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ibernate 事务是否支持分布式事务,spring托管hibernate是怎么支持分布式事务
Spring分布式事务实现
分布式事务是指操作多个数据库之间的事务,spring的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jta.JtaTransactionManager,提供了分布式事务支持。
一、使用JOTM例子
(1)、Dao及实现
publicinterfaceGenericDao{
publicintsave(Stringds,Stringsql,Object[]obj)throwsException;
publicintfindRowCount(Stringds,Stringsql);
}
{
;
;
publicvoidsetJdbcTemplateA(JdbcTemplatejdbcTemplate){
this.jdbcTemplateA=jdbcTemplate;
}
publicvoidsetJdbcTemplateB(JdbcTemplatejdbcTemplate){
this.jdbcTemplateB=jdbcTemplate;
}
publicintsave(Stringds,Stringsql,Object[]obj)throwsException{
if(null==ds||"".equals(ds))return-1;
try{
if(ds.equals("A")){
returnthis.jdbcTemplateA.update(sql,obj);
}else{
returnthis.jdbcTemplateB.update(sql,obj);
}
}catch(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thrownewException("执行"+ds+"数据库时失败!");
}
}
publicintfindRowCount(Stringds,Stringsql){
if(null==ds||"".equals(ds))return-1;
if(ds.equals("A")){
returnthis.jdbcTemplateA.queryForInt(sql);
}else{
returnthis.jdbcTemplateB.queryForInt(sql);
}
}
}
(2)、Service及实现
publicinterfaceUserService{
publicvoidsaveUser()throwsException;
}
{
privateGenericDaogenericDao;
publicvoidsetGenericDao(GenericDaogenericDao){
this.genericDao=genericDao;
}
publicvoidsaveUser()throwsException{
StringuserName="user_"+Math.round(Math.random()*10000);
System.out.println(userName);
StringBuildersql=newStringBuilder();
sql.append("insertintot_user(username,gender)values(?,?);");
Object[]objs=newObject[]{userName,"1"};
genericDao.save("A",sql.toString(),objs);
sql.delete(0,sql.length());
sql.append("insertintot_user(name,sex)values(?,?);");
objs=newObject[]{userName,"男的"};//值超出范围
genericDao.save("B",sql.toString(),objs);
}
}
(3)、applicationContext-jotm.xml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beans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xmlns: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2.5.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2.5.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spring-tx-2.5.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2.5.xsd">
<description>springJTA</description>
<!--指定Spring配置中用到的属性文件-->
<beanid="propertyConfig"
class="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propertyname="locations">
<list>
<value>classpath:jdbc.properties</value>
</list>
</property>
</bean>
<!--JOTM实例-->
<beanid="jotm"class="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jta.JotmFactoryBean">
<propertyname="defaultTimeout"value="500000"/>
</bean>
<!--JTA事务管理器-->
<beanid="jtaTransactionManag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jta.JtaTransactionManager">
