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如何来处理表与表关系.
sql Server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数据库,提供可视化编程,后台完成所有拖放处理操作,不管有没有数据都可以使用,不需要编译。
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应该考虑数据的交互性和挖掘能力、处理效率以及日志记录。
建立数据表,注意以下几点:
表建立的时候要有主键和索引,表与表之间要能使用主键相联系,举例说在A表里我做完一次记录要生成一个单号,B表里面是依据单号来做下一个流程,而不是依据记录的每一条数据
取名尽量使用英文+下划线,SQL Server里对汉字需要转码,影响工作效率,按照他的默认编码方式操作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建立数据表的列数不要太多,用编码规则来建立逻辑
注意字段存储空间,限制字段长度,少用注释和image
存储过程尽量简洁实用
建立视图,为了别的客户端使用,尽量建立视图,做好完整的数据分析,别的接口程序或者客户端直接就可以拿去使用。做视图注意几点:
多个表操作写在一个视图里,不要嵌套太多视图
连接查询要适当的筛选
跨服务器操作视图,要建立服务器链接表,尽量使用内网链接,把服务器链接表做成查询视图,放在本地服务器数据库里,这样就等同本地操作
视图之间保留连接字段作为主要索引
建立计划作业,有计划地进行数据同步更新和备份标识工作,注意事项:
备份数据尽量放数据库里同步复制
计划任务避开工作高峰期
建立存储过程,记录操作日志,把日志以数据表的形式存储,注意事项:
存储过程对本表操作,不要交互太多表
精简参数数量,注意参数存储空间
对记录修改删除、更新标记的时候尽量使用时间来索引
建立关系图,给表与表之间建立直接关系,整理整体挖掘数据性能。
建立计划更新任务,优化数据库整体性能。
‘贰’ 创建一个数据库,如何实现多台电脑对这个数据库输入数据呢
1、access只是桌面数据库,原则上它不支持网络共享的(据说有折中方法,但是很不稳定,我自己也没成功过),不能实现。
2、如果你真的要这么做,那必须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方式,简单点,就是在一台电脑上放置access数据库,并运行一个web服务或网站,由它来负责数据库读写处理,其它主机只负责录入和显示数据,这是网站开发范畴了
3、建议还是使用mysql或mssql数据库,可以在局域网甚至广域网方式操作数据库
‘叁’ 如何在大脑里构建物理知识框架
我主张记忆 本人做法:先把每册书过一遍,然后再翻到目录,根据目录将大致知识回忆一下。先是每一章节用笔将大脑中所留下的知识用若干个词汇归纳(框图形式),然后是一册,最后将同类知识放在一起,多多复习。这样,基础知识就没有问题了。
还有一种做法:将物理课本上每一个知识点自己用自己语言写在笔记本上,越少越好,这样记得快,框图容易形成,而且易于掌握知识,说不定会悟出什么新的东西来。
至于解题方法:第一是多做题,这样不会手生,每做一题要思索它有没有另一种解题模式或另一种问法,之后再将错题(不好想的)背一下,其实高三做那么多题就是为了背题,以后你会发现的。这也要经常复习。
另外是心态,要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题,如果你做题就做好,不好好做,那就睡觉。
还有限时训练,限时训练中你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认真找出错误,并找到解决方案,实施。
最后是坚持,其实,只要你坚持下来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能成功。
祝你明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肆’ 空间数据库建立
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由于我们的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现有的地图,因而以地图的数据处理,采用扫描矢量化的数字化手段进行数据录入,各种地图处理,数据入库工作流程可分为预处理、图形扫描数字化、图层数据建立拓扑关系、建属性数据库、图层矢量数据与属性数据联接、投影转换、图幅拼接、图面整饰、数据入库九个阶段。如图7-9所示。
图7-9 数据采集工作流程图
(1)图形预处理
资源信息是多源和多尺度的。毫无疑问,对这些资料的初步整理是数字化工作进程的重要一环。
本系统将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坐标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所有的图形数据均应该转换到此坐标系。
(2)图形扫描数字化
