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据采集卡能不能采集多路数字信号(I2S制式音频信号)呢
I2S音频信号我不是很了解,只所一下数据采集这一块:
数据采集卡种类很多,有采集多路的卡,同时也有同步的,因为数字信号的采集还是比较简单的。
可以通过USB或者计算机总线传送至计算机。USB是肯定需要驱动的,别的总线视情况而定。
I2S 我不了解,那么你要采集的这个数字量的频率究竟有多高?没一个数字采集卡的频率和卡上的开关器件的频率有关,也和计算机发送指令的频率有关,至少这两者的频率都要高于所采集信号的频率才能满足你的要求。
你不如去找一些提供数据采集卡的厂家,提出自己要求的指标,他们会为你选择,这样会很简洁。至于价格吗,这个就看你自己了。
Ⅱ 简述模拟声音信号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一 取样
对连续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
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认为,只要取样频率大于等于信号中所包含的最高频率的两倍,则可以根据其取样完全恢复出原始信号,这相当于当信号是最高频率时,每一周期至少要采取两个点。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定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用混叠波形,从而使取得的信号更接近原始信号。
二 量化
取样的离散音频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这个过程称为量化。
量化的等级取决于量化精度,也就是用多少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音频数据。一般有8位,12位或16位。量化精度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高。以8位的举例稍微说明一下其中的原理。若一台计算机能够接收八位二进制数据,则相当于能够接受256个十进制的数,即有256个电平数,用这些数来代表模拟信号的电平,可以 有256种,但是实际上采样后的某一时刻信号的电平不一定和256个电平某一个相等,此时只能用最接近的数字代码表示取样信号电平。
三 编码
对音频信号取样并量化成二进制,但实际上就是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但用不同的取样频率和不同的量化位数记录声音,在单位时间中,所需存贮空间是不一样的。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包括: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压缩编码方案和数码率等,未压缩前,波形声音的码率计算公式为:波形声音的码率=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8。波形声音的码率一般比较大,所以必需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压缩。常见的方案有如下几种:
(1) 第一代全频带声音编码
脉冲编码调制制( Pulse Code Molation ,PCM )最简单最基本的编码方法,直接赋予取样点一个代码,没有进行压缩,存贮空间大,优点是音质好。
(2) 第二代全频带声音压缩编码
MPEG—1的声音压缩编码是国际上第一个高保真声音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层1主要用于数字盒式录音磁带;层2主要应用于数字音频广播.VCD.DVD等;层3主要应用于Internet网上高品质声音的传输和MP3音乐。
MPEG—2的声音压缩编码采用与MPEG—1相同的声音编译码器,但能支持5.1声道和7.1声道的环绕立体声。
杜比数字AC—3是多声道全频带声音编码系统,它提供5个全频带声道,及第6个用以表现超低音效果的.1声道。6个声道的信息在制作和还原的过程中全部实现数字化,具有真正的立体声效果,主要应用于家庭影院.DVD和数字电视中。
Ⅲ 电脑与手机或手机与手机之间如何互相传导音频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辐射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这一点不同于传导,传导是单向进行的。辐射能被体物吸收时发生热的效应,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不同,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同。因此,辐射是能量转换为热量的重要方式。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散的。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3×1010厘米/秒)相同,在空气中稍慢一些。电磁波是由不同波长的波组成的合成波。它的波长范围从10E-10微米(1微米10E-4厘米)的宇宙线到波长达几公里的无线电波。Υ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超短波和长波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的范围。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0.76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线,Υ射线、X射线等。这些辐射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用仪器测出。太阳辐射波长主要为0.15-4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0.5微米;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主要为3-120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10微米。习惯上称前者为短波辐射,后者称为长波辐射。要完全消除辐射是很难的,最主要的是预防辐射带来的危害。电脑有辐射. 如何使电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应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要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 2.