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设计生产系统数据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设计生产系统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08-29 19:14:43

1. 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
1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数据库系统的物质基础,是存储数据库及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硬件资源,主要包括主机、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以及计算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2. 请高人指点:毛织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库如何设计为好(细分到表中的字段)

符合第三范式就行了。

3. 系统数据库和模型库设计

(一)系统数据库类型

数据库是整个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的基础,是系统开发设计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在数据形式上,系统数据库包括两大块:一是空间数据库,二是属性数据库。目前的空间数据技术已从以MapInfo为代表的混合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发展到以ArcInfo的Coverage为代表的拓展型数据库。鉴于农用地分等属性数据量庞大,为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本研究采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开管理的模式,依据关键字段进行绑定,进行科学索引,从而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动态链接和高效整合。

1.空间数据库

江苏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土地利用现状图层:全省13个省辖市以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经变更调绘形成以2000年为基准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以现行的土地分类标准按八大类分类进行信息提取并分层存储,系统分别存储为耕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等图层。

(2)全省土壤类型图层:以土属为分类单位,比例尺为1:20万。

(3)1996年和2000年全省行政区划图层:在行政区划中精确到乡镇级别,分别提取存储了市名图层、县(区)名图层、乡(镇)名图层、全省行政界线图层、市级行政界线图层、县(区)级行政界线图层、乡(镇)级行政界线图层。

(4)评价单元图层:通过GIS空间叠加功能,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和土壤类型图叠加产生的评价单元图层,建立分等评价单元数据库。

2.属性数据库

江苏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属性数据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土壤属性数据: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为基础,结合全省土壤监测样点数据,建立土壤质量状况数据库,最小单位为土种,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质地、耕层厚度、障碍层深度、水土侵蚀程度、盐渍化程度数据。

(2)农田水利环境数据:建立了1996~2000年间各乡镇农田水利环境基础数据库,包括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数据。

(3)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立了全省13个省辖市的以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经变更调绘形成的以2000年为基准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区分耕地中的详细用地类型差异,标示水田、旱地、荒草地等纳入本次评价范围的用地内容。

(4)全省地形地貌数据库。

(5)农业区划数据:输入了江苏省农业区划数据,把江苏全省划分为6大区划,以乡镇为最小级别,建立全省乡镇的区划归属数据库。

(6)农业耕作制度数据:建立了全省各市、县、乡镇的农业耕作制度数据库,包括指定作物水稻和小麦的播种空间分布状况数据库。

(7)光温生产潜力数据:建立了全省各市、县指定作物水稻和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数据库。

(8)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全省13个省辖市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996~2000年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库。

(9)作物产量数据:全省13个省辖市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996~2000年的指定作物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数据库。

(10)土地利用详查分类面积数据:全省13个省辖市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2000年土地利用详查分类面积数据库。

从数据格式上分,数据库又可分为:①图件数据库:指空间数据以及绑定在空间数据上的相关属性数据,本次江苏省农用地分等建立了以分等单元为记录的属性数据库,并通过关键字段与空间数据关联;②分类统计数据库:包括全省13个省辖市以乡镇为单位的1996~2000年指定作物产量统计数据和全省13个省辖市以乡镇为单位的2000年土地利用详查分类面积统计数据。

(二)系统数据库管理模式

为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同时提高索引速度,江苏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数据文件采用普遍的目录树形式进行管理,按省-市-县行政体系分别存储相关数据。全省建立13个省辖市分目录,分目录下按照各自所含的县(区)建立子目录。根据目前行政管理体系现状,基础资料大多来源于县级行政单位,因此采用县(区)为基本行政单位较为合理,在保证资料来源的同时,也利于资料的分类归档存储。其相对应的空间图件数据也按精度要求分割到县级行政单位,既能减少系统调用数据的吞吐量,同时也满足了系统的精度需求。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文本数据按照各自所属的行政级别归类存储,同时设立数据文件管理器进行目录文件的索引管理,见图3-86。

图3-86 江苏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数据文件管理模式图

(三)系统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决定了数据之间的调用及接口关系,清晰的逻辑调用关系和统一的数据接口格式有利于数据的组织、管理、调用。

1.空间数据库

江苏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以矢量图件的形式存在,以分图层的方式管理,包括了全省行政界线、土壤类型、按八大类分别提取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等单元等图层。其中,分等单元图层作为农用地分等的基础,考虑到图层本身信息量大,可能影响到系统运行效率,因此所在图层的属性表中只保留了ID字段,通过ID字段与外部属性库绑定,实现分等单元与外部属性库一一对应关系。ID字段是本图层的特征代码,表征了单元的唯一性,能体现出单元的图上位置和行政归属。《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1999)为本研究分等单元代码的编码依据;本研究有1996年和2000年两套行政区划工作底图,为此分等单元特征代码共设14位,依次为江苏省代码(2位)-市代码(2位)-2000年县或区代码(2位)-2000年乡镇代码(2位)-1996年县或区代码(2位)-1996年乡镇代码(2位)-分等单元号(2位)。其中,省、市、县(区)的行政代码按国家统一代码,乡镇级代码在县(区)范围内根据划分分等单元的需要依次编码;分等单元编号的原则是不破乡镇界,即单元号是在同一乡镇内部自行编码。示例:32011501210101,指1996年江苏(32)南京(01)市江宁县(21)由于2000年行政调整变更为南京(01)的江宁区(15)。按行政体系分级编码的优点是有利于空间查询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求按行政级别分类汇总统计数据。

2.属性数据库

江苏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数据,优点是结构清晰明了,数据的更新维护方便,通过索引能优化数据库,建立快速的查询浏览(表3-26~表3-30)。