在地图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地图原图质量、内容、比例尺和扫描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根据纸介质地图的图形要素和彩色特征提取的分层图仍会带有各种噪声以及不需要的其他一些信息,为了获得正确的、干净的数据,在数字化之前,要进行二值化、去脏、光滑、断线修补、细化处理等预处理步骤。
(3)图层数据建立拓扑关系与图形编辑
矢量化后的各图层,利用ArcGIS软件提供的功能建立拓扑关系,在建拓扑关系时会发现图形数据错误,要进行编辑、修改,再重新建立拓扑关系,这一过程可能做多次,直到数据正确为止。
(4)建属性数据库
按已采集的属性数据表,和标准规定格式,利用通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分层数据库,文字型数据要按标准代码录入。
(5)图层矢量数据与属性数据联接
按图元编码(用户ID)将矢量数据与属性数据联接。对于已建立联接的各类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ArcGIS 系统对它们做进一步的编辑和修改,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ArcGIS 系统中,图形数据被分成“点”、“线”、“面”三种几何要素,它们都有各自相关的属性,在进行拓扑处理后,这三种要素间便拥有了相关的空间拓扑结构,这种空间数据关系与相应的属性数据是一种动态联结关系,这也是在ArcGIS系统中能够进行空间分析的关键所在。属性数据的编辑可通过ArcGIS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结构定义(如数据项名称、类型、长度等)、数据编辑(如插入、删除、拷贝等)、数据查询检索等等,形成可供使用的属性数据库。
(6)投影转换
同一工作区可能利用不同比例、不同投影的图件,要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点、线、面数据进行计算,在拼接图层之前必须对它们进行投影转换,使最终形成的图层均投影到一个坐标系统。
(7)图幅接边
图幅接边的目的是要保持图面数据连续性。工作区有多幅图构成,按上述步骤每幅图分层建立起图层之后,要对各相邻图幅分层进行拼接,图幅的接边精度要满足相应比例尺的国家精度要求。各图层中线图元或面图元拼接后其图元编号要进行改变,在右边图幅中的图元拼接后用左边图幅内的图元编号,下边图幅的图元改用上边图幅的图元编号。其属性数据也要合并为一个,属性数据结构不相同的图元(线或面)不能进行图幅拼接。对于一些图面标注的内容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到现在为止,已完成了图形库的建立工作。拼接完成后,仍按图幅分开储存与管理。
(8)数据入库
前面数据处理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图形进入GIS数据库系统中,以作为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基础。图形数据将采用空间数据管理方式、利用系统软件将所有图形及属性统一存放于Oracle之中。
(9)图件输出与图面整饰
在每一图幅数字化完成后,或工作区各图幅分层拼接之后,要对图面标注内容逐一添加到图面上。按有关图例符号标准和用色标准对相应点、线、面图元的线型、符号、颜色进行设置定义。再就图名、图例、比例尺及其图面内容整饰后,输出图件成果。
(10)数据质量控制
检查内容包括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接边精度、现势性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技术规定。专题图形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的方案如下:
建立数据采集标准规范,详细阐述不同要素的采集要求,作为数据采集的根本基准,统一采集认识。
进行数据采集人员培训,熟练使用采集软硬件,掌握采集规范,采集过程中填写详细的图例簿,统一图例簿格式,记录每幅图数据生产过程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作业时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质量情况等。
数据质量控制采用分级分层管理方式,首先,数据生产操作人员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守数据采集规范标准,采集后进行数据的第一次检查;其次,数据库集成人员进行第二次数据质量检查;最后,系统总工随机抽样检查。
检查方式多种多样,这里主要采用以下3种:屏幕视觉检查,打印出图检查,查错软件检查。
‘伍’ 如何在电脑中建立本地数据库!越简单越好!