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合适的阴离子浓度和臭氧浓度等。 3.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工作室要保持通风干爽。 4.电脑的荧光屏上要使用滤色镜,以减轻视疲劳。最好使用玻璃或高质量的塑料滤光器。 5.安装防护装置,削弱电磁辐射的强度。 6.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部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 7.注意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而多饮些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会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手机辐射到底什么是手机辐射呢?有关专家给出答案: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1、手机辐射究竟对人体有无影响? 国际上通行的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以“比吸收率”来定义的,主要表现为“热效应”。该影响是否有伤害,伤害有多大?很可惜,在国际范围里,至今为止,没有确切结论。只有无奈地等待事件去证明。我国在制定标准时尚未考虑手机这种新型通信方式。目前有关移动通信设备辐射安全标准正在制定。 2、辐射是否会沿着手机耳机钻入耳朵? 不会。耳机输出的是音频信号,与射频信号是分开的。而且,耳机线长度与音频长度相比很短,在耳机线周围不可能有共振产生。 3、防磁贴是否能防止辐射? 大多数都是不能的。辐射源是天线,而把所谓的防磁贴贴在听音器上,怎么会起作用呢?有人说,把防磁贴贴在天线上不就行了,其实那样会改变天线周围磁场,现象是通话不能正常进行。 4、手机何时辐射最大? 手机刚接通时瞬间功率相对较大,所以辐射也较大。特别要提醒的是,手机一定要“长话短说”。 5、手机天线做在机身内,会增加辐射吗? 不会。因为只是天线在手机上的位置变化,而天线材料、阻抗等没发生变化。另外,辐射和手机尺寸大小也没有直接关系。 那么到底什么是手机辐射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手机辐射呢?有关专家给出答案: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 而我们常听说的移动电话吸收辐射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代表生物体(包括人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这个SAR值代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测试值,SAR有针对全身的、局部的、四肢的数据。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其中针对脑部部位的SAR标准值必须低于1.67瓦特,才算安全。但是,这并不表示SAR等级与手机用户的健康直接有关。 手机辐射对健康有影响吗? 目前手机对人体健康到底有什么损害,目前全球科技界对此尚无定论,任何一家跟踪研究手机辐射问题的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也还都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手机和移动基站会对健康造成威胁。据悉,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ICNIRP)规定的SAR值标准为2W/kg体重,这一标准已被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这是因为至今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表明,在ICNIRP限值范围内的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 国内的手机放心用 我国SAR限定为1W/kg,比ICNIRP规定的标准要小一倍,就是说,在国内生产销售的手机在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之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测,SAR值的标准必须符合规定才行,无论是GSM手机还是CDMA手机,都要过这一道关,所以国内的手机用户现在尽可以放心地使用手机,不要因为担心手机辐射而减少使用手机,一来没有这个必要,二来非常时期,本来人与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再要连个电话都不打,真的会伤感情的。▲ 手机辐射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特别是那些工作在白领阶层的人们,他们使用的手机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泰尔实验室)是我国检测电信产品传输质量的专门机构,工程师马鑫在电信产品辐射方面颇有研究,他就有关手机辐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1、防磁贴是否能真正防止辐射呢? 不是很理想,更为严重一点说根本不起作用。因为辐射源是手机天线,而把所谓的防磁贴贴在听音器上面你说怎么会起作用呢?如果把防磁贴贴在天线上不就行了吗?绝对不行,因为这样会改变天线周围的磁场,使得天线的信号发生变化,使得通话不能正常进行。 2、手机什么时候的辐射值最大? 手机信号刚接通时,因为这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处在最大工作功能率。所以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信号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 3、CDMA与GSM系统的手机,其辐射有区别吗? 不同制式的手机的辐射量不同,GSM标准的手机的辐射标准为0.62瓦,而采用CDMA技术的手机其辐射标准要小得多,所以CDMA手机被称作绿色手机。 4、手机分别工作在900/1800赫兹的频率上辐射会有什么不同吗? 根据电磁波的特性,工作频率越高其穿透力越弱,所以手机工作在1800赫兹上时其辐射相对弱。 5、手机耳机是否可以兼作天线? 