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网使用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例如万方数据库)
如果你有武大的学号和图书馆登录密码,就可以照http://www.lib.whu.e.cn/dc/viewdc.asp?id=1 进行设置登录,通过代理是可以进入数据库的,我也用的电信网
从这个地方登录就可以http://59.172.208.23:8080/auth/welcome.do?url=http%3A%2F%2F59.172.208.23%3A8080%2Frewriter%2FCNKI_BSLW%2F
⑵ 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哪个更好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15年)中分别位列综合排名的第9名和第14名,综合得分分别为60.6和57.9,在中国大学中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它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的具体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人才培养指标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人才培养指标上的表现分别为37.5和39.1,分别位列全国第27和第20名(见表2)。
· 生源质量(新生高考成绩得分)
文科方面:武大更胜一筹
理科方面:“南武大、北华科”
两校的生源质量情况如图1所示。文科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在12个省份不招生,在其余省份,武汉大学的平均生源质量全都高于华中科技大学。理科方面,华中科技大学的理科优势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省份,而武汉大学的理科优势则主要覆盖南方地区省份,显示出“南武大、北华科”的地域特征。
· 培养成果(毕业生就业情况)
武汉大学本科生就业率高于华中科技大学
两校选择签第三方就业与国内升学本科毕业生约占七成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和《武汉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下简称“就业报告”),武汉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华中科技大学(见图2)。其中,华中科技大学2014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2.07%(截止于2014年9月1日),武汉大学2014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5.31%(截止于2014年12月30日)。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去向可以看出,两校均有约七成本科学生毕业后选择签第三方就业或国内升学,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本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12.82%和16.86%。除此之外,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有1.58%和9.19%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
两校签约就业本科毕业生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北两省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有40.15%和33.31%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签第三方就业,其就业签约单位的地域分布如图3所示。两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点集中在广东省和湖北省,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广东和湖北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占签约就业本科毕业生的比例为50.53%,武汉大学为54.88%,约占全部本科就业学生的一半,与其他省市相比占据绝对优势;此外,北京和上海也是毕业生就业选择较多的地区,但其比例明显低于广东省和湖北省。
两校国内升学本科毕业生约六成选择留本校
图4给出了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院校层次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两校选择国内升学的学生去向有较高的相似性:在该类学生群体中,选择留在本校的约占60%,除此之外,有超过1/4选择国内其他985高校;选择科学院和其他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相对较少,占比之和略低于15%。
美国、英国、中国香港为两校出国(境)深造学生首选目的地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均有一定数量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其目标国家(地区)的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两校出国留学生群体最青睐的国家(地区)一致,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英国、中国香港。其中选择美国作为留学国家的学生分别占出国留学学生群体的47.57%(华中科技大学)和43.46%(武汉大学),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
科学研究指标
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指标上的得分为20.1,高于武汉大学的15.9。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该项指标上的表现进入全国十强,位居第9名,而武汉大学位列第19名(见表3)。
· 科研规模(论文数量)
华中科技大学论文数量位列全国第9
武汉大学稍逊一筹
论文是科研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数量也体现了大学科研活动的规模和显示度。“最好大学网”选用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引用数据库—Scopus(该数据库收录了2万多种同行评议期刊,其中中文期刊500余种),统计了各大学2009至2013这5年发表的类型为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的文献数量。
