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应该选择什么口罩
你眼下一湾新兴冠上面的英文怎样选择?什么口罩?N95是最佳选择
‘贰’ 预防新冠戴什么口罩
01 织物口罩
人们平时使用较多,正常人戴上它在公共场所不能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一般建议生病的人员佩戴,可减少在公共场所向周围环境扩散病毒的几率。
02 医用口罩
是一种软性可折叠口罩,具备一定病原体滤过作用,但其防水性及颗粒过滤效能低,当近距离接触病人,尤其是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病人时,保护效能大打折扣。
03 医用外科口罩
这种口罩也是软性可折叠口罩,三层立体网状设计,防护效能相对较高,普通市民使用它可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的进行日常防护。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与医用口罩造型相似,普通市民通常很难根据外形直观判断医用外科口罩与医用口罩的区别,这里小布告诉大家一个小诀窍,医用外科口罩是遵循医药行业标准(YY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的,在使用说明中会有提及,市民朋友也可以向药店详细问询。
04 防霾型口罩
除了上述口罩外,市面上还有针对雾霾的防霾型口罩和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如果不是密切接触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不建议长时间佩戴防护型口罩。
再来看看上海市东方医院医务部医生为大家演示戴口罩的标准步骤。
第1步
先洗手,再佩戴口罩。将口罩稍微用力拉平展开,新买的口罩为方便包装,有折叠印。注意手尽量不要触摸口罩。
第2步
双手拉平口罩,对准面部方向,注意口罩上沿离眼睛1CM为最佳位置。要注意的是口罩有正反面之分,佩戴时应分清楚哪面朝里、哪一面朝外一般情况,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
第3步
左手将口罩轻轻按压在鼻梁处,此时应保证鼻梁处于口罩的中心位置。用右手将口罩带子挂向耳朵后方根部,注意要挂在耳根处,否则很容易脱落。
第4步
用双手固定口罩的边缘,使其紧紧贴住面部。许多口罩有一小条可弯曲固定的金属条这个就是鼻夹。戴口罩时,让鼻夹弯曲贴合在鼻梁上,这样就能保证口罩的密闭。
第5步
保证口罩完全罩住口鼻。调整口罩位置,正确覆盖范围是下巴至眼睛下方1CM。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一次性医用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一旦口罩破了或者脏了,需要立即更换新的口罩。
‘叁’ 普通人防疫可以用什么口罩
目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标准的口罩是N95,另外一个就是那种一次性的医用外科口罩的,其他的口罩可能效果都不是很好。
‘肆’ 预防新冠带什么口罩好点呢,如果选择纳通医用防护口罩怎么样
1、外科口罩:外科口罩的密闭性较好,对于体液以及颗粒均存在隔离作用,通常可用于手术室以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N95口罩:N95口罩的防护功能比外科口罩更好,但是物资供应受限且价格较贵,不适合普通人群使用,通常可供新冠病毒肺炎病房或发热门诊的一线医生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使用。
对于一般人群,出门活动时佩戴外科口罩即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此外,注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灭活疫苗也属于较好的预防方法。
‘伍’ 买哪种口罩防冠状病毒
一般买医用外科口罩或者医用一次性口罩即可。如果外出长时间使用可买kn95和N95口罩。
‘陆’ 新型冠状病毒戴什么口罩好
国务院又出了新的指南
针对当前夏季来临、天气变热等实际情况,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最新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和《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对于什么场合下要戴口罩,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夏季空调怎么用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这些情况下无需戴口罩
《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适用于低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仍参照原版指引实施。
/ 在家里和户外时 /
在家里时,不需要戴口罩。在户外、公园等地方,建议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无需戴口罩。在超市、商场、餐厅、展馆/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时,需要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在剧场、影剧院、地下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网吧及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要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 乘坐交通工具时 /
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口罩佩戴与否也不同。骑车、自驾车时,无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铁、长途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 特定场所 /
特定场所,如办公场所及厂房车间人员在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作业岗位工作人员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商店、公共交通工具、餐馆、食堂、旅馆、单位社区进出口、企业前台等场所工作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 学校内 /
校园内中小学校人员,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大中院校人员,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教职员工和学生无需戴口罩;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 医院 /
医院就诊、探视或陪护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养老院、福利院、监狱和精神卫生机构人员,机构内人员无需戴口罩;外来人员、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卫生,佩戴前、脱除后应做好手部卫生。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需单独存放,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