不可以,因为耳机的铜线材料不同于制作天线的材料,另外天线在制造过程中要符合一定的长度和性能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而如果用耳机作天线,其长度及方向会随时发生变化,所以这是不可行的。另外,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射频信号部分,一部分是音频信号部分,两部分不能相通,否则就会造成干扰,使手机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是无法工作。 6、辐射是否会沿着手机耳机线钻入人的耳朵? 不会的,因为辐射是由天线发出来的,与输出音频信号的耳机毫无关系,同时在耳机电线周围也不可能有共振产生,所以产生磁场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 7、有的手机把天线放在机身里面,这是否会加大辐射量呢? 不会的,因为天线的材料及尺寸没有改变,而且GSM标准规定的辐射量就是那么多,超出了就不符合规定不能生产了,也就是说手机的小型化也不会使得它的辐射量有任何的增加。 8、有的手机采用金属壳,有的采用塑料壳,辐射会有不同吗? 没有任何区别,即使是塑料壳在内部也会有一层金属涂层,用来与外界保持隔离,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同时也防止了高频信号的外泄。 9、国产手机的辐射会不会很大呢? 所有的手机生产都必须符合欧洲的FTA认证标准,这是一个对GSM手机进行规范的认证标准,所规定的辐射量对所有手机都一视同仁。 10、由基站供应商生产的手机的辐射一定会小于其他品牌的手机吗? 不一定,因为所有基站的GSM空中接口都是统一规范的,也就是说对任何手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要信号满足同一要求和标准就都可以进行 所以,关机后没有信号,也就不会产生辐射!! 手机辐射解读: 在地球上各式各样的电磁波充满人类生活空间,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通讯、无线电遥控、导航、高压送配电线等均向空中和地面辐射强大的电磁波能量。电子产品或设备在空间形成的许多电磁波不仅相互干扰,使它们的功能异常,而且当达到一定强度时,在无形中对人产生伤害。电磁波污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却无处不有。人体时时处处处于一定能量电磁波辐射环境中,当其频率超过105HZ以上时就对人体有害。 避免手机辐射的方法 手机,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通讯高科技产品,已进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手机通话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将电讯号发射出去的,发射天线周围存在微波辐射(300MHz-300GHz),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线部、听筒部、键盘部和话筒部。 如果所使用手机的微波超过国家规定的微波卫生标准,对人体就产生危害,有40%被机体吸收到深部,使器官发热,而人无感觉。研究表明,高频微波除对人的神经、血液、免疫系统及眼部等造成损害外,还对人体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有影响,对男性的生殖功能影响明显,如使精子数量明显减少,精子活力不足。对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为:使女性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如果是高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或死胎,低强度的微波可对子代出生后的若干行为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为了减少或避免手机辐射微波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第一,要减少或杜绝辐射源的辐射泄漏,选用有进网许可证的手机,并配有合格手机电磁波防护套,进行非闭合屏蔽,一般防微波有效率为80%左右。 第二,手机不应别在腰部,防止微波对人体内脏的损害(如卵巢、肝等器官)。 第三,身边有普通电话应尽量不使用手机,以减少微波对人体的辐射次数和时间,即使用手机,也应长话短说。 第四,儿童、孕妇、哺乳和月经期妇女不应使用手机。 第五,手机使用者应在饮食上多食含富优质蛋白质、磷脂、B族维生素的食品。 第六,不少人喜欢躲到建筑物的角落接听。而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角落的信号覆盖比较差,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机的辐射功率增大。基于同样的道理,身处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时,也应慎打手机。 把手机挂在脖子上或腰间 据专家介绍,手机的辐射范围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的环状带,手机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辐射被人体吸收的程度。因此,人与手机需要保持"距离之美"。 有医学专家指出,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手机如果常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旁,可能会影响生育机能。较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覆盖。 电话未接通时把手机紧贴耳朵 手机拨出电话而未接通时,辐射会明显增强,此时应该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五秒钟后再通话。 手机信号越弱,耳朵贴得越近 当手机信号变弱时,许多人会本能地将手机尽量贴近耳朵。但根据手机的工作原理,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手机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使得辐射强度明显增大。此时把耳朵贴近,头部受到的辐射就会成倍增加。 "一只耳"煲"手机粥" 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连续辐射可能会使脑部受到影响。