统计结果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的论文数量为22007篇,位列全国第9名,表现优异。相对而言,武汉大学的表现稍逊一筹,为17445篇(见图6)。
· 科研质量(FWCI)
华中武大科研质量不相上下
两校FWCI均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国际公认为定量评价科研论文质量的最优衡量标准为“学科标准化后的科研论文影响力(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简称FWCI)”,它计算的是对象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和相同学科、相同年份、相同类型的论文被引次数的比值。当FWCI≥1时,代表被考察大学的论文质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在论文数量达到规模的221所中国大学中,仅有31所(14.0%)的科研质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从图7可以看出,华中科技大学的FWCI值为0.964,略高于武汉大学的0.927,两校的科研质量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 顶尖成果(高被引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较武汉大学高百余篇
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情况可通过论文的被引次数衡量,而位居各个学科被引用次数前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相应学科的顶尖成果。
在高被引论文的指标表现上,华中科技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为398篇,而武汉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低于华中科技大学百余篇,为262篇(见图8)。
· 顶尖人才(高被引学者)
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学者数量位居全国第9,相比之下武汉大学差距明显
学者在学术同行中的影响力可通过其研究成果的被引次数反映。“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共包含1651人,完全客观地从纯学术影响力角度排出了各个学科中表现最好的中国学者。
在参选的918所大学中,仅184所大学有高被引学者,而其中超过70%的大学仅有5名或以下的高被引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共有33名高被引学者,在该项指标位居全国第9名;武汉大学共有19名高被引学者,与华中科技大学相比仍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见图9)。
两校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学科领域各不相同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高被引科学家按照学科分布统计数据结果见表4。华中科技大学的高被引学者分布最多的学科分别为:计算机科学(10人)、物理学和天文学(5人),武汉大学的高被引学者分布最多的学科分别为:化学(5人)、材料科学(4人)和牙医学(3人)。
服务社会指标
在服务社会指标上,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表现持平,两校得分均为3.0,位居全国第17位(见表5)。
· 科技服务(企业科研经费)&成果转化(技术转让收入)
华中武大企业科研经费及技术转让收入旗鼓相当
大学获取的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反映了其在科研服务方面的能力,而其研究成果是否对经济发展具有实际价值,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是直接的测量指标,体现了市场对大学研究成果的认可。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企业科研经费分别为4.37亿元和4.53亿元,在技术转让收入方面分别为0.025亿元和0.031亿元。在两项分指标上,武汉大学的表现均略高于华中科技大学,但并无明显优势(见表6)。
· 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校企合作论文数量更高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技术创新、组织技术攻关的重要途径,而校企合作论文则反映了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情况。从图13可以看出,华中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论文数为384篇,高于武汉大学的330篇(见图10)。
小结
从“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15年)的结果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各有优势,但两校的本科生在毕业去向分布、国内升学高校分布、出国(境)留学国家(地区)分布方面有较高的相似性。
在科学研究方面,华中科技大学的整体表现更佳,在论文数量、科研质量、高被引学者方面表现均优于武汉大学。
在服务社会指标(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方面,两校表现非常相近,不分伯仲。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各指标上的表现对比情况汇总详见下图:
⑶ 武汉大学外网怎样使用图书馆数据库资源
原来在外网是可以通过下载右上方的一个软件进入,现在就是用学号登陆了。
目前,读者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
一:通过身份认证后直接进入数据库检索。就是学号加密码,登陆后有时间限制。
二:通过设定代理服务器实现数据库访问。
外网登陆的话
⑷ 在武汉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怎么查英语论文
登陆武汉大学图书馆,在数据库列表中选择一个搜索引擎,检索关键字或主题,就可找到想找的论文。论文是可以复制粘贴的。
⑸ 武汉大学知网查重数据库会包括学校往届论文吗
肯定会,因为去年检测的已经进入了数据库。
关于学校查重率、相似率、抄袭率: 各个学校不一样,全文重复率在30%一下(而有的学校,本科是20%)。每章重复率应该没有要求,这个每个学校会出细则的,并且学校也出给出他们查重复率的地方——基本都。
⑹ 慧科新闻数据库哪些大学有
1、武汉大学
2017年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院与学校图书馆共建订购的《慧科新闻搜索研究数据库》已经正式上线,欢迎访问!