<propertyname="userTransaction"ref="jotm"/>
</bean>
<!--数据源A-->
<beanid="dataSourceA"class="org.enhydra.jdbc.pool.StandardXAPoolDataSource"destroy-method="shutdown">
<propertyname="dataSource">
<beanclass="org.enhydra.jdbc.standard.StandardXADataSource"destroy-method="shutdown">
<propertyname="transactionManager"ref="jotm"/>
<propertyname="driverName"value="${jdbc.driver}"/>
<propertyname="url"value="${jdbc.url}"/>
</bean>
</property>
<propertyname="user"value="${jdbc.username}"/>
<propertyname="password"value="${jdbc.password}"/>
</bean>
<!--数据源B-->
<beanid="dataSourceB"class="org.enhydra.jdbc.pool.StandardXAPoolDataSource"destroy-method="shutdown">
<propertyname="dataSource">
<beanclass="org.enhydra.jdbc.standard.StandardXADataSource"destroy-method="shutdown">
<propertyname="transactionManager"ref="jotm"/>
<propertyname="driverName"value="${jdbc2.driver}"/>
<propertyname="url"value="${jdbc2.url}"/>
</bean>
</property>
<propertyname="user"value="${jdbc2.username}"/>
<propertyname="password"value="${jdbc2.password}"/>
</bean>
<beanid="jdbcTemplateA"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JdbcTemplate">
<propertyname="dataSource"ref="dataSourceA"/>
</bean>
<beanid="jdbcTemplateB"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JdbcTemplate">
<propertyname="dataSource"ref="dataSourceB"/>
</bean>
<!--事务切面配置-->
<aop:config>
<aop:pointcutid="pointCut"
expression="execution(*com.logcd.service..*.*(..))"/><!--包及其子包下的所有方法-->
<aop:advisorpointcut-ref="pointCut"advice-ref="txAdvice"/>
<aop:advisorpointcut="execution(**..common.service..*.*(..))"advice-ref="txAdvice"/>
</aop:config>
<!--通知配置-->
<tx:adviceid="txAdvice"transaction-manager="jtaTransactionManager">
<tx:attributes>
<tx:methodname="delete*"rollback-for="Exception"/>
<tx:methodname="save*"rollback-for="Exception"/>
<tx:methodname="update*"rollback-for="Exception"/>
<tx:methodname="find*"read-only="true"rollback-for="Exception"/>
</tx:attributes>
</tx:advice>
<beanid="genericDao"
class="com.logcd..impl.GenericDaoImpl"autowire="byName">
</bean>
<beanid="userService"
class="com.logcd.service.impl.UserServiceImpl"autowire="byName">
</bean>
</beans>
(4)、测试
publicclassTestUserService{
;
@BeforeClass
publicstaticvoidinit(){
ApplicationContextapp=("applicationContext-jotm.xml");
userService=(UserService)app.getBean("userService");
}
@Test
publicvoidsave(){
System.out.println("begin...");
try{
userService.saveUser();
}catch(Exception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finish...");
}
}
B. SpringHibernate(spring_sh_jotm(跨数据库事务管理)分布式数据库事务处理的源码(带jar包和sql脚本)
我不太清楚你那个矩阵A到底表示什么。
但你现在就把这些敲进去,正确啊。(A只是我假设的一个随机矩阵)
A=rand(100,100)*50;
type=4;as=5;cd=6;cr=7;cu=8;hg=9;ni=10;pb=11;zn=12;
x=A(:,1);y=A(:,2);z=A(:,3);