可以在电脑安装一个MySQL数据库,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 MySQL AB 公司开发,目前属于Oracle旗下公司。
下面的是MySQL安装的图解,用的可执行文件安装的,详细说明了一下!打开下载的mysql安装文件mysql-5.0.27-win32.zip,双击解压缩,运行“setup.exe”,出现如下界面
mysql图文安装教程20
确认设置无误,如果有误,按“Back”返回检查。按“Execute”使设置生效。
设置完毕,按“Finish”结束mysql的安装与配置——这里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错误,就是不能“Start service”,一般出现在以前有安装mysql的服务器上,解决的办法,先保证以前安装的mysql服务器彻底卸载掉了;不行的话,检查是否按上面一步所说,之前的密码是否有修改,照上面的操作;如果依然不行,将mysql安装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备份,然后删除,在安装完成后,将安装生成的 data文件夹删除,备份的data文件夹移回来,再重启mysql服务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数据库检查一下,然后修复一次,防止数据出错。
‘陆’ 如何设计合理高效的数据库
一、 引言数据库对于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数据库存储着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数据,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类数据,这些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信息,通过各类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用户分析,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具有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构建合理高效的数据库,是数据库建设关键之一。如何构建合理高效的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过程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数据库的构建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 设计数据库之前
数据库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业务部门的需要设计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库。因此在形成数据库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业务需求。 1. 充分理解业务需求。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在这期间通过与业务部门交流,了解用户的想法以及工作流程,通过双方多次交流,会形成初步的数据模型,当然这时的数据模型不会是最终的模型,还需要和用户进行交流,并且在以后的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还会反复修改。 2. 重视输入输出。在定义数据库表和字段需求(输入)时,首先应了解数据产生源和数据流程,也就是必需要知道每个数据在那儿产生,数据在那儿表现,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等等,然后根据用户提供的报表或者设计出的报表、查询和视图(输出)以决定为了支持这些输出哪些是必要的表和字段。 3. 创建数据字典和ER 图表。ER 图表和数据字典可以让任何了解数据库的人都明确如何从数据库中获得数据。ER图对表明表之间关系很有用,而数据字典则说明了每个字段的用途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别名。对SQL 表达式的文档化来说这是完全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需求分析调研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业务人员对于业务的理解不同,以及对于信息知识的缺乏,会影响需求分析的质量,为了提高质量,各方要用更多的时间交流与相互理解,业务部门需要精通业务的人员自始至终全力配合,而开发人员则尽量使用用户理解的业务术语交流,这样会避免出现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歧义。 三、 设计合理的表结构
通常合理的表结构会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库的性能。设计合理的表结构要遵循以下两点。 1. 标准化和规范化 数据的标准化有助于消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标准化有好几种形式,但3NF(第三范式)通常被认为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简单来说,遵守3NF标准的数据库的表设计原则是:某个表只包括其本身基本的属性,当不是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时需进行分解。表之间的关系通过外键相连接。它具有以下特点:有一组表专门存放通过键连接起来的关联数据。 例如:某个存放单井信息及其有关油井生产日报信息的3NF数据库就有两个表:单井基础信息和油井日报信息。日报信息不包含单井的任何信息,但表内会存放一个键值,该键指向单井基础信息里包含该油井信息的那一行。 不过也有例外,有时为了效率的缘故,对表不进行标准化也是必要的。 2. 考虑各种变化 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考虑到哪些数据字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更。使数据库更具扩展性,从而减少将来数据变更所带来的损失。 例如,日期类型字段,有时我们会考虑使用字符类型代替日期类型,因为在处理日期字段上容易产生数据错误,所以我们就使用字符类型。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在做前期设计时都要考虑的。 表结构的设计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会存在数据读取、录入或统计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会修改表结构,或增加一些字段,或修改一些字段的属性。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因此不要想一次能成功。建议使用专门设计工具来做这些工作,笔者经常使用:SYBASE PowerDesigner ,当然还有其它的工具:ORACLE Designer 2000 ,ROSE等工具。这样会使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四、 选择合理的索引
