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受扭构件与受弯构件纵筋和箍筋配置要求有何异同
受扭构件的箍筋和纵筋各构造要求:
箍筋间距s与纵筋直径d的比值s/d相关的异形柱轴压比,且配箍构造要求是参照《混凝土设计规范》(GBJ10-89)中矩形柱的相关规定制定,受扭箍筋应采用封闭式,设置在截面的周边;受扭箍筋的弯钩搭接形式应按如图所示构造规定。
受扭纵筋应沿截面周边对称均匀布置;受扭纵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的截面宽度;在截面四角必须设置受扭纵筋;受扭纵筋伸入支座长度应按充分利用强度的受拉钢筋考虑。
‘贰’ 梁中纵向受拉钢筋的置量是越多越好吗
钢筋混凝土中的纵向配筋(一般情况下均为主筋),并没有必要过多配置数量。根据荷载计算结果合理科学配置梁的外形尺寸、主筋直径与数量外,过量配置主筋的直径与数量,除了使工程造价奇高,也会给施工带来困难,难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反而结构强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叁’ 框架柱与框支柱的纵向受力钢筋配置不符合要求
(1)框架柱与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4-2规定的数值。另外,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Ⅳ类场地上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该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
表4-2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
(2)框架柱与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该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如柱的截面尺寸大于400mm,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并且柱的剪跨比λ≤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3)纵向钢筋接头应该设置在距柱根部1倍柱截面高以上的部位。
‘肆’ 抗扭纵筋配置要求与抗弯纵筋布置有何不同
抗扭纵筋应布置在构件截面外角,及腰中部边;抗扭箍筋应沿构件全长设置,箍筋末尾应有一段重复(135°弯钩同样制作)例如梁重复梁宽段。
‘伍’ 什么是钢筋的理论截断点和充分利用点
钢筋的理论断点就是钢筋最大受力界面上的一点,这点在钢筋的最大受力界面的外缘上。同样的充分利用点是,钢筋在受力的时候。纵筋的配置与其受力状态有关,不能笼统的用一句话来概刮。如对于纯弯结构,如简支梁,最大弯矩点一般在中点,如果按照中点配筋,那么支点钢筋就会有多,但在用梁的弯矩包络图配置纵筋中,配置的负筋截面产生的抗弯能力刚好,长度也刚好超过包络图曲线边并多留足够锚固长,那点叫充分利用点。
‘陆’ 受压构件中配置的纵向钢筋有和作用,纵向钢筋的直径,配筋率有何要求
纯粹受压构件中配置纵向钢筋目的是预防偶然偏心使截面产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受拉破坏。这种破坏形态是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之大忌!
无论什么混凝土结构构件,凡是没有按规范构造要求配置纵向钢筋及箍筋的构件,都不符合混凝土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基本假定,因此而按规范公式做出的计算结果是无效的,即结构的安全是不可知、不可控的。
‘柒’ 怎样配置钢筋
在理论上,梁结构一般是不会产生扭转的。由于在结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结构产生扭转力矩,必须配置抗扭钢筋。根据受扭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箍筋的构造要求和构建截面尺寸的要求综合确定抗扭钢筋怎么配,配多少。1)最小配筋率: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的截面宽度,在截面四角必须设置受扭纵向受力钢筋,区域纵向钢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配置。2)抗扭箍筋和抗震箍筋必须封闭,做成135°弯钩且弯钩直段10d或者焊接成封闭箍,焊接长度单面10d或双面5d。3)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配置钢筋。
‘捌’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置不符合要求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4-4规定的数值:
表4-4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与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照计算确定以外,一级抗震等级应不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应不小于0.3。
(3)沿梁全长顶面与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并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与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于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应不小于12mm。
‘玖’ 受扭构件中纵筋和箍筋的配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看灌注桩的尺寸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受力,再配置相应的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