
一个target只能被执行一次,即使有多个target依赖于它。如果没有if或unless属性,target总会被执行。
3.<mkdir>标签
该标签用于创建一个目录,它有一个属性dir用来指定所创建的目录名,其代码如下:
<mkdir dir=”${class.root}”/>
通过以上代码就创建了一个目录,这个目录已经被前面的property标签所指定。
4<jar>标签
该标签用来生成一个JAR文件,其属性如下。
(1) destfile表示JAR文件名。
(2) basedir表示被归档的文件名。
(3) includes表示别归档的文件模式。
(4) exchudes表示被排除的文件模式。
5.<javac标签>
该标签用于编译一个或一组java文件,其属性如下。
(1).srcdir表示源程序的目录。
(2).destdir表示class文件的输出目录。
(3).include表示被编译的文件的模式。
(4).excludes表示被排除的文件的模式。
(5).classpath表示所使用的类路径。
(6).debug表示包含的调试信息。
(7).optimize表示是否使用优化。
(8).verbose 表示提供详细的输出信息。
(9).fileonerror表示当碰到错误就自动停止。
6.<java>标签
该标签用来执行编译生成的.class文件,其属性如下。
(1).classname 表示将执行的类名。
(2).jar表示包含该类的JAR文件名。
(3).classpath所表示用到的类路径。
(4).fork表示在一个新的虚拟机中运行该类。
(5).failonerror表示当出现错误时自动停止。
(6).output 表示输出文件。
(7).append表示追加或者覆盖默认文件。
7.<delete>标签
该标签用于删除一个文件或一组文件,其属性如下。
(1)/file表示要删除的文件。
(2).dir表示要删除的目录。
(3).includeEmptyDirs 表示指定是否要删除空目录,默认值是删除。
(4).failonerror 表示指定当碰到错误是否停止,默认值是自动停止。
(5).verbose表示指定是否列出所删除的文件,默认值为不列出。
8.<>标签
该标签用于文件或文件集的拷贝,其属性如下。
(1).file 表示源文件。
(2).tofile 表示目标文件。
(3).todir 表示目标目录。
(4).overwrite 表示指定是否覆盖目标文件,默认值是不覆盖。
(5).includeEmptyDirs 表示制定是否拷贝空目录,默认值为拷贝。
(6).failonerror 表示指定如目标没有发现是否自动停止,默认值是停止。
(7).verbose 表示制定是否显示详细信息,默认值不显示。
Ant的数据类型
在构建文件中为了标识文件或文件组,经常需要使用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含在org.apache.tool.ant.types包中。下面镜简单介绍构建文件中一些常用的数据类型。
1. argument 类型
由Ant构建文件调用的程序,可以通过<arg>元素向其传递命令行参数,如apply,exec和java任
务均可接受嵌套<arg>元素,可以为各自的过程调用指定参数。以下是<arg>的所有属性。
(1).values 是一个命令参数。如果参数中有空格,但又想将它作为单独一个值,则使用此属性。
(2).file表示一个参数的文件名。在构建文件中,此文件名相对于当前的工作目录。
(3).line表示用空格分隔的多个参数列表。
(4).path表示路径。
2.ervironment 类型
由Ant构建文件调用的外部命令或程序,<env>元素制定了哪些环境变量要传递给正在执行的系统命令,<env>元素可以接受以下属性。
(1).file表示环境变量值的文件名。此文件名要被转换位一个绝对路径。
(2).path表示环境变量的路径。Ant会将它转换为一个本地约定。
(3).value 表示环境变量的一个直接变量。
(4).key 表示环境变量名。
注意 file path 或 value只能取一个。
3.filelist类型
Filelist 是一个支持命名的文件列表的数据类型,包含在一个filelist类型中的文件不一定是存在的文件。以下是其所有的属性。
(1).dir是用于计算绝对文件名的目录。
(2).files 是用逗号分隔的文件名列表。
(3).refid 是对某处定义的一个<filelist>的引用。
注意 dir 和 files 都是必要的,除非指定了refid(这种情况下,dir和files都不允许使用)。
4.fileset类型
Fileset 数据类型定义了一组文件,并通常表示为<fileset>元素。不过,许多ant任务构建成了隐式的fileset,这说明他们支持所有的fileset属性和嵌套元素。以下为fileset 的属性列表。
(1).dir表示fileset 的基目录。
(2).casesensitive的值如果为false,那么匹配文件名时,fileset不是区分大小写的,其默认值为true.
(3).defaultexcludes 用来确定是否使用默认的排除模式,默认为true。
(4).excludes 是用逗号分隔的需要派出的文件模式列表。
(5).excludesfile 表示每行包含一个排除模式的文件的文件名。
(6).includes 是用逗号分隔的,需要包含的文件模式列表。
(7).includesfile 表示每行包括一个包含模式的文件名。
5.patternset 类型
Fileset 是对文件的分组,而patternset是对模式的分组,他们是紧密相关的概念。<patternset>支持4个属性:includes excludex includexfile 和 excludesfile,与fileset相同。Patternset 还允许以下嵌套元素:include,exclude,includefile 和 excludesfile.
6.filterset 类型
Filterset定义了一组过滤器,这些过滤器将在文件移动或复制时完成文件的文本替换。
主要属性如下:
(1).begintoken 表示嵌套过滤器所搜索的记号,这是标识其开始的字符串。
(2).endtoken表示嵌套过滤器所搜索的记号这是标识其结束的字符串。
(3).id是过滤器的唯一标志符。
(4).refid是对构建文件中某处定义一个过滤器的引用。
7.Path类型
Path元素用来表示一个类路径,不过它还可以用于表示其他的路径。在用作几个属性时,路经中的各项用分号或冒号隔开。在构建的时候,此分隔符将代替当前平台中所有的路径分隔符,其拥有的属性如下。
(1).location 表示一个文件或目录。Ant在内部将此扩展为一个绝对路径。
(2).refid 是对当前构建文件中某处定义的一个path的引用。
(3).path表示一个文件或路径名列表。
8.mapper类型
Mapper类型定义了一组输入文件和一组输出文件间的关系,其属性如下。
(1).classname 表示实现mapper类的类名。当内置mapper不满足要求时,用于创建定制mapper.
(2).classpath表示查找一个定制mapper时所用的类型路径。
(3).classpathref是对某处定义的一个类路径的引用。
(4).from属性的含义取决于所用的mapper.
(5).to属性的含义取决于所用的mapper.
(6).type属性的取值为identity,flatten glob merge regexp 其中之一,它定义了要是用的内置mapper的类型。

