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mssql数据库集群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mssql数据库集群

发布时间: 2022-08-19 13:49:10

Ⅰ 双机热备下能创建MSsql数据库复制吗

你的数据库是放在公共存储上的吗?“两台数据库名不同”是什么意思?你在一个双机组上承载了两个数据库?双机用的什么软件?
双机下是可以用数据库复制的,发布和分发装在单独一台服务器上就行了,也可以装在双机中的一台服务器上,但在企业管理器中注册的时候要用集群IP来注册。
请说明你的环境,再帮你确定。

Ⅱ mysql集群是什么意思

开在一台服务器上,而是开到一个群组的所有服务器上,一般20台为一个群组。
问:集群空间跟传统空间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答:集群空间有数据同步和宕机检测与智能解析域名的功能。
问:集群空间为什么会比传统空间稳定?
答:因为当客户开通一个集群空间后集群空间系统就会把客户的空间和站点资料同步到同
一个群组的所有服务器上,一但当前访问的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时,智能系统就会把客
户的域名解析到能正常工 作的服务器上。
问:站点数据同步需要多长时间?
答:新开设的站点数据同步到所有服务器上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如果站点数据小会更快。
问:站点参数(如:加减域名绑定)修改多长时间同步?
答:10分钟内同步成功
问:当服务器坏了多长时间会转移到正常的服务器上。
答:最长不会超过1分钟,因为宕机检测30秒一次,同时域名的重新解析也需要30秒才生
效。
问:站点跟数据库是否可以开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答:最好不要,因为集群系统暂时还没同步大型数据库(mssql;mysql)。所以当服务器不
能正常工作时,集群系统只是把您的站点转移到别的服务器上,并没把数据库也同时转
移过去,所以最好把数据库开设在群外的服务器上。
问:集群空间是否支持开通php空间?
答:可以支持php,但还没办法同步mysql数据同步。将在二期工程实现.
问:集群空间跟传统空间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答:考虑到用户的方便使用,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本着尽量减少手工操作的思路,所以在使
用方面他们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我们用免费提供的二级域名代替原来的IP,
也就是说使用传统的空间时,用户是把自己的域名解析到IP上,现在是作别名
(CNAME)解析到我们免费提供的二级域名,和登录FTP的地址是我们提供的二级域
名。
问:域名本身(不带www)如何作别名(CNAME)解析?
答:作别名解析的时候主机名不能为空,如果要给域名本身作别名解析请在主机名的位置上填写noprefix ,提交后自然变为空。
问:集群空间是否能防CC攻击?
答:集群空间系统本身没防CC攻击的功能。可我们也有自主开发的防CC攻击防火墙可以屏蔽掉95%的攻击IP。
问:正被攻击的空间转到集群空间是否马上有效。
答:必须在您把站点资料传到服务器上大概三个小时才有效,因为系统把您的站点资料同步到同群内的所有服务器上的过程需要大概三个小时。您站点资料比较少就会更快。

Ⅲ .net+MSSQL 单机服务器 和 PHP+MYSQL 集群服务器分别有什么优点

.net+MSSQL

PHP+MYSQL
方便!推荐使用
.net+MSSQL

Ⅳ SQLSERVER怎么搭建服务器集群实现负载均衡

很多组织机构慢慢的在不同的服务器和地点部署SQL Server数据库——为各种应用和目的——开始考虑通过SQL Server集群的方式来合并。

将SQL Server实例和数据库合并到一个中心的地点可以减低成本,尤其是维护和软硬件许可证。此外,在合并之后,可以减低所需机器的数量,这些机器就可以用于备用。

当寻找一个备用,比如高可用性的环境,企业常常决定部署Microsoft的集群架构。我常常被问到小的集群(由较少的节点组成)SQL Server实例和作为中心解决方案的大的集群哪一种更好。在我们比较了这两个集群架构之后,我让你们自己做决定。