《慧科新闻搜索研究数据库》致力于满足高校师生对新闻搜索/浏览、传播分析、案例研究的需求,帮助用户深入研究事件传播特点,灵活分析特定媒体/版面新闻报道,快速发现用户关注的热点新闻,高效进行新闻检索,节约用户大量宝贵时间。
此外,慧科还首创“相关词”功能,自动将词语的中英文或各地区专用名词一并进行搜索,确保信息无一遗漏。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关于试用慧科报纸新闻数据库的通知
以上内容参考南京大学图书馆-我校开通慧科新闻数据库和新闻搜索引擎试用
以上内容参考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关于适用“慧科搜索---中文信息大数据检索平台”数据库的通知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21中文数据库续订项目(二)-慧科新闻搜索数据库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以上内容参考武汉大学-《慧科新闻搜索研究数据库》正式上线使用通知
⑺ 院外如何上武汉大学图书馆数据库
一、学校“校园卡工程”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校园卡的制作与发放工作正在分批进行(详情
请察看
http://ecard.whu.e.cn/zxtz/zxtz03.htm
)。已领到校园卡的读者在访问“我的图书
馆”
或需在校园网外使用电子资源时,
登录用户名须更改为校园卡上的学号或工号,
登录密码不
变(
注意:在校园网外访问我馆电子资源时,请使用与学号或工号不一样的密码
)。
读者如果没有开通校园卡
,
请携带工作证或学生证,身份证及校园卡,在文理分馆咨询台
办理开卡后,方可访问“我的图书馆”或在校园网外使用我馆电子资源。
二、目前,读者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
方式一:通过身份认证后直接进入该数据库检索。
点击数据库,进入数据库说明页面,选择
检索入口方式一:校园网外读者访问地址。
图
1
数据库说明页面:检索入口一
点击进入如下身份认证页面,
正确输入登录用户名、
密码及验证码,
提交后即可进入数据库
检索页面。
图
2
身份认证
由于该系统目前正在测试中,
可能会出现系统不稳定的情况,
敬请谅解。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
请直接反馈至
咨询台
,我们将根据您的反馈进行系统修改和完善。
非校园网访问武汉大学图书馆
lonsine
2012-3-17
方式二:通过在浏览器设定代理服务器实现数据库访问。
根据不同
上网方式
为浏览器设置代理服务器,
详细设置步骤参见
附录一
的详细说明,
或使用
链接
下载
IE
代理设置程序。
如果您已经设置了代理服务器,
在数据库说明页面,
选择
检索入口方式二
直接进入数据库
检索页面。
图
3
数据库说明页面:检索入口二
方式三:登录学校
VPN
系统之后,再返回图书馆主页访问资源。
登录
VPN
系统的用户名是人事号或者学号,
初始口令为身份证号码后
6
位
(本科生可在寒暑
假期间使用)。
建议电信用户访问域名:
https://vpn.whu.e.cn
;联通用户以及老九区网通用户访问此
域名:
https://vpn.whu.cn
。
登录成功后有个安装组件(或插件)选项,建议读者安装此组件(或插件),以便更好地使
用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
附录一:
拨号
(
包括
PPPOE
虚拟拨号
)
用户
IE
浏览器的设置步骤
:
首次使用前需要在
“图书馆主页”
上的
“我的图书馆”
中进行注册,
并设置个人登录密码。
(1)
在下面的“
点这里拷贝到剪贴版
”,点击鼠标左键,系统将拷贝自动配置脚本的地址
到剪贴板。
http://proxy.lib.whu.e.cn/reader/reader.pac
点这里拷贝到剪贴版
(2)
然后点击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的工具
->Internet
选项菜单。
图
1
点击工具
->Internet
选项菜单
(3)
将出现如下图的窗口。
图
2 Internet
选项标签页
非校园网访问武汉大学图书馆
lonsine
2012-3-17
(4)
在出现的
Internet
选项标签页点击
连接。
然后点您上网所对应的拨号连接的设置按
钮。
图
3
选择您上网对应的连接,点设置。
图
4
自动配置的窗口
(5)
在
处,请确认没有打勾选中。在
处,
请打勾。在地址处,请按
Ctrl_C
或者鼠标右键粘贴刚才复制的地址。
拷贝到这里的地址应该为:
http://proxy.lib.whu.e.cn/reader/reader.pac
请检查是否正确。如果未能拷贝到此处,请手工输入。
非校园网访问武汉大学图书馆
⑻ 武汉大学管工考研809信息系统综合(含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参考书目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给您提几条参考建议: 首先,你要搞清自己想要读研的目的何在。多数人都认为其目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既然如此,若本科毕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考虑先工作几年,等想充电的时候再读研也不迟。如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妨考虑先读研。 其次,你要考虑好自己的实力,毕竟考研和找工作会有些冲突。如果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不妨作一个两手准备,在考研的同时兼顾找工作。 最后,我想家庭的经济势力也是自己应该考虑的一个方面。如果经济状况不允许,还是先工作较好。 希望以上几条建议能够给您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