Ant 的运行
安装好Ant并且配置好路径之后,在命令行中切换到构建文件的目录,输入Ant命令就可以运行Ant.若没有指定任何参数,Ant会在当前目录下查询 build.xml文件。如果找到了就用该文件作为构建文件。如果使用了 –find 选项,Ant 就会在上级目录中找构建文件,直至到达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如果构建文件的名字不是build.xml ,则Ant运行的时候就可以使用 –buildfile file,这里file 指定了要使用的构建文件的名称,示例如下:
Ant如下说明了表示当前目录的构建文件为build.xml 运行 ant 执行默认的目标。
Ant –buildfile test.xml

‘贰’ android studio ndk-build怎么配置环境

第一步:下载Android NDK。
第二步:为project设置ndk路径,在local.properties中,添加ndk.dir=<path-to-ndk>。
第三步:修改build.gradle文件。
第四步:创建jni文件。
第五步:创建测试类文件。
第六步:创建.h文件。创建.cpp文件。
第七步:进行测试

‘叁’ 如何配置build.gradle版本

build.gradle
//设置脚本的运行环境
buildscript {
//支持java 依赖库管理(maven/ivy),用于项目的依赖。
repositories {
mavenCentral()
}
//依赖包的定义。支持maven/ivy,远程,本地库,也支持单文件
dependencies {
classpath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0.4'
}
}
//声明构建的项目类型,这里当然是android了
apply plugin: 'android'
//设置编译android项目的参数
android {
compileSdkVersion 17
buildToolsVersion "17"

defaultConfig {
minSdkVersion 8
targetSdkVersion 17
}
//Android默认配置
sourceSets {
main {
manifest.srcFile 'AndroidManifest.xml'
java.srcDirs = ['src']
resources.srcDirs = ['src']
aidl.srcDirs = ['src']
renderscript.srcDirs = ['src']
res.srcDirs = ['res']
assets.srcDirs = ['assets']
}
//测试所在的路径,这里假设是tests文件夹,没有可以不写这一行
instrumentTest.setRoot('tests')
}

//这个是解决lint报错的代码
lintOptions {
abortOnError false
}
/**
* 签名设置
*/
signingConfigs {
myConfigs {
storeFile file("签名文件地址")
keyAlias "..."
keyPassword "..."
storePassword "..."
}
}
/**
* 混淆设置
*/
buildTypes {
release {
signingConfig signingConfigs.myConfigs
runProguard tru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txt'), 'proguard-rules.pro'
}
}
/**
* 渠道打包(不同包名)
*/
proctFlavors {
qqqq {
applicationId = '包名'
}
hhhhh {
applicationId='包名'
}
}
}
/**
* .so文件的导入

‘肆’ 如何在Android Studio里设置Build Tool版本

在工程目录的 build.gradle 文件里修改 buildToolsVersion 的值,如下图:

(4)新版脚手架如何配置build扩展阅读:

Android Studio 是谷歌推出的一个Android集成开发工具,基于IntelliJ IDEA. 类似 Eclipse ADT,Android Studio 提供了集成的 Android 开发工具用于开发和调。

一、架构组成

1、在IDEA的基础上,Android Studio 提供:

2、基于Gradle的构建支持

3、Android 专属的重构和快速修复

4、提示工具以捕获性能、可用性、版本兼容性等问题

5、支持ProGuard 和应用签名

6、基于模板的向导来生成常用的 Android 应用设计和组件

7、功能强大的布局编辑器,可以让你拖拉 UI 控件并进行效果预览

二、启动解决方案

1、先来到Android Studio的bin目录下,修改studio.bat 第72行GOTO end 在它前面加上PAUSE 用于查看错误消息,进入cmd 然后指向Android Studio目录下 运行studio.bat 可以查看错误消息,去修改android-studioin目录下的studio.exe.vmoptions 去除第5行的 -XX:+UseCodeCacheFlushing,启动成功

2、用记事本打开android-studioin 目录下的studio.bat

将 SET VM_OPTIONS_FILE=%IDE_BIN_DIR%studio%BITS%.exe.vmoptions

改为 SETVM_OPTIONS_FILE=%IDE_BIN_DIR%studio%BITS%.exe启动成功

3、用文本工具打开
studio.bat
line25 to line 28:
SET JRE=%JDK%
IF EXIST "%JRE%jre" SET JRE=%JDK%jre
SET BITS=IF EXIST "%JRE%libamd64" SET BITS=64