什么是Microsoft集群服务器

MSCS是一个Windows Server企业版中的内建功能。这个软件支持两个或者更多服务器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集群”,来获得更高的可用性和对数据和应用更简便的管理。MSCS可以自动的检查到服务器或者应用的失效,并从中恢复。你也可以使用它来(手动)移动服务器之间的负载来平衡利用率以及无需停机时间来调度计划中的维护任务。

这种集群设计使用软件“心跳”来检测应用或者服务器的失效。在服务器失效的事件中,它会自动将资源(比如磁盘和IP地址)的所有权从失效的服务器转移到活动的服务器。注意还有方法可以保持心跳连接的更高的可用性,比如站点全面失效的情况下。

MSCS不要求在客户计算机上安装任何特殊软件,因此用户在灾难恢复的经历依赖于客户-服务器应用中客户一方的本质。客户的重新连接常常是透明的,因为MSCS在相同的IP地址上重启应用、文件共享等等。进一步,为了灾难恢复,集群的节点可以处于分离的、遥远的地点。

在集群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

SQL Server 2000可以配置为最多4个节点的集群,而SQL Server 2005可以配置为最多8个节点的集群。当一个SQL Server实例被配置为集群之后,它的磁盘资源、IP地址和服务就形成了集群组来实现灾难恢复。

SQL Server 2000允许在一个集群上安装16个实例。根据在线帮助,“SQL Server 2005在一个服务器或者处理器上可以支持最多50个SQL Server实例,”但是,“只能使用25个硬盘驱动器符,因此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实例,那么需要预先规划。”

注意SQL Server实例的灾难恢复阶段是指SQL Server服务开始所需要的时间,这可能从几秒钟到几分钟。如果你需要更高的可用性,考虑使用其他的方法,比如log shipping和数据库镜像。

单个的大的SQL Server集群还是小的集群

下面是大的、由更多的节点组成的集群的优点:

◆更高的可用新(更多的节点来灾难恢复)。

◆更多的负载均衡选择(更多的节点)。

◆更低廉的维护成本。

◆增长的敏捷性。多达4个或者8个节点,依赖于SQL版本。

◆增强的管理性和简化环境(需要管理的少了)。

◆更少的停机时间(灾难恢复更多的选择)。

◆灾难恢复性能不受集群中的节点数目影响。

下面是单个大的集群的缺点:

◆集群节点数目有限(如果需要第9个节点怎么办)。

◆在集群中SQL实例数目有限。

◆没有对失效的防护——如果磁盘阵列失效了,就不会发生灾难恢复。

◆使用灾难恢复集群,无法在数据库级别或者数据库对象级别,比如表,创建灾难恢复集群。

虚拟化和集群

虚拟机也可以参与到集群中,虚拟和物理机器可以集群在一起,不会发生问题。SQL Server实例可以在虚拟机上,但是性能可能会受用影响,这依赖于实例所消耗的资源。在虚拟机上安装SQL Server实例之前,你需要进行压力测试来验证它是否可以承受必要的负载。

在这种灵活的架构中,如果虚拟机和物理机器集群在一起,你可以在虚拟机和物理机器之间对SQL Server进行负载均衡。比如,使用虚拟机上的SQL Server实例开发应用。然后在你需要对开发实例进行压力测试的时候,将它灾难恢复到集群中更强的物理机器上。

集群服务器可以用于SQL Server的高可用性、灾难恢复、可扩展性和负载均衡。单个更大的、由更多的节点组成的集群往往比小的、只有少数节点的集群更好。大个集群允许更灵活环境,为了负载均衡和维护,实例可以从一个节点移动到另外的节点。

Ⅳ 如何实现mssql数据库负载均衡

SQL Server 负载均衡集群
一个应用系统随着业务量的提高,以及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各个核心部分的处理性能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增大,使得单一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在此情况下,如果扔掉现有设备去做大量的硬件升级,必将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而且下一次业务量的提升,又将导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成本投入。于是,负载均衡机制应运而生。 对于应用系统的负载均衡的硬件和软件比比皆是,因为应用服务器上的程序基本上认为是不变化的,而且一般的各个应用服务器上的程序是不交互的。因此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非常好做,只需要能够进行分流的软件或者硬件把多个客户端的连接分配到多个应用服务器上去即可。
因为数据库内的数据是频繁变化的,为了数据的一致性以及锁资源的分配协调等,所以像应用服务器那样只有分流是不够的,各个节点需要频繁的交互。这也是数据库集群软件难做的原因,当然也是卖的贵的原因了。