As=A(:,as);Cd=A(:,cd);Cr=A(:,cr);Cu=A(:,cu);Hg=A(:,hg);Ni=A(:,ni);Pb=A(:,pb);Zn=A(:,zn);
C. java的框架spring如何配置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本身不是程序做的,我们不需要在代码中明确地做这些事,因为是不是分布式对于代码来说,代码写起来完全相同。
只是选择支持 JTA XA (也叫 2-Phase Commit, 2PC) 的数据源就可以了,你默认使用的 DataSource 可能不是 XA ( Weblogic 把它叫 TX)。
一般在网站编程时多数人可能是用 Spring 搭配 tomcat commons-dbcp 那个数据源,那个可能就不是支持 XA 的数据源,如果你打算在复杂企业应用生态系统中使用J2EE 就不要用 Spring 提供 commonbs-dbcp 那种小作坊式的做法,因为它是假设自己的程序就是独立生态系统,当你需要与外界打交道时就碰到诸多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企业依然还是会使用 EJB 的原因(EJB 已经考虑到这点,并把它写入到J2EE 标准中),我们推荐用服务器自己的数据源,也就是 lookup JNDI,这样的话,是不是 XA 事务就由服务器的配置来定制,代码就不需要任何配置来决定是不是 XA 了 ;事务本身是不是 XA (分布式的)是服务器的事,服务器来管理“资源” (包括数据源,JMS 连接等,一个资源(JDBC连接)如何参与事务是“资源管理器”(驱动程序)的职责,跟程序无关),服务器提供事务管理并作为“事务协调者”来处理多个“资源管理器”(不同的数据库连接)之间的事务一致性,,而 Spring 的职责很简单,对于我们希望 Spring 自动提交或回滚事务时,在配置中指定需要回滚的异常的类型。
不过我没有实际使用过 Spring,我有多年的 EJB 经验,这其中的原理是相同的,因为这是 J2EE 标准规范要求达到的。
D. 如何使用MongoDB+Springboot实现分布式ID
MongoDB的ObjectId设计成轻量型的,不同的机器都能用全局唯一的同种方法方便地生成它。MongoDB 从一开始就设计用来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处理多个节点是一个核心要求。使其在分片环境中要容易生成得多。
它的格式:
mongo.png
前4 个字节是从标准纪元开始的时间戳,单位为秒。时间戳,与随后的5 个字节组合起来,提供了秒级别的唯一性。由于时间戳在前,这意味着ObjectId 大致会按照插入的顺序排列。这对于某些方面很有用,如将其作为索引提高效率。这4 个字节也隐含了文档创建的时间。绝大多数客户端类库都会公开一个方法从ObjectId 获取这个信息。
接下来的3 字节是所在主机的唯一标识符。通常是机器主机名的散列值。这样就可以确保不同主机生成不同的ObjectId,不产生冲突。
为了确保在同一台机器上并发的多个进程产生的ObjectId 是唯一的,接下来的两字节来自产生ObjectId 的进程标识符(PID)。
前9 字节保证了同一秒钟不同机器不同进程产生的ObjectId 是唯一的。
后3 字节就是一个自动增加的计数器,确保相同进程同一秒产生的ObjectId 也是不一样的。同一秒钟最多允许每个进程拥有2563(16 777 216)个不同的ObjectId。
E. java中Spring是什么
1.1.1 Spring是什么
Spring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Java SE(Java 标准版本)/Java EE(Java
企业版本)开发应用框架,其目的是用于简化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是由一组相互协作的对象组成。而在传统应用程序开发中,一个完整的应用是由一组相互协作的对象组成。所以开发一个应用除了要开发业务逻辑之外,最多的是关注如何使这些对象协作来完成所需功能,而且要低耦合、高内聚。业务逻辑开发是不可避免的,那如果有个框架出来帮我们来创建对象及管理这些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可能有人说了,比如“抽象工厂、工厂方法设计模式”不也可以帮我们创建对象,“生成器模式”帮我们处理对象间的依赖关系,不也能完成这些功能吗?可是这些又需要我们创建另一些工厂类、生成器类,我们又要而外管理这些类,增加了我们的负担,如果能有种通过配置方式来创建对象,管理对象之间依赖关系,我们不需要通过工厂和生成器来创建及管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这样我们是不是减少了许多工作,加速了开发,能节省出很多时间来干其他事。Spring框架刚出来时主要就是来完成这个功能。
Spring框架除了帮我们管理对象及其依赖关系,还提供像通用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异常处理等面向切面的能力,还能帮我管理最头疼的数据库事务,本身提供了一套简单的JDBC访问实现,提供与第三方数据访问框架集成(如Hibernate、JPA),与各种Java
EE技术整合(如Java Mail、任务调度等等),提供一套自己的web层框架Spring
MVC、而且还能非常简单的与第三方web框架集成。从这里我们可以认为Spring是一个超级粘合平台,除了自己提供功能外,还提供粘合其他技术和框架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可以更自由的选择到底使用什么技术进行开发。而且不管是JAVA
SE(C/S架构)应用程序还是JAVA EE(B/S架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这个平台进行开发。让我们来深入看一下Spring到底能帮我们做些什么?