可以看到里面设置软件支持系统位数是64位,如果自己所用电脑是32位的 jre/lib目录下只有i386文件,尝试把

IF EXIST "%JRE%libamd64" SET BITS=64 改为

IF EXIST "%JRE%libi386" SET BITS=32

4、、检查jdk路径是否配置,1.6和1.7都没有问题,jdk环境变量配置确保正确。

Android Studio 0.2 Released

Jun 6, 2013 Google released Android Studio 0.1.3.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Android Studio

‘伍’ vue2.0用脚手架搭建的官方例子怎么用webpack打包 如何配置

官网的vue-cli已经非常清楚明白咯。你只要利用npm进行安装vue-cli,之后:

  1. vue init webpack ...(这里的三个点是你的项目命名);

  2. 然后他就自动的下载模版引擎,后面的东西可以根据它的提示进行后续操作,启动的话也是很简单的。

  3. 启动完成就是 npm install 安装依赖完了就 npm run dev。就可以了

‘陆’ 如何在Android Studio里设置Build Tool版本

一、修改Android Studio(以下简称AS)的内存配置
因为在导入源码时需要消耗大量内存,所以先修改IDEA_HOME/bin/studio.vmoptions中-Xms和-Xmx的值。文档中使用的是748m, 可自行修改。
二、配置AS的JDK、SDK
在IDE中添加一个没有classpath的JDK, 这样可以确保使用源码里的库文件

并将其作为要使用的SDK的Java SDK。如下图

三、生成导入AS所需配置文件(*.ipr)
①编译源码(为了确保生成了.java文件,如R.java;如果编译过,则无需再次编译)
②检查out/host/linux-x86/framework/目录下是否有idegen.jar
如果idegen.jar不存在,执行:
mmm development/tools/idegen/

在5.0.1的源码中会生成res.java的文件夹,导致idegen.jar运行时抛FileNotFoundException,这是idegen的代码不够严谨造成的。
我的分享里有修改这个bug的patch,或者直接使用我分享的idegen.jar。
③执行
development/tools/idegen/idegen.sh

等待出现类似下面的结果:
Read excludes: 5ms
Traversed tree: 44078ms

这时会在源码的根目录下生成android.ipr和android.iml两个IntelliJ IDEA(AS是基于IntelliJ IDEA社区版开发的)的配置文件
④在AS中打开源码根目录下新生成的android.ipr

如果在导入时AS出现

‘柒’ Vue项目启动过程以及配置

我们点击 npm run dev 的时候,这就是启动 Vue 工程项目,那么它启动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Vue 项目启动过程,本文简要介绍。

在执行 npm run dev 的时候,会在当前目录中寻找 package.json 文件,包含项目的 名称版本 、 项目依赖 等相关信息。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 启动 npm run dev 命令后,会加载 build/webpack.dev.conf.js 配置并启动 webpack-dev-server 。

webpack.dev.conf.js 中引入了很多模块的内容,其中就包括 config 目录下服务器环境的配置文件。

可以看到,在 index.js 文件中包含服务器 host 和 port 以及入口文件的相关配置,默认启动端口是 8080 ,这里可以进行修改。

index.html 的内容很简单,主要是提供一个 div 给 vue 挂载。

main.js 中, 引入了 vue 、 App 和 router 模块, 创建了一个 Vue 对象,并把 App.vue 模板的内容挂载到 index.html 的 id 为 app 的 div 标签下, 并绑定了一个路由配置。

上面 main.js 把 App.vue 模板的内容,放置在了 index.html 的 div 标签下面。查看 App.vue 的内容我们看到,这个页面的内容由一个 logo 和一个待放置内容的 router-view , router-view 的内容将由 router 配置决定。

查看 route 目录下的 index.js ,我们发现这里配置了一个路由, 在访问路径 / 的时候, 会把 HelloWorld 模板的内容放置到上面的 router-view 中。

HelloWorld 中主要是一些 Vue 介绍显示内容。

所以,页面关系组成是 index.html 包含 App.vue,App.vue 包含 HelloWorld.vue 。

到这,我们开始安装 router 、 vuex 。
Ctrl+C 退出启动,继续执行 vue-cli ,脚手架安装插件 router 和 vuex 开始。

输入一个大写Y,按下Enter

vuex 是专门为 Vue.js 设计的状态管理库,以利用 Vue.js 的细粒度数据响应机制来进行高效的状态更新。

Vuex 主要有五部分:

安装 vuex

接下来我们在 src目录 下创建一个 vuex 文件夹
并在 vuex文件夹 下创建一个 store.js 文件
文件夹目录 长得是这个样子

在保证我们处于我们项目下,在命令行输入下面命令,然后,安装 vuex 。

vuex 的关系图

开始使用,在 mian.js 中,引入 vuex

④然后告知 vue 开始使用 vuex (Vue.use(Vuex))
在 store.js 文件中,引入 vuex 并且使用 vuex ,这里注意我的变量名是大写 Vue 和 Vuex