夏季如何安全使用空调
《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规定了夏季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和住宅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包括全空气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多联机系统)和分体式空调的运行管理和使用要求,与原版相比,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细化技术要求。
如果是全空气空调系统,开启前要掌握新风来源和供风范围等,加强人员培训;检查过滤器、表冷器、加热(湿)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对开放式冷却塔、空气处理机组等进行清洗、消毒,有条件时对风管进行清洗。首选由专业机构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消毒。有条件时应对送风卫生质量进行检测;保持新风采气口及其周围环境清洁,新风不被污染;新风采气口与排气口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短路。
在运行中,中高风险地区应关闭回风。如在回风口(管路)或空调箱使用中高效及以上级别过滤装置,或安装有效的消毒装置,可关小回风。室内温度调节建议不低于26摄氏度。如能满足室内温度调节需求,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人员密集的场所使用空调系统时,要加强室内空气流动,可优先开窗、开门或开启换风扇等换气装置,或者空调每运行2-3小时须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对于人员流动较大的商场、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场所应加强通风换气;并且每天营业结束后,空调系统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加强对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机盘管等冷凝水、冷却塔冷却水的卫生管理。对运行的空调系统的过滤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和部件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换。下水管道、空气处理装置水封、卫生间地漏以及空调机组凝结水排水管等的U型管应定时检查,缺水时及时补水。
如果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除了掌握新风来源和供风范围外,还应检查过滤器、表冷器、加热(湿)器、风机盘管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对开放式冷却塔、空气处理机组、冷凝水盘等进行清洗、消毒,有条件时对风管进行清洗。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首选由专业机构进行作业。保证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保证新风采气口及其周围环境清洁,新风不被污染。对于大进深房间,应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如新风量不足(低于30m3/h。人国家标准要求),则应降低人员密度。
使用过程中,室内温度调节建议不低于26摄氏度。如能满足室内热舒适性,建议空调运行时开门或开窗。加强人员流动较大的商场、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且每天营业结束后,空调系统应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增加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换气频次,在空调系统使用时,可开窗、开门或开启换风扇等换气装置,或者每运行2-3小时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加强空调系统冷凝水和冷却水等易污染区域的卫生管理。应定期对运行的空调系统的冷却塔、空气处理机组、送风口、冷凝水盘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加强对下水管道、空气处理装置水封、卫生间地漏等的U型管检查,及时补水,防止不同楼层空气掺混。
分体式空调的操作相应简单一些,开启前用不滴水的湿布擦试空调机外壳上的灰尘。按空调使用说明打开盖板,取下过滤网,用自来水将过滤网上的积尘冲洗干净,晾干或干布抹干。装好过滤网开启空调制冷模式,检查空调能否正常运行。每天使用分体空调前,应先打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再开启空调,建议调至最大风量运行5-10分钟以上才能关闭门窗;分体空调关机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长时间使用分体空调、人员密集的区域(如会议室),空调每运行2-3小时须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室内温度调节建议不低于26摄氏度。如能满足室内温度调节需求,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柒’ 适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口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以分为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 口罩)、普通棉纱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纱布,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 70% 的病原菌。
医用防护口罩(N95 口罩)常用的 N95 口罩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蓝绿色),型号 1860 或 9132;一种是防尘口罩(白色),型号 8210。市民在购买时应选择防生物的医用防护口罩,N95 口罩可以阻挡 95% 的病原菌。
而棉纱类口罩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只能阻挡 36% 的病原菌。
专家表示,市民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以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佩戴前面两种口罩(即医用外科口罩和 N95 口罩)都可以。
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呼吸道病人近距离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需要佩戴防生物的 N95 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