表3-26 行政代码数据结构表

表3-27 土壤属性数据结构表

表3-28 农田水利设施数据结构表

表3.29 指定农作物投入-产出数据结构表

表3-30 农业耕作制度及农业区划表

(四)系统模型库

系统以《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中的相关技术方法和计算模型为基础,在模型库中预先内置了分等计算模型。模型库是动态,它允许专家根据情况动态调整计算模型形式及其参数。系统主要模型的数学计算公式如下:

(1)农用地自然质量分值(Clij)计算公式见式(3-11)。

(2)样点土地利用系数计算公式: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江苏卷)

式中:

Klj´——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Yj——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单产;

Yj,max——第j种指定作物最大标准粮单产。

(3)等值区土地利用系数计算公式: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江苏卷)

式中:

Klj——等值区内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Klj´——参与计算的同一等值区内合格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n——排除异常数据后参与计算的样点的个数。

(4)样点土地经济系数计算公式: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江苏卷)

式中:

Kcj′——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

Y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单产;

C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成本;

Aj——第j种指定作物最高“产量-成本”指数。

(5)等值区土地经济系数计算公式: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江苏卷)

式中:

Kcj——等值区内土地经济系数;

Kcj´——参与计算的同一等值区内合格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

n——排除异常数据后参与计算的样点的个数。

(6)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Ri)计算公式见式(3-12)和式(3-13)。

(7)农用地利用等指数(Yi)计算公式见式(3-14)和式(3-15)。

(8)农用地经济等指数(Gi)计算公式见式(3-16)和式(3-17)。

4. 生产系统数据库故障求助

盖勒普公司MES系统20多年技术研发,近17年国内实施经验。盖勒普SFC-MES系统在全球拥有135000多家制造企业客户,其中80%以上为世界500强制造企业,在行业内占据遥遥领先的地位。
盖勒普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领先的 MES 系统厂商,致力于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全球顶尖的 MES 数字化生产管理解决方案。
盖勒普MES系统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MES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如下:
在过程控制方面:MES管理生产订单的整个生产流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所有突发事件实时监控,自动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错误或提供决策支持,以实现生产调度要求;在出现异常或与生产计划偏离太大时,及时反馈相关人员使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任务派工方面:MES在生产计划完成后,自动生成任务派工单,根据生产设备实际加工能力的变化,制定并优化生产的具体过程及各设备的详细操作顺序;为了提高生产柔性,生产任务根据生产执行具体情况及设备情况,结合资源配置进行现场动态分配。
在资源配置方面:MES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各种生产现场资源的实时状态,与任务分配紧密协调,为各生产工序配置相应的工具、设备、物料、文档等资源,保证各操作按调度要求准备和执行。
在能力平衡分析方面:MES分析对比工作中心/设备任务负荷、部门/班组任务负荷、工种任务负荷等并做出相应的评估,协助计划和调度人员进行生产任务的外协和均衡,并实现最优的生产计划排程。
在质量管理方面:MES跟踪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的整个生产流程,对产品原料、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工序批次等数据实时采集,为产品的使用、改进设计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产品问题、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在文档管理方面:MES基于数据库的解决方案,拥有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能力,自定义文档管理结构树和版本追踪,有效管理产品的设计、操作流程、工艺说明等;根据加工任务分配,为个生产工序提供相应的加工程序和生产信息等。
在数据采集方面:MES根据不同的数据、应用场景、人员能力、设备投入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实时获取各工序、设备、物料、产品等数据,并统计、分析成其它系统、管理者所需的信息。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MES提供人员的状态和相关的信息,跟踪个人的工作执行情况,为企业实现精细考勤管理、控制人力成本、轻松绩效考核、减少员工流失、优化人员调度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在维护管理方面:MES记录每台设备、每把工具的维护时间、维护内容、故障原因等,从而计算出最常见的设备/工具维护工作并进行经验积累,管理和指导生产设备、工具的维护活动,并生成相应的维护经验文档,以供浏览、查询。

5. MES生产数据库表格应该如何设计

采集有效数据就好,不是所有数据都是客户关注的

6. 谁有生产管理系统毕业设计是Access数据库。

我有啊,生产管理系统,来找我吧,里面不让留联系方式,你在网络里面搜下“论文外包网”,第一个网站就是,找我吧

7. 如何构建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携胜生产管理软件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生产应用而开发,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规范准确即时的生产数据库,同时实现轻松、规范、细致的生产业务、库存业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掌握及时、准确、全面的生产动态,有效控制生产过程。适用于所有从事产品制造及有库存管理的企业。
通过应用本系统的生产管理模块,管理者能够随时了解生产情况,库存存货情况,自动生成生产配料
单,跟踪整个生产过程,科学管理生产物料,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及时了解产品产量及库存的业务细节,发现存在的问题,避免库存积
压,做到快速的市场反应。

8. 生产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完备性

主要是指系统功能的齐全、完备。一般的应用型GIS都具备数据采集、管理、处理、查询、编辑、显示、绘图、转换、分析、输出等功能。
标准化

系统的标准化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系统设计应符合GIS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二是指数据类型、编码、图式符号应符合现有的国有标准和行业规范。
系统性

属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及应用模型子系统必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各种参数可以互相进行传输。
兼容性

数据具有可交换性,选择标准的数据格式和设计合适的数据格式变换软件,实现与不同的GIS、CAD 、各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
通用性

系统必须能够在不同范围内推广使用,不受区域限制。
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二是数据精度的可靠性和符号内容的完整性。
实用性

系统数据组织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分析的需求。系统真正做到能够解决用户所关心的问题,为生产实践、科研教学服务。
可扩充性

考虑到应用型GIS发展,系统设计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模块的独立性强,模块增加、减少或修改均对整个系统影响很小,便于对系统改进、扩充,使系统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