⑤接下来,在main.js中引入store

到这里算是,以及完成了。

我们再重新看一下此时的项目结构,多了router.js和store.js,其它相关的文件也被修改

‘捌’ 如何配置sbt的build.sbt使得编译时将依赖包也打包进去

首先问题解决了,就是sbt-assembly插件的配置问题。这个文档自己前两次读表示看不懂意思。过2天又仔细看了一遍大致明白了,敢动手操作了。
assembly插件的目的是:
The goal is simple: Create a fat JAR of your project with all of its dependencies.
即将项目依赖的大文件也打包到生成的jar中。我的报错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org/apache/spark/streaming/kafka/KafkaUtils$就是因为包含KafkaUtil的jar包没打包到jar中。
配置使用插件
下面是我的scala项目目录结构:
.
├── assembly.sbt
├── build.sbt
├── project
├── README.md
├── run-assembly.sh
├── run.sh
├── src
└── target

插件的配置取决于sbt的版本,详情见这里
我的是sbt 0.13.8,所以在project/assembly.sbt添加(assembly.sbt)要自己创建:
addSbtPlugin("com.eed3si9n" % "sbt-assembly" % "0.14.0")

配置assembly的参数
参数在项目根目录下新建assembly.sbt。
直接引入插件就可以用
sbt assembly

编译了,但是由于我的sbt下载了大量的依赖包,在编译的时候遇到了编译包冲突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配置Merge Strategy(合并策略)