1.1.2 Spring能帮我们做什么
Spring除了不能帮我们写业务逻辑,其余的几乎什么都能帮助我们简化开发:
一、传统程序开发,创建对象及组装对象间依赖关系由我们在程序内部进行控制,这样会加大各个对象间的耦合,如果我们要修改对象间的依赖关系就必须修改源代码,重新编译、部署;而如果采用Spring,则由Spring根据配置文件来进行创建及组装对象间依赖关系,只需要改配置文件即可,无需重新编译。所以,Spring能帮我们根据配置文件创建及组装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二、当我们要进行一些日志记录、权限控制、性能统计等时,在传统应用程序当中我们可能在需要的对象或方法中进行,而且比如权限控制、性能统计大部分是重复的,这样代码中就存在大量重复代码,即使有人说我把通用部分提取出来,那必然存在调用还是存在重复,像性能统计我们可能只是在必要时才进行,在诊断完毕后要删除这些代码;还有日志记录,比如记录一些方法访问日志、数据访问日志等等,这些都会渗透到各个要访问方法中;还有权限控制,必须在方法执行开始进行审核,想想这些是多么可怕而且是多么无聊的工作。如果采用Spring,这些日志记录、权限控制、性能统计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通过Spring支持的面向切面编程,在需要这些功能的地方动态添加这些功能,无需渗透到各个需要的方法或对象中;有人可能说了,我们可以使用“代理设计模式”或“包装器设计模式”,你可以使用这些,但还是需要通过编程方式来创建代理对象,还是要耦合这些代理对象,而采用Spring
面向切面编程能提供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完成上述功能,一般通过配置方式,而且不需要在现有代码中添加任何额外代码,现有代码专注业务逻辑。所以,Spring
面向切面编程能帮助我们无耦合的实现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
三、在传统应用程序当中,我们如何来完成数据库事务管理?需要一系列“获取连接,执行SQL,提交或回滚事务,关闭连接”,而且还要保证在最后一定要关闭连接,多么可怕的事情,而且也很无聊;如果采用Spring,我们只需获取连接,执行SQL,其他的都交给Spring来管理了,简单吧。所以,Spring能非常简单的帮我们管理数据库事务。
四、Spring还提供了与第三方数据访问框架(如Hibernate、JPA)无缝集成,而且自己也提供了一套JDBC访问模板,来方便数据库访问。
五、Spring还提供与第三方Web(如Struts、JSF)框架无缝集成,而且自己也提供了一套Spring MVC框架,来方便web层搭建。
六、Spring能方便的与Java EE(如Java Mail、任务调度)整合,与更多技术整合(比如缓存框架)。
Spring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提供这么多功能和与那么多主流技术整合,而且是帮我们做了开发中比较头疼和困难的事情,那可能有人会问,难道只有Spring这一个框架,没有其他选择?当然有,比如EJB需要依赖应用服务器、开发效率低、在开发中小型项目是宰鸡拿牛刀,虽然发展到现在EJB比较好用了,但还是比较笨重还需要依赖应用服务器等。那为何需要使用Spring,而不是其他框架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1.1.3 为何需要Spring
一 首先阐述几个概念
1、应用程序:是能完成我们所需要功能的成品,比如购物网站、OA系统。
2、框架:是能完成一定功能的半成品,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框架进行购物网站开发;框架做一部分功能,我们自己做一部分功能,这样应用程序就创建出来了。而且框架规定了你在开发应用程序时的整体架构,提供了一些基础功能,还规定了类和对象的如何创建、如何协作等,从而简化我们开发,让我们专注于业务逻辑开发。
3、非侵入式设计:从框架角度可以这样理解,无需继承框架提供的类,这种设计就可以看作是非侵入式设计,如果继承了这些框架类,就是侵入设计,如果以后想更换框架之前写过的代码几乎无法重用,如果非侵入式设计则之前写过的代码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4、轻量级及重量级:轻量级是相对于重量级而言的,轻量级一般就是非入侵性的、所依赖的东西非常少、资源占用非常少、部署简单等等,其实就是比较容易使用,而重量级正好相反。
5、POJO: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s)简单的Java对象,它可以包含业务逻辑或持久化逻辑,但不担当任何特殊角色且不继承或不实现任何其它Java框架的类或接口。
6、容器:在日常生活中容器就是一种盛放东西的器具,从程序设计角度看就是装对象的的对象,因为存在放入、拿出等操作,所以容器还要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7、控制反转:即Inversion of Control,缩写为IoC,控制反转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就是由容器控制程序之间的关系,而非传统实现中,由程序代码直接操控。