索引是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的最高效方式之一。95%的数据库性能问题都可以采用索引技术得到解决。 1. 逻辑主键使用唯一的成组索引,对系统键(作为存储过程)采用唯一的非成组索引,对任何外键列采用非成组索引。考虑数据库的空间有多大,表如何进行访问,还有这些访问是否主要用作读写。 2. 大多数数据库都索引自动创建的主键字段,但是可别忘了索引外键,它们也是经常使用的键,比如运行查询显示主表和所有关联表的某条记录就用得上。 3. 不要索引大型字段(有很多字符),这样作会让索引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如MEMO(备注)、TEXT(文本)等字段。 4. 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 不要为小型数据表设置任何键,假如它们经常有插入和删除操作就更别这样作了。对这些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索引维护可能比扫描表空间消耗更多的时间。如代码表,或系统参数表。 五、 保证数据完整性
数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不准确的数据是毫无价值的,因此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1. 完整性实现机制:实体完整性:主键参照完整性: 父表中删除数据:级联删除;受限删除;置空值父表中插入数据:受限插入;递归插入 父表中更新数据:级联更新;受限更新;置空值 DBMS对参照完整性可以有两种方法实现:外键实现机制(约束规则)和触发器实现机制用户定义完整性:NOT NULL;CHECK;触发器 以上完整性机制需要熟悉和掌握,它对于数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2. 用约束而非业务规则强制数据完整性 采用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完整性。这不但包括通过标准化实现的完整性而且还包括数据的功能性。在写数据的时候还可以增加触发器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不要依赖于业务层保证数据完整性;它不能保证表之间(外键)的完整性所以不能强加于其他完整性规则之上。 3. 强制指示完整性 在有害数据进入数据库之前将其剔除。激活数据库系统的指示完整性特性。这样可以保持数据的清洁而能迫使开发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处理错误条件。 4. 使用查找控制数据完整性 控制数据完整性的最佳方式就是限制用户的录入。只要有可能都应该提供给用户一个清晰的价值列表供其选择。这样将减少键入代码的错误和误解同时提供数据的一致性。某些公共数据特别适合查找:性别代码、单位代码等。 5. 采用视图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SQL语句定义,视图不仅可以简化用户对数据的理解,也可以简化他们的操作。那些被经常使用的查询可以被定义为视图,从而使得用户不必为以后的操作每次指定全部的条件。另外通过视图用户只能查询和修改他们所能见到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则既看不见也取不到。数据库授权命令可以使每个用户对数据库的检索限制到特定的数据库对象上,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六、 结束语
数据库的高效运行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也需要硬件平台和网络的支持以及数据库管理员的有效管理,本文只是从技术的角度说明如何提高数据库的效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它方面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因此对于数据库管理一定要重视,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技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柒’ 如何在人脑建立一个数据库!
目前来说,靠个人的力量比较困难。难道你要把20000位圆周率投射到视网膜上,还是直接把他切入视神经?不过将类似的存储芯片嵌入大脑不难,人体也有生物电,可以提供电量。当来还要一块处理芯片把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输入神经。但是,能潜入人类意识的数据库也比较难设计啊,读取不难,你还需要一种能管理数据库的软件,通过探测脑电波来获取你的指令(好像已经有类似的轮椅了)。总而言之,像My SQL对大脑来说没啥用,自己单独设计一个至少要十年。
‘捌’ 数据库管理员
DBA数据库管理员要求
近年来,我一直在和数据库管理员打交道,并直接面试了很多DBA职位。本文想概括一下IT行业对DBA的要求,以及国内DBA的新资现状。可以肯定地说,做一个高级DBA是很不错的职业。如果你打算成为一名DBA,那么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什么是DBA
数据库管理员,英文是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DBA。这个职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意义。一个小的软件开发工作室和一个分工高度明细的大公司相比,DBA的职责来得更加宽泛一些。一个公司,不管它是自己开发应用软件,还是购买第三方的应用软件,只要涉及到数据库(有多少不涉及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呢?数据库是商业的灵魂和大脑啊),就需要确定是否雇佣一个或几个DBA。知道DBA这个职位有哪些要求,对于企业内部这个职位的定义或者对于那些未来的DBA将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列出了DBA的一些职责:
安装和升级数据库服务器(如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以及应用程序工具。 数据库设计系统存储方案,并制定未来的存储需求计划。 一旦开发人员设计了一个应用,就需要DBA来创建数据库存储结构(tablespaces)。 一旦开发人员设计了一个应用,就需要DBA来创建数据库对象(tables,views,indexes)。 根据开发人员的反馈信息,必要的时候,修改数据库的结构。 登记数据库的用户,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 保证数据库的使用符合知识产权相关法规。 控制和监控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访问。 监控和优化数据库的性能。 制定数据库备份计划,灾难出现时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恢复 维护适当介质上的存档或者备份数据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联系数据库系统的生产厂商,跟踪技术信息。 DBA的个性特点
很多时候管理人员都忽视了DBA的个性特点,他们只关注DBA的技术能力。实际上,上面谈到的每个职责都意味着:DBA需要跟各种人员打交道,这些人员可能是销售商、用户、开发人员或者管理人员。这说明:DBA必须具有下面的个性特点:
自信心 好奇心 坚韧的意志力 老练 自我驱动 注意细节 为什么这些个性特点很重要呢?