‘玖’ 脚手架施工方案

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第×××标段×××栋工程,位于×××市×××大道×××号,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层高×××m;地上十五层,标准层层高×××m;室内外高差×××m,建筑总高度×××m,总建筑面积×××㎡,泵送商品混凝土。
二、编制依据
(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6) 本工程图纸
三、 搭拆人员、材料选择、材料验收
1、脚手架架子工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同时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从事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
本工程搭设人员:(负责人:×××)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穿着衣服应紧身。
2、本工程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筋脚手架,具体所用材料:
(1)立杆、水平杆:采用Φ48mm×3.5mm 钢管,惯性矩 I=12.19(cm4),截面模量 W=5.08 (cm3),截面积 A=4.89 (cm2),回转半径 i=1.58 (cm),钢管自重: 3.84(kg/m),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 (N/mm2),弹性模量: E=2.06×105 (N/mm2)
(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0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脚手板。
(4)连墙杆:连墙杆采用钢管接预埋钢管,预埋钢管主体施工时埋入主体梁和柱内。伸入和伸出梁和柱200mm。用两个扣件与连墙杆连接。
3、材料验收
(1)、使用的钢管、扣件及螺栓等配件必须规格统一,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测试报告合格证(准用证)。
(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
(3)、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剪刀撑应刷红白相间的着色标志。
(4)、旧扣件使用前应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四、脚手架搭设
1、脚手架搭设方式
本工程脚手架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脚手架用途
主要用于安全防护和装饰施工时用,在主体施工期间只作安全防护用,故不安装栏杆和挡脚板;在装饰施工期间再安装,脚手板每隔三层满铺,共铺设5层,装饰施工时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两层。搭设高度:本工程脚手架总搭设高度46.8m。
3、脚手架基础
本工程背侧面脚手架基础为回填土,为了保证安全施工,第一步对建筑物周边回填土进行夯实,第二步对夯实地面干铺碗口石,第三步在碗口石上浇筑200mm厚C20砼;正立面脚手架直接搭设在B/C栋间地下车库顶板上,脚手架范围内车库顶板梁、板模板及其支撑不拆除,用于承受脚手架自重及施工荷载。
其次,在每根钢管脚手架底部用150×150×5mm的钢板上焊上Φ51的钢管,三方钢板与钢管相焊接,150×150mm的钢板底部留一小孔进行排水。
4、本工程脚手架设计尺寸
(1)立杆纵距为1.5m。
(2)立杆横距为1.00m。
(3)每步高度为1.5m。
(4)横向水平杆挑出内立杆0.1m。
(5)脚手架的底步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为4m、6m,使相邻两根立杆上部接头相互错开,不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立杆搭设时应垂直稳立,采用斜撑、抛撑撑住,底部都应用横楞相互连接。
5、搭设顺序
搭设准备(架体基础)→放立杆位置线→竖主立杆→安放大横杆→安放小横杆→铺脚手片→绑扎斜撑和剪刀撑→设置连墙杆→绑扎挡脚板→张挂安全网。栏杆和挡脚板装饰施工时再安装。
所有杆件连接均须用螺栓扣件,每个节点的螺栓均要拧紧(45~60N•m),脚手架应横平竖直。
6、立杆设置方法:
准备工作做好后,放线定位和脚手架底部钢板的焊接。
7、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基础上方0.2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的立杆上。
8、立杆接长方式
应用对接法,各层各步接头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叉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步内,扣件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0.6m。
9、立杆顶端高度
施工过程中,要高出作业层1.5m,搭设完毕,高出檐口1.5m。
10、安全网、脚手板
密目网从首层脚手板以上满铺,安全网每层铺一道,同时施工作业层铺一道。脚手板首层满铺,再每隔三层满铺,共铺五层。
11、连墙杆
连墙杆采用钢管接预埋钢管,预埋钢管主体施工时埋入主体梁和柱内。伸入和伸出梁和柱200mm。用两个扣件与连墙杆连接。
脚手架与施工进度同步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连墙杆以上二步。
12、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的设置方法:
剪刀撑沿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用斜杆搭成剪刀撑,自下而上循序连续设置,到架体顶部。
最下面的一根剪刀撑交叉的搭设伸至地面,基础同立杆,同时搭接钢管参差且剪刀撑的交叉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剪刀撑钢管接长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为1.2m,并采用两只转向扣件锁紧,扣件上下两端为0.1m,中间为1m。
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0.15m。
本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杆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脚手架第二步开始以上每步应满铺脚手片,脚手板四角应用14#铅丝扎牢,施工操作上靠墙面部位应离开墙面0.12m铺设脚手片。
脚手架的小横杆靠墙一端距墙的距离为0.1m,同一平面上小横杆应对背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
13、避雷
脚手架的四角从立杆底部焊接ф12钢筋接建筑物避雷接地系统。
五、脚手架设计
1、搭设方式与主要参数
项 目 内 容
用途 安全防护,装修,装修荷载:2.0kN/m2
材料 Ф48×3.5钢管,f=205N/mm2
搭设高度 高度46.8m
步距 1.5m
跨度 1.5m
立杆横距 1.05m
内排立杆距墙面距离 0.15m
小横杆挑出立杆长度 内 0.1m
外 0.1m
连墙杆形式 拉筋与同立杆材料顶撑结合
连墙杆布置 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2,横向间距4.5m
脚手板 竹串片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15kN/m2
栏杆及挡脚板 操作层, 自重标准值:0.11kN/m
安全网、密止网 密目网架体外侧及首层脚手板以上满挂, 平网按首层、操作层设置,中间层隔层布置。
本地区基本风压 0.3kN/m2
2、立杆计算:
2.1、立杆段自重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NG1k
由规范5.3.7式得Hs=[H]/(1-0.001[H])=46.8/(1-0.001×46.8)=49.1m
NG1k=Hsgk=49.1×0.1345=6.6kN
gk按规范JGJ130-2001附录A表A-1采用
2.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
步数: 46.8/1.5=31.2,取31步进行计算;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满铺脚手板5层,同时施工操作2层,操作层设挡脚板和栏杆。
脚手板:传至立杆1/2×0.15×1.0×1.5×7=0.79kN
栏杆、挡脚板:0.11×1.5×2/2=0.17kN
安全网: 0.005×1.5×(48-1.5)=0.35kN
则有外立杆NG2k1=0.79+0.17+0.35=1.31kN
内立杆NG2k2=0.79kN
因NG2k1>NG2k2,故只对外立杆进行验算。
NG= NG1k+NG2k=6.78+1.31=8.09kN
2.3、施工活荷载产生的轴向力NQK
本工程脚手架用于装修,由规范JGJ130-2001表4.2.2查得活荷标准值为2kN/m2,则有
NQK=1/2×1.0×1.5×2×2=3.0kN
2.4、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标准值Mwk
由于立杆最不利部位为脚手架底部,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25,恩施地区基本风压w0=0.3kN/m2;
由规范JGJ130-2001表4.2.4的规定有: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φ=1.3×0.623=0.81;
由规范4.2.3式得风荷标准值
wk=0.7×μz×μs×w0=0.7×1.25×0.81×0.3=0.21kN/m2;由规范式5.3.4得风荷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wkah2=0.21×1.5×1.52/10=0.07kN•m
2.5、组合风荷载时,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
N=1.2 NG +0.85×1.4×NQK=1.2×8.09+0.85×1.4×3.0=13.28 kN
2.6、立杆稳定性验算:
1)立杆计算长度l0:
l0=kμh=1.155×1.7×1.5=2.945m
式中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
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表5.3.3取1.7
h---立杆步距.
2)长细比λ:λ=l0/i=3.142×1000/15.8=198.865<[λ]=210,满足要求,查本规范附录C表C得ϕ=0.182
3)i---截面回转半径按本规范附录B表B采用为15.8mm
A---立杆的截面面积按本规范附录B表B采用为489mm2
W---截面模量按本规范附录B表B采用5080mm3
σ=N/ϕA+MW/W
=13.28×1000/ (0.182×489)+0.07×1000/5080
=149.23N/mm2<f=205 N/mm2
故立杆稳定性符合要求.
4)不组合风荷时,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
由规范式5.3.2-1有:
N=1.2(NG1k +NG2k-1)+1.4∑NQK-1=1.2×8.09+1.4×3.0=13.91kN
N/(ϕA)=13.28×1000/(0.182×489)=149.22N/mm2< ƒ=205 N/mm2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2.7、立杆的底座面积计算: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kc×fgk=1.0×160=160kN/m2
kc为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取0.5,对岩石、混凝土取1.0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为13.91KN,
则基础底面积为A: 13.91/160=0.087m2,用300mm×300mm的底座即可.
3、脚手架杆件验算
3.1 横向水平杆的验算,按简支梁计算
3.1.1 抗弯验算
横杆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板荷载标准值P2=0.150×1.5=0.225kN/m
静荷载计算值q1=1.2(P1+P2)
=1.2×(0.038+0.225)
=0.316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1.5=3.0 kN/m
活荷载计算值q2=1.4Q=1.4×3.0=4.2 kN/m
q=q1+q2=0.316+4.2=4.516kN/m
产生的弯矩Mmax=q2/8=4.516×1.02/8=0.565 kN•m
抗弯计算:Mmax/W=0.565×106/5080=111.22N/mm2<f=205 N/mm2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3.1.2 挠度的验算:
由静力计算手册查得:
ν=5 qkb4/(384EI)
=5×3.026×1.04×1012/(384×2.06×105×12.19×104)=1.569mm
由规范表5.1.8查得:ν容=b/150=1000/150=6.667mm>ν=1.569mm
横向水平杆挠度满足要求。
3.2 纵向水平杆的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横杆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栏杆挡脚板荷载标准值P2=0.11 kN/m
静荷载计算值q1=1.2(P1+P2)
=1.2×(0.038+0.11)
=0.178kN/m
由横向水平杆传来集中力设计值为
q2=3.026×1×1.5/2=2.27kN
3.2.1 抗弯验算:
查静力学计算手册,考虑施工活荷的最不利组合,有:
Mmax=0.08q12+0.175q2
=0.08×0.178×1.52+0.175×2.27×1.5=0.628 kN•m
抗弯计算:Mmax/W=0.628×106/5080=123.622N/mm2<f=205 N/mm2
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3.2.2 挠度的验算:
ν=0.677q14/(100EI)+1.615q23/(100EI)
=(0.677×0.178×1.54×1012+1.615×2.27×103×1.53×109)/(100×2.06×105×12.19×104)=5.17mm
由规范表5.1.8查得:ν容=a/150=1500/150=10mm>ν=5.17mm
纵向水平杆挠度满足要求。
3.3 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扣件抗滑验算:
考虑施工活荷的最不利组合,查静力计算手册有:
纵、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力设计值
R=2.3F=2.3×(4.561×1/2+0.178×1.5)=5.859 kN
查规范表5.1.7得: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8kN >5.859kN
扣件抗滑满足要求。
3.4 连墙件验算
3.4.1 连墙件轴向力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L= NLw+5=1.4×wk×Aw+5
=1.4×0.21×2×1.6×3×1.5+5=9.234kN,
3.4.2 连墙件稳定验算:
按最不利考虑0=b+a=0.2+0.1=0.3m=300mm,则有长细比λ=300/15.8=19<210,查得稳定系数φ=0.949;
连墙件的轴向力承载力:
[N]= φA ƒ=0.949×489×205=95132N=95.1kN>9.234kN
连墙件稳定满足要求。
扣件抗滑力验算
一个扣件能承受拉力为Nc=8kN,2Nc=12kN,用两个扣件能满足要求。
六、脚手架拆除
(1)、拆除前准备工作:
①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杆、支撑系统等是否符合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
②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制订拆除顺序和加固措施。
③由专职安全员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④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由专人看管,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3)、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4)、连墙体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体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5)、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高度时,应先在适当的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连墙杆。
(6)、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设置连墙杆和斜撑加固 。
(7)、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第七章 安全管理
1、脚手架安全保证体系
脚手架安装、拆除负责人:沈维平,项目经理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双方约定安全责任划分,同时脚手架工人进场,由安全员对其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再督促班组长对工人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
项目经理:章振