专家建议,不宜用手机长时间通话,可考虑改用固定电话或者使用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用手机直接通话,也应每隔一两分钟轮换左右耳接听。 东晃西走,频繁移动 一些人喜欢在打手机时不自觉地踱方步、频繁走动,却不知频繁移动位置会造成接收信号的强弱起伏,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短时间高功率发射。 此外,在行驶的车上打手机,手机有可能会为了避免过于频繁的区域切换,而指定覆盖范围更广的大功率基站提供服务,其发射功率则会因传输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八类人应少打手机 1、癫痫病患者 手机在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至6倍,少数劣质手机更可能超出百倍,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 2、心脏病患者 手机电磁波可使心电图发生异常。装有心脏监视器的患者需慎用手机,否则可能影响监测结果。 3、严重神经衰弱者 长期使用手机,有可能加重失眠、健忘、多梦、头晕、头痛、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 4、白内障患者。 手机电磁波可能使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出现水肿,加重白内障患者的病情。 5、甲亢及糖尿病患者 手机释放的电磁波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加重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不调性疾病的病情。 6、孕妇及母乳喂养者 妊娠早期是胚胎组织分化、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的胎儿最易受内部、外部环境的影响。严重的电磁波辐射除了有致畸作用之外,还可能导致产妇内分泌紊乱,影响泌乳。 7、儿童及青少年。 手机辐射可能影响少儿大脑发育,严重的会诱发脑瘤。 8、60岁以上的老人 电磁波会妨碍老年人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
Ⅳ 音频数字化过程包括音频数字化都有哪些过程
1、取样。对连续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认为,只要取样频率大于等于信号中所包含的最高频率的两倍,则可以根据其取样完全恢复出原始信号,这相当于当信号是最高频率时,每一周期至少要采取两个点。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定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用混叠波形,从而使取得的信号更接近原始信号。
2、量化。取样的离散音频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这个过程称为量化。量化的等级取决于量化精度,也就是用多少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音频数据。一般有8位,12位或16位。量化精度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高。
3、编码。对音频信号取样并量化成二进制,但实际上就是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但用不同的取样频率和不同的量化位数记录声音,在单位时间中,所需存贮空间是不一样的。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包括: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压缩编码方案和数码率等。未压缩前,波形声音的码率计算公式为:波形声音的码率=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8。波形声音的码率一般比较大,所以必需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压缩。
Ⅳ 名词解释:音强、音调、音色、MIDI技术
哈哈...网络多媒体作业,老师的课件里有答案(除了第二题和第三题)...还有计算题在最后简单写了一下...
以下是我找到第二题的相关资料(参考一下):
资料一:
频率: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一般以每秒振动次数表示,以Hz为单位,每秒振动工次为1Hz。
声速:单位时间波动传播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s。人体软组织平均声速为:1540m/s,或近似于是1500m/s。
波长:波动传播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期中,对应点的距离或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m。
波长、声速频率三个参数是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物理量。
资料二:
声源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记作f。单位为Hz .
振动一次所经历的时间叫周期,记作T,单位为s .显然,频率和周期互为倒数,即T=1/f.
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称作波长,记为λ,单位为m.
一秒时间内声波传播的距离叫声波速度,简称声速,记作c,单位为m/s.频率、波长和声速三者的关系是: c=fλ
以下是我找到第三题的相关资料:
模拟音频信号:录制工序很复杂,也需要进行多次转录。每一次转录就会有部分电信号由于信号变形和转为微弱信号而损失掉和声音失真。
数字音频信号:录制方法一样,优点在于,数字音频信号不管将来做多少次转录和音频处理,始终会保持原始的录音质量,不会有任何损失和失真。数字转录对我们来说,就像复制电脑里面任何一个文件一样,复制出来的文件和原来的文件不会有任何不同。
第4题计算题最简单:44KHz*2Byte*2Channel*60s=10560KB(“*”代表“乘”!)
Ⅵ 声音的数字化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采样频率对音质有何影响