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对于数据库负载均衡,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Oracle RAC了。RAC是双机并行服务器(8i及以前版本称作Oracle Parallel Server,OPS),用来在集群环境下实现多机共享数据库,以保证应用的高可用性,同时可以自动实现并行处理及均分负载,还能实现数据库在故障时的排错和无断点恢复。它可以自动进行负载平衡、故障修复和规划停机时间,以支持高可用性应用程序。若并行服务器中某节点失效,透明的应用程序容错能够把用户自动转接到另一节点上继续运行,应用程序在用户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继续执行。这使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发生故障的系统增大了连续可用性。进程的失效可以完全透明地转移到另一节点上去,通过适当地配置,可以指定所有查询都在客户端进行缓存,这样它们便可以在转移后的节点上重新设置。
Moebius for SQL Server
截至到SQL Server 2008,微软还是没有推出负载均衡组件,只能靠第三方软件来实现,好在这个软件是几个从微软出来的人写的,也算是个小小的巧合。说他们是微软出来的并不是说他们的技术多厉害,而是他们利用SQL Server的一些内部接口把集群做的非常透明, 无论是应用程序的调用还是开发/管理人员的使用都和面对一个数据库一样。
他们的实现原理是这样的:和SQL Server镜像一样,每个数据库节点都有自己的数据,也就是无共享磁盘架构。他们称之为“中间件”的程序宿主在数据库的内部,每个节点数据库上写入数据导致数据变化时,SQL Server会激活“中间件”,“中间件”把变化的数据同步到其他的节点上。其他节点发生变化也是一样。因为“中间件”宿主在数据库内, 所以它能够把每个同步的Session和SQL Server的Session绑定到一起,也就是使用户的执行和数据的同步成为一个原子操作,从而保证数据在每时每刻都是一致的。因此查询可以随便到每个机器上去查,从而做到了真正的负载均衡。
这是一种叫"数据库路由器"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灵活性好,但效率比RAC要低,毕竟RAC是在引擎里实现的不管怎么样有比没有强!