安全员:张鹏江
班组长:沈维平

操作工

2、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清理、检修
(由现场专职安全员:张鹏江、架子班长:沈维平负责落实)
脚手架搭设时,要多步验收,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每搭设完五层验收一次,十五层共验收三次,装饰阶段施工前要进行整体验收,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每周一进行一次日常检修维护(清理平网内杂物,对损坏的平立网进行修复,架体及连墙杆检查、维护),
3、防坠落措施
(1)本工程临时设施及施工通道(含D栋)距离建筑物较近,为防止高空物体附落对地面作业人员造成伤害,脚手架外侧采用密目网封闭,并加强对施工人员及材料堆放的管理,杜绝物体坠落现象。
(2)房屋入口设置安全通道、搅拌站,并按要求搭设双层防护棚。
(3)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并作好使用和维护记录,塔吊司机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本工程设置两名专业司机轮流操作,严禁疲劳驾驶。
(4)吊运脚手架、钢管等须用专用保险吊钩,严禁单点起吊,要准、平衡。
(5)吊物时由专人指挥,不得盲吊。
(6)底层脚手板必须满铺,绑扎牢固,脚手板铺设交接处平整、牢固,无探头跳板,脚手架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必须保证外脚手架高出作业层,外围选用合格且防火的密目网全封闭。脚手架封顶,里立杆应低于檐口0.5m,外立杆高出檐口1.5m。
(7)严禁在脚手架上堆放钢管,模板及施工多余的物件等,以防止超载或高空坠落。
(8)搭拆脚手架时,地面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4、安全措施
(1)人员及材料要求
1.1.搭设脚手架的施工人员必须通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等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有登高架设特种作业上岗证。
1.2、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方可持证上岗。凡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于高空作业人员不得进行脚手架操作。
1.3、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穿防滑鞋工作,袖口、裤口要扎紧。
1.4、进场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1.5、建立钢管、扣件的专用堆放场地,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堆放场地不得积水。
(2)施工要求:
2.1、脚手架搭拆前应有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可分层、分段)合格后挂牌使用,并有验收签字手续:拆除时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2、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墙杆采用钢管,一端用扣件与主体结构预埋钢管扣件连接,另一端用扣件同立杆连接。
2.3、施工班组应按专项方案施工不得擅自更改。
2.4、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雾、雨、雪等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拆作业。
2.5、脚手架每搭五层,由项目部质检部门检查验收,有书面记录,履行验收签字手续,验收合格后方继续搭设。
2.6、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监护,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3)使用时的要求
3.1、在脚手架的使用期间要加强钢管、扣件的检测和维修保养。
3.2、在脚手架的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及连墙件。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相邻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3.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杆件设置的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有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是否松动;脚手架的垂直度偏差;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3.4、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准通过脚手架。