8、Bean:一般指容器管理对象,在Spring中指Spring IoC容器管理对象。
二
为什么需要Spring及Spring的优点
●
非常轻量级的容器:以集中的、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应用程序对象创建和装配,负责对象创建和装配,管理对象生命周期,能组合成复杂的应用程序。Spring容器是非侵入式的(不需要依赖任何Spring特定类),而且完全采用POJOs进行开发,使应用程序更容易测试、更容易管理。而且核心JAR包非常小,Spring3.0.5不到1M,而且不需要依赖任何应用服务器,可以部署在任何环境(Java
SE或Java EE)。
● AOP: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思是面向切面编程,提供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程序结构以完善面向对象编程(相对于OOP),即可以通过在编译期间、装载期间或运行期间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添加功能的一种技术。通俗点说就是把可重用的功能提取出来,然后将这些通用功能在合适的时候织入到应用程序中;比如安全,日记记录,这些都是通用的功能,我们可以把它们提取出来,然后在程序执行的合适地方织入这些代码并执行它们,从而完成需要的功能并复用了这些功能。
●
简单的数据库事务管理:在使用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当中,自己管理数据库事务是一项很让人头疼的事,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Spring支持可插入的事务管理支持,而且无需JEE环境支持,通过Spring管理事务可以把我们从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来专注业务逻辑。
●
JDBC抽象及ORM框架支持:Spring使JDBC更加容易使用;提供DAO(数据访问对象)支持,非常方便集成第三方ORM框架,比如Hibernate等;并且完全支持Spring事务和使用Spring提供的一致的异常体系。
● 灵活的Web层支持:Spring本身提供一套非常强大的MVC框架,而且可以非常容易的与第三方MVC框架集成,比如Struts等。
● 简化各种技术集成:提供对Java Mail、任务调度、JMX、JMS、JNDI、EJB、动态语言、远程访问、Web Service等的集成。
Spring能帮助我们简化应用程序开发,帮助我们创建和组装对象,为我们管理事务,简单的MVC框架,可以把Spring看作是一个超级粘合平台,能把很多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系统结构更优良、性能更出众,从而加速我们程序开发,有如上优点,我们没有理由不考虑使用它。
1.1.4 如何学好Spring
要学好Spring,首先要明确Spring是个什么东西,能帮我们做些什么事情,知道了这些然后做个简单的例子,这样就基本知道怎么使用Spring了。Spring核心是IoC容器,所以一定要透彻理解什么是IoC容器,以及如何配置及使用容器,其他所有技术都是基于容器实现的;理解好IoC后,接下来是面向切面编程,首先还是明确概念,基本配置,最后是实现原理,接下来就是数据库事务管理,其实Spring管理事务是通过面向切面编程实现的,所以基础很重要,IoC容器和面向切面编程搞定后,其余都是基于这俩东西的实现,学起来就更加轻松了。要学好Spring不能急,一定要把基础打牢,基础牢固了,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1.2 Spring基础
1.2.1 Spring架构图
图 1-1 Spring架构图
核心容器:包括Core、Beans、Context、EL模块。
●
Core模块:封装了框架依赖的最底层部分,包括资源访问、类型转换及一些常用工具类。
●
Beans模块:提供了框架的基础部分,包括反转控制和依赖注入。其中Bean
Factory是容器核心,本质是“工厂设计模式”的实现,而且无需编程实现“单例设计模式”,单例完全由容器控制,而且提倡面向接口编程,而非面向实现编程;所有应用程序对象及对象间关系由框架管理,从而真正把你从程序逻辑中把维护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提取出来,所有这些依赖关系都由BeanFactory来维护。
● Context模块:以Core和Beans为基础,集成Beans模块功能并添加资源绑定、数据验证、国际化、Java
EE支持、容器生命周期、事件传播等;核心接口是ApplicationContext。
●
EL模块:提供强大的表达式语言支持,支持访问和修改属性值,方法调用,支持访问及修改数组、容器和索引器,命名变量,支持算数和逻辑运算,支持从Spring
容器获取Bean,它也支持列表投影、选择和一般的列表聚合等。
