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李红 课后答案
因为自控能力较低,基础差 所以就非常会依赖答案,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这种情况反而要更需要独立思考 学习才能进步
Ⅱ 求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版) 张俊玲 王秀英编着 课后题答案
第6章
一、选择题
1.C 2.A 3.A 4.C 5.A 6.C 7.C 8.B 9.A 10.C11.B 12.B 13.C 14.D 15.B
二、填空题
1.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2.相互区别实体集
3.域
4.关系
5.数据结构数据操纵 数据完整性约束
6.外模式模式 内模式
7.模式
8.内模式
9.外模式
第7章
一、选择题
1.A 2.C 3.B 4.B 5.D 6.A 7.D 8.C 9.D 10.B
二、填空题
1. 矩形 椭圆 菱形 数字
2. 第一
3. 命名属性 结构
4. 参照
5. 学号
第8章
一、选择题
1. D 2.C 3.A 4.B 5.D
二、填空题
1.数据定义数据操纵 数据控制
2.非过程化集合
3.结构化查询语句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4.不能
5.select@变量名或select@@变量名
第9章
一、选择题
1.A 2.A 3.B 4.C 5.D 6.D 7.B 8.A
二、填空题
1.一多 多
2.alter database
3.dbcc shrinkfile
4.将数据库userdb缩小到原来的30%
5.drop database
第10章
一、选择题
1.C 2.D 3.D 4.B 5.C
二、填空题
1.可以重名
2.99999.999
3.无
4.alter table
5.primary key unique foreign key check default
6.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
第11章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C 6.B
二、填空题
1.distinct
2.desc
3.匹配多个字符匹配单个字符
4.order by
5.group by
第13章
一、选择题
1.A 2.D 3.A 4.C 5.C
二、填空题
1.子模式基本表 视图
2.alter view drop view
第14章
一、选择题
1.A 2.D
二、填空题
1.正确性相容性
2.create rule
3.sp_bind rule
4.drop rule
第15章
一、选择题
1.A 2.C 3.D 4.A
二、填空题
1.alter procere
2.@参数名
3.exec[ute]<过程名>
4.insert update delete
5.deleted
6.inserted
7.deleted
Ⅲ 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三版 李红 课后习题答案。有的话私聊
我收拾以后原理已经用第三版李宏课题11
Ⅳ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内容简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上海市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配套教材。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共分11章和2个附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触发器、存储过程、数据完整性、数据库安全、关系数据库理论、索引、数据库设计、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及数据库新技术、sql server 2005的使用、实验指导等。
书中和sql语句有关的例子均在sql server 2005环境下测试通过。
本教材附带的实验指导(附录b)是笔者多年数据库实验教学的积累,以sql server为实验环境,内容丰富全面,非常具有实用性。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数据库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研究生数据库课程及电力企业信息化教材。
Ⅳ 李红主编的《数据库原理与运用》电子书下载
http://www.74vip.com/three/computer/jichu/01/07-05/five-2.html
Ⅵ 哪位大仙有《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技能知识测试标准题库》,需要专业检修、试验、运维、变压器
地理科学专业01033001高等数学AdvancedMathematics内容提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的基本知识。一方面,它为学生学习后继课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各院校的教材。《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数学辅导及教材习题解析》,海洋出版社。《高等数学附册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数学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01033002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72—4—3】内容概要:本课程包括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两部分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随机事件及概率、随机变量及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等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数学—概率论》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01033003地球概论FundamentalAstronomy【42—2—1】内容提要:《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先行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科学,是介于天文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并为学生继续学习地理科学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基础。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地球概论》,金祖孟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参考书目:《简明天文学教程》,余明,科学出版社,2001年。《地球概论》,徐庆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01033004自然地理学ⅠPhysicalGeography(Ⅰ)【86—4—2】先修课程:地球概论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在阐述地球表层的水、岩石和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形成过程以及动态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地球表层系统学地角度,探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影响。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地质学基础》,宋春青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地貌学》,严钦尚,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水文学》,黄锡荃,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01033005测量地图学SurveyingandMapping【54—3—3】先修课程: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Ⅰ内容提要:《测量地图学》是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基础技能课程。通过教学可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的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制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读图、测绘、用图和绘制教学地图的能力,是学习地理学科专业其他课程的必备基础。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地图学》,张力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普通地图制图综合原理》,琢耀,测绘出版社,1996年。《地图学》,许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01033006自然地理学ⅡPhysicalGeography(Ⅱ)【86—4—3】先修课程: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Ⅰ内容提要:自然地理学Ⅱ主要研究气候、植物与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演变以及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内容为大气的基本性状、气候的形成、气候带和气候型;生物圈的形成、生物与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土壤的组成、性状、形成及分类与分布规律等。这些要素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生态部分,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景观部分以及地域分异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自然资源。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01033007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PhysicalGeography【44—2—4】先修课程: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内容提要:本教材以地理环境整体性为基础,分别介绍了地理环境空间上的差异性,时间演化的规律性。以及自然区划及土地分级和评价的有关理论,最后阐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关系。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陈传康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参考书目:《综合自然地理学》,景贵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现代自然地理》,赵松乔等,科学出版社,1998年。01033008计量地理学QuantitativeGeography【44—2—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自然地理学内容提要: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方法论学科,研究地理系统的分析方法,地理数学模型的建立,地理要素统计分析、预测和地理决策的数量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本课程主要讲述地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系统要素的统计方法,空间分布的测度,地理系统要素的预测,地理系统多要素关系的分析与预测,地理系统要素最优分析与预测模型,地理类型的划分和地理区界线的确定,地理系统模拟与地理系统规划。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计量地理学基础》,张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参考书目:《计量地理学基础实习与计算程序》,张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计量地理学导论》,张超等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01033009人文地理学HumanGeography【44—2—4】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内容提要:“人文地理学”课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主要讲授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科体系、研究对象,以及其分支学科,如人口地理、文化地理、历史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政治地理,使学生了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观。该课程重点在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与讲授,运用理论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合理进行区域规划,达到为政府决策服务的目的。