悬挑式卸料钢平台安全施工方案
1.荷载参数
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
栏杆、挡板类别:栏杆竹笆片,栏杆、挡板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15;
施工人员等活荷载(kN/m2):2.00,最大堆放材料荷载(kN):10.00。
2.悬挑参数
内侧钢绳与墙的距离(m):2.50,外侧钢绳与内侧钢绳之间的距离(m):1.90;
上部拉绳点与悬挑梁墙支点的距离(m):3.00;
钢丝绳安全系数K:10.00,悬挑梁与墙的接点按 铰支 计算;
预埋件的直径(mm):50.00。
3.水平支撑梁
主梁槽钢型号:18号槽钢槽口水平 ;
次梁槽钢型号:10号槽钢槽口水平 ;
次梁槽钢间距(m):1.00,最里端次梁与墙的最大允许距离(m):0.20。
4.卸料平台参数
水平钢梁(主梁)的悬挑长度(m):4.50,水平钢梁(主梁)的锚固长度(m):0.30;
平台计算宽度(m):2.20。
二、次梁的验算:
次梁选择 10号槽钢槽口水平 ,间距1.00m,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 A=12.74cm2;
惯性距 Ix=198.30cm4;
转动惯量 Wx=39.70cm3;
回转半径 ix=3.95cm;
截面尺寸:b=48.0mm,h=100.0mm,t=8.5mm。
1.荷载计算
(1)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本例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0kN/m2;
Q1 = 0.30× 1.00= 0.30kN/m;
(2)最大的材料器具堆放荷载为10.00kN,转化为线荷载:
Q2 = 10.00/ 4.50/ 2.20× 1.00= 1.01kN/m;
(3)槽钢自重荷载 Q3= 0.10kN/m;
经计算得到 静荷载设计值 q = 1.2×(Q1+Q2+Q3) = 1.2×(0.30+1.01+0.10) = 1.69kN;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设计值 P = 1.4× 2.00× 1.00× 2.20= 6.16kN。
2.内力验算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

经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1.69×2.202/8+6.16×2.20/4=4.41kN.m。
3.抗弯强度验算
次梁应力:

其中 γx --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 --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 N/mm2;
次梁槽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4.41×103/(1.05×39.70)=105.80 N/mm2;
次梁槽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105.800 N/mm2 小于 次梁槽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满足要求!
4.整体稳定性验算

其中,φ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φb=570×8.50×48.00×235/(2.20×100.00×235.0)=1.06;
由于 φb大于0.6,按照下面公式调整:

得到 φb=0.803;
次梁槽钢的稳定性验算 σ =4.41×103/(0.803×39.700)=138.30 N/mm2;
次梁槽钢的稳定性验算 σ =138.304 N/mm2 小于 次梁槽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满足要求!
三、主梁的验算: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一般做法,卸料平台的内钢绳作为安全储备不参与内力的计算。
主梁选择 18号槽钢槽口水平 ,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 A=29.29cm2;
惯性距 Ix=1369.90cm4;
转动惯量 Wx=152.20cm3;
回转半径 ix=6.84cm;
截面尺寸,b=70.00mm,h=180.00mm,t=10.5mm;
1.荷载验算
(1)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标准值为0.15kN/m;
Q1 = 0.15kN/m;
(2)槽钢自重荷载 Q2=0.23kN/m
静荷载设计值 q = 1.2×(Q1+Q2) = 1.2×(0.15+0.23) = 0.45kN/m;
次梁传递的集中荷载取次梁支座力 P = (1.69×2.20+6.16)/2=4.94kN;
2.内力验算

悬挑卸料平台示意图

悬挑卸料平台水平钢梁计算简图

悬挑水平钢梁支撑梁剪力图(kN)
悬挑水平钢梁支撑梁弯矩图(kN.m)

悬挑水平钢梁支撑梁变形图(mm)

卸料平台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载P和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由矩阵位移法,得到:
R[1] = 15.067 kN;
R[2] = 16.593 kN;
最大支座反力为 Rmax=16.593 kN.m;
最大弯矩 Mmax=12.910 kN.m;
最大挠度 V=8.749 mm。
3.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x --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 --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 N/mm2;
主梁槽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1.29×107/1.05/152200.0+2.43×104/2929.000=89.092 N/mm2;
主梁槽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89.092 N/mm2 小于 主梁槽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 N/mm2,满足要求!
4.整体稳定性验算

其中 φ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φb=570×10.5×70.0×235/(4500.0×180.0×235.0)=0.517;

可得 φb=0.517;
主梁槽钢的稳定性验算 σ = 1.29×107/(0.517×152200.00)=164.00 N/mm2;
主梁槽钢的稳定性验算 σ = 164.00 N/mm2 小于 [f]=205.00,满足要求!
四、钢丝拉绳的内力验算:
水平钢梁的垂直支坐反力RCi和拉钢绳的轴力RUi按照下面计算,
RCi = RUisinθi
其中 RCi -- 水平钢梁的垂直支坐反力(kN);
RUi -- 拉钢绳的轴力(kN);
θi -- 拉钢绳的轴力与水平钢梁的垂直支坐反力的夹角;
sinθi = Sin ( 90 - ArcTan ( ( Lio + li ) / Lw ) ) = 0.563;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到外钢绳的拉力为:RUi = RCi / sinθi;
RU1 = 15.067 / 0.563 = 26.75 kN;
五、钢丝拉绳的强度验算:
钢丝拉绳(斜拉杆)的轴力RU取最大值进行验算,为26.75kN;
如果上面采用钢丝绳,钢丝绳的容许拉力计算公式:

其中[Fg]--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 --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计算中近似取Fg=0.5d2,d为钢丝绳直径(mm);
α -- 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0.85、0.82和0.8;
K --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计算中[Fg]取26.746kN,α=0.820,K=10.000,得到:d=25.5mm。
钢丝绳最小直径必须大于26.000mm才能满足要求!
六、钢丝拉绳拉环的强度验算:
取钢丝拉绳(斜拉杆)的轴力最大值RU进行计算作为拉环的拉力N为:
N=RU=26745.518N。
拉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9.8所述在物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
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拉环的应力不应大于50N/mm2,故拉环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50.0N/mm2;
所需要的拉环最小直径 D=[26745.5×4/(3.142×50.00×2)]1/2=26.1mm。

七、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1.卸料平台的上部拉结点,必须设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2.卸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建筑物锐角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 补软垫物,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3.卸料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
4.卸料平台吊装,需要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经过检验后才能松卸起重吊钩;
5.卸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6.操作平台上应显着标明容许荷载,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容许荷载,配专人监督。

‘拾’ vue2.0用脚手架搭建的官方例子怎么用webpack打包 如何配置

前言 vue2 然后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webpack cnpm install webpack -g 注:下面 orange 默认给出 npm 的安装方案,安装失败请自行转为 cnpm 安装 在需要创建工程的位置运行 vue init webpack-simple 工程名字<工程名字不能用中文> 或者创建 vue1.0 的项目,只需将命令换成 vue init webpack-simple#1.0 这里我们基于 2.x 开发的,直接使用第一种方法创建工程即可,下图是创建工程时的截图,需要你添加 Project name,Project description,Author. 图中已经给出下一步应该操作的步骤,我们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执行,这里 orange 不给大家一步一步列出。 注意:这里一定要使用 npm install 安装官方库,而不要使用淘宝镜像,会导致部分依赖丢失。 安装完成后,目录如下图。 然后我们运行我们的项目后浏览器会自动弹出,并展示以下页面 这里注意观察,默认给我们八个链接,可以根据这几个链接获得我们想要的学习资源,上面是必要的的链接(官方文档以及关注 vue 动态),下面是 vue 的生态系统,大家亲切的叫它们为全家桶。 二、Vue 全家桶 我们接下来介绍全家桶的安装(使用详情大家可以去初始页面的链接查看) 一句命令搞定全家桶 npm install vue-router vue-resource vuex --save package.json 已经加入了我们的全家桶,node_moles 目录下也有对应的依赖包,注意这里现在还不能用扩展之后的方法,因为我们没引入到项目中来。 src/main.js 修改如下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Resource from 'vue-resource'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import Vuex from 'vuex' import App from './App.vue' Vue.use(VueResource) Vue.use(VueRouter) Vue.use(Vuex) new Vue({ el: '#app', render: h => h(App) }) 这时我们的项目就能运行对应的扩展方法了 三、集成 Sass 作为移动端的开发怎么能缺少 css 预编译语言。sass 安装需要几个依赖。 我们干脆在 package.json 把版本写死,然后通过 npm install 安装 在 "devDependencies": {} 中添加下面几个依赖 "node-sass": "^3.8.0", "sass": "^0.5.0", "sass-loader": "^4.0.0", 好,我们 npm install 后,就可以正式使用 sass 啦 四、目录结构建议 依赖的安装到这里差不多结束了,其它大家需要的可以自定义安装 下面给出我的目录建议供大家参考, 这里的 img 目录放置图片,script 目录放置公共的工具函数,style 目录放置我们的 sass 文件, 你查看 App.vue 文件时不难发现,默认的把样式文件给到了模块里,这样样式一直跟着模块 orange 建议大家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十分不利于样式的模块化,注意区分与模版模块化的区别, 我们单独设置 style 目录,并在目录当中对 sass 进行模块化处理(通过 import 引入 sass 模块) 对应的 App.vue 也变得非常简洁,代码如下 <style lang="sass"> @import "/style/base.scss"; </style> 五、rem 适配 对于移动端的开发,rem 适配必不可少,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实现,下面给出一种方案 在 index.html 中添加如下代码 <script> let html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window.rem = html.getBoundingClientRect().width / 16 ; html.style.fontSize = window.rem + 'px'; </script> 这里基于宽 320px 的屏幕分成了 16 份,也就是 1rem = 20px,目前大多数设计稿都是根据 iphone6 的宽( 375px )走的,建议大家在这里分成 25 份,也就是 1rem = 15px,计算起来方便些。 简单说下 rem 原理:根据 html 的 fontSize 属性值为基准,其它所有的 rem 值,根据这个基准计算。 我们根据屏幕宽度用 js 动态修改了 html 的 fontSize 属性值,达到移动端适配的目的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本文作为移动端配置的基础篇,深入了解框架后才能继续构建网站,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有了这个架子再填充代码就方便了许多,不用再去考虑开发环境问题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有需要的朋友们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