AOP、Aspects模块:
● AOP模块:Spring
AOP模块提供了符合 AOP Alliance规范的面向方面的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实现,提供比如日志记录、权限控制、性能统计等通用功能和业务逻辑分离的技术,并且能动态的把这些功能添加到需要的代码中;这样各专其职,降低业务逻辑和通用功能的耦合。
● Aspects模块:提供了对AspectJ的集成,AspectJ提供了比Spring ASP更强大的功能。
数据访问/集成模块:该模块包括了JDBC、ORM、OXM、JMS和事务管理。
●
事务模块:该模块用于Spring管理事务,只要是Spring管理对象都能得到Spring管理事务的好处,无需在代码中进行事务控制了,而且支持编程和声明性的事物管理。
●
JDBC模块:提供了一个JBDC的样例模板,使用这些模板能消除传统冗长的JDBC编码还有必须的事务控制,而且能享受到Spring管理事务的好处。
●
ORM模块:提供与流行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的无缝集成,包括Hibernate、JPA、Ibatiss等。而且可以使用Spring事务管理,无需额外控制事务。
●
OXM模块:提供了一个对Object/XML映射实现,将java对象映射成XML数据,或者将XML数据映射成java对象,Object/XML映射实现包括JAXB、Castor、XMLBeans和XStream。
● JMS模块:用于JMS(Java Messaging Service),提供一套
“消息生产者、消息消费者”模板用于更加简单的使用JMS,JMS用于用于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或分布式系统中发送消息,进行异步通信。
●
Web/Remoting模块:Web/Remoting模块包含了Web、Web-Servlet、Web-Struts、Web-Porlet模块。
● Web模块:提供了基础的web功能。例如多文件上传、集成IoC容器、远程过程访问(RMI、Hessian、Burlap)以及Web
Service支持,并提供一个RestTemplate类来提供方便的Restful services访问。
●
Web-Servlet模块:提供了一个Spring MVC Web框架实现。Spring
MVC框架提供了基于注解的请求资源注入、更简单的数据绑定、数据验证等及一套非常易用的JSP标签,完全无缝与Spring其他技术协作。
●
Web-Struts模块:提供了与Struts无缝集成,Struts1.x 和Struts2.x都支持
Test模块:
Spring支持Junit和TestNG测试框架,而且还额外提供了一些基于Spring的测试功能,比如在测试Web框架时,模拟Http请求的功能。
1.2.2 典型应用场景
Spring可以应用到许多场景,从最简单的标准Java
SE程序到企业级应用程序都能使用Spring来构建。以下介绍几个比较流行的应用场景:
● 典型Web应用程序应用场景:
图1-2 web应用程序应用场景
在Web应用程序应用场景中,典型的三层架构:数据模型层实现域对象;数据访问层实现数据访问;逻辑层实现业务逻辑;web层提供页面展示;所有这些层组件都由Spring进行管理,享受到Spring事务管理、AOP等好处,而且请求唯一入口就是DispachterServlet,它通过把请求映射为相应web层组件来实现相应请求功能。
● 远程访问应用场景:
Spring能非常方便的提供暴露RMI服务,远程访问服务如Hessian、Burlap等,实现非常简单只需通过在Spring中配置相应的地址及需要暴露的服务即可轻松实现,后边会有介绍;
● EJB应用场景:
Spring也可以与EJB轻松集成,后边会详细介绍。
F. spring-data-jpa支持分布式数据库吗
JPA(Java Persistence API)是Sun官方提出的Java持久化规范。它为Java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对象/关联映射工具来管理Java应用中的关系数据。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简化现有的持久化开发工作和整合ORM技术,结束现在Hibernate,TopLink,JDO等ORM框架各自为营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JPA是在充分吸收了现有Hibernate,TopLink,JDO等ORM框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易于使用,伸缩性强等优点。从目前的开发社区的反应上看,JPA受到了极大的支持和赞扬,其中就包括了Spring与EJB3.0的开发团队。
G. 如何利用Spring Cloud构建起自我修复型分布式系统