我就有几个缺乏自信心的部下,他们反复问我一些事无巨细的问题,他们没有信心哪怕做最小的决定。他们也缺乏工作的主动性。这对于初级DBA来说可能问题不太大,但对于那些高级DBA来说,如果他们缺乏自信心,他们又可以依赖谁帮他们决策呢?在DBA的面试中,即使你不能回答某个技术问题,你也要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心。最致命的不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答案。
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系统都在不停地更新。但并不是所有的更新都有技术文档。对于好的DBA来说,好奇心是必需的。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DBA总是等待有人告诉他们答案。而一个求知欲强的DBA将安装最新版本的数据库系统,并立即开始搜寻那些哪怕是细微的功能和性能上的差异和增强,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应试时一个必然问及的问题是:你手头有哪些参考资料?你如何使用它们?毫无疑问,如果你只回答了数据库的文档,或者你甚至没有读过他们,你的"股票市值"将大大下降。好奇心会驱使DBA们理解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管理工具(Tools)或者其他支持包(Packages)。
DBA常常会碰到棘手的问题。寻找答案是一个需要坚韧意志力、可以经受摔打的个性特点。我常常在一些讨论组或者论坛上看到DBA们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提问者自己可以解决的,如果他们具有坚韧的个性特点,并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
自我驱动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对DBA尤其如此。DBA要能想办法使问题出现,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自驱力强的DBA常常设法取得或者自己写一些必要的脚本(Script)来监控包括数据表大小(Table Size)、表空间使用(Tablespace Usage)等项目,这些项目如果被忽视,他们将遇到麻烦。应试的时候DBA们常常被问及在PL/SQL、SQL或者SQL*PLUS方面的经验,这些问题将把你从从来没有编写过自己需要的脚本的那些DBA们区分开。
不用说和用户,就是和程序员和管理人员打交道,也需要你足够老练。一个一点不会处事的DBA不会为你做什么好事,只会在你的部门点燃敌对情绪的烈火。老练是这样一种能力,你劝告某个人到地府去,哈哈,最后这个人怀着渴望的心情去了。很多时候,开发者、管理者、用户,他们会提出毫无道理的需求,DBA们需要老练地引导、修正它们的要求,说服他们。在应试时,你的应对就很能说明你是否老练。
最后说说注意细节,这种性格倾向非常重要。注意细节的DBA们衣着整洁,有自己的日程安排,在应试前对应聘的单位做过调查。注意细节的DBA们深入了解数据库的内核,并能理解视图、表之间的关系。
DBA的等级
DBA的等级并不是很严格的。按照对数据库的掌握情况,我简单地分成三个等级:初级Primary、中级Intermediate和高级Senior。
初级DBA又称为DBBS,是英文Database Baby Sitter的缩写。初级DBA常常是兼职的,他们往往同时是程序员或者兼任其他的工作。初级DBA往往把个人简历写得很棒,参与了很多和数据库有关的项目或工作。但是,这些项目或者工作往往是:第三方软件供应商已经安装并配置了数据库,他们只做一些监控的工作。他们能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向应用软件供应商求救。初级DBA更喜欢图形化的数据库管理或者监控工具,他们喜欢Access这样的桌面数据库简单易用,并把这些小型数据库的经验简单地应用到大型数据库相关的工作中。
初级DBA是最好区分的。而中级DBA和高级DBA就不太好区分。他们的差别在于经验的不同和个性特点、能力方面的差异。中级DBA比较多,他们可以胜任高级DBA的大部分工作,包括:
数据库安装 数据库配置和管理 权限设置和安全管理 监控和性能调节 备份和恢复 解决一般的问题 中级DBA往往从业一年左右,熟悉某种操作系统环境下的数据库。因为对中级DBA来讲,Windows NT和Unix是有很大差别的。中级DBA对SQL比较熟悉,他们自己购买了几本数据库方面的书籍,并深入钻研。中级DBA往往同时兼任数据库程序员,他们的工作对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的追求基本上不是很高,往往配合高级DBA做一些例行工作。
高级DBA在国内是非常少的。他们购买了太多的数据库方面的英文资料,也许是托朋友从Amazon买的。相对于他们的报酬来讲,买书的钱是很少的一个比例。高级DBA一般都熟悉很多种操作平台下的几种大型数据库。他们知道各种不同数据库在不同环境下的优势和劣势,并能在数据库平台和数据库环境的选择方面做出决策。他们一般通晓系统架构和数据库设计,并能对数据库进行各种级别的优化。高级DBA一般都配有助手,他们更偏向做决策和计划。高级DBA往往在银行业、保险业、在线交易等对稳定性、安全性、性能都要求比较高的关键业务处理领域大显身手。
很多时候,是否取得数据库专家认证证书并不是很重要。我知道很多数据库厂商的培训只要你去了都会获得证书。有很多的公司提供商业化的培训,他们的服务质量也有好有劣。所以证书并不是特别地有意义。