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人文地理学》,王恩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新概念人文地理学》,韩永学等,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0年。《人文地理学》,【美】谢觉民,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年。01033010经济地理学EconomicGeography【44—2—4】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内容提要:本课程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为脉络,首先沿着单区位企业——多区位企业——跨国企业进行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之后,从单一企业跳出,研究区域内、区域间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再后,又从一国内的区域跳出,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最后,介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近理论研究上的一些观点。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参考书目:《经济地理学原理》,陈才,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忠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0103301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36—2—5】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学习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数据库的原理和数据库应用,从数据库基础入手,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结构、关系型数据库的建立、SQL数据库查询语言的使用以及数据安全的机制,从而达到能应用数据库的目的。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李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网络数据库实用教程—SQLServer2000》,王恩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1033017世界地理WorldGeography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内容提要:论述各大洲、大洋以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它们间的相互联系、制约、互为条件的角度去揭示世界区域的人地关系。它以世界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规律作为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从整个大洲论述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特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突出全洲的整体性,同时强调各个国家的独特性和在大洲内部的差异性。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世界地理》,杨青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世界自然地理》,刘德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世界地理》,韩中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01033018中国地理GeographyofChina【90—5—5】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内容提要:《中国地理》是研究中国及各地理分区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分为总论和区域分析两篇:总论部分系统论述了全国性的主要地理问题,包括自然结构及其评价,海域与岛屿,人口与经济规律,景观与区划,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等;区域分析部分将全国分为8个综合区,分区阐述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中国地理》,赵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参考书目:《中国经济地理》李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自然地理》赵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01035014欧洲一体化研究StudiesofEuropeanIntegration【36—2—7】先修课程:经济地理学,世界地理内容提要:世界范围的经济协调往往首先从区域一体化。一个地区中若干国家通过条约组成集团,建立一系列国际或超国家的组织机构,实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和紧密合作,甚至制订和执行共同政策,这就是经济一体化的表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知识。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欧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白英瑞等,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欧共体的历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黄嘉敏等,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003年。《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陈玉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01035015经济全球化与【36—2—7】先修课程:经济地理学,世界地理内容提要:本课程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世贸组织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等进行研究,对世贸组织本身的规则变迁及其时代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把对经济全球化与世贸组织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总结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中发展经济的经验与教训,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与中国》,张汉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中国经济安全——融入WTO和全球化的战略思考》,柴尚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WTO与中国经济发展》,李永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01035016美国研究AnalysisoftheUSA【36—2—7】先修课程:经济地理学,世界地理内容提要:在整个二十世纪,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强国。冷战结束后美国所占据的惟一超级大国地位,至少可以再保持二三十年。今天,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对手,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最大外部力量;同时,美国又是中国事实上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的第一大投资国,是同中国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交往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总结二十世纪的历史经验、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未来,还是分析我国的国际环境,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都必须全面了解美国,深入研究美国。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当代美国经济》,陈宝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繁荣与泡沫:全球视角中的美国经济》,(美)罗伯特·布伦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01035017文献与信息检索【36—2—7】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内容提要: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在科学的发展中,信息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检索工具使用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宋如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科技信息检索》,邓要武等,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Ⅶ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与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依据它所支持的数据库模型来作分类,例如关系式、XML;或依据所支持的计算机类型来作分类,例如服务器群集、移动电话;或依据所用查询语言来作分类。
在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上,数据库先后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产品中最重要的一员,80年代以来, 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厂商新出的数据库产品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即使一些非关系数据库产品也几乎都有支持关系数据库的接口。
这主要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管理和存储关系型数据的问题。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半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需要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
同时,分布式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对数据库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就开始出现,这类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设计和数据结构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们更强调数据库数据的高并发读写和存储大数据。
(7)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李红扩展阅读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操纵与管理功能,实现数据库对象的创建、数据库存储数据的查询、添加、修改与删除操作和数据库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它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其防护手段主要有:
(1)使用正版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及时安装相关补丁。
(2)做好用户账户管理,禁用默认超级管理员账户或者为超级管理员账户设置复杂密码;为应用程序分别分配专用账户进行访问;设置用户登录时间及登录失败次数限制,防止暴力破解用户密码。
(3)分配用户访问权限时,坚持最小权限分配原则,并限制用户只能访问特定数据库,不能同时访问其他数据库。
(4)修改数据库默认访问端口,使用防火墙屏蔽掉对外开放的其他端口,禁止一切外部的端口探测行为。
(5)对数据库内存储的重要数据、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库备份或数据文件被盗而造成数据泄露。
(6)设置好数据库的备份策略,保证数据库被破坏后能迅速恢复。
(7)对数据库内的系统存储过程进行合理管理,禁用掉不必要的存储过程,防止利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库探测与攻击。
(8)启用数据库审核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全面的事件跟踪和日志记录。
Ⅷ 谁有 李红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RBHHnCgJpkb6p5__sBJVFC7HtZ7I91AQk-C2gulXHIffo5pyQ-Czy