Spring Cloud项目的既定目标在于为Spring开发人员提供一整套易于使用的工具集,从而保证其轻松构建起自己需要的分布式系统方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Spring Cloud以Netflix OSS堆栈为基础将大量实现堆栈加以整合并打包。这些堆栈而后可以通过大家所熟知的各类基于注释的配置工具、Java配置工具以及基于模板的编程工具实现交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Spring Cloud当中的几类常见组件。 Spring Cloud Config Server Spring Cloud Config Server能够提供一项具备横向扩展能力的集中式配置服务。它所使用的数据被保存在一套可插拔库层当中,后者目前能够支持本地存储、Git以及Subversion。通过利用一套版本控制系统作为配置存储方案,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实现版本与审计配置的内容调整。 如何利用Spring Cloud构建起自我修复型分布式系统 配置内容会以Java属性或者YAML文件的形式体现。该Config Server会将这些文件合并为环境对象,其中包含易于理解的Spring属性模型以及作为REST API存在的配置文件。任何应用程序都能够直接调用该REST API当中所包含的配置数据,但我们也可以将智能客户端绑定方案添加到Spring Boot应用程序当中,并由后者自动将接收自Config Server的配置信息分配至任意本地配置当中。 Spring Cloud Bus Spring Cloud Config Server是一套强大的配置分发机制,能够在保障一致性的前提下将配置内容分发到多个应用程序实例当中。然而根据其设计思路的限定,我们目前只能在应用程序启动时对其配置进行更新。在向Git中的某一属性发送新值时,我们需要以手动方式重启每个应用程序进程,从而保证该值被切实纳入应用当中。很明显,大家需要能够在无需重启的前提下完成对应用程序配置内容的更新工作。 如何利用Spring Cloud构建起自我修复型分布式系统 Spring Cloud Bus的任务正是为应用程序实例添加一套管理背板。它目前依靠将一套客户端绑定至一组AMQP交换与队列当中来实现,但这一后端在设计上也实现了可插拔特性。Spring Cloud Bus为我们的应用程序带来了更多管理端点。在图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面向greeting属性的值被发送至Git当中,而后一条请求被发送至应用A中的/bus/refresh端点。该请求会触发以下三个事件: 应用A从Config Server处请求获取最新版本的配置内容。任意注明了@RefreshScope的Spring Bean都会被重新初始化并载入新的配置内容。 应用A向AMQP交换机制发送一条消息,表明其已经收到更新指示。 通过监听AMQP队列而被纳入Cloud Bus的应用B与应用C会获取到上述消息,并以与应用A同样的方式实现配置更新。 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在无需重启的情况下对应用程序配置进行更新了。
H. 如何实现XA式,非XA式Spring分布式事务
Java Transaction API和XA协议是Spring常用的分布式事务机制,不过你可以选择选择其他的实现方式。理想的实现取决于你的应用程序使用何种资源,你愿意在性能、安全、系统稳健性、数据完整方面做出何种权衡。在这次JavaWorld大会上,来自SpringSource的David Syer跟大家分享了Spring应用的几种事务处理机制、三种XA式、四种非XA式事务协议。
Spring框架支持Java Transaction API(JTA),这样应用就可以脱离Java EE容器,转而利用分布式事务以及XA协议。然而即使有这样的支持,XA开销是昂贵的,不稳定而且笨重不利于管理,不过一些其他的应用可以避免使用XA协议。
为了让大家对所涉及的几种分布式事务有所了解,我会分析七种事务处理模式,并 给出具体代码实现。并且从安全或者稳定性入手倒序展示,可以看看从安全、稳定性出发,如何在一般场景下,保障数据高完整性和原子性。当然随着话题的深入, 更多的说明以及限制就会出现。模式也可以从运行时开销倒序展示。考虑到所有模式都是结构化或者学术性的,这一点有别于业务模型,因此我不打算展开业务用例 分析,仅仅关注每种模式其少部分代码如何工作的。
尽管只有起初的三种模式涉及到 XA协议,不过从性能角度出发,这些模式或许无法满足需求。考虑到这些模式无处不在,我不想做过多地扩展,只是对第一种模式做一个简单的展示。读完此文,你可以了解可以用分布式事务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何时避免使用XA,何时必须使用。
回到顶部
分布式事务以及原子性
分布式事务涉及不止一个事务资源。比如,在关系数据库和消息中间件之间通信的连接器,通常这些资源拥有类似begin()、rollback()、commit()的API。在此,一个事务资源通常是一个工厂产品,这个工厂通常由底层平台提供:以数据库为例,DataSource提供Connection,或者Java Persistence API(JPA)的EntityManager接口;又如Java Message Service(JMS)提供的S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