几种流行的数据库系统
最"容易"的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如果你打算做一个DBA,建议你选择那些现在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系统。这意味着你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交流和培训机会,而且,流行自有流行的理由,你可以因此省心很多。当然,就业竞争压力也比较大。一般的入门者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这是非常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库系统,熟悉Access的读者很容易就能初步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成为一个DBBS。 J
Microsoft SQL Server 7.0的报价,5用户版1399美金,增加用户时,127美金每用户。
最"难"的数据库-无冕之王Oracle
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Oracle,那可是个好机会。Oracle是目前最看好的数据库厂商,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可配置、可管理能力,Oracle DBA的薪资一般比其他数据库管理员的薪资要高。而且,Oracle在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应用也更加普遍了。Oracle可以运行在Windows NT、Sun Solaris、Linux等平台下。很多情况下要求你不仅仅熟悉NT,还要你熟悉Unix;而且Oracle不太友善的界面和成箱的Oracle产品资料可能也是一个障碍。
Oracle 8i标准版的报价,如果运行在Windows NT,附带JServer和interMedia,支持5个并发用户,报价是3925美金每CPU。增加并发用户时,785美金每用户。增加附加的命名用户时,392.5美金每用户。
数据库系统的贵族-IBM UDB/DB2
作为30年数据库研究的成果,IBM DB2确实称得上"数据库系统的贵族"。不管是小型商业系统,还是大的银行系统,用DB2都是可以高枕无忧的。最近推出的新版DB2 6.1, 管理和调节工具更加卓越和便于使用。DB2 可以运行在Intel架构上,也可以运行在IBM的S/390大型计算机上。如果你所在的行业对IBM的机器特别地称道,建议你学习IBM DB2。
DB2有两种版本:工作组版和企业版。工作组版999美元每服务器,外加249美元每个并发用户。而企业版是12500美元每个CPU,不限并发用户数量。
以Java为中心的数据库-Sybase 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ASE) 12.0
即将发布的Sybase ASE 12.0,直接面向Java 程序员。这种以Java为中心的数据库系统,为那些准备在Java 平台下构建企业应用的企业来说,将是最好的选择。但是ASE称不上一个数据库领域的领先者,尽管相对于它以前的版本已经改进很多,并支持多个CPU和更多的并发,还有很多的新的特性。但Sybase的风光似乎已经不再。
值得期盼的Informix Centaur
有时候"第一"只是意味着你的对手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去赶上你。这正是1997年创立的Informix所面临的。Informix公司是率先将多媒体特性加入到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大型数据库厂商之一。但是如今,IBM、Oracle、Sybase都已经跨越了这个概念。所以,Informix不得不寻求新的支撑来使自己区别于其他数据库厂商。这就是Informix Centaur的目标。Informix Centaur结合了Informix Dynamic Server 7.3的对象-关系数据库和Informix Universal Data Option 9.1,意在获得更好的适应性和多媒体支持。详情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DBA的薪资
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你作为DBA的薪资:
你的经验和能力所决定的DBA等级 你所熟悉的数据库系统 你的个性特点和潜力 下面的表说明了国内DBA人员的基本薪资状况,并说明了DAB等级和你所熟悉的数据库系统怎样影响到DBA的薪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掌握的情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行业的平均水平。
DBA等级数据库系统 初级DBA年薪(万元) 中级DBA年薪(万元) 高级DBA年薪(万元) Oracle 4 8 11 Microsoft SQL Server 3 5 8 IBM DB2 4 8 10 Sybase 3.5 6 8 Informix 4 7 10 注:每年按13个月计算。表内数字为平均年薪
‘玖’ 人脑数据库
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