Ⅵ 有6台WEB服务器,跑着40多个网站,每个服务器都有MSSQL数据库,现在想把数据库单独拿出来放到一台服务器上

比如说,数据库一今天有更新,数据库二必须数据和数据库,比如说,数据库一今天有更新,数据库二必须数据和数据库是一样的,“当数据库一服务器挂了之后网站不受影响,转去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二”
这个是网站程序去控制的,在数据库连接配置文件里,写个js或是php上面的小程序,当数据库一错误,连接数据库二。
下面是同步数据库的配置:
两台服务器,分别安装好Mysql,都安装在 /usr/local/mysql 目录下(安装步骤省略,请参考相关文档),两台服务器的IP分别是192.168.0.1和192.168.0.2,我们把192.168.0.1作为master数据库,把192.168.0.2作为slave服务器,我们采用单向同步的方式,就是master的数据是主的数据,然后slave主动去master哪儿同步数据回来。
两台服务器的配置一样,我们把关键的配置文件拷贝一下,默认的配置文件是在 /usr/local/mysql/share/mysql目录下,分别有 my-large.cnf, my-medium.cnf, my-small.cnf等几个文家,我们只是测试,使用my-medium.cnf就行了。mysql安装完后,默认的配置文件是指定在数据库存放目录下的,我们用的是4.1.X的,所以配置文件就应该在 /usr/local/mysql/var 目录下,于是把配置文件拷贝过去:
cp /usr/local/mysql/share/mysql/my-medium.cnf /usr/local/mysql/var/my.cnf
两台服务器做相同的拷贝配置文件操作。
2. 配置Master服务器
我们要把192.168.0.1配置为主mysql服务器(master),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我们需要同步那个数据库,使用那个用户同步,我们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就使用root用户进行同步,并且只需要同步数据库abc。
打开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ysql/var/my.cnf
找到一下信息:
# required unique id between 1 and 2^32 - 1
# defaults to 1 if master-host is not set
# but will not function as a master if omitted
server-id = 1 //1为master,2为salve
添加两行:
sql-bin-update-same //同步形式
binlog-do-db = abc //要同步的数据库
重启192.168.0.1的mysql服务器: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shutdown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3. 配置Slave服务器
我们的slave服务器主要是主动去master服务器同步数据回来,我们编辑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ysql/var/my.cnf
找到下面类似的信息:
# required unique id between 1 and 2^32 - 1
# defaults to 1 if master-host is not set
# but will not function as a master if omitted
server-id = 1
把上面的server-id修改为2,同时添加一些信息:
server-id = 2 //本Mysql是slave服务器
master-host = 192.168.0.1 //master服务器的IP
master-user = root //连接master服务器的用户
master-password = '' //连接master服务器的密码
master-port = 3306 //连接端口
master-connect-retry = 10 //重试次数
replicate-do-db = abc //要同步的数据库
log-slave-updates //同步的形式
重启192.168.0.2的mysql服务器: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shutdown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4. 测试安装
首先查看一下slave的主机日志:
cat /usr/local/mysql/var/xxxxx_err (xxx是主机名)
检查是否连接正常, 看到类似这样的信息就成功了
051031 11:42:40 mysqld started
051031 11:42:41 InnoDB: Started; log sequence number 0 43634
/usr/local/mysql/libexec/mysqld: ready for connections.
Version: '4.1.15-log' socket: '/tmp/mysql.sock' port: 3306 Source distribution
051031 11:42:41 [Note] Slave SQL thread initialized, starting replication in log 'FIRST'

at position 0, relay log './new4-relay-bin.000001' position: 4
051031 11:43:21 [Note] Slave I/O thread: connected to master '[email protected]:3306',
replication started in log 'FIRST' at position 4
在Master查看信息
/usr/local/mysql/bin/mysql -u root
查看master状态: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查看Master下mysql进程信息:
mysql> show processlist;
在slave上查看信息:
/usr/local/mysql/bin/mysql -u root
查看slave状态:
mysql> show slave status;
查看slave下mysql进程信息:
mysql> show processlist;
你再在master的abc库里建立表结构并且插入数据,然后检查slave有没有同步这些数据,就能够检查出是否设置成功。
最后,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一下双击热备份,或者一台master,多台slave的同步实现。

我是饮食web,如果看不懂可以追问,我上线了可以帮你解答

Ⅶ php mssql数据库支持多少人同时上网

mssql压力不了解。

网站同时多少人上网,这不单纯和程序的问题,还和服务器关系很大。
比如taobao的首页,每天访问以千万为单位,人家都是集群服务器。

并且,同时在线,并不代表每一个访问都 一定会查询数据

而且,同时在线,是指某一个短时间内在线,并不是同时去执行一个查询。

一般的VPS,同时万人,问题不大

Ⅷ 请问“接口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分别是指什么意思

数据库:存储数据的应用软件。

服务器:公共的服务库。

应用服务器是应用的服务器,提供应用服务,也可以是自己的网络应用服务器,接口服务器是提供给第三方调用的服务,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应用的安全性,所以只把能供给第三方调用的东西封装在应用服务器服务器。

虽然Web服务器可能不支持事务或数据库连接,但可能具有容错和可扩展性功能,如负载平衡,缓存和集群。

与数据库服务器不同,因为该服务器执行诸如数据分析,存储,数据处理,归档以及其他数据管理相关任务之类的任务。

数据库服务器使用诸如ODBC,JDBC等协议。他们还将托管数据库,如Oracle,SQLServer,MySQL等。

(8)mssql数据库集群扩展阅读:

服务器是计算机局域网的核心部件。网络操作系统是在网络服务器上运行的,网络服务器的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效率。

因此,一般要用高档计算机或专用服务器计算机作为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主要有以下4个作用:

运行网络操作系统,控制和协调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并做出响应和处理。

存储和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如数据库、文件、应用程序、磁盘空间、打印机、绘图仪等。

·为各工作站的应用程序服务,如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使网络服务器不仅担当网络服务器,而且还担当应用程序服务器。

对网络活动进行监督及控制,对网络进行实际管理,分配系统资源,了解和调整系统运行状态,关闭或启动某些资源等。

参考资料:网络-网络服务器

Ⅸ 什么是sqlserver的集群

由二台或更多物理上独立的服务器共同组成的“虚拟”服务器称之为集群服务器。一项称做MicroSoft集群服务(MSCS)的微软服务可对集群服务器进行管理。一个SQL Server集群是由二台或更多运行SQL Server的服务器(节点)组成的虚拟服务器。如果集群中的一个节点发生故障,集群中的另一个节点就承担这个故障节点的责任。
认为一个SQL Server集群能够给集群中的两个节点带来负载平衡,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虽然这似乎很有用,但却是不正确的。这也意味着集束SQL Server不能真正提高性能。集束SQL Server只能提供故障转移功能。故障转移就是当系统中的一台机器发生故障失去其功能时,另一台机器将接手运行它的SQL Server实例。这种功能失效可能是由于硬件故障、服务故障、人工故障或各种其它原因。
为何要集束SQL Server环境?
在实用性方面,集群SQL Server环境令人满意。在进行故障转移时,将数据库实例由一台服务器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需要3至7秒钟。虽然需要重建连接,但对数据库的终端用户而言,故障转移处理通常是透明的。低廉的故障转移成本还可帮助你对集群中的节点进行维护,而不会造成服务器完全无法访问。
SQL Server集群类型
一共有两种类型的SQL Server集群:主动/被动集群和主动/主动集群。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说明(说明以两个节点的SQL Server集群为基础)。
主动/被动集群
在这种类型的集群中,一次只有一个节点控制SQL Server资源。另一个节点一直处于备用模式,等待故障发生。进行故障转移时,备用的节点即取得SQL Server资源的控制权。
优点:由于服务器上只有一个实例在运行,所以在进行故障转移时,不需要另外的服务器来接管两个SQL Server实例,性能也不会因此降低。
缺点:由于虚拟服务器上只有一个SQL Server实例在运行,另一台服务器总是处理备用模式与空闲状态。这意味着你并没有充分利用你购买的硬件。
主动/主动集群
在这种类型的集群中,集群中的每个节点运行一个独立且主动的SQL Server实例。发生节点故障时,另一个节点能够控制发生故障节点的SQL Server实例。然后这个正常的节点将运行两个SQL Server实例——它自己的实例和发生故障的实例。
优点:通过这种配置,你能够充分利用你的硬件。在这样的系统中,两个服务器都在运行,而不是只有一台服务器运行,而另一台处于等待故障发生的备用模式,因此你能够充分利用你购买的机器。
缺点:如果进行故障转移,一台服务器运行两个SQL Server实例,性能就会受到不利影响。然而,性能降低总比虚拟服务器完全失灵要强得多。这种配置的另一故障在于它要求购买的许可要比主动/被动集群多一些。因为集群在运行两个主动SQL Server实例,这要求你购买两个单独的服务器许可。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可能对你形成阻碍。
集群考虑
在高实用性方面,集群SQL Server环境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高实用性也确实伴随某种折衷。
首先,建立一个集群SQL Server环境非常昂贵。这是因为集群中的节点必须遵照集群节点的兼容性列表。而且,还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的网络,机器的配置必须几乎相同,同时需要实现数据库文件磁盘子系统共享。存储区网络(SAN)是建立这种子系统的不错选择,但SAN并非必要,而且十分昂贵。另外,如果你正在运行一个主动/主动集群,你需要为集群中运行SQL Server实例的每台机器的处理器购买一个许可。
因为当地集群主要局限于同一地理区域,自然灾难可能会使集群完全失灵。在那种情况下,你需要转移到灾难恢复站点进行继续操作。你也可以建立地理分散的SQL Server集群,但这样的系统更加复杂与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