摘要 在音频数字化时,模数转换的采样频率(rate)度影响系统中存储的声音信号的质量和音频素材所占用的磁盘空间。采样频率越高,录制的声音质量就越好,相应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越大。目前多数电视台播出时采用单声道的电视伴音信号,一般采样频率22KHz以上,采样深度16比特即可满足要求。随着对伴音质量要求的提高,部分电视台已过渡到使用立体声音频信号进行部分节目的播出,相应地需要选择CD质量的声音处理方式,即以44.1KHz的频率采样,记录成16比特的立体声信号。 常用的音频采样频率有8kHz、11.025kHz、22.05kHz、16kHz、37.8kHz、44.1kHz、48kHz等几种。
Ⅶ 如何识别声音信号
声音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山东潍坊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部 丁素英
众所周知,声音是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的干扰和能量的损失总会发生畸变和衰减,所以模拟传输时,每隔一定的距离就要通过放大器来放大信号的强度,放大信号强度的同时,由噪声引起的信号失真也随之放大。当传输距离增大时,多级放大器的串联会引起失真的叠加,从而使信号的失真越来越大。而数字传输,只有代表了0和1变化模式的数据,方波脉冲式的数字信号在专输过程中除了会衰减外,也会发生失真但它是采用转发器来代替放大器,转发器可以通过域值判别等手段,识别并恢复其原来的0和1变化的模式,并重新产生一个新的完全消除了衰减和畸变的信号传输出去。这样多级的转发不会累积噪声引起的失真。
图1为声音信号的数字传输示意图。发送端通过编码解码器首先将声音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在数字信道上传输,接收端再通过编码解码器将收到的数字信号复原成声音的模拟信号。
一、声音信号的数字化
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的模拟声音信号,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后,才能得到用离散的数字表示的数字信号。
1.采样。采样就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对模拟信号进行测量,对模拟信号在时间上进行量化。具体方法是:每隔相等或不相等的一小段时间采样一次。相隔时间相等的采样为均匀采样,相隔时间不相等的采样为不均匀采样。均匀采样又称为线性采样,不均匀采样又称为非线性采样。
2.量化。分层就是对信号的强度加以划分,对模拟信号在幅度上进行量化。具体方法是:将整个强度分成许多小段。如果分成小段的幅度相等称为线性分层,分成的小段不相等称为非线性量化。
声音信号的采样、量化和编码,如图2所示。
3.编码。编码就是将量化后的整数值用二进制数来表示。若分成123级,量化值为0~127,每个样本用7个二进制位来编码。若分成32级,则每个样本只需用5个二进制位来编码。
采样频率越高,量化数越多,数字化的信号越能逼近原来的模拟信号,而编码用的二进制位数也就越多。
二、声音信号的编码和解码标准MPEG
MPEG标准阐明了声音和电视图像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严格规定了声音和图像数据编码后组成位数据流的句法,提供了解码器的测试方法等。
MPEG—1声音,写成MPEG—1Audio,规定声音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标准名是ISO/IEC11172-3:1993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at up to about 1.5Mb/s—Part3:Audio。
MPEG—2 声音,写成 MPEG—2 Audio,规定声音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是MPEG—1 Audio的扩充,支持多个声道,标准名是ISO/IEC 13818—3:198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 此 5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 Part3 : Audio。
MPEG—4 声音,标准名是IS0/IEC 14496—3 Very low bitrate audio—visual coding -Part3:Audio。
三、声音信号数字化的应用
1.PC机构造的MIDI系统。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中文含义是电子乐器数字接口,它用于音乐合成器(music synthesiz-ers)、乐器(musical instruments)和计算机之间,把演奏信息转换为电子数据。在MIDI电缆上传送的不是声音,而发给MIDI设备或其他装置让它产生声音或执行某个动作的指令。MIDI接口通常包含3种不同的MIDI连接器,用IN(输入),OUT(输出)和THRU(穿越)。按照MIDI标准,生成的文件比较小,容易编辑,可以和其他媒体一起播放,以加强演示效果。
由PC机构适的MIDI系统,如图3所示。在这个系统中,PC机使用内置的MIDI接口卡,用来把MIDI数据发送到外部的多音色MIDI合成器模块。像多媒体演示程序、教育软件或游戏等应用软件,它们把信息通过PC总线发送到MIDI接口卡。MIDI接口卡把信息转换成MIDI消息,然后送到多音色声音模块同时播放出许多不同的声音,如钢琴声、低音和鼓声。使用安装在PC机上的高级的MIDI音序器软件,用户可以把MIDI键盘控制器连接到MIDI接口卡的MIDI IN端口,也可以有相同的音乐创作功能。
2.文本—语音转换系统(TTS)。文本一语音转换是将文本形式的信息转换成自然语音的一种技术,其最终目标是使计算机输出清晰而有自然的声音。
3.IP电话。IP电话、因特网电话、VoIP都是在IP网络即信息包交换网络上进行的呼叫和通话,而不是在传统的公众交换电话网络上进行的呼叫和通话。IP电话的通话过程如图5所示。
来自麦克风的声音在声音输入装置中转换成数字信号,声称“编码声音样本”输出,这些输出样本以帧为单位组成声音样本块,并拷贝到缓冲存储器;IP电话应用程序估算样本块的能量;选择一种算法进行压缩编码;在样本块中插入样本块头信息,封装到用户数据包协议套接接口成为信息报;信息包在物理网络上传送;通话的另一方接受到信息包之后,去掉样本块头信息,使用与编码算法相反的解码算法重构声音数据,再写入到缓冲存储器;从缓冲存储器中把声音拷贝到声音输出设备转换成模拟声音,完成一个声音样本块的传送。
Ⅷ 人体可以当收音机
那是不可以的。音响的输入频率是有限的,只支持音频信号。
收音机属于高频信号,音响是无法接收的。
人体最多相当于天线,估计信